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5991A -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5991A
CN107925991A CN201580081898.2A CN201580081898A CN107925991A CN 107925991 A CN107925991 A CN 107925991A CN 201580081898 A CN201580081898 A CN 201580081898A CN 107925991 A CN107925991 A CN 107925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ort
reference signal
data fluxion
code length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18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5991B (zh
Inventor
张雷鸣
刘江华
刘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25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5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多用户非正交传输导致干扰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携带了不同的状态,信号接收端(或者终端)接收的状态可以对应于不同的OCC码长,也就可以对应于不同的OCC码序列,信号接收端确定的参考信号也是对应于分配的状态的参考信号,这样就可以保证多个(例如可能是至少三个)信号接收端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实现正交传输,这样,既增加了传输层数,也减少终端间的干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8月1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5/087529、发明名称为“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引入了多天线,可以支持数据传输的空间复用,即多流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的空间复用可以分为单用户(用户,可理解为终端)的空间复用和多用户的空间复用。单用户的空间复用是针对单用户的多流传输模式,而多用户的空间复用是针对多个用户的多流传输模式。通过实现多用户的空间复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为了支持多用户的空间复用,一般需要基站向用户发送信令,该信令包括下行控制信息,用户接到该信令后,可以获知参考信号,数据流数等信息。
在现有系统中,参考信号包括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只能支持2层多用户正交传输的信道估计,而如果更多层数的多用户传输,一般都只能进行非正交传输。而非正交传输会引入额外的用户间干扰,降低信道估计精度,以及降低系统频谱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多用户非正交传输导致干扰较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 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至少3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OCC码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2、3、和4。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为: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 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第六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第七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七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状态中的7个状态: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 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4。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2。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的状态:
第十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对应第二OCC码长;
第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对应所述第二OCC码长。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者4。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为4。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5、6、7、和8。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包括: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 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3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OCC码长。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2、3、和4。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为: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第六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第七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七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状态中的7个状态: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 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包括: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4。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2。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的状态:
第十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对应第二OCC码长;
第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对应所述第二OCC码长。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者4。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 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为4。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5、6、7、和8。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 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3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OCC码长。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2、3、和4。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为: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第六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第七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七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状态中的7个状态: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4。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2。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的状态:
第十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对应第二OCC码长;
第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对应所述第二OCC码长。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者4。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为4。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5、6、7、和8。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3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OCC码长。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2、3、和4。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为: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第六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第七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七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状态中的7个状态: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 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4。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2。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的状态:
第十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对应第二OCC码长;
第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对应所述第二OCC码长。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者4。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为4。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5、6、7、和8。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还包括扰码ID或者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或,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4。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和第二十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三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OCC码长为2或者4。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包括: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 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还包括扰码ID或者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或,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者4。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 口、第十九天线端口和第二十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三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和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OCC码长为2或者4。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 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还包括扰码ID或者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或,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4。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和第二十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三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和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 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OCC为2或者4。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还包括扰码ID或者扰码序列信息。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或,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结合第十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4。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和第二十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三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和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结合第十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OCC码长为2或者4。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携带了不同的状态,终端接收的状态可以对应于不同的OCC码长,也就可以对应于不同的OCC码序列,终端确定的参考信号也是对应于分配的状态的参考信号,这样就可以保证多个(例如可能是至少三个)终端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实现正交传输,这样,既增加了传输层数,也减少终端间的干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六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七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八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接收端的结构框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对本发明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可以经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可以称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无线终端、移动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AP(Access Point,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例如,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个人通信业务)电话、无绳电话、SIP(会话发起协议)话机、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设备。
2)网络设备,例如是基站(例如,接入点),具体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或LTE-A(LTE-Advanced,长期演进升级版)等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发明并不限定。
3)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多个天线进行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 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系统信道容量。其中,如果发射端用一个天线发送,接收端用一个天线接收,则可以认为是一流(流,或称为层)数据传输,如发射端用两个天线发送,接收端用两个天线接收,则可以认为是二流数据传输,等等。
4)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可以是指DMRS,或者也可以是指其他可能的参考信号,在介绍时只是以DMRS为例。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参考信号对应的配置信息称为状态,即一种状态可用于指示一个参考信号。
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首先介绍一下本发明的技术背景。
目前,基站可以为不同的终端分配不同的DMRS配置信息(即状态),基站可以将多个DMRS配置信息存储在一张表格中,例如该表格如下:
表1
表1的左半边对应的是传输块的两个码字中有一个码字可用的情况,也可以称为传输块码字为1的情况(即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表1的右半边表示的是传输块的两个码字都可用的情况,也可以称为传输块码字为2的情况(即码字0和码字1均使能),这里的传输块是指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块。表1中,Value表示编码值,Message表示编码值对应的DMRS配置信息。另外,在表1的左半部分,可以看到编码值为7时是预留位(Reserved),即还未定义对应的DMRS配置信息。
例如,对于表1左半部分所指示的一个码字的可用的情况:每一个编码值对应传输层数(layer)、端口信息(ports)、以及扰码序列(nSCID)中的两个或者3个的组合。例如,编码值0表示数据流数为1,对应的天线端口为7,扰码序列标示为0。
例如针对表1的左半部分,如果同时给4个终端分别配置编码值0、1、2、和3对应的DMRS配置信息,则这4个终端可以构成4层专用参考信号非正交MU(Multi-User,多用户)传输,这里的非正交是指只靠扰码序列区分的传输数据流。
例如,编码值0和编码值1,对应的传输层数和天线端口都相同,只有扰码序列不同(编码值0对应的扰码序列标示为nSCID=0,编码值1对应的扰码序列标示为nSCID=1),则如果为两个终端分别分配编码值1和编码值1对应的DMRS配置信息,则这两个终端为非正交传输。
或者例如,编码值0和编码值2,对应的传输层数和扰码序列都相同,而天线端口不同(编码值0对应的天线端口为7,编码值2对应的天线端口为8),则如果为两个终端分别分配编码值1和编码值2对应的DMRS配置信息,则这两个终端可以实现完全正交的MU传输。
例如针对表1的右半部分,如果同时给2个终端分别配置编码值0和编码值1对应的DMRS配置信息,则这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自身都可以实现 2层正交数据传输,但这两个终端之间是非正交传输。
可见,现有技术只能支持2层多用户的正交数据流传输,或者4层多用户的非正交传输。一方面,限制为2层的数据传输会限制多用户数据传输速率,即限制系统的频谱效率;另一方面,4层的多用户非正交传输,会引入额外的用户间干扰,降低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系统频谱效率。
目前,在三维MIMO(3D-MIMO)系统中,引入了垂直向维度,在三维空间中,多用户配对更加容易,且多用户传输的概率增加。同时,多用户配对的传输层数相应增加。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传输方式不足以与3D-MIMO相匹配。
另一方面,在3D-MIMO或者Massive MIMO(大规模MIMO)系统中,天线的数量也成倍增加,这就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自由度,使得波束赋型增益增加以及空间辨识颗粒度更加精细。该特性同样能够提高多用户的配对概率和配对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到以上问题,认为,为了支持多用户多流传输在3D-MIMO以及Massive MIMO中的应用,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需要支持更多的多用户配对层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携带了不同的状态,信号接收端(或者终端)接收的状态可以对应于不同的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正交扩频码)码长,也就可以对应于不同的OCC码序列,信号接收端确定的参考信号也是对应于分配的状态的参考信号,这样就可以保证多个(例如可能是至少三个)信号接收端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实现正交传输,这样,既增加了传输层数,也减少终端间的干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信号接收端执行,信号接收端可以是终端,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是基站,本发明不作限制。在下面介绍时,主要以信号接收端是终端为例。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101: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步骤102: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步骤103: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layer)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正交扩频码)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因为如果两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时频资源不同的话,则这两个天线端口对应的终端是可以实现正交传输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就是这几个天线端口的时频资源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现有技术中只能实现最多两个终端的正交传输,而通过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则可以实现至少三个终端的正交传输。
其中,每种状态可以用于指示一个参考信号,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可以包括多种状态。其中,各种状态可以存储在信号发送端中,信号发送端例如可以是基站,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的设备,以及,各种状态也可以存储在信号接收端中,信号接收端例如可以是终端,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的设 备。信号发送端和信号接收端可以事先根据协议或其他标准等的规定获得各种状态。
无论是信号发送端还是信号接收端,在存储各种状态时,存储方式例如可以参考表1,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存储方式。
其中,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均可以对应于传输块的两个码字中有一个码字可用的情况,即传输块码字0使能,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OCC码长可以对应至少四个OCC码序列。
例如,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OCC码长可以是4,这样,第一OCC码长就对应4个OCC码序列,分别为[1,1,1,1],[1,-1,1,-1],[1,1,-1,-1],和[1,-1,-1,1]。只要为两个终端分配的状态对应的正交码不同,则这两个终端就能实现正交传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OCC码长设置为对应至少四个OCC码序列,从而通过设置第一OCC码长,就能支持四个终端的正交传输,这样,既增加了传输层数,也减少终端间的干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OCC码长也可以大于4,例如可以是8、16等等,可根据需求以及实际硬件条件进行设置。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二OCC码长可以是2。OCC码长为2时,可以满足高速移动的终端的需求,另外,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同时包括OCC码长为4和OCC码长为2的状态,除了能够支持至少3个用户正交传输外,还能够同时兼容老用户(例如,LTE/LTE-A系统Rel-12版本的用户)的配置。比如,可以将OCC码长为2对应的状态分配给老用户,将OCC码长为4对应的状态分配给新用户,以避免老用户可能无法识别OCC码长为4的情况。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五天线端口和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以下举例介绍。
例如,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对应于传输块的两个码字中有一个码字可用的情况: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7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8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11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13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7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端口为7,第二天线端口为8,第三天线端口为11,第四天线端口为13,第五天线端口与第一天线端口号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至少3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例如,继续沿用上例:
那么对于如前例举的每个状态,可以对应相同的扰码序列,或者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扰码序列。例如,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7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第一扰码序列;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8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第一扰码序列;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11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第一扰码序列;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13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 4,第一扰码序列;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7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第一扰码序列。
那么,在该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状态,例如为:
第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7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第二扰码序列;
第十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8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为4,第二扰码序列;
第十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11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第二扰码序列;
第十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13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第二扰码序列;
第十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7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第二扰码序列。
可以看到,第十三状态和第一状态,只是扰码序列标示不同。那么,如果把第十三状态和第一状态分别分配给两个信号接收端,则这两个信号接收端可以实现非正交传输。其他的状态也是分别对应的关系,不多列举。
通过分配不同的扰码序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更多的状态,可以支持更多的终端或者更多的流数的数据传输。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状态的含义可以包括:当信号接收端接收一个状态时,例如接收的是第一状态,即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7以及对应的OCC码长4,第一扰码序列。则信号接收端可以获知,信号发送端针对该信号接收端发送的参考信号(例如DMRS)对应天线端口7,采用第一扰码序列标示对应的扰码序列进加扰,且在该参考信号对应叠加的OCC码长为4的正交扩频码。从而,信号接收端可以根据第一状态接收参考信号,并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节省配置信令的开销,可以对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所包括的状态的数量进行一些限制,例如可以规定为8个、16个、或者32个等等。
基于上一实施例,优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对应于传输块的两个码字中有一个码字可用的情况的状态的数量可以是8个。即,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可以包括8个状态。
如前介绍的都是数据流数为1的状态,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可以包括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包括第二OCC码长。即,数据流数大于1的状态可以对应于第二OCC码长。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OCC码长为2或者4或者8等。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2、3、和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对应于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若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则这8个状态可以如下: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和第六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六天线端口和第七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其中,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五天线端口与第一天线端口或第二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六天线端口和第七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与第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那么,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如果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则一种可能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这8个状态如表2所示:
表2
其中的Value为值,即编码值,Message为信息,即状态。其中,表1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Value与Message的对应关系本发明不做限定。例如,在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表2还可以表示为:
表2
其中,表2中,以第五天线端口和第一天线端口是同一天线端口为例。
从表2中可以看到,编码值为7时也设置了一个状态,相当于利用了现有技术中的预留位。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可以包括第一OCC码长。即,数据流数大于1的状态也可以对应于第一OCC码长。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 数分别为2、3、和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对应于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若数据流数大于1的状态对应于第一OCC码长,则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可以包括如下状态中的至少7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和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其中,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与第一天线端口或第二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那么,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如果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 个状态,则一种可能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这8个状态如表3所示:
表3
表3中,以第五天线端口和第一天线端口是同一天线端口为例。
其中,表3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Value与Message的对应关系本发明不做限定。例如,在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表3还可以表示为:
表3
同样的,从上述两个例子中的表3中可以看到,编码值为7时也设置了一个状态,相当于利用了现有技术中的预留位。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实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如果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则一种可能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这8个状态如表4所示:
表4
其中,编码值7任可以预留,保证OCC码长都为4。表4只是举例,在 实际应用中,Value与Message的对应关系本发明不做限定。
请参见图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信号接收端执行,信号接收端可以是终端,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是基站,本发明不作限制。在下面介绍时,主要以信号接收端是终端为例。该方法的流程介绍如下。
步骤201: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至少2个状态,且至少2个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不同;
步骤202: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步骤203: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若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两个状态,则这两个状态对应的OCC码长分别为第一OCC码长和第二OCC码长。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OCC码长可以对应至少四个OCC码序列。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例如第一OCC码长为4。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OCC码长也可以大于4,例如可以是8、16等等,可根据需求以及实际硬件条件进行设置。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例如第二OCC码长为2。
OCC码长为2时,可以满足高速移动的终端的需求,另外,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同时包含OCC码长为4和OCC码长为2的状态,除了能够支持至少3个用户正交传输外,还能够同时兼容新用户和老用户(例如,LTE/LTE-A系统Rel-12版本的用户)的配置。比如,可以将OCC码长为2对应的状态分配给老用户,将OCC码长为4对应的状态分配给新用户,以避免老用户可能无法识别OCC码长为4的情况。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例如第二OCC码长也可以大于2,例如可以为4、或8等等。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对应于第一OCC码长的状态对应的秩可以为1。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对应于第二OCC码长的状态对应的秩可以为1、2、3或4中的任意一个。
其中,这里的秩可以是指传输层数(即数据流数),比如秩为1,可以理解为数据流数为1,秩为2,可以理解为数据流数为2,等等。
例如,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如果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则一种可能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如表5所示:
表5
其中,表5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Value与Message的对应关系本发明不做限定。
可以看到,表5中,编码值0对应的状态包括第一OCC码长,其他编码值对应的状态包括第二OCC码长。
表5只是一种示例,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编码值0-编码值3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对应第一OCC码长,编码值0-6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对应第二OCC码长。当然,一个编码值只能对应一个OCC码长,比如,如果编码值0对应第一OCC码长,就不能对应第二OCC码长。只要保证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有至少一个秩为1的状态对应第一OCC码长、以及保证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有至少一个状态对应第二OCC码长即可,其余的本发明不作限制。
例如,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如果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则另一种可能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如表6所示:
表6
其中,表6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Value与Message的对应关系本发明不做限定。
可以看到,表6中,编码值7对应的状态包括第一OCC码长,其他编码值对应的状态包括第二OCC码长。相当于表6中例举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利用了现有技术中的预留位(编码值7)。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预留位也可以对应第二OCC码长,则编码值0-编码值3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需对应第二OCC码长。同样的,只要保证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有至少一个秩为1的状态对应第一OCC码长、以及保证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有至少一个状态对应第二OCC码长即可,其余的本发明不作限制。
以上介绍的都是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状态的情况,下面介绍传输块码字0和1都使能的条件下的情况。
通过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至少3个正交的参考信号,提高信号接收端信道估计的性能。例如在传输块码字0使能、传输块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为2个信号接收端分别分配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就使得这4个信号接收端之间的参考信号相互正交,参考信号之间没有干扰,以利于信号接收端获得更好的信道估计,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频谱利用率。
另外,通过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针对数据流数为1的情况,除了配置第一OCC码长外,还配置了第二OCC码长,这样一方面能够兼容LTE/LTE-A等版本的用户,另一方面,比如对于高速移动场景下的终端可以配置第二OCC码长,提高信号接收端的信道估计精度,对于低速移动场景下的信号接收端可以配置第一OCC码长,提高多用户复用的数量。
例如,在传输块码字0使能、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可以令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总共包括8个状态,这8个状态中可以同时包 含4个对应于数据流数为1的正交的参考信号,即在尽量节省系统开销的前提下,可以实现至少4层的多用户正交传输。
请参见图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三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信号接收端执行,信号接收端可以是终端,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是基站,本发明不作限制。在下面介绍时,主要以信号接收端是终端为例。。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301: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步骤302: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步骤303: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可选的,第一OCC码长也可以为2。
可以理解为,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以及传输块码字0和1均使能的条件,可以分别对应有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或者可以理解为,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除了包括对应于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的状态,还可以包括对应于传输块码字0和1均使能的条件的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第十天线端口和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第十天线端口和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序列不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八天线端口与第九天线端口所对应 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第十天线端口和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但第八天线端口和第十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2。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是在这几个天线端口的时频资源都相同,利用OCC码实现正交4层传输,或者,利用不同时间和频率资源实现正交4层传输。而现有技术中只能实现单个终端的两层正交传输,而通过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则可以实现至少两个信号接收端的多层正交传输。
那么,对应于传输块码字0和1都使能的情况,如果给两个信号接收端分别分配第九状态和第十状态,则因为这两个状态都对应第一OCC码长,因此这两个信号接收端也能够实现正交传输。
以下举例介绍。
例如,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对应于传输块码字0和1都使能的情况: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天线端口7,天线端口8,OCC码长为4;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天线端口11,天线端口13,OCC码长为4。
在该例中,第八天线端口为7,第九天线端口为8,第十天线端口为11,第十一天线端口为13。
作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例如,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对应于传输块码字0和1都使能的情况:
第二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天线端口7,天线端口8,OCC码长为2;
第二十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天线端口9,天线端口10,OCC码长为2。
在该实施例中,第八天线端口为7,第九天线端口为8,第十天线端口为 9,第十一天线端口为10。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例如,继续沿用上例:
那么对于如前例举的每个状态,可以对应相同的扰码序列,或者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扰码序列。例如,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天线端口7,天线端口8,OCC码长为4,第一扰码序列;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天线端口11,天线端口13,OCC码长为4,第一扰码序列。
那么,在该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状态,例如为:
第十八状态至少包括:二流数据传输,天线端口7,天线端口8,OCC码长为4,第二扰码序列;
第十九状态至少包括:二流数据传输,天线端口11,天线端口13,OCC码长为4,第二扰码序列。
可以看到,第十八状态和第九状态,只是扰码序列标示不同。那么,如果把第十八状态和第九状态分别分配给两个信号接收端,则这两个信号接收端可以实现非正交传输。第十九状态和第十状态也是这种对应的关系,不多说明。
前面已经介绍了,为了节省配置信令的开销,可以对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所包括的状态的数量进行一些限制,例如可以规定为8个、16个、或者32个等等。
则基于该实施例,优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对应于传输块的两个码字均可用的情况的状态的数量可以是8个。即,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和1均使能的条件下,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可以包括8个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的状态:
第十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对应第二OCC码长;
第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第十五天线端口,对应第二OCC码长。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OCC码长可以是2或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和第十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第十二天线端口和第十三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可以包括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
例如,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第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5,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第十五天线端口和十六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可选的,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和第十六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第十四天线端口和第十五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为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5、6、7、和8。
那么,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和1均 使能的条件下,如果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则一种可能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如表7所示:
表7
其中,表7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Value与Message的对应关系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和1均使能的条件下,如果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则一种可能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如表8所示:
表8
或者,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和1均使能的条件下,如果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则一种可能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如表9所示:
表9
其中,表8和表9都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Value与Message的对应关系本发明不做限定。
通过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至少4层正交的参考信号,提高终端信道估计的性能。例如在传输块码字0使能、传输块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为2个终端分别分配第九状态和第十状态,就使得这2个终端之间的参考信号相互正交,参考信号之间没有干扰,以利于终端获得更好的信道估计。
请参见图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四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信号发送端执行,信号发送端可以是终端,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是基站,本发明不作限制。在下面介绍时,主要以信号发送端是网络设备为例。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401: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步骤402: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例如网络设备为基站,则基站可以为终端选择相应的状态,并通知终端。 其中,在同一时刻,基站为不同终端选择的状态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基站可以根据终端反馈的相关信息为终端选择状态,或者基站也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情况为终端选择状态,等等,关于基站如何为终端选择状态,本发明不作限制。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五天线端口和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OCC码长为4,第二OCC码长为2。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至少3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包括第二OCC码长。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2、3、和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为: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 为4;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和第六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六天线端口和第七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其中,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五天线端口与第一天线端口或第二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六天线端口和第七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与第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可参考表2。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状态中的7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 为4;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和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其中,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与第一天线端口或第二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图4流程所介绍的方法为与如前各实施例(特别是图1流程所介绍的方法)相应的方法,实施过程可相互参考,重复内容不多做介绍。
请参见图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五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可以由信号发送端执行,信号发送端可以是终端,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是基站,本发明不作限制。在下面介绍时,主要以信号发送端是网络设备为例。所述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501: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 数的信息;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至少2个状态,且至少2个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不同;
步骤502: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若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两个状态,则这两个状态对应的OCC码长分别为第一OCC码长和第二OCC码长。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OCC码长可以对应至少四个OCC码序列。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例如第一OCC码长为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例如第二OCC码长为2。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对应于第一OCC码长的状态对应的秩可以为1。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对应于第二OCC码长的状态对应的秩可以为1、2、3或4中的任意一个。
图5流程所介绍的方法为与如前各实施例(特别是图2流程所介绍的方法)相应的方法,实施过程可相互参考,重复内容不多做介绍。
请参见图6A,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六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信号发送端执行,信号发送端可以是终端,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是基站,本发明不作限制。在下面介绍时,主要以信号发送端是网络设备为例。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6A01: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步骤6A02: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参考信 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第十天线端口和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八天线端口与第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第十天线端口和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第八天线端口与第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2。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的状态:
第十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对应第二OCC码长;
第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第十五天线端口,对应第二OCC码长。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OCC码长为2或者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 第十四天线端口和第十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为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5、6、7、和8。
图6A流程所介绍的方法为与如前各实施例(特别是图3流程所介绍的方法)相应的方法,实施过程可相互参考,重复内容不多做介绍。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天线数量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例如基站端12天线或16天线,用户侧4天线等,则MU-MIMO(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配对时,可能存在有的用户3层或者4层的数据传输。而在原有系统中进行MU-MIMO传输时,只支持每个用户1层或者2层的传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如下的方案,解决在MU-MIMO配对时,如何支持一个用户大于2层的数据传输的问题。
请参见图6B,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七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信号接收端执行,信号接收端可以是终端,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是基站,本发明不作限制。在下面介绍时,主要以信号接收端是终端为例。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6B01: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步骤6B02: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步骤6B03: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和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请参见图6C,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八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信号发送端执行,信号发送端可以是终端,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是基站,本发明不作限制。在下面介绍时,主要以信号发送端是网络设备为例。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6C01: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步骤6C02: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和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其中,图6B与图6C是两个相应的过程,内容可相互参考,比如可以理解为,图6B中的信号接收端接收的是图6C中的信号发送端发送的参考信号。因此,下面对于图6B和图6C中的方案一起进行介绍,即,下面所介绍的方案能够同时适用于图6B的过程和图6C的过程。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OCC码长为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和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OCC码长为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状态还包括扰码ID(Identity,身份标识号)或者扰码序列信息。
例如,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扰码ID(nSCID)为 0。当然这里只是举了一个例子,扰码ID也可以为其他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流为3的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流为3的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与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第十七天线端口与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OCC码长为2。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OCC码长为4。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和第二十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三OCC码长;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和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与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与第二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流数为4的状态还包括扰码ID或者扰码序列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三OCC码长为2或4。
例如,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状态1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天线端口1,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状态2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天线端口4,天线端口5和天线端口6,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第一OCC码长为4,第二OCC码长为2。
可选的,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天线端口1,天线端口2,天线端口3,天线端口4和天线端口5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再例如,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可以包括以下状态:
状态1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1,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状态2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2,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状态3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3,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状态4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4,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状态5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5,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状态6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天线端口6,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状态7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8,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天线端口1,天线端口2,天线端口3,天线端口4,天线端口5,天线端口6,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8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 位置相同。
第一OCC码长为4,第二OCC码长为2。
可选的,所述状态对应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
以下举例介绍。
作为一个实施实例,
例如,所述数据流数为3所对应的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天线端口为7、8、11,对应的OCC码长为4。
例如,所述数据流数为3所对应的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天线端口为7、8、13,对应的OCC码长为4。
例如,所述数据流数为3所对应的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天线端口为9、10、12,对应的OCC码长为4。
例如,所述数据流数为3所对应的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天线端口为7、8、9,对应的OCC码长为2。
例如,所述数据流数为3所对应的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天线端口为7、8、9,对应的OCC码长为4。
例如,所述数据流数为4对应的第二十四状态包括:数据流数为4,天线端口7、8、9、11,对应的OCC码长为4。
例如,所述数据流数为4对应的第二十四状态包括:数据流数为4,天线端口7、8、9、10,对应的OCC码长为4。
例如,所述数据流数为4对应的第二十四状态包括:数据流数为4,天线端口7、8、11、13,对应的OCC码长为4。
例如,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如果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则一种可能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如表10所示:
表10
需注意的是,这里只是举例说明,其中值与状态的对应关系可以不同。另外,状态7所对应的状态可以是空置的,也可以是其他状态,例如:2layer,port 7-8,对应OCC码长为4。
或者例如,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如果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则一种可能的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如表11所示:
表11
需注意的是,以上都只是举例说明,其中值与状态的对应关系可以不同。另外,状态7所对应的状态可以是空置的,也可以是其他状态,例如:4layer,port 7,8,11,13,对应OCC码长为4。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
请参见图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端,该信号接收端可以包括接收模块701和处理模块702。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处理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处理模块702,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该信号接收端可以理解为与如前方法部分所述的信号接收端是同一信号接收端(特别可以与图1流程所述的信号接收端为同一信号接收端),因此,关于其他的相应内容,例如对于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的状态的介绍等内容,可参考如前方法部分的描述(特别可以参考图1流程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可选的,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端,该信号接收端的结构可参考图7的结构。在该终端中,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至少2个状态,且至少2个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不同;
处理模块702,用于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处理模块702,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该信号接收端可以理解为与如前方法部分所述的信号接收端是同一信号 接收端(特别可以与图2流程所述的信号接收端为同一信号接收端),因此,关于其他的相应内容,例如对于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的状态的介绍等内容,可参考如前方法部分的描述(特别可以参考图2流程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可选的,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端,该信号接收端的结构可继续参考图7的结构。在该终端中,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处理模块702,用于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处理模块702,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该信号接收端可以理解为与如前方法部分所述的信号接收端是同一信号接收端(特别可以与图3流程所述的信号接收端为同一信号接收端),因此,关于其他的相应内容,例如对于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的状态的介绍等内容,可参考如前方法部分的描述(特别可以参考图3流程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端,该信号发送端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当然,该信号发送端还可以包括现有的信号发送端中的其他模块,例如,信号发送端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等。
该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该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该信号发送端可以理解为与如前方法部分所述的信号发送端是同一信号发送端(特别可以与图4流程所述的信号发送端为同一信号发送端),因此,关于其他的相应内容,例如对于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的状态的介绍等内容,可参考如前方法部分的描述(特别可以参考图4流程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端,该信号发送端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当然,该信号发送端还可以包括现有的信号发送端中的其他模块,例如,信号发送端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等。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至少2个状态,且至少2个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不同;
该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该信号发送端可以理解为与如前方法部分所述的信号发送端是同一网络 设备(特别可以与图5流程所述的信号发送端为同一信号发送端),因此,关于其他的相应内容,例如对于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的状态的介绍等内容,可参考如前方法部分的描述(特别可以参考图5流程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端,该信号发送端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当然,该信号发送端还可以包括现有的信号发送端中的其他模块,例如,信号发送端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等。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该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该信号发送端可以理解为与如前方法部分所述的信号发送端是同一信号发送端(特别可以与图6A流程所述的信号发送端为同一信号发送端),因此,关于其他的相应内容,例如对于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的状态的介绍等内容,可参考如前方法部分的描述(特别可以参考图6A流程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请参见图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端,该信号接收端可以包括存储器801、处理器802和接收器803。
处理器802具体可以是中央处理器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应用集成电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可以是使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开发的硬件电路,可以是基带芯片。存储器8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801可以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磁盘存储器。接收器803可以属于射频系统,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网络通信,具体可以通过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等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这些存储器801和接收器803可以通过总线与处理器802相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连接线分别与处理器802连接。
通过对处理器802进行设计编程,将前述所示的方法所对应的代码固化到芯片内,从而使芯片在运行时能够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所示的方法。如何对处理器802进行设计编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中的信号接收端与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可以是同一信号接收端,例如,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802可以实现图7中的处理模块702,该实施例中的接收器803可以实现图7中的接收模块701。
请参见图9,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端,该信号发送端可以包括存储器901、处理器902和发送器903。
处理器902具体可以是中央处理器或ASI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可以是使用FPGA开发的硬件电路,可以是基带芯片。存储器9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器901可以包括ROM、RAM和磁盘存储器。发送器903可以属于射频系统,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网络通信,具体可以通过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等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这些存储器901和发送器903可以通过总线与处理器902相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连接线分别与处理器902连接。
通过对处理器902进行设计编程,将前述所示的方法所对应的代码固化到芯片内,从而使芯片在运行时能够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所示的方法。如何对处理器902进行设计编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中的信号发送端与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可以是同一信号发送端,例如,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902和发送器903可以实现如前介绍的信号发送端中的发送模块。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端,该信号接收端的结构可继续参考图7的结构。在该信号接收端中,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处理模块702,用于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处理模块702,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和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该信号接收端可以理解为与如前方法部分所述的信号接收端是同一信号接收端(特别可以与图6B流程所述的信号接收端为同一信号接收端),因此,关于其他的相应内容,例如对于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的状态的介绍等内容,可参考如前方法部分的描述(特别可以参考图6B流程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端,该信号发送端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当然,该信号发送端还可以包括现有的信号发送端中的其他模块,例如,信号发送端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等。
该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该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和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 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该信号发送端可以理解为与如前方法部分所述的信号发送端是同一信号发送端(特别可以与图6C流程所述的信号发送端为同一信号发送端),因此,关于其他的相应内容,例如对于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的状态的介绍等内容,可参考如前方法部分的描述(特别可以参考图6C流程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端,该信号接收端的结构可参考图8的结构。
该实施例中的信号接收端与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可以是同一信号接收端,例如,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802可以实现图7中的处理模块702,该实施例中的接收器803可以实现图7中的接收模块701。
该实施例中,
接收器803,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处理器802,用于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处理器802,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和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该信号接收端可以理解为与如前方法部分所述的信号接收端是同一信号接收端(特别可以与图6B流程所述的信号接收端为同一信号接收端),因此,关于其他的相应内容,例如对于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的状态的介绍等内容,可参考如前方法部分的描述(特别可以参考图6B流程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端, 该信号发送端的结构可参考图9的结构。
该实施例中的信号发送端与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可以是同一信号发送端,例如,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902和发送器903可以实现如前介绍的信号发送端中的发送模块。
该实施例中,
处理器902,用于通过发送器903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及,还用于通过发送器903根据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和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该信号发送端可以理解为与如前方法部分所述的信号发送端是同一信号发送端(特别可以与图6C流程所述的信号发送端为同一信号发送端),因此,关于其他的相应内容,例如对于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的状态的介绍等内容,可参考如前方法部分的描述(特别可以参考图6C流程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中携带了不同的状态,终端接收的状态可以对应于不同的OCC码长,也就可以对应于不同的OCC码序列,终端确定的参考信号也是对应于分配的状态的参考信号,这样就可以保证多个(例如可能是至少三个)终端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实现正交传输,这样,既增加了传输层数,也减少终端间的干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 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4)

  1.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3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OCC码长。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2、3、和4。
  10. 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为: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第六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 口、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第七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七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12. 如权利要求6-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13. 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状态中的7个状态: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 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14.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16. 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4。
  17. 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2。
  18. 如权利要求14-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19. 如权利要求14-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的状态:
    第十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对应第二OCC码长;
    第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对应所述第二OCC码长。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者4。
  21. 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22. 如权利要求14-2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 的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为4。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5、6、7、和8。
  25.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27. 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28. 如权利要求25-2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C码 长为4,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
  29. 如权利要求25-2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3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30. 如权利要求25-2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31. 如权利要求25-3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OCC码长。
  33. 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数大于1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2、3、和4。
  34. 如权利要求25-3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8个状态为: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第六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第七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35. 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七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36. 如权利要求30-3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37. 如权利要求25-3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状态中的7个状态:
    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所述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2;
    第六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七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第八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OCC码长为4;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38.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 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39. 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40. 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4。
  41. 如权利要求38-4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2。
  42. 如权利要求38-4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43. 如权利要求38-4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的状态:
    第十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二天线端口,第十三天线端口,第十四天线端口,对应第二OCC码长;
    第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第十五天线端口,对应所述第二OCC码长。
  44. 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者4。
  45. 如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二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三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四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46. 如权利要求38-4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
  47. 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 的状态对应的OCC码长为4。
  48. 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数大于4对应的状态的数据流数分别为5、6、7、和8。
  49.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50. 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51. 如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
  52. 如权利要求49-5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还包括扰码身份标识号ID或者扰码序列信息。
  53. 如权利要求49-5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或,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
  54. 如权利要求49-5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 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55. 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4。
  56. 如权利要求49-5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和第二十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三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57. 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58. 如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59. 如权利要求56~5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OCC码长为2或4。
  60.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61. 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62. 如权利要求60或6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
  63. 如权利要求60-6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还包括扰码身份标识号ID或者扰码序列信息。
  64. 如权利要求60-6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或,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
  65. 如权利要求60-6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66. 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4。
  67. 如权利要求60-6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和第二十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三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68. 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69. 如权利要求67或6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 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70. 如权利要求67-6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OCC码长为2或4。
  71. 一种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72. 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73. 如权利要求71或72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74. 如权利要求71-73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
  75. 如权利要求71-74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3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76. 如权利要求71-73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块码字0使能、及传输块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77. 一种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78. 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79. 如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4。
  80. 如权利要求77-79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2。
  81. 如权利要求77-80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82. 一种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3个状态:
    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第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二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三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四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第五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1,第五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83. 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84. 如权利要求82或83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85. 如权利要求82-84任一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OCC码长为4,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
  86. 如权利要求82-85任一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3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87. 如权利要求82-86任一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码字0使能、及码字1非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88. 一种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九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八天线端口,第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第十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2,第十天线端口,第十一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OCC码长。
  89. 如权利要求88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的状态还包括:扰码序列信息。
  90. 如权利要求88或89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4。
  91. 如权利要求88-90任一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且所述第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对应的第一OCC码长为2。
  92. 如权利要求88-91任一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码字0 使能、及码字1使能的条件下,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8个状态。
  93. 一种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利用确定的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94. 如权利要求93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95. 如权利要求93或94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
  96. 如权利要求93-95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还包括扰码身份标识号ID或者扰码序列信息。
  97. 如权利要求93-96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或,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
  98. 如权利要求93-97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 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99. 如权利要求98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4。
  100. 如权利要求93-99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和第二十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三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和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101. 如权利要求100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102. 如权利要求100或101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103. 如权利要求100-102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OCC码长为2或4。
  104. 一种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信号接收端获得信道估计;
    其中,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二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一正交扩频码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105. 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和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OCC码序列不同。
  106. 如权利要求104或105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C码长为4。
  107. 如权利要求104-106任一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还包括扰码身份标识号ID或者扰码序列信息。
  108. 如权利要求104-107任一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使能,或,所述状态对应的码字0使能,码字1非使能。
  109. 如权利要求104-108任一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三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3,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二OCC码长;
    其中,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不相同。
  110. 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CC码长为2或4。
  111. 如权利要求104-110任一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考信号和数据流数的信息还包括以下状态:
    第二十四状态至少包括:数据流数为4,第十七天线端口、第十八天线端口、第十九天线端口和第二十天线端口,以及对应的第三OCC码长;
    其中,第十七天线端口和第十八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112. 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与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 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113. 如权利要求111或112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天线端口、所述第十八天线端口,所述第十九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十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和频率位置相同。
  114. 如权利要求111-113任一所述的信号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OCC码长为2或4。
CN201580081898.2A 2015-08-19 2015-09-25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7925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087529 2015-08-19
CNPCT/CN2015/087529 2015-08-19
PCT/CN2015/090837 WO2017028364A1 (zh) 2015-08-19 2015-09-25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5991A true CN107925991A (zh) 2018-04-17
CN107925991B CN107925991B (zh) 2020-10-16

Family

ID=58050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1898.2A Active CN107925991B (zh) 2015-08-19 2015-09-25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25991B (zh)
WO (1) WO20170283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5022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2733B (zh) * 2021-02-04 2023-09-0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应用更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022A (zh) * 2010-01-08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调参考符号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2781098A (zh) * 2011-05-09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指示方法、装置及参数确定方法、装置
CN102986143A (zh) * 2010-05-03 2013-03-20 株式会社泛泰 在mimo环境中发送和接收支持正交性的循环移位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US20140313997A1 (en) * 2013-04-17 2014-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tilizing unused uplink sequence shifts for signa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3338B2 (en) * 2010-06-28 2013-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ized signaling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022A (zh) * 2010-01-08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调参考符号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2986143A (zh) * 2010-05-03 2013-03-20 株式会社泛泰 在mimo环境中发送和接收支持正交性的循环移位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US20150146512A1 (en) * 2010-05-03 2015-05-28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of cyclic shift parameter for supporting orthogonality in mimo environment
CN102781098A (zh) * 2011-05-09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指示方法、装置及参数确定方法、装置
US20140313997A1 (en) * 2013-04-17 2014-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tilizing unused uplink sequence shifts for signal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5022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5991B (zh) 2020-10-16
WO2017028364A1 (zh)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217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470087B (zh)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9029662A1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152017B (zh) 一种传输块大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6470174B (zh) 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WO2011124099A1 (zh) 一种指示传输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WO2014015660A1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带处理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AU20212032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overhead reduction
US20200374017A1 (en) Antenna port determining method and terminal side device
US10778287B2 (en) Multipoint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302421B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8809599B (zh)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7294574B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68624A1 (zh)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7925991A (zh)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设备
WO2018127158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6982465A (zh) 一种无线帧的传输方法以及无线网络设备
CA3028499A1 (en) Method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18126894A1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4061236A1 (zh) 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通信装置
WO202312512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7666378B (zh) 一种导频信号的分配方法
CN107113250A (zh) 一种数据包的转发方法、无线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WO2023212671A1 (en) Srs enhancement for multi-trp 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9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