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6982B - 雾化单元 - Google Patents

雾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6982B
CN107846982B CN201680044010.2A CN201680044010A CN107846982B CN 107846982 B CN107846982 B CN 107846982B CN 201680044010 A CN201680044010 A CN 201680044010A CN 107846982 B CN107846982 B CN 1078469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holding
heating element
holding member
atomizing unit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40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46982A (zh
Inventor
铃木晶彦
竹内学
中野拓磨
山田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Tobac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Tobac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Tobacco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Tobac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846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6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46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6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M11/04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operated by the vapou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to be sprayed or atomised
    • A61M11/041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operated by the vapou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to be sprayed or atomised using heaters
    • A61M11/042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operated by the vapou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to be sprayed or atomised using heaters electric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6Inhaling appliances shaped like cigars, cigarettes or p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16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incorporating mean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the material to be spray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9/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 B05B9/002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incorporating mean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the material to be spray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61M2016/0015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inhalation detectors
    • A61M2016/0018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inhalation detectors electrical
    • A61M2016/0024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inhalation detectors electrical with an on-off output signal, e.g. from a swit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12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interchangeable cassettes forming partially or totally the fluid circuit
    • A61M2205/123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interchangeable cassettes forming partially or totally the fluid circuit with incorporated reservoi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单元(111),其具有:液体保持部件(12),其保持气溶胶源;发热体(13),其将由所述液体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气溶胶源雾化;覆盖部件(15),其限制对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所述气溶胶源的供给量;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形状,在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B)上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接近,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覆盖部件覆盖。

Description

雾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不经燃烧而将气溶胶源雾化的发热体的雾化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一种不经燃烧而用于吸取香味的非燃烧式香味吸取器。非燃烧式香味吸取器具有不经燃烧而将气溶胶源雾化的雾化单元。雾化单元具有储存气溶胶源的贮存部、保持从贮存部供给的气溶胶源的液体保持部件、将由液体保持部件保持的气溶胶源雾化的发热体(雾化部)。在此,发热体为具有螺旋形状的线圈,且具有沿着规定方向延伸的形状。液体保持部件具有沿着规定方向延伸的形状,在相对于规定方向的正交方向上与雾化部的外侧侧面接触配置(例如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172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5-5046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第一特征提供一种雾化单元,其构思为,具有:液体保持部件,其保持气溶胶源;发热体,其将由所述液体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气溶胶源雾化;覆盖部件,其限制对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所述气溶胶源的供给量;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具有沿着规定方向延伸的形状,在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接近,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覆盖部件覆盖。
第二特征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在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接近的范围内,所述覆盖部件在沿着所述规定方向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全长覆盖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
第三特征在第一或第二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在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接近的范围内,所述覆盖部件在以所述规定方向为轴的周向上在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整周覆盖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
第四特征在第一~第三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覆盖部件均等地覆盖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
第五特征在第一四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覆盖部件以不具有开口的方式覆盖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
第六特征在第四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覆盖部件具有等间隔配置的10个以上的开口。
第七特征在第四或第六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覆盖部件具有等间隔配置的多个开口,由所述覆盖部件覆盖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面积即覆盖面积为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面积的60%以上。
第八特征在第一~第七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覆盖部件在所述正交方向上将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向内侧方向按压,由此使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接触或接近于所述发热体。
第九特征在第一~第八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由所述覆盖部件覆盖的状态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厚度小于未由所述覆盖部件覆盖的状态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厚度。
第十特征在第一~第九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具备储存所述气溶胶源的贮存部,所述贮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正交方向上配置于所述覆盖部件的外侧。
第十一特征在第一~第十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具备阻隔部件,所述阻隔部件在所述正交方向上在所述发热体的外侧侧面与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之间、且与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具有外侧侧面。
第十二特征在第十一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阻隔部件的外侧侧面设置在与所述覆盖部件的内侧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
第十三特征在第十一或第十二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阻隔部件包含第一筒状部件、和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筒状部件隔开间隔配置的第二筒状部件,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筒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筒状部件之间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接近。
第十四特征在第十三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第一筒状部件及所述第二筒状部件由导电部件构成,所述第一筒状部件通过与所述发热体电接触而构成第一接点,所述第二筒状部件通过与所述发热体电接触而构成第二接点。
第十五特征在第十一~第十四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阻隔部件具有可承受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所述覆盖部件将所述阻隔部件的外侧侧面向内侧方向按压的应力的强度。
第十六特征在第十一~第十五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阻隔部件为形成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的筒状部件。
第十七特征在第十六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阻隔部件具有使由所述发热体雾化的气溶胶向所述空气流路流通的气溶胶取入口。
第十八特征在第十七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阻隔部件包含形成所述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的第一筒状部件、和形成所述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的第二筒状部件,所述第二筒状部件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筒状部件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气溶胶取入口为所述规定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筒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筒状部件的间隔。
第十九特征在第一~第十八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构思为,所述覆盖部件的热传导率比所述气溶胶源或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热传导率低。
在上述特征中,覆盖部件优选为由液体无法透过的部件构成。覆盖部件也可以为液体无法透过的涂层。
在上述特征中,覆盖部件优选为由具有比气溶胶源或液体保持部件的热传导率低的热传导率的部件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抑制加热雾化的热损失。
在上述特征中,覆盖部件均等地覆盖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范围也可以仅为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与发热体接触或接近的范围,也可以为覆盖部件的内侧侧面及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接触的范围的整体。
在上述特征中,发热体也可以为通过供给至发热体的电源输出而发热的电阻发热体。进而,发热体也可以为由具有螺旋形状的线材形成,是具有沿着规定方向延伸的形状的线圈。
在上述特征中,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发热体接近是指以在液体保持部件保持气溶胶源时使发热体与气溶胶源的距离维持成可通过发热体将气溶胶源雾化的程度的方式维持发热体与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非燃烧式香味吸取器100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111的图。
图3(A)是表示图2所示的P-P剖面的图,图3(B)是表示图2所示的Q-Q剖面的图。
图4(A)~图4(D)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5(A)~图5(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A)~图6(D)是用于说明变更例1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7(A)~图7(B)是用于说明变更例2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8(A)~图8(B)是用于说明变更例3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9是表示变更例4的雾化单元111的图。
图10是表示变更例5的雾化单元111的图。
图11是表示变更例6的雾化单元111 的图。
图12(A)~图12(E)是用于说明变更例7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3(A)~图13(D)是用于说明变更例8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4(A)~图14(E)是用于说明变更例9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5是表示变更例10的雾化单元111的图。
图16是表示变更例11的雾化单元111的图。
图17是表示变更例12的雾化单元111的图。
图18(A)~图18(B)是用于说明变更例13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9是表示变更例14的雾化单元111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应留意各尺寸的比率等与显示的情况不同的情况。
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参照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另外,当然,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包括彼此的尺寸的关系及比率不同的部分。
[公开概要]
在上述的背景技术所记载的雾化单元中,在与规定方向成正交方向上,在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配置有液传递部件。另外,以增大对液体保持部件的气溶胶源的供给量为目的,在正交方向上在液传达部件的外侧侧面配置有环状部件。
但是,在这种雾化单元中,为了增大气溶胶源的供给量而设置有环状部件,但对于气溶胶源被过度地供给至液体保持部件的情况(以下称为过度供给)完全未考虑。
公开的概要的雾化单元具有:液体保持部件,其保持气溶胶源;发热体,其将由所述液体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气溶胶源雾化;覆盖部件,其限制对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所述气溶胶源的供给量;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具有沿着规定方向延伸的形状,在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接近,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覆盖部件覆盖。
在公开的概要中,正交方向的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覆盖部件覆盖。能够抑制气溶胶源被过度地供给至液体保持部件的情况(过度供给)。通过过度供给的抑制,漏液的风险降低。另外,通过对过度供给的抑制,抑制加热雾化的热损失,抑制雾化效率的降低。
[实施方式]
(非燃烧式香味吸取器)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非燃烧式香味吸取器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非燃烧式香味吸取器100的图。非燃烧式香味吸取器100是不经燃烧而用于吸取香味成分的器具,具有沿着从非吸嘴端朝向吸嘴端的方向(即,规定方向A)延伸的形状。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111的图。图3(A) 是表示图2所示的雾化单元111的P-P剖面的图,图3(B)是表示图2所示的雾化单元111中的Q-Q剖面的图。此外,在下文中,应留意将非燃烧式香味吸取器100简称为香味吸取器100。
如图1所示,香味吸取器100具有吸取器主体110和烟弹130。
吸取器主体110构成香味吸取器10的主体,具有可连接烟弹130的形状。具体而言,吸取器主体100具有吸取器壳体110X,烟弹130连接于吸取器壳体110X的下游端。吸取器主体110具有不经燃烧而将气溶胶源雾化的雾化单元111和电配件单元112。雾化单元111及电配件单元112收容于吸取器壳体 110X。
在实施方式中,雾化单元111具有构成吸取器壳体110X的一部分的雾化单元壳体111X。雾化单元111具有与电配件单元112所具有的电源连接的连接部分111C和设置于连接部分111C的相反侧的吸嘴侧开口111O。连接部分 111C例如是与电源连接的连接器。吸嘴侧开口111O为接受烟弹130的开口,设置在吸嘴端侧。如图2所示,雾化单元111具有贮存部11、液体保持部件 12、发热体13、筒状部件14(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覆盖部件15、盖16、凸缘17(凸缘171及凸缘172)。这些部件收容于雾化单元壳体111X。雾化单元壳体111X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形状(例如圆筒形状)。此外,在图2中,虽然省略了上述的连接部分111C,但连接部分111C设置于凸缘172的非吸嘴端侧(电配件单元112侧)。
贮存部11储存气溶胶源。贮存部11具有适合储存用于多次抽吸动作的气溶胶源的结构(尺寸、材料、构造等)。例如,贮存部11可以是通过树脂网等材料构成的孔质体,也可以是用于储存气溶胶源的空腔。贮存部11优选为每单位体积可储存更多的气溶胶源。贮存部11只要配置在可将气溶胶源供给至液体保持部件12的位置即可,至少与液体保持部件12的一部分接触。在实施方式中,如图3(A)及图3(B)所示,贮存部11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在相对于规定方向A正交的方向B配置于覆盖部件15的外侧。
液体保持部件12保持从贮存部11供给的气溶胶源。液体保持部件12具有适合使可储存于贮存部11的气溶胶源的一部分(例如以1次抽吸动作所用的气溶胶源)从贮存部11移动至与发热体13接触或接近的位置并保持的结构(尺寸、材料、构造等)。液体保持部件12也可以是通过毛细管现象使气溶胶源从贮存部11移动至液体保持部件12的部件。此外,液体保持部件12 通过与贮存部11接触而使气溶胶源移动至液体保持部件12。在贮存部11为空腔的情况下,液体保持部件12与贮存部11的接触是指液体保持部件12在空腔(贮存部11)露出。但是,应留意的是,将液体保持部件12配置成在气溶胶源填充于贮存部11后使液体保持部件12与填充于空腔(贮存部11)的气溶胶源接触。例如,液体保持部件12由玻璃纤维或多孔质陶瓷构成。例如,液体保持部件12是由玻璃纤维或多孔质陶瓷构成的芯材。液体保持部件12 优选具有可承受发热体13的加热的耐热性。如图3(A)及图3(B)所示,液体保持部件12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圆筒形状。
在此,在正交方向B,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发热体13接触或接近。此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发热体13接近是指,将发热体13和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之间的距离维持成如下程度:该程度下,发热体13和气溶胶源的维持距离使得在液体保持部件12保持气溶胶源时可通过发热体13将气溶胶源雾化。发热体13和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之间的距离虽然取决于气溶胶源或液体保持部件12的种类、发热体13的温度等,但也可以考虑为例如3mm以下,优选为1mm以下。另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发热体13接近是指,将发热体13与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的距离维持成可通过发热体13将气溶胶源雾化的程度,因此,当发热体13和气溶胶源之间存在某一部件,使得气溶胶源处于无法由发热体13雾化的状态或气溶胶源的雾化被妨碍的状态时,不能说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发热体13接近。
在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与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接触或接近。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在液体保持部件12与第一端部分13B1之间设有筒状部件141,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不与发热体13的第一端部分13B1接触或接近。同样,在液体保持部件12和第二端部分13B2之间设有筒状部件142,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不与发热体13的第二端部分13B2接触或接近。
另外,如图3(A)及图3(B)所示,正交方向B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覆盖部件15覆盖。
发热体13是将由液体保持部件12所保持的气溶胶源雾化的雾化部的一例。在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3是通过供给至发热体13的电源输出而发热的电阻发热体。进而,发热体13由具有螺旋形状的线材形成,为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形状的线圈。另外,发热体13的内侧形成从吸嘴端(图1所示的出口130O)被吸入的空气的流路(即,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发热体13的内侧为中空。
在此,发热体13具有加热部分13A、第一端部分13B1、第二端部分13B2。在发热体13中,线材上隔着间隔设置有与电源的第一极电连接的第一接点及与电源的第二极侧电连接的第二接点。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接点由第一端部分13B1及筒状部件141构成。同样地,第二接点由第二端部分13B2及筒状部件142构成。
加热部分13A由在线材上彼此最接近地配置的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的线材构成。第一端部分13B1在线材上由加热部分13A的一方外侧的线材(在实施方式中为空气流路中的下游侧的线材)构成。第二端部分13B2在线材上由加热部分13A的另一方外侧的线材(在实施方式中为空气流路中的上游侧的线材)构成。形成加热部分13A、第一端部分13B1及第二端部分13B2的线材的间距相同。此外,应留意“间距”是指在规定方向A上彼此相邻的线材的间隔。线材的间距相同并非是指线材的间距严格地相同,而是指线材的间距实质相同。实质相同是指并未刻意地设定形成加热部分13A、第一端部分13B1及第二端部分13B2的线材的间距差异,允许起因于制造误差等的程度的差异。
筒状部件14具有筒状形状,包括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具有形成从入口112A连通至出口130O(吸嘴端)的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形状。即,筒状部件141构成第一筒状部件,筒状部件142构成在规定方向A与筒状部件141隔开间隔配置的第二筒状部件。优选地,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各自并不在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具有开口,而是具有完全关闭的筒状形状。在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筒状部件142的内径相同。
筒状部件14具有使由发热体13雾化的气溶胶朝空气流路通过的气溶胶取入口。在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14包括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气溶胶取入口为筒状部件141和筒状部件142的间隔。上述的加热部分13A被配置成在规定方向A的气溶胶取入口的全长与气溶胶取入口相邻。上述的液体保持部件12被配置成在规定方向A的气溶胶取入口的全长与气溶胶取入口相邻。根据这种构成,能够有效地利用构成发热体13(线圈)的线材的端部以外的质量良好的部分作为加热部分13A而将由液体保持部件12保持的气溶胶源雾化。另外,所谓“相邻”可以是加热部分13A(或液体保持部件12)露出于气溶胶取入口的配置关系,也可以是在加热部分13A(或液体保持部件12) 与气溶胶取入口之间存在间隙的配置关系,还可以是加热部分13A(或液体保持部件12)的一部分进入气溶胶取入口的配置关系。此外,应留意的是,即使在加热部分13A(或液体保持部件12)与气溶胶取入口相邻的形态下,加热部分13A和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的配置关系也满足上述的接触或接近的关系。
筒状部件14的一部分或全部由电阻率比构成加热部分13A的线材低的导电性部件构成,通过与发热体13接触而构成第一接点及第二接点。筒状部件 14例如由铝或不锈钢(SUS)构成。在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141构成在第一接点与第一端部分13B1接触的第一导电部件,筒状部件142构成在第二接点与第二端部分13B2接触的第二导电部件。上述的加热部分13A在筒状部件 141和筒状部件142之间从筒状部件14露出。
在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141在正交方向B上配置于液体保持部件12与第一端部分13B1之间。同样,筒状部件142在正交方向B上配置于液体保持部件12与第二端部分13B2之间。
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筒状部件14构成阻隔部件,该阻隔部件具有在正交方向B位于发热体13的外侧侧面与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之间的外侧侧面。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优选为设置在与液体保持部件12 的内侧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进而,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优选为设置在与覆盖部件15的内侧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但是,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也可以设置在不与覆盖部件15的内侧侧面对置的位置。筒状部件14优选为具有抑制发热体13因由覆盖部件15覆盖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向内侧方向的应力而变形的功能。即,筒状部件14优选为具有可承受在正交方向B 覆盖部件15将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向内侧方向按压的应力的强度。因此,筒状部件14优选由具有规定强度的导电部件(例如不锈钢(SUS))构成。在实施方式中,构成空气流路的筒状部件14具有规定强度,且筒状部件14 的外侧侧面设置在与覆盖部件15的内侧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因此,可抑制发热体13因覆盖部件15的应力所致的变形及空气流路的变形。
覆盖部件15限制对于液体保持部件12的气溶胶源供给量。如图3(A) 及图3(B)所示,覆盖部件15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圆筒形状。覆盖部件15由液体无法透过的部件构成。覆盖部件15也可以为液体无法透过的涂层。覆盖部件15优选由具有比气溶胶源或液体保持部件12的热传导率低的热传导率的部件构成。根据这种结构,发热体13的热难以传导至储存于贮存部11的气溶胶源。覆盖部件15优选为将液体保持部件12向内侧方向按压的部件,例如由具有弹性的部件构成。作为构成覆盖部件15的部件,例如能够使用硅树脂或聚烯烃类树脂。
在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与发热体13 (加热部分13A)接触或接近的范围内,覆盖部件15沿着规定方向A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全长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
在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在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与发热体13(加热部分13A)接触或接近的范围,覆盖部件15在以规定方向A 为轴的周向上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整周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
在这样的示例中,覆盖部件15优选均匀地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例如,覆盖部件15以不具有开口的方式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或者,覆盖部件15也可以具有在规定方向(液体保持部件12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和/或以规定方向为轴的周向上将各开口配置成等间隔的10个以上的开口。或者,覆盖部件15具有如上述配置成等间隔的多个开口,由覆盖部件15所覆盖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面积(即,覆盖面积)可以为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面积的60%以上。或者,覆盖部件15具有如上述配置成等间隔的10个以上的开口,且上述覆盖面积也可以是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面积的60%以上。覆盖部件15均等地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范围可以仅为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与发热体13(加热部分13A)接触或接近的范围,也可以为覆盖部件15的内侧侧面及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接触的整个范围。
此外,覆盖部件15如图2及图3(B)所示,即使在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与发热体13(加热部分13A)不接触或接近的范围,也可以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
例如,在整个发热体13(加热部分13A、第一端部分13B1及第二端部分 13B2)的外侧设置有液体保持部件12的情况下,覆盖部件15可以在覆盖部件15的内侧侧面及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接触的范围内,沿着规定方向A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全长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也可以在以规定方向A为轴的周向上在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整周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
在实施方式中,覆盖部件15优选为通过在正交方向B上将液体保持部件 12的外侧侧面向内侧方向按压,以发热体13不变形的程度的应力使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另外,在正交方向B,由覆盖部件 15覆盖的状态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厚度优选为小于未由覆盖部件15覆盖的状态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厚度。
此外,从施加发热体13不会变形的程度的应力的观点出发,优选地,即使在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与发热体13(加热部分13A)不接触或接近的范围,覆盖部件15也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并且,在设置有第一端部分13B1的范围内,在覆盖部件15的内侧设置筒状部件141,在设置第二端部分13B2的范围,在覆盖部件15的内侧设置筒状部件142
盖16为封堵供给口的部件,该供给口用于对贮存部11供给气溶胶源。在实施方式中,供给口设置在空气流路的下游侧的贮存部11的端部(以下称为下游端)。换言之,供给口以贮存部11为基准设置在与电源的连接部分111C 的相反侧(即,吸嘴侧开口111O侧)。供给口朝向规定方向(在图2中为规定方向A的下游侧)开口,该规定方向为使由发热体13雾化的气溶胶朝向吸嘴侧开口111O的方向,盖16以从吸嘴侧开口111O侧封堵供给口的方式配置。在由发热体13雾化的气溶胶朝向吸嘴侧开口111O的方向的规定方向(在图2中为规定方向A的下游侧)上,连接部分111C、贮存部11、盖16及吸嘴侧开口111O按顺序排列配置。连接部分111C、贮存部11、盖16及吸嘴侧开口111O直线配置。优选地,盖16固定在吸取器壳体110X和/或筒状部件141。通过盖16从贮存部11分离的动作(在此为往下游的动作),发热体 13或电力供给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破损。
在此,电力供给部件只要是将发热体13与电源电连接的部件即可。电力供给部件例如是将筒状部件14、凸缘17、筒状部件14或凸缘17连接到电源的导线(在图2中未图示)等。导线的配线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导线可以通过雾化单元壳体111X内而与电源连接。
凸缘17由导电性部件构成,例如连接上述的导线。例如,凸缘17具有:连接从电源的第一极延伸的导线的凸缘171、和连接从电源的第二极延伸的导线的凸缘172。凸缘171固定于筒状部件141,凸缘172固定于筒状部件142。凸缘171也可以固定于盖16。如上所述,连接于凸缘17及凸缘17的导线可以是电力供给部件的一例。电力供给部件包括:第一电力供给部分(例如与凸缘172及凸缘172连接的导线),其包括从发热体13朝向与电源的连接部分111C侧延伸的部分;第二电力供给部分(例如与凸缘171及凸缘171连接的导线),其包括从发热体13朝向连接部分111C的相反侧(即,吸嘴侧开口111O侧)延伸的部分。在这样的示例中,盖16从贮存部11分离的动作(在此为向下游的动作)将导致例如第二电力供给部分(例如与凸缘171及凸缘 171连接的导线)破损。
在此,“破损”是指各部件具有的功能降低的事象。在实施方式中,应留意的是,“破损”包括发热体13的变形、筒状部件14和发热体13的接触不良、凸缘171的脱落、导线从凸缘171的剥离、导线的断线等概念。
在实施方式中,在将盖16从贮存部11分离的方向设为分离方向的情况下,电力供给部件设置于盖16的至少一部分的分离方向侧。电力供给部件也可以以通过盖16的内部的方式配置。电力供给部件可以固定于盖16。
例如,由于盖16被固定于筒状部件141,因此,伴随着盖16的分离,将会发生发热体13的变形、筒状部件14与发热体13的接触不良等。或者,由于凸缘171设置在盖16的下游端面,因此,伴随着盖16的分离,将会发生凸缘17的脱落、导线从凸缘17的剥离、导线的断线等。或者,在凸缘171固定于筒状部件141及盖16的情况下,伴随着盖16的分离,将会发生发热体13 的变形、筒状部件14与发热体13的接触不良等。
在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3比筒状部件14、凸缘17及导线等电力供给部件更容易破损。导线比筒状部件14及凸缘17更容易破损。
气溶胶源为甘油或丙二醇等液体。气溶胶源例如如上所述,通过由树脂网等材料构成的孔质体保持。孔质体可以由非烟草材料构成,也可以由烟草材料构成。此外,气溶胶源可以包含香味成分(尼古丁成分等)。或者,气溶胶源也可不包含香味成分。
电配件单元112具有构成吸取器壳体110X的一部分的电配件单元壳体 112X。在实施方式中,电配件单元112具有入口112A。从入口112A流入的空气如图2所示,被导入雾化单元111(发热体13)。电配件单元112具有驱动香味吸取器100的电源、控制香味吸取器100的控制电路。电源及控制电路被收容于电配件单元壳体112X。电配件单元壳体112X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筒状形状(例如圆筒形状)。电源例如为锂离子电池。控制电路例如由CPU及内存构成。
烟弹130能够连接于构成香味吸取器100的吸取器主体110。烟弹130 在从入口112A连通至出口130O(吸嘴端)的空气流路上设置于雾化单元111 的下游。换言之,烟弹130不一定要在物理空间上设置于比雾化单元111更靠近吸嘴端侧的位置,只要在将从雾化单元111发生的气溶胶引导至吸嘴端侧的空气流路上设置于雾化单元111的下游即可。
例如,烟弹130具有烟弹壳体131、香味源132、网眼133A及滤嘴133B。
烟弹壳体131具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筒状形状(例如圆筒形状)。烟弹壳体131收容香味源132。在此,烟弹壳体131构成为沿着规定方向A插入吸取器壳体110X。
香味源132在空气流路上设置于雾化单元111的下游。香味源132对从气溶胶源产生的气溶胶赋予香味成分。换言之,通过香味源132赋予给气溶胶的香味被运送至吸嘴端。
在实施方式中,香味源132由对从雾化单元111发生的气溶胶赋予香味成分的原料片构成。原料片的尺寸优选为0.2mm以上1.2mm以下。进而,原料片的尺寸优选为0.2mm以上0.7mm以下。构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的尺寸越小,比表面积越增大,因此,香味成分容易从构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被释放。因此,在将希望量的香味成分赋予在气溶胶时,能够抑制原料片的量。作为构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可使用烟丝烟草、将烟草原料成形为粒状的成形体。然而,香味源132也可以为将烟草原料成形为片状的成形体。另外,构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也可以通过烟草以外的植物(例如薄荷、香草等) 构成。也可以对香味源132赋予薄荷醇等香料。
在此,构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使用例如以JIS Z 8801为基准的不锈钢筛,通过以JIS Z 8815为基准的筛选获得。例如,采用具有0.71mm的网眼的不锈钢筛,通过干燥式及机械式振荡法,经过20分钟对原料片进行筛选,获得通过具有0.71mm的网眼的不锈钢筛的原料片。接着,使用具有0.212mm 的网眼的不锈钢筛,采用干燥式及机械式振荡法经过20分钟对原料片进行筛选,去除通过了具有0.212mm的网眼的不锈钢筛的原料片。即,构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为通过了规定上限的不锈钢筛(网眼=0.71mm)而未通过规定下限的不锈钢筛(网眼=0.212mm)的原料片。因此,在实施方式中,构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的尺寸下限通过规定下限的不锈钢筛的网眼定义。此外,构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的尺寸上限通过规定上限的不锈钢筛的网眼定义。
在实施方式中,香味源132为具有碱性pH的烟草源。烟草源的pH优选为大于7,更优选为8以上。由此,能够通过气溶胶有效地输出从烟草源产生的香味成分。由此,在对气溶胶赋予希望量的香味成分时,能够抑制烟草源的量。另一方面,烟草源的pH优选为14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由此,能够抑制对香味吸取器100(例如烟弹130或吸取器主体110)的损伤(腐蚀等)。
另外,应留意的是,从香味源132发生的香味成分通过气溶胶进行输送,无须对香味源132本身进行加热。
网眼133A被设置成在香味源132的上游封堵烟弹壳体131的开口,滤嘴133B被设置成在香味源132的下游封堵烟弹壳体131的开口。网眼133A具有不会使构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通过的程度的疏密度。网眼133A的疏密度为例如具有0.077mm以上0.198mm以下的网眼。滤嘴133B由具有透气性的物质构成。滤嘴133B优选为例如醋酸纤维滤嘴。滤嘴133B具有不会使构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通过的程度的疏密度。
(非燃烧式香味吸取器的使用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非燃烧式香味吸取器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香味吸取器100在检测出用户的吸取动作时,开始对发热体13的电源输出的供给。伴随着对发热体13的电源输出的供给开始,由液体保持部件12保持的气溶胶源的雾化开始。另一方面,当香味吸取器100不再检测到用户的吸取动作时,停止对发热体13的电源输出的供给。伴随着对发热体13的电源输出的供给停止,由液体保持部件12保持的气溶胶源的雾化停止。
(雾化单元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4及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
如图4(A)所示,基座部件300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轴X,以沿着形成于基座部件300的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 (步骤A)。在实施方式中,基座部件300为包括具有圆柱形状的部分的夹具。
接着,如图4(B)所示,使固定有凸缘172的筒状部件142沿着规定方向A滑动,由此,在发热体13的外侧侧面配置筒状部件142,并且使筒状部件141沿着规定方向A滑动,由此,在发热体13的外侧侧面配置筒状部件141 (步骤E)。在这样的示例中,为了使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露出,将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以彼此分离的状态配置。
接着,如图4(C)所示,使构成雾化单元壳体111X的一部分的壳体盖体111X1沿着规定方向A滑动,由此,使壳体盖体111X1与凸缘172接触。接着,通过使液体保持部件12沿着规定方向A滑动,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 13的至少一部分(加热部分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步骤C)。壳体盖体111X1被固定于筒状部件142及凸缘172
此外,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 12的工序也可以是通过后述的图4(D)所示的覆盖部件15的配置使液体保持部件12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来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进而,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也可以是在使液体保持部件12按压加热部分13A的外侧侧面的同时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还可以是以接触加热部分13A的外侧侧面整周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此外,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是在基座部件300 (夹具)的外侧侧面配置有发热体13的情况下,在发热体13的外侧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
接着,如图4(D)所示,使覆盖部件15沿着规定方向A滑动,由此,在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配置覆盖部件15。通过覆盖部件15的配置,使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与液体保持部件12良好地接触或接近。
接着,如图5(A)所示,将构成雾化单元壳体111X的一部分的壳体筒体111X2固定于壳体盖体111X1。接着,在由壳体盖体111X1、壳体筒体111X2及筒状部件14构成的空间配置贮存部11。优选地,贮存部11的一部分还配置在覆盖部件15的外侧。贮存部11的配置也可以在将壳体筒体111X2固定于壳体盖体111X1之前进行。
在此,优选地,在发热体13的外侧侧面配置筒状部件14之后,将发热体13固定于筒状部件14。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14的固定工序在图4(B) 所示的工序之后至图5(B)所示的工序之前进行即可。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14的固定工序优选在图5(A)所示的工序之前进行,更优选为在图4(C) 的工序之前进行。由此,可在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不存在多余部件的状态下固定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14,容易固定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14。
接着,如图5(B)所示,在贮存部11填充气溶胶源之后通过盖16来封堵贮存部11的下游端。盖16被固定于壳体筒体111X2。此外,应留意的是,贮存部11的上游端被壳体盖体111X1封堵。接着,在盖16的下游端面配置凸缘171。凸缘171与筒状部件141固定。
然后,如图5(C)所示,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300(夹具)旋转,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步骤B)。在此,应留意的是,筒状部件14经由盖16或凸缘17等固定于雾化单元壳体111X(壳体盖体111X1及壳体筒体111X2)。因此,图5(C)所示的工序在将筒状部件 14固定于雾化单元壳体111X之后和/或将筒状部件14固定于发热体13之后进行。在此,通过图5(C)所示的工序在发热体13的内侧形成作为空气流路使用的空间,图5(C)所示的工序为通过发热体13的分离形成使由发热体13雾化的气溶胶向发热体13的内侧流动的气溶胶取入口(筒状部件141与筒状部件142的间隔)的工序。此外,通过使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分离,气溶胶取入口开始与发热体13的内侧相连通,因此,应留意图5(C) 所示的工序为形成气溶胶取入口的工序。
进而,图5(C)所示的工序为通过发热体13的分离而在发热体13的内侧形成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具体而言,图5(C)所示的工序为: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夹具)分离,通过发热体13的分离在发热体13的内侧形成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在这样的示例中,优选地,在图5(C)所示的工序之前进行配置形成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流路形成部件的工序(步骤G)。流路形成部件可考虑为是例如上述的筒状部件14。因此,配置流路形成部件的工序可以考虑为是图4(B)所示的工序。
在实施方式中,从筒状部件14与发热体13的电连接的观点出发,基座部件300的槽的深度或基座部件300的突起的高度优选为与形成发热体13的线材的直径相同程度以下。另一方面,从基座部件300的发热体13的保持观点出发,基座部件300的槽的深度或基座部件300的突起的高度优选为形成发热体13的线材的直径的一半以上。
(作用及效果)
在实施方式中,正交方向B上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覆盖部件15覆盖。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气溶胶源被过度地供给至液体保持部件12的情况(过度供给)。通过对过度供给的抑制,漏液的风险会降低。另外,通过对过度供给的抑制,抑制加热雾化的热损失,抑制雾化效率的降低。
在此,覆盖部件15由液体无法透过的部件构成。由此,抑制了气溶胶源的过度供给。覆盖部件15优选为由具有比气溶胶源或液体保持部件12的热传导率低的热传导率的部件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抑制加热雾化的热损失。覆盖部件15优选为由将液体保持部件12向内侧方向按压的部件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液体保持部件12良好地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
在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与发热体13(加热部分13A)接触或接近的范围内,覆盖部件15在沿着规定方向A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全长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过度供给。
在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与发热体13(加热部分13A)接触或接近的范围内,覆盖部件15在以规定方向A为轴的周向上在沿着规定方向A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整周覆盖液体保持部件 12的外侧侧面。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过度供给。
在实施方式中,覆盖部件15优选为均匀地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对发热体13(加热部分13A)均匀地供给气溶胶源,提升雾化效率。例如,覆盖部件15可以以不具有开口的方式覆盖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上述过度供给。或者,覆盖部件15也可以具有以等间隔配置的10个以上的开口。通过调整以等间隔配置的10个以上开口的数量或大小,不但抑制上述过度供给,还可以将气溶胶源的供给量调整成任意的量,能够容易地将气溶胶源均匀地供给,使雾化效率提升。或者,覆盖部件15具有以等间隔配置的多个开口,由覆盖部件15 覆盖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侧面的面积(覆盖面积)可以为液体保持部件 12的外侧侧面面积的60%以上。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气溶胶源的供给量。
在实施方式中,由覆盖部件15覆盖的状态下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厚度优选为比未由覆盖部件15覆盖的状态下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厚度小,换言之,优选为液体保持部件12覆盖盖部件15压缩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液体保持部件12的压缩,抑制过度量的气溶胶源被液体保持部件12保持的情况。
在实施方式中,贮存部11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在正交方向B上配置于覆盖部件15的外侧。根据这样的结构,既将覆盖部件15的外侧的空间分配给贮存部11而增加贮存部11的容量(即通过贮存部11可储存的气溶胶源的量),同时还能够通过覆盖部件15抑制上述过度供给。
在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14构成阻隔部件,该阻隔部件具有在正交方向 B位于发热体13的外侧侧面和覆盖部件15的内侧侧面之间的外侧侧面。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优选地设置在与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进而,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优选地设置在与覆盖部件15的内侧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抑制由覆盖部件15覆盖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朝内侧方向的应力所导致的发热体13的变形。进而,在筒状部件14构成空气流路且在具有规定强度(例如在正交方向B可承受覆盖部件15朝内侧方向按压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的应力的强度)的情况下,抑制覆盖部件15的应力所导致的发热体13的变形及空气流路的变形。即,在筒状部件14的内侧为空气流路的形态下,筒状部件14在抑制覆盖部件15 的应力所导致的发热体13的变形及空气流路的变形的方面作为阻隔部件发挥其功能。
在实施方式中,形成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部件14由导电性部件构成,具有在第一接点与第一端部分13B1接触的筒状部件141及在第二接点与第二端部分13B2接触的筒状部件142。因此,能够削减形成空气流路及形成电接点所需的零件数量。
在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封堵供给口的盖16,该供给口用于对贮存部11 供给气溶胶源。盖16从贮存部11分离的动作(在此为向下游的动作)会使发热体13或电力供给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破损。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伴随着对贮存部11再注入气溶胶源而引起的香味吸取器100的利用。此外,由于使盖16封堵以贮存部为基准而设置在与电源的连接部分111C的相反侧的供给口,因此,伴随着上述气溶胶源的再注入而引起的香味吸取器100的利用被有效地抑制。
在实施方式中,电力供给部件包括:第一电力供给部分(例如凸缘172及与凸缘172连接的导线),其包括从发热体13朝向与电源的连接部分111C 侧延伸的部分;第二电力供给部分(例如凸缘171及与凸缘171连接的导线),其包括从发热体13朝向连接部分111C的相反侧(即吸嘴侧开口111O侧) 延伸的部分。因此,容易采用第二电力供给部分因盖16从贮存部11分离的动作(在此为朝下游的动作)而破损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中,构成发热体13的线圈包括:加热部分13A,其由在线材上彼此最接近配置的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的线材构成;第一端部分13B1,其在线材上由加热部分13A的一方外侧的线材构成;第二端部分13B2,其在线材上由加热部分13A的另一方外侧的线材构成。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加热部分13A接触或接近。即,由于不将质量不良可能性高的端部(在实施方式中为第一端部分13B1及第二端部分13B2)作为加热部分来使用,而是将构成发热体13(线圈)的线材的端部以外的质量良好的部分(在实施方式中为加热部分13A)作为加热部分来使用,因此能够以不依赖发热体13的制造方法的方式使气溶胶发生量的均匀性提升。
在实施方式中,由于仅使用发热体13(线圈)的中心部分作为加热部分 13A,因此容易地在作为加热部件13A使用的整个中心部分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容易构成能量损失较少的雾化单元111。
在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14由导电性部件构成,具备在第一接点与第一端部分13B1接触的筒状部件141和在第二接点与第二端部分13B2接触的筒状部件142。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配置在发热体13的侧面(在实施方式中为外侧侧面)。此外,发热体13的侧面是指:在认为构成发热体13的线圈为筒状部件时,发热体13的侧面为线圈的外周面及内周面。因此,发热体 13的侧面实际上由形成线圈的线材的侧面构成。通过上述的结构,在发热体 13的侧面发生与筒状部件14的接触,由此,可进行在面上的电连接,实现稳定的电连接。另外,在发热体13的侧面进行伴随与筒状部件14的固定的电连接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在面上的固定,可将发热体13稳固地固定在筒状部件14。另外,容易地进行熔接等固定。
进而,在实施方式中,由于筒状部件14为具有面的部件,因此,可实现面彼此的电连接,能够进行稳定的电连接,且能够将发热体13稳固地固定在筒状部件14。另外,可容易地进行熔接等固定。
在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141在正交方向B配置于液体保持部件12与第一端部分13B1之间,筒状部件142在正交方向B配置于液体保持部件12与第二端部分13B2之间。因此,由于发热体13由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支撑,即使发热体13的内侧为中空,也能够抑制发热体13的变形。
在实施方式中,基座部件300(夹具)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轴X,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为:以发热体13沿着形成于基座部件300(夹具) 的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并且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300旋转,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即,在雾化单元111的制造工序中,发热体13由基座部件300支撑,因此能够抑制雾化单元111的制造工序中的发热体13的变形,能够制造出具有高质量的发热体13的雾化单元111。
在实施方式中,在使液体保持部件12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 13A之后,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300(夹具)旋转,使整个发热体13 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可利用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 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特别是使加热部分13A接触或接近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来抑制发热体13的变形,能够制造出具有高质量的发热体13的雾化单元111。
在实施方式中,在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300(夹具)旋转而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之前,将筒状部件14配置于正交方向上的发热体13的外侧侧面。换言之,在雾化单元111的制造工序中,发热体13总是由基座部件300或筒状部件14支撑。因此,能够总是抑制在雾化单元111的制造工序中的发热体13的变形,能够制造出具有高质量的发热体13的雾化单元111。
此外,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可以是液体保持部件12按压加热部分13A的外侧侧面的同时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 12的工序也可以是以接触加热部分13A的外侧侧面的整周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在这些示例中,由于在使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分离之前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因此能够在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中抑制发热体13的变形,能够制造出具有高质量的发热体13的雾化单元111。
另外,可以通过发热体13的分离,在发热体13的内侧形成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在使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分离之前,抑制异物向空气流路内的侵入。
在实施方式中,在将筒状部件14固定于雾化单元壳体111X之后和/或将发热体13固定于筒状部件14之后,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300(夹具) 旋转,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因此,能够抑制基座部件300的旋转所致的发热体13的变形,能够制造出具有高质量的发热体 13的雾化单元111。
[变更例1]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1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变更例1中,对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图4(C)所示的工序)的变更例进行说明。图6是用于说明图4(C)所示的步骤的变更例的图。应留意的是,变更例1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300(夹具)旋转,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的工序在图4(C)所示的工序的中途进行。
具体而言,如图6(A)所示,通过使具有圆筒形状的滑动用部件400沿着规定方向A滑动,在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配置滑动用部件 400。即,沿着正交方向B的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使滑动用部件400滑动(步骤C1)。
接着,如图6(B)所示,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300(夹具)旋转,并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步骤B)。在此,应留意的是,筒状部件14经由凸缘17等固定于雾化单元壳体111X(壳体盖体 111X1)。
接着,如图6(C)所示,使液体保持部件12沿着正交方向B的滑动用部件400的外侧侧面滑动(步骤C2)。在此,发热体13由滑动用部件400 覆盖,因此,即使在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夹具)分离的状态下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也能够抑制伴随液体保持部件12的配置所致的发热体 13的变形。
接着,如图6(D)所示,通过使滑动用部件400沿着规定方向A滑动而去除滑动用部件400。即,通过滑动从液体保持部件12与发热体13之间去除滑动用部件400(步骤C3)。由此,应留意的是,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
在这样的示例中,滑动用部件400优选由比液体保持部件12更容易沿着规定方向A滑动的部件构成。例如,滑动用部件400构成为:使作用于滑动用部件400的内侧侧面与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动摩擦力和 /或静摩擦力)比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侧面与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小。通过该结构,与以单独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示例相比,使用滑动用部件400更容易使液体保持部件12滑动配置。在这样的示例中,滑动用部件400的刚性优选为比液体保持部件12的刚性高。通过该结构,与以单独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情况相比,使用滑动用部件400更不容易在使滑动用部件400滑动于筒状部件141和筒状部件142之间时卡在管的切缝,因此,容易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沿着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使滑动用部件400 滑动之后,使液体保持部件12沿着滑动用部件400的外侧侧面滑动,但变更例1不限于此。具体而言,也可以在将滑动用部件400插入到液体保持部件 12的内侧之后,在液体保持部件12的内侧插入有滑动用部件400的状态下,使滑动用部件400沿着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滑动。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使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之后,虽然通过滑动来去除滑动用部件400,但变更例1不限于此。具体而言,通过滑动去除滑动用部件400的工序也可以在使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的工序之前进行。
在变更例1中,基座部件300的槽的深度或基座部件300的突起的高度优选为与实施方式相同,是与形成发热体13的线材的直径相同程度以下,且是线材的直径的一半以上。
在变更例1中,优选地,使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的工序与实施方式相同,在将筒状部件14固定至雾化单元壳体111X之后和/ 或将发热体13固定于筒状部件14之后进行。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1中,在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之前,使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这样,能够在液体保持部件12等部件的组装之前尽早地使基座部件300分离,可在短时间内将基座部件300用于下一个半成品的制造,能够使雾化单元111的生产性提升。
除了获得上述这些效果,通过使用滑动用部件400,在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例如使液体保持部件12滑动的工序)中,能够抑制发热体13的变形,能够制造出具有高质量的发热体13的雾化单元111。另外,容易在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
[变更例2]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2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基座部件300为具有圆柱形状的夹具。相比之下,在变更例2中,基座部件300例如为筒状部件14(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图7是用于说明变更例2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另外,在图7中,应留意的是,省略了雾化单元壳体111X、盖16及凸缘17等。
具体而言,如图7(A)所示,筒状部件14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轴X,以发热体13沿着形成于筒状部件14的内侧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并且将筒状部件14与发热体13电连接(步骤A及步骤D)。在此,筒状部件14被配置在发热体13的外侧。
在变更例2中,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在规定方向A连续。换言之,步骤A是跨越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双方配置发热体13的步骤。
在此,应留意的是,在正交方向B上的筒状部件14(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配置有液体保持部件12。
接着,在图7(B)中,以轴X为旋转轴使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中的至少一方旋转,使发热体13从槽或突起分离(步骤B)。即,步骤B为:维持发热体13跨越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双方而配置的状态,同时使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彼此分离。
在变更例2中,通过使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彼此分离,使发热体 13的加热部分13A露出于液体保持部件12。另外,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 的加热部分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步骤C或步骤C4)。在此,由于通过图7(B)所示的步骤首次形成筒状部件141与筒状部件142之间的间隔,因此,图7(B)所示的工序为通过发热体13的分离而形成使由发热体13雾化的气溶胶向发热体13的内侧通过的气溶胶取入口(筒状部件141与筒状部件142之间的间隔)的工序。
在此,如要将发热体13固定于筒状部件14,这样的固定工序可以在图7 (B)所示的工序之后进行。或者,也可以在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中的一导电部件与发热体13固定之后,使另一导电部件从一导电部件分离。可将筒状部件14与发热体13电连接的工序(步骤D)视为这种固定工序。
此外,在使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彼此分离之前的状态(即,图7 (A)所示的状态)下,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也可以通过螺合而连接。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2中,以沿着形成于筒状部件14的内侧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并且以轴X为旋转轴使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 142中的至少一方旋转,使发热体13从槽或突起分离。即,在雾化单元111 的制造工序中,由于发热体13被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支撑,因此能够抑制发热体13的变形,能够制造出具有高质量的发热体13的雾化单元111。
在变更例2中,由于筒状部件14被当作基座部件300使用,因此不需要如实施方式所示的用于形成发热体13的额外夹具,能够使雾化单元111的制造工序简化。
[变更例3]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3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变更例2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变更例2中,以沿着形成于筒状部件14的内侧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相比之下,在变更例3中,以沿着形成于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
具体而言,如图8(A)所示,筒状部件14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轴X,以沿着形成于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并且将筒状部件14与发热体13电连接(步骤A及步骤D)。在此,筒状部件14配置于发热体13的内侧。
接着,在图8(B)中,以轴X为旋转轴使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中的至少一方旋转,使发热体13从槽或突起分离(步骤B)。在此,由于通过图8(B)所示的工序首次形成筒状部件141与筒状部件142之间的间隔,因此图8(B)所示的工序为通过发热体13的分离形成使由发热体13所雾化的气溶胶向发热体13的内侧通过的气溶胶取入口(筒状部件141与筒状部件 142之间的间隔)的工序。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3中,与变更例2相同,能够制造出具有高品质的发热体13的雾化单元111,并能够使雾化单元111的制造工序简化。
[变更例4]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4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筒状部件142的内径相同。相比之下,在变更例4中,如图9所示,筒状部件141的内径及外径比筒状部件142的内径及外径大。此外,在图9中,应留意的是,省略了雾化单元壳体111X、盖16及凸缘17等。
在这样的示例中,如图9所示,发热体13具有加热部分13A及第一端部分13B1,但不具有第二端部分13B2。第一端部分13B1的外侧侧面与筒状部件141的内侧侧面接触。换言之,筒状部件141配置在发热体13的外侧。另一方面,在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或端面连接有从加热部分13A向上游拉出的导线。在此,导线由与发热体13相同的部件(例如镍铬合金线)构成。导线也可以是将形成发热体13的线材直接延长的部件。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或端面及导线构成第二接点CP2。导线通过熔接或焊接而固定在筒状部件141的外侧侧面。
此外,在图9中,为了便于图示而使导线鼓出,但实际而言,应留意的是,在液体保持部件12与筒状部件14之间配置导线。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4中,设置于下游侧的筒状部件141的外径比设置于上游侧的筒状部件142的外径更大。因此,和覆盖部件15与筒状部件142之间的距离相比,覆盖部件15与筒状部件141的距离较小,能够在下游侧抑制气溶胶源对于液体保持部件12的过度供给。
在变更例4中,筒状部件141在正交方向B配置在液体保持部件12与第一端部分13B1之间。因此,由于通过筒状部件141支撑发热体13,即使发热体13的内侧为中空,也能够抑制发热体13的变形。
[变更例5]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3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筒状部件142的内径相同。相比之下,在变更例4中,如图10所示,筒状部件141的内径及外径比筒状部件142的内径及外径更大。另外,在图10中,应留意的是,省略了雾化单元壳体111X、盖16及凸缘17等。
在这样的示例中,如图10所示,发热体13具有加热部分13A、第一端部分13B1及第二端部分13B2。但是,第二端部分13B2的外径比第一端部分 13B1的外径小。第一端部分13B1的外侧侧面与筒状部件141的内侧侧面接触。同样,第二端部分13B2的外侧侧面与筒状部件142的内侧侧面接触。换言之,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被配置在发热体13的外侧。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5中,设置在下游侧的筒状部件141的外径比设置在上游侧的筒状部件142的外径大。因此,与变更例4相同,和覆盖部件15与筒状部件142之间的距离相比,覆盖部件15与筒状部件141之间的距离较小,能够在下游侧抑制气溶胶源对于液体保持部件12的过度供给。
在变更例5中,筒状部件141在正交方向B配置于液体保持部件12与第一端部分13B1之间,筒状部件142在正交方向B配置于液体保持部件12与第二端部分13B2之间。因此,由于通过筒状部件141来支撑发热体13,即使发热体13的内侧为中空,也能够抑制发热体13的变形。
[变更例6]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6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筒状部件142的内径相同。相比之下,在变更例6中,如图11所示,筒状部件141的内径及外径比筒状部件142的内径及外径大。另外,在图11中,应留意的是,省略了雾化单元壳体111X、盖16及凸缘17等。
在这样的示例中,如图11所示,发热体13具有加热部分13A及第二端部分13B2,但不具有第一端部分13B1。第二端部分13B2的内侧侧面与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接触。换言之,筒状部件142配置于发热体13的内侧。另一方面,在筒状部件141的外侧侧面或端面连接有从加热部分13A向下游拉出的导线。筒状部件141的外侧侧面或端面及导线构成第一接点CP1。
此外,在图11中,为了便于图示而使导线鼓出,但应留意的是,实际上在液体保持部件12与筒状部件14之间配置导线。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6中,设置于下游侧的筒状部件141的外径比设置于上游侧的筒状部件142的外径大。因此,与变更例4及变更例5相同,和覆盖部件15与筒状部件142之间的距离相比,覆盖部件15与筒状部件141的距离较小,能够在下游侧抑制气溶胶源对于液体保持部件12的过度供给。
在变更例6中,筒状部件142在正交方向B配置于液体保持部件12与第一端部分13B2之间。因此,由于通过筒状部件142来支撑发热体13,即使发热体13的内侧为中空,也能够抑制发热体13的变形。
[变更例]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7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变更例7中,对变更例4(图9)所示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但是,雾化单元壳体111X、覆盖部件15、盖16及凸缘17的安装方法与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它们的安装方法。在变更例7中,具有沿着规定方向延伸的轴X的基座部件300(夹具)包括:具有第一外径的第一支撑部分310、具有比第一外径小的第二外径的第二支撑部分320、基底部分 330、以及台阶部分340。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第一外径相对应,筒状部件 142的内径与第二外径相对应。基底部分330是支撑第一支撑部分310的部件,构成将筒状部件141卡止的第一卡止部分,台阶部分340为第一支撑部分310 及第二支撑部分320的交界部分,构成将筒状部件142卡止的第二卡止部分。
在变更例7中,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第一外径对应是指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径具有如下的大小关系:使筒状部件141的内侧侧面可沿着配置在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的发热体13滑动,并且使配置在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发热体13与筒状部件141的内侧侧面接触。另一方面,筒状部件142的内径与第二外径对应是指筒状部件142的内径与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外径具有如下的大小关系:筒状部件142的内侧侧面可沿着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外侧侧面滑动,并且,在筒状部件142配置于第二支撑部分320 的外侧侧面的状态(例如制造步骤)下不使筒状部件142的中心轴从第二支撑部分320的中心轴偏离。
如图12(A)所示,以沿着形成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步骤A)。
接着,如图12(B)所示,使筒状部件141沿着轴X滑动至筒状部件141被基底部分330卡止的位置,由此,沿着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配置筒状部件141(步骤E1及步骤E3)。图12(B)所示的工序为从具有小外径的第二支撑部分320侧朝向具有大外径的第一支撑部分310侧配置筒状部件 141的步骤。在此,应留意的是,在沿着轴X的规定方向,筒状部件141的全长比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全长短。
接着,如图12(C)所示,使筒状部件142沿着轴X滑动至筒状部件142被基底部分340卡止的位置,由此,沿着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外侧侧面配置筒状部件142(步骤E2及步骤E4)。图12(C)所示的工序为从具有小外径的第二支撑部分320侧朝向具有大外径的第一支撑部分310侧配置筒状部件 142的步骤。应留意的是,在台阶部分340卡止筒状部件142。由此,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在彼此分离的状态下得以配置。
接着,如图12(D)所示,通过将从加热部分13A向上游拉出的导线连接于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而构成第二接点CP2。例如,导线通过熔接或焊料而固定于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第二接点CP2也可以通过在筒状部件 142的端面连接导线而构成。
接着,通过使液体保持部件12沿着轴X滑动,在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 14的外侧侧面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即,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步骤C)。在此,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 13的加热部分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为:从具有小外径的第二支撑部分320侧朝向具有大外径的第一支撑部分310侧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
接着,在图12(E)中,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300(夹具)旋转,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步骤B)。通过图12(E) 所示的工序形成气溶胶取入口及空气流路这一点,与实施方式相同。
虽然在图12中省略,但与实施方式相同,优选为筒状部件14经由盖16 或凸缘17等固定于雾化单元壳体111X(壳体盖体111X1及壳体筒体111X2)。即,图12(E)所示的工序优选为在将筒状部件14固定于雾化单元壳体111X 之后进行。
另外,在图12中,为了便于图示而使导线鼓出,但应留意的是,实际上在液体保持部件12与筒状部件14之间配置导线。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7中,通过将从加热部分13A向上游拉出的导线连接于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或端面而构成第二接点CP2。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二接点CP2。
在变更例7中,通过基底部分330卡止筒状部件141,并通过台阶部分 340卡止筒状部件142。因此,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的定位较为容易,容易使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彼此分离与加热部分13A对应的距离。
在变更例7中,使筒状部件141、筒状部件142及液体保持部件12从具有小外径的第二支撑部分320侧朝向具有大外径的第一支撑部分310侧滑动。因此,容易使这些部件滑动。
[变更例8]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8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变更例7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在变更例8中,对变更例5(图10)所示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但是,雾化单元壳体111X、覆盖部件15、盖16及凸缘17的安装方法与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这些的安装方法。在变更例8中,使用与变更例7同样的基座部件300(夹具)。
在变更例8中,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第一外径对应是指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径具有如下的大小关系:筒状部件141的内侧侧面可沿着配置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的发热体13滑动,并且,使配置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发热体13与筒状部件141的内侧侧面接触。同样,筒状部件142的内径与第二外径对应是指筒状部件142的内径与第二支撑部分 320的外径具有如下的大小关系:筒状部件142可沿着配置于第二支撑部分320 的外侧侧面的发热体13滑动,并且,使配置于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发热体13 与筒状部件142的内侧侧面接触。
如图13(A)所示,以沿着形成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及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外侧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步骤 A)。
接着,如图13(B)所示,使筒状部件141沿着轴X滑动至筒状部件141被基底部分330卡止的位置,由此,沿着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配置筒状部件141(步骤E1及步骤E3)。
接着,如图13(C)所示,使筒状部件142沿着轴X滑动至筒状部件142被台阶部分340卡止的位置,由此,沿着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外侧侧面配置筒状部件142(步骤E2及步骤E4)。接着,通过使液体保持部件12沿着轴 X滑动,在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
接着,在图13(D)中,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300(夹具)旋转,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步骤B)。通过图13(D) 所示的工序形成气溶胶取入口及空气流路这一点,与实施方式相同。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8中,通过基底部分330卡止筒状部件141,通过台阶部分340 卡止筒状部件142。因此,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的定位变得容易,使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容易地彼此分离对应于加热部分13A的距离。
在变更例8中,使筒状部件141、筒状部件142及液体保持部件12从具有小外径的第二支撑部分320侧朝向具有大外径的第一支撑部分310侧滑动。因此,容易使部件滑动。
[变更例9]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9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变更例7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在变更例9中,对变更例6(图11)所示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但是,雾化单元壳体111X、覆盖部件15、盖16及凸缘17的安装方法与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这些的安装方法。在变更例9中,采用与变更例7相同的基座部件300(夹具)。
在变更例9中,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第一外径对应是指筒状部件141的内径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径具有如下的大小关系:筒状部件141的内侧侧面可沿着配置在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滑动,并且,在筒状部件141配置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的状态(例如制造工序)下不使筒状部件141的中心轴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中心轴偏离。同样,筒状部件142的内径与第二外径对应是指筒状部件142的内径与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外径具有如下的大小关系:筒状部件142的内侧侧面可沿着配置在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外侧侧面滑动,并且,在筒状部件142配置于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外侧侧面的状态(例如制造工序)下不使筒状部件142的中心轴从第二支撑部分320的中心轴偏离。
如图14(A)所示,使筒状部件141沿着轴X滑动至筒状部件141被基底部分330卡止的位置,由此,沿着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配置筒状部件141(步骤E1及步骤E3)。
接着,如图14(B)所示,使筒状部件142沿着轴X滑动至筒状部件142被台阶部分340卡止的位置,由此,沿着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外侧侧面配置筒状部件142(步骤E2及步骤E4)。
在此,优选地,在使筒状部件142沿着第二支撑部分320的外侧侧面滑动之后,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不具有台阶。换言之,筒状部件142的外径优选为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径相等。
接着,如图14(C)所示,在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及筒状部件 142的外侧侧面配置发热体13(步骤A)。在此,在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设置有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另外,优选在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也设置有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优选地,形成于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的螺旋状的槽或突起与形成在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的螺旋状的槽或突起连续。步骤A为以沿着形成在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及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的螺旋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的步骤。
接着,如图14(D)所示,通过将从加热部分13A向下游拉出的导线连接于筒状部件141的外侧侧面而构成第一接点CP1。例如,导线通过熔接或焊接固定于筒状部件141的外侧侧面。第一接点CP1也可以通过在筒状部件141的端面连接导线而构成。
接着,通过使液体保持部件12沿着轴X滑动,在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 14的外侧侧面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即,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加热部分13A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步骤C)。
接着,在图14(E)中,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300(夹具)旋转,使整个发热体13从基座部件300的槽或突起分离(步骤B)。通过图14(E) 所示的工序形成气溶胶取入口及空气流路这一点,与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在图14中,为了便于图示而使导线鼓出,但应留意的是,实际上在液体保持部件12与筒状部件14之间配置导线。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9中,通过将从加热部分13A向下游拉出的导线连接于筒状部件141的外侧侧面或端面而构成第一接点CP1。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接点CP1。
在变更例9中,通过基底部分330卡止筒状部件141,并通过台阶部分 340卡止筒状部件142。因此,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的定位变得容易,使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容易地彼此分离对应于加热部分13A的距离。
在变更例9中,使筒状部件141、筒状部件142及液体保持部件12从具有小外径的第二支撑部分320侧朝向具有大外径的第一支撑部分310侧滑动。因此,容易使这些部件滑动。
在变更例9中,优选为以沿着形成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及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的螺旋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与第一支撑部分310的外侧侧面之间不容易形成台阶,从而容易地配置发热体13。另外,由于发热体13(第二端部分 13B2)配置于筒状部件142的外侧侧面,因此容易固定筒状部件142与发热体 13(第二端部分13B2)。
[变更例10]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10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不同这一点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凸缘171配置于盖16的下游端面。相比之下,如图15 所示,在变更例10中,并未特意设置凸缘171,而是将从电源的第一极延伸的导线18连接于筒状部件141的内侧侧面。导线18也可以通过雾化单元壳体 111X内而导出至筒状部件141
在变更例10中,导线18在将盖16从贮存部11分离的方向(即,分离方向)上设置于盖16的下游。换言之,在要将盖16从贮存部11分离时,导线18卡住盖16。因此,由于导线18被盖16拉拽,导线18从筒状部件141的剥离、导线18的断线、或筒状部件141被导线18拉拽将引发发热体13的变形。
另外,盖16固定或嵌合于筒状部件141。因此,当要使盖16从贮存部 11分离时,筒状部件141被拉拽会导致发热体13的变形。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10中,导线18在使盖16从贮存部11分离的方向(即,分离方向)上设置于盖16的下游。因此,当要使盖16从贮存部11分离时,由于会使发热体13或电力供给部件破损,因此能够有效抑制伴随着对贮存部11 再注入气溶胶源而引起的香味吸取器100的利用。
[变更例11]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11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凸缘171配置于盖16的下游端面。相比之下,在变更例 11中,如图16所示,凸缘171配置于盖16的上游端面。在此,在凸缘171连接有从电源的第一极延伸的导线18。导线18可以通过盖16的内部而引导至凸缘171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11中,与变更例10相同地,导线18通过盖16的内部而配置。因此,当要将盖16从贮存部11分离时,使发热体13或电力供给部件破损,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伴随着对贮存部11再注入气溶胶源而引起的香味吸取器100的利用。
[变更例12]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12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在变更例12中,应留意的是,除了雾化单元111外,香味吸取器10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入口112A设置于电配件单元壳体112X,在筒状部件14 的外侧侧面配置有液体保持部件12,筒状部件14形成空气流路。相比之下,在变更例12中,入口112A设置于雾化单元壳体111X,在筒状部件14的内侧配置有液体保持部件12,在筒状部件14的外侧形成空气流路。
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雾化单元111具有贮存部11、液体保持部件 12、发热体13、筒状部件14。贮存部11、液体保持部件12、发热体13及筒状部件14收容于具有入口112A的雾化单元壳体111X。液体保持部件12具有插入至筒状部件14内的插入部分和从筒状部件14露出的露出部分。插入部分与储存于贮存部11的气溶胶源接触。露出部分相比于插入部分向正交方向B鼓出。
发热体13跨过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及液体保持部件12的露出部分的外侧侧面配置。发热体13配置成接触或接近液体保持部件12的露出部分。
在变更例12中,从入口112A导入的空气通过筒状部件14及液体保持部件12的露出部分的外侧侧面被引导至下游,将在发热体13雾化的气溶胶送达至下游侧。在变更例12中,筒状部件14并未由导电性部件构成,发热体 13通过导线等电力供给部件与电源连接。
[变更例13]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13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在变更例13中,对在变更例12中说明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8是用于说明变更例13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的图。另外,在图18中,应留意的是,省略了雾化单元壳体111X、盖16及凸缘17等。
具体而言,如图18(A)所示,筒状部件14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轴X,以沿着形成于筒状部件14的外侧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发热体13(步骤A)。另外,将筒状部件14与发热体13电连接(步骤D)。在此,应留意的是,在正交方向B的筒状部件14的内侧配置有液体保持部件 12。
接着,在图18(B)中,以轴X为旋转轴使筒状部件14旋转,使发热体 13的一部分从筒状部件14的槽或突起分离(步骤B)。
在变更例13中,通过使发热体13的一部分从筒状部件14的槽或突起分离,解除对液体保持部件12向外侧方向的鼓出的抑制,因此,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步骤C)。
即,图18(B)所示的工序为:通过筒状部件14的旋转而使发热体13 的一部分从筒状部件14分离,并且使配置在筒状部件14的内侧的液体保持部件12的一部分从筒状部件14分离,通过该液体保持部件12的一部分的鼓出而使该液体保持部件12的一部分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一部分(步骤B 及步骤C)。在使液体保持部件12的一部分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一部分的示例中,图18(B)所示的工序为液体保持部件12按压发热体13的一部分(加热部分13A)的内侧侧面的同时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另外,图18(B)所示的工序为以与发热体13的一部分(加热部分13A)的内侧侧面的整周接触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工序。
在此,在使发热体13的一部分从筒状部件14的槽或突起分离的情况下,应留意的是,优选至少固定液体保持部件12,以使液体保持部件12不会伴随筒状部件14的旋转而沿着规定方向A移动。固定液体保持部件12的对象只要不伴随筒状部件14的旋转而移动即可。
此外,在将发热体13固定于筒状部件14的示例中,这样的固定工序在使发热体13的一部分从筒状部件14的槽或突起分离后进行。
在变更例13中,在筒状部件14的内侧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的状态下,使发热体13的一部分从筒状部件14的槽或突起分离,但也可以使发热体13 的一部分从筒状部件14的槽或突起分离后,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方式配置液体保持部件12。例如,在使发热体13的一部分从筒状部件14的槽或突起分离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将液体保持部件12从未设置发热体13侧朝向设置发热体13侧按压至筒状部件14,使液体保持部件12的露出部分与发热体13接触或接近。
[变更例14]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更例14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具有圆柱形状的夹具(即,基座部件300)不包括在雾化单元111中,即,不作为雾化单元111的结构。但是,在变更例14中,基座部件300作为雾化单元111的结构而被包括在雾化单元111中。
即,在变更例14中,如图19所示,雾化单元111至少具备: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轴的基座部件300、以沿着形成于基座部件300的侧面的螺旋形状的槽或突起的方式配置的发热体13、以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且保持气溶胶源的液体保持部件12、以及收容发热体13 及液体保持部件12的雾化单元壳体111X。基座部件300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从雾化单元壳体111X露出。但是,雾化单元111与实施方式同样地还可以包括其它结构(例如贮存部11、筒状部件14、覆盖部件15、盖16及凸缘17 等)。
在变更例14的雾化单元111的制造方法中,具有在基座部件300的一部分从雾化单元壳体111X露出的状态下将发热体13及液体保持部件12收容于雾化单元壳体111X内的工序(步骤F),以取代以轴X为旋转轴使基座部件 300旋转并使发热体13从槽或突起分离的工序(步骤B)。使发热体13从槽或突起分离的工序例如在取得雾化单元111的用户使用雾化单元111时进行。
此外,在图19中,与实施方式(例如图4及图5)等同样地,给出了基座部件300作为夹具的示例。但是,变更例14不限于图19所示的例子。如变更例2的图7(A)或变更例3的图8(A)所示,基座部件300也可以是筒状部件14(筒状部件141及筒状部件142)。在这样的示例中,以轴X为旋转轴使筒状部件14旋转,使发热体13从槽或突起分离,由此将液体保持部件12配置成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至少一部分。在具有这种结构的雾化单元111中,筒状部件14的一部分优选为从雾化单元壳体111X露出。
(作用及效果)
在变更例14中,由于在用户使用时使基座部件300从发热体13分离,因此,直至用户使用雾化单元111为止,发热体13维持被基座部件300保持的状态。因此,直到用户使用雾化单元111为止,抑制发热体13的变形。另外,由于基座部件300发挥盖的功能,因此直到用户使用雾化单元111为止,抑制气溶胶源的泄漏。另外,能够明确地掌握雾化单元111的使用前后。
在变更例14中,优选为基座部件300的一部分从雾化单元壳体111X露出。通过这样的结构,在雾化单元111的使用前通过基座部件300的旋转容易使发热体13从槽或突起分离。
在变更例14中,将发热体13及液体保持部件12收容于雾化单元壳体 111X内的工序优选为在基座部件300的一部分从雾化单元壳体111X露出的状态下进行。通过这样的方法,在雾化单元111的使用前通过基座部件300 的旋转容易使发热体13从槽或突起分离。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应理解成形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及附图限定本发明。从该公开得知本领域技术入员的各式各样的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
在实施方式中,贮存部11在正交方向B配置于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贮存部11只要与液体保持部件12接触即可,也可以不在正交方向B配置于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此外,在贮存部11不在正交方向B配置于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侧的状态下,覆盖部件15能够抑制在使用香味吸取器100之前或使用香味吸取器100的期间意外地由贮存部 11漏出的气溶胶源从液体保持部件12的外周面供给至液体保持部件12。
在实施方式中,液体保持部件12具有圆筒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液体保持部件12也可以具有细绳状的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液体保持部件12或覆盖部件15等部件具有筒状的形状,且通过沿着规定方向A的滑动而配置在发热体13的外侧。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液体保持部件12或覆盖部件15等部件具有片状的形状,可以卷绕于发热体13。
在实施方式中,用于对贮存部11供给气溶胶源的供给口被设置在贮存部 11的下游端,盖16封堵贮存部11的下游端。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供给口也可以设置在贮存部11的上游端,盖16可以封堵贮存部11的上游端。
在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3由具有螺旋形状的线材形成,是具有沿着规定方向A延伸的形状的线圈,发热体13的内侧为中空。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发热体13的内侧也可以是实心。例如,如变更例12及变更例13所说明,也可以在发热体13的内侧设置有液体保持部件12。
在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3由具有螺旋形状的线材形成。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发热体13也可以由具有其它形状的导电部件构成。
在实施方式中,举了形成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部件14由导电性部件构成的示例。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筒状部件14也可以由导电部件以外的部件构成。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连接电源与筒状部件14的部件,设置了导线18。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用于连接电源与筒状部件14的部件只要构成电路径即可,也可以是构成香味吸取器100的壳体的一部分等。
在变更例4~6、7~9中,筒状部件141的外径比筒状部件142的外径大。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变更例4、5、7、8中,筒状部件141的外径也可以与筒状部件142的外径相等。例如,在筒状部件141的内径比筒状部件142的内径更大,筒状部件141的外径与筒状部件142的外径相等的情况下,应留意的是,筒状部件142的厚度比筒状部件141的厚度更大。
虽然在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但各部件的固定方法可以是粘接,也可以是熔接。
虽然在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但液体保持部件12例如由海绵状的弹性部件构成,通过将压缩着液体保持部件12的滑动用部件400或筒状部件14 去除而使液体保持部件12膨胀,从而接触或接近发热体13的结构。

Claims (18)

1.一种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保持部件,其保持气溶胶源;
发热体,其将由所述液体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气溶胶源雾化;
覆盖部件,其限制对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所述气溶胶源的供给量;
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具有沿着规定方向延伸的形状,
在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接近,
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覆盖部件覆盖,
所述覆盖部件在所述正交方向上将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向内侧方向按压,由此使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接触或接近于所述发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接近的范围内,所述覆盖部件在沿着所述规定方向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全长覆盖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接近的范围内,所述覆盖部件在以所述规定方向为轴的周向上在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整周覆盖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件均等地覆盖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件以不具有开口的方式覆盖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件具有等间隔配置的10个以上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件具有等间隔配置的多个开口,
由所述覆盖部件覆盖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面积即覆盖面积为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外侧侧面的面积的6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由所述覆盖部件覆盖的状态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厚度小于未由所述覆盖部件覆盖的状态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储存所述气溶胶源的贮存部,
所述贮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正交方向上配置于所述覆盖部件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阻隔部件,所述阻隔部件在所述正交方向上在所述发热体的外侧侧面与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之间、且与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具有外侧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部件的外侧侧面设置在与所述覆盖部件的内侧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部件包含第一筒状部件、和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筒状部件隔开间隔配置的第二筒状部件,
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内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筒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筒状部件之间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接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状部件及所述第二筒状部件由导电部件构成,
所述第一筒状部件通过与所述发热体电接触而构成第一接点,
所述第二筒状部件通过与所述发热体电接触而构成第二接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部件具有可承受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所述覆盖部件将所述阻隔部件的外侧侧面向内侧方向按压的应力的强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部件为形成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的筒状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部件具有使由所述发热体雾化的气溶胶向所述空气流路流通的气溶胶取入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部件包含形成所述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的第一筒状部件、和形成所述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筒状的第二筒状部件,
所述第二筒状部件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筒状部件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气溶胶取入口为所述规定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筒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筒状部件的间隔。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件的热传导率比所述气溶胶源或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热传导率低。
CN201680044010.2A 2015-06-26 2016-06-24 雾化单元 Active CN1078469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8577 2015-06-26
JPPCT/JP2015/068577 2015-06-26
PCT/JP2016/068929 WO2016208756A1 (ja) 2015-06-26 2016-06-24 霧化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6982A CN107846982A (zh) 2018-03-27
CN107846982B true CN107846982B (zh) 2020-06-30

Family

ID=5758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4010.2A Active CN107846982B (zh) 2015-06-26 2016-06-24 雾化单元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9302B2 (zh)
EP (1) EP3315035B1 (zh)
JP (2) JPWO2016208756A1 (zh)
CN (1) CN107846982B (zh)
HK (1) HK1248075A1 (zh)
TW (1) TWI618494B (zh)
WO (1) WO20162087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2995B2 (en) * 2015-12-01 2019-09-17 Altria Client Services Llc E-vapor device including puncture device and sealed packet of pre-vapor formulation
CA3045815A1 (en) * 2016-12-02 2018-06-07 Vmr Products Llc Combination vaporizer
GB201704674D0 (en) 2017-03-24 2017-05-10 Nicoventures Holdings Ltd Aerosol source for a vapour provision system
GB201707050D0 (en) 2017-05-03 2017-06-14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td Data communication
US11278058B2 (en) 2017-08-28 2022-03-22 Juul Labs, Inc. Wick for vaporizer device
GB201722278D0 (en) 2017-12-29 2018-02-14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td Device identification and method
GB201801144D0 (en) * 2018-01-24 2018-03-07 Nicoventures Trading Ltd Aerosol source for a vapour provision system
GB201801143D0 (en) 2018-01-24 2018-03-07 Nicoventures Trading Ltd vapour provision apparatus and systems
GB201801145D0 (en) 2018-01-24 2018-03-07 Nicoventures Trading Ltd Vapour provision systems
KR20210014628A (ko) 2018-05-25 2021-02-09 필립모리스 프로덕츠 에스.에이. 서셉터 관을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을 위한 서셉터 조립체
US11413409B2 (en) 2018-09-12 2022-08-16 Juul Labs, Inc. Vaporizer includ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 (PTCR) heating element
EP3876765A1 (en) 2018-11-05 2021-09-15 Juul Labs, Inc. Cartridges for vaporizer devices
CN111434254B (zh) * 2019-01-15 2022-08-12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加热型低温烟具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GB201901198D0 (en) * 2019-01-29 2019-03-20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consumable unit for an inhalation device, and a consumable unit for an inhalation device
CN110639107B (zh) * 2019-09-19 2022-03-25 封帆 一种麻醉辅助装置
CN110664017B (zh) * 2019-11-05 2022-08-16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雾化器多发热体交替加热的方法及雾化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18779U (zh) * 2013-11-20 2014-06-04 杨成云 一种电子烟
CN103929988A (zh) * 2011-08-09 2014-07-16 R.J.雷诺兹烟草公司 吸烟制品及其用于产生吸入物质的用途
CN103974639A (zh) * 2011-12-08 2014-08-06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具有内加热器的气雾生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1233B2 (en) * 2000-12-22 2002-12-10 Chrysalis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Vapor driven aerosol generato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201379072Y (zh) * 2009-02-11 2010-01-13 韩力 一种改进的雾化电子烟
US9861772B2 (en) * 2010-05-15 2018-01-09 Rai Strategic Holdings, Inc. Personal vaporizing inhaler cartridge
CN201830900U (zh) * 2010-06-09 2011-05-18 李永海 电子香烟的烟液雾化装置
UA112883C2 (uk) 2011-12-08 2016-11-10 Філіп Морріс Продактс С.А. Пристрій для утворення аерозолю з капілярним примежовим шаром
MX358384B (es) * 2011-12-08 2018-08-16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Un dispositivo generador de aerosol con boquillas de flujo de aire.
US9308336B2 (en) * 2012-09-19 2016-04-12 Kyle D. Newton Refill diverter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3960781A (zh) * 2013-09-29 2014-08-06 深圳市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
US9301549B2 (en) * 2013-01-08 2016-04-05 Huizhou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Electronic cigarette device,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ation device thereof
US9468737B2 (en) * 2013-07-12 2016-10-18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Perfusion regulation system
CN103355745B (zh) * 2013-08-07 2016-08-10 林光榕 磁力插接式电子烟及制造方法、连接组件、雾化组件
US9781953B2 (en) * 2013-11-15 2017-10-10 Vmr Products Llc Vaporizer with cover sleeve
GB2522727B (en) * 2013-11-26 2017-01-25 Purity Health Pharma Ltd Pulmonary delivery devices
WO2015095207A1 (en) * 2013-12-16 2015-06-25 VMR Products, LLC Cartridge for a vaporizer
CN204048024U (zh) * 2014-04-02 2014-12-31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9988A (zh) * 2011-08-09 2014-07-16 R.J.雷诺兹烟草公司 吸烟制品及其用于产生吸入物质的用途
CN103974639A (zh) * 2011-12-08 2014-08-06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具有内加热器的气雾生成装置
CN203618779U (zh) * 2013-11-20 2014-06-04 杨成云 一种电子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15035B1 (en) 2019-12-25
HK1248075A1 (zh) 2018-10-12
WO2016208756A1 (ja) 2016-12-29
JP6752939B2 (ja) 2020-09-09
JP2019193641A (ja) 2019-11-07
TWI618494B (zh) 2018-03-21
US10369302B2 (en) 2019-08-06
EP3315035A4 (en) 2019-01-09
JPWO2016208756A1 (ja) 2017-12-07
EP3315035A1 (en) 2018-05-02
US20180117269A1 (en) 2018-05-03
CN107846982A (zh) 2018-03-27
TW201707589A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6983B (zh) 雾化单元
CN107846982B (zh) 雾化单元
CN108135260B (zh) 雾化单元的制造方法及雾化单元
KR102278502B1 (ko) 증기 제공 장치
CN107920590B (zh) 雾化单元
JP6711752B2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カートリッジ
US20220125117A1 (en) Vapor provision systems
JP7382482B2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カートリッジ
EP3742909A1 (en) Vapour provis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80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