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7223A - 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7223A
CN107927223A CN201711463043.3A CN201711463043A CN107927223A CN 107927223 A CN107927223 A CN 107927223A CN 201711463043 A CN201711463043 A CN 201711463043A CN 107927223 A CN107927223 A CN 107927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
frying
case
bull stick
socke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30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F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F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F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F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630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272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27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722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炒制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茶叶炒制效率缓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包括翻炒装置、两个限位装置、两个固定块、U形座、安装腔和晃动装置,所述翻炒装置上套接有限位装置,且两个限位装置的底部均通过固定块分别与U形座上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座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晃动装置。本发明通过对翻炒装置的改进,当伺服电机启动时,能够转杆带动翻炒板对其内部进行翻炒,并且扇叶会转动鼓风,将茶叶轻微的吹起,能够避免茶叶粘结在一起,并且能够提高茶叶的翻炒效率,齿轮配合齿牙的使用,能够带动翻炒箱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炒制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
背景技术
茶为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工序,其中翻炒为其中一项,现有的茶叶炒制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翻板拨动其内部的茶叶,虽然能够完成工作,但是由于翻炒箱本身处于静止状态,从而翻板会忽略残留在翻炒箱角落的茶叶,并且茶叶在翻炒的过程中,会粘结在一起,从而会影响炒制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解决了茶叶炒制效率缓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包括翻炒装置、两个限位装置、两个固定块、U形座、安装腔和晃动装置,所述翻炒装置上套接有限位装置,且两个限位装置的底部均通过固定块分别与U形座上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座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晃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翻炒装置包括翻炒箱、加热器、L形板、伺服电机、转杆、圆孔、环形槽、限位块、五个固定套、十个翻炒板、两个滤网、保护罩、安装套和两个扇叶,所述翻炒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翻炒箱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翻炒箱的一侧通过L形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从左到右依次贯穿翻炒箱一侧开设的圆孔和其另一侧且延伸至翻炒箱另一侧设置的保护罩内并与其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圆孔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接有两个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转杆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上且位于翻炒箱内等距离套接有五个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翻炒板,所述翻炒箱的另一侧且位于转杆的上下两侧开设的两个通口内均套接有滤网,所述转杆上且位于保护罩内套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圆框、环形限位槽和两个弧形块,所述翻炒箱上且位于进料口的两侧均套接有圆框,所述圆框的内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套接有两个弧形块,且两个弧形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翻炒箱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框侧表面的底部均通过固定块分别与U形座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晃动装置包括转轴、齿轮、弧形板、十三个齿牙、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安装腔内壁的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套接有齿轮,所述翻炒箱的底部且位于两个圆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十三个齿牙,所述齿轮的顶部贯穿安装腔内壁的顶部且延伸至其上方并与齿牙啮合,所述转杆上且位于翻炒箱外部套接有主动轮,所述转轴上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皮带穿插在U形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扇叶的倾斜角度为三十度,且两个扇叶的倾斜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翻炒箱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十个翻炒板以五个为一组分别对称设置在转杆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壁位于翻炒箱侧表面底部的中间位置,且齿轮与弧形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的名茶炒制机,通过对翻炒装置的改进,当伺服电机启动时,能够转杆带动翻炒板对其内部进行翻炒,并且扇叶会转动鼓风,将茶叶轻微的吹起,从而能够避免茶叶粘结在一起,并且能够提高茶叶的翻炒效率。
(2)、该新型的名茶炒制机,通过对晃动装置的改进,当伺服电机转动时,在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的作用下,齿轮配合齿牙的使用,能够带动翻炒箱转动,在限位装置的作用下,能够使稳定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茶叶的翻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面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翻炒箱和弧形板的侧视图。
图中:1翻炒装置、101翻炒箱、102加热器、103L形板、104伺服电机、105转杆、106圆孔、107环形槽、108限位块、109固定套、110翻炒板、111滤网、112保护罩、113安装套、114扇叶、2限位装置、21圆框、22环形限位槽、23弧形块、3固定块、4U形座、5安装腔、6晃动装置、61转轴、62齿轮、63弧形板、64齿牙、65主动轮、66从动轮、67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包括翻炒装置1、两个限位装置2、两个固定块3、U形座4、安装腔5和晃动装置6,翻炒装置1上套接有限位装置2,且两个限位装置2的底部均通过固定块3分别与U形座4上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U形座4内开设有安装腔5,安装腔5内设置有晃动装置6。
翻炒装置1包括翻炒箱101、加热器102、L形板103、伺服电机104、转杆105、圆孔106、环形槽107、限位块108、五个固定套109、十个翻炒板110、两个滤网111、保护罩112、安装套113和两个扇叶114,翻炒箱10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翻炒箱10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102,加热器102的具体的内部结构以及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为此,不在该技术方案中进行公开,并且加热器102的温度控制在适合的温度,翻炒箱101的一侧通过L形板103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4,伺服电机104可进行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伺服电机104的输出端与转杆105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杆105的另一端从左到右依次贯穿翻炒箱101一侧开设的圆孔106和其另一侧且延伸至翻炒箱101另一侧设置的保护罩112内并与其内壁活动连接,圆孔106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107,环形槽107内套接有两个限位块108,且两个限位块108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转杆105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转杆105的侧表面搭接在圆孔106的内壁上,并且限位块108与环形槽107之间的比例,能够使限位块108稳定在环形槽107内转动,从而能够使转杆105稳定转动,转杆105上且位于翻炒箱101内等距离套接有五个固定套109,固定套109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翻炒板110,翻炒箱101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十个翻炒板110以五个为一组分别对称设置在转杆105的上下两侧,翻炒箱101的另一侧且位于转杆105的上下两侧开设的两个通口内均套接有滤网111,转杆105上且位于保护罩112内套接有安装套113,安装套113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扇叶114,扇叶114的倾斜角度为三十度,且两个扇叶114的倾斜方向一致,扇叶114以三十度角倾斜设置,能够使其正常鼓风,透过滤网111,能够鼓动翻炒箱101内部的茶叶,通过对翻炒装置1的改进,当伺服电机104启动时,能够转杆105带动翻炒板110对其内部进行翻炒,并且扇叶114会转动鼓风,将茶叶轻微的吹起,从而能够避免茶叶粘结在一起,并且能够提高茶叶的翻炒效率。
限位装置2包括圆框21、环形限位槽22和两个弧形块23,翻炒箱101上且位于进料口的两侧均套接有圆框21,圆框21的内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22,环形限位槽22内套接有两个弧形块23,且两个弧形块23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翻炒箱101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圆框21侧表面的底部均通过固定块3分别与U形座4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翻炒箱101的表面恰好搭接在框架的内壁上,从而能够使翻炒箱101稳定在框架内转动。
晃动装置6包括转轴61、齿轮62、弧形板63、十三个齿牙64、主动轮65、从动轮66和皮带67,安装腔5内壁的两侧通过转轴61连接,转轴61上套接有齿轮62,翻炒箱101的底部且位于两个圆框21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板63,弧形板63的外侧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十三个齿牙64,齿轮62的顶部贯穿安装腔5内壁的顶部且延伸至其上方并与齿牙64啮合,弧形板63的内侧壁位于翻炒箱101侧表面底部的中间位置,且齿轮62与弧形板63位于同一垂直线上,转杆105上且位于翻炒箱101外部套接有主动轮65,转轴61上套接有从动轮66,主动轮65通过皮带67与从动轮66传动连接,皮带67穿插在U形座4的顶部,由于伺服电机104可进行正方转,从而能够使主动轮65通过皮带67带动从动轮66进行正转或者反转,此时,通过齿轮62能够带动翻炒箱101进行正转或者反转,从而能够使翻炒箱101稳定转动,通过对晃动装置6的改进,当伺服电机104转动时,在主动轮65、皮带67和从动轮66的作用下,齿轮62配合齿牙64的使用,能够带动翻炒箱101转动,在限位装置2的作用下,能够使稳定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茶叶的翻炒效率。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茶叶进行翻炒时,首先将茶叶投入翻炒箱101内,由于翻炒装置1包括翻炒箱101、加热器102、L形板103、伺服电机104、转杆105、圆孔106、环形槽107、限位块108、五个固定套109、十个翻炒板110、两个滤网111、保护罩112、安装套113和两个扇叶114,伺服电机104能够通过转杆105带动翻炒板110转动,从而能够对茶叶进行翻炒,并且能够使扇叶114转动,透过滤网111,能够对翻炒箱101的内部进行鼓风,并且转杆105能够使限位块108在环形槽107内转动。
由于晃动装置6包括转轴61、齿轮62、弧形板63、十三个齿牙64、主动轮65、从动轮66和皮带67,当伺服电机104转动时,能够使主动轮65通过皮带67带动从动轮66内穿插的转轴61转动,当弧形板63带动齿牙64的末端与齿轮62啮合时,伺服电机104会再次反方向转动,从而能够使齿轮62通过齿牙64带动弧形板63上设置的翻炒箱101再次反方向转动,伺服电机104的转动圈数预先会在出厂之前进行设置,配合限位装置2的使用,由于限位装置2包括圆框21、环形限位槽22和两个弧形块23,当翻炒箱101转动时,能够提高其稳定性,并且能够提供翻炒箱101转动时的支点,最后可以从翻炒箱101的进口内取出已翻炒完成的茶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7)

1.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翻炒装置(1)、两个限位装置(2)、两个固定块(3)、U形座(4)、安装腔(5)和晃动装置(6),所述翻炒装置(1)上套接有限位装置(2),且两个限位装置(2)的底部均通过固定块(3)分别与U形座(4)上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座(4)内开设有安装腔(5),所述安装腔(5)内设置有晃动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装置(1)包括翻炒箱(101)、加热器(102)、L形板(103)、伺服电机(104)、转杆(105)、圆孔(106)、环形槽(107)、限位块(108)、五个固定套(109)、十个翻炒板(110)、两个滤网(111)、保护罩(112)、安装套(113)和两个扇叶(114),所述翻炒箱(10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翻炒箱(10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102),所述翻炒箱(101)的一侧通过L形板(103)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4),所述伺服电机(104)的输出端与转杆(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05)的另一端从左到右依次贯穿翻炒箱(101)一侧开设的圆孔(106)和其另一侧且延伸至翻炒箱(101)另一侧设置的保护罩(112)内并与其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圆孔(106)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107),所述环形槽(107)内套接有两个限位块(108),且两个限位块(108)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转杆(105)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05)上且位于翻炒箱(101)内等距离套接有五个固定套(109),所述固定套(109)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翻炒板(110),所述翻炒箱(101)的另一侧且位于转杆(105)的上下两侧开设的两个通口内均套接有滤网(111),所述转杆(105)上且位于保护罩(112)内套接有安装套(113),所述安装套(113)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扇叶(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2)包括圆框(21)、环形限位槽(22)和两个弧形块(23),所述翻炒箱(101)上且位于进料口的两侧均套接有圆框(21),所述圆框(21)的内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22),所述环形限位槽(22)内套接有两个弧形块(23),且两个弧形块(23)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翻炒箱(101)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框(21)侧表面的底部均通过固定块(3)分别与U形座(4)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装置(6)包括转轴(61)、齿轮(62)、弧形板(63)、十三个齿牙(64)、主动轮(65)、从动轮(66)和皮带(67),所述安装腔(5)内壁的两侧通过转轴(61)连接,所述转轴(61)上套接有齿轮(62),所述翻炒箱(101)的底部且位于两个圆框(21)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板(63),所述弧形板(63)的外侧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十三个齿牙(64),所述齿轮(62)的顶部贯穿安装腔(5)内壁的顶部且延伸至其上方并与齿牙(64)啮合,所述转杆(105)上且位于翻炒箱(101)外部套接有主动轮(65),所述转轴(61)上套接有从动轮(66),所述主动轮(65)通过皮带(67)与从动轮(66)传动连接,所述皮带(67)穿插在U形座(4)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114)的倾斜角度为三十度,且两个扇叶(114)的倾斜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箱(101)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十个翻炒板(110)以五个为一组分别对称设置在转杆(105)的上下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63)的内侧壁位于翻炒箱(101)侧表面底部的中间位置,且齿轮(62)与弧形板(63)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CN201711463043.3A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 Withdrawn CN1079272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3043.3A CN107927223A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3043.3A CN107927223A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7223A true CN107927223A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3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3043.3A Withdrawn CN107927223A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272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1307A (zh) * 2018-12-19 2019-03-08 龙口味美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豆电炒机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1307A (zh) * 2018-12-19 2019-03-08 龙口味美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豆电炒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31307B (zh) * 2018-12-19 2020-05-05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豆电炒机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9534B (zh) 具有独立环状尾部支撑的机器鱼及其浮潜方法
CN107927223A (zh) 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
CN107048698A (zh) 一种可自动旋转且具有支撑结构的人工智能型旋转桌
CN206341830U (zh) 一种快速的茶叶炒干装置
CN203780782U (zh) 一种具有独立环状尾部支撑的机器鱼
CN208696737U (zh) 一种纽扣自动组装机
CN206444168U (zh) 一种自动植发机
CN204939845U (zh) 一种自动调节染色的染色机
CN107771652B (zh) 一种农用植物根部喷水装置
CN208639495U (zh) 一种新型的名茶炒制机
CN108901630A (zh) 一种食用菌木段栽培打孔机
CN206251605U (zh) 一种大蒜点播机构
CN209632744U (zh) 拉链研磨设备
CN208663447U (zh) 一种釉面砖抛光机
CN207386312U (zh) 一种轮毂整形模具的浮动块
CN105177892B (zh) 一种自动调节染色的染色机
CN208512962U (zh) 一种板栗分级筛选装置
CN216874234U (zh) 用于银耳接种的进出一体高效输送台
CN209285281U (zh) 壶体手柄连接结构
CN208591918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用筛分机
CN205627803U (zh) 一种便捷式混药器
CN206048885U (zh) 新型折叠机
CN206996713U (zh) 一种玫瑰花酱的研磨装置
CN206838958U (zh) 一种新型机械自动化套管装置
CN106416538B (zh) 一种大蒜点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