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8671A - 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8671A
CN107928671A CN201711271073.4A CN201711271073A CN107928671A CN 107928671 A CN107928671 A CN 107928671A CN 201711271073 A CN201711271073 A CN 201711271073A CN 107928671 A CN107928671 A CN 107928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impedance
measured
meridian lines
vital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10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8671B (zh
Inventor
张维波
古菲菲
王燕平
赵朋娜
李朝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710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286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28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8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8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8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3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or conductance of a portion of the bod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该测量方法包括:激励电极安置步骤,沿各条待测经脉线在原穴、合穴之间的尺肤段安置至少一对间隔第二预设距离的激励电极;测试电极安置步骤,沿所述待测经脉线在每一对所述激励电极之间分别安置一对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的测试电极;阻抗测量步骤,将所有待测经脉线或穴位上的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安置完成后,依次对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进行测量,获得阻抗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原穴与合穴之间的尺肤段安置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测试每条经脉或穴位间的阻抗并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人体的健康信息,将所有电极安置完成后再进行测试的步骤,保证了测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电阻抗测量(Electrical Bioimpedance Measurement),或称阻抗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的电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相关信息的检测技术。它通常是借助置于体表的电极系统向检测对象送入一微小的交流测量电流或电压,检测相应的电阻抗及其变化,然后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获取相关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它具有无创、无害, 廉价、操作简单和功能信息丰富等特点。
根据电极系统的数目可以分为两电极、三电极、四电极、六电极、八电极等测量系统,四电极系统由于其具有减少接触阻抗、更好地将生物组织等效为圆柱结构进行测试等独特优势被广泛使用,我们实验的测试系统也采用了四电极测量系统,并使用商用一次性心电电极输入和采集信号,或使用经改进的商用一次性心电电极,以提高空间分辨率(CN201621386046.2 )。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首先用手、足将十二经脉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凡属六脏及循行于肢体内测的经脉为阴经,属六腑及循行于肢体外侧的经脉为阳经。根据阴阳消长变化规律,阴阳又划分为三阴三阳,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为阳明、太阳、少阳。按照上述命名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本发明根据测量特殊人体部位—经脉的需要,而对电极的位置及安置方式进行了创新,从而实现双侧肢体十二经脉阻抗特性的采集。
现有的四电极测量人体阻抗的方法一般只针对局限的部位如穴位,难以代表整条经脉的阻抗情况,若要知道一段经脉的阻抗,需多次测量;而单条经定位需要把其中一个电极放到对称部位或者零参考点位置等所谓的无限远位置,但是本质上这并不能实现无限远,从而造成等效误差;另有使用插入体内针灸针作为电极的测量方法,可测量一段经脉的阻抗,但针灸针本身会对经脉的状态构成干扰。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待测经脉线阻抗测量稳定性及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激励电极安置步骤,沿待测经脉线在原穴、合穴之间的尺肤段安置至少一对间隔第二预设距离的激励电极;测试电极安置步骤,沿所述待测经脉线在每一对所述激励电极之间分别安置一对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的测试电极;阻抗测量步骤,待所有待测经脉线或穴位上的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安置完成后,依次对所述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进行测量,获取所述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在所述激励电极安置步骤之前,还包括:测试电极处理步骤,在所述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电极的测试面涂覆一层用于粘接至待测部位的导电凝胶。
进一步地,上述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如果两条所述待测经脉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在所述激励电极安置步骤之中,还包括:在安置到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的两条所述待测经脉线上的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粘贴件的粘贴面上设置一个将所述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粘接至所述待测经脉线上的绝缘粘接件,在所述绝缘粘接件上开设一个与所述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电极的尺寸和位置相适配的开设孔。
进一步地,上述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在所述测试电极处理步骤中,在设置所述绝缘粘接件之前,还包括:在安置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两条待测经脉线上的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粘贴件的粘贴面涂覆一层用于粘接所述绝缘粘接件的导电凝胶。进一步地,上述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在所述测试电极处理步骤中,在设置所述绝缘粘接件之前,还包括:在安置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两条待测经脉线上的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粘贴件的粘贴面涂覆一层用于粘接所述绝缘粘接件的导电凝胶。
进一步地,上述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所述第二预设距离d2=9-40cm。
进一步地,上述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所述第一预设距离d1=3-15cm。
进一步地,上述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在所述阻抗测量步骤之后还包括:干预步骤,通过中医手段或气功导引训练对所述待测经脉线或穴位进行干预;阻抗变化确认步骤,对所述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进行干预后测试,并与进行干预前所述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进行比较,确认所述待测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的阻抗变化。
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通过激励电极安置步骤,将激励电极沿经脉线安置在原穴、合穴之间,通过测试电极安置步骤在每一对激励电极之间安置测试电极,由于超出原穴和合穴的位置即跨越腕踝、肘膝关节的电极布置测试稳定性差,故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极位置提高了阻抗测试的稳定性,从而确保了电极重复测试时的可重复性;通过阻抗测量步骤对待测经脉线或穴位进行阻抗测量,获得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通过测试十二经左右24条经脉线的阻抗,可以实现同名经、表里经、左右经脉线上阻抗的对比,计算经脉阻抗的失衡度,评估人体的健康状态,实现双侧肢体十二经脉阻抗特性的采集;同时,对于十二经左右24条经脉线的测试,通过在所有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安置完成后进行测量,与现有技术中依次对经脉线进行电极安置和测量相比,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且减少了中途操作对被试情绪、体位等一系列的干扰,从而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同时,避免了经脉线之间的测量间隔时间久,进而提高测量的同时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通过测试电极处理步骤在所述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与人体皮肤之间设置绝缘粘接件,该绝缘粘接件能够起到与人体待测试部位相固定进而使得电极更好地与人体的皮肤相接触的作用,并且,绝缘粘接件将粘贴件遮盖,避免了粘贴件与人体的皮肤更多的接触,能够使得电极精准地为人体待测试部位提供电流和/或获取人体待测试部位的电位,减小了导电面积,提高了电极的空间分辨率,进而便于使得电极的安置可以均粘贴在十二经脉上对经脉进行测量,从而进一步减少中途操作对被试情绪、体位等一系列的干扰,从而进一步保证测试的稳定性和高效率。
尤其是,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通过在电极的测试面涂覆有导电凝胶,该导电凝胶使得电极与人体待测试部位更加紧密,减少了接触阻抗,增加了导电性,提高了测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电极和激励电极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测量方法包括:
测试电极处理步骤S1,在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电极的测试面涂覆一层用于粘接至待测部位的导电凝胶。
具体而言,参见图2,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包括用于粘贴至待测部位上的粘贴件11和用于为待测试位提供电流和/或获取待测部位电位的电极12;首先,确认各条待测经脉线之间的距离并与第三预设距离进行比较,如果两条待测经脉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为避免后续电极12 上涂覆的导电凝胶粘接在一起,在安置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两条待测经脉线上的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粘贴件11的粘贴面(图2所示的上面)涂覆一层导电凝胶;然后,选取一个尺寸大于粘贴件11的绝缘粘接件13,并将绝缘粘接件13的第一面(如图2所示的下面)粘接在粘贴件11的粘贴面(图2所示的上面)上的导电凝胶,绝缘粘接件13将粘贴件11遮盖,以便将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1粘接至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上的待测部位;最后,在绝缘粘接件13上开设有一个与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电极的尺寸和位置相适配穿设孔,将电极12的中间段穿过绝缘粘接件13上的穿设孔,以便使得电极12的测试面(如图2所示的上面)和粘贴面分别设置于绝缘粘接件13的两侧,并在电极12的测试面涂覆一层用于粘接至待测部位的导电凝胶;其中,第三预设距离定义为两条待测经脉线之间的距离,如果该距离小于两个电极并排安置时两电极中心之间的距离,则需增加绝缘粘接件。
激励电极安置步骤S2,沿各条待测经脉线在原穴、合穴的尺肤段安置至少一对间隔第二预设距离的激励电极。
具体而言,首先,沿待测经脉线的长度方向在该待测经脉线的原穴即腕踝附近和合穴即肘膝附近的之间的尺肤段包含原穴和合穴两处,选取一对间隔为第二预设距离的激励电极位置,按照此方式选取多组激励电极2的安置位置以便确定各条待测经脉线上各激励电极2的安置位置,当然,各条待测经脉线上也可以安置多对,以便进行阻抗测量时依次对其中一对进行测试或通过四电极、六电极进行测量,进而选取更为准确的数据,以提高测试的准确率;然后,将激励电极的绝缘粘接件13的第二面(如图2所示的上面)与选取的激励电极2的安置位置相粘接;最后,激励电极的电极12的测试面上涂覆的导电凝胶与激励电极2的安置位置相接触,电极12可以为激励电极2的安置位置提供电流,也可以获取激励电极2的安置位置的电位;优选地,一对激励电极2之间的第二预设距离d2=9-40cm,以便避免测试的阻抗受身体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而确保激励电极2测试的阻抗有效,从而提高测试阻抗的准确性,同时,可以对激励电极2进行重复性准确的测试;各个激励电极2的安置位置选取在测经脉线的原穴即腕踝附近和合穴即肘膝附近的之间的尺肤段,由于经脉线上的合穴和原穴之间的尺肤段可以等效为圆柱结构,而电阻率在等效圆柱结构下基本是一致的即电极在等效圆柱结构位置通过测量不同电极距离的阻抗计算的电阻率基本一致,故各个激励电极2的安置位置选取在经脉线上的合穴和原穴之间的尺肤段确保了各对激励电极2之间的电阻率的一致性,避免通过测量的经脉阻抗计算的电阻率受电极距离的影响,进而避免根据经脉阻抗确认的经脉阻抗特性受电极距离的影响,即确保了测量的经脉阻抗的准确性。
测试电极安置步骤S3,沿待测经脉线在每一对激励电极之间安置一对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的测试电极。
具体而言,首先,各对测试电极3与各对激励电极2相对应,沿待测经脉线(人体经脉)在每组测试电极3相对应的一对激励电极2之间选取一对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的测试电极位置,按照此方式选取多组测试电极3的安置位置以便确定各测试电极3的安置位置;然后,将测试电极3的绝缘粘接件13的第二面(如图2所示的上面)与选取的测试电极3的安置位置相粘接;最后,测试电极3的电极12的测试面上涂覆的导电凝胶与测试电极3的安置位置相接触,电极12可以为测试电极3位置提供电流,也可以获取测试电极位置的电位。优选地,一对测试电极3之间的第一预设距离d1=3-15cm,以便避免测试的阻抗受身体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而确保测试电极3测试的阻抗有效,从而提高测试阻抗的准确性;激励电极2和测试电极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具体如图3所示;优选地,各个测试电极的安置位置选取在待测经脉线的原穴即腕踝附近和合穴即肘膝附近的之间的尺肤段,由于经脉线的原穴和合穴之间的尺肤段可以等效为圆柱结构,而电阻率在等效圆柱结构下基本是一致的即电极在等效圆柱结构位置通过测量不同电极距离的阻抗计算的电阻率基本一致,故各个测试电极3的安置位置选取在经脉线的原穴和合穴之间的尺肤段上确保了各对测试电极3之间的电阻率的一致性,避免通过测量的经脉阻抗计算的电阻率受电极距离的影响,进而避免根据经脉阻抗确认的经脉阻抗特性受电极距离的影响,即确保了测量的经脉阻抗的准确性。
阻抗测量步骤S4,待所有的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按照激励电极安置步骤和测试电极安置步骤安置后,依次对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进行测量,获取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
具体而言,在激励电极安置步骤S2和测试电极安置步骤S3将所有的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安置后,依次对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进行阻抗测量,获得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实现双侧肢体十二经脉阻抗特性的采集;当然也可以仅对其中一条或多条经脉线进行阻抗测量,待其中一条或多条经脉线上的。
干预步骤S5,通过中医手段或气功导引训练对待测经脉线或穴位进行干预。
具体而言,可以对待测经脉线或者穴位进行针刺、艾灸、砭灸等传统中医手段、或者对电磁场等物理场进行干预,被试者还可以参与特定的气功导引训练,以便对待测经脉线或穴位进行干预。
阻抗变化确认步骤S6,对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进行干预后测试,并与进行干预前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进行比较,确认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的阻抗变化。
具体而言,在干预步骤S5之后,对被试者进行干预后的阻抗测量,并将测量的干预后阻抗和干预步骤S5之前测量的经脉阻抗进行比较,确认经脉阻抗的阻抗变化,确认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的阻抗变化,以便分析经脉的特点和穴位的特点。
显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通过激励电极安置步骤S2,将激励电极沿经脉线安置在原穴、合穴之间,通过测试电极安置步骤S3在每一对激励电极之间安置测试电极,由于超出原穴和合穴的位置即跨越腕踝、肘膝关节的电极布置测试稳定性差,故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极位置提高了阻抗测试的稳定性,从而确保了电极重复测试时的可重复性;通过阻抗测量步骤S4对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进行阻抗测量,获得待测经脉线的阻抗,通过测试十二经左右24条经脉线的阻抗,可以实现同名经、表里经、左右经脉线上阻抗的对比,计算经脉阻抗的失衡度,评估人体的健康状态,实现双侧肢体十二经脉阻抗特性的采集;同时,对于十二经左右24条经脉线的测试,通过在所有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安置完成后进行测量,与现有技术中依次对经脉线进行电极安置和测量相比,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且减少了中途操作对被试情绪、体位等一系列的干扰,从而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同时,避免了经脉线之间的测量间隔时间久,进而提高测量的同时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通过测试电极处理步骤S1在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设置绝缘粘接件,该绝缘粘接件13能够起到与人体待测试部位相固定进而使得电极12更好地与人体的皮肤相接触的作用,并且,绝缘粘接件13将粘贴件11遮盖,避免了粘贴件11与人体的皮肤更多的接触,能够使得电极12精准地为人体待测试部位提供电流和/或获取人体待测试部位的电位,减小了导电面积,提高了电极12的空间分辨率,进而便于使得电极的安置可以均粘贴在十二经脉上对经脉进行测量,从而进一步减少中途操作对被试情绪、体位等一系列的干扰,从而进一步保证测试的稳定性和高效率。
尤其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通过在电极12的测试面涂覆有导电凝胶,该导电凝胶使得电极与人体待测试部位更加紧密,减少了接触阻抗,增加了导电性,提高了测量的稳定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励电极安置步骤,沿待测经脉线在原穴、合穴之间的尺肤段安置至少一对间隔第二预设距离的激励电极;
测试电极安置步骤,沿所述待测经脉线在每一对所述激励电极之间分别安置一对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的测试电极;
阻抗测量步骤,待所有待测经脉线或穴位上的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安置完成后,依次对所述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进行测量,获取所述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励电极安置步骤之前,还包括:
测试电极处理步骤,在所述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电极的测试面涂覆一层用于粘接至待测部位的导电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两条所述待测经脉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在所述激励电极安置步骤之中,还包括:
在安置到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的两条所述待测经脉线上的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粘贴件的粘贴面上设置一个将所述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粘接至所述待测经脉线上的绝缘粘接件,在所述绝缘粘接件上开设一个与所述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电极的尺寸和位置相适配的开设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测试电极处理步骤中,在设置所述绝缘粘接件之前,还包括:
在安置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两条待测经脉线上的测试电极和/或激励电极的粘贴件的粘贴面涂覆一层用于粘接所述绝缘粘接件的导电凝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距离d2=9-40c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距离d1=3-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抗测量步骤之后还包括:
干预步骤,通过中医手段或气功导引训练对所述待测经脉线或穴位进行干预;
阻抗变化确认步骤,对所述激励电极和测试电极进行干预后测试,并与进行干预前所述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进行比较,确认所述待测经脉线或穴位间的阻抗数据的阻抗变化。
CN201711271073.4A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 Active CN107928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1073.4A CN107928671B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1073.4A CN107928671B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8671A true CN107928671A (zh) 2018-04-20
CN107928671B CN107928671B (zh) 2021-10-12

Family

ID=6194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1073.4A Active CN107928671B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2867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0173A (zh) * 2021-06-16 2021-09-07 深圳市中医院 一种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
WO2021247449A1 (en) * 2020-06-01 2021-12-09 Wellness Allied Inc Device and method to measure meridian impedance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4511A (en) * 1979-04-30 1987-06-23 American Hospital Supply Corporation Medical electrode
CN1480097A (zh) * 2002-07-25 2004-03-10 ���ǵ�����ʽ���� 用于测量小块皮肤区域的皮肤阻抗的测量系统和电极
CN2822514Y (zh) * 2005-08-24 2006-10-04 陈曦 一次性电极
CN102525450A (zh) * 2010-12-20 2012-07-04 通用电气公司 单次使用的生物医学传感器
CN104161514A (zh) * 2014-08-11 2014-11-26 江苏华安福缘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经络五输穴的五时诊断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04287723A (zh) * 2014-10-15 2015-01-21 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集成心电无线传感器
CN104739406A (zh) * 2013-12-30 2015-07-01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针灸穴位刺激效果的评价方法
CN105050495A (zh) * 2013-01-23 2015-11-11 艾利丹尼森公司 无线传感器贴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5903254U (zh) * 2016-05-19 2017-01-25 佛山市取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穴位动态经络检测仪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4511A (en) * 1979-04-30 1987-06-23 American Hospital Supply Corporation Medical electrode
CN1480097A (zh) * 2002-07-25 2004-03-10 ���ǵ�����ʽ���� 用于测量小块皮肤区域的皮肤阻抗的测量系统和电极
CN2822514Y (zh) * 2005-08-24 2006-10-04 陈曦 一次性电极
CN102525450A (zh) * 2010-12-20 2012-07-04 通用电气公司 单次使用的生物医学传感器
CN105050495A (zh) * 2013-01-23 2015-11-11 艾利丹尼森公司 无线传感器贴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39406A (zh) * 2013-12-30 2015-07-01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针灸穴位刺激效果的评价方法
CN104161514A (zh) * 2014-08-11 2014-11-26 江苏华安福缘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经络五输穴的五时诊断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04287723A (zh) * 2014-10-15 2015-01-21 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集成心电无线传感器
CN205903254U (zh) * 2016-05-19 2017-01-25 佛山市取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穴位动态经络检测仪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云洁: "使用生物阻抗谱与激光多普勒技术对循经体液分布的初步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科技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7449A1 (en) * 2020-06-01 2021-12-09 Wellness Allied Inc Device and method to measure meridian impedances
CN113350173A (zh) * 2021-06-16 2021-09-07 深圳市中医院 一种基于电极阵列的经络穴位针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8671B (zh) 202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351988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spatial change in subsurface resistivities across frequencies in tissue
Bera et al. A LabVIEW-based electrical bioimpedance spectroscopic data interpreter (LEBISDI) for biological tissue impedance analysis and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ling
CN101361696A (zh) 用于人体经络的电子信息学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ampana et 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human soft tissue sarcomas: an ex vivo study on surgical specimens
Pesti et al. Electrode plac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radial artery bioimpedance: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CN107928671A (zh) 一种测量经脉阻抗的方法
Gracia et al. Multilead measurement system for the time-domain analysis of bioimpedance magnitude
CN101474071A (zh) 用于人体体表经络信号探测的电极阵列
Larson et al.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sensitivity of conductance/admittance catheter ventricular volume estimation
Wong et al. A new bioimpedance research device (BIRD) for measuring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of acupuncture meridians
Goidina et al. Precision electrode system for electrical impedance myography
Yoshida et al. The theory of peripheral nerve recording
CN201279268Y (zh) 用于人体经络的电子信息学测量装置
Korn et al. In silico and in vitro conductivity models of the left heart ventricle
CN202060764U (zh) 一种用于人体体表经络电信号探测的双极电极
CN109700452A (zh) 一种肢体的血液流速分布测量方法
Park et al. A multi-pair electrode based impedance sensing biopsy needle for tissue discrimination during biopsy process
Amini et a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the impedance response of a vascular segment as a function of changes in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Tekgun et al. Real-Time High-Frequency Impedance Monitoring of Human Skin Through Magnetic Coupling
Tomasic et al. Acute and chronic high-frequency properties of cardiac pacing and defibrillation leads
Yun et al. 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for biotissue differentiation using bipolar electrodes positioned at the end of a hypodermic needle
CN115841064B (zh) 用于测试电阻抗成像系统性能的仿体及其阻值确定方法
Joshi et al. Development of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zer for Body composition analysis
CN102100633A (zh) 一种用于人体体表经络电信号探测的双极电极
Liu et al. A semi-quantitative method to study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cupuncture poi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