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6046A -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6046A
CN107846046A CN201610828144.5A CN201610828144A CN107846046A CN 107846046 A CN107846046 A CN 107846046A CN 201610828144 A CN201610828144 A CN 201610828144A CN 107846046 A CN107846046 A CN 107846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circuit
charging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81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振东
牟国良
宋东京
陈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81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46046A/zh
Priority to EP17850228.2A priority patent/EP3514914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101070 priority patent/WO20180500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846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6046A/zh
Priority to US16/354,997 priority patent/US10971764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电源转换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充电电路,将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控制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所述充电电路根据控制电路发送的信号择一地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装置具有多种可选的充电模式,满足不同的充电需求。

Description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执行上述充电方法的充电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人们熟知的是,通过充电装置可以为储能装置进行充电。常规的一个充电装置仅有一个充电接口,仅能为一个储能装置充电。为使得一个充电装置可以同时为多个储能装置充电,现有技术对充电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充电装置上设置多个充电接口,多个充电接口可同时分别与储能装置配接,实现充电装置可同时为多个储能装置充电。
现有技术中,具有多个充电接口的充电装置对储能装置充电时,只能按照一种预设的充电模式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直到其充满,不能根据储能装置的不同状态或操作者的特殊需求,提供不同的充电模式,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了一种充电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一储能装置配接;第二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第一储能装置与第一充电接口配接的同时,第二充电接口可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电源转换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充电电路,将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控制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二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二充电模式。
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所述可调设定装置可操作地向控制电路发送不同的信号,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可调设定装置发送的信号向所述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检测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的第一特征参数,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结果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所述充电电路根据控制电路发送的信号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并在选定的充电模式下对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直到充满。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进一步包括优先级设定模块,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顺序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所述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设定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
优选的,所述优先级设定模块检测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的第二特征参数,根据第二特征参数判断储能装置充满所需的时间,并根据判断结果向充电电路发送信号。
优选的,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先向与充满所需的时间短的储能装置配接的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直到该储能装置充满后,再向与充满所需的时间长的储能装置配接的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
优选的,所述第二特征参数为储能装置的输出电压,当储能装置的电压越高时,优先级设定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储能装置所需的充电时间越短。
优选的,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先向第一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当控制电路检测到第一储能装置充满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向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
优选的,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并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包括适配器壳体和充电座壳体,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设置在所述适配器壳体中,所述充电电路和控制电路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充电座壳体中,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设置在充电座壳体上,所述适配器壳体和所述充电座壳体相互分离且通过电缆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至少包括可拆卸地与充电装置配接的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一储能装置配接;第二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第一储能装置与第一充电接口配接的同时,第二充电接口可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电源转换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充电电路,将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或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控制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二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二充电模式。
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所述可调设定装置可操作地向控制电路发送不同的信号,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可调设定装置发送的信号向所述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进一步包括优先级设定模块,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顺序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所述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设定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方法,能为至少两个储能装置充电,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认第一储能装置接入充电装置;S2,确认第二储能装置接入充电装置;S3,进入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下,同时给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充电;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下,择一地给第一储能装置或第二储能装置充电。
优选的,所述充电方法还进一步包括位于步骤S3之前的以下步骤:S4,检测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的信号,根据可调设定装置的信号选择进入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
优选的,进入第二充电模式后,所述充电电路顺序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所述充电方法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5,检测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的第二特征参数,根据检测结果设定向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输出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
本发明实施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控制电路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所述充电电路根据控制电路发送的信号择一地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从而实现在不同需求下,提供不同的充电模式,满足多样化的充电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充电系统的整体图;
图2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
图3是充电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
图4是充电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
图5是充电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
图6是充电装置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
图7是充电装置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
图8是充电装置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
图9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10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11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的子流程图;
图12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的子流程图。
100 充电系统 220 第一单向电流阀
200 充电装置 222 第二单向电流阀
202 第一充电接口 224 优先级设定模块
204 第二充电接口 230 适配器壳体
205 电源转换电路 240 充电座壳体
206 充电电路 242 第一指示灯
208 控制电路 244 第二指示灯
210 检测电路 246 第三指示灯
212 可调设定装置 250 电缆
214 第一手动触发开关 300 储能装置
216 第二手动触发开关 302 第一储能装置
218 第三手动触发开关 304 第二储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和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如图1所示,充电系统100包括充电装置200和储能装置300。储能装置300可拆卸地与充电装置200配接,从充电装置200获取充电能量。充电装置200包括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相互独立设置。储能装置300包括第一储能装置302和第二储能装置304。第一储能装置302与第一充电接口202配接的同时,第二储能装置304能与第二充电接口204配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还可以包括更多的充电接口,如第三充电接口、第四充电接口等。储能装置300可以包括更多的储能装置,如第三储能装置、第四储能装置等。
如图2所示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充电装置200还包括电源转换电路205、充电电路206、以及控制电路208。电源转换电路205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充电电路206将电源转换电路205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充电电路206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206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供电;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206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充电电路206包括连接在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电源转换电路205之间的充电开关以及连接在第二充电接口204和电源转换电路205之间的充电开关。充电装置200还包括与充电电路206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208。控制电路208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206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当控制电路208发送第一信号时,充电电路206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当控制电路208发送第二信号时,充电电路206处于第二充电模式。
控制电路208可根据储能装置的特性或用户的特殊需求生成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具体为,1)根据与充电接口连接的储能装置300的特性参数;或2)根据设置在充电装置200上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信号。
如图3所示是充电装置200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8根据与充电接口连接的储能装置300的特性参数选择地向充电电路206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与图2所述的充电装置200基本相同,改进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与控制电路208电性连接的检测电路210。检测电路210检测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300的第一特征参数,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电路208,控制电路208根据检测结果向充电电路206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第一特征参数可以是储能装置300的输出电压、容量、化学特性、温度、或者表征储能装置300的单个储能单元的参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特征参数为储能装置300的输出电压。具体的,检测电路210检测第一储能装置302的输出电压和第二储能装置304的输出电压,当第一储能装置302的输出电压与第二储能装置304的输出电压差在第一预设电压差值内,则控制电路208控制充电电路206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反之,当第一储能装置302的输出电压与第二储能装置304的输出电压差超过第一预设电压差值时,控制电路208控制充电电路206处于第二充电模式。
如图4所示是充电装置200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8根据设置在充电装置200上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信号选择地向充电电路206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与图2所述的充电装置200基本相同,改进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接收用户的操控信息,根据用户的操控信息确定控制电路208发出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从而使得充电电路206进入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从而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本实施例中,人机交互界面包括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212。可调设定装置212可操作地向控制电路208发送不同的信号。控制电路208根据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向所述充电电路206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可调设定装置212可以为触发开关、声控装置、远程通信装置等。其中远程通信装置可以与远程的智能设备通信。操作者通过操作智能设备选择充电电路206的充电模式,操作者的选择结果过智能设备发送给充电装置200上的可调设定装置212(亦即远程通信装置),并进一步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208。控制电路208根据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控制充电电路206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
如图5所示是充电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本实施例与图4所示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可调设定装置212包括第一手动触发开关214。当手动触发开关被触发时,控制电路208发送第二信号,使得充电电路206处于第二充电模式。当手动触发开关没有被触发时,控制电路208发送第一信号,使得充电电路206处于第一充电模式。
如图6所示是充电装置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本实施例与图4所示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可调设定装置212包括第二手动触发开关216和第三手动触发开关218。当第二手动触发开关216和第三手动触发开关218中的其中一个被触发时,控制电路208发送第二信号,使得充电电路206处于第二充电模式。当第二手动触发开关216和第三手动触发开关218两者均没有被触发或两者均被触发时,控制电路208发送第一信号,使得充电电路206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在第二充电模式下,当第二手动触发开关216被触发时,先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直到与第一充电接口202配接的储能装置300被充满,再向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反之,在第二充电模式下,当第三手动触发开关218被触发时,先向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直到与第二充电接口204配接的储能装置300被充满,再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装置200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包括电源转换电路205、控制电路208、充电电路206、以及可调设定装置212和检测电路210。电源转换电路205、控制电路208、充电电路206的功能和设置如前所述。可调设定装置212设定充电电路206的充电模式。检测电路210检测储能装置300的充电参数,控制电路208根据检测电路210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继续给储能装置300提供充电能量。充电参数可以为充电温度、故障状态、储能装置300中包含的单个储能单元的状态等。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充电电路206与第一充电接口202之间的第一单向电流阀220,以及设置在充电电路206与第二充电接口204之间的第二单向电流阀222。第一单向电流阀220和第二单向电流阀222导通电源转换电路205向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的电流,截止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向电源转换电路205的电流。优选的,第一单向电流阀220和第二单向电流阀222为二极管。
以下对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的不同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介绍的充电装置200的电路框图的不同实施例与以下介绍的不同充电模式之间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优选的,如图2所示,第一充电模式下,第一储能装置302和第二储能装置304并联同时充电,直到将第一储能装置302和第二储能装置304充满。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储能装置302和第二储能装置304串联同时充电,直到将第一储能装置302和第二储能装置304充满。
在第二种充电模式下,充电电路206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输出充电能量,并非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输出充电能量。优选的,充电电路206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向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输出充电能量。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优先向谁输出充电能量。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第一种情形:按照固定的顺序向特定的充电接口提供充电能量,第二种情形:根据储能装置的特性或用户的特殊需求设定向特定的充电接口提供充电能量的顺序。
在第一种情形下,控制电路208内预先存储每一个充电接口的充电顺位,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充电电路206,使得充电电路206按照固定的顺序向特定的充电接口提供充电能量。例如,第一充电接口202为第一充电顺位,第二充电接口204为第二充电顺位。此时,当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上均配接储能装置300时,充电电路206先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直到与第一充电接口202配接的储能装置300充满,随后向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直到与第二充电接口204配接的储能装置300充满,随后停止充电能量的输出。
如图8所示是充电装置200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根据储能装置的特性或用户的特殊需求设定向充电接口提供充电能量的顺序。基于此,充电装置200的基本构成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基本相同。改进在于,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的控制电路208还进一步包括优先级设定模块224。优先级设定模块224根据储能装置的特性或用户的特殊需求设定向特定的充电接口提供充电能量的顺序。充电电路206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224发送的信号设定向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储能装置的特性或用户的特殊需求具体包括:1)储能装置300的特性参数;2)设置在充电装置200上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信号。当根据储能装置300的特性参数设定充电顺序时,优先级设定模块224检测与第一充电接口202配接的储能装置300的第二特征参数,以及与第二充电接口204配接的储能装置300的第二特征参数,并根据检测结果向充电电路206发送信号。优选的,根据第二特征参数的检测结果,优先级设定模块224可以识别到储能装置300充满所需的时间的长短。如第二特征参数为储能装置300的输出电压,当储能装置300的电压越高时,优先级设定模块224识别到该储能装置300充满所需的时间越短,反之,优先级设定模块224识别到该储能装置300充满所需的时间越长。再如,第二特征参数为储能装置300的标称容量和储能装置300的输出电压,其中标称容量可根据容量标识元件识别,输出电压可检测储能装置30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识别。优先级设定模块224根据标称容量和电压综合判断,识别该储能装置300充满所需的时间。更为优选的,优先级设定模块224的检测结果为与第一充电接口202配接的储能装置300所需的充电时间短时,充电电路206先向第一充电接口202供电;优先级设定模块224的检测结果为与第二充电接口204配接的储能装置300所需的充电时间短时,充电电路206先向第二充电接口204供电。第二特征参数还可以为储能装置300的温度、化学特性、储能装置300包括的单个储能单元的参数等。当根据设置在充电装置200上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信号设定充电顺序时,充电装置200包括由用户操控的可调优先级设定装置。可调优先级设定装置被操作地发送不同的信号。优先级设定模块224根据可调优先级设定装置发送的信号,设定充电电路206向充电接口提供充电能量的顺位,生成相应的信号发送给充电电路20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可调优先级设定装置包括两个触发开关,其中第一个触发开关的状态对应第一充电接口202的充电顺位,第二个触发开关的状态对应第二充电接口204的充电顺位。当第一触发开关被触发时,优先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当第二触发开关被触发时,优先向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调优先级设定装置还可以是声控装置、远程通信装置等。其中远程通信装置可以与远程的智能设备通信。操作者通过操作智能设备选择充电电路206向储能装置提供充电能量的顺序,操作者的选择结果过智能设备发送给充电装置200上的可调优先级设定装置(亦即远程通信装置),优先级设定模块224根据可调优先级设定装置发送的信号,设定充电电路206向充电接口提供充电能量的顺位。
如图9所示为充电装置200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充电装置200适配器壳体230和充电座壳体。适配器壳体230和充电座壳体相互分离且通过电缆250连接。电源转换电路205设置在适配器壳体230中。充电电路206和控制电路208至少部分设置在充电座壳体中。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设置在充电座壳体上。在一种实施例中,电缆250与适配器壳体230固定设置,与充电座壳体可拆卸地设置。本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可以为前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模块图。
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具有相同的滑轨结构和端子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可以具有不同的滑轨结构和/或不同的端子结构。当端子结构和/或滑轨结构不同时,第一充电接口202可配接的储能装置与第二充电接口204可配接的储能装置的种类不同,从而使得充电装置200能为多种不同的储能装置300充电,提高充电装置200的兼容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充电装置200的电路模块图为图5所示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基于此,如图9所示的充电装置200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充电座壳体上的可调设定装置2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可调设定装置212为第一手动触发开关214。当第一手动触发开关214被触发,则充电电路206进入第一充电模式;当第一手动触发开关214被触发一次,则充电电路206进入第二充电模式;当第一手动触发开关214再次被触发,则充电电路206返回第一充电模式。充电电路206进入某一种充电模式后,在该充电模式下对储能装置300进行充电,不会再进行模式切换,除非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发生变化。
充电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充电接口202附近的第一指示灯242,设置在第二充电接口204附近的第二指示灯244,以及指示可调设定装置212状态的第三指示灯246。当充电电路206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时,第一指示灯242点亮。当充电电路206向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时,第二指示灯244点亮。当可调设定装置212被触发时,第三指示灯246被点亮。
充电电路206在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下的工作方式可以按照前述介绍的任意一种工作方式进行工作。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模式下,充电电路206对以并联的方式对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在第二种充电模式下,充电装置200包括优先级设定模块224,其检测与第一充电接口202配接的储能装置300的第二特征参数,以及与第二充电接口204配接的储能装置300的第二特征参数,并根据检测结果向充电电路206发送信号,充电电路206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224发送的信号设定向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第二特征参数可以为前述的任意一种情况,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特征参数为储能装置300的输出电压。并且充电电路206优先向输出电压较高的储能装置300提供充电能量,待该储能装置300充满后,再向输出电压较低的储能装置300提供充电能量,直到其充满,则结束充电过程。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的结构框图可以仅包括一个充电壳体,电源转换电路205、充电电路206、控制电路208等均设置在充电壳体中,充电接口相应地也设置在充电壳体上。
结合图10至图12所示的流程图。本流程图对应的充电装置的实施例为:根据可调设定装置212选择充电电路206所处的充电模式,并且在第一充电模式下向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并联提供充电能量,在第二充电模式下先向输出电压高的储能装置300提供充电能量。在充电装置200为其他实施例时,相应的充电方法可基于图10至图12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改进,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S0:系统初始化,将statemachine的值设置为0。statemachine表示的是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0表示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为A。相应地,指示可调设定装置212的状态的第三指示灯246处于熄灭状态。控制电路208收到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A后,控制充电电路206进入第一充电模式。1表示可调设定装置212的信号为B。相应地,指示可调设定装置212的状态的第三指示灯246处于点亮状态。控制电路208收到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B后,控制充电电路206进入第二充电模式。步骤S0之后,进入步骤S2和S2’。
步骤S2和S2’:分别通过如图2所示的温度检测端子检测第一储能装置302的内部温度和第二储能装置304的内部温度。随后进入步骤S4和S4’。
步骤S4和S4’:判断第一储能装置302的内部温度和第二储能装置304的内部温度是否超过预设温度。通常的,储能装置300通过NTC热敏电阻检测其内部温度。温度越高,NCT热敏电阻的阻值越低;温度越低,NCT热敏电阻的阻值越高。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NTC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否超过预设值判断储能装置300是否与充电接口配接。当检测到NTC热敏电阻的阻值过大时,表明储能装置300与充电接口没有配接。NTC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否过大的判断依据为NCT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否小于300k。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表明储能装置300与充电接口配接,进入步骤S8或S8’,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表明储能装置300与充电接口没有配接,进入步骤S6或S6’。其中T1代表第一储能装置302的NTC热敏电阻的阻值,T2代表第二储能装置304的NTC热敏电阻的阻值。
步骤S6和S6’:停止对第一充电接口202或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且关闭第一指示灯242或第二指示灯244。随后返回步骤S2或S2’。
步骤S8和S8’:判断第一储能装置302的输出电压和第二储能装置304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S10和步骤S10’;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S6和S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储能装置300的标称电压为21V,则第一预设电压值为13V,约为标称电压的62%。更为优选的,第一预设电压为13V±0.5V。其中U1代表第一储能装置302的输出电压,U2代表第二储能装置304的输出电压。
步骤S10和S10’:判断第一储能装置302的输出电压和第二储能装置304的输出电压是否小于第二预设电压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S12;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S6和S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储能装置300的标称电压为21V,则第二预设电压值为21V,与标称电压相同。
步骤S12:检测可调设定装置212的发送的信号。当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为B时,进入步骤S14,即进入第二充电模式。当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为A时,进入步骤S16,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具体的,当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为B时,statemachine的值设置为1,当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为A时,statemachine的值设置为0。步骤S12通过判断statemachine是否为1来判断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为A或B。
步骤S1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40:判断第一储能装置302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第二储能装置304的输出电压。当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42;当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42’。
步骤S142:停止对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关闭第二指示灯244。采用恒流方式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控制第一指示灯242显示绿色且闪烁。随后进入步骤S144。
步骤S144:判断第一储能装置302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在储能装置300的标称电压为21V的情况下,第三预设电压为20V。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S146;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S148。
步骤S146:采用恒压方式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恒压的数值为20.75V±0.125V。随后进入步骤S150。
步骤S148:判断statemachine是否为1,即判断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是否为B。若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42。若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6。
步骤S150:判断第一储能装置302的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电压。在储能装置300的标称电压为21V的情况下,第四预设电压优选为21V。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S152。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S156。
步骤S152:判断充电电流是都大于或等于截止充电电流。若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54。若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56。其中,I 1表示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的充电电流。
步骤S154:判断充电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充电时间。优选的,预设充电时间为11h±1h。当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58。当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56。其中,时间1表示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的持续时间。
步骤S156:停止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控制第一指示灯242显示绿色且常亮。随后进入步骤S157。
步骤S157:将statemachine的数值设置为0,同时将指示可调设定装置212的状态的第三指示灯246切换为熄灭状态。随后返回步骤S0。
步骤S158:判断statemachine是否为1,即判断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是否为B。若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50。若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6。
步骤S142’:停止对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关闭第一指示灯242。采用恒流方式向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控制第二指示灯244显示绿色且闪烁。随后进入步骤S144’。
步骤S144’:判断第二储能装置304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压。在储能装置300的标称电压为21V的情况下,第三预设电压为20V。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S146’;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S148’。
步骤S146’:采用恒压方式向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恒压的数值为20.75V±0.125V。随后进入步骤S150’。
步骤S148’:判断statemachine是否为1,即判断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是否为B。若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42’。若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6。
步骤S150’:判断第二储能装置304的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电压。在储能装置300的标称电压为21V的情况下,第四预设电压优选为21V。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S152’。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S156’。
步骤S152’:判断充电电流是都大于或等于截止充电电流。若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54’。若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56’。
步骤S154’:判断充电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充电时间。优选的,预设充电时间为11h±1h。当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58’。当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56’。
步骤S156’:停止向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控制第二指示灯244显示绿色且常亮。
步骤S158’:判断statemachine是否为1,即判断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是否为B。若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50’。若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6。
步骤S16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60:向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同时提供充电能量,且第一充电接口202和第二充电接口204并联。控制第一指示灯242和第二指示灯244均显示绿色且闪烁,表示第一储能装置302和第二储能装置304均在充电。进入步骤S162。
步骤S162:判断第一储能装置302的输出电压是否小于第五预设电压。在储能装置300的标称电压为21V的情况下,第五预设电压优选为20.75V。当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64,当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74。
步骤S164:判断第二储能装置304的输出电压是否小于第五预设电压。在储能装置300的标称电压为21V的情况下,第五预设电压优选为20.75V。当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66,当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68。
步骤S166:判断statemachine是否为0,即判断可调设定装置212发送的信号是否为A。若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60。若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14。
步骤S168:停止向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控制第二指示灯244显示绿色且常亮,表示第二储能装置304充满。随后进入步骤S170。
步骤S170:继续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随后进入步骤S172。
步骤S172:判断第一储能装置302是否充满。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返回步骤S0。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步骤S170。
步骤S174:停止向第一充电接口202提供充电能量,控制第一指示灯242显示绿色且常亮,表示第一储能装置302充满。随后进入步骤S176。
步骤S176:继续向第二充电接口204提供充电能量。随后进入步骤S178。
步骤S178:判断第二储能装置304是否充满。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返回步骤S0。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步骤S176。
以上实施例均以充电装置包括两个充电接口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思路下的充电装置还可以包括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充电接口,从而可以给更多的储能装置充电。此时,充电装置的电路模块图、结构框图以及工作流程图进行相应的改变即可。
上述对各元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或形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熟知地替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但只要其采用的技术精髓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或者任何基于本发明做出的变化和替换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第一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一储能装置配接;
第二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
第一储能装置与第一充电接口配接的同时,第二充电接口可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
电源转换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
充电电路,将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
控制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二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二充电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所述可调设定装置可操作地向控制电路发送不同的信号,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可调设定装置发送的信号向所述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检测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的第一特征参数,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结果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所述充电电路根据控制电路发送的信号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并在选定的充电模式下对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直到充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进一步包括优先级设定模块,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顺序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所述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设定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设定模块检测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的第二特征参数,根据第二特征参数判断储能装置充满所需的时间,并根据判断结果向充电电路发送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先向与充满所需的时间短的储能装置配接的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直到该储能装置充满后,再向与充满所需的时间长的储能装置配接的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特征参数为储能装置的输出电压,当储能装置的电压越高时,优先级设定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储能装置所需的充电时间越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先向第一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当控制电路检测到第一储能装置充满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向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并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适配器壳体和充电座壳体,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设置在所述适配器壳体中,所述充电电路和控制电路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充电座壳体中,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设置在充电座壳体上,所述适配器壳体和所述充电座壳体相互分离且通过电缆连接。
11.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装置至少包括可拆卸地与充电装置配接的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第一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一储能装置配接;
第二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
第一储能装置与第一充电接口配接的同时,第二充电接口可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
电源转换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
充电电路,将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或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
控制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二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二充电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所述可调设定装置可操作地向控制电路发送不同的信号,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可调设定装置发送的信号向所述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进一步包括优先级设定模块,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顺序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所述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设定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
14.一种充电方法,能为至少两个储能装置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认第一储能装置接入充电装置;
S2,确认第二储能装置接入充电装置;
S3,进入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下,同时给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充电;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下,择一地给第一储能装置或第二储能装置充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还进一步包括位于步骤S3之前的以下步骤:
S4,检测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发送的信号,根据可调设定装置的信号选择进入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第二充电模式后,所述充电电路顺序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所述充电方法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5,检测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的第二特征参数,根据检测结果设定向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输出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
CN201610828144.5A 2016-09-18 2016-09-18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Pending CN1078460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8144.5A CN107846046A (zh) 2016-09-18 2016-09-18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EP17850228.2A EP3514914B1 (en) 2016-09-18 2017-09-08 Charging method,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PCT/CN2017/101070 WO2018050026A1 (zh) 2016-09-18 2017-09-08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US16/354,997 US10971764B2 (en) 2016-09-18 2019-03-15 Charging method,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8144.5A CN107846046A (zh) 2016-09-18 2016-09-18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6046A true CN107846046A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19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8144.5A Pending CN107846046A (zh) 2016-09-18 2016-09-18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1764B2 (zh)
EP (1) EP3514914B1 (zh)
CN (1) CN107846046A (zh)
WO (1) WO20180500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7471A (zh) * 2020-03-18 2021-10-1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137620A (zh) * 2020-03-25 2021-10-01 飛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雙埠電池充電系統及其充電方法
CN114244973B (zh) * 2020-10-30 2023-12-19 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装置和充电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61767U (zh) * 2014-12-04 2015-05-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电路
CN204361709U (zh) * 2014-12-11 2015-05-27 胡建坤 充电分配器和充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7762A (en) * 1990-07-30 1991-10-15 Motorola, Inc. System for determining battery charge states and charging sequence for a battery charger
US6184655B1 (en) * 1999-12-10 2001-02-06 Stryker Corporation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with internal power manager
JP4605952B2 (ja) * 2001-08-29 2011-01-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蓄電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332889B2 (en) * 2001-11-09 2008-02-1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attery charger
US20050024021A1 (en) * 2003-05-07 2005-02-03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attery charger and assembly
TWI414122B (zh) * 2006-01-27 2013-11-01 Tai Her Yang A charg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battery for bidirectional output input
FR2901070B1 (fr) * 2006-05-11 2013-04-26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gestion d'une batterie ou d'un parc de batteries rechargeables utilisant l'effet coup de fouet en charge
US8441230B2 (en) * 2008-09-08 2013-05-14 Techtronic Power Tools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charger
CN103187744A (zh) * 2011-12-30 2013-07-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
US11095138B2 (en) * 2012-02-17 2021-08-17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Multi-bay battery charger
EP2951879B1 (en) * 2013-02-01 2023-05-10 Husqvarna Ab Battery pack interface system
US20170063114A1 (en) * 2013-11-15 2017-03-02 Christian Fitch BRIERE Multi-port battery charg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kit
US9634517B2 (en) * 2014-02-17 2017-04-25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Battery charging mode selection
US9634503B2 (en) * 2014-02-26 2017-04-25 Makita Corporation Battery chargers
JP6193150B2 (ja) * 2014-02-26 2017-09-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充電器
US10431992B2 (en) * 2014-06-03 2019-10-01 Traxxas Lp Battery charger with user interface
KR20160063756A (ko) * 2014-11-27 2016-06-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04882941B (zh) * 2015-06-12 2017-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61767U (zh) * 2014-12-04 2015-05-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电路
CN204361709U (zh) * 2014-12-11 2015-05-27 胡建坤 充电分配器和充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7471A (zh) * 2020-03-18 2021-10-1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源
CN113497471B (zh) * 2020-03-18 2023-12-0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14914B1 (en) 2022-11-09
EP3514914A1 (en) 2019-07-24
WO2018050026A1 (zh) 2018-03-22
US10971764B2 (en) 2021-04-06
US20190288534A1 (en) 2019-09-19
EP3514914A4 (en) 202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1491B2 (ja) 多目的高速充電スタンド
CN104682485B (zh) 充电控制装置
ES2648976T3 (es) Cargador de batería de alta frecuencia con transformador doble
CN106253366A (zh) 充电控制装置、充电器以及电池组
CN100391079C (zh) 给铅酸电池充电的方法
CN107846046A (zh)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EP0329658B1 (en) Non-isolated thermally responsive battery charger
CN101232193A (zh) 电池单元平衡的电池组及平衡电池组电池单元的方法
US11731786B2 (en) Battery driven ground power unit with improved construction, operability, durability and maintenance
JP2005318790A (ja) 充電器
JP2011155799A (ja) 充電回路、移動機及び充電方法
CN104838559A (zh) 充电设备
CN206211588U (zh) 并联充电的电池组
CN208290995U (zh) 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包充电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09448425U (zh) 一种三相防错接电路及对应的空调
CN109682076A (zh) 基于Buck原理的点火检火电路和燃气壁挂炉
CN108711921A (zh) 用于电池充电的交流信号功率变换系统、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7276156A (zh) 自调整电压的供电系统
CN108321770A (zh) 一种多相相序切换装置与方法
CN206316530U (zh) 实验室用精密储能电焊机
CN110221133A (zh) 一种电力系统高压线路快速定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200680U (zh) 一种汽车多功能充电器恒流充电装置
CN107769328A (zh) 一种多节型锂电池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
CN209448458U (zh) 一种充电系统
CN109412229A (zh) 一种电池充电监控系统及电池充电监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