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0137A - 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0137A
CN107920137A CN201810031306.1A CN201810031306A CN107920137A CN 107920137 A CN107920137 A CN 107920137A CN 201810031306 A CN201810031306 A CN 201810031306A CN 107920137 A CN107920137 A CN 107920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inductance
control system
output terminal
capaci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13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英
谭肇
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Inter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Inter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Inter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Inter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13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20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20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013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ipples from dc input or out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设置有前端控制系统、智能设备和后端控制系统,前端控制系统与后端控制系统相连接,智能设备连接前端控制系统;前端控制系统内设置有主控制系统及主控供电电路,智能设备连接主控制系统,主控制系统与主控供电电路相连接;主控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及抗浪涌电路,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连接差模抑制干扰电路,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抗浪涌电路的输入端,抗浪涌电路的输出端供电连接主控制系统,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经济适用、智能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网络控制技术、电源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通信是一种以数据通信形式出现,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在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武器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决策分析系统、情报检索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计算机通信按照传输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直接式是指将两部计算机直接相联进行通信,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多点通播。间接式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通过交换网络进行传输。
按照通信复盖地域的广度,计算机通信通常分为局域式、城域式和广域式三类。
局域式是指在一局部的地域范围内(例如一个机关、学校、军营等)建立计算机通信。局域计算机通信复盖地区的直径在数公里以内。
城域式是指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城域计算机通信复盖地区的直径在十公里到数十公里。
广域式是指在一个广泛的地域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通信范围可以超越城市和国家,以至于全球。广域计算机通信复盖地区的直径一般在数十公里到数干公里乃至上万公里。
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通信都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成计算机通信网进行的,这样可共享网络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效能。
网络控制技术是大量采用了Internet技术的新型网络控制技术,它可以实现传统SCADA(管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的全部功能,同时在许多性能上实现了关键性的突破。它是一个集合了Internet、嵌入控制、软件、网络、网页设计等技术的完善控制系统。这一控制技术的出现堪称是控制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可以构造地区性的网络、企事业内部网络、局域网网络,甚至家庭网络和个人网络。网络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
电源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称电源供应器,它提供计算机中所有部件所需要的电能。电源功率的大小,电流和电压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
开关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军工设备、科研设备、LED照明、工控设备、通讯设备、电力设备、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半导体制冷制热、空气净化器,电子冰箱,液晶显示器,LED灯具,通讯设备,视听产品,安防监控,LED灯袋,电脑机箱,数码产品和仪器类等领域。
脉冲宽度调制(PWM)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模拟控制方式,其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基极或MOS管栅极的偏置,来实现晶体管或MOS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信号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PWM控制技术以其控制简单,灵活和动态响应好的优点而成为电力电子技术最广泛应用的控制方式,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没有了学科之间的界限,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思想或实现无谐振波开关技术将会成为PWM控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基极或MOS管栅极的偏置,来实现晶体管或MOS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信号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PWM技术,其中包括:相电压控制PWM、脉宽PWM法、随机PWM、SPWM法、线电压控制PWM等,而在镍氢电池智能充电器中采用的脉宽PWM法,它是把每一脉冲宽度均相等的脉冲列作为PWM波形,通过改变脉冲列的周期可以调频,改变脉冲的宽度或占空比可以调压,采用适当控制方法即可使电压与频率协调变化。可以通过调整PWM的周期、PWM的占空比而达到控制充电电流的目的。
脉宽调制(PWM)基本原理:控制方式就是对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所需要的波形。也就是在输出波形的半个周期中产生多个脉冲,使各脉冲的等值电压为正弦波形,所获得的输出平滑且低次谐波少。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即可改变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能够基于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亦可通过远端的管理控制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在对前端控制系统内的主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时,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而后利用两级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和一级差模抑制干扰电路对输入电源的噪声和杂波信号进行预制,防止对供电系统干扰,同时亦避免主控供电电路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交流电网产生干扰;而后利用抗浪涌电路对供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或靠抗浪涌电路本身断开,从而达到保护主控制系统安全工作的目的,使得主控制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整个通信系统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经济适用、智能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设置有前端控制系统、智能设备和后端控制系统,所述前端控制系统与后端控制系统相连接,智能设备连接前端控制系统;在所述前端控制系统内设置有主控制系统及主控供电电路,所述智能设备连接主控制系统,主控制系统与主控供电电路相连接;在主控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及抗浪涌电路,所述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抗浪涌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抗浪涌电路的输出端供电连接主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主控制系统内设置有主控电路、电机控制系统、时钟电路、继电器、报警电路及传感器,所述主控电路与电机系统相连接,抗浪涌电路的输出端供电连接主控电路,传感器与时钟电路皆连接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分别与继电器和报警电路相连接,智能设备通过无线传输电路与主控电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智能设备采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抗浪涌电路内设置有第一电阻串联电路、第一RC串联电路、第一RC并联电路、第一稳压电路、三极管Q1及场效应管Q2,所述第一电阻串联电路、第一RC串联电路皆并联在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上,第一RC串联电路内电阻与电容的共接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其中一个输出端相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还连接有稳压管Z1,且稳压管Z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在三极管Q1的发射结上并联有电阻R4,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稳压电路连接场效应管Q2的S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第一RC并联电路连接在场效应管Q2的S极与D极之间,在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2的D极之间还并联有电容C8,且电容C8作为抗浪涌电路的输出端供电连接主控电路。优选的,所述电感C8采用电解电容,且电容C8的负极连接场效应管Q2的D极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电阻串联电路,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且两个电阻的共接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RC串联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一个电阻及一个电容,且电阻和电容的共接端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一RC并联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一个热敏电阻和一个电容;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稳压管,且三极管Q1流出的信号是从该稳压管的正极流经稳压管到场效应管Q2的D极。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差模抑制干扰电路内设置有差模电感L2、差模电感L3、保险管F1及电容C2,所述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内设置有差模电感L4、电容C5及压敏电阻MOV1,电容C2作为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上,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两端相连接,保险管F1连接在差模电感L2或差模电感L3的输出端上,保险管F1的另一端和未接保险管F1的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共同构成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压敏电阻MOV1与电容C5相互并联,相互并联的电容C5及压敏电阻MOV1与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共模电感L4包括电感L4A和电感L4B,相互并联的电容C5及压敏电阻MOV1分别连接在电感L4A和电感L4B的输入端上,电感L4A和电感L4B的输出端连接在抗浪涌电路的输入端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及输入端并联在电容C1上的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1包括电感L1A和电感L1B,且电感L1A和电感L1B的输出端连接在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上;在电感L1A和电感L1B的输出端皆分别通过一个安规电容接地。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机系统内设置有电机供电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电机供电电路连接电机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连接主控电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主控电路通过网关设备接入Internet,同后端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且网关设备包括防火墙和路由器,防火墙接入Internet,路由器与防火墙相连接,路由器通过以太网接口电路与主控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后端控制系统内设置有远端防火墙、远端路由器和远端管理系统,所述远端管理系统连接远端路由器,远端路由器连接远端防火墙,远端防火墙接入Internet。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远端防火墙与远端路由器之间还设置有网络分析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基于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亦可通过远端的管理控制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在对前端控制系统内的主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时,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而后利用两级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和一级差模抑制干扰电路对输入电源的噪声和杂波信号进行预制,防止对供电系统干扰,同时亦避免主控供电电路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交流电网产生干扰;而后利用抗浪涌电路对供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或靠抗浪涌电路本身断开,从而达到保护主控制系统安全工作的目的,使得主控制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整个通信系统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经济适用、智能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本发明基于网络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而设计,能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在远端进行前端待控制的电气(器)设备的控制,从而解决只能现场控制而耗费的人力定向成本的不足之处,能够使得使用者可以从现场解放出来,方便做旁的事情。
本发明设置的安规电容能够起到电源滤波作用,分别对共模,差模干扰起滤波作用,同时其在外部电源断开之后,其内存储的电荷将快速放掉,不会导致人手触摸时被电击;具有当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不危及人身安全的特性。
本发明所构建的网络分析器能够对后端控制系统上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分析,杜绝一些有害的网络行为发生,从而能够使得后端控制系统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网络应用。
本发明结合传感器技术、继电器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来收集判断相应的数据信息(比如温度信息,相应的传感器设置为温度传感器),并通过主控电路控制继电器对被继电器所控制的电气(器)设备进行开关或持续供电的操作,比如用在自动化的电饭煲中,能够智能化的进行电饭煲的供电开关以及定时时间等的操作,并利用电机系统对电饭煲中的淘米等机械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操作,使得使用者能够在自己设定的时间内做好饭。
本发明所设置的报警电路,能够当出现异常操作或被控设备工作异常时皆能够进行报警,从而使得使用者或在现场的别的人员能够及时知晓,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主控供电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到软件程序,但申请人在此声明,该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应用的软件程序皆为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不涉及到软件程序的更改及保护,只是对为实现发明目的而设计的硬件架构的保护。
实施例1:
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能够基于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亦可通过远端的管理控制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在对前端控制系统内的主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时,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而后利用两级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和一级差模抑制干扰电路对输入电源的噪声和杂波信号进行预制,防止对供电系统干扰,同时亦避免主控供电电路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交流电网产生干扰;而后利用抗浪涌电路对供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或靠抗浪涌电路本身断开,从而达到保护主控制系统安全工作的目的,使得主控制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整个通信系统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经济适用、智能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设置有前端控制系统、智能设备和后端控制系统,所述前端控制系统与后端控制系统相连接,智能设备连接前端控制系统;在所述前端控制系统内设置有主控制系统及主控供电电路,所述智能设备连接主控制系统,主控制系统与主控供电电路相连接;在主控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及抗浪涌电路,所述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抗浪涌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抗浪涌电路的输出端供电连接主控制系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主控制系统内设置有主控电路、电机控制系统、为主控电路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钟电路、继电器、报警电路及传感器,所述主控电路与电机系统相连接,抗浪涌电路的输出端供电连接主控电路,传感器与时钟电路皆连接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分别与继电器和报警电路相连接,智能设备通过无线传输电路与主控电路相连接,所设置的报警电路,能够当出现异常操作或被控设备工作异常时皆能够进行报警,从而使得使用者或在现场的别的人员能够及时知晓,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事故;在设计使用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智能设备上加载的控制程序或通过短信的方式对前端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智能设备与主控电路之间采用无线通信电路进行通信连接。优选的,所述智能设备采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更加分别使用者进行控制,但亦可采用专门加载APP的智能设备(此时将提高了使用成本)。
在设计使用时,比如应用到自动化食品加工设备上,主控电路作为前端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电路,开机启动后,主控供电电路为主控电路进行供电,主控制电路将发送指令到电机系统内,电机系统将带动如清洗系统的清洗设备进行运转,同时主控电路亦发送指令到继电器(继电器与食品加工设备的供电电路相连接),继电器通过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模式进行控制,比如控制食品加工设备的供电电路,从而食品加工设备进行食品的熟化加工,在食品的熟化加工处理过程中,传感器能够及时的对食品在熟化过程中的不同工艺的温度值信息进行采集,当到达设定温度时(比如熟化完成温度),则主控电路将发送指令到继电器,继电器将断开电源,熟化加工至此完成,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或后端控制系统进行过程控制或整个工艺流程的控制,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不再现场的情况下亦可进行食品的深加工。
本发明能够结合传感器技术和继电器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来收集判断相应的数据信息(比如温度信息,相应的传感器设置为温度传感器),并通过主控电路控制继电器对被继电器所控制的电气(器)设备进行开关或持续供电的操作,比如用在自动化的电饭煲中,能够智能化的进行电饭煲的供电开关以及定时时间等的操作,并利用电机系统对电饭煲中的淘米等机械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操作,使得使用者能够在自己设定的时间内做好饭。
基于网络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而设计,能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在远端进行前端待控制的电气(器)设备的控制,从而解决只能现场控制而耗费的人力定向成本的不足之处,能够使得使用者可以从现场解放出来,方便做旁的事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抗浪涌电路内设置有第一电阻串联电路、第一RC串联电路、第一RC并联电路、第一稳压电路、三极管Q1及场效应管Q2,所述第一电阻串联电路、第一RC串联电路皆并联在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上,第一RC串联电路内电阻与电容的共接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其中一个输出端相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还连接有稳压管Z1,且稳压管Z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在三极管Q1的发射结上并联有电阻R4,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稳压电路连接场效应管Q2的S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第一RC并联电路连接在场效应管Q2的S极与D极之间,在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其中一个输出端(电感L4A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2的D极之间还并联有电容C8,且电容C8作为抗浪涌电路的输出端供电连接主控电路。优选的,所述电感C8采用电解电容,且电容C8的负极连接场效应管Q2的D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电阻串联电路,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包括相互串联的电阻R1、电阻R3,优选的,电阻R1的非共接端与电感L4A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3的非共接端与电感L4B的输出端相连接),且两个电阻的共接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RC串联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一个电阻及一个电容(包括相互串联的电容C6和电阻R2,优选的,电容C6的非共接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2的非共接端与电感L4A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电阻和电容的共接端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一RC并联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一个热敏电阻(热敏电阻RT2)和一个电容(电容C7);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稳压管,且三极管Q1流出的信号是从该稳压管的正极流经稳压管到场效应管Q2的D极(优选的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电阻R5和稳压管Z2,且电阻R5的非共接端连接场效应管Q2的D极,稳压管Z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差模抑制干扰电路内设置有差模电感L2、差模电感L3、保险管F1及电容C2,所述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内设置有差模电感L4、电容C5及压敏电阻MOV1,电容C2作为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上,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两端相连接,保险管F1连接在差模电感L2或差模电感L3的输出端上,保险管F1的另一端和未接保险管F1的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共同构成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压敏电阻MOV1与电容C5相互并联,相互并联的电容C5及压敏电阻MOV1与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共模电感L4包括电感L4A和电感L4B,相互并联的电容C5及压敏电阻MOV1分别连接在电感L4A和电感L4B的输入端上,电感L4A和电感L4B的输出端连接在抗浪涌电路的输入端上;优选的,电感L4A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非共接端相连接,电感L4B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优选的,差模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保险管F1,保险管F1的另一端与电感L4A的输入端相连接,差模电感L3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4B的输入端。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及输入端并联在电容C1上的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1包括电感L1A和电感L1B,且电感L1A和电感L1B的输出端连接在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上;在电感L1A和电感L1B的输出端皆分别通过一个安规电容接地;优选的,所述电感L1A的输出端通过安规电容C3接地,电感L1B的输出端通过安规电容C4接地;优选的电感L1A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2的输入端,电感L1B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3的输入端。
在设计使用时,前端滤波处理后所得的直流电将利用两级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和一级差模抑制干扰电路进行电磁噪声和杂波信号的抑制,在具体使用时,电容C1、共模电感L1、电容C2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电容C3、电容C4为安规电容,电感L2、电感L3为差模电感。
经过共模和差模抑制处理后,电源将被输送至抗浪涌电路内进一步的进行抗浪涌保护,使用时,在起机的瞬间,由于电容C6的存在场效应管Q2不导通,电流经热敏电阻RT2构成回路。当电容C6上的电压充至稳压管Z1的稳压值时场效应管Q2导通。如果存在电容C8漏电或主控制系统短路现象,在起机的瞬间电流在热敏电阻RT2上产生的压降增大,三极管Q1导通使场效应管Q2没有栅极电压从而不导通,热敏电阻RT2将会在很短的时间烧毁,以主控制系统。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机系统内设置有电机供电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电机供电电路连接电机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连接主控电路;在使用时,电机供电电路将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为电机进行供电,电机驱动电路的工作模式将通过主控电路来进行控制选择,且电机驱动电路亦能够采用手动选择的模式进行控制选择,从而达到自动和手动皆能控制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主控电路通过网关设备接入Internet,同后端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且网关设备包括防火墙和路由器,防火墙接入Internet,路由器与防火墙相连接,路由器通过以太网接口电路与主控电路相连接,在使用时,前端控制系统所要传输的信息将通过网关设备传输至Internet中,后端控制系统将接收Internet上前端所传输的信息,而后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后端控制系统所要下达的控制指令将传输至Internet中,并通过网关设备传输至前端控制系统删个,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后端控制系统内设置有远端防火墙、远端路由器和远端管理系统,所述远端管理系统连接远端路由器,远端路由器连接远端防火墙,远端防火墙接入Internet。优选的路由器采用VPN路由器,设置防火墙、路由器,不仅能够实现数据传输,而且能够避免前端控制系统遭受病毒攻击,从而出现错误的控制指令,影响被控制设备的运行,进而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优选的远端路由器采用VPN路由器,设置防火墙、路由器,不仅能够实现数据传输,而且能够避免后端控制系统遭受病毒攻击,从而出现错误的控制指令,影响被控制设备以及远端管理系统的运行,进而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在使用时,远端管理系统进行指令的下达以及前端传输过来的数据整理分析。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远端防火墙与远端路由器之间还设置有网络分析器,所构建的网络分析器能够对后端控制系统上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分析,杜绝一些有害的网络行为发生,从而能够使得后端控制系统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网络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前端控制系统、智能设备和后端控制系统,所述前端控制系统与后端控制系统相连接,智能设备连接前端控制系统;在所述前端控制系统内设置有主控制系统及主控供电电路,所述智能设备连接主控制系统,主控制系统与主控供电电路相连接;在主控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及抗浪涌电路,所述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抗浪涌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抗浪涌电路的输出端供电连接主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控制系统内设置有主控电路、电机控制系统、时钟电路、继电器、报警电路及传感器,所述主控电路与电机系统相连接,抗浪涌电路的输出端供电连接主控电路,传感器与时钟电路皆连接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分别与继电器和报警电路相连接,智能设备通过无线传输电路与主控电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抗浪涌电路内设置有第一电阻串联电路、第一RC串联电路、第一RC并联电路、第一稳压电路、三极管Q1及场效应管Q2,所述第一电阻串联电路、第一RC串联电路皆并联在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上,第一RC串联电路内电阻与电容的共接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其中一个输出端相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还连接有稳压管Z1,且稳压管Z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在三极管Q1的发射结上并联有电阻R4,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稳压电路连接场效应管Q2的S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第一RC并联电路连接在场效应管Q2的S极与D极之间,在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2的D极之间还并联有电容C8,且电容C8作为抗浪涌电路的输出端供电连接主控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串联电路,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且两个电阻的共接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RC串联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一个电阻及一个电容,且电阻和电容的共接端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一RC并联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一个热敏电阻和一个电容;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稳压管,且三极管Q1流出的信号是从该稳压管的正极流经稳压管到场效应管Q2的D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模抑制干扰电路内设置有差模电感L2、差模电感L3、保险管F1及电容C2,所述第二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内设置有差模电感L4、电容C5及压敏电阻MOV1,电容C2作为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上,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两端相连接,保险管F1连接在差模电感L2或差模电感L3的输出端上,保险管F1的另一端和未接保险管F1的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共同构成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压敏电阻MOV1与电容C5相互并联,相互并联的电容C5及压敏电阻MOV1与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共模电感L4包括电感L4A和电感L4B,相互并联的电容C5及压敏电阻MOV1分别连接在电感L4A和电感L4B的输入端上,电感L4A和电感L4B的输出端连接在抗浪涌电路的输入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模抑制干扰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及输入端并联在电容C1上的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1包括电感L1A和电感L1B,且电感L1A和电感L1B的输出端连接在差模抑制干扰电路的输入端上;在电感L1A和电感L1B的输出端皆分别通过一个安规电容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系统内设置有电机供电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电机供电电路连接电机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连接主控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通过网关设备接入Internet,同后端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且网关设备包括防火墙和路由器,防火墙接入Internet,路由器与防火墙相连接,路由器通过以太网接口电路与主控电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端控制系统内设置有远端防火墙、远端路由器和远端管理系统,所述远端管理系统连接远端路由器,远端路由器连接远端防火墙,远端防火墙接入Internet。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远端防火墙与远端路由器之间还设置有网络分析器。
CN201810031306.1A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 Withdrawn CN107920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1306.1A CN107920137A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1306.1A CN107920137A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0137A true CN107920137A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91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1306.1A Withdrawn CN107920137A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2013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035A (zh) * 2018-12-20 2019-04-0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模块
CN111552972A (zh) * 2020-06-10 2020-08-18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648U (zh) * 1987-10-16 1989-03-08 陈美龙 一种普通保温式电饭锅节电控制器
CN104688013A (zh) * 2015-03-24 2015-06-10 蒋和平 基于物联网的全自动智能电饭煲
CN205509874U (zh) * 2016-02-19 2016-08-24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抗谐波干扰直流电源电路
CN205665572U (zh) * 2016-06-07 2016-10-26 成都大学 一种智能化计算机管理系统
CN206211497U (zh) * 2016-11-30 2017-05-31 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抗浪涌和短路保护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648U (zh) * 1987-10-16 1989-03-08 陈美龙 一种普通保温式电饭锅节电控制器
CN104688013A (zh) * 2015-03-24 2015-06-10 蒋和平 基于物联网的全自动智能电饭煲
CN205509874U (zh) * 2016-02-19 2016-08-24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抗谐波干扰直流电源电路
CN205665572U (zh) * 2016-06-07 2016-10-26 成都大学 一种智能化计算机管理系统
CN206211497U (zh) * 2016-11-30 2017-05-31 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抗浪涌和短路保护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035A (zh) * 2018-12-20 2019-04-0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模块
CN111552972A (zh) * 2020-06-10 2020-08-18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4041B (zh) 一种针对非侵入式家居电力负荷监测装置的检测平台
CN104062924B (zh) 预警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07920137A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通信系统
CN204808031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3839996U (zh) 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
CN103746548B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电源并网检测的多功能模拟电源
CN207559872U (zh) 基于过压欠压保护设计的电源系统
CN201845061U (zh) 一种交流风机的断路和短路检测电路
CN205334161U (zh) 残余电压放电电路及电器设备
CN204142930U (zh) 一种蓄电池充放电电量监测表
CN208272857U (zh)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及供电系统
CN104167780A (zh) 一种连续可控隔离式有源主动均衡充电模块及其充电系统
CN107911035A (zh) 一种采用多节π型RC滤波输出的电源系统
CN209184480U (zh) I型专变高功率因数电源电路及其计量仪表
CN204243535U (zh) 配电箱
CN103475074B (zh) 空载低损耗电池充电电路
CN209198534U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及装置
CN105449768A (zh) 一种scr和微处理器控制的蓄电池充电器
CN202917746U (zh) 智能安全插座
CN205353616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小区家电控制系统
CN206023207U (zh) 一种具有电源输入端电磁兼容防护功能的智能缝纫机
CN205039695U (zh) 一种电源电路
CN109617389A (zh) I型专变高功率因数电源电路、供电方法及其计量仪表
CN104539052B (zh) 智能用电管理器
CN205724939U (zh) 一种scr和微处理器控制的蓄电池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