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4511B - 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4511B
CN107864511B CN201610841819.XA CN201610841819A CN107864511B CN 107864511 B CN107864511 B CN 107864511B CN 201610841819 A CN201610841819 A CN 201610841819A CN 107864511 B CN107864511 B CN 1078645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cooperative
time period
same
frequency neighb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18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64511A (zh
Inventor
李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8418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45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4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4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64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4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预设周期内统计与同频邻区小区间的关系数据;根据关系数据对需要建立协同的同频邻区小区进行优先级排序分别向优先级排序靠前的N个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当接收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后,将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协同小区。本发明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分布式自动添加多点协作传输的协同小区效果,确保建立协同关系的小区为最优协同小区,保证CoMP协同小区的有效性和协同工作的效果,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是一种多点协作传输技术,其原理是使相邻的同频小区之间通过协同处理干扰,或者避免干扰,或者将干扰转换为有用信号。本质上来说,CoMP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在多小区下的应用,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空间信道上的差异来进行信号传输。通过多小区之间的干扰处理来实现同频组网和小区间干扰的抵制或消除。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多点协作传输时,通常通过人工来直接配置的服务小区的协同小区。但是人工配置的方式存在工作量巨大、所选协同小区不是最优协同小区以及协同资源浪费等多种缺陷。但是随着4G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解决上述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直接配置协同小区时,存在工作量巨大、所选协同小区不是最优协同小区以及协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用于服务小区中,包括:
在预设周期内统计与同频邻区小区间的关系数据;
根据所述关系数据对需要建立协同的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优先级排序;
分别向优先级排序靠前的N个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
当接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后,将所述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协同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二次协商消息时,判断所述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是否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其中,所述可协同时间段为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中的部分时间段;
当判断为满足时,则将所述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并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携带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为除去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外的剩余时间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所述可协同时间段不能满足所述最短协同时间时,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拒绝协同建立;
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的所需资源协同时间段。
进一步地,所述关系数据包括传输时延和切换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关系数据对需要建立协同的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优先级排序,包括:
选取所述传输时延满足预设协同时延的同频邻区小区;
按照所述切换次数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排序。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用于同频邻区小区中,包括:
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添加协商请求;
判断在所述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资源空闲;
当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有资源空闲时,则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无资源空闲时,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
当判断预设时间内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时,则向所述服务小区发送拒绝协同建立。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预设时间内未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时,则判断与所述服务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是否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前;
当靠前,则解除与所述协同小区的协同关系,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其中,所述建立协同的顺序根据预设周期内统计的与所述服务小区和本地协同小区间的关系数据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关系数据包括切换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服务小区与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后时,则判断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部分的可协同时间段;
当有所述可协同时间段时,则向所述服务小区发送携带所述可协同时间段的二次协商请求;
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时,则将所述服务小区添加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收到所述所述服务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停止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装置,用于服务小区中,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在预设周期内统计与同频邻区小区间的关系数据;
排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系数据对需要建立协同的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优先级排序;
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向优先级排序靠前的N个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
添加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后,将所述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协同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当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二次协商消息时,判断所述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是否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其中,所述可协同时间段为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的资源协同时间段中的部分时间段;
所述添加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满足时,则将所述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并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后,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携带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为除去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外的剩余时间段。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不能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时,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拒绝协同建立;
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
进一步地,所述统计单元统计的所述关系数据包括传输时延和切换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排序单元具体用于:
选取所述传输时延满足预设协同时延的同频邻区小区;
按照所述切换次数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排序。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装置,用于同频邻区小区中,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添加协商请求;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所述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资源空闲;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添加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有资源空闲时,则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由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无资源空闲时,则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
发送单元,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预设时间内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时,则向所述服务小区发送拒绝协同建立。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预设时间内未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时,判断与所述服务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是否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前;其中,所述建立协同的顺序根据预设周期内统计的与所述服务小区和本地协同小区间的关系数据确定;
添加单元,用于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靠前,则解除与所述协同小区的协同关系,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服务小区与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后时,判断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部分的可协同时间段;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有所述可协同时间段时,则向所述服务小区发送携带所述可协同时间段的二次协商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
所述添加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时,则将所述服务小区添加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单元用于当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收到所述所述服务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停止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装置,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分布式自动添加多点协作传输的协同小区效果,确保建立协同关系的小区为最优协同小区,保证CoMP协同小区的有效性和协同工作的效果,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使用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服务小区中的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同频邻区小区中的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方法的时序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方法的时序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方法的时序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方法的时序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服务小区中的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同频邻区小区中的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用于服务小区中,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预设周期内统计与同频邻区小区间的关系数据。
其中,在预设的统计周期内统计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同频小区之间的关系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关系数据包括切换次数、传输时延等。
步骤102,根据关系数据对需要建立协同的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优先级排序。
其中,当统计周期到达时,获取每个同频邻区小区的切换次数和传输时延。在根据关系数据对与同频邻区小区建立协同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时,具体包括:
选取传输时延满足预设协同时延的同频邻区小区;
根据切换次数的高低对同频邻区小区进行排序。
步骤103,分别向优先级排序靠前的N个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服务小区预设所需配置的协同小区的个数N。在发送添加协商请求时,获取优先级排序靠前的N个数的同频邻区小区,并分别向对应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
具体地,在发送的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信息,以使各个同频邻区小区基于该时间段信息判断是否可以进行资源协同。
可知,本发明根据关系数据对同频邻区小区建立协同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并向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可以保证与服务小区建立协同小区为最优协同小区,确保CoMP协同小区的有效性,提高协同工作的效果。
步骤104,当接收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后,将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协同小区。
具体地,服务小区根据同频邻区小区反馈消息中的时间段信息判断是否为协同建立确认。当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时间段与请求的时间段一致时,则判断为协同建立确认;若不一致时,则为二次协商消息。
其中,当同频领域小区确认可以进行资源协同后,向服务小区发送协同建立确认。服务小区接收到协同建立确认后,将该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协同小区进行保存。
而当服务小区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收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则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
可知,本发明当与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未能建立协同时,则优先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因此,本发明可以确保服务小区自动添加的小区为最优协同小区,确保协同工作的效果,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进一步地,当同频邻区小区获取资源协同时间段后,确认在该时间段内的部分时间段有资源空闲,则向服务小区发送二次协商消息,并在该二次协商消息中携带可协同时间段。服务小区根据该可协同时间段判断是否可以在该时间段内与同频邻区小区建立协同。具体包括:
具体地,服务小区当接收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二次协商消息时,判断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是否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当满足时,则将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并向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其中,服务小区在本地预设所需的最短协同时间。当同频邻区小区反馈二次协商时,判断二次协商的可协同时间段是否满足最短协同时间:当满足,则在该可协同时间段内与同频邻区小区建立协同关系;当不满足时,则向同频邻区小区反馈拒绝建立协同。
可知,本发明根据实际需求与最优的同频邻区小区建立部分时间段的资源协同,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由于上述与同频邻区小区建立部分时间段的资源协同,服务小区尚有剩余的时间段内未建立资源协同。因此,需要在剩余的时间段内与其他可建立协同关系的同频邻区小区继续建立协同。
具体地,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添加协商请求携带资源协同时间段除去可协同时间段外的剩余时间段。
可知,本发明在剩余时间段继续与优先的同频邻区小区建立协同,保证剩余时间段的资源共享,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CoMP协同小区的协同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用于同频邻区小区中,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添加协商请求;
步骤202,判断在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资源空闲;
步骤203,当协同时间段内有资源空闲时,则添加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向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204,当在协商请求中携带的协同时间段内有资源空闲时,则进一步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主动解除过与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当解除过时,则执行步骤205;否则,当未解除过时,执行步骤206;
步骤205,拒绝添加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向服务小区发送拒绝协同建立。
步骤206,判断与服务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是否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前:当靠前时,执行步骤207;否则,执行步骤208;
具体地,建立协同的顺序根据预设周期内统计的与服务小区和本地协同小区间的关系数据确定;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关系数据为本小区与同频相邻的各个小区之间的切换次数,按照切换次数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建立协同的优先顺序。
步骤207,解除与协同小区的协同关系,添加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向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步骤208,判断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部分的可协同时间段:当有时,执行步骤209,否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9,向服务小区发送携带可协同时间段的二次协商请求;
步骤210,等待服务小区发送协同建立确认,当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时,则将服务小区添加为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当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服务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收到服务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停止添加服务小区与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下面以服务小区与各个同频邻区小区之间的交互流程对本发明的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小区A为服务小区,小区B、小区C和小区D分别是小区A的同频邻区小区,且小区A、小区B、小区C、小区D受资源限制,每个小区最多能够添加2个协同小区。小区A和小区D之间的协同条件优于小区A和小区B之间的协同条件;小区A和小区B之间的协同条件优于小区A和小区C之间的协同条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小区A统计周期内收集邻区关系数据(切换次数、传输时延);
步骤302,统计周期到达后,小区A将小区D、小区B、小区C根据关系数据对于各小区建立协同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向满足条件的最优的同频邻区小区D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向满足条件的次优的同频邻区小区B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
步骤303,小区D的协同资源都满足添加小区A为请求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
步骤304,小区B的协同资源都满足添加小区A为请求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
步骤305,小区A收到协同建立确认后,配置小区D和小区B为协同小区,流程结束。
具体地,例如,小区A具有同频邻区小区B、小区C、小区D,开始统计同小区B、小区C、小区D的传输时延和切换次数。统计周期到达后,小区A统计的同小区B、小区C、小区D之间的传输时延均满足协同小区时延要求,小区A统计的同小区B、小区C、小区D之间的切换次数分别为200次、100次、300次,取最优的前2个同频邻区小区D和小区B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请求建立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协同关系。
小区D判断在小区A请求的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是否有资源空闲,若有,则直接反馈小区A协同建立确认。或者,小区D判断小区A请求的时间段内没有资源空闲,则判断在指定时间段内是否主动解除过协同关系:当主动接触过时,则直接反馈小区A拒绝协同建立;当未主动解除过时,则获取协同小区B、小区C。小区D已经有小区B、和小区C两个协同小区,协同时间为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个月的协同关系。小区D同小区B、小区C、小区A之间的单位时间内切换次数分别为500次、200次、300次,则小区A排序进入前两位,则直接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
小区B的协同资源具有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空闲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分别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小区A收到建立确认后,完成配置,配置小区D和小区B为协同小区。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要针对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小区D判断不满足添加小区A为请求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小区B、小区C判断满足添加小区A为请求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的情况,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小区A在统计周期内收集邻区关系数据;
步骤402,统计周期到达后,小区A将小区D、小区B、小区C根据关系数据对于各小区建立协同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向满足条件的最优的同频邻区小区D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向满足条件的次优的同频邻区小区B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
步骤403,小区D判断不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拒绝协同建立;
步骤404,小区B的协同资源都满足添加小区A为请求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即,小区B的协同资源具有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空闲资源,则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
步骤405,小区A收到小区D拒绝协同建立消息后,判断资源还有空位,向小区C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
步骤406,小区C的协同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
步骤407,小区A收到建立确认后,完成配置,配置小区B和小区C为协同小区,取消小区D为协同小区,流程结束。
具体地,例如,小区A具有同频邻区小区B、小区C、小区D,开始统计同小区B、小区C、小区D的传输时延和切换次数。统计周期到达后,小区A统计的同小区B小区C、小区D之间的传输时延均满足协同小区时延要求,小区A统计的同小区B小区C、小区D之间的切换次数分别为200次、100次、300次,取最优的前2个同频邻区小区D和小区B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请求建立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协同关系。
小区D已经有小区B、和小区C两个协同小区,协同时间为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个月的协同关系,在小区A请求的时间段内没有空闲,且在指定时间内未与小区A解除过协同关系。小区D同小区B、小区C、小区A之间的单位时间内切换次数分别为500次、400次、300次,小区A排序没有进入前两位,不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回复拒绝协同建立。
小区B的协同资源具有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空闲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
小区A收到小区D拒绝协同建立消息后,判断资源还有空位,向小区C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请求建立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协同关系。小区C的协同资源具有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空闲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
小区A收到建立确认后,完成配置,配置小区B和小区C为协同小区。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要针对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小区D判断满足添加小区A为部分时间段的协同小区,该时间段满足小区A的最短协同时间要求,小区B、小区C判断满足添加小区A为请求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小区A在统计周期内收集邻区关系数据(切换、时延等);
步骤502,统计周期到达后,小区A将小区D、小区B、小区C根据关系数据对于各小区建立协同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向满足条件的最优的同频邻区小区D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向满足条件的次优的同频邻区小区B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
步骤503,小区D判断满足添加小区A为部分时间段的协同小区,向小区A发起二次协商,通知小区A可用的协同时间段;
步骤504,小区B协同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
步骤505,小区A收到小区D拒绝协同建立二次协商消息后,判断二次协商的时间段满足小区A的最短协同时间要求;
步骤506,小区D收到小区A的二次协商确认消息,配置小区A为二次协商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步骤507,小区A向满足条件第三优的同频邻区小区C发起剩余时间段协同小区建立协商;
步骤508,小区C协同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
步骤509,剩余时间段到,小区A、小区D解除之间的相互协同关系,小区A、小区C建立相互协同关系,流程结束。
具体地,例如,小区A具有同频邻区小区B、小区C、小区D,开始统计同小区B、小区C、小区D的传输时延和切换次数。统计周期到达后,小区A统计的小区B、小区C、小区D之间的传输时延均满足协同小区时延要求,且小区D同小区B、小区C、小区A之间的切换次数分别为200次、100次、300次,取最优的前2个同频邻区小区D和小区B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请求建立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协同关系。
小区D已经有小区B、和小区C两个协同小区,小区B的协同时间为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个月的协同关系,小区C的协同时间为从3天后开始时长一个月的协同关系。小区D在请求的时间段内没有空闲,且在指定时间内未与小区A解除过协同关系。小区D同小区B、小区C、小区A之间的单位时间内切换次数分别为500次、400次、300次,小区A排序没有进入前两位,不满足添加小区A为时长一周的协同小区,同小区A二次协商,告知小区A具有从当前时间开始的为期3天的空闲资源。
小区B的协同资源具有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空闲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
小区A收到小区D二次协商消息后,判断3天协同时长满足大于一天时长的最短协同时间条件,向小区D回复协同建立响应;小区A配置小区B和小区D为协同小区;向小区C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请求建立从3天后开始时长4天的协同关系。
小区C的协同资源具有从3天后开始时长4天的空闲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小区A、小区D解除之间的协同关系,小区A、小区C建立协同关系。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要针对上述实施例中小区D判断满足添加小区A为部分时间段的协同小区,该时间段不满足小区A的最短协同时间要求,小区B、小区C判断满足添加小区A为请求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的情况。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小区A在统计周期内收集邻区关系数据(切换、时延等);
步骤602,统计周期到达后,小区A将小区D、小区B、小区C根据关系数据对于各小区建立协同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向满足条件的最优的同频邻区小区D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向满足条件的次优的同频邻区小区B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
步骤603,小区D判断满足添加小区A为部分时间段的协同小区,向小区A发起二次协商,通知小区A可用的协同时间段;
步骤604,小区B协同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
步骤605,小区A收到小区D拒绝协同建立二次协商消息后,判断二次协商的时间段不满足小区A的最短协同时间要求,向小区D回复协同建立拒绝;小区D收到小区A的二次协商拒绝消息,不配置小区A为二次协商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步骤606,小区A向满足条件第三优的同频邻区小区C发起完整时间段协同小区建立协商;
步骤607,小区C协同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
步骤608,小区A收到建立确认后,完成配置,配置小区B和小区C为协同小区,流程结束。
具体地,例如,小区A具有同频邻区小区B、小区C、小区D,开始统计同小区B、小区C、小区D的传输时延和切换次数。统计周期到达后,小区A统计的同小区B小区C、小区D之间的传输时延均满足协同小区时延要求,小区A统计的同小区B小区C、小区D之间的切换次数分别为200次、100次、300次,取最优的前2个同频邻区小区D和小区B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请求建立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协同关系。
小区D已经有小区B、和小区C两个协同小区,小区B的协同时间为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个月的协同关系,小区C的协同时间为从20小时后开始时长一个月的协同关系,且小区D同小区B、小区C、小区A之间的单位时间内切换次数分别为500次、400次、300次,小区A排序没有进入前两位,不满足添加小区A为时长一周的协同小区,同小区A二次协商,告知小区A具有从当前时间开始的为期20小时的空闲资源;小区B的协同资源具有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空闲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
小区A收到小区D二次协商消息后,判断20小时协同时长不满足大于一天时长的最短协同时间条件,向小区D回复协同建立拒绝;向小区C发起协同小区建立协商,请求建立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协同关系。
小区C的协同资源具有从当前开始时长为一周的空闲资源,满足添加小区A为协同小区,给小区A回复协同建立确认并完成配置。小区A收到建立确认后,完成配置,配置小区B和小区C为协同小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装置,用于服务小区中,如图7所示,包括:
统计单元71,用于在预设周期内统计与同频邻区小区间的关系数据;
排序单元72,用于根据所述关系数据对需要建立协同的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优先级排序;
发送单元73,用于分别向优先级排序靠前的N个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
接收单元74,用于接收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
添加单元75,用于当接收单元接收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后,将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协同小区。
进一步地,发送单元73还用于:
当预设时间内接收单元74未收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接收单元74收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
进一步地,接收单元74,还用于接收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二次协商消息;该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76,用于当接收单元74接收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二次协商消息时,判断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是否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其中,可协同时间段为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的资源协同时间段中的部分时间段;
添加单元75,还用于当判断单元76判断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满足时,则将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并向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进一步地,发送单元73还用于:
向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后,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添加协商请求携带资源协同时间段除去可协同时间段外的剩余时间段。
进一步地,发送单元73还用于:
当判断单元76判断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不能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时,向同频邻区小区反馈拒绝协同建立;
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的资源协同时间段。
进一步地,统计单元71统计的关系数据包括传输时延和切换次数。
进一步地,排序单元72具体用于:
选取传输时延满足预设协同时延的同频邻区小区;
按照切换次数由高到低的顺序对同频邻区小区进行排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装置,如图8所示,用于同频邻区小区中,包括:
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添加协商请求;
第一判断单元82,用于判断在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资源空闲;
发送单元83,用于向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添加单元84,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有资源空闲时,则添加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由发送单元83向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85,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82判断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无资源空闲时,则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主动解除过与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
发送单元83,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85判断预设时间内主动解除过与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时,则向服务小区发送拒绝协同建立。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第三判断单元86,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85判断预设时间内未主动解除过与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时,判断与服务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是否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前;其中,建立协同的顺序根据预设周期内统计的与服务小区和本地协同小区间的关系数据确定;
添加单元84,用于第三判断单元86判断靠前,则解除与协同小区的协同关系,添加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发送单元83向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第四判断单元87,用于当服务小区与同频邻区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后时,判断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部分的可协同时间段;
发送单元83,还用于当有可协同时间段时,则向服务小区发送携带可协同时间段的二次协商请求;
接收单元81,还用于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
添加单元84,还用于当接收单元81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时,则将服务小区添加为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进一步地,添加单元84用于当预设时间内接收单元81未收到服务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接收单元81收到服务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停止添加服务小区为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无需通过人工配置即可实现协同小区的配置;通过根据统计小区之间的关系数据,对建立协同的优先关系进行排序,可以使得所选的协同小区为最优协同小区;通过配置所需资源部分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协同资源的浪费。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分布式自动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效果,节省了人工配置所需的人力,提高了CoMP协同小区的有效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并且,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3)

1.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用于服务小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周期内统计与同频邻区小区间的关系数据;
根据所述关系数据对需要建立协同的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优先级排序分别向优先级排序靠前的N个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
当接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后,将所述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协同小区;
当接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二次协商消息时,判断所述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是否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其中,所述可协同时间段为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中的部分时间段;
当判断为满足时,则将所述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并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携带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为除去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外的剩余时间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所述可协同时间段不能满足所述最短协同时间时,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拒绝协同建立;
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的所需资源协同时间段。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数据包括传输时延和切换次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系数据对需要建立协同的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优先级排序,包括:
选取所述传输时延满足预设协同时延的同频邻区小区;
按照所述切换次数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排序。
7.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用于同频邻区小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添加协商请求;
判断在所述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资源空闲;
当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有资源空闲时,则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当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的部分时间段有资源空闲时,向所述服务小区发送携带有可协同时间段的二次协商消息,并接收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所述协同建立确认是所述服务小区在判断所述可协同时间段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并将所述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后发送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无资源空闲时,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
当判断预设时间内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时,则向所述服务小区发送拒绝协同建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预设时间内未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时,则判断与所述服务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是否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前;
当靠前,则解除与所述协同小区的协同关系,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其中,所述建立协同的顺序根据预设周期内统计的与所述服务小区和本地协同小区间的关系数据确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数据包括切换次数。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服务小区与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后时,则判断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部分的可协同时间段;
当有所述可协同时间段时,则向所述服务小区发送携带所述可协同时间段的二次协商请求;
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时,则将所述服务小区添加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停止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13.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装置,用于服务小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在预设周期内统计与同频邻区小区间的关系数据;
排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系数据对需要建立协同的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优先级排序;
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向优先级排序靠前的N个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
添加单元,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后,将所述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协同小区;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二次协商消息时,判断所述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是否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其中,所述可协同时间段为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的资源协同时间段中的部分时间段;
所述添加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满足时,则将所述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并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当预设时间内所述接收单元未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所述接收单元收到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后,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携带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为除去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外的剩余时间段。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二次协商消息携带的可协同时间段不能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时,向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反馈拒绝协同建立;
继续向未发送添加协商请求且优先级排序靠前的同频邻区小区发送添加协商请求;其中,所述添加协商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
17.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单元统计的所述关系数据包括传输时延和切换次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单元具体用于:
选取所述传输时延满足预设协同时延的同频邻区小区;
按照所述切换次数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同频邻区小区进行排序。
19.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装置,用于同频邻区小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添加协商请求;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所述协商请求中携带所需的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资源空闲;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添加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有资源空闲时,则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由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当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的部分时间段有资源空闲时,向所述服务小区发送携带有可协同时间段的二次协商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所述协同建立确认是所述服务小区在判断所述可协同时间段满足本地所需最短协同时间并将所述同频邻区小区添加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后发送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无资源空闲时,则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
发送单元,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预设时间内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时,则向所述服务小区发送拒绝协同建立。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预设时间内未主动解除过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协同关系时,判断与所述服务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是否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前;其中,所述建立协同的顺序根据预设周期内统计的与所述服务小区和本地协同小区间的关系数据确定;
添加单元,用于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靠前,则解除与所述协同小区的协同关系,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协同小区,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协同建立确认。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服务小区与所述同频邻区小区建立协同的顺序比本地协同小区靠后时,判断所述资源协同时间段内是否有部分的可协同时间段;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有所述可协同时间段时,则向所述服务小区发送携带所述可协同时间段的二次协商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
所述添加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协同建立确认时,则将所述服务小区添加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单元用于当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反馈的协同建立确认或者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反馈的拒绝协同建立时,停止添加所述服务小区为所述可协同时间段内的协同小区。
CN201610841819.XA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864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1819.XA CN107864511B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1819.XA CN107864511B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4511A CN107864511A (zh) 2018-03-30
CN107864511B true CN107864511B (zh) 2023-05-16

Family

ID=61698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1819.XA Active CN107864511B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451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890A (zh) * 2009-04-28 2010-11-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定参与CoMP传输小区和传输数据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98420A (zh) * 2010-11-12 2011-03-30 北京邮电大学 协作多点通信中的协作小区集合建立方法
CN102056264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点协同传输中协同小区及传输点确定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457964A (zh) * 2010-10-20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74743A (zh) * 2009-08-07 2012-05-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站点、控制站点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40699B1 (ko) * 2011-12-15 2018-03-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조정 다중 점 통신을 이용한 이동성 관리 방법
KR101949890B1 (ko) * 2012-04-02 2019-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협력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890A (zh) * 2009-04-28 2010-11-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定参与CoMP传输小区和传输数据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474743A (zh) * 2009-08-07 2012-05-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站点、控制站点及程序
CN102056264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点协同传输中协同小区及传输点确定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457964A (zh) * 2010-10-20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98420A (zh) * 2010-11-12 2011-03-30 北京邮电大学 协作多点通信中的协作小区集合建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4511A (zh) 2018-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4689B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170493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分配调度请求资源的方法以及装置
EP2503837B1 (en) Coordinated scheduling method and system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N110022588B (zh) 一种SCG Failure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US20160316398A1 (en) User equipment handover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6488409B (zh) 一种单播发送广播多播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01783A (zh) 资源获取、资源调度方法、终端、服务节点及介质
CN108702669A (zh) 具有周期性消息传递的车辆连接的调度与切换
CN101411094A (zh) 中央节点、基站、移动台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10876118B (zh) 组业务处理、组业务区域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65081A (zh) 多运营商设备到设备多播或广播通信
CN103974198A (zh) 长期演进系统多播广播业务的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1778479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1795289A (zh) 一种远程过程调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0550759C (zh) 业务准入方法、抢占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3945555A (zh) 多点协作传输下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3052117A (zh) 一种异构网络中实现柔性QoS的多流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873643A (zh) 一种实现多点协同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92359B (zh) 资源分配方法、数据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6559888B (zh) 一种协作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106961A1 (zh) 建立业务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CN107864511B (zh) 一种添加多点协作传输协同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65376B (zh) 接纳判决方法和设备
JP2009290571A (ja) コンテンツ配信サーバ装置、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コンテンツ配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5517174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