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364A - 多个宽带订阅共享 - Google Patents

多个宽带订阅共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364A
CN107852364A CN201680046672.3A CN201680046672A CN107852364A CN 107852364 A CN107852364 A CN 107852364A CN 201680046672 A CN201680046672 A CN 201680046672A CN 107852364 A CN107852364 A CN 107852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an
network
wan
brid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66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马特
S·K·戈文达斯瓦米
D·A·戈尔
A·V·拉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852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1Broadband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14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between local and globa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wireless and wire-based access points, e.g. via LTE and via DSL connected access poi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各个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包括:向设备发送查询并且确定所述设备是桥接设备;从所述桥接设备接收共享简档;以及通过至少所述桥接设备使用所述共享简档或者通过回程链路将由局域网(LAN)客户端生成的第一数据路由至外部网络;并且,在各个方面中,还包括:通过至少所述桥接设备使用所述共享简档或者通过所述回程链路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以及将所述第二数据路由至所述LAN客户端。

Description

多个宽带订阅共享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5年8月10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非临时申请No.14/822,658的优先权和权益,上述申请的整个内容通过引用被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提供多个宽带订阅共享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送、广播等之类的各种通信服务。这样的网络(其通常是多址网络)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无线通信网络可以包括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两者。LAN对于互连在诸如家庭或工作场所之类的受限区域内的多个用户设备来说可能是有用的。LAN通常具有非常高的吞吐量、低延时和高可用性。然而,LAN自身缺少对其它(例如,外部)网络的接入。虽然WAN允许用户设备接入外部网络,但是WAN在吞吐量上通常有限。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了对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对这样的方面的基本理解。本概述不是对本公开内容的所有预期特征的泛泛概括,并且既不旨在标识本公开内容的全部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旨在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任何或全部方面的范围。其目的仅在于以简化形式给出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后文所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根据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方法,包括:向设备发送查询并且确定所述设备是桥接设备;从所述桥接设备接收共享简档;以及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将由局域网(LAN)客户端生成的第一数据路由至外部网络。在各个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以及将所述第二数据路由至所述LAN客户端。
根据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方法,包括:对查询进行回复:桥接设备具有对广域网(WAN)的接入并且愿意与另一个设备共享广域网(WAN)带宽;发送所述桥接设备的至少一个共享简档;从局域网(LAN)客户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送往外部网络的;更新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来将所述第一数据路由至所述外部网络。在各个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更新所述第二数据的接收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来路由所述第二数据。
根据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装置,包括:出口(egress)模块,其被配置用于向设备发送查询;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出口模块,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确定所述设备是桥接设备;入口(ingress)模块,其耦合到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入口模块被配置用于从所述桥接设备接收共享简档;以及路由器,其耦合到所述入口模块,其中,所述路由器被配置用于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将由局域网(LAN)客户端生成的第一数据路由至外部网络。在各个方面中,所述入口模块还被配置用于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以及所述路由器还被配置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路由至所述LAN客户端。
根据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装置,包括:入口模块,其被配置用于对查询进行回复:桥接设备具有对广域网(WAN)的接入并且愿意与另一个设备共享广域网(WAN)带宽,以及用于从局域网(LAN)客户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送往外部网络的;出口模块,其耦合到所述入口模块,其中,所述出口模块被配置用于发送所述桥接设备的至少一个共享简档;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入口模块,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以及路由器,其耦合到所述入口模块,其中,所述路由器被配置用于使用所述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来将所述第一数据路由至所述外部网络。在各个方面中,所述入口模块还被配置用于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更新所述第二数据的接收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以及所述路由器还被配置用于使用所述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来路由所述第二数据。
根据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装置,包括:用于向设备发送查询并且确定所述设备是桥接设备的单元;用于从所述桥接设备接收共享简档的单元;以及用于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将由局域网(LAN)客户端生成的第一数据路由至外部网络的单元。在各个方面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路由至所述LAN客户端的单元。
根据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装置,包括:用于对查询进行回复:桥接设备具有对广域网(WAN)的接入并且愿意与另一个设备共享广域网(WAN)带宽的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桥接设备的至少一个共享简档的单元;用于从局域网(LAN)客户端接收第一数据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送往外部网络的;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的单元;以及用于使用所述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来将所述第一数据路由至所述外部网络的单元。在各个方面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用于更新所述第二数据的接收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的单元;以及用于使用所述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来路由所述第二数据的单元。
根据各个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可在设备上操作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其用于存储共享简档,所述存储器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并且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向设备发送查询的指令;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确定所述设备是桥接设备的指令;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桥接设备接收所述共享简档的指令;以及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将由局域网(LAN)客户端生成的第一数据路由至外部网络的指令。在各个方面中,所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的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以及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所述第二数据路由至所述LAN客户端的指令。
根据各个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可在设备上操作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其用于存储发送方IP地址,所述存储器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并且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对查询进行回复:桥接设备具有对广域网(WAN)的接入并且愿意与另一个设备共享广域网(WAN)带宽的指令;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发送所述桥接设备的至少一个共享简档的指令;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从局域网(LAN)客户端接收第一数据的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送往外部网络的;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更新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的指令;以及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用所述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来将所述第一数据路由至所述外部网络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包括能够在广域网(WAN)和无线局域网(WLAN)两者中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的示例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a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电信系统的第一示例的概念图。
图2b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电信系统的第二示例的概念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电信系统的第二示例的概念图。
图4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接入网络的示例。
图5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在联网系统中基站与用户设备相通信的示例。
图6示出了具有多个各自具有局域网(LAN)接入(例如,经由WiFi)的用户设备的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的示例,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使用单个家庭路由器来进行WAN接入。
图7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宽带订阅系统的第一示例,其中,通过聚合来自各种用户设备的WAN接入来获得额外的WAN接入吞吐量。
图8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宽带订阅系统的第二示例,其中,通过聚合来自各种用户设备的WAN接入来获得额外的WAN接入吞吐量。
图9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宽带订阅系统的第三示例,其中,通过聚合来自各种用户设备的WAN接入来获得额外的WAN接入吞吐量。
图10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用于宽带订阅聚合中的蜂窝路由的示例协议栈。
图11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宽带订阅聚合中的数字用户线(DSL)路由的示例协议栈。
图12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针对由多个LAN客户端进行的对视频内容的同时下载的示例数据流。
图13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针对由单个LAN客户端进行的对视频内容、电子邮件附件文件和图像文件的同时下载的示例数据流。
图14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针对由LAN客户端通过多个订阅链路进行的单个连接的示例数据流。
图15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具有聚合器设备和桥接设备之间的交互的示例聚合和桥接协议。
图16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针对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第一示例流程图。
图17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针对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第二示例流程图。
图18是示出了使用处理电路1802的装置的硬件实现方式的简化示例的概念图1800,所述处理电路180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旨在作为对各种配置的描述,而不旨在表示其中可以实施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配置。出于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具体的细节。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组件,以便避免使这样的概念难以理解。
在结合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可以获得相互的益处。LAN对于互连在定义的区域内的多个用户设备来说是有用的。LAN具有高吞吐量、高可用性和低延时。LAN可能缺少对其它外部网络的接入。WAN可能缺少高吞吐量,但是WAN允许用户设备在大的地理范围上接入外部网络。因此,通过结合LAN和WAN,所述网络中的每个网络给另一个网络带来的益处可以一起工作以克服另一个网络的任何缺陷。因此,通过将LAN与WAN互连(例如,通过使用路由器或其它网络桥接设备),互连可以允许较高的吞吐量和对外部网络的较大接入。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其包括LAN与WAN的互连)可以允许通过实现对用户设备性能的改进来高效利用LAN和WAN。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包括能够在广域网(WAN)和无线局域网(WLAN)两者中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的示例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参考图1,通信设备102被配置为在广域网(WAN)104上通过基站(BS)106来通信,以及在WLAN 108上通过接入点(AP)110来通信。在本公开内容的方面中,WAN可以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CDMA2000网络或任何其它适当的WAN。在本公开内容的方面中,WAN 108使用诸如IEEE 802.11无线协议族(WiFi)之类的广泛使用的联网协议。
此外,第二通信设备112可以经由短距离无线链路114(例如,蓝牙(BT))连接到通信设备102。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图1中示出的通信设备。通信设备102和112的非穷尽列表包括智能电话、智能手表、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数字打印机、无线扬声器、多媒体播放器、数字照相机、摄像机、智能电视、数字录像机、电缆或卫星机顶盒、网卡等。
在本公开内容的方面中,通信设备102可以被配置为使用WLAN和WAN两者与其它设备同时通信。例如,第一通信设备102可以分别使用WLAN和WAN连接与AP 110和第二通信设备112同时通信。
贯穿本公开内容呈现的各种概念可以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特别地,通信网络范围扩展集线器可以从可以用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来实施的客户端设备接收消息。可以经由通过无线接入网络或者通过互联网或另一个公共或私有数据网络获得的分组数据服务来发送所述消息。
在各个方面中,用户设备(UE)可以包括双通信模式。图2a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电信系统的第一示例的概念图。在图2a中,在各种可能的示例之中,示出了无线联网环境的一个示例。在所描绘的示例中,针对WAN参照通信移动电信系统(UMTS)200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UMTS 200包括三个交互域:核心网204(从UE的角度看也称为外部网络)、RAN(例如,UTRAN)202和UE 210。在可用于所示出的示例的数个选项之中,UTRAN202可以使用W-CDMA空中接口来实现包括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送、广播和/或其它服务的各种无线服务。UTRAN202可以包括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207,每个RNS由相应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206控制。这里,除了所示出的RNC 206和RNS 207之外,UTRAN 20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RNC 206和RNS 207。除了其它事项之外,RNC 206是负责分配、重新配置和释放RNS 207内的无线资源的装置。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传输网络,通过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等等的各种类型的接口,将RNC 206互连到UTRAN 202中的其它RNC(未示出)。
RNS 207所覆盖的地理区域可以划分成多个小区,其中无线收发机装置为每个小区服务。在UMTS应用中,无线收发机装置通常称为节点B,但其还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站(BS)、基站收发机(BTS)、无线基站、无线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或者某种其它适当的术语。为了清楚起见,在每个所描绘的RNS207中示出了三个节点B 208;然而,RNS 207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无线节点B 208。节点B208为任意数量的移动装置提供至核心网204的无线接入点。移动装置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智能本、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机、游戏控制台、可穿戴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健康或健身跟踪器等)、电器、传感器、自动贩卖机、智能电视、数字录像机、电缆或卫星机顶盒、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的起作用的设备。
在UMTS应用中,移动装置通常称为用户设备或UE 210,但其还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MS)、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装置、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某种其它适当的术语。在UMTS系统中,UE 210还可以包括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211,所述USIM 211包含用户对网络的订阅信息。UE 210可以包括多个USIM 211。出于说明性目的,示出了一个UE 210与多个节点B 208相通信。还称为前向链路的下行链路(DL)指代从节点B 208到UE 210的通信链路,而还称为反向链路的上行链路(UL)指代从UE 210到节点B 208的通信链路。
核心网204可以与诸如UTRAN 202之类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连接。如所示出的,核心网204是UMTS核心网。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在RAN或者其它适当的接入网络中实现贯穿本公开内容所给出的各种概念,以便向UE 210提供对与UMTS核心网204不同的类型的核心网的接入。
所示出的UMTS核心网204包括电路交换(CS)域和分组交换(PS)域。电路交换单元中的一些单元是移动交换中心(MSC)、访问者位置寄存器(VLR)和网关MSC(GMSC)。分组交换单元包括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可以由电路交换域和分组交换域两者共享诸如设备识别寄存器(EIR)、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或认证中心(AuC)之类的一些网络单元。
在所示出的例子中,核心网204支持具有MSC 212和GMSC 214的电路交换服务。在一些应用中,GMSC 1214可以称为媒体网关(MGW)。一个或多个RNC可以连接到MSC 212。MSC212是对呼叫建立、呼叫路由和UE移动性功能进行控制的装置。MSC 212还包括VLR,所述VLR包含在UE 210处于MSC 212的覆盖区域之中的持续时间期间与用户相关的信息。GMSC 214为UE 210提供通过MSC 212的网关,以接入电路交换网络216。GMSC 214包括HLR 215,所述HLR 215包含用户数据,例如反映特定的用户已订阅的服务的细节的数据。HLR 215还与AuC进行关联,所述AuC包括特定于用户的认证数据。当接收到针对特定UE 210的呼叫时,GMSC214查询HLR 215,以确定该UE 210的位置,并且将呼叫转发给为该位置服务的特定MSC212。
所示出的核心网204还支持与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218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220的分组交换数据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被设计为以比标准的电路交换数据服务所可用的速度高的速度来提供分组数据服务。GGSN 220为UTRAN 202提供至基于分组的网络222(例如,互联网)的连接。基于分组的网络222可以是互联网、私有数据网络或者某种其它适当的基于分组的网络。GGSN 220的主要功能是为UE210提供基于分组的网络连接。可以通过SGSN 218在GGSN 220与UE 210之间传送数据分组,所述SGSN 218在基于分组的域中执行基本上与MSC212在电路交换域中所执行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UTRAN空中接口可以是扩频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系统,例如,采用W-CDMA标准的DS-CDMA系统。扩频DS-CDMA通过将用户数据与称为码片的伪随机比特的序列进行相乘,来对用户数据进行扩频。用于UTRAN 202的W-CDMA空中接口是基于这样的DS-CDMA技术的,并且额外地要求频分双工(FDD)。针对节点B 208与UE 210之间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FDD使用不同的载波频率。利用DS-CDMA并且使用时分双工(TDD)的、用于UMTS的另一种空中接口是TD-SCDMA空中接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虽然本文所描述的各个示例可能参考W-CDMA空中接口,但基本原则等同地适用于TD-SCDMA空中接口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空中接口。
UTRAN 202仅是可以根据本公开内容来利用的RAN的一个示例。其它示例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TE),所述LTE提供了对3GPP所发布的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的集合。
图2b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电信系统的第二示例的概念图。在图2b中,针对广域网(WAN)参照作为3GPP2协议族的部分的仅演进数据(EVDO)系统230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EVDO系统230包括三个交互域:核心网270、RAN 250和移动站(MS)240。RAN250可以包括多个基站收发机系统(BTS)255,每个BTS由相应的基站控制器(BSC)256控制。除了所示出的BTS 255和BSC 256之外,RAN 25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BTS 255和BSC 256。BSC 256可以负责BTS 255内的无线资源管理。
BTS 255所覆盖的地理区域可以划分成多个小区,其中无线收发机装置为每个小区服务,还称为基站(BS)。BTS 255可以为任意数量的移动站(MS)240提供对核心网270的无线接入。MS 240还称为用户设备(UE)。为了说明,在图2b中,示出了一个MS 240通过Uu接口与BTS 255相通信。还称为前向链路的下行链路(DL)指代从BTS 255到MS 240的通信链路。还称为反向链路的上行链路(UL)指代从MS 240到BTS 255的通信链路。
核心网270可以与诸如RAN 250之类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连接。如所示出的,核心网270是EVDO核心网。然而,可以由用于为MS 240提供对其它核心网的接入的任何适当的接入网络来实现这里所给出的各种概念。
核心网270可以包括与RAN 250的电路交换接口261和分组交换接口262。电路交换服务由移动交换中心(MSC)271处理,并且分组交换服务由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272处理。MSC 271可以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281或任何其它电路交换网络。PDSN 272可以连接到互联网282或任何其它分组交换网络。此外,核心网270可以提供互通功能(IWF)273以促进MSC 271与互联网282之间的跨域连接。此外,认证、授权和计账(AAA)服务器274提供核心网270中的各种安全性服务。
RAN 250空中接口可以是扩频码分多址(CDMA)系统,其可以使用诸如cdma2000族之类的多种无线接入标准。虽然本文所描述的各个示例可能参考CDMA空中接口,但基本原则等同地适用于任何其它适当的空中接口。
图3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电信系统的第二示例的概念图。在图3中,在各种可能的示例之中,示出了无线联网环境的另一个示例。基于还称为WiFi的IEEE协议802.11,图3示出了示例无线LAN架构300。WLAN可以工作于不同频带,例如2.4GHz和5GHz,其中每个频带进一步被划分成多个WLAN信道。可以使用WiFi来向位于WiFi网络的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提供LAN接入。
在各个示例中,多个客户端380(例如,用户设备380a、380b、380c等)连接到接入点(AP)350,所述AP 350可以进一步连接到具有对外部网络330(例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WAN接入的宽带调制解调器320。例如,AP 350可以是WiFi路由器或其它网络桥接设备。AP 350可以将多个用户设备380互连至诸如网络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另一个网络设备340(未示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380可以继而接入其它网络。在各个示例中,AP 350可以是路由器,或者可以是并入了使用兼容的网络协议的无线接入点、以太网交换机和外部网络路由器的集成网络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所列出的无线接入点的示例是非排他性的,并且在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使用其它示例。
参考图4,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给出了对联网环境400的简化示意性说明,所述联网环境400包括可以实现为UTRAN、E-UTRAN或其它这样的架构的RAN 410。RAN 410可以包括多个蜂窝区域(小区),包括小区402、404和406,所述小区中的每个小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小区可以是(例如,通过覆盖区域)在地理上定义的和/或可以是根据频率、加扰码等来定义的。也就是说,所示出的地理上定义的小区402、404和406可以(例如,利用不同加扰码)各自被进一步划分成多个小区。例如,小区404a可以利用第一加扰码,并且小区404b在处于相同地理区域中并由相同基站444进行服务时可以通过利用第二加扰码来加以区分。在一个示例中,基站442、444和446可以作为图2a的节点B 208操作。
在划分成扇区的小区中,可以由天线组形成小区内的多个扇区,其中每个天线负责与小区的部分中的UE的通信。例如,在小区402中,天线组412、414和416可以各自对应于不同扇区。在小区404中,天线组418、420和422可以各自对应于不同扇区。在小区406中,天线组424、426和428可以各自对应于不同扇区。
小区402、404和406可以包括与每个小区402、404和406的一个或多个扇区相通信的数个UE。例如,UE 430和432可以与基站442相通信,UE 434可以与基站444相通信,并且UE436和438可以与基站446相通信。这里,每个基站442、444和446可以被配置为向相应的小区402、404和406中的所有UE 430、432、434、436和438提供至核心网204(参见图2a)的接入点。
图5是示出了基站510与UE 550相通信的示例的框图,其中基站510可以是图2a中的基站208,UE 550可以是图2a中的UE 210。基站510和UE 550中的每一项可以包括诸如图1的处理电路102之类的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在下行链路通信中,基站510的发送处理器520可以接收来自数据源512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540的控制信号。发送处理器520提供针对数据和控制信号、以及参考信号(例如,导频信号)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例如,发送处理器520可以提供用于错误检测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码、用于促进前向纠错(FEC)的编码和交织、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幅度调制(M-QAM)等)向信号星座的映射、利用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进行的扩频、以及与加扰码的相乘以产生一系列符号。来自信道处理器544的信道估计可以由控制器/处理器540用于为发送处理器520确定编码、调制、扩频和/或加扰方案。可以从由UE 550发送的参考信号或从来自UE 550的反馈来导出这些信道估计。由发送处理器520生成的符号被提供给发送帧处理器530以创建帧结构。发送帧处理器530通过将符号与来自控制器/处理器540的信息复用来创建该帧结构,从而得到一系列帧。这些帧随后被提供给发射机532,所述发射机532提供各种信号调节功能,包括对这些帧进行放大、滤波、以及将其调制到载波上以便通过天线534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天线534可以包括例如包括波束控制双向自适应天线阵列或其它类似的波束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天线。
在UE 550处,接收机554通过天线552接收下行链路传输,并处理该传输以恢复调制到载波上的信息。由接收机554恢复出的信息被提供给接收帧处理器560,所述接收帧处理器560解析每个帧,并将来自这些帧的信息提供给信道处理器594并且将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570。接收处理器570随后执行由基站510中的发送处理器520所执行的处理的逆处理。更具体而言,接收处理器570对符号进行解扰和解扩频,并且随后基于调制方案来确定由基站510最有可能发送的信号星座点。这些软判决可以基于由信道处理器594计算出的信道估计。软判决随后被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随后校验CRC码以确定这些帧是否被成功解码。由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数据随后将被提供给数据宿572,所述数据宿572表示在UE 550中运行的应用和/或各种用户接口(例如,显示器)。由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控制信号被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590。当接收机处理器570解码帧不成功时,控制器/处理器590还可以使用确认(ACK)和/或否定确认(NACK)协议来支持对那些帧的重传请求。
在上行链路中,来自UE 550中的数据源578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590的控制信号被提供给发送处理器580。数据源578可以表示在UE 550中运行的应用和各种用户接口(例如,键盘)。类似于结合由基站510进行的下行链路传输所描述的功能,发送处理器580提供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用于促进FEC的CRC码、编码和交织、向信号星座的映射、利用OVSF进行的扩频、以及加扰以产生一系列符号。由信道处理器594从由基站510发送的参考信号或者从由基站510发送的中导码(midamble)中所包含的反馈导出的信道估计可以用于选择适当的编码、调制、扩频和/或加扰方案。由发送处理器580产生的符号将被提供给发送帧处理器582以创建帧结构。发送帧处理器582通过将符号与来自控制器/处理器590的信息复用来创建该帧结构,得到一系列帧。这些帧随后被提供给发射机556,所述发射机556提供各种信号调节功能,包括对这些帧进行放大、滤波、以及将这些帧调制到载波上以便通过天线552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上行链路传输。
在基站510处以与结合UE 550处的接收机功能所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来处理上行链路传输。接收机535通过天线534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并处理该传输以恢复调制到载波上的信息。由接收机535恢复出的信息被提供给接收帧处理器536,所述接收帧处理器536解析每个帧,并且将来自这些帧的信息提供给信道处理器544并将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538。接收处理器538执行由UE 550中的发送处理器580所执行的处理的逆处理。由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数据和控制信号可以随后被分别提供给数据宿539和控制器/处理器。如果由接收处理器解码这些帧中的一些帧不成功,则控制器/处理器540可以使用确认(ACK)和/或否定确认(NACK)协议来支持对那些帧的重传请求。
控制器/处理器540和590可以分别用于指导基站510和UE 550处的操作。例如,控制器/处理器540和590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功率管理和其它控制功能。存储器542和592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分别存储用于基站510和UE 550的数据和软件。基站510处的调度器/处理器546可以用于向UE分配资源,以及为UE调度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
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取决于具体应用,通信协议架构可以采取各种形式。例如,在3GPP UMTS中,信令协议栈被划分成非接入层(NAS)和接入层(AS)。NAS提供上层以用于UE210与核心网204(参照图2a)之间的信令,并且可以包括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协议。AS提供较低层以用于UTRAN 202与UE 210之间的信令,并且可以包括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这里,用户平面或数据平面携带用户业务,而控制平面携带控制信息(即,信令)。
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涉及适于支持用于与物理上紧密接近UE 550的其它设备相连接的通信技术的UE 550。这样的通信技术的示例可以基于包括在WLAN标准(包括针对WiFi网络的IEEE 802.11标准)和无线个域网(WPAN)标准中所定义的技术的无线技术。
在各个示例中,常见的电信场景是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其中存在具有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连接两者的多个用户设备。LAN可以用于互连在有限地理区域(例如,家庭或工作场所)内的用户设备。WAN可以用于接入外部网络或核心网,例如,互联网。例如,LAN连接可以使用基于IEEE 802.11协议标准的WiFi来实现,所述WiFi可以继而经由路由器接入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用户设备还可以称为LAN客户端,这是由于这些用户设备使用用于互连的LAN来接入电信服务。WAN连接可以使用诸如GSM、UMTS、LTE、cdma1x、cdma2000等之类的无线宽带订阅服务来实现。具有宽带订阅服务的用户设备表示该用户设备具有经由服务协定对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公共数据网络或私有数据网络)的接入。在各个示例中,具有宽带订阅服务的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设备、非移动设备(即,固定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即,无人机(drone)设备)。
在各个示例中,WAN连接可以使用包括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的多种无线技术来实现。例如,用户设备可以与多个无线技术相兼容以提供更广泛的WAN接入。或者WAN连接可以使用诸如数字用户线(DSL)、电缆、光纤等之类的有线宽带订阅服务来实现。
无线或有线宽带订阅服务可以直接接入外部网络或核心网(例如,互联网)。在各个示例中,仅一个针对WAN连接的宽带订阅服务可以是在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中活动的,虽然其它WAN连接可能是可用的。订阅聚合被定义为单独的宽带订阅服务的组合。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中的宽带订阅服务的订阅聚合可以有益于提高外部网络接入(例如,互联网接入),并有益于向接入互联网的用户设备提供增加的接入吞吐量。在一些示例中,宽带订阅服务还可以称为回程链路。
在一些实例中,来自单个用户设备的高带宽需求(即,高数据吞吐量要求)可能使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中的整体数据吞吐量降级。该吞吐量降级可能是由于在数个用户设备之中使用单个共享的宽带订阅服务。
图6示出了具有多个各自具有LAN接入(例如,经由WiFi)的用户设备的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600的示例,所述LAN接入使用单个家庭路由器来进行WAN接入。在该场景中,具有4G无线接入、DSL有线接入、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卫星回程接入、光纤到家接入或对外部网络620的任何其它宽带接入(例如,ISP接入、核心网接入、互联网接入等)的单个家庭路由器610由于单个家庭路由器的有限WAN接入吞吐量而导致用户吞吐量瓶颈。例如,WAN接入吞吐量可能被限于近似5Mbps,而LAN接入吞吐量范围可以从100至1000Mbps。因此,例如,多个用户设备630a、630b、630c、630d可能受到有限WAN接入限制,虽然一些用户设备可能由于所示出的网络配置或由于在其LAN上的用户不活动而具有未利用的WAN接入能力。替代地,在其中用户设备连接到WAN和WLAN两者的不同网络配置中,如果该用户设备在WAN上空闲,则该用户设备可以仍然与WLAN上的其它设备共享其WAN接入。
在本公开内容中给出了针对增强用户吞吐量的替代方案,以减轻WAN接入吞吐量和峰值数据速率约束。此外,替代方案被呈现为在对网络硬件或标准协议没有改变或有最小改变的情况下提供防范网络中断的保护。
图7示出了宽带订阅系统700的第一示例,其中,通过聚合来自各种用户设备730a、730b、730c、730d的WAN接入来获得额外的WAN接入吞吐量。在图7的示例中,用户设备730a、730b是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也就是说,除了使用家庭路由器710的基线WAN接入以外,用户设备730a、730b具有对外部网络720(也称为运营商DSL/无线接入/核心网)的单独WAN接入。例如,第一用户设备(例如,妻子的LTE智能电话730a)可以具有40Mbps的WAN接入吞吐量,并且第二用户设备(例如,丈夫的HSPA+智能电话730b)可以具有30Mbps的WAN接入吞吐量,从而得到75Mbps(5+40+30=75Mbps)的聚合WAN接入吞吐量。如图7中所示出的,用户设备730c向外部网络720发送数据并且从外部网络720接收数据。用户设备730c被称为传统设备。
图8示出了宽带订阅系统800的第二示例,其中,通过聚合来自各种用户设备830a、830b、830c、830d的WAN接入来获得额外的WAN接入吞吐量。在图8的示例中,用户设备830a、830b是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也就是说,用户设备830a、830b具有对外部网络820(也称为运营商无线接入网络)的单独WAN接入。例如,第一用户设备(例如,妻子的LTE智能电话830a)可以具有40Mbps的WAN接入吞吐量,第二用户设备(例如,丈夫的HSPA+智能电话830b)可以具有30Mbps的WAN接入吞吐量,并且第三用户设备(例如,青少年的LTE热点电话850)可以具有40Mbps的WAN接入吞吐量,从而得到110Mbps(40+30+40=110Mbps)的聚合WAN接入吞吐量。在图8中示出的示例中,LAN(例如,WiFi)可以在单个频率信道上操作。在图8的示例中,在宽带订阅服务中不需要单独的路由器。如图8中所示出的,用户设备830c向外部网络820发送数据并且从外部网络820接收数据。用户设备830c被称为传统设备。
图9示出了宽带订阅系统900的第三示例,其中,通过聚合来自各种用户设备930a、930b、930c、930d的WAN接入来获得额外的WAN接入吞吐量。在图9的示例中,用户设备930a、930b是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也就是说,用户设备930a、930b具有对外部网络920(也称为运营商无线接入网络)的单独WAN接入。例如,第一用户设备(例如,妻子的LTE智能电话930a)可以具有40Mbps的WAN接入吞吐量,第二用户设备(例如,丈夫的HSPA+智能电话930b)可以具有30Mbps的WAN接入吞吐量,并且第三用户设备(例如,青少年的LTE热点电话950)可以具有40Mbps的WAN接入吞吐量,从而得到110Mbps(40+30+40=110Mbps)的聚合WAN接入吞吐量。在图9中示出的示例中,LAN(例如,WiFi)可以在两个频率信道上操作,例如,f1用于传统设备并且f2用于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在图9的示例中,在宽带订阅服务中不需要单独的路由器。如图9中所示出的,用户设备930c向外部网络920发送数据并且从外部网络920接收数据。用户设备930c被称为传统设备。
在各个示例中,宽带订阅服务的聚合可以是通过使用至少两个设备来促进的,例如,聚合器设备(例如,分别在图7、图8、图9中示出的设备710、850、950,其被用作聚合器)和一个或多个桥接设备(例如,分别为图7、图8、图9中的用户设备730a和730b、830a和830b、以及930a和930b)。
在各个示例中,聚合器设备(也称为“聚合器”)可以发现子网中的所有用户设备,其中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可以被划分成两个子网:针对具有回程能力的设备的一个子网(即,WAN子网)和针对不具有宽带订阅服务的传统设备的另一个子网(即,LAN子网)。不具有宽带订阅服务表示不具有对外部网络的接入。子网是家庭或工作网络的定义的部分。在网络内容中,“发现”表示基于由网络设备进行的网络监控来确定网络单元和/或服务。
聚合器设备(例如,分别在图7、图8、图9中示出的设备710、850、950,其被用作聚合器)可以对于每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在定期(例如,每日、每周、每月等)基础上存储可用或共享的“数据桶(data bucket)”的数据库。聚合器设备还可以充当用于所有向外数据请求的代理。例如,聚合器设备可以基于所要求的服务质量(QoS)和可用的“数据桶”或者基于用户数据使用模式通过所选择的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来执行对数据请求的路由(例如,智能路由)。聚合器设备可以基于可用的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和吞吐量来执行第二热点频率的启动。例如,聚合器设备可以存在于智能电话或WiFi路由上。聚合器设备可以代表客户端执行多链路传输控制协议(TCP)以聚合多个回程链路。
智能路由是使用可以由路由规则的集合和/或由用户预先定义的准则来对数据进行的路由。智能路由可以包括用于在源(即,发送方)与目的地(即,接收方)之间选择路由(互连的一系列网络链路)的步骤。在一些示例中,智能路由可以合并路由算法,所述路由算法基于准则的集合来确定最优路径。此外,智能路由可以是动态的(即,时间的函数)并且可以基于当前业务状态。例如,当前业务状况可以由设备通过业务流量测量来监控,并且可以通过诸如吞吐量、延迟、延迟抖动、分组丢失统计、缓冲区溢出等之类的网络业务参数的集合来量化。在各个示例中,智能路由可以基于具有回程能力的设备和传统设备的混合或负载。
在一些示例中,动态的业务分配可以基于定期的业务监控,其中以特定的更新速率对网络业务参数进行量化。例如,定期的业务监控可以每秒执行一次、每10秒执行一次、每分钟执行一次等等。
桥接设备将设备与外部网络互连。例如,桥接设备可以发现子网中的聚合器设备。其可以例如通告可用的(例如,在每日、每周、每月等的基础上)“数据桶”。桥接设备/桥可以在LAN(例如,WiFi)上将来自聚合器设备的数据请求桥接至WAN(例如,无线或有线WAN)接口。例如,桥接设备可以使用任何蜂窝、卫星回程或有线技术并且可以使用预付费订阅或后付费订阅。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可以实现数据跨LAN(例如,WiFi)或WAN(例如,蜂窝或DSL)或两个介质的智能路由。
在各个示例中,在没有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中的其它中间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桥接设备可以具有至外部网络的直接WAN连接。也就是说,桥接设备可以被视为充当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边界的边缘设备。边缘设备是在拓扑上在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的界线处的网络设备。桥接设备可以实现与不同无线或有线接入技术相兼容的多种WAN协议。以此方式,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与外部网络相兼容。
图10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用于宽带订阅聚合中的蜂窝路由的示例协议栈1000。如本文所公开的,订阅聚合是单独的宽带订阅服务的组合。协议栈是针对网络通信的、将对等实体之间的事务示出为分层结构集合的示意性模型。在示例协议栈1000中,存在包括家庭网络的两个子网:LAN(例如,WiFi)子网1010和WAN(例如,4G蜂窝)子网1050。例如,传统用户设备1020示出在左手侧,其使用WiFi作为其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此外,传统用户设备1020使用互联网协议(IP)作为在物理层和MAC层之上的网络层并且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或传输控制协议(TCP)作为在网络层之上的传输层。例如,传统用户设备不具有WAN连接,但可以使用其LAN连接来经由具有WAN连接的另一个设备来接入互联网。
图10还示出了聚合器设备1030,其也使用WiFi作为其物理层和MAC层并且采用IP作为其网络层。此外,聚合器设备1030包括上层(例如,在IP层之上),其包括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和聚合功能以在传统用户设备与桥接设备之间实现智能路由决策。NAT可以用于例如经由表查找将一个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地址。
桥接设备1040可以通过在LAN(例如,WiFi)子网1010中包括WiFi作为其物理层和MAC层并且通过在WAN(例如,4G蜂窝)子网1050中包括4G-PHY作为其物理层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无线链路控制(RLC)/MAC作为其MAC层来在LAN子网与WAN子网之间进行桥接。例如,桥接设备1040包括IP作为其网络层并包括上层(例如,在IP层之上),所述上层包括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和聚合功能以在两个子网LAN(例如,WiFi)子网1010和WAN(例如,4G蜂窝)子网1050之间实现智能路由决策。此外,桥接设备1040可以经由IP层处的4G网关1060连接到外部IP服务器1070并且可以包括至外部IP服务器的TCP/UDP传输层链路。例如,TCP/UDP传输层链路可以对于聚合器设备1030和桥接设备1040两者来说是透明的。例如,聚合器设备1030可以是电缆调制解调器路由器或基于5G、4G、3G、2.5G或其它无线技术的智能电话/WiFi路由器。例如,桥接设备1040可以是卫星电话或基于5G、4G、3G、2.5G或其它无线技术的智能电话。例如,外部IP服务器1070可以是外部网络的一部分。
图11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用于宽带订阅聚合中的数字用户线(DSL)路由的示例协议栈1100。在该示例中,存在包括家庭网络的两个子网:LAN(例如,WiFi)子网1110和WAN(例如,DSL)子网1150。例如,传统用户设备1120示出在左手侧,其使用WiFi作为其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此外,传统用户设备1120使用互联网协议(IP)作为在物理层和MAC层之上的网络层,并且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或传输控制协议(TCP)作为在网络层之上的传输层。例如,传统用户设备1120不具有WAN连接,但可以使用其LAN连接来接入具有WAN连接的另一个设备。
图11还示出了聚合器设备1130,其也在LAN(例如,WiFi)子网1110上使用WiFi作为其物理层和MAC层并且采用IP作为其网络层。此外,聚合器设备1130包括上层(例如,在IP层之上),其包括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和聚合功能以在传统用户设备1120与桥接设备1140之间实现智能路由决策。例如,聚合器设备1130通过在LAN(例如,WiFi)子网1110中包括WiFi作为其物理层和MAC层并通过在WAN(例如,DSL)子网1150中包括DSL-PHY作为其物理层以及DSL-MAC作为其MAC层来连接LAN(例如,WiFi)子网1110和WAN(例如,DSL)子网1150。
例如,桥接设备1140包括IP作为其网络层并包括上层(例如,在IP层之上),所述上层包括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和聚合功能以实现智能路由决策。NAT可以用于例如经由表查找将一个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地址。此外,桥接设备1140可以经由IP层处的DSL网关1160连接到外部IP服务器1170并且可以包括至外部IP服务器1170的TCP/UDP传输层链路。例如,TCP/UDP传输层链路可以对于聚合器设备1130和桥接设备1140来说是透明的。例如,聚合器设备1130可以基于WiFi、WiMax、蜂窝-毫微微、蓝牙或其它无线技术。在各个示例中,在IP层中实现聚合器设备1130变化,所述IP层对回程或前端技术的选择不可知。例如,外部IP服务器1170可以是外部网络的一部分。
图12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针对由多个LAN客户端(即,用户设备)进行的对视频内容的同时下载的示例数据流1200。在各个示例中,视频内容可以包括由可以是WiFi设备的多个用户设备下载的多个电影。例如,LAN可以基于WiFi。在图12中,三个LAN客户端(WiFi平板计算机1、WiFi平板计算机2和WiFi膝上型计算机)使用LAN各自分别针对三个视频流视频-1、视频-2和视频-3进行“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在各个示例中,http请求是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的请求。这些http请求由执行对各种宽带订阅服务(即,WAN连接)的智能带宽分配和智能路由的聚合器设备(例如,WiFi路由器)拦截。智能带宽分配使用可以由带宽分配规则的集合和/或由用户预先定义的准则来分配带宽。
例如,聚合器设备使用映射策略来将数据请求分布在可用的宽带订阅服务上。在各个示例中,映射策略可以基于由用户预先定义的准则集合。聚合器设备还可以确定路由模式,并且还可以相应地更新网络地址转换(NAT)表。在各个示例中,当数据需要从LAN跨越至WAN时,可以调用NAT;也就是说,路由模式可以是关于使用某些桥接设备来进行路由的决定性因素。路由模式是路由技术的类型。路由模式的示例可以包括:简单桥接/路由、多端口桥接/路由、学习或透明桥接/路由、以及源路由。
随后,经由第一WAN连接向外部网络(例如,youtube.com)发送针对视频-1的请求,使用LAN向第一桥接设备(例如,智能电话1)发送针对视频-2的请求,所述第一桥接设备继而经由第二WAN连接向外部网络发送针对视频-2的请求,以及使用LAN向第二桥接设备(例如,智能电话2)发送针对视频-3的请求,所述第二桥接设备继而经由第三WAN连接向外部网络发送针对视频-3的请求。
例如,外部网络利用“http响应”来对http请求进行响应。在图12中,外部网络可以利用针对视频-1的http响应经由第一WAN连接向聚合器设备进行响应,利用针对视频-2的http响应经由第二WAN连接向第一桥接设备进行响应,以及利用针对视频-3的http响应经由第三WAN连接向第二桥接设备进行响应。随后,每个http响应可以由执行智能带宽分配和智能路由的聚合器设备拦截。聚合器设备还可以确定路由模式并且还可以相应地更新网络地址转换(NAT)表。
接着,聚合器设备可以将每个http响应转发给相应的LAN客户端(即,用户设备)。例如,使用该聚合技术,用于同时的视频流传输(下载)的聚合的峰值带宽可以是大约75Mbps。也就是说,具有所公开的聚合的示例流程图1200允许去往和来自外部网络的较快的用户吞吐量。
图13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针对由单个LAN客户端(即,用户设备)进行的对视频内容、电子邮件附件文件和图像文件的同时下载的示例数据流1300。例如,LAN可以基于WiFi。在图13中,LAN客户端、WiFi平板计算机使用LAN分别针对三个不同实体视频内容、电子邮件附件文件和图像文件进行“http请求”。在各个示例中,http请求是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的请求。这些http请求由执行对各种宽带订阅服务(即,WAN连接)的智能带宽分配和智能路由的聚合器设备(例如,WiFi路由器)拦截。
例如,聚合器设备使用目的地服务器至订阅链路映射策略来将数据请求分布在可用的宽带订阅服务上。聚合器设备还可以确定路由模式并且还可以相应地更新网络地址转换(NAT)表。
随后,经由第一WAN连接向第一外部网络(例如,itunes.com)发送针对视频内容的请求,使用LAN向第一桥接设备(例如,智能电话1)发送针对电子邮件附件文件的请求,所述第一桥接设备继而经由第二WAN连接向第二外部网络(例如,gmail.com)发送针对电子邮件附件文件的请求,以及使用LAN向第二桥接设备(例如,智能电话2)发送针对图像文件的请求,所述第二桥接设备继而经由第三WAN连接向第三外部网络(例如,fb.com)发送针对图像文件的请求。例如,每个外部网络利用“http响应”来对http请求进行响应。
在图13中,每个外部网络可以利用针对视频内容的http响应经由第一WAN连接向聚合器设备进行响应,利用针对电子邮件附件文件的http响应经由第二WAN连接向第一桥接设备和聚合器设备进行响应,以及利用针对图像文件的http响应经由第三WAN连接向第二桥接设备和聚合器设备进行响应。随后,每个http响应可以由执行智能带宽分配和智能路由的聚合器设备拦截。聚合器设备还可以确定路由模式并且还可以相应地更新网络地址转换(NAT)表。接着,聚合器设备可以将每个http响应转发给相应的LAN客户端(即,WiFi平板计算机)。例如,使用该聚合技术,用于同时的数据传输(下载)的聚合的峰值带宽可以是大约75Mbps。也就是说,具有所公开的聚合的示例流程图1300允许去往和来自外部网络的较快的用户吞吐量。
图14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针对由LAN客户端(例如,WiFi平板计算机)在多个订阅服务上进行的单个连接的示例数据流1400。例如,LAN可以基于WiFi。在图14中,LAN客户端使用LAN向外部网络(例如,cnn.com)进行“http请求”。例如,http请求是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的请求。http请求由聚合器设备(例如,WiFi路由器)拦截。随后,经由第一WAN连接向外部网络发送http请求。例如,外部网络利用“http响应”对http请求进行响应。在图14中,外部网络可以利用http响应经由第一WAN连接向聚合器设备进行响应。例如,http响应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嵌入式对象链接的html对象,其随后经由LAN被转发给LAN客户端。
随后,LAN客户端可以经由LAN向聚合器设备发送针对每个对象的多个http请求。例如,聚合器设备可以通过第二WAN连接向外部网络发送针对对象-1的第一http请求,经由第一桥接设备(例如,第一智能电话)通过第三WAN连接向外部网络发送针对对象-2的第二http请求,以及经由第二桥接设备通过第四WAN连接向外部网络发送针对对象-3的第三http请求。聚合器设备可以执行智能带宽分配、路由和传输层改变以用于多链路操作。例如,聚合器设备可以基于改变的网络状况和请求的业务来切换路由模式。
接着,聚合器设备可以接收对相应的http请求的每个对应的http响应。例如,聚合器设备经由针对对象-1的http响应直接从外部网络、经由针对对象-2的http响应通过第一桥接设备、以及经由针对对象-3的http响应通过第二桥接设备在可用的宽带订阅服务上接收数据响应。聚合器设备可以随后将各个http响应转发给LAN客户端。例如,聚合器设备可以将与单个连接相对应的数据请求分布在具有适当的传输层代理变化的多个宽带订阅服务上。也就是说,具有所公开的聚合的示例流程图1400允许去往和来自外部网络的较快的用户吞吐量。
在各个方面中,可以使用聚合和桥接协议来聚合和/或桥接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中的宽带订阅服务。图15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具有聚合器设备(例如,聚合器设备1030、1130)与桥接设备(例如,桥接设备1040、1140)之间的交互的示例聚合和桥接协议1500。在各个示例中,聚合器设备发现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中的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在网络内容中,“发现”表示基于由网络设备进行的网络监控来确定网络单元和/或服务。例如,聚合器设备可以收集网络内的信息以确定哪个(哪些)用户设备是具有回程能力的。在各个示例中,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可以具有至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的WAN连接。例如,聚合器设备可以发现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的列表连同各种网络属性(例如,吞吐量、回程容量或WAN带宽)。
在框1510中,当新的LAN客户端(例如,WiFi客户端)连接到聚合器设备时,聚合器设备可以查询该新的LAN客户端其是否支持订阅聚合以及其是否想要共享其带宽。在本公开内容中,WiFi客户端可以是使用WiFi的设备(“WiFi设备”)。也就是说,当新的LAN客户端连接到LAN接入点时,聚合器设备可以查询该新的LAN客户端。该查询可以询问新的LAN客户端其是否是支持订阅聚合、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以及其是否期望与其它客户端共享其WAN带宽。例如,LAN可以基于WiFi并且LAN接入点可以是WiFi接入点。在一些情况下,LAN接入点可以是聚合器设备。新的LAN客户端可以是另一个用户设备。
在框1520中,新的LAN客户端(例如,WiFi客户端)可以向聚合器设备指示共享简档。共享简档可以包括WAN连接参数的列表。并且,其后,新的LAN客户端可以向聚合器设备发送对其共享简档的定期更新。也就是说,聚合器设备可以从新的LAN客户端接收对共享简档的第一接收。此外,聚合器设备可以在对共享简档的第一接收之后从新的LAN客户端接收对共享简档的定期更新。在各个示例中,针对新的LAN客户端的WAN连接参数的列表可以包括吞吐量、延迟特性、抖动特性、调度信息、账单周期、后付费限制、预付费数据限制、每天用户订购的数据限制、或新的LAN客户端愿意交付共享的带宽的量、一个或多个其它WAN连接参数、或其组合。并且,WAN连接参数的列表还可以包括在何种类型的状况下新的LAN客户端愿意交付共享其带宽。在各个示例中,新的LAN客户端可以是桥接设备。
在框1530中,当源LAN客户端向聚合器设备发送数据时,聚合器设备可以经由所连接的桥接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桥接设备或通过其自身回程链路(例如,蜂窝接口或DSL接口)来将该数据路由至外部网络。也就是说,聚合器设备可以经由桥接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桥接设备来路由来自源LAN客户端的出口数据,和/或聚合器设备可以在源LAN客户端向聚合器设备发送数据业务之后经由其自身的回程链路来路由数据。在各个示例中,送往外部网络的数据可以被称为出口数据。
在各个示例中,源LAN客户端生成出口数据。在各个示例中,回程链路可以是蜂窝接口(即,蜂窝回程链路)或DSL接口(即,DSL回程链路)、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口、光纤到家接口、卫星回程、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回程链路。对出口数据的路由可以涉及一个或多个桥接设备和/或回程链路在出口方向(即,从家庭或工作场所网络到外部网络)上的聚合。在各个示例中,源LAN客户端可以是传统WiFi客户端。
在框1540中,当在出口方向上送往外部网络(其要求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数据通过LAN(例如,通过WiFi)来到一个或多个桥接设备时,桥接设备经由NAT模块更新发送方IP地址(即,源IP地址)并且通过其蜂窝接口或其DSL接口发送该数据。在各个示例中,在出口方向上送往外部网络的数据可以被称为出口数据。
在框1550中,当送往目的地LAN客户端(其要求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数据通过蜂窝接口来到一个或多个桥接设备时,该一个或多个桥接设备经由NAT模块更新接收方IP地址(即,目的地IP地址)并且通过其LAN接口发送该数据。在各个示例中,送往目的地LAN客户端的数据可以被称为入口数据。也就是说,聚合器设备可以将入口数据从一个或多个桥接设备路由至目的地LAN客户端。此外,聚合器设备可以使用聚合器设备的回程链路(绕过一个或多个桥接设备)来将入口数据路由至目的地LAN客户端。并且,在其它示例中,可以使用以下各项的组合来路由入口数据:从一个或多个桥接设备进行路由和使用聚合器设备的回程链路。目的地LAN客户端可以是入口数据的消费者。
例如,聚合和/或桥接可以使用多个传输控制协议(TCP)会话来以可靠的方式将数据从发送方传输至目的地,但具有由于TCP握手步骤而引起的延时。替代地,聚合器设备可以使用多个用户数据报(UDP)会话来以不可靠但低延时的方式(由于UDP的低开销)将数据从发送方传输至目的地。
此外,聚合可以在LAN上使用单个载波频率或多个载波频率来将数据从一个用户设备传输至另一个用户设备。多个载波频率的使用可以减轻有限的LAN吞吐量。例如,聚合器设备可以实现智能算法以在LAN上从单个载波频率切换至多个载波频率。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还可以具有根据WAN上的业务需求来触发在LAN上切换至多个载波频率的功能。
聚合器设备还可以使用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来在传统用户设备与具有回程能力的用户设备之间将LAN带宽分开。传统用户设备在本上下文中是使用仅LAN连接而不具有WAN连接的用户设备。
图16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第一示例流程图1600。在各个方面中,聚合器设备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执行流程图1600中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步骤的入口模块、路由器模块、处理器和/或出口模块。在框1610中,聚合器设备向设备发送查询并且确定该设备是桥接设备。在各个示例中,如果设备具有对广域网(WAN)的接入并且如果设备愿意与另一个设备共享其广域网(WAN)带宽,则该设备是桥接设备。在各个示例中,对WAN的接入是通过无线接口(例如,蜂窝接口)、有线接口(例如,数字用户线(DSL)接口)、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口、光纤到家接口、卫星回程等的。聚合器设备可以通过局域网(LAN)(例如,WiFi网络)发送查询。在各个示例中,聚合器设备的出口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610中的发送。在各个示例中,耦合到出口模块的天线可以用于执行框1610中的发送。
在框1620中,聚合器设备从桥接设备接收共享简档。在各个示例中,共享简档包括一个或多个WAN连接参数。该一个或多个WAN连接参数可以包括吞吐量、延迟特性、抖动特性、调度信息、账单周期、后付费限制、预付费数据限制、每天用户订购的数据限制、被交付用于由桥接设备共享的带宽的量、一个或多个其它WAN连接参数、或其组合。在各个方面中,聚合器设备可以从桥接设备接收共享简档的一个或多个定期更新。在各个示例中,由聚合器设备通过局域网(LAN)(例如,通过WiFi网络)接收共享简档。在各个示例中,共享简档是使用单个载波频率或多个载波频率来接收的。在各个示例中,聚合器设备的入口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620中的接收。在各个示例中,耦合到入口模块的天线可以用于执行框1620中的接收。
在框1630中,聚合器设备通过至少使用共享简档的桥接设备(或在其上)或者通过聚合器设备的回程链路(或在其上)将由局域网(LAN)客户端生成的第一数据路由至外部网络。聚合器设备可以使用单个载波频率或多个载波频率来路由第一数据。在各个示例中,LAN客户端是传统客户端,其中传统客户端不是回程兼容的用户设备;也就是说不具有回程兼容性。在各个示例中,第一数据是出口数据,并且外部网络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互联网、公共数据网络或私有数据网络。在各个示例中,第一数据是请求数据,例如,http请求。在各个示例中,回程链路可以是蜂窝接口(即,蜂窝回程链路)、DSL接口(即,DSL回程链路)、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口、光纤到家接口、卫星回程、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回程链路。在各个示例中,聚合器设备的路由器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630中的路由。
在框1640中,聚合器设备从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在各个示例中,聚合器设备通过使用共享简档的桥接设备或聚合器设备的回程链路中的至少一项(或在其上)接收第二数据。在各个示例中,第二数据是响应于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在各个示例中,第二数据是入口数据。在各个示例中,第二数据是响应数据,例如,“http响应”。在各个示例中,回程链路可以是蜂窝接口(即,蜂窝回程链路)、DSL接口(即,DSL回程链路)、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口、光纤到家接口、卫星回程、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回程链路。在各个示例中,聚合器设备的入口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640中的接收。在各个示例中,耦合到入口模块的天线可以用于执行框1640中的接收。
在框1650中,聚合器设备将第二数据从外部网络路由至LAN客户端。在各个示例中,聚合器设备通过局域网(LAN)(例如,WiFi网络)路由第二数据。聚合器设备可以使用单个载波频率或多个载波频率来路由第二数据。在各个示例中,聚合器设备的路由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650中的路由。
图17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示出了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第二示例流程图1700。在各个方面中,桥接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流程图1700中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步骤的入口模块、路由器模块、处理器和/或出口模块。在框1710中,桥接设备对查询进行回复:桥接设备具有对广域网(WAN)的接入并且愿意与另一个设备共享广域网(WAN)带宽。在各个示例中,查询由聚合器设备发送。在各个示例中,查询由聚合器设备通过局域网(LAN)(例如,WiFi网络)发送。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的出口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710中的回复。在各个示例中,耦合到出口模块的天线可以用于执行框1710中的回复。
在框1720中,桥接设备向聚合器设备发送共享简档,例如,发送桥接设备的至少一个共享简档。在各个示例中,共享简档包括一个或多个WAN连接参数。该一个或多个WAN连接参数可以包括吞吐量、延迟特性、抖动特性、调度信息、账单周期、后付费限制、预付费数据限制、每天用户订购的数据限制、被交付用于由桥接设备共享的带宽的量、一个或多个其它WAN连接参数、或其组合。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发送共享简档的一个或多个定期更新。在各个示例中,共享简档是通过局域网(LAN)(例如,通过WiFi网络)发送的。在各个示例中,共享简档是使用单个载波频率或多个载波频率来发送的。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的出口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720中的发送。在各个示例中,耦合到出口模块的天线可以用于执行框1720中的发送。
在框1730中,桥接设备通过聚合器设备从局域网(LAN)客户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是送往外部网络的。在各个示例中,LAN客户端是传统客户端,其中传统客户端不是回程兼容的用户设备;也就是说不具有回程兼容性。在各个示例中,第一数据是出口数据并且外部网络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互联网、公共数据网络或私有数据网络。在各个示例中,第一数据是请求数据,例如,http请求。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的入口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730中的接收。在各个示例中,耦合到入口模块的天线可以用于执行框1730中的接收。
在框1740中,桥接设备更新第一数据的发送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在各个示例中,发送方IP地址是源IP地址并且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来更新。在各个示例中,发送方IP地址对应于LAN客户端。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的路由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740中的更新。
在框1750中,桥接设备使用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来将第一数据路由至外部网络。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通过广域网(WAN)或通过桥接设备的回程链路来路由第一数据。在各个示例中,回程链路可以是蜂窝接口(即,蜂窝回程链路)、DSL接口(即,DSL回程链路)、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口、光纤到家接口、卫星回程、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回程链路。桥接设备可以使用单个载波频率或多个载波频率来路由第一数据。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的路由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750中的路由。
在框1760中,桥接设备从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在各个示例中,第二数据是响应于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在各个示例中,第二数据是入口数据。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通过无线WAN(例如,蜂窝网络)来接收第二数据。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通过有线WAN(例如,数字用户线(DSL)网络)来接收第二数据。在其它示例中,桥接设备通过桥接设备的回程链路来接收第二数据。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的入口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760中的接收。
在框1770中,桥接设备更新第二数据的接收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在各个示例中,接收方IP地址是目的地IP地址并且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来更新。在各个示例中,接收方IP地址对应于LAN客户端。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的路由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7470中的更新。
在框1780中,桥接设备使用该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来将第二数据路由至LAN客户端的聚合器设备。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通过局域网(LAN)(例如,通过WiFi网络)来路由第二数据。桥接设备可以使用单个载波频率或多个载波频率来路由第二数据。在各个示例中,桥接设备的路由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框1780中的路由。
应当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中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是对示例性过程的说明。要理解的是,基于设计偏好,可以重新布置方法中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次序给出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不意在受限于所给出的具体次序或层次,除非在其中特定地记载。
图18是示出了使用处理电路1802的装置的硬件实现方式的简化示例的概念图1800,所述处理电路180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如本文所公开的要素或者要素的任何部分或者要素的任意组合可以利用处理电路1802来实现。处理电路1802可以包括由硬件和软件模块的一些组合来控制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处理器1804的示例包括被配置为执行贯穿本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定序器、门控逻辑、分立硬件电路和其它适当的硬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可以包括专门的处理器,所述专门的处理器执行特定的功能并且可以由软件模块1816中的一个软件模块来配置、扩大或控制。在各个方面中,软件模块1816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16至图17的流程图中的特征和/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和/或步骤的出口模块、入口模块和/或路由模块。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可以通过在初始化期间加载的软件模块1816的组合来配置,并且还通过在操作期间加载或卸载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1816来进一步配置。
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处理电路1802可以利用由总线1810总体表示的总线架构来实现。取决于处理电路1802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181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总线1810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和存储设备1806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存储设备1806可以包括存储器设备和大容量存储设备,并且可以在本文中被称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或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总线1810还可以链接诸如定时源、定时器、外围设备、电压调节器和功率管理电路之类的各种其它电路。总线接口1808可以提供总线1810与一个或多个收发机1812之间的接口。收发机1812可以被提供用于由处理电路支持的每个联网技术。在一些实例中,多个联网技术可以共享在收发机1812中找到的电路或处理模块中的一些或全部电路或处理模块。每个收发机1812提供用于通过各种传输介质与各种其它装置通信的单元。取决于装置的性质,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1818(例如,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并且用户接口1818可以直接地或通过总线接口1808通信地耦合到总线1810。
处理器1804可以负责管理总线1810和通用处理,其可以包括执行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包括存储设备1806)中存储的软件。在此方面,处理电路1802(包括处理器1804)可以用于实现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功能和技术中的任何方法、功能和技术。存储设备1806可以用于存储由处理器1804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并且软件可以被配置为实现本文所公开的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
处理电路1802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可以执行软件。无论是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术语,软件都应当被广义地解释为表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过程、函数、算法等等。软件可以以计算机可读形式存在于存储设备1806中或存在于外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外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或存储器1806可以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举例而言,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或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智能卡、闪速存储器设备(例如,“闪速驱动”、卡、棒、或密钥驱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除盘、以及用于存储可以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适当的介质。举例而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或存储设备1806还可以包括载波、传输线以及用于发送可以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适当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或存储设备1806可以存在于处理电路1802中、在处理器1804中、在处理电路1802外部,或者可以跨越包括处理电路1802的多个实体而分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或存储设备1806可以体现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举例而言,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在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施加在整体系统上的整体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最佳地实现贯穿本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功能。
存储设备1816可以保存以可加载的代码段、模块、应用、程序等来保存和/或组织的软件,其可以在本文中称为软件模块1816。软件模块1816中的每个软件模块可以包括指令和数据,所述指令和数据在被安装或加载在处理电路1802上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执行时有助于运行时映像1814,所述运行时映像1814控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的操作。当被执行时,某些指令可以使处理电路1802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某些方法、算法和过程来执行功能。在各个方面中,功能中的每个功能映射到在图16和图17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所公开的特征和/或步骤。
可以在处理电路1802的初始化期间加载软件模块1816中的一些软件模块,并且这些软件模块1816可以对处理电路1802进行配置以实现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功能的执行。在各个方面中,软件模块1816中的每个软件模块映射到图16和图17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所公开的特征和/或步骤。例如,一些软件模块1816可以配置内部设备和/或处理器1804的逻辑电路1822,并且可以管理对诸如收发机1812、总线接口1808、用户接口1818、定时器、数学协处理器等之类的外部设备的访问。软件模块1816可以包括控制程序和/或操作系统,其与中断处置器和设备驱动器进行交互并且控制对由处理电路1802所提供的各种资源的访问。资源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时间、对收发机1812的访问、用户接口1818等。
处理电路1802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可以是多功能的,由此,软件模块1816中的一些软件模块被加载和配置为执行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的不同实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可以额外地被适配为管理响应于来自例如用户接口1818、收发机1812和设备驱动器的输入而发起的后台任务。为了支持执行多个功能,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可以被配置为提供多任务环境,由此,多个功能中的每个功能根据需要或期望被实现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服务的任务集合。在各个示例中,多任务环境可以是利用分时程序1820来实现的,所述分时程序1820在不同任务之间传递对处理器1804的控制,由此,每个任务在完成任何未完成的操作时和/或响应于诸如中断之类的输入而向分时程序1820返回对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的控制。当任务具有对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的控制时,处理电路有效地专用于由与控制任务相关联的功能所针对的目的。分时程序1820可以包括操作系统、在轮询(round-robin)基础上转移控制的主循环、根据功能的优先级化来分配对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的控制的功能、和/或通过将对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的控制提供给处置功能来对外部事件进行响应的中断驱动的主循环。在各个方面中,在运行时映像1814中被描绘为功能1至功能N的功能可以包括在图16至图17的流程图中所公开的特征和/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和/或步骤。
在各个示例中,流程图1600和1700的方法可以由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18中示出的示例性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系统来实现。在各个示例中,流程图1600和1700的方法可以由用于实现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其它适当的装置或单元来实现。
提供以上的描述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文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以将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权利要求书并不旨在受限于本文所示出的方面,而是要符合与权利要求书字面语言相一致的完整范围,其中,以单数形式引用元素并不旨在表示“一个且仅有一个”(除非特别地如此声明),而是表示“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地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是指一个或多个。提及项目列表“中的至少一项”的短语指代那些项目的任意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举例而言,“a、b或c中的至少一项”旨在覆盖: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或稍后变得公知的贯穿本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个方面的要素的所有结构性和功能性等效项通过引用被明确地并入本文中,并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没有任何公开内容旨在奉献给公众,不管这样的公开内容是否明确地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没有权利要求要素要根据35U.S.C.§112第6款的规定来解释,除非要素是明确地使用短语“用于……的单元”来记载的,或者在方法权利要求的情况下,要素是使用短语“用于……的步骤”来记载的。

Claims (23)

1.一种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方法,包括:
向设备发送查询并且确定所述设备是桥接设备;
从所述桥接设备接收共享简档;以及
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将由局域网(LAN)客户端生成的第一数据路由至外部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以及
将所述第二数据路由至所述LAN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LAN客户端是不具有回程兼容性的传统客户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请求数据并且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部网络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互联网、公共数据网络或私有数据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设备具有对广域网(WAN)的接入并且所述设备将与另一个设备共享广域网(WAN)带宽,则确定所述设备是所述桥接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WAN的所述接入是通过蜂窝接口或数字用户线(DSL)接口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查询是通过局域网(LAN)来发送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LAN是WiFi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享简档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吞吐量、延迟特性、抖动特性、调度信息、账单周期、后付费限制、预付费数据限制、每天用户订购的数据限制、或被交付用于由所述桥接设备共享的带宽的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享简档是通过局域网(LAN)来接收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回程链路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蜂窝接口、数字用户线(DSL)接口、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口、光纤到家接口、或卫星回程。
13.一种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方法,包括:
对查询进行回复:桥接设备具有对广域网(WAN)的接入并且愿意与另一个设备共享广域网(WAN)带宽;
发送所述桥接设备的至少一个共享简档;
从局域网(LAN)客户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送往外部网络的;
更新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以及
使用所述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来将所述第一数据路由至所述外部网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
更新所述第二数据的接收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以及
使用所述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来路由所述第二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来更新所述接收方IP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部网络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互联网、公共数据网络或私有数据网络。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来更新所述发送方IP地址。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局域网(LAN)来发送至少一个共享简档。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共享简档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吞吐量、延迟特性、抖动特性、调度信息、账单周期、后付费限制、预付费数据限制、每天用户订购的数据限制、或被交付用于由所述桥接设备共享的带宽的量。
20.一种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装置,包括:
用于向设备发送查询并且确定所述设备是桥接设备的单元;
用于从所述桥接设备接收共享简档的单元;以及
用于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将由局域网(LAN)客户端生成的第一数据路由至外部网络的单元。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通过至少使用所述共享简档的所述桥接设备或者通过回程链路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以及
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路由至所述LAN客户端的单元。
22.一种用于聚合宽带订阅服务中的带宽的装置,包括:
用于对查询进行回复:桥接设备具有对广域网(WAN)的接入并且愿意与另一个设备共享广域网(WAN)带宽的单元;
用于发送所述桥接设备的至少一个共享简档的单元;
用于从局域网(LAN)客户端接收第一数据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送往外部网络的;
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的单元;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经更新的发送方IP地址来将所述第一数据路由至所述外部网络的单元。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外部网络接收第二数据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而被接收的;
用于更新所述第二数据的接收方IP地址以生成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的单元;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经更新的接收方IP地址来路由所述第二数据的单元。
CN201680046672.3A 2015-08-10 2016-07-12 多个宽带订阅共享 Pending CN1078523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22,658 2015-08-10
US14/822,658 US20170048924A1 (en) 2015-08-10 2015-08-10 Multiple broadband subscription sharing
PCT/US2016/041941 WO2017027152A1 (en) 2015-08-10 2016-07-12 Multiple broadband subscription shar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364A true CN107852364A (zh) 2018-03-27

Family

ID=56557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6672.3A Pending CN107852364A (zh) 2015-08-10 2016-07-12 多个宽带订阅共享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48924A1 (zh)
EP (1) EP3335388A1 (zh)
JP (1) JP2018527810A (zh)
KR (1) KR20180039639A (zh)
CN (1) CN107852364A (zh)
BR (1) BR112018002555A2 (zh)
TW (1) TW201707419A (zh)
WO (1) WO201702715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6893A (zh) * 2021-08-25 2021-11-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4008991A (zh) * 2019-05-13 2022-02-01 128技术公司 使用基于分段的度量的路由
CN114124731A (zh) * 2020-08-26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监控方法、装置、集成电路及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3324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olicies for improving network system performance
US9473987B1 (en) * 2015-11-12 2016-10-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bining bandwidth from multiple cellular connections into a single WLAN network
US10785671B2 (en) * 2018-06-25 2020-09-22 Behrooz Shariat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data aggregation in wide area networks
US11818054B2 (en) * 2022-03-18 2023-11-14 Dish Network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multiple networks from a gatewa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76091B1 (en) * 2002-07-22 2008-05-20 Sprint Spectrum L.P. Wireless bridge for interfacing an 802.11 network with a cellular network
CN101547086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接入网络组播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723135A1 (en) * 2012-10-19 2014-04-23 Telefonica S.A.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sharing wireless broadband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CN104170424A (zh) * 2012-03-19 2014-11-26 诺基亚公司 用于订阅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95765A1 (en) * 2013-06-06 2014-12-1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3000A1 (en) * 2006-09-12 2008-03-13 Gadi Shor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Bridge and a Device
US8792345B2 (en) * 2010-01-14 2014-07-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public packet networks from a local environment
US10833892B2 (en) * 2015-03-05 2020-11-10 Blackberry Limited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device and a cellular access network nod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76091B1 (en) * 2002-07-22 2008-05-20 Sprint Spectrum L.P. Wireless bridge for interfacing an 802.11 network with a cellular network
CN101547086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接入网络组播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170424A (zh) * 2012-03-19 2014-11-26 诺基亚公司 用于订阅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EP2723135A1 (en) * 2012-10-19 2014-04-23 Telefonica S.A.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sharing wireless broadband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WO2014195765A1 (en) * 2013-06-06 2014-12-1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OSSI CLAUDIO ET AL: "Can wireless support wired broadband? A practical showcase for residential networks", 《IEEE》 *
VALLINA-RODRIGUEZ N ET AL: "When david helps goliath:The case for 3G onloa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ACM WORKSHOP ON HOT TOPICS IN NETWORKS》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8991A (zh) * 2019-05-13 2022-02-01 128技术公司 使用基于分段的度量的路由
CN114008991B (zh) * 2019-05-13 2024-03-12 128技术公司 使用基于分段的度量的路由的装置、方法和介质
CN114124731A (zh) * 2020-08-26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监控方法、装置、集成电路及网络设备
CN114124731B (zh) * 2020-08-26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监控方法、装置、集成电路及网络设备
CN113676893A (zh) * 2021-08-25 2021-11-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3676893B (zh) * 2021-08-25 2023-03-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48924A1 (en) 2017-02-16
JP2018527810A (ja) 2018-09-20
BR112018002555A2 (pt) 2018-09-18
TW201707419A (zh) 2017-02-16
KR20180039639A (ko) 2018-04-18
WO2017027152A1 (en) 2017-02-16
EP3335388A1 (en) 2018-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409335A1 (en) Multi-access management service packet classification and prioritization techniques
CN107852364A (zh) 多个宽带订阅共享
US11683087B2 (en) Cloud based access solution for enterprise deployment
CN109314887B (zh) 连接到虚拟化的移动核心网络
Choyi et al.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gnment and routing within 5G networks
US105817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overhead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4G and 5G networks
EP3586489B1 (en) Methods and network elements for multi-connectivity control
WO2017200978A1 (en) Security-based slice selection and assignment
Sirotkin 5G Radio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The Dark Side of 5G
JP2016517647A (ja) 仮想チャネル結合
NL2033607B1 (en) Traffic steering and cross-layered and cross-link mobility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multi-access management services
EP3895470B1 (en) Policy node, user plane node, control plane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220345443A1 (e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olicy selection and flow creation based on domain name system (dns) application metadata
WO2018167254A1 (en) Unique qos marking ranges for smfs in a 5g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W202337184A (zh) 包括非5g網路的端對連接的5g qos配置
WO2021078792A1 (en)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service migration
Costa-Pérez et al. Network slicing for 5G networks
WO202401237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23215771A1 (en)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for localized services
WO2023043521A1 (en) Trigger-based keep-alive and probing mechanism for multiaccess management services
WO2023038692A1 (en) Dynamic traffic management for multi-access management services
WO2023083446A1 (en) First node, device, endpoint, second nod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handling inform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