CN107937646A - 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37646A
CN107937646A CN201711069310.9A CN201711069310A CN107937646A CN 107937646 A CN107937646 A CN 107937646A CN 201711069310 A CN201711069310 A CN 201711069310A CN 107937646 A CN107937646 A CN 107937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layer
turn
stones
dilatation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93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宏宇
刘峰
张润堂
高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Taig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Taig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Taig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Taig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693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376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37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376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9/00Stoves for heating the blast in blast furnaces
    • C21B9/10Other details, e.g. blast m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它包括在钢管内侧喷涂喷涂管;在喷涂管的内侧下部,用低铁轻质砖砌筑外隔热层下半圈;在外隔热层的内侧砌筑低铁莫来石轻质砖的中间隔热层下半圈;在中间隔热层的内侧用低蠕变红柱石砖砌筑内高温工作层下半圈;用低铁轻质砖砌筑2—3砖长的外隔热层上半圈;用低蠕变红柱石砖砌筑2—3砖的内高温工作层上半圈:在外隔热层上半圈与内高温工作层上半圈之间,用低铁莫来石轻质砖插筑2—3砖的中间隔热层上半圈。并把纤维毯塞进喷涂管与外隔热层之间设置的凹层。修筑时每隔一段距离留置8±2mm的膨胀缝,膨胀缝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用本方法砌筑的热风管道在1300℃高温下承受八公斤每平方厘米的压强。

Description

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热风管道系统耐材砌筑施工的方式都是全部为手工完成,尤其是上半原部分都是由内向外顺序砌筑。传统的砌筑方法由于作业工作空间较小的因素容易造成砌筑泥浆饱满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工作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纵向膨胀缝的水平间距小,造成砌筑完成后的热风管道的工作层纵向膨胀缝与保温层纵向膨胀缝形成穿透性通路缝隙,造成高温热风从管内部高温工作区串到外部低温隔热层然后将热风管道的外部钢壳表面温度提高,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把高温纤维所形成的高温许可膨胀区间压缩超过极限,造成热风管道系统耐材热应力挤压破坏。炼铁行业经常因为热风管道系统的砌筑质量而发生烧红而吹出耐火砖的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的方法,用该方法砌筑的热风管道在1300℃高温下承受八公斤每平方厘米的压强,满足轴向和径向热膨胀的吸收。
本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Ⅰ 在长度大8m,内直径不小于Φ3000mm的钢管内侧喷涂厚度60±2mm的喷涂管,在喷涂管的内侧上部120±10˚, 设置15±1mm的凹层,喷涂管的材料是CN-130G,喷涂管凝固不小于4小时;
Ⅱ 在喷涂管的内侧下部,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砌筑材质为低铁轻质砖的外隔热层下半圈;在外隔热层的内侧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砌筑材质为低铁莫来石轻质砖的中间隔热层下半圈;在中间隔热层的内侧用低蠕变红柱石泥浆错缝砌筑材质为低蠕变红柱石砖的内高温工作层下半圈:并使外隔热层、中间隔热层与内高温工作层之间为错缝砌筑;在砌筑外隔热层下半圈的和中间隔热层下半圈及高温工作层下半圈过程中,外隔热层下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一膨胀缝,中间隔热层下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二膨胀缝,下半圈的第二膨胀缝与第一膨胀缝之间的间距大于250mm,高温工作层下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三膨胀缝,第三膨胀缝与第二膨胀缝之间的间距大于250mm;
第一膨胀缝、第二膨胀缝与第三膨胀缝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
中间隔热层的第二膨胀缝与高温工作层的第三膨胀缝,外侧由相对应的外层砖压住;
Ⅲ在外圈半圆形拱胎上,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砌筑材质为低铁轻质砖的2—3砖长的一节外隔热层上半圈;在内圈半圆形拱胎上,用低蠕变红柱石泥浆错缝砌筑材质为低蠕变红柱石砖的2—3砖的内高温工作层上半圈:在外隔热层上半圈与内高温工作层上半圈之间,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插筑材质为低铁莫来石轻质砖的2—3砖的中间隔热层上半圈;
在砌筑过程中,把厚度15±3mm,200—220 mm宽的纤维毯塞进喷涂管与外隔热层之间设置的15±1mm的凹层;纤维毯是耐高温1200℃的高铝纤维,是在外隔热层上部110˚-130˚方向;在砌筑外隔热层上半圈和中间隔热层上半圈及内高温工作层上半圈过程中,外隔热层上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一膨胀缝,中间隔热层上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二膨胀缝,第二膨胀缝与第一膨胀缝之间的间距大于250mm,高温工作层上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三膨胀缝,第三膨胀缝与第二膨胀缝之间的间距大于250mm;
第一膨胀缝、第二膨胀缝与第三膨胀缝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
中间隔热层上半圈的第二膨胀缝与高温工作层上半圈的第三膨胀缝,外侧由相对应的外层砖压住;
外隔热层上半圈与中间隔热层上半圈及内高温工作层上半圈,分别砌筑在外隔热层下半圈与中间隔热层下半圈及内高温工作层下半圈之上。
在上述的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中,所用的低铁轻质砖的重烧线变化率为1400℃×2h,-0.66%,体积密度/(g/cm3)0.64,导热系数 (350℃) [W/(m·K)] 0.20;所用的低铁莫来石轻质砖的重烧线变化率为1600*2h -0.2% ,体积密度/(g/cm3)0.98,导热系数 (350℃) [W/(m·K)] 0.308;所述用的低蠕变红柱石砖的重烧线变化率为1500℃×2h,0-+0.2%,蠕变率1500℃×3h<0.2%导热系数 (350℃)2.07,热震稳定性1100度>3小时。
为了提高高温工作层的强度,在步骤Ⅲ砌筑内高温工作层时,在内高温工作层的顶部是异形管道合门砖,中间砌筑一块中间异形合门砖,中间异形砖采用上宽下窄并且有侧面的凹台;中间异形砖两侧砌筑两块一边弯折另一边中部凸出的第一异形砖,紧贴第一异形砖的是每侧砌筑6—10块的一边中部凹另一边中部凸出的第二异形砖,最外的第二异形砖外侧砌筑一边中部凹另一边平的第三异形起拱砖。
为了提高砌筑的精度,在步骤Ⅲ支撑外圈半圆形拱胎时,用具有第一旋转尺的第一定位器,对外圈半圆形拱胎与喷涂管的周边进行定位,外圈半圆形拱胎的周边与喷涂管内侧的误差不大于10mm;在步骤Ⅳ 支撑内圈半圆形拱胎时,用具有第二旋转尺对内圈半圆形拱胎与喷涂管的周边进行定位,内圈半圆形拱胎的周边与喷涂管内侧的差的波动不大于10mm,控制在5mm更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砌筑方法砌筑泥浆饱满、膨胀缝间距大小适合使用要求,杜绝砌筑的热风管道的内高温工作层与外隔热层,中间隔热层形成穿透性通路缝隙而造成窜风。
①本砌筑方法砌筑的热风管道,不但满足了热风管道在1300℃高温时八公斤每平方厘米的压强工作下轴向和径向热膨胀的吸收,而且没有两层砖之间灰缝发生通缝的现象。
②高炉试运行中热风管道系统钢壳的平均97℃,没有产生任何故障,一代炉龄内热风管道系统无需维护,每年节省资金约为300万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砌筑方法砌筑的热风管道的横向剖面图。
图2是内高温工作层的局部展开俯视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定位器安装在喷涂管内的主视图。
图5是第二定位器安装在内隔热层下半圈的主视图。
上述图中:
1.喷涂管,2.外隔热层,3.中间隔热层,3.1.低铁莫来石轻质砖,4.内高温工作层,5.纤维毯,6.中间异形砖,7.第一异形砖,8.第二异形砖,9.第三异形砖,10.
低蠕变红柱石砖,11.低铁轻质砖,12.钢壳,13.1.第一膨胀缝,13.2.第二膨胀缝,13.3.第三膨胀缝,14.膨胀缝盖面砖,15.第一定位器, 16.第一连接杆,17.第一中心杆,18. 第一旋转尺,19.第二定位器, 20.第二中心杆, 21.第二连接杆,22.第二旋转尺,23.内半圈形拱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施例砌筑的热风管道的垂轴剖视图见图1,本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实施例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Ⅰ 在长9m,内直径Φ3120mm的钢管12内侧喷涂厚度60±2mm的喷涂管1,在喷涂管1的内侧上部120±10˚,采用刮刀修整15±1mm的凹层,喷涂层1的材料是CN-130G,喷涂料1凝固不小于4小时;
Ⅱ 在喷涂层1的内侧下部,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用错缝砌筑长9m的外隔热层2下半圈,在距离钢管12一端3000±20mm处(该距离处,是一砖短,它两侧的长,故有一半是3000±20mm,另一半比3000±20mm长半节砖如250mm的砖长的一半125mm,是3125±20mm。本实施例中,3000±20mm处,同时也指3125±20mm处,6000±20mm处,也指6125±20mm处;3125±20mm处与6125±20mm处的膨胀缝与3000±20mm处及6000±20mm处的膨胀缝相同,不再另述。在本实施例中,其它类似的距离,以此类推), 并在距离钢管12一端6000±20mm处, 留置8mm的轴向的第一膨胀缝13.1,在第一膨胀缝13.1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外隔热层2的厚度是150mm,外隔热层2用的是低铁轻质砖,重烧线变化率为1400℃×2h,-0.66%,体积密度/(g/cm3)0.64,导热系数 (350℃) [W/(m·K)] 0.20;
在外隔热层2的内侧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砌筑长9m的中间隔热层3下半圈,在距离钢管12一端3260±20mm处与6260±20mm处(第二膨胀缝13.2与第一膨胀缝13.1之间的距离大于250mm),留置8mm的轴向的第二膨胀缝13.2,在第二膨胀缝13.2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参见图3中的黑粗线;中间隔热层3的厚度是150mm,中间隔热层3用的是低铁莫来石轻质砖,重烧线变化率为1600×2h -0.2% ,体积密度/(g/cm3)0.98,导热系数 (350℃) [W/(m·K)] 0.308;
在中间隔热层3的内侧用低蠕变红柱石砖泥浆错缝砌筑长9m的内高温工作层4,在距离钢管12一端2740±20mm处与5740±20mm处,留置8mm的轴向的第三膨胀缝13.3(第二膨胀缝13.2与第三膨胀缝13.3之间的距离大于250mm),在第三膨胀缝13.3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参见图2中的黑粗线;高温工作层4的厚度是200mm,高温工作层4的内直径是Φ1960mm,材料用的是低蠕变红柱砖,重烧线变化率为1500℃×2h,0-+0.2%,蠕变率1500℃×3h<0.2%导热系数 (350℃)2.07,热震稳定性1100度>3小时;外隔热层2中有一块砖从外压住中间隔热层3的第二膨胀缝13.2,中间隔热层3有一块低蠕变红柱盖面砖从外压住内高温工作层4的第三膨胀缝13.3,见图3。
并使外隔热层2、中间隔热层3与内高温工作层4之间为错缝砌筑,在轴向剖面内为错缝砌筑形式,参见图3,图中第一膨胀缝13.1也可设置在第二膨胀缝13.2的右边。外隔热层2、中间隔热层3及内高温工作层4砌的砖缝不在同一直径线。
先砌筑两砖长的上半圈
Ⅲ 在已经砌筑好的下半圈上支撑外圈半圆形拱胎,在外圈半圆形拱胎上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砌筑两砖长的外隔热层2上半圈,参见图4,外隔热层2的厚度是150mm,外隔热层2用的是低铁轻质砖;已砌筑的外隔热层2上半圈的两端,与外隔热层2下半圈砌筑在一起;把厚度15mm,200—220 mm宽的纤维毯5塞进喷涂管1的凹层;纤维毯是耐高温1200℃的高铝纤维,是在外隔热层上部120˚-130˚方向;
抽掉外圈半圆形拱胎,在内高温工作层4下半圈上支撑内圈半圆形拱胎23,参见图5,图中虽然没有画出支撑装置,但是常规方法。在内圈半圆形拱胎23上用低蠕变红柱泥浆错缝砌筑两砖长的内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 内高温工作层4的厚度是200mm,内高温工作层4的内直径是Φ1960mm,材料用的是低蠕变红柱石砖;已砌筑的内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的两端,与内高温工作层4下半圈砌筑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在砌筑内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时,在中间砌筑一块中间异形砖6,中间异形砖6上宽下窄侧面的中部弯折;在中间异形砖6的两侧的每侧砌筑一块一边弯折另一边中部凸出的第一异形砖7,紧贴第一异形砖7的两侧,每侧砌筑9块的一边中部凹另一边中部凸出的第二异形砖8,在两个最外的第二异形砖8外侧砌筑一边中部凹另一边平的第三异形砖9。
在已砌筑的外隔热层2上半圈与已砌筑内隔热层4的上半圈之间,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插砌两砖的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中间隔热层3的厚度是150mm,中间隔热层3用的是低铁莫来石轻质砖;已插砌的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的两端,与中间隔热层3下半圈砌筑在一起。
砌筑3000mm长的上半圈
Ⅵ重复上述Ⅲ的步骤,砌筑的外隔热层2上半圈在距离钢管12一端3000±20mm处,留置8mm的轴向的第一膨胀缝13.1,在第一膨胀缝13.1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砌筑的内隔热层4上半圈,在距离钢管12一端2740±20mm处,留置8mm的轴向的第三膨胀缝13.3,在第三膨胀缝13.3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在已砌筑的外隔热层2上半圈与已砌筑内隔热层4的上半圈之间,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插砌两砖的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砌筑的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在距离钢管12一端3260±20mm处留置8mm的轴向的第二膨胀缝13.2在第二膨胀缝13.2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
砌筑6000mm长的上半圈
Ⅴ重复上述Ⅲ的步骤,砌筑的外隔热层2上半圈在距离钢管12一端6000±20mm处,留置8mm的轴向的第一膨胀缝13.1,在第一膨胀缝13.1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砌筑的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在距离钢管12一端6260±20mm处,留置8mm的轴向的第二膨胀缝13。2,在第二膨胀缝13。2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砌筑的内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在距离钢管12一端5740±20mm处,留置8mm的轴向的第三膨胀缝13。3,在第三膨胀缝13。3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
砌筑6000——9000mm长的上半圈
Ⅵ重复上述Ⅲ的步骤,直至把外隔热层2上半圈与内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砌筑完,把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插砌完;并使外隔热层2、中间隔热层3与内高温工作层4之间为错缝砌筑,(在轴向剖面内为错缝砌筑形式);外隔热层2、中间隔热层3及内高温工作层4砌的砖缝不在同一直径线。
在砌筑好的热风管道的钢壳12外,再焊接根钢壳,用上述步骤Ⅰ—Ⅵ的方法,在该钢壳内设置喷涂管、外隔热层、内高温工作层与纤维毯,砌筑成又一个热风管道。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Ⅲ支撑外圈半圆形拱胎时,用具有第一旋转尺18的第一定位器15,对外圈半圆形拱胎与喷涂管1的周边进行定位,第一旋转尺18上有刻度,外圈半圆形拱胎的周边与喷涂管1内侧的差最大为2mm,参见图4。
第一定位器15可检查出外隔热层2下半圈的外侧与喷涂管1内侧的波动范围,本实施例的波动范围在-4mm与4mm之间,即喷涂层1内侧的半径值咸外隔热层2下半圈的外侧半径的值,其差的值变化不大于-4mm与4mm之间。同样,也可检测中间隔热层3的内高温工作层4的外侧面。
在步骤Ⅳ 支撑内圈半圆形拱胎23时,用具有第二旋转尺22对内圈半圆形拱胎23与喷涂管1的周边进行定位,参见图5,内圈半圆形拱胎23的周边半径值与喷涂管1内侧的半径值之差,其差的值变化不大于-4mm与4mm之间。
本实施例中喷涂管1的内直径是Φ3000mm,确定喷涂管1中心的第一定位器15是直径稍小于3000 mm的两个相隔1000 mm圆形木板固定在一起构成的木架,能安装在喷涂管1内即可。在第一定位器15的两个圆板连接在一起,第一定位器15的木板的中心插一圆棒第一中心杆17,在第一中心杆17上套一可圆周转动的长条木板即第一旋转尺18,第一旋转尺18上有刻度。用第一旋转尺18即可量出如外圈半圆形拱胎偏离喷涂管1的程度。

Claims (4)

1.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Ⅰ 在长度大8m,内直径不小于Φ3000mm的钢管(12)内侧喷涂厚度60±2mm的喷涂管(1),在喷涂管(1)的内侧上部120±10˚, 设置15±1mm的凹层,喷涂管(1)的材料是CN-130G,喷涂管(1)凝固不小于4小时;
Ⅱ 在喷涂管(1)的内侧下部,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砌筑材质为低铁轻质砖的外隔热层(2)下半圈;在外隔热层(2)的内侧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砌筑材质为低铁莫来石轻质砖的中间隔热层(3)下半圈;在中间隔热层(3)的内侧用低蠕变红柱石泥浆错缝砌筑材质为低蠕变红柱石砖的内高温工作层(4)下半圈:在砌筑外隔热层(2)下半圈的和中间隔热层(3)下半圈及高温工作层(4)下半圈过程中,外隔热层(2)下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一膨胀缝(13.1),中间隔热层(3)下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二膨胀缝(13.2),下半圈的第二膨胀缝(13.2)与第一膨胀缝(13.1)之间的间距大于250mm,高温工作层(4)下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三膨胀缝(13.3),第三膨胀缝(13.3)与第二膨胀缝(13.2)之间的间距大于250mm;
第一膨胀缝(13.1)、第二膨胀缝(13.2)与第三膨胀缝(13.3)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
中间隔热层(3)的第二膨胀缝(13.2)与高温工作层(4)的第三膨胀缝(13.3),外侧由相对应的外层砖压住;
Ⅲ 在外圈半圆形拱胎上,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砌筑材质为低铁轻质砖的2—3砖长的一节外隔热层(2)上半圈;在内圈半圆形拱胎上,用低蠕变红柱石泥浆错缝砌筑材质为低蠕变红柱石砖的2—3砖的内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在外隔热层(2)上半圈与内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之间,用低铁莫来石轻质泥浆错缝插筑材质为低铁莫来石轻质砖的2—3砖的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
在砌筑过程中,把厚度15±3mm,200—220 mm宽的纤维毯(5)塞进喷涂管(1)与外隔热层(2)之间设置的15±1mm的凹层;纤维毯(5)是耐高温1200℃的高铝纤维;
在砌筑外隔热层(2)上半圈和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及内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过程中,外隔热层(2)上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一膨胀缝(13.1),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二膨胀缝(13.2),第二膨胀缝(13.2)与第一膨胀缝(13.1)之间的间距大于250mm,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是每隔3000±200mm留置轴向的宽8±2mm的第三膨胀缝(13.3),第三膨胀缝(13.3)与第二膨胀缝(13.2)之间的间距大于250mm;
第一膨胀缝(13.1)、第二膨胀缝(13.2)与第三膨胀缝(13.3)中塞满压实高温高铝纤维;
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的第二膨胀缝(13.2)与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的第三膨胀缝(13.3),外侧由相对应的外层砖压住;
外隔热层(2)上半圈与中间隔热层(3)上半圈及内高温工作层(4)上半圈,分别砌筑在外隔热层(2)下半圈与中间隔热层(3)下半圈及内高温工作层(4)下半圈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其步骤特征是:所用的低铁轻质砖的重烧线变化率为1400℃×2h,-0.66%,体积密度/(g/cm3)0.64,导热系数 (350℃) [W/(m·K)] 0.20;所用的低铁莫来石轻质砖的重烧线变化率为1600*2h -0.2% ,体积密度/(g/cm3)0.98,导热系数 (350℃) [W/(m·K)] 0.308;所述用的低蠕变红柱石砖的重烧线变化率为1500℃×2h,0-+0.2%,蠕变率1500℃×3h<0.2%导热系数 (350℃)2.07,热震稳定性1100度>3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其步骤特征是:
步骤Ⅲ砌筑内高温工作层(4)时,在内高温工作层(4)的顶部是异形管道合门砖,中间砌筑一块中间异形合门砖(6),中间异形砖(6)采用上宽下窄并且有侧面的凹台;中间异形砖(6)两侧砌筑两块一边弯折另一边中部凸出的第一异形砖(7),紧贴第一异形砖(7)的是每侧砌筑6—10块的一边中部凹另一边中部凸出的第二异形砖(8),最外的第二异形砖(8)外侧砌筑一边中部凹另一边平的第三异形起拱砖(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其步骤特征是:
在步骤Ⅲ支撑外圈半圆形拱胎时,用具有第一旋转尺(18)的第一定位器(15),对外圈半圆形拱胎与喷涂管(1)的周边进行定位,外圈半圆形拱胎的周边与喷涂管(1)内侧的误差不大于10mm;在步骤Ⅳ 支撑内圈半圆形拱胎(23)时,用具有第二旋转尺(22)对内圈半圆形拱胎(23)与喷涂管(1)的周边进行定位,内圈半圆形拱胎(23)的周边与喷涂管(1)内侧的差的波动不大于10mm。
CN201711069310.9A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 Pending CN1079376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9310.9A CN107937646A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9310.9A CN107937646A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37646A true CN107937646A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33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9310.9A Pending CN107937646A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3764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9051A (zh) * 2009-03-24 2009-08-19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霍戈文式热风管道内衬上半环砖砌筑支撑方法
CN102829634A (zh) * 2012-09-19 2012-12-19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热风管道耐火内衬及其铺设方法
CN203411561U (zh) * 2013-08-16 2014-01-29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炉热风管道补偿器砌筑结构
CN105018664A (zh) * 2015-08-13 2015-11-04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热风炉管道快速修复工艺
CN204939514U (zh) * 2015-08-17 2016-01-06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炉热风炉热风管道砌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9051A (zh) * 2009-03-24 2009-08-19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霍戈文式热风管道内衬上半环砖砌筑支撑方法
CN102829634A (zh) * 2012-09-19 2012-12-19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热风管道耐火内衬及其铺设方法
CN203411561U (zh) * 2013-08-16 2014-01-29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炉热风管道补偿器砌筑结构
CN105018664A (zh) * 2015-08-13 2015-11-04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热风炉管道快速修复工艺
CN204939514U (zh) * 2015-08-17 2016-01-06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炉热风炉热风管道砌筑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冶金工程设计研究与创新 冶金与材料工程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四十周年暨改制五周年科技论文集》", 28 February 2013, 冶金工业出版社 *
武汉威林炉衬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高炉砌筑技术手册》", 30 June 2006, 冶金工业出版社 *
项钟庸等: "《高炉设计--炼铁工艺设计理论与实践(第2版)》", 31 March 2014, 冶金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8575B (zh) 干熄焦砌筑方法
CN100578127C (zh) 流态化焙烧炉球拱炉顶及其成形方法
CN204174222U (zh) 炼铁热风炉热风管道的修复结构及其修复模具
US20130255320A1 (en) Monolithic float glass forming chamber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N204939514U (zh) 高炉热风炉热风管道砌筑结构
CN107937646A (zh) 一种热风管道的砌筑方法
CN101718496A (zh) 耐火衬里构件
CN105924024B (zh) 石灰石竖型窑炉内衬耐火砖
CN108193010B (zh) 热风管道的内衬砌筑结构和热风管道三岔口内衬砌筑结构
CN101665853A (zh) 一种炉外组装转炉出钢口及砌筑方法
CN101608864B (zh) 一种炭素煅烧回转窑内衬及其二次风口结构
CN104596288B (zh) 一种碳素阳极焙烧炉的连通火道
ES2343465T3 (es) Sistema de transferencia para metales liquidos.
CN207316903U (zh) 改进的欧冶炉喷煤气炉
CN103822472B (zh) 一种圆筒形回转热设备的浇注料炉体结构
CN206375936U (zh) 高炉炼铁用抗开裂摆动流槽
CN204676109U (zh) 一种冶金炉窑高温热风管道砖
CN205740773U (zh) 石灰石竖型窑炉内衬耐火砖
CN100593680C (zh) 一种热风炉热风管道膨胀节内衬结构
CN205066457U (zh) 整体喷射浇筑内衬
CN203657441U (zh) 一种圆筒形回转热设备的浇注料炉体结构
CN109883202A (zh) 一种环保型隔热窑的制作方法
CN206599534U (zh) 一种复合式干熄焦炉斜道牛腿结构
CN206420324U (zh) 水泥窑预热器
CN105333735A (zh) 链篦机隔热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