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1211A - 对象及通信程序 - Google Patents

对象及通信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1211A
CN107851211A CN201680042199.1A CN201680042199A CN107851211A CN 107851211 A CN107851211 A CN 107851211A CN 201680042199 A CN201680042199 A CN 201680042199A CN 107851211 A CN107851211 A CN 107851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21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1211B (zh
Inventor
种村嘉高
立木阳郎
立木阳一郎
内藤昌行
河添智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51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1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1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1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6Protecting data by securing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devices or proce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ircuits, e.g. for protecting identification code in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3External electrical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59Responders; Transpo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3Clearing memory, e.g. to prevent the data from being stol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63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certificates, e.g. public key certificate [PKC] or attribute certificate [AC];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一种对象,其具备:第一通信接口部,其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第二通信接口部,其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将基于经由第一通信接口部从第一设备接收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铜鼓第二通信接口部发送给第二设备,同时,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的与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Description

对象及通信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个对象及通信程序。
本申请基于2015年7月23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46041号要求优先权,并且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关于IC卡的技术,所述IC卡具备接触式通信接口(接触通信接口)和非接触式通信接口(非接触通信接口),可以使用每一个通信接口分别与两个设备同时进行通信。该IC卡是,由IC卡判断是从接触通信接口接收了命令,还是从非接触通信接口接收了命令,并生成对应通信接口的响应消息。例如,IC卡可以生成两个公钥证书(响应消息)。第一公钥证书是使用接触通信接口发送,用于比较窄范围。另一面,第二公钥证书是使用,即使被恶意使用的情况下其损害比较小的非接触通信接口发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3093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IC卡,在可以使用两个通信接口中每一个分别同时与两个设备进行通信的对象的情况下,可以设想将从一个通信接口接收的一个设备的信息通过另一个通信接口向另一个设备发生。此时,可能存在与一个通信接口终止通信后,另一个设备中还留有一个设备的信息的情况。从安全角度来看,该信息一直保留在其他设备中是不可取的。
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象和通信程序,用于减少在可以使用多个通信接口的每一个与多个设备的每一个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从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传送的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对象,其具备:第一通信接口部,其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第二通信接口部,其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将基于经由第一通信接口部从第一设备接收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铜鼓第二通信接口部发送给第二设备,同时,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的与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通信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将基于经由第一通信接口部从第一设备接收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的与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在可以使用多个通信接口的每一个与多个设备的每一个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可以减少从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传送的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IC卡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IC卡的通信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序列图。
图4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IC卡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5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IC卡的通信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序列图。
图6表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IC卡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7表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IC卡的通信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数附图详细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概要的说明图。图示的IC卡10是可以使用第一通信接口(第一通信IF)和第二通信接口(第二通信IF)的每一个分别同时并行的与两个设备即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进行通信的IC(Integrated Circuit)卡(对象的例子)。例如,IC卡10可以将通过第一通信接口接收的第一设备20的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向第二设备30输出。此时,可能存在与第一通信接口的通信终止后,第二设备30中还保留第一设备20的信息的情况。从安全角度来看,该信息一直保留在其他设备中是不可取的。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的与第一设备20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30发送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是请求删除向第二设备30发送的第一设备20的信息。由此,IC卡10可以使第二设备30中不保留第一设备20的信息,可以减少第一设备20的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
图2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IC卡10具备第一通信接口部101、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和控制部103。第一通信接口部101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与设备(例如、第一设备20)进行通信。第二通信接口部102通过第二通信接口与不同于第一通信接口的通信目的地的设备(例如第二设备30)进行通信。
例如,第一通信接口是用于通过非接触与第一设备20进行通信的非接触通信接口。另一方面,第二通信接口是用于通过与第二设备30接触而连接并进行通信的接触通信接口。
并且,第一通信接口以及第二通信接口可以是二者都是接触通信接口,也可以是二者都是非接触通信接口。
控制部103控制第一通信接口部101和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将通过一个通信接口接收的命令或信息转换为适合于另一个通信接口的命令或信息,并通过另一个通信接口发送。例如,控制部103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101取得从第一设备20接收的信息(以下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控制部103进行控制以将基于从第一设备20取得的第一信息的信息(以下将称为“第二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发送给第二设备30。
此外,控制部103进行控制以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101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发送给第二设备30。
并且,第二信息可以是至少包括第一信息的一部分的信息,也可以是对应于第一信息的信息。此外,第二信息可以是第一信息本身,也可以是将以第二通信接口的通信规范接收的第一信息协议转换为第二通信接口的通信规范的信息。
以下,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的通信方法。
图3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中的通信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序列图。
(步骤S101)IC卡10分别与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并行(同时)通信中。具体为,控制部103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101和第二通信接口部102中的每一个与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中的每一个并行通信中。例如,控制部103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从第一设备20取得第一信息,同时将基于所取得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发送给第二设备30。
(步骤S102)第一设备20在第一信息的发送终止后,对IC卡发送表示通信终止的通信终止命令。
(步骤S103)IC卡10的第一通信接口部101接收第一设备20发送的通信终止命令后,将所接收的通信终止命令转送给控制部103。
(步骤S104)控制部103取得来自第一通信接口部101的通信终止命令后,作为针对第二通信接口的命令,生成用于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第二信息的数据删除命令。
(步骤S105)并且,控制部103请求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发送所生成的数据删除命令。
(步骤S106)第二通信接口部102根据控制部103的请求,向第二设备30发送数据删除命令。
由此,接收到数据删除命令的第二设备30将删除从卡IC10取得的第二信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对象的一个例子)具备:与第一设备20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接口部101、与第二设备30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接口部102、控制部103。控制部103进行控制以将基于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101接收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发送给第二设备30。此外,控制部103进行控制以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101的与第一设备20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30。
由此,IC卡10可以使第二设备30中不会保留第一设备20的信息。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IC卡在可以使用多个通信接口的每一个与多个设备的每一个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可以减少从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传送的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
例如,控制部103进行控制以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101从第一设备20取得表示通信终止的信息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30。由此,IC卡10可以检测出于第一设备20的通信终止,并可以使第二设备30中不会保留第一设备20的信息。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A与图1表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可以使用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中的每一个分别同时并行的与两个设备即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进行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通信接口的非接触式通信接口是,例如具有较长通信距离的WiFi(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紫蜂协议(ZigBee(注册商标))等的无线接口。
图4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A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IC卡10A具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第二通信接口部102、控制部103A。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通过第一通信接口(无线接口)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一设备20)进行通信。第二通信接口部10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通信接口部102相同,通过第二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二设备30)进行通信。
控制部103A通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取得从第一设备20接收的第一信息。此外,控制部103A进行控制以将基于从第一设备20取得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发送给第二设备30。
此外,控制部103A进行控制,以在检测出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切断与第一设备20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发送给第二设备。
以下,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A的通信方法。
图5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A的通信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序列图。
(步骤S201)IC卡10A与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中的每一个并行(同时)通信中。具体为,控制部103A通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和第二通信接口部102的每一个与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中的每一个并行通信中。例如,控制部103A通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从第一设备20取得第一信息,同时将基于所取得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发送给第二设备30。
(步骤S202)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监控与第一设备20之间的通信,并被切断通信后检测出通信切断。
(步骤S203)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检测出通信切断后,将通信终止命令发送给控制部103A。
(步骤S204)控制部103A从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取得通信终止命令后,作为针对第二通信接口的命令,生成用于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第二信息的数据删除命令。
(步骤S205)并且,控制部103A向第二通信接口部102请求发送所生成的数据删除命令。
(步骤S206)第二通信接口部102根据控制部103A的请求,将数据删除命令发送给第二设备30。
由此,接收到数据删除命令的第二设备30将删除从卡IC10取得的第二信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A(对象的一个例子)具备与第一设备20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第一通信接口部的另一个例子)、与第二设备30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接口部102、控制部103A。控制部103A进行控制以将基于通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从第一设备20接收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102发送给第二设备30。此外,控制部103A进行控制以在通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的与第一设备20之间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30。
具体为,控制部103A进行控制以在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检测出与第一设备20之间的通信切断时,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30。
由此,即使与第一设备20之间的通信切断而通信终止的情况下,IC卡10A也可以使第二设备30中不会保留第一设备20的信息。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可以使用多个通信接口的每一个与多个设备的每一个进行通信的情况下,IC卡10A可以减少从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传送的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B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可以使用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的每一个分别并行同时的与两个设备即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进行通信。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接口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是无线通信接口,第二通信接口是例如对应于Proactive命令的接触通信接口。
Proactive命令是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TS102 223中规定的CAT(Card Application Toolkit)中的命令,是IC卡10B用于对移动电话或网络服务器进行各种操作请求和信息发送的命令。
图6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B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IC卡10B具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2B、控制部103B。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相同,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无线接口)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一设备20)进行通信。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2B通过第二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二设备30)进行通信。
控制部103B通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取得从第一设备20接收的第一信息。此外,控制部103B进行控制以将基于从第一设备20取得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2B发送给第二设备30。
此外,在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检测出与第一设备20之间的通信切断的情况下,控制部103B将Proactive命令中规定的REFRESH(UICC Reset)命令通过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2B发送给第二设备30。REFRESH(UICC Reset)命令是用于使第二设备30再度重置当前正在执行的IC卡10B的重置操作的命令。
以下,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B的通信方法。
图7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B的通信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序列图。
(步骤S301)IC卡10B并行(同时)与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的每一个进行通信中。具体为,控制部103B通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和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2B中的每一个并行的与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的每一个进行通信中。例如,控制部103B通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从第一设备20取得第一信息,同时将基于所取得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2B发送给第二设备30。
(步骤S302)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监控与第一设备20之间的通信状态,通信被切断时检测出通信切断。
(步骤S303)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检测出通信切断后,将通信终止命令发送给控制部103B。
(步骤S304)控制部103B从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取得通信终止命令后,生成针对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的、用于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REFRESH(UICC Reset)。
(步骤S305)并且,控制部103B向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2B请求发送所生成的REFRESH(UICC Reset)命令。
(步骤S306)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2B根据来自控制部103B的请求,向第二设备30发送REFRESH(UICC Reset)命令。
由此,接收到REFRESH(UICC Reset)命令的第二设备30中被进行数据重读,从而自卡IC10B取得的第二信息被删除。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IC卡10B(对象的一个例子)具备与第一设备20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第一通信接口部的另一个例子)、与第二设备30进行通信的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2B(第二通信接口部的另一个例子)、控制部103B。控制部103B进行控制以将基于通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从第一设备20接收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2B发送给第二设备30。此外,控制部103B进行控制以在通过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的、与第一设备20之间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30。
具体为,控制部103B进行控制以在无线通信接口部101A检测出与第一设备20之间的通信切断时,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30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30。
由此,即使与第一设备20之间的通信切断而通信终止的情况下,IC卡10B也可以使第二设备30中不会保留第一设备20的信息。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可以使用多个通信接口的每一个与多个设备的每一个进行通信的情况下,IC卡10B可以减少从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传送的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
并且,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IC卡10(10A、10B)的一部分,例如控制部103(103A、103B)可以用计算机实现。此时,可以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通过使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该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而实现。摒弃,这里所指的“计算机系统”是内置于IC卡10(10A、10B)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周边设备等硬件。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是指软盘、磁光盘、ROM、CD-ROM等的便携式介质,内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等的存储装置。进一步,“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短时间动态地持有程序的介质,如通过因特网等的网络或电话线等的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路;暂时持有程序的介质,如在上述情况下作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此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所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也可以是通过与已将所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组合而实现。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两个通信接口同时与两个设备进行通信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三个以上的通信接口与三个以上的设备同时进行通信。
(1)一种对象,其具备:第一通信接口部,其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第二通信接口部,其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将基于经由第一通信接口部从第一设备接收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铜鼓第二通信接口部发送给第二设备,同时,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的与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2)如(1)中所记载的对象,控制部进行控制以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从第一设备取得表示通信终止的信息的情况下,将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3)如(1)中所记载的对象,控制部进行控制以在检测出第一通信接口部与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切断的情况下,将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4)如(1)至(3)中所记载的任意一个对象,控制部同时进行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部的通信,和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部的通信。
(5)一种通信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将基于经由第一通信接口部从第一设备接收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部的与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在可以使用多个通信接口的每一个与多个设备的每一个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需要减少从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传送的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的对象以及通信程序。
标号说明
10、10A、10B IC卡,20第一设备,30第二设备,101第一通信接口部,101A无线通信接口部,102第二通信接口部,102B对应Proactive命令的通信接口部,103、103A、103B控制部。

Claims (5)

1.一种对象,其具备:
第一通信接口部,其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
第二通信接口部,其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将基于经由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部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同时,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部的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对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从所述第一设备取得表示通信终止的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对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在检测出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切断的情况下,将所述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对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同时进行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部的通信,和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部的通信。
5.一种通信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
将基于经由第一通信接口部从第一设备接收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
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部的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请求删除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第二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的步骤。
CN201680042199.1A 2015-07-23 2016-07-13 对象及通信程序 Active CN107851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6041 2015-07-23
JP2015146041 2015-07-23
PCT/JP2016/070675 WO2017014125A1 (ja) 2015-07-23 2016-07-13 オブジェクト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1211A true CN107851211A (zh) 2018-03-27
CN107851211B CN107851211B (zh) 2021-02-19

Family

ID=5783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2199.1A Active CN107851211B (zh) 2015-07-23 2016-07-13 对象及通信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4228B2 (zh)
EP (1) EP3327635B1 (zh)
JP (2) JP6272570B2 (zh)
CN (1) CN107851211B (zh)
ES (1) ES2835074T3 (zh)
WO (1) WO201701412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5942A (zh) * 2004-12-03 2007-10-31 诺基亚公司 用于从第一终端单元向第二终端单元迁移特定加密访问对象的方法和设备
US20110275330A1 (en) * 2010-05-07 2011-11-10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amplifier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N102263846A (zh) * 2011-08-15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存储方法及设备
CN103810411A (zh) * 2002-05-29 2014-05-21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
WO2015026508A2 (en) * 2013-08-22 2015-02-2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Interposer coupling assembly having an optical pathway including a grin lens and related optical plug assembl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5737B2 (ja) * 1991-11-27 2002-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の機密情報管理方式
JP3377138B2 (ja) * 1994-12-28 2003-02-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Icカードシステムおよびicカードおよびデータキャリアおよびホスト側端末
JP2005165649A (ja) * 2003-12-02 2005-06-23 Ntt Docomo Inc データ授受装置
JP2006039966A (ja) * 2004-07-27 2006-02-09 Toshiba Corp メモリカードおよびメモリカードに搭載されるカード用コントローラ並びにメモリカードの処理装置
DE102004046845A1 (de) * 2004-09-27 2006-03-30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Dual-Interface Teilnehmerkarte bei Verkehrsmitteln, für die ein Fahrschein erforderlich ist
JP4770255B2 (ja) 2005-04-26 2011-09-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cカード、および、icカードに実装されるコマンドの処理方法
EP1895790B1 (en) 2006-08-31 2013-10-23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A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a handset device and IC cards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US8929805B2 (en) * 2007-10-30 2015-01-06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KR101320618B1 (ko) * 2010-12-21 2013-10-2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스마트키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8898088B2 (en) * 2012-02-29 2014-11-25 Google Inc. In-card access control and monotonic counters for offline payment processing system
US10102522B2 (en) * 2013-04-02 2018-10-16 Nxp B.V. Digital wallet bridge
US9750077B2 (en) * 2013-09-06 2017-08-29 Intel IP Corporation Network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for mobile devices
JP6044597B2 (ja) * 2014-07-01 2016-12-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中継サーバー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692848B2 (en) * 2014-09-24 2017-06-27 Zixcorp Systems, Inc. Preemptive loading of protected data for streaming mobile devices
US9917882B2 (en) * 2014-11-30 2018-03-13 Sonicwall Inc. Transparent deferred spooling store and forward based on standard network system and client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411A (zh) * 2002-05-29 2014-05-21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
CN101065942A (zh) * 2004-12-03 2007-10-31 诺基亚公司 用于从第一终端单元向第二终端单元迁移特定加密访问对象的方法和设备
US20110275330A1 (en) * 2010-05-07 2011-11-10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amplifier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N102263846A (zh) * 2011-08-15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存储方法及设备
WO2015026508A2 (en) * 2013-08-22 2015-02-2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Interposer coupling assembly having an optical pathway including a grin lens and related optical plug assembl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27635A4 (en) 2018-07-18
WO2017014125A1 (ja) 2017-01-26
US20180211048A1 (en) 2018-07-26
EP3327635A1 (en) 2018-05-30
EP3327635B1 (en) 2020-11-18
JP6850248B2 (ja) 2021-03-31
ES2835074T3 (es) 2021-06-21
JPWO2017014125A1 (ja) 2017-11-30
US10614228B2 (en) 2020-04-07
JP2018067351A (ja) 2018-04-26
JP6272570B2 (ja) 2018-01-31
CN107851211B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7276B2 (en) Secure eleme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KR101911755B1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환경에서 개인 건강 데이터를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953729B (zh) 基于量子密钥的卫星通信加密系统及方法
CN105338657B (zh) eUICC卡与管理平台的连接方法和eUICC卡
KR20160111211A (ko)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3023541A (zh) 近场通信读取器装置、近场通信标签装置、近场通信系统
CN108376224A (zh) 一种移动存储设备及其加密方法与装置
CN111464419A (zh) 一种基于总线网络通信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CN109951400A (zh) 终端的指令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387255B (zh) 一种利用智能卡处理第三方扩展业务数据的方法与装置
KR20170104356A (ko) 디바이스 매칭 방법
US2007003340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CN107657199A (zh) 行动装置、验证装置及其验证方法
CN105303083A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JP5670386B2 (ja)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EP345122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7851211A (zh) 对象及通信程序
KR20220005933A (ko) 클라우드 서버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05282821A (zh) 一种终端及终端连接无线保真WiFi热点的方法
KR20200069532A (ko)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프로토콜에 기반하는 네트워크에서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CN110875895A (zh) 实现智能终端软件登录的方法、系统、设备、及车辆
CN106557372B (zh) 一种应用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JP7428263B2 (ja) 算出装置、算出システム、算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151160A (zh) 通信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090894B (zh) 一种锁卡数据重建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