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4492A - 一种防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4492A
CN107834492A CN201711112989.5A CN201711112989A CN107834492A CN 107834492 A CN107834492 A CN 107834492A CN 201711112989 A CN201711112989 A CN 201711112989A CN 107834492 A CN107834492 A CN 107834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rotection device
lightning protection
screen layer
light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129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34492B (zh
Inventor
阳晋
白英杰
乔志超
李智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129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34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34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4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34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4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3/00Installations of lightning conductors; Fastening thereof to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2G13/40Connection to eart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3/00Installations of lightning conductors; Fastening thereof to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2G13/80Discharge by conduction or dissipation, e.g. rods, arresters, spark gap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雷装置。所述防雷装置包括:第一线圈,该第一线圈为输入端;第二线圈,该第二线圈为输出端;屏蔽层,该屏蔽层位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所述屏蔽层还包括接地端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雷装置,用于室外设备与室内设备信号传输通道之中,有效降低雷电冲击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防雷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防雷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电路信号传输通道上的防雷变压器。
背景技术
移频脉冲轨道电路室外设备和室内设备之间的数字信号电缆通信通道是雷电的主要泄放途径之一,若该通遭受较强的雷电冲击,往往会导移频脉冲轨道电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的大面积损坏,严重影响铁路的运输效率。目前还没有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因此,对于该通道的雷电防护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频脉冲轨道电路传输通道上的防雷装置用于室外设备与室内设备信号传输通道之中,有效降低雷电冲击信号,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设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雷装置,包括:
第一线圈,该第一线圈为输入端;
第二线圈,该第二线圈为输出端;
屏蔽层,该屏蔽层位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
所述屏蔽层还包括接地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圈连接室外设备;所述第二线圈连接室内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的匝数比为1.01-1.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的匝数比为:1.04: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线圈的匝数为156,所述第一线圈的匝数为15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线径为0.53mm。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为0.1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线圈的对地电容大于第一线圈对第二线圈的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二线圈的对地电容是第一线圈对第二线圈的电容的40倍以上。
进一步的,该防雷装置包括对应于输入端的插片、对应于输出端的插片以及对应于接地端子的插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典型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雷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设备、模块或参数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雷装置的典型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移频脉冲轨道电路中有室外设备101和室内设备102,室内设备101和室内设备102通过数字信号电缆通信,当遭遇雷电天气时,雷电破坏室外设备,并在数字信号电缆上产生浪涌,进而破坏室内设备,在该场景下,需要有一个防雷装置对室外设备和室内设备进行保护。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雷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防雷装置,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一个初级线圈2001和一个次级线圈2002,初级线圈的两根引线作为防雷装置的输入端,两根引线上分别包括室外数字信号电缆接线端子201和202,次级线圈的两根引线作为防雷装置的输出端,两根引线上分别包括室内数字信号电缆接线端子203和204,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还设置有内抗雷电感应屏蔽层2004,抗雷电感应屏蔽层2004具有接地端子205。使用时,该防雷装置与要保护的线路串联,对线路进行纵向保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防雷装置的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的绕制圈数比为1.01-1.1:1,优选为1.04:1。由于防雷装置接入线路后,对线路信号有衰减作用,适当的调整初级与次级线圈圈数的比例,当次级线圈接上负载后,初级与次级的电压比接近1。依据被保护线路负载的情况,一般将次级与初级线圈的圈数比设定在1.01-1.1:1。优选的,初级线圈的圈数为150,次级线圈的圈数为156,线圈的材质优选为铜或者铝。因雷电产生的电流的频带很宽(0~几百kHz),须增加等效电感和减少等效电阻,所以应该使绕制的线圈线径尽可能大,在本实施例中,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线径优选为ф0.53mm。内屏蔽绝缘层2004的厚度优选为0.1mm,材料可以是金属化纸或半导体纸带。
本实施例中的防雷装置的次级线圈的对地的电容远远大于初级线圈对次级线圈的电容,比如40倍以上。调整两线圈铜线分布,增大次级线圈对地电容,调整初级与次级线圈的距离,减小两线圈之间的电容。由此可以使次级线圈对地电容与初级对次级线圈的电容差距增加。
通过上述设计而实现的防雷装置,具有低转移系数,实现对初级线圈冲击电压的防护和隔离,满足移频脉冲轨道电路室内设备的雷电防护。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防雷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防雷装置301设置于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的通信电缆上,优选的,可以在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的通信电缆上设置安装板,防雷装置安装在安装板上,可以将安装板和防雷装置模块化,比如,安装板上具有和室外数字信号电缆接线端子201和202对应的插孔,具有和室内数字信号电缆接线端子203和204对应的插孔,以及具有和接地端子205对应的插孔,将防雷装置模块化成具有两个室外数字信号电缆接线端子插片、两个室内数字信号电缆接线端子插片以及一个接地插片的5插片模块,这样不仅方便防雷装置的安装,并且在防雷装置损坏时,更加容易更换。在没有安装防雷装置的时候,默认通信电缆接通,当然为了强制安装防雷装置,也可以设置成若没有安装防雷装置,则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的通信电缆断开。
上述内容,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构思,所做出的适当变通或修改,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雷装置,包括:
第一线圈,该第一线圈为输入端;
第二线圈,该第二线圈为输出端;
屏蔽层,该屏蔽层位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
所述屏蔽层还包括接地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所述第一线圈连接室外设备;所述第二线圈连接室内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所述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的匝数比为1.01-1.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所述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的匝数比为:1.04: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所述第二线圈的匝数为156,所述第一线圈的匝数为1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线径为0.5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为0.1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所述第二线圈的对地电容大于第一线圈对第二线圈的电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雷装置,所述所述第二线圈的对地电容是第一线圈对第二线圈的电容的40倍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该防雷装置包括对应于输入端的插片、对应于输出端的插片以及对应于接地端子的插片。
CN201711112989.5A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防雷装置 Active CN107834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2989.5A CN107834492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防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2989.5A CN107834492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防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4492A true CN107834492A (zh) 2018-03-23
CN107834492B CN107834492B (zh) 2021-06-22

Family

ID=6165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12989.5A Active CN107834492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防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3449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3117Y (zh) * 1995-04-07 1996-12-18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西安器材研究所 防雷变压器
US20140102757A1 (en) * 2012-09-04 2014-04-17 The Boeing Company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Spaced Electrical Bundles
CN107465348A (zh) * 2017-08-30 2017-12-12 深圳市天盾雷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雷隔离供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3117Y (zh) * 1995-04-07 1996-12-18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西安器材研究所 防雷变压器
US20140102757A1 (en) * 2012-09-04 2014-04-17 The Boeing Company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Spaced Electrical Bundles
CN107465348A (zh) * 2017-08-30 2017-12-12 深圳市天盾雷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雷隔离供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4492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67385Y (zh) 全通道双向抑制多层防雷墙视音频数据光端机
US7535685B2 (en) Radio frequency signal coupler, coupling system and method
CZ56097A3 (cs) Rozvodná síť
CN102842903A (zh) 一种以太网供电系统及其浪涌保护装置
CN102035199A (zh) 用于隔离驻地设备的电涌保护设备
CN203574361U (zh) 一种led控制用rf射频设备天馈防雷器
CN101202150B (zh) 一种emc滤波电感
CN202134909U (zh) 天线防雷器及天线浪涌保护结构
CN202856318U (zh) 一种变压器反击分流的防雷保护结构
CN107834492A (zh) 一种防雷装置
CN105340029B (zh) 用于基于铁氧体的电路的校正磁场
CN110855325B (zh) 一种电力线hplc阻抗变换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3734304U (zh) 超小型二级防护通道浪涌保护器
CN203193267U (zh) 一种视频防雷装置及视频监控系统
CN201438602U (zh) 宽带射频防雷器
CN105763227A (zh) 用于测控系统的电力载波装置的发送接收滤波及耦合电路
CN201673782U (zh) 防雷配电变压器
CN220066881U (zh)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台的雷电过载防护系统
CN205304234U (zh) 一种光伏系统控制用rf射频设备功分器
CN2765314Y (zh) 用于浮地设备的防雷装置
CN203826948U (zh) 一种智能电表专用电涌保护器
CN204947585U (zh) 智能交通系统的防雷击电源插座
CN204215075U (zh) 一种oplc光缆交接箱
CN107069687B (zh) 防雷击装置
CN211151532U (zh) 便携式数据通信台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