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20719B - 终端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20719B
CN107820719B CN201780001953.1A CN201780001953A CN107820719B CN 107820719 B CN107820719 B CN 107820719B CN 201780001953 A CN201780001953 A CN 201780001953A CN 107820719 B CN107820719 B CN 107820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station
frequency range
target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19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20719A (zh
Inventor
黄晓庆
王振凯
江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20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0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20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0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Description

终端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3G和4G网络中,系统的上行覆盖相比于下行覆盖的覆盖能力较差,从而影响上行数据的传输,而在5G网络中,两者间的差距更加明显,因此,需要考虑将高低频段搭配使用,即在高频段自身上行覆盖受限时,使用低频段的上行频率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其中,高频段可以包括28GHz、3.5GHz等频率,用于提供容量,低频段可以包括900MHz等频率,用于提供覆盖。
在现有的终端切换的场景下,终端只能在目标小区支持的上行工作频率范围所包含的上行载波上发送接入请求,而上行工作频率范围所包含的上行载波往往频率较高,覆盖范围有限,因此,终端在该上行工作频率范围所包含的上行载波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失败率较高,导致切换失败概率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应用于目标基站,包括: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应用于服务基站,包括:获取终端接收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以及所述终端接收服务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二测量功率;在所述第一测量功率与所述第二测量功率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终端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功率;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所述切换请求响应包括用于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包含所述目标上行载波。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应用于目标基站,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应用于服务基站,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接收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以及所述终端接收服务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二测量功率;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测量功率与所述第二测量功率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终端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所述切换请求响应包括用于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包含所述目标上行载波。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目标基站,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基站,包括:上述第七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以及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根据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确定为所述终端分配的目标上行载波;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用于发起随机接入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载波的载波信息,以便所述服务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包括所述资源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基站的基站标识的切换指令,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基站标识和资源信息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这样,目标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目标上行载波,使得终端能够在目标上行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以完成终端切换,避免了终端只能在目标小区支持的上行工作频率范围所包含的上行载波上发送接入请求,从而提高终端在切换时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以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5G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中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简称为BS),其中,基站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其可以提供特定物理区域的通信覆盖。例如,基站具体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为ENB或eNodeB),或者,也可以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提供接入服务的其他接入网设备。
终端可以分布于整个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个终端可以是静态的或移动的。例如,终端可以是移动台(mobile station),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站台(station),还可以是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为PDA),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等无线通信设备。
在本公开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将高频段的载波和低频段的载波配对使用,即将两个独立的频段形成天然的频率配对,不需要采用类似载波聚合的方式激活辅载波或去激活辅载波,避免载波聚合的配置时延及复杂度开销。
具体来说,可以将3300-3800MHz频段(TDD制式)与880-915MHz(FDD制式)的上行频段进行配对使用。在此种情况下,对于系统来说,下行数据在3300-3800MHz频率范围承载,上行数据在3300-3800MHz和/或880-915MHz频率范围承载。具体地,当终端在小区中心时,可以使用3300-3800MHz频率范围承载上行数据,当终端在小区边缘时,可以用880-915MHz频率范围承载上行数据。因此,对于单个终端来说,同一时刻只在一个上行频率工作,对于网络设备来说,同一时刻可以在多个上行频率工作。既保证了网络对终端的覆盖,又不增加终端的功耗。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目标基站,包括:
S101、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终端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该终端接收该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
S102、向该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该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该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采用上述方案,目标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目标上行载波,使得终端能够在目标上行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以完成终端切换,避免了终端只能在目标小区支持的上行工作频率范围所包含的上行载波上发送接入请求,从而提高终端在切换时的成功率。
图2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基站,包括:
S201、获取终端接收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以及该终端接收服务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二测量功率。
S202、在该第一测量功率与该第二测量功率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终端切换请求消息,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该第一测量功率。
S203、接收该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该切换请求响应包括用于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
S204、向该终端发送切换指令,该切换指令包含该目标上行载波。
终端在接收到切换指令后,在该目标上行载波上向目标基站发送随机介入请求,以完成终端切换。
采用上述方案,服务基站从目标基站获取目标上行载波,并将该目标上行载波通过切换指令告知终端,使得终端能够在目标上行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以完成终端切换,避免了终端只能在目标小区支持的上行工作频率范围所包含的上行载波上发送接入请求,从而提高终端在切换时的成功率。
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终端向服务基站上报该终端接收该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
S302、终端向服务基站上报该终端接收该服务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二测量功率。
S303、服务基站在确定该第一测量功率和第二测量功率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
在本步骤中,服务基站可以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或者,服务基站从核心网设备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
S304、服务基站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终端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该第一测量功率以及该第一工作频段。
S305、目标基站在接收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后,确定自身支持的第二工作频段。
S306、目标基站根据该第一工作频段和该第二工作频段确定该终端和该目标基站均支持的频段配对组合。
其中,该频段配对组合是由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一下行频率范围组成的第三工作频段与由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组成的补充上行频段联合构成。例如,该频段配对组合可以包括:第一上行频率范围3300-3800MHz,第一工作频率范围3300-3800MHz,第二上行频率范围880-915MHz。对应该频段配对组合的上行数据可以在两个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发送,如3300-3800MHz与880-915MHz,下行数据可以在一个第一下行频率范围发送,如3300-3800MHz。
S307、目标基站根据该频段配对组合获取第一预设门限值。
其中,该第一预设门限值包括至少一个门限值,该至少一个门限值的数量为该第三上行频率范围的数量减1。
在本步骤中,第一预设门限值可以在网络规划时根据目标基站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进行配置,具体地,该第一预设门限值可以根据每两个上行频率范围中覆盖区域较小的上行频率范围所在的覆盖边界位置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测量功率确定,也可以根据每两个上行频率范围中覆盖区域较大的上行频率范围所在的覆盖边界位置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测量功率确定,示例地,以频段配对组合包含的上行频率范围的数量为两个进行说明,如该频段配对组合包括的上行频率范围为:第一上行频率范围3300-3800MHz和第二上行频率范围880-915MHz;该第一预设门限值可以根据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覆盖区域较小的上行频率范围(即第一上行频率范围3300-3800MHz)所在的覆盖边界位置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测量功率得到,也可以根据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覆盖区域较大的上行频率范围(即第二上行频率范围880-915MHz)所在的覆盖边界位置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测量功率得到。
例如,可以通过公式:RSRPthreshold=RSRPmeasure+delta得到该第一预设门限值,其中,RSRPthreshold为第一预设门限值,RSRPmeasure为该终端在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覆盖范围相对较小的上行频率范围的覆盖边界处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测量功率,delta为预设冗余量,考虑到服务基站和终端进行切换指令交互时有延时,因此,为了在未到高频段的频率范围极限覆盖边界时就提前切换到覆盖更佳的低频段的频率范围,以保证终端切换成功率,该delta可以设置为正值。
上述示例是以频段配对组合包括两个上行频率范围为例进行的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也可以支持两个以上上行频率范围,如3个及以上,例如,以该第一预设门限值以两个上行频率范围中覆盖区域较小的上行频率范围所在的覆盖边界位置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测量功率确定的为例进行说明,频段配对组合包括1个第一上行频率范围以及3个第二上行频率范围,可以分别记为:R1、R2、R3和R4,其中,按照上行频率范围的覆盖范围的大小依次排序为:R1<R2<R3<R4,则通过上述计算第一预设门限值的方式可以计算R1对应的第一预设门限值T1,R2对应的第一预设门限值T2,R3对应的第一预设门限值T3,这样,最终得到的第一预设门限值为(T1、T2、T3)。
S308、目标基站根据该第一测量功率和该第一预设门限值确定为该终端分配的目标上行载波。
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中的任一种确定为该终端分配的目标上行载波:
方式一:当该第一测量功率小于该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该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
方式二:当该第一测量功率大于该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该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取决于第一预设门限的设置,例如,若第一预设门限是根据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覆盖区域较小的上行频率范围所在的覆盖边界位置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测量功率得到的,则可以采用方式二,若第一预设门限是根据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覆盖区域较大的上行频率范围所在的覆盖边界位置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测量功率得到的,则可以采用方式一,当然,这里只是举例说明,不作限定。
示例地,以方式二为例进行说明,若频段配对组合包括的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为R1、R2、R3和R4,且该第一预设门限值为(T1、T2、T3)为例进行说明,若确定第一测量功率大于T1和T2以及T3,并确定T1为T1、T2、和T3中的最大值,则确定R1内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若确定第一测量功率大于T2和T3,且T2大于T3,则确定R2内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若确定第一测量功率大于T3,则确定R3内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若确定第一测量功率小于T3,则确定R4内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
方式三,当该第一测量功率小于多个该第一预设门限时,目标基站获取每个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该负载最小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范围。
方式四,当第一测量功率大于多个第一预设门限时,获取每个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该负载最小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范围。
同样地,上述方式三和方式四取决于第一预设门限的设置,例如,若第一预设门限是根据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覆盖区域较小的上行频率范围所在的覆盖边界位置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测量功率得到的,则可以采用方式四,若第一预设门限是根据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覆盖区域较大的上行频率范围所在的覆盖边界位置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测量功率得到的,则可以采用方式三,当然,这里只是举例说明,不作限定。
示例地,以方式四为例进行说明,若频段配对组合包括的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为R1、R2、R3和R4,且该第一预设门限值为(T1、T2、T3)为例进行说明,若确定第一测量功率大于T1和T2以及T3,则表示终端在R1、R2和R3内的载波都可以发起随机接入请求,此时,可以分别获取R1、R2和R3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负载最小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
S309、目标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
其中,该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可以包括目标上行载波信息以及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信息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信息的功率、为终端分配的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该目标上行载波信息可以包括: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目标上行载波的中心频率和/或该目标上行载波的带宽。
S310、服务基站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后,向该终端发送包括该资源信息和目标基站的基站标识的切换指令。
S311、终端在接收到该切换指令后,根据该资源信息向基站标识标示的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采用上述方案,目标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目标上行载波,使得终端能够在目标上行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以完成终端切换,避免了终端只能在目标小区支持的上行工作频率范围所包含的上行载波上发送接入请求,从而提高终端在切换时的成功率。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如图4所示,应用于目标基站,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其中,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该终端接收该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
发送模块402,用于向该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该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该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地,如图5所示,还包括:
载波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确定为该终端分配的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地,该载波确定模块403,用于获取该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并根据该第一工作频段确定为该终端分配的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地,该载波确定模块403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
从该服务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中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从核心网设备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向该终端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向该服务基站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04,用于确定该目标基站支持的第二工作频段,并根据该第一工作频段和该第二工作频段确定该终端和该目标基站均支持的频段配对组合;该频段配对组合是由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一下行频率范围组成的第三工作频段与由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组成的补充上行频段联合构成。
可选地,该载波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该频段配对组合获取第一预设门限值,并根据该第一测量功率和该第一预设门限值为该终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门限包含至少一个门限值,该门限值的数量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的总数量减1。
可选地,该载波确定模块403,用于当该第一测量功率小于该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该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者,用于当该第一测量功率大于该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该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
可选地,该载波确定模块403,用于当该第一测量功率小于多个该第一预设门限时,获取每个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该负载最小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范围;或者,用于当第一测量功率大于多个第一预设门限时,获取每个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该负载最小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范围。
采用上述方案,目标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目标上行载波,使得终端能够在目标上行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以完成终端切换,避免了终端只能在目标小区支持的上行工作频率范围所包含的上行载波上发送接入请求,从而提高终端在切换时的成功率。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如图7所示,应用于服务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终端接收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以及该终端接收服务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二测量功率;
请求发送模块702,用于在该第一测量功率与该第二测量功率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终端切换请求消息,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该第一测量功率;
响应接收模块703,用于接收该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该切换请求响应包括用于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
指令发送模块704,用于向该终端发送切换指令,该切换指令包含该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地,如图8所示,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该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该装置还包括:频段获取模块705,用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或者,从核心网设备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
采用上述方案,服务基站从目标基站获取目标上行载波,并将该目标上行载波通过切换指令告知终端,使得终端能够在目标上行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以完成终端切换,避免了终端只能在目标小区支持的上行工作频率范围所包含的上行载波上发送接入请求,从而提高终端在切换时的成功率。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90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900可以被提供为一目标基站。如图9所示,该装置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多媒体组件903,输入/输出(I/O)接口904,以及通信组件905。
其中,处理器901用于控制该装置9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终端切换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9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装置9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装置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
该存储器9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终端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多媒体组件9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
通信组件905用于该装置9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9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终端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终端切换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该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执行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其中,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该终端接收该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向该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该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该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地,在该向该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确定为该终端分配的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地,该根据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确定为该终端分配的目标上行载波包括:获取该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根据该第一工作频段确定为该终端分配的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地,该获取该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包括:
从该服务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中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从核心网设备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向该终端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向该服务基站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
可选地,在该根据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确定为该终端分配的目标上行载波前,还包括:确定该目标基站支持的第二工作频段;根据该第一工作频段和该第二工作频段确定该终端和该目标基站均支持的频段配对组合;该频段配对组合是由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一下行频率范围组成的第三工作频段与由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组成的补充上行频段联合构成。
可选地,该根据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确定为该终端分配的目标上行载波包括:根据该频段配对组合获取第一预设门限值;根据该第一测量功率和该第一预设门限值为该终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门限包含至少一个门限值,该门限值的数量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的总数量减1。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测量功率和该第一预设门限值为该终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包括:当该第一测量功率小于该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该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者,当该第一测量功率大于该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该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测量功率和该第一预设门限值为该终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包括:当该第一测量功率小于多个该第一预设门限时,获取每个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该负载最小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范围;或者,当第一测量功率大于多个第一预设门限时,获取每个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该负载最小的载波为该目标上行载波,该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该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该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范围。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100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0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基站。如图10所示,该装置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多媒体组件1003,输入/输出(I/O)接口1004,以及通信组件1005。
其中,处理器1001用于控制该装置10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终端切换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装置10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装置10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
该存储器10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终端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多媒体组件10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
通信组件1005用于该装置10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6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0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终端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终端切换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该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执行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接收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以及该终端接收服务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二测量功率;在该第一测量功率与该第二测量功率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终端切换请求消息,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该第一测量功率;接收该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该切换请求响应包括用于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向该终端发送切换指令,该切换指令包含该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地,该终端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该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该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或者,从核心网设备获取该第一工作频段。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8)

1.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
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在所述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
确定所述目标基站支持的第二工作频段;
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和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确定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基站均支持的频段配对组合;所述频段配对组合是由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一下行频率范围组成的第三工作频段与由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组成的补充上行频段联合构成;
根据所述频段配对组合获取第一预设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和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为所述终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包括:
从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从核心网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向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向所述服务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包含至少一个门限值,所述门限值的数量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的总数量减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和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为所述终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包括:
当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为所述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者,
当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为所述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和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为所述终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包括:
当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小于多个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获取每个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所述负载最小的载波为所述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范围;或者,
当第一测量功率大于多个第一预设门限时,获取每个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所述负载最小的载波为所述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范围。
6.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基站,包括:
获取终端接收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以及所述终端接收服务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二测量功率;
在所述第一测量功率与所述第二测量功率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终端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功率;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所述切换请求响应包括用于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载波是所述目标基站在根据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基站均支持的频段配对组合获取第一预设门限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和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确定的,其中,所述频段配对组合是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和所述目标基站支持的第二工作频段确定的,所述频段配对组合是由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一下行频率范围组成的第三工作频段与由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组成的补充上行频段联合构成;
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包含所述目标上行载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
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从核心网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
8.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所述装置还包括:
载波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基站支持的第二工作频段,并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和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确定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基站均支持的频段配对组合;所述频段配对组合是由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一下行频率范围组成的第三工作频段与由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组成的补充上行频段联合构成;
所述载波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频段配对组合获取第一预设门限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和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为所述终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确定模块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
从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从核心网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向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或者,
向所述服务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包含至少一个门限值,所述门限值的数量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的总数量减1。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为所述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者,用于当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为所述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小于多个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获取每个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所述负载最小的载波为所述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范围;或者,用于当第一测量功率大于多个第一预设门限时,获取每个第一预设门限对应的目标上行频率范围内的载波的负载,并确定所述负载最小的载波为所述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范围。
13.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接收目标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功率,以及所述终端接收服务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二测量功率;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测量功率与所述第二测量功率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终端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功率;
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所述切换请求响应包括用于终端在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载波是所述目标基站在根据所述终端和所述目标基站均支持的频段配对组合获取第一预设门限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功率和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确定的,其中,所述频段配对组合是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和所述目标基站支持的第二工作频段确定的,所述频段配对组合是由第一上行频率范围和第一下行频率范围组成的第三工作频段与由第二上行频率范围组成的补充上行频段联合构成;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包含所述目标上行载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切换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所述装置还包括:
频段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或者,从核心网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工作频段。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
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6或7所述方法的步骤。
18.一种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
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
CN201780001953.1A 2017-07-14 2017-07-14 终端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820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93051 WO2019010713A1 (zh) 2017-07-14 2017-07-14 终端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20719A CN107820719A (zh) 2018-03-20
CN107820719B true CN107820719B (zh) 2020-11-03

Family

ID=6160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1953.1A Active CN107820719B (zh) 2017-07-14 2017-07-14 终端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20719B (zh)
WO (1) WO20190107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142A (zh) * 2019-01-25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13873590B (zh) * 2019-04-30 2023-10-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重配方法及装置
CN111356247B (zh) * 2020-02-27 2023-08-15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选择从站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4466376B (zh) * 2020-11-10 2024-05-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7350B (zh) * 2022-04-21 2023-08-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929A (zh) * 2009-04-13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间切换方法
CN101883406A (zh) * 2009-05-07 2010-11-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CN102238665A (zh) * 2010-05-05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CN103037441A (zh) * 2009-05-07 2013-04-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上行载波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WO2015115761A1 (en) * 2014-01-28 2015-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e mobility in a small cell system
CN105099597A (zh) * 2009-03-13 2015-11-25 Lg电子株式会社 考虑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设定所执行的切换
US9264961B1 (en) * 2014-10-17 2016-02-16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over with pre-configuration of timing adv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158B (zh) * 2008-04-24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42574A (zh) * 2008-11-05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基站小区重选方法以及终端
CN101932045B (zh) * 2009-06-24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测量结果的上报方法及用户设备
US8259680B2 (en) * 2010-01-25 2012-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efficient handover
US20150139015A1 (en) * 2010-09-22 2015-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 Band Avoidance for RF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CN102917421B (zh) * 2011-08-05 2015-07-1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实现快速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82085B (zh) * 2012-08-10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4080133B (zh) * 2013-03-29 2019-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优化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US9549350B2 (en) * 2013-04-15 2017-01-1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management
US20160183261A1 (en) * 2013-04-16 2016-06-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radio nod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s
CN103428708B (zh) * 2013-08-08 2016-03-1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认知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方法和系统
US10624049B2 (en) * 2015-02-19 2020-04-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asurement of candidates synchronization references by device-to-device user equipment
CN105307258B (zh) * 2015-09-23 2019-01-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导频参考信号发射功率的方法及基站
CN105228199B (zh) * 2015-09-30 2018-09-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授权频段的载波切换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6817735A (zh) * 2015-11-27 2017-06-0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小区切换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597A (zh) * 2009-03-13 2015-11-25 Lg电子株式会社 考虑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设定所执行的切换
CN101860929A (zh) * 2009-04-13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间切换方法
CN101883406A (zh) * 2009-05-07 2010-11-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CN103037441A (zh) * 2009-05-07 2013-04-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上行载波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38665A (zh) * 2010-05-05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WO2015115761A1 (en) * 2014-01-28 2015-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e mobility in a small cell system
US9264961B1 (en) * 2014-10-17 2016-02-16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over with pre-configuration of timing adv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10713A1 (zh) 2019-01-17
CN107820719A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2293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7820719B (zh) 终端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07980234B (zh) 用于终端能力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20726B (zh) 用于终端测量的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
CN107835516B (zh) 用于共享频谱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20728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20723B (zh) 频率选择方法、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7820729B (zh) 连接重建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和存储介质
US10779209B2 (en) Handoff method
CN111372292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TW201831002A (zh) 處理新無線能力的裝置及方法
CN111867102B (zh) 资源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和终端
US11533706B2 (en) Method for paging,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US20200205124A1 (en) Pag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102278738B1 (ko) 통신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액세스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CN111294931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86460B (zh) 控制信令的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和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CN115516914A (zh) 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79223B (zh) 切换方法和装置
US202203947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of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for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CN115707061A (zh) 中继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4208262A (zh) 载波测量方法和装置
EP3273738A1 (en) Network apparatus,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0972146B (zh) 无线网络的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EP3217745A1 (en) Method, wireless access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8

Address after: 201111 2nd floor, building 2, no.1508, Kuny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Dalu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Qianhaida Yun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111 Building 8, No. 207, Zhongq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Dayu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11 2nd floor, building 2, no.1508, Kuny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Dalu Robo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