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1102B - 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1102B
CN107831102B CN201710332341.2A CN201710332341A CN107831102B CN 107831102 B CN107831102 B CN 107831102B CN 201710332341 A CN201710332341 A CN 201710332341A CN 107831102 B CN107831102 B CN 107831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odel
water film
glass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23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31102A (zh
Inventor
张红欣
刘月田
闵令元
孟小海
陈霆
张民
周静
李新
范菲
孙强
李培伦
刘研卿
杨伟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3323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31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31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1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31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1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6Embedding or analogous mounting of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86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of films, membranes or pellicu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包括:在暗室中,在一组铬版条上光刻小圆,模拟岩石孔隙;配好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将光刻后的铬版条依次放入溶液中进行腐蚀;在腐蚀好的铬版条上盖上一块大小相同的玻璃条,放入电阻炉中,烧结出试制模型;确定正式模型的腐蚀时间;在铬版上光刻孔隙网络,按确定的腐蚀时间,放入所配的氢氟酸中进行腐蚀,用电阻炉按摸索出的合适温度进行烧结;用制作的模型进行饱和水和油驱水实验,观察颗粒边缘的水膜形成过程。该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可以在玻璃模型的孔隙边缘,形成一层与天然岩心颗粒粗糙面上相同的水膜,从而在玻璃模型中观察到水膜的形成及在水驱油时的变化情况。

Description

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岩心孔隙网络玻璃模型的制作及实验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天然岩心的孔隙网络玻璃模型进行油水渗流实验,可以观察到微观孔隙网络中的许多现象,是认识和研究微观渗流的重要手段。
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天然岩心的表面非常粗糙,因为它是由各种微小的矿物颗粒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对于由亲水矿物颗粒构成的粗糙面,其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会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这层水膜会影响孔隙表面的润湿性、相对渗透率曲线、岩石电阻率、储层敏感性、驱油效率、剩余油微观分布、微观油水渗流机理、油气成藏机理,以及通过束缚水饱和度评价油藏的储量等,因此能否模拟这层水膜,对于进行孔隙网络玻璃模型实验非常重要。
在制作孔隙网络玻璃模型时,由于模型为玻璃材料,所以孔隙表面非常光滑;并且模型的烧结温度在500℃到600℃之间,即使模型在进行酸蚀时会有一些简单的麻点粗糙面,但在高温下玻璃表面处于微熔状态,这种麻点粗糙面就会完全消失,变成光滑的玻璃表面。用这样的模型进行实验,就无法在孔隙表面形成水膜,也就无法模拟天然岩心颗粒粗糙面上的水膜。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为利用孔隙网络玻璃模型进行实验创造更全面、更形象的实验条件,对于研究亲水孔隙中的油水渗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该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暗室中,在一组铬版条上光刻小圆,模拟岩石孔隙;步骤2,配好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将光刻后的铬版条依次放入溶液中进行腐蚀,每块铬版条的腐蚀时间不同;步骤3,在腐蚀好的铬版条上盖上一块大小相同的玻璃条,放入电阻炉中,按温度从低到高逐步升温,摸索合适的烧结温度,烧结出试制模型;步骤4,将烧结出的圆形孔隙切割成两半,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圆形孔隙的剖面形状,选择具有倒梯形剖面的模型,将其腐蚀时间作为制作正式模型的腐蚀时间;步骤5,按步骤1的方法,在铬版上光刻孔隙网络,按步骤4确定的腐蚀时间,放入步骤2所配的氢氟酸中进行腐蚀,用步骤3所用的电阻炉按摸索出的合适温度进行烧结;步骤6,用制作的模型进行饱和水和油驱水实验,观察颗粒边缘的水膜形成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在暗室中,将制作孔隙网络玻璃模型所用的铬版,用玻璃刀切割成1.5cm宽的长条形;然后通过光化学刻蚀技术,在每一个铬版条中心线上刻出一个系列直径约1毫米的圆,光刻后,圆内的抗蚀保护膜被去除,圆外的抗蚀保护膜完好。
在步骤2中,氢氟酸溶液的浓度在30%-50%之间,根据实验条件确定,不同铬版条的腐蚀时间差值为2秒到10秒之间,视酸的浓度、铬版玻璃的材质而定。
在步骤2中,第1块铬版条腐蚀5秒钟后取出,立即放入大量蒸馏水中清洗;然后放入第2块铬版条腐蚀10秒钟后取出清洗;同法,将其它铬版条也依次进行腐蚀,每次腐蚀时间增加5秒钟。
在步骤3中,按温度从500℃开始,逐步升温,温度不超过600℃,摸索合适的烧结温度,最终确定的烧结温度与铬版玻璃和上盖板玻璃的材质、电阻炉的特性因素有关。
在步骤3中,通过由低到高不断地升温摸索,找出能使两块玻璃的接触面处于微熔状态,从而使它们接触到的部分融合在一起的温度点,作为制作正式模型的烧结温度。
在步骤4中,将每一个烧结出来的试制模型,都沿其圆形中心线用玻璃刀切割成两半,放到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每个试制模型上圆形的纵剖面形状,选择剖面形状呈现倒梯形的试制模型,其特点是在圆形剖面的边缘形成一个尖角,则这个铬版条在氢氟酸中腐蚀时所对应的腐蚀时间,就是下一步制作孔隙网络玻璃模型的腐蚀时间。
在步骤5中,从岩心的铸体薄片上拍摄其孔隙网络图像,并在图像适当的位置增加注入和采出通道,制作出实验模型的完整底版,按步骤1的方法在铬版上光刻孔隙网络模型底版,按步骤4确定的腐蚀时间,放入步骤2所配的氢氟酸中进行腐蚀,用步骤3所用的电阻炉和确定的温度进行烧结。
在步骤6中,油驱水时,注入速度要平稳,油水前缘的推进速度要缓慢。
在步骤6中,用所制作的模型进行实验时,先将模型抽真空饱和水,然后选择去除了活性成分的白油进行油驱水,这时在显微镜下会看到,油驱水过程中,在颗粒的边缘会形成一层水膜,随着注入油量的增加,水膜厚度不断变薄,最后几乎看不到水膜,但增加显微镜放大倍数后,仍可在颗粒边缘观察到清晰的水膜。
该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还包括,在步骤6之后,进行水驱油过程,观察水驱油时水膜的变化规律。
在进行水驱油的步骤中,水驱油时,注入速度要平稳,油水前缘的推进速度要缓慢。
在进行水驱油的步骤中,在模型饱和好油之后,进行水驱油过程,在显微镜下会发现,注入水会沿着水膜向前推进,水膜不断变厚,形成水流通道,这与天然岩心颗粒粗糙面上的水膜作用相同。
本发明中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利用特定的工艺,可以在玻璃模型的孔隙边缘,形成一层与天然岩心颗粒粗糙面上相同的水膜,从而可以在玻璃模型中观察到水膜的形成及在水驱油时的变化情况。解决了在进行孔隙网络玻璃模型实验时,光滑表面无法形成天然岩心粗糙面上水膜的问题,为在微观模型中认识和研究水膜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对研究与水膜相关的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测试用铬版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观察圆形孔隙剖面形状的方向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符合要求的孔隙剖面形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油驱水过程中在颗粒表面形成水膜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油驱水结束时在颗粒表面形成的水膜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油水界面接近尖角顶点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水驱油时水膜不断变厚,形成注入水渗流的通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101,在暗室中,在一组铬版条上光刻出若干小圆,模拟岩石孔隙。光刻在铬版条上的图形,除了圆形外也可以三角形、梯形等形状,其处理、观察和分析方法与圆形相同。
步骤102,配好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将光刻后的铬版条依次放入溶液中进行腐蚀,但每块铬版条的腐蚀时间不同。氢氟酸溶液的浓度大致范围在30%-50%之间,可根据实验条件确定,不同铬版条的腐蚀时间差值可选择为其它值,如2秒、4秒、6秒等,但通常不超过10秒,视酸的浓度、铬版玻璃的材质等而定。
步骤103,在腐蚀好的铬版条上盖上一块大小相同的玻璃条,放入电阻炉中,按温度从低到高(500℃到600℃之间)逐步升温,摸索合适的烧结温度,烧结出试制模型。最终确定的烧结温度与铬版玻璃和上盖板玻璃的材质、电阻炉的特性等因素有关。
步骤104,将烧结出的圆形孔隙切割成两半,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圆形孔隙的剖面形状,选择具有倒梯形剖面的模型,将其腐蚀时间作为制作正式模型的腐蚀时间。观察到的圆形孔隙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弧形。
步骤105,按步骤101的方法,在铬版上光刻孔隙网络;按步骤104确定的腐蚀时间,放入步骤102所配的氢氟酸中进行腐蚀,用步骤103所用的电阻炉和摸索出的合适温度进行烧结。必须严格按照能够制作出孔隙边缘带尖角结构的工艺方法,制作实验用的正式模型。
步骤106,用制作的模型进行饱和水和油驱水实验,观察颗粒边缘的水膜形成过程。油驱水时,注入速度要平稳,油水前缘的推进速度要缓慢。
步骤107,进行水驱油过程,观察水驱油时水膜的变化规律。水驱油时,注入速度要平稳,油水前缘的推进速度要缓慢。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了以下步骤:
在步骤1中,在暗室中,将制作孔隙网络玻璃模型所用的铬版(一种涂有感光材料和抗蚀保护膜的玻璃板),用玻璃刀切割成1.5cm宽的长条形,一个6cm×6cm的铬版可以切割出4个长条;然后通过光化学刻蚀技术,在每一个铬版条中心线上刻出一个系列直径约1毫米的圆(如图2所示)。光刻后,圆内的抗蚀保护膜被去除,圆外的抗蚀保护膜完好。
在步骤2中,配好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将光刻后的铬版条依次放入溶液中进行腐蚀。氢氟酸溶液的浓度和腐蚀时间之间存在关联,浓度越高,腐蚀时间相应变小。具体方法为:第1块铬版条腐蚀5秒钟后取出,立即放入大量蒸馏水中清洗;然后放入第2块铬版条腐蚀10秒钟后取出清洗;同法,将其它铬版条也依次进行腐蚀,每次腐蚀时间增加5秒钟。
在步骤3中,在腐蚀后的铬版条上加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盖板,然后放入高温电阻炉中在一定温度下烧结。通过由低到高不断地升温摸索,找出能使两块玻璃的接触面处于微熔状态,从而使它们接触到的部分融合在一起的温度点,作为制作正式模型的烧结温度。
在步骤4中,试制模型烧结出来后,对每一块模型都沿图2所示的圆形中心线用玻璃刀切割成两半,并保证其中的一半保留下完成的半圆形。按图3所示的方式,取保留完整半圆的一半模型,放到偏光显微镜下依次观察每个圆形的纵剖面形状。同一块铬版条上的各个圆形孔隙,由于它们的腐蚀时间相同,所得剖面形状相似,而不同铬版条之间由于腐蚀时间不同,得到的圆形孔隙剖面形状有一定差异。从观察到的圆形孔隙剖面形状中,选择形状接近图4所示的铬版条,其特征是上盖板与下刻蚀板之间围成的孔隙形状呈倒梯形,在孔隙边缘形成一个尖角。则这个铬版条所对应的腐蚀时间就是下一步制作孔隙网络玻璃模型的腐蚀时间。
在步骤5中,从岩心的铸体薄片上拍摄其孔隙网络图像,并在图像适当的位置增加注入和采出通道,制作出实验模型的完整底版。按步骤1的方法在铬版上光刻孔隙网络模型底版;按步骤4确定的腐蚀时间,放入步骤2所配的氢氟酸中进行腐蚀,用步骤3所用的电阻炉和确定的温度进行烧结。
在步骤6中,用所制作的模型进行实验时,先将模型抽真空饱和水,然后选择去除了活性成分的白油进行油驱水。这时在显微镜下会看到,油驱水过程中,在颗粒的边缘会形成一层水膜,如图5所示。随着注入油量的增加,水膜厚度不断变薄,最后几乎看不到水膜(图6-a),但增加显微镜放大倍数后,仍可在颗粒边缘观察到清晰的水膜,如图6-b所示。
虽然构成孔隙的上盖板和下刻蚀板表面都是光滑的,在这样的表面上油很容易将水完全驱走;但是,当它们之间交叉形成图4和图7所示的尖角结构时,油驱水时油水界面越接近尖角的顶点(图7),界面的曲率半径越小,需要建立在界面两侧的压差越大。因此,要想使界面接近尖角顶点,以驱走尖角内的水,就需要施加很大的油驱水动力,以便在界面两侧建立越来越大的压差。实际上,在实验驱动力下,尖角内的水很难被完全驱走。这时从模型上方就观察到一层水膜围绕在颗粒边缘,并且尖角的角度越小,水膜保留的厚度越大。
在步骤7中,在模型饱和好油之后,进行水驱油过程,在显微镜下会发现,注入水会沿着水膜向前推进,水膜不断变厚,形成水流通道,如图8所示,这与天然岩心颗粒粗糙面上的水膜作用相同。因此,采用本方法制作的孔隙网络玻璃模型,实现了在玻璃微观模型上模拟天然岩心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目的。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孔隙网络玻璃模型的制作和与颗粒表面水膜有关的实验研究。由于天然岩心颗粒粗糙面上的水膜会影响孔隙表面的润湿性、相对渗透率曲线、岩石电阻率、储层敏感性、驱油效率、剩余油微观分布、微观油水渗流机理、油气成藏机理,以及通过束缚水饱和度评价油藏的储量等,因此本发明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和深远。通过本发明,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孔隙网络玻璃模型中的颗粒边缘会形成一层水膜,从而解决了在进行孔隙网络玻璃模型实验时,光滑表面无法形成天然岩心粗糙面上水膜的问题,为在玻璃模型中观察亲水颗粒表面的水膜创造了条件,也为在微观模型中认识和研究水膜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对研究与水膜相关的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Claims (6)

1.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包括:
步骤1,在暗室中,在一组铬版条上光刻小圆,模拟岩石孔隙;
步骤2,配好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将光刻后的铬版条依次放入溶液中进行腐蚀,每块铬版条的腐蚀时间不同;
步骤3,在腐蚀好的铬版条上盖上一块大小相同的玻璃条,放入电阻炉中,按温度从低到高逐步升温,摸索合适的烧结温度,烧结出试制模型;
步骤4,将烧结出的圆形孔隙切割成两半,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圆形孔隙的剖面形状,选择具有倒梯形剖面的模型,将其腐蚀时间作为制作正式模型的腐蚀时间;
步骤5,按步骤1的方法,在铬版上光刻孔隙网络,按步骤4确定的腐蚀时间,放入步骤2所配的氢氟酸中进行腐蚀,用步骤3所用的电阻炉按摸索出的合适温度进行烧结;
步骤6,用制作的模型进行饱和水和油驱水实验,观察颗粒边缘的水膜形成过程;
在步骤1中,在暗室中,将制作孔隙网络玻璃模型所用的铬版,用玻璃刀切割成1.5cm宽的长条形;然后通过光化学刻蚀技术,在每一个铬版条中心线上刻出一个系列直径约1毫米的圆,光刻后,圆内的抗蚀保护膜被去除,圆外的抗蚀保护膜完好;
在步骤2中,氢氟酸溶液的浓度在30%-50%之间,根据实验条件确定,不同铬版条的腐蚀时间差值为2秒到10秒之间,视酸的浓度、铬版玻璃的材质而定;第1块铬版条腐蚀5秒钟后取出,立即放入大量蒸馏水中清洗;然后放入第2块铬版条腐蚀10秒钟后取出清洗;同法,将其它铬版条也依次进行腐蚀,每次腐蚀时间增加5秒钟;
在步骤3中,按温度从500℃开始,逐步升温,温度不超过600℃,摸索合适的烧结温度,最终确定的烧结温度与铬版玻璃和上盖板玻璃的材质、电阻炉的特性因素有关;通过由低到高不断地升温摸索,找出能使两块玻璃的接触面处于微熔状态,从而使它们接触到的部分融合在一起的温度点,作为制作正式模型的烧结温度;
在步骤4中,将每一个烧结出来的试制模型,都沿其圆形中心线用玻璃刀切割成两半,放到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每个试制模型上圆形的纵剖面形状,选择剖面形状呈现倒梯形的试制模型,当在圆形剖面的边缘形成一个尖角,则这个铬版条在氢氟酸中腐蚀时所对应的腐蚀时间,就是下一步制作孔隙网络玻璃模型的腐蚀时间;
在步骤5中,从岩心的铸体薄片上拍摄其孔隙网络图像,并在图像适当的位置增加注入和采出通道,制作出实验模型的完整底版,按步骤1的方法在铬版上光刻孔隙网络模型底版,按步骤4确定的腐蚀时间,放入步骤2所配的氢氟酸中进行腐蚀,用步骤3所用的电阻炉和确定的温度进行烧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油驱水时,注入速度要平稳,油水前缘的推进速度要缓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用所制作的模型进行实验时,先将模型抽真空饱和水,然后选择去除了活性成分的白油进行油驱水,这时在显微镜下会看到,油驱水过程中,在颗粒的边缘会形成一层水膜,随着注入油量的增加,水膜厚度不断变薄,最后几乎看不到水膜,但增加显微镜放大倍数后,仍可在颗粒边缘观察到清晰的水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还包括,在步骤6之后,进行水驱油过程,观察水驱油时水膜的变化规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水驱油的步骤中,水驱油时,注入速度要平稳,油水前缘的推进速度要缓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水驱油的步骤中,在模型饱和好油之后,进行水驱油过程,在显微镜下会发现,注入水会沿着水膜向前推进,水膜不断变厚,形成水流通道,这与天然岩心颗粒粗糙面上的水膜作用相同。
CN201710332341.2A 2017-05-11 2017-05-11 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 Active CN107831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2341.2A CN107831102B (zh) 2017-05-11 2017-05-11 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2341.2A CN107831102B (zh) 2017-05-11 2017-05-11 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1102A CN107831102A (zh) 2018-03-23
CN107831102B true CN107831102B (zh) 2020-06-16

Family

ID=61643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2341.2A Active CN107831102B (zh) 2017-05-11 2017-05-11 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311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102B (zh) * 2021-06-25 2022-06-10 清华大学 一种2.n维油藏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14054463B (zh) * 2021-11-29 2022-10-18 清华大学 一种多孔介质盲端孔及其自清洁或自采集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4866A (ja) * 2000-11-13 2002-05-28 Inax Corp 陶磁器の製造方法及び陶磁器
CN1629728A (zh) * 2004-06-25 2005-06-22 清华大学 一种在普通实验室条件下制作玻璃芯片的方法
CN103778841A (zh) * 2012-10-26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真实岩心微观模型制作方法及所用研磨夹持器和粘合剂
CN105628577A (zh) * 2014-11-07 2016-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大尺寸微观仿真模型制作方法
CN105869496A (zh) * 2016-06-02 2016-08-1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可视化微观孔隙结构仿真物理模型及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5589B2 (en) * 2010-12-20 2015-02-17 Intevep, S.A. Formulation and method of use for stimulation of heavy and extraheavy oil well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4866A (ja) * 2000-11-13 2002-05-28 Inax Corp 陶磁器の製造方法及び陶磁器
CN1629728A (zh) * 2004-06-25 2005-06-22 清华大学 一种在普通实验室条件下制作玻璃芯片的方法
CN103778841A (zh) * 2012-10-26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真实岩心微观模型制作方法及所用研磨夹持器和粘合剂
CN105628577A (zh) * 2014-11-07 2016-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大尺寸微观仿真模型制作方法
CN105869496A (zh) * 2016-06-02 2016-08-1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可视化微观孔隙结构仿真物理模型及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储层损害的岩石力学—化学耦合作用研究进展;吴娟等;《钻井液与完井液》;20070131;第24卷(第1期);第76-8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1102A (zh) 2018-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5120B (zh) 微观驱油用三维玻璃多孔介质模型及制造方法
CN103207257B (zh) 一种仿岩心结构的玻璃介质模型
CN107831102B (zh) 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
CN107939387B (zh) 一种微观岩石网络模型制作方法
CN106991244B (zh) 一种基于图论的裂隙网络连通性及渗流计算的方法
CN105869496A (zh) 一种可视化微观孔隙结构仿真物理模型及制作方法
CN109827822B (zh) 一种高温高压可视化真实岩石渗流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89612A (zh) 低渗透油藏人工裂缝压裂缝长与井排距确定方法
CN107957488B (zh) 剩余油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272845A (zh) 一种页岩气水两相可视化微观孔隙模型及制作方法
WO2017094021A1 (en) Controlled spontaneous three dimensional fabrication of micro/meso structures
CN112927592A (zh) 一种可视化不同缝网形态的仿真物理模型及制作方法
CN110992483A (zh) 基于逆向建模打印真实三维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方法
CN103954622B (zh) 一种人造微观仿真物理模型及制作方法
CN110599884A (zh) 一种陆内冲断构造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实验模型
CN203808951U (zh) 一种可拆卸循环利用的二维可视化平板填砂模型
CN114011478B (zh)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43894B (zh) 三维油藏物理模型断层设置方法
CN111044334B (zh) 一种模拟油藏孔道的制备方法
CN100538004C (zh) 改善各向异性油藏水驱效果的设计方法
CN112414913B (zh) 一种可视化碳酸盐岩微观渗流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74681B (zh) 一种酸化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应用界限判别方法
Tsakiroglou et al. Fabrication of a new class of porous media models for visualization studies of multiphase flow processes
Van Beek et al. Influence of sand type on pipe development in small-and medium-scale experiments
CN110927026B (zh) 评价聚合物微球在多孔介质中深部运移特征的模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