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4434B - 消回音电路 - Google Patents

消回音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4434B
CN107864434B CN201710919748.5A CN201710919748A CN107864434B CN 107864434 B CN107864434 B CN 107864434B CN 201710919748 A CN201710919748 A CN 201710919748A CN 107864434 B CN107864434 B CN 1078644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esistor
differentia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197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64434A (zh
Inventor
王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t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t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t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t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197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4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4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4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64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4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preventing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4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correcting frequency response
    • H04R3/1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correcting frequency response of variable resistance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回音电路,包括差分模块、消音模块、输出模块,差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MIC的音频发送端口电性连接,差分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口与芯片的偏置电压端口电性连接,消音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差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消音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芯片的负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输出模块与消音模块电性连接,输出模块与消音模块之间设有低通滤波模块,本发明通过差分模块的设计,以使将MIC向芯片发送的音频信号差分为两个差分信号,提高了音频传输效率且提高了音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将消音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芯片的负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的设计,以降低MIC与芯片之间的阻抗,改善了消回音电路的负载均衡度,提高了消除回音的效果。

Description

消回音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回音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芯片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其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芯片也称为微电路、微芯片和集成电路,芯片的种类十分广泛,而其中音频处理芯片的使用尤为频繁,音频处理器芯片用于将MIC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音频处理后进行输出,音频处理芯片的使用过程中在进行音频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时,经常会有回音的产生,进而容易导致用户的听觉体验降低,因此对于音频处理芯片与MIC之间的回音消除问题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
现有回音消除方式是通过在音频处理芯片与MIC之间添加消回音硬件电路的方式以消除回音,但现有的消回音电路与音频处理芯片的正极之间的阻抗较大,进而使得消除回音的效率较低,且现有的消回音电路采用高通滤波的方式进行音频信号的过滤,进而对音频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了衰减,降低了音频处理芯片与MIC之间的音频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回音效率高的消回音电路。
一种消回音电路,设于MIC与芯片之间,包括:
差分模块,所述差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MIC的音频发送端口电性连接,所述差分模块用于将所述MIC发出的音频信号差分为两个差分信号,所述差分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口与所述芯片的偏置电压端口电性连接;
消音模块,所述消音模块设于所述差分模块与所述芯片之间,所述消音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差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消音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芯片的负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所述消音模块用于对所述芯片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消音处理;
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消音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经过所述消音模块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输出,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消音模块之间设有低通滤波模块,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用于将所述消音模块向所述输出模块发送的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上述消回音电路,通过所述差分模块的设计,以使将所述MIC向所述芯片发送的音频信号差分为两个差分信号,进而提高了音频传输效率且提高了音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将所述消音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芯片的所述负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的设计,以使降低了所述MIC与所述芯片之间的阻抗,进而改善了所述消回音电路的负载均衡度,以提高了消除回音的效果,通过所述输出模块的设计,以使有效的将消除回音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输出,通过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的设计,以使采用低通滤波的方式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进而防止了由于采用高通滤波的方式导致的信号衰减的情况,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差分模块包括偏置电路和与所述偏置电路连接的差分电路,所述偏置电路包括与所述偏置电压端口电性连接的偏置电压接收端口、与所述偏置电压接收端口电性连接的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串联的第二电阻和串联设于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的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出端与地相连;
通过所述偏置电路的设计,以使为所述差分电路提供正常的偏置电压,进而保障了所述差分电路的正常工作,且通过所述差分电路的设计,以使有效的将所述MIC向所述芯片发送的音频信号差分为两个差分信号,进而提高了音频传输效率且提高了音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差分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MIC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的第二电容和分别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负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和正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
通过分别将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负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所述正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电性连接的设计,以使有效的将差分后差分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MIC。
进一步地,所述差分模块还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第一稳压管和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二稳压管上并联有第四电阻;
通过所述第一稳压管和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设计,以使有效的对所述差分模块上的电压进行稳压作用,进而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结构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模块包括与所述芯片的所述负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的负极消音电路和与所述芯片的正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的正极消音电路;
通过所述负极消音电路的设计,以使对差分后得到的负极差分信号进行消音处理,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的消回音效率,且通过所述正极消音电路的设计,以使对差分后得到的正极差分信号进行消音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的消回音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消音电路包括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电性连接的第七电阻、分别与所述正极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七电阻串联的第四电容和串联设于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四电容之间的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输出端与地相连;
通过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五电阻的设计,以使对所述正极信号输出端口上的正极差分信号进行消音处理,以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的消回音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消音电路包括与所述负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的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三电容串联的第六电阻和串联设于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六电阻之间的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负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通过所述第三电容、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的设计,以使将有效将对所述负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上的负向差分信号进行消音处理,以提高所述消回音电路的消回音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低通滤波模块包括与所述输出模块串联的第九电阻和与所述第九电阻并联的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和所述第九电阻的输出端均与地相连;
通过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第五电容的设计,以使采用低通滤波的方式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进而防止了由于采用高通滤波的方式导致的信号衰减的情况,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稳压管和所述第二稳压管均采用双向稳压二极管;
通过将所述第一稳压管和所述第二稳压管采用双向稳压二极管的设计,以保障了对电路的稳压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均采用NC电阻,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的阻值为0欧姆;
通过将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采用0欧姆的设计,以达到熔丝效果,当电路上电压较大时及时断开电路,进而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消回音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消回音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差分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消音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素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142635864000004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相关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解释。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公开面更加得充分。
随着各种各样智能设备的使用,使得芯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芯片通过电路与其它电子元器件实现电性连接后,通过接收和发送信号以使执行不同功能,但在现有的芯片使用过程中,消回音电路对芯片与MIC之间的消除回音的效率较低,并不能较好的对回音进行消除,进而降低了用户的听觉体验,因此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消除回音效率高的消回音电路,以使提高用户的听觉效果且防止了由于回音对用户听觉的影响。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回音电路100,所述消回音电路100设于MIC102与芯片101之间,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用于消除所述MIC102与所述芯片101之间进行音频信号传输时产生的回音,以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所述消回音电路100包括:
差分模块10,所述差分模块10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MIC102的音频发送端口电性连接,所述差分模块10用于将所述MIC102发出的音频信号差分为两个差分信号,两个差分信号分别为正向差分信号和负向差分信号,且正极差分信号与负极差分信号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同、极性相反,所述差分模块10的电压输入端口与所述芯片101的偏置电压端口M11电性连接,以使为所述差分模块10提供偏置电压,保障了所述差分模块10对音频信号的正常差分工作。
消音模块20,所述消音模块20设于所述差分模块10与所述芯片101之间,所述消音模块20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差分模块10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消音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芯片101的负极信号输入端口J11电性连接,所述消音模块20用于对所述芯片101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消音处理,通过将所述消音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负极信号输入端口J11电性连接的设计,以使降低了所述MIC102与所述芯片101之间的阻抗,进而改善了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的负载均衡度,以提高了消除回音的效果。
输出模块103,所述输出模块103与所述消音模块20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模块103用于将经过所述消音模块20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输出,所述输出模块103与所述消音模块20之间设有低通滤波模块30,所述低通滤波模块30用于将所述消音模块20向所述输出模块103发送的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差分模块10包括偏置电路11和与所述偏置电路11连接的差分电路12,所述偏置电路11用于接收所述芯片101提供的偏置电压,以使所述差分模块10正常的进行差分工作。所述偏置电路11包括与所述偏置电压端口M11电性连接的偏置电压接收端口、与所述偏置电压接收端口电性连接的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电阻R1串联的第二电阻R2和串联设于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二电阻R2之间的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输出端与地相连,通过所述偏置电路11的设计,以使为所述差分电路12提供正常的偏置电压,进而保障了所述差分电路12的正常工作,且通过所述差分电路12的设计,以使有效的将所述MIC102向所述芯片101发送的音频信号差分为两个差分信号,进而提高了音频传输效率且提高了音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所述差分电路12包括分别与所述MIC102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三电阻R3并联的第二电容C2和分别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负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MIC-N和正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MIC-P,通过分别将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负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MIC-N、所述正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MIC-P电性连接的设计,以使有效的将差分后差分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MIC102。
所述消音模块20包括与所述芯片101的所述负极信号输入端口J11电性连接的负极消音电路21和与所述芯片101的正极信号输入端口J12电性连接的正极消音电路22,通过所述负极消音电路21的设计,以使对差分后得到的负极差分信号进行消音处理,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的消回音效率,且通过所述正极消音电路22的设计,以使对差分后得到的正极差分信号进行消音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的消回音效果。
具体的,所述正极消音电路22包括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MIC-P电性连接的第七电阻R7、分别与所述正极信号输入端口J12、所述第七电阻R7串联的第四电容C4和串联设于所述第七电阻R7与所述第四电容C4之间的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五电阻R5的输出端与地相连,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五电阻R5的设计,以使对所述正极信号输出端口MIC-P上的正极差分信号进行消音处理,以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的消回音效率。
所述负极消音电路21包括与所述负极信号输入端口J11电性连接的第三电容C3、与所述第三电容C3串联的第六电阻R6和串联设于所述第三电容C3与所述第六电阻R6之间的第八电阻R8,所述第八电阻R8的输入端与所述负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MIC-N电性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1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所述第三电容C3、所述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八电阻R8的设计,以使将有效将对所述负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MIC-N上的负向差分信号进行消音处理,以提高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的消回音效果。
所述低通滤波模块30包括与所述输出模块103串联的第九电阻R9和与所述第九电阻R9并联的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五电容C5和所述第九电阻R9的输出端均与地相连,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和所述第五电容C5的设计,以使采用低通滤波的方式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进而防止了由于采用高通滤波的方式导致的信号衰减的情况,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六电阻R6均采用NC电阻,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八电阻R8的阻值为0欧姆,通过将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八电阻采R8用0欧姆的设计,以达到熔丝效果,当电路上电压较大时及时断开电路,进而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差分模块10的设计,以使将所述MIC102向所述芯片101发送的音频信号差分为两个差分信号,进而提高了音频传输效率且提高了音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将所述消音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芯片101的所述负极信号输入端口J11电性连接的设计,以使降低了所述MIC102与所述芯片101之间的阻抗,进而改善了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的负载均衡度,以提高了消除回音的效果,通过所述输出模块103的设计,以使有效的将消除回音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输出,通过所述低通滤波模块30的设计,以使采用低通滤波的方式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进而防止了由于采用高通滤波的方式导致的信号衰减的情况,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结构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模块1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差分模块10还包括稳压电路13,所述稳压电路13用于稳定所述差分模块10内部的电压值,以提高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稳压电路13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第一稳压管ESD1和第二稳压管ESD2,所述第二稳压管ESD2上并联有第四电阻R4。
所述第一稳压管ESD1和所述第二稳压管ESD2均采用双向稳压二极管,通过将所述第一稳压管ESD1和所述第二稳压管ESD2采用双向稳压二极管的设计,以保障了对电路的稳压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稳压管ESD1和所述第二稳压管ESD2的设计,以使有效的对所述差分模块10上的电压进行稳压作用,进而提高了所述消回音电路100结构的稳定。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消回音电路,设于MIC与芯片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差分模块,所述差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MIC的音频发送端口电性连接,所述差分模块用于将所述MIC发出的音频信号差分为两个差分信号,所述差分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口与所述芯片的偏置电压端口电性连接;
消音模块,所述消音模块设于所述差分模块与所述芯片之间,所述消音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差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消音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芯片的负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所述消音模块用于对所述芯片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消音处理;
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消音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经过所述消音模块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输出,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消音模块之间设有低通滤波模块,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用于将所述消音模块向所述输出模块发送的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差分模块包括偏置电路和与所述偏置电路连接的差分电路,所述偏置电路包括与所述偏置电压端口电性连接的偏置电压接收端口、与所述偏置电压接收端口电性连接的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串联的第二电阻和串联设于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的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出端与地相连;
所述差分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MIC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的第二电容和分别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负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和正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回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模块还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第一稳压管和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二稳压管上并联有第四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回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模块包括与所述芯片的所述负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的负极消音电路和与所述芯片的正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的正极消音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回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消音电路包括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电性连接的第七电阻、分别与所述正极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七电阻串联的第四电容和串联设于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四电容之间的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输出端与地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回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消音电路包括与所述负极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的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三电容串联的第六电阻和串联设于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六电阻之间的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负向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回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包括与所述输出模块串联的第九电阻和与所述第九电阻并联的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和所述第九电阻的输出端均与地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回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管和所述第二稳压管均采用双向稳压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回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均采用NC电阻,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的阻值为0欧姆。
CN201710919748.5A 2017-09-30 2017-09-30 消回音电路 Active CN107864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9748.5A CN107864434B (zh) 2017-09-30 2017-09-30 消回音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9748.5A CN107864434B (zh) 2017-09-30 2017-09-30 消回音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4434A CN107864434A (zh) 2018-03-30
CN107864434B true CN107864434B (zh) 2020-02-04

Family

ID=61699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19748.5A Active CN107864434B (zh) 2017-09-30 2017-09-30 消回音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443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258A (zh) * 2007-08-17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回音方法及消回音电路
WO2012163371A1 (en) * 2011-05-30 2012-12-0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Reducing a disturbance on a signal path of a semiconductor switch
WO2014174283A1 (en) * 2013-04-26 2014-10-30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Signal processing for mems capacitive transducers
WO2016025211A1 (en) * 2014-08-12 2016-02-18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linear echo cancell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6161B2 (en) * 2006-11-02 2012-02-28 Hitachi, Ltd. Acoustic echo canceller system
CN102572644B (zh) * 2010-12-29 2015-07-15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麦克风装置
CN102543093B (zh) * 2010-12-29 2014-03-12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麦克风装置
CN202059560U (zh) * 2010-12-29 2011-11-30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麦克风装置
CN202587132U (zh) * 2012-02-23 2012-12-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回声抑制功能的语音通话电路及平板电脑
CN205900092U (zh) * 2016-08-11 2017-01-18 深圳酷旗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回声消除电路
CN106507047B (zh) * 2016-11-15 2019-05-3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面向智能家居的音视频终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258A (zh) * 2007-08-17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回音方法及消回音电路
WO2012163371A1 (en) * 2011-05-30 2012-12-0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Reducing a disturbance on a signal path of a semiconductor switch
WO2014174283A1 (en) * 2013-04-26 2014-10-30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Signal processing for mems capacitive transducers
WO2016025211A1 (en) * 2014-08-12 2016-02-18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linear echo cancell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4434A (zh) 2018-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02912A (en) Telephone hybrid circuit
US20080069373A1 (en) Low frequency noise reduction circuit architecture for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
EP2632175A1 (en) Earphone power amplifier, work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equipment
CN108289266B (zh) 降噪电路及移动终端
US8803595B2 (en) Common mode noise cancellation circuit for unbalanced signals
CN107864434B (zh) 消回音电路
CN102572644B (zh) 麦克风装置
EP2648419A2 (en) Earphone jack and earphone interface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7096806A1 (zh) 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以及装置
US11509134B2 (e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rotection circuit having 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ion
KR20080108965A (ko) 보조 필터링 전원 출력을 갖는 전기 간선을 통해 통신하는장치
CN113790304B (zh) 一种用于智能阀门定位器的本安hart通讯系统
KR100515316B1 (ko) 임피던스정합기 및 그것을 설치한 잡음제거필터
CN211554921U (zh) 声音输入设备的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7172540A (zh) 一种耳机麦克信号的降噪电路、滤波电路及设备
US20040086052A1 (en) Low-noise feedback cancellation filter for enhanced common-mode rejection and noise immunity
CN107820160B (zh) 信号输入电路
US7623001B2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liminating apparatus
CN113473315B (zh) 可提升耳机输出性能的电子装置
JP2008072301A (ja) 同相信号低減回路
CN210807633U (zh) 麦克风电路及麦克风和语音识别系统
CN105992098B (zh) 一种音频输入电路及电子终端
CN215646785U (zh) 一种can收发隔离装置
CN212460400U (zh) 一种用于低噪声低阻抗的基准稳压电路
CN217470279U (zh) 一种包含ecm的偏置电路的mems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