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3112A - 双发射机双接收机微波数字无线电设备的可插拔式接收机分路器 - Google Patents

双发射机双接收机微波数字无线电设备的可插拔式接收机分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3112A
CN107873112A CN201680033951.6A CN201680033951A CN107873112A CN 107873112 A CN107873112 A CN 107873112A CN 201680033951 A CN201680033951 A CN 201680033951A CN 107873112 A CN107873112 A CN 107873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or
port
shunt
isolator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39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颖
爱德文·尼利斯
冯智平
李洲
肖恩·沃尔什
阮成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73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3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32Non-reciprocal transmission devices
    • H01P1/38Circulators
    • H01P1/383Junction circulators, e.g. Y-circulators
    • H01P1/39Hollow waveguide circ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32Non-reciprocal transmission devices
    • H01P1/38Circulators
    • H01P1/383Junction circulators, e.g. Y-circulators
    • H01P1/387Strip line circ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13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32Non-reciprocal transmission devices
    • H01P1/36Iso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2Hollow waveguides
    • H01P3/123Hollow waveguides with a complex or stepped cross-section, e.g. ridged or grooved wavegu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4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with variable factor of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微波无线电系统的环行器板。环行器板包括:环行器,该环行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隔离器,该第一隔离器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第二隔离器,该第二隔离器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以及分路器,该分路器包括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第一隔离器的输出端口耦合于环行器的第一端口。第二隔离器的输入端口耦合于环行器的第三端口。分路器的输入端口耦合于第二隔离器的输出端口。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一接收机。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二接收机。

Description

双发射机双接收机微波数字无线电设备的可插拔式接收机分 路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用于微波和无线连接的设备,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双发射机双接收机微波数字无线电设备的可插拔式接收机分路器。
背景
微波和无线连接在回程连接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具体地,在一个外壳中的双发射机双接收机(2T2R)数字微波无线电设备提供了多个优点,诸如,与传统的单发射机单接收机(1T1R)系统设计相比,增加了微波无线电设备的容量和覆盖范围并且降低了成本。典型的2T2R系统包括集成有环行器和隔离器的天线耦合单元,其也被称为“环行器板”。常规的天线耦合设备具有固定的结构和布局,这使得同一个环行器板难以以灵活的耦合因数和降低的插入损耗来支持2T2R数字微波无线电设备。
概述
本申请的目的是开发用于微波无线电系统的环行器板,其可以以灵活的耦合因数来支持2T2R数字微波无线电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因为在2T2R数字微波无线电设备中的滤波器可以分离,所以如本文中所述地,接收机分路器(例如,图1的分路器140)集成在环行器板(例如,图1的环行器板104)上。通过将接收机分路器从PCB板(例如,图1的PCB板102)移动到环行器板,接收机分路器的插入损耗减少了例如0.5dB。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收机分路器由脊形波导组成,并且具有周期性地改变波导的内部高度的多个脊(或者销、齿等)。脊形波导用于替代矩形波导,以减小6GHz至8GHz频带的环行器板的尺寸。在本文中公开了紧凑的脊形波导定向分路器,以将接收机分路器集成到环行器板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接收机分路器的脊形波导用在从5.9GHz到7.5GHz的频带中。在本文中公开的脊形波导的结构也可以用于其它频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本文中公开的接收机分路器在不改变在数字微波无线电设备中的PCB板的情况下,提供了可变的耦合因数,例如,3dB、6dB和10dB。如本文所公开的,通过在接收机分路器中切换可插拔式耦合部分(即,可插拔式插入板)来获得可变耦合因数。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微波无线电系统的环行器板包括:环行器,该环行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隔离器,该第一隔离器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第二隔离器,该第二隔离器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以及分路器,该分路器包括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环行器的第二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天线。第一隔离器的输出端口耦合于环行器的第一端口。第二隔离器的输入端口耦合于环行器的第三端口。分路器的输入端口耦合于第二隔离器的输出端口。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一接收机。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二接收机。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双发射机双接收机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收机、第二接收机、第一发射机、第二发射机以及天线耦合单元,该天线耦合单元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一接收机、第二接收机、第一发射机、第二发射机和天线。天线耦合单元包括:环行器,该环行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隔离器,该第一隔离器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第二隔离器,该第二隔离器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以及分路器,该分路器包括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环行器的第二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天线。第一隔离器的输出端口耦合至环行器的第一端口。第一隔离器的输入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一发射机和第二发射机。第二隔离器的输入端口耦合于环行器的第三端口。分路器的输入端口耦合于第二隔离器的输出端口。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一接收机。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二接收机。第一隔离器、环行器、第二隔离器和分路器是使用单个环行器板形成的。第一接收机、第二接收机、第一发射机和第二发射机位于天线耦合单元的外部。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用于路由射频或微波信号的天线耦合单元包括:单个环行器板和滤波器;使用单个环行器板形成的环行器;使用单个环行器板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隔离器;以及使用单个环行器板形成的并且耦合于隔离器的分路器。
附图简述
所包括的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被并入本文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基本原理。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的是相应的部分。
图1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双发射机双接收机(2T2R)设备的示意图,该设备包括集成有分路器的环行器板。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在其物理形状方面包括分路器的环行器板的俯视图。
图3A、图4A和图5A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包括不同插入板的分路器的示意图。
图3B、图4B和图5B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不同插入板的示意图。
图6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分路器的分解图。
图6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组装的分路器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包括分路器和插入板的环行器板的分解图。
详细描述
现在将详细参考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阐述了许多非限制性的具体细节,以便帮助理解本文提出的主题。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各种替代方案,并且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该主题。例如,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本文呈现的主题可以实施于很多类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图1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双发射机双接收机(2T2R)数字微波无线电设备100的示意图,数字微波无线电设备100包括环行器板104,环行器板104包括分路器140。2T2R数字微波无线电设备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细节可以在2014年7月14日提交的标题为“Compact Dual All-Outdoor Point-To-Point Microwave Radio Architecture”的第14/332,316号美国专利申请中找到,该申请在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如图1所示,设备100包括隔离器130,隔离器130包括输入端口(i)和与输入端口不同的输出端口(o)。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0被配置成将通过隔离器130的输入端口接收的微波信号或射频(RF)信号传输到隔离器130的输出端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0被配置成抑制通过隔离器130的输出端口接收的微波信号或RF信号通过隔离器130的输入端口输出。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0还包括环行器134,环行器134包括彼此不同的第一端口(1)、第二端口(2)和第三端口(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行器134的第一端口耦合于隔离器130的输出端口。在如图1所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环行器134的第一端口通过一个或更多个部件(例如,滤波器132)耦合于隔离器130的输出端口。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未示出)中,环行器134的第一端口直接耦合于隔离器130的输出端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行器134的第二端口被配置用于与如图1所示的天线耦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行器134的第二端口直接耦合于天线。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未示出)中,环行器134的第二端口通过一个或更多个部件耦合于天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行器134被配置成将通过第一端口接收的微波信号或RF信号路由到环行器134的第二端口(例如,朝向天线),并且将通过第二端口接收的(例如,来自天线的)微波信号或RF信号路由到环行器134的第三端口。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0还包括隔离器138,隔离器138包括输入端口(i)和与输入端口(i)不同的输出端口(o)。隔离器138与隔离器130不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8与隔离器130分离。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8的输入端口耦合于环行器134的第三端口。在一些实施方式(未示出)中,隔离器138的输入端口直接耦合于环行器134的第三端口。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8的输入端口通过一个或更多个部件(例如,滤波器136)耦合于环行器134的第三端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8被配置成将通过隔离器138的输入端口接收的微波信号或RF信号传输到隔离器138的输出端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8被配置成抑制通过输出端口接收的微波信号或RF信号通过隔离器138的输入端口输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0的输入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一和第二RF或微波发射机(例如,发射机112和114)的输出端口(o),并且隔离器138的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一和第二RF或微波接收机(例如,接收机118和接收机120)的输入端口(i)。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0的输入端口通过一个或更多个部件(例如,合路器116)耦合于发射机的输出端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0的输出端口通过一个或更多个部件(例如,分路器140)耦合于接收机的输入端口。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行器134通过第二端口从天线接收接收信号,并将接收信号朝向隔离器138路由。接收信号通过隔离器138,并向分路器140传播。分路器140使接收信号分离,并将接收信号的一部分发送到第一接收机118,将接收信号的另一部分发送到第二接收机1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路器140包括输入端口(i)和两个输出端口(o),两个输出端口(o)中的每个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不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路器140的输入端口耦合于隔离器138的输出端口,分路器140的第一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一接收机118,并且分路器140的第二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二接收机1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器130、环行器134、隔离器138和分路器140是使用单个板(例如,图1中的环行器板104或图2中的环行器板200)形成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那样,该单个板具有宽阔且平坦的形状。下面参考图2描述用于形成隔离器130、环行器134、隔离器138和分路器140的示例性单个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环行器板104上形成分路器140,以减小分路器的插入损耗。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0包括滤波器132,滤波器132包括输入端口(i)和不同于输入端口的输出端口(o)。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2的输入端口耦合于隔离器130的输出端口,并且滤波器132的输出端口耦合于环行器134的第一端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2是发射机滤波器(也被称为发射滤波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2被配置成通过滤波器132的输出端口输出满足预定的RF或微波频带的RF或微波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2被配置成抑制不满足预定的RF或微波频带的RF或微波信号通过滤波器132的输出端口输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2被配置成(例如,通过反射)将不满足预定的RF或微波频带的RF或微波信号通过第一滤波器132的输入端口发送回。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2是可调滤波器,并且相应的预定RF或微波频带是可调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0还包括滤波器136,滤波器136包括输入端口(i)和与输入端口不同的输出端口(o)。滤波器136与滤波器132不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6与滤波器132分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6的输入端口耦合于环行器134的第三端口,并且滤波器136的输出端口耦合于隔离器138的输入端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6是接收机滤波器(也被称为接收滤波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6被配置成通过滤波器136的输出端口输出满足预定的RF或微波频带的RF或微波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6被配置成抑制不满足预定的射频或微波频带的RF或微波信号通过滤波器136的输出端口输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器136是可调滤波器,并且相应的预定RF或微波频带是可调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滤波器136相关联的预定RF或微波频带不同于与滤波器132相关联的预定射频或微波频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滤波器136相关联的预定RF或微波频带不与和滤波器132相关联的预定RF或微波频带重叠。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0包括第一发射机112、第二发射机114、第一接收机118和第二接收机1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射机112与第二发射机114不同且分离。类似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机118与第二接收机120不同且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发射机112和第二发射机114输出的信号被发送到射频(RF)合路器116。合路器116通过合路器116的相应输入端口(i)接收来自第一发射机112和第二发射机114的信号,并通过合路器116的输出端口(o)将信号路由到隔离器1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射机112和114、接收机118和120、滤波器132和136以及合路器116位于环行器板104的外部。例如,发射机112和114、接收机118和120以及合路器116在与环行器板104不同的PCB板102上形成。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在其物理形状方面包括分路器140的环行器板200的俯视图。如下所述,环行器板200的不同部分对应于参考图1所讨论的环行器板104中的不同元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行器板200由导电材料(例如,铝)或导电镀覆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在环行器板200内形成三个Y通道。Y通道之一作为环行器134操作并对应于环行器134,并且环行器134的三个端口如参考图1所讨论地分别耦合于滤波器132、滤波器136和天线。如图2所示,环行器134的左支路220由2T2R无线电设备(未示出)用于将信号传输出,并且右支路230由2T2R无线电设备用于接收信号。其他两个Y通道中的每一个Y通道具有带有匹配负载的封闭端,使得这两个Y通道分别作为隔离器130和138操作并且对应于隔离器130和1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参照图1所讨论的,隔离器130的两个有源端口分别耦合于合路器116和滤波器132。如参照图1所讨论的,隔离器138的两个有源端口分别耦合于滤波器136和分路器140。
如图1和图2所示,分路器140的输入端口(输入端)耦合于隔离器138的输出端口,分路器140的第一输出端口(输出端1)耦合于第一接收机118,并且分路器140的第二输出端口(输出端2)耦合于第二接收机120。分路器140的第四端口(作为无效端口(null port))是配置有匹配负载以吸收可能的RF/微波信号泄漏的封闭端。匹配负载是由吸收体材料(诸如,铁氧体材料)制成的。
如图2所示,分路器140包括位于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之间的插入板2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210将来自天线端口的通过2T2R无线电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分离成两个支路,使得一部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第一输出端口向接收机118输出,并且另一部分的信号通过第二输出端口向接收机120输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210插入到分路器140或环行器板200中,使得可以使用不同配置的插入板以为2T2R无线电设备提供不同的耦合因数。
图3A、图4A和图5A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分别插入不同插入板的分路器300、400和500的示意图。图3B、图4B和图5B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分别可以插入分路器140中的插入板310、410和510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应于分路器140的两个输出端口的两个脊形波导通道(例如,图3A的通道320和322)以大约2.4mm的间隔彼此间隔开。请注意,在波导通道322的封闭端附近存在匹配负载330。在图4A、图5A和图6A中分别显示了类似的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插入板的细长侧形成了用于信号耦合的开口。多个销(例如,金属销)位于开口内,并从插入板的细长侧横向突出,以增加耦合因数。
在如图3B、图4B和图5B所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销包括沿着插入板的细长侧交替部署的一组长销(例如,销314)和一组短销(例如,销3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长销具有相同的长度,短销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每个长销比短销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短销的高度(h1)在2mm到3mm之间,每个长销的高度(h2)在3.5mm到4.5mm之间,并且在多个销中的每个销的宽度(w)在1mm到2.4mm之间。例如,长销具有4mm的高度(h2),短销(h1)具有2.5mm的高度,并且每个销的宽度(w)是1.5mm。
如图3A所示,插入板310插入分路器300中。如图3B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310中的开口的长度(l1)在80mm到95mm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310中的开口的长度(l1)是88mm。在如图3A-3B所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310具有位于开口内的七个销。例如,如图3B所示,三个长销314和四个短销312交替地部署在插入板310的开口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其中插入插入板310的分路器300提供了在2.6dB与3.4dB之间的耦合因数(例如,3dB±0.36d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其中插入插入板310的分路器300提供了在5.8GHz至7.8GHz的频率范围内小于20dB的回波损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其中插入插入板310的分路器300的插入损耗为3dB±0.36dB。
如图4A所示,插入板410插入分路器400中。如图4B所示,插入板410中的开口的长度(l2)在50mm到70mm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410中的开口的长度(l2)是60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410具有位于开口内的六个销。例如,如图4B所示,三个长销和三个短销交替地部署在插入板410的开口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410中的长销和短销具有与参照图3B中的插入板310所讨论的尺寸相似的尺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其中插入插入板410的分路器400提供了在4.8dB到6.6dB之间的耦合因数(例如,5.7dB±0.9d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其中插入插入板410的分路器400提供了在5.8GHz至7.8GHz的频率范围内小于20dB的回波损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其中插入插入板410的分路器400的插入损耗为1.35dB±0.44dB。
如图5A所示,插入板510插入分路器500中。如图5B所示,插入板510中的开口的长度(l3)在30mm到45mm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510中的开口的长度(l3)是37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510具有位于开口内的四个销。例如,如图5B所示,两个长销和两个短销交替地部署在插入板510的开口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510中的长销和短销具有与参照图3B中的插入板310所讨论的尺寸相似的尺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其中插入插入板510的分路器500提供了在9.44dB到11.24dB之间的耦合因数(例如,10.34dB±0.9d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其中插入插入板510的分路器500提供了在5.4GHz至7.4GHz的频率范围内的20dB的回波损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其中插入插入板510的分路器500的插入损耗为0.42dB±0.20dB。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分别切换插入板310、410和510,分路器300、400和500被用作如参考图1-2所讨论的分路器1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板310、410和510的外部长度,宽度和高度是相同的,使得插入板310、410和510在分路器140中可插拔并且可切换。通过切换具有不同开口长度和销的数量的插入板,改变了分路器的耦合因数和插入损耗。例如,通过使用开口长度减小并且开口内销的数量减少的插入板,分路器的插入损耗减小了,并且以dB为单位的耦合因数增加了。
图6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分路器600的分解图。图6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组装的分路器600的立体图。如图6A-6B所示,分路器600的组装包括将插入板602对准并且插入在分路器主体606上的两个通道(或两个输出端口)之间的狭槽604中,并使用一个或更多个螺钉608将插入了插入板602的分路器主体606与分路器盖610组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分路器主体606与分路器盖610分离(例如,旋松),具有不同配置(例如,如在图3A-3B、4A-4B和5A-5B中的各种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插入板在分路器600中可切换,以提供可变的耦合因数。
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包括分路器710和插入板720的环行器板700的分解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行器板700的组装包括将插入板720对准并插入环行器板主体730中,并且使用一个或更多个螺钉740将插入了插入板720的环行器板主体730与环行器板盖750组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有不同配置(例如,如图3A-3B、4A-4B和5A-5B中的各种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插入板在环行器板700中可切换,以提供具有不同耦合因数的可变频带。
如本公开所讨论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在微波数字无线电设备(诸如,2T2R微波数字无线电设备)中使用。如上所述,针对用于不同频带的可变耦合因数,可以设计具有可插拔式插入板的分路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对可变耦合因数的具有可插拔式插入板的分路器可以应用于脊形波导或矩形波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环行器板上包括分路器来替换PCB上的微带分路器,降低了插入损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分路器中切换具有不同配置的插入板以提供不同的耦合因数,降低了成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行器板的架构和设计紧凑,具有高集成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分路器在环行器板上而不是在PCB上,也可以简化制造过程。
本文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所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在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的说明,否则如在实施例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描述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所述”意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如在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所列出的项目的任何的和所有的可能的组合。将进一步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指代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将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可用于描述各个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是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端口可以被称为第二端口,类似地,第二端口可以被称为第一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都是端口,但它们不是相同的端口。
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另有指示,否则术语“耦合(couple)”、“耦合(coupling)”和“耦合(coupled)”用于指示多个部件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在多个部件中的第一部件能够从多个部件中的第二部件接收信号。在一些情况下,两个部件是间接耦合的,这指示一个或更多个部件(例如,滤波器、波导等)位于两个部件之间,但是在两个部件中的第一部件能够接收来自在两个部件中的第二部件的信号。
受益于前述描述和相关联附图中呈现的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对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许多修改和替代的实施例。因此,应当理解的是,权利要求的范围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的特定示例,并且修改和其他实施例旨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虽然在本文中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它们仅在通用的和描述性的意义上使用,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
实施例之所以被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根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并由此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采用适用于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来最佳地利用根本原理和各个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微波无线电系统的环行器板,所述环行器板包括:
环行器,所述环行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其中,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二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天线;
第一隔离器,所述第一隔离器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器的所述输出端口耦合于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
第二隔离器,所述第二隔离器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二隔离器的所述输入端口耦合于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以及
分路器,所述分路器包括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其中:
所述分路器的所述输入端口耦合于所述第二隔离器的所述输出端口,
所述分路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一接收机,并且
所述分路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二接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所述分路器还包括:
可插拔式插入板,所述可插拔式插入板位于所述分路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之间,
其中,所述分路器被配置成:使从所述分路器的所述输入端口接收的信号分离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经由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将所述信号的第一部分传输到所述第一接收机,并且经由所述第二输出端口将所述信号的第二部分传输到所述第二接收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所述插入板还包括:
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插入板的细长侧形成;以及
多个销,所述多个销位于所述开口内,并从所述插入板的细长侧横向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
所述多个销包括第一组的销和第二组的销;
所述第一组的销短于所述第二组的销;以及
所述第一组的销和所述第二组的销沿着所述插入板的细长侧被交替部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所述第一组的销中的每个销的高度在2mm与3mm之间,所述第二组的销中的每个销的高度在3.5mm与4.5mm之间,并且在所述多个销中的每个销的宽度在1mm与2.4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
所述开口的长度在80mm与95mm之间;
所述多个销的总数是七;以及
所述分路器的耦合因数在2.6dB与3.4dB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
所述开口的长度在50mm与70mm之间;
所述多个销的总数是六;以及
所述分路器的耦合因数在4.8dB与6.6dB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
所述开口的长度在30mm与45mm之间,
所述多个销的总数是四,以及
所述分路器的耦合因数在9.4dB与11.2dB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
所述第一隔离器的所述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一滤波器的输入端口,并且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口,
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第二滤波器的输入端口,并且所述第二隔离器的所述输入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口,以及
所述第一滤波器和所述第二滤波器位于所述环行器板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机和所述第二接收机位于所述环行器板的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器的所述输入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位于所述环行器板外部的合路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行器板,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器、所述环行器、所述第二隔离器和所述分路器是使用单个板形成的。
13.一种双发射机双接收机无线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机;
第二接收机;
第一发射机;
第二发射机;和
天线耦合单元,所述天线耦合单元被配置成耦合于所述第一接收机、所述第二接收机、所述第一发射机、所述第二发射机和天线,所述天线耦合单元包括:
环行器,所述环行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其中,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二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所述天线;
第一隔离器,所述第一隔离器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器的所述输出端口耦合于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并且所述第一隔离器的所述输入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所述第一发射机和所述第二发射机;
第二隔离器,所述第二隔离器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二隔离器的所述输入端口耦合于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以及
分路器,所述分路器包括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其中:
所述分路器的所述输入端口耦合于所述第二隔离器的所述输出端口,
所述分路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所述第一接收机,
所述分路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所述第二接收机,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器、所述环行器、所述第二隔离器和所述分路器是使用单个环行器板形成的,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机、所述第二接收机、所述第一发射机和所述第二发射机位于所述天线耦合单元的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路器还包括:
可插拔式插入板,所述可插拔式插入板位于所述分路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之间,
其中,所述插入板被配置成:使从所述分路器的所述输入端口接收的信号分离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经由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将所述信号的第一部分传输到所述第一接收机,并且经由所述第二输出端口将所述信号的第二部分传输到所述第二接收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隔离器的所述输出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发射机滤波器的输入端口,并且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所述发射机滤波器的输出端口,
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接收机滤波器的输入端口,并且所述第二隔离器的所述输入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所述接收机滤波器的输出端口,以及
所述发射机滤波器和所述接收机滤波器位于所述单个环行器板的外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器的所述输入端口被配置成耦合于发射机合路器的输出端口,并且所述第一发射机和所述第二发射机被配置成耦合于所述发射机合路器的输入端口,所述发射机合路器位于所述环行器板的外部。
17.一种用于路由射频或微波信号的天线耦合单元,所述天线耦合单元包括:
单个环行器板和滤波器;
环行器,所述环行器是使用所述单个环行器板形成的;
一个或更多个隔离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隔离器是使用所述单个环行器板形成的;以及
分路器,所述分路器是使用所述单个环行器板形成的,并且耦合于隔离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耦合单元,其中,所述分路器还包括可插拔式插入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耦合单元,其中,所述插入板还包括:
开口,所述开口是沿所述插入板的细长侧形成的;以及
多个销,所述多个销位于所述开口内,并从所述插入板的细长侧横向突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耦合单元,其中,所述分路器被配置成使从所述隔离器接收的信号分离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将所述信号的第一部分传输到第一接收机,并且将所述信号的第二部分传输到第二接收机。
CN201680033951.6A 2015-06-12 2016-06-10 双发射机双接收机微波数字无线电设备的可插拔式接收机分路器 Pending CN1078731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75132P 2015-06-12 2015-06-12
US62/175,132 2015-06-12
PCT/US2016/037026 WO2016201330A1 (en) 2015-06-12 2016-06-10 Pluggable receiver splitter for two-transmitter two-receiver microwave digital radio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3112A true CN107873112A (zh) 2018-04-03

Family

ID=5750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3951.6A Pending CN107873112A (zh) 2015-06-12 2016-06-10 双发射机双接收机微波数字无线电设备的可插拔式接收机分路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4275B2 (zh)
EP (1) EP3308423A4 (zh)
CN (1) CN107873112A (zh)
WO (1) WO20162013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69117A1 (en) * 2020-06-17 2023-04-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lter topology for improved matching
WO2023282808A1 (en) * 2021-07-08 2023-0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 improved electrical filter topolog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7738A (en) * 1990-10-09 1991-09-10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Ridged waveguide hybrid
US6934562B1 (en) * 1999-10-08 2005-08-23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oupling a mobile radio service base station to an antenna
CN1988248A (zh) * 2005-12-23 2007-06-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路器
US20150048983A1 (en) * 2010-09-30 2015-02-19 Aviat U.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stacked waveguide circulator
CN104426580A (zh) * 2013-09-05 2015-03-18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使用环形器网络的室外耦合器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5575A (en) * 1955-12-21 1960-05-25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An improved multiplexing and filtering device for the u.h.f. band
US3324419A (en) * 1963-12-04 1967-06-06 Nippon Electric Co Bilateral non-reflective transmission device
DE1943735A1 (de) * 1969-08-28 1971-03-11 Licentia Gmbh Richtfunkanlage
US6466773B1 (en) * 1997-05-15 2002-10-15 Harris Corporation Reflective power splitter for redundant receivers
US6832081B1 (en) * 1999-10-13 2004-12-14 Kyocera Corporation Nonradiative dielectric waveguide and a millimeter-wave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US7602333B2 (en) * 2004-02-26 2009-10-13 Kyocera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receiving antenna, isolator,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 and high-frequency transmitter-receiver using the same
US7620120B2 (en) * 2005-09-19 2009-11-17 Nokia Corporation Interoperability improvement in terminals having a transmitter interfering with a receiver
KR100841638B1 (ko) 2006-04-25 2008-06-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복신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수신부 보호 장치
US8750173B2 (en) * 2006-12-29 2014-06-10 Mode-1 Corporation High isolation signal routing assembly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US7809216B2 (en) 2007-03-16 2010-10-05 Photonic Systems, Inc. Bi-directional signal interface and apparatus using same
US7834719B2 (en) * 2008-05-31 2010-11-16 Applied Radar Inc Lange-ferrite circulator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STAR) with high isolation and noise suppression
EP2345099B1 (en) * 2008-10-27 2015-02-18 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 A waveguide antenna front end
US9210740B2 (en) 2012-02-10 2015-12-08 Goji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RF heating
US9350441B2 (en) * 2012-06-29 2016-05-24 Magneticomm, Inc. Rapid deployment airborne repeater
US9209840B2 (en) * 2012-07-30 2015-12-08 Photonic Systems, Inc. Same-aperture any-frequency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44375B2 (en) * 2015-01-30 2018-08-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band transmitter circuit with integrated circulators and filte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7738A (en) * 1990-10-09 1991-09-10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Ridged waveguide hybrid
US6934562B1 (en) * 1999-10-08 2005-08-23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oupling a mobile radio service base station to an antenna
CN1988248A (zh) * 2005-12-23 2007-06-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路器
US20150048983A1 (en) * 2010-09-30 2015-02-19 Aviat U.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stacked waveguide circulator
CN104426580A (zh) * 2013-09-05 2015-03-18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使用环形器网络的室外耦合器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201330A1 (en) 2016-12-15
EP3308423A4 (en) 2019-02-20
US10374275B2 (en) 2019-08-06
US20190006727A1 (en) 2019-01-03
EP3308423A1 (en) 2018-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3745B2 (en) Tubular in-line filters that are suitable for cellular applic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168389B (zh) 具有有源和无源馈电网络的天线
CN105470616B (zh) 一种大功率高方向性同轴定向耦合器
KR101919456B1 (ko) 일체형 유전체 세라믹 도파관 듀플렉서
US20100231324A1 (en) Monoblock dielectric multiplexer capable of processing multi-band signals
CN104767022B (zh) 新型超宽频90°集成耦合器
US11158918B2 (en) Band-stop filter, transmission line for band-stop filter and multiplexer
BR102013031691A2 (pt) Circuito de transição de microtrilha para linha de fenda de banda dupla
CN108183293A (zh) 平面微带双工器
CN101667671B (zh) 具有宽阻带和低杂散特性的微带双模滤波器
US20170085241A1 (en) Switched bandstop filter with low-loss linear-phase bypass state
CN107873112A (zh) 双发射机双接收机微波数字无线电设备的可插拔式接收机分路器
CN105140603A (zh) 缝隙电容加载双模双通带滤波器
CN109687073A (zh) 一种数字电视邻频道星型双工器
CN104282970B (zh) 一种dbr滤波器及dbr双工器
CN210926320U (zh) 一种应用于Sub-6GHz频段的滤波偶极子天线
CN109473771B (zh) 一种平面型全向偶极子双工天线
CN106025463A (zh) 一种半模基片集成波导双工器
JP2003506939A (ja) 二重アンテナ及びこのアンテナを備える無線装置
US20180248240A1 (en) Compact antenna feeder with dual polarization
CN105051972A (zh) 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
CN210200926U (zh) 一种基于微带线-共面波导结构超宽带滤波器
KR100991145B1 (ko) 메타 재질과 병렬 캐패시터를 이용한 광대역 특성을 갖는 소형 링 하이브리드
TWI407692B (zh) 多頻雙工環路器
TW201639228A (zh) 一種微小化雙頻雙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