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26990A - 一种新型的塔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塔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26990A
CN107826990A CN201711218856.6A CN201711218856A CN107826990A CN 107826990 A CN107826990 A CN 107826990A CN 201711218856 A CN201711218856 A CN 201711218856A CN 107826990 A CN107826990 A CN 107826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crane
computer
operating portion
suspension hook
loca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88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佳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2188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269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26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6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2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use on building sites; constructed, e.g. with separable parts, to facilitate rapid assembly or dismantling, for operation at successively higher levels, for transport by road or r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8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C13/22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for electric dr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700/00Cranes
    • B66C2700/08Electrical assemblies or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s for cranes, winches, capstans or electrical hoists
    • B66C2700/085Control actuator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塔吊,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塔吊分开设置,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塔吊相配合,使得操作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塔吊调运货物。采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传统塔吊的控制室设置在塔身的上部,控制塔吊的工作人员沿塔身内设置的梯子攀爬至控制室具有一定的危险,另外,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内控制塔吊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塔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塔吊。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塔吊是常用的起吊设备之一,主要用于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调运。传统塔吊的控制室设置在塔身的上部,控制塔吊的工作人员需要徒手沿塔身内设置的梯子攀爬至控制室,从而具有一定的危险,另外,由于控制室位于塔身上部,因而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内控制塔吊时存在安全隐患。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塔吊的控制室设置在塔身的上部,控制塔吊的工作人员沿塔身内设置的梯子攀爬至控制室具有一定的危险,另外,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内控制塔吊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塔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塔吊,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塔吊分开设置,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塔吊相配合,使得操作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塔吊调运货物。
使用上述方案所述的新型的塔吊时,可将所述操作部设置在地面,当需要调运货物时,工作人员通过操作设置在地面上的操作部,即可使所述控制机构控制塔吊调运货物。整个调运过程,工作人员均不会上塔身操作,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解决了传统塔吊的控制室设置在塔身的上部,控制塔吊的工作人员沿塔身内设置的梯子攀爬至控制室具有一定的危险,另外,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内控制塔吊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部和至少两个所述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中至少存在一个操作部设置在第一位置上,一个操作部设置在第二位置上,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塔吊运作,当操作第一位置上设置的操作部时,所述控制部控制塔吊上的吊钩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操作第二位置上设置的操作部时,所述控制部控制塔吊上的吊钩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传统塔吊的控制室与地面的距离通常较远,因而控制室的工作人员无法清楚地观测到地面的情况,从而无法准确地控制塔吊的吊钩下放至地面指定的位置。为了确保塔吊在工作时,能够准确地将吊钩下放至地面指定位置,因此传统的塔吊在工作时,通常需要安排专人在地面使用对讲机与操作室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从而对塔吊的调运进行指挥,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在地面上的工作人员的指挥下,逐步控制吊钩的下放,最终将吊钩下放至地面指定的位置。在使用传统的塔吊进行调运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工作人员在地面进行指挥,因而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从而增大了施工成本的投入。
使用上述方案所述的新型的塔吊时,可将所述第一位置选为堆积材料的位置,将第二位置选为使用材料的位置,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将多个操作部设置在堆积材料的第一位置和使用材料的第二位置。当需要使用材料时,工作人员操作设置在第一位置的所述操作部,在所述控制部的作用下,吊钩能够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位置的工作人员将需要调运的材料与吊钩相连接,待需要调运的材料与吊钩相连接后,第二位置的工作人员操作设置在第二位置的操作部,此时所述控制部控制吊钩的移动,使吊钩和吊钩上连接的材料一起移动至第二位置移动,从而实现了材料的调运。
使用上述方案所述的新型的塔吊对材料进行调运的过程中,当需要调运材料时,只需施工人员操作所述操作部,即可使吊钩移动至设置操作部的地方,因而无需安排专人对塔吊进行操作。从而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计算机和用于定位的第一定位模块,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计算机和第二定位模块,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对塔吊的吊钩进行定位,所述第二计算机用于控制塔吊的运作,所述第一计算机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计算机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计算机与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相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二定位模块可选用GPS定位模块。使用上述方案所述的新型的塔吊时,将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分别安装在堆积材料的第一位置和使用材料的第二位置,同时将所述第一计算机分别安装在堆积材料的第一位置和使用材料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对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定位,并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计算机,所述第一计算机接收该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对塔吊的吊钩进行定位,并将定位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计算机接收第二定位模块发送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与第一计算机发送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
当第一位置工作人员在所述第一计算机中输入需要调取材料的命令时,所述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运作,使塔吊的吊钩移动至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的上方,随后将吊钩下放至地面。此时第一位置的工作人员将待调运的材料与挂钩相连接,当待调运的材料与挂钩连接完成后,第二位置的工作人员在材料使用出安装的第一计算机中输入调取材料的命令,此时所述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运作,将吊钩吊起并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第一定位模块的上方,待吊钩位于第一定位模块上方后,所述第二计算机自动控制吊钩下降至地面,从而将塔吊的吊钩移动至设置第一定位模块的第一位置,实现材料的调运。在材料调运的过程中,只需材料堆放处和第二位置的工作人员在各自设置的第一计算机中输入相应的命令,即可实现材料的调运,因而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模块设置在所述吊钩上。
通过将所述第二定位模块设置在塔吊的吊钩上,从而使得对吊钩的定位更加准确。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还包括用于发送无线数据的数据发送模块,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用于接收无线数据的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相配合,所述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一计算机相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无线数据发送模块和所述无线数据接收模块,使得所述第一计算机与所述第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为无线传输,因而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还包括用于测量海拔高度的第一气压高度计,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第二气压高度计,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用于测量塔吊吊钩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所述第一气压高度计与所述第一计算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气压高度计和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在塔吊工作时,设置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气压高度计测量第一位置的海拔高度,并将高度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计算机,设置在第二位置的第一气压高度计测量第二位置的海拔高度,并将高度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第一计算机,所述第一计算机接收这两组高度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测量吊钩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并将该高度数据发送至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计算机将吊钩所在位置的高度数据与第一位置的高度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到第一差值,同时将吊钩所在位置的高度数据与第二位置的高度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到第二差值。
当第一位置的工作人员在所述第一计算机中输入需要调取材料的命令时,所述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运作,使塔吊的吊钩移动至第一定位模块的上方,随后第二计算机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控制吊钩的下放距离,当吊钩移动至第二位置设置的第一定位模块的上方后,第二计算机根据第二差值控制吊钩的下放距离。在所述第一气压高度计和第二气压高度计的配合下,所述第二计算机能够准确地控制钢丝绳的释放长度,从而避免了塔吊在调运的过程中,释放的钢丝绳的长度过长或过短时,给调运造成麻烦的问题,因而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设置在所述吊钩上。
通过将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设置在塔吊的吊钩上,从而测得的吊钩的海拔高度更加准确。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电子罗盘,所述电子罗盘用于测量吊臂的方位角,所述电子罗盘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电子罗盘设置在所述吊臂上。
在安装上述方案所述的塔吊时,事先测量塔身安装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输入第二计算机中作为第一位置信息。第一定位模块的位置与塔身安装位置的连线为第一直线,塔吊在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二计算机分析所述第一定位模块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从而能够得到第一直线的方位角,并将该方位角作为第一方位角。电子罗盘测量吊臂轴线的方位角,并将该方位角信息发送至第二计算机作为第二方位角。随着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吊臂的转动,所述第二方位角发生变化,当所述第二方位角与所述第一方位角相等时,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吊臂停止转动,此时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吊臂上的小车移动,即可快速准确地将吊钩移动至第一定位模块的正上方。在电子罗盘与第二计算机的配合下,能够更加快速且更加准确地将吊钩移动至第一定位模块的正上方,从而提高了塔吊的工作效率。通过将电子罗盘设置在所述吊臂上,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得吊臂的方位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传统塔吊的控制室设置在塔身的上部,控制塔吊的工作人员沿塔身内设置的梯子攀爬至控制室具有一定的危险,另外,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内控制塔吊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塔吊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吊钩,2-吊臂,3-塔身,4-第二定位模块,5-第二气压高度计,6-电子罗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的塔吊,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塔吊分开设置,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塔吊相配合,使得操作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塔吊调运货物。
使用上述方案所述的新型的塔吊时,可将所述操作部设置在地面,当需要调运货物时,工作人员通过操作设置在地面上的操作部,即可使所述控制机构控制塔吊调运货物。整个调运过程,工作人员均不会上塔身3操作,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解决了传统塔吊的控制室设置在塔身3的上部,控制塔吊的工作人员沿塔身3内设置的梯子攀爬至控制室具有一定的危险,另外,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内控制塔吊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部和至少两个所述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中至少存在一个操作部设置在第一位置上,一个操作部设置在第二位置上,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塔吊运作,当操作第一位置上设置的操作部时,所述控制部控制塔吊上的吊钩1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操作第二位置上设置的操作部时,所述控制部控制塔吊上的吊钩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传统塔吊的控制室与地面的距离通常较远,因而控制室的工作人员无法清楚地观测到地面的情况,从而无法准确地控制塔吊的吊钩1下放至地面指定的位置。为了确保塔吊在工作时,能够准确地将吊钩1下放至地面指定位置,因此传统的塔吊在工作时,通常需要安排专人在地面使用对讲机与操作室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从而对塔吊的调运进行指挥,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在地面上的工作人员的指挥下,逐步控制吊钩1的下放,最终将吊钩1下放至地面指定的位置。在使用传统的塔吊进行调运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工作人员在地面进行指挥,因而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从而增大了施工成本的投入。
使用上述方案所述的新型的塔吊时,可将所述第一位置选为堆积材料的位置,将第二位置选为使用材料的位置,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将多个操作部设置在堆积材料的第一位置和使用材料的第二位置。当需要使用材料时,工作人员操作设置在第一位置的所述操作部,在所述控制部的作用下,吊钩1能够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位置的工作人员将需要调运的材料与吊钩1相连接,待需要调运的材料与吊钩1相连接后,第二位置的工作人员操作设置在第二位置的操作部,此时所述控制部控制吊钩1的移动,使吊钩1和吊钩1上连接的材料一起移动至第二位置移动,从而实现了材料的调运。
使用上述方案所述的新型的塔吊对材料进行调运的过程中,当需要调运材料时,只需施工人员操作所述操作部,即可使吊钩1移动至设置操作部的地方,因而无需安排专人对塔吊进行操作。从而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计算机和用于定位的第一定位模块,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计算机和第二定位模块4,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用于对塔吊的吊钩1进行定位,所述第二计算机用于控制塔吊的运作,所述第一计算机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计算机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计算机与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相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二定位模块4可选用GPS定位模块。使用上述方案所述的新型的塔吊时,将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分别安装在堆积材料的第一位置和使用材料的第二位置,同时将所述第一计算机分别安装在堆积材料的第一位置和使用材料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对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定位,并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计算机,所述第一计算机接收该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对塔吊的吊钩1进行定位,并将定位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计算机接收第二定位模块4发送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与第一计算机发送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
当第一位置工作人员在所述第一计算机中输入需要调取材料的命令时,所述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运作,使塔吊的吊钩1移动至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的上方,随后将吊钩1下放至地面。此时第一位置的工作人员将待调运的材料与挂钩相连接,当待调运的材料与挂钩连接完成后,第二位置的工作人员在材料使用出安装的第一计算机中输入调取材料的命令,此时所述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运作,将吊钩1吊起并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第一定位模块的上方,待吊钩1位于第一定位模块上方后,所述第二计算机自动控制吊钩1下降至地面,从而将塔吊的吊钩1移动至设置第一定位模块的第一位置,实现材料的调运。在材料调运的过程中,只需材料堆放处和第二位置的工作人员在各自设置的第一计算机中输入相应的命令,即可实现材料的调运,因而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设置在所述吊钩1上。
通过将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设置在塔吊的吊钩1上,从而使得对吊钩1的定位更加准确。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还包括用于发送无线数据的数据发送模块,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用于接收无线数据的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相配合,所述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一计算机相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无线数据发送模块和所述无线数据接收模块,使得所述第一计算机与所述第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为无线传输,因而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还包括用于测量海拔高度的第一气压高度计,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第二气压高度计5,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5用于测量塔吊吊钩1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所述第一气压高度计与所述第一计算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5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气压高度计和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5,在塔吊工作时,设置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气压高度计测量第一位置的海拔高度,并将高度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计算机,设置在第二位置的第一气压高度计测量第二位置的海拔高度,并将高度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第一计算机,所述第一计算机接收这两组高度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5测量吊钩1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并将该高度数据发送至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计算机将吊钩1所在位置的高度数据与第一位置的高度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到第一差值,同时将吊钩1所在位置的高度数据与第二位置的高度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到第二差值。
当第一位置的工作人员在所述第一计算机中输入需要调取材料的命令时,所述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运作,使塔吊的吊钩1移动至第一定位模块的上方,随后第二计算机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控制吊钩1的下放距离,当吊钩1移动至第二位置设置的第一定位模块的上方后,第二计算机根据第二差值控制吊钩1的下放距离。在所述第一气压高度计和第二气压高度计5的配合下,所述第二计算机能够准确地控制钢丝绳的释放长度,从而避免了塔吊在调运的过程中,释放的钢丝绳的长度过长或过短时,给调运造成麻烦的问题,因而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5设置在所述吊钩1上。
通过将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5设置在塔吊的吊钩1上,从而测得的吊钩1的海拔高度更加准确。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电子罗盘6,所述电子罗盘6用于测量吊臂2的方位角,所述电子罗盘6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电子罗盘6设置在所述吊臂2上。
在安装上述方案所述的塔吊时,事先测量塔身3安装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输入第二计算机中作为第一位置信息。第一定位模块的位置与塔身3安装位置的连线为第一直线,塔吊在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二计算机分析所述第一定位模块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从而能够得到第一直线的方位角,并将该方位角作为第一方位角。电子罗盘6测量吊臂2轴线的方位角,并将该方位角信息发送至第二计算机作为第二方位角。随着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吊臂2的转动,所述第二方位角发生变化,当所述第二方位角与所述第一方位角相等时,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吊臂2停止转动,此时第二计算机控制塔吊吊臂2上的小车移动,即可快速准确地将吊钩1移动至第一定位模块的正上方。在电子罗盘6与第二计算机的配合下,能够更加快速且更加准确地将吊钩1移动至第一定位模块的正上方,从而提高了塔吊的工作效率。通过将电子罗盘6设置在所述吊臂2上,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得吊臂6的方位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的塔吊,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塔吊分开设置,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塔吊相配合,使得操作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塔吊调运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部和至少两个所述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中至少存在一个操作部设置在第一位置上,一个操作部设置在第二位置上,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塔吊运作,当操作第一位置上设置的操作部时,所述控制部控制塔吊上的吊钩(1)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操作第二位置上设置的操作部时,所述控制部控制塔吊上的吊钩(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计算机和用于定位的第一定位模块,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计算机和第二定位模块(4),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用于对塔吊的吊钩(1)进行定位,所述第二计算机用于控制塔吊的运作,所述第一计算机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计算机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计算机与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设置在所述吊钩(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还包括用于发送无线数据的数据发送模块,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用于接收无线数据的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相配合,所述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一计算机相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还包括用于测量海拔高度的第一气压高度计,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第二气压高度计(5),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5)用于测量塔吊吊钩(1)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所述第一气压高度计与所述第一计算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5)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压高度计(5)设置在所述吊钩(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电子罗盘(6),所述电子罗盘(6)用于测量吊臂(2)的方位角,所述电子罗盘(6)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罗盘(6)设置在所述吊臂(2)上。
CN201711218856.6A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新型的塔吊 Pending CN107826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8856.6A CN107826990A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新型的塔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8856.6A CN107826990A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新型的塔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26990A true CN107826990A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46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8856.6A Pending CN107826990A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新型的塔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2699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22131U (zh) * 2011-11-10 2012-07-11 哈尔滨理工大学 地面多方位组网式塔吊监控系统
CN203781692U (zh) * 2014-01-13 2014-08-20 马裕 设置有地面操作室的塔吊系统
CN104150381A (zh) * 2013-05-14 2014-11-19 黄文平 一种智能监控塔式起重机
CN204211375U (zh) * 2014-09-04 2015-03-18 童杨益 一种可遥控的塔吊
CN105152038A (zh) * 2015-09-02 2015-12-16 湖南科技大学 塔式起重机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5271003A (zh) * 2015-10-28 2016-01-27 林蓉瑶 一种操作方便的塔式起重机
CN205772977U (zh) * 2016-05-30 2016-12-07 中煤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塔吊实时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22131U (zh) * 2011-11-10 2012-07-11 哈尔滨理工大学 地面多方位组网式塔吊监控系统
CN104150381A (zh) * 2013-05-14 2014-11-19 黄文平 一种智能监控塔式起重机
CN203781692U (zh) * 2014-01-13 2014-08-20 马裕 设置有地面操作室的塔吊系统
CN204211375U (zh) * 2014-09-04 2015-03-18 童杨益 一种可遥控的塔吊
CN105152038A (zh) * 2015-09-02 2015-12-16 湖南科技大学 塔式起重机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5271003A (zh) * 2015-10-28 2016-01-27 林蓉瑶 一种操作方便的塔式起重机
CN205772977U (zh) * 2016-05-30 2016-12-07 中煤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塔吊实时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21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tracking 3D location of precast components
CN101759092B (zh) 单配重式自动水平调节吊具及使用方法
US10906783B2 (en) Load placement system
CN108190749A (zh) 一种塔吊的远程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智能塔吊
US11932517B2 (en) Crane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5143088A (zh) 远程控制的起重机
CN204958199U (zh) 塔式起重机定位装置
CN104355233A (zh)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塔吊吊装系统
US9637355B2 (e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the calculation of data for the operation of a crane
CN105197800B (zh) 基于uwb的起重机无线定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152038B (zh) 塔式起重机定位装置及方法
EP3143423B1 (en) Apparatus for tracking the position of at least one person walking about a structure
CN107826990A (zh) 一种新型的塔吊
CN103612989A (zh) 门式起重机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743182B (zh) 确定集装箱角锁或成组的集装箱角锁相对于其它集装箱角锁的相对位置的锁定设备、方法和系统
CN107892236A (zh) 一种集装箱装卸作业辅助设备
CN207903775U (zh) 一种集装箱装卸作业辅助设备
CN104956013B (zh) 预埋件定位系统
CN107340760A (zh) 皮带输送机卸料小车的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03727933B (zh) 管道安装中心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JP3891492B2 (ja) 自動クレーンシステム及びクレーン制御方法
CN103723631B (zh) 吊件吊装姿态调平无线监测系统
JP2009107736A (ja) コイルの積み込み方法及び装置
US20200239275A1 (en) Effecting elevator service based on indoor proximity of mobile device to elevator lobby
CN109110644B (zh) 一种基于bim的钢桁架杆件的精准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