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9000A - 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9000A
CN107819000A CN201710879159.9A CN201710879159A CN107819000A CN 107819000 A CN107819000 A CN 107819000A CN 201710879159 A CN201710879159 A CN 201710879159A CN 107819000 A CN107819000 A CN 107819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quantum dot
metal layer
metal
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91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冰
周伟
胡少坚
肖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C R&D Center Co Ltd
Chengdu Image 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Chengdu Image 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Chengdu Image Desig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791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90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19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90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83Processes or apparatus peculiar to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H01L27/14685Process for coatings or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该图像传感器从下往上依次包括:衬底、晶体管、金属连线、凹槽、量子点薄膜和微透镜,还包括填充在晶体管、金属连线和凹槽中的层间介质,用于隔离晶体管、金属连线和凹槽;镶嵌在层间介质顶端的凹槽数量大于等于4,且每个凹槽被层间介质隔离开,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金属电极,所述量子点薄膜填充在凹槽中,所述每个凹槽中的量子点薄膜由同一直径的量子点组成,并且位于不同凹槽中的量子点的直径不完全相同;所述微透镜覆盖在所述量子点薄膜上方,呈球形凸状结构,并和量子点薄膜一一对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像传感器,避免了因制作彩色滤光片产生的良率损失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图像传感器是指利用光电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将其感光面上的光像转换为与光像成相应比例关系的图像电信号的一种功能器件,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电视、自动控制、测量和机器人等领域。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有CCD图像传感器和CMOS图像传感器。
每个图像传感器都是由大量感光器件组成的感光器件阵列。每个感光器件对应图像传感器中的一个像点。硅基感光器件的结构为光电二极管,由于光电二极管只能感应光的强度,不能直接捕获入射光的色彩信息,因此若想获得彩色图像,必须在感光器件上方覆盖彩色滤光片来获得红绿蓝三种基本色。但是在感光器件上面制作彩色滤光片工艺过程中会产生颗粒、空洞、位错、混色以及表面损伤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接收和反馈,大大降低了传感器的整体性能和成品率。据统计,彩色滤光片的工艺可以造成5%~10%的良率的损失。
量子点(quantum dot)是准零维的纳米晶体,由少量的原子构成,形态上一般为球形或类球形,是由半导体材料(通常由II B~ⅥB或IIIB~VB元素组成)制成的、稳定直径在2~10nm的纳米粒子。量子点是纳米尺寸的半导体晶粒,它具有禁带宽度随尺寸可调的特性,其光吸收特性也是随之可调。它能在特定的波长下发光,通过选择合适的量子点材料和薄膜直径大小,量子点薄膜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单色光,若能在图像传感器中利用这个性质,就不需要添加彩色滤光片,从而避免了图像传感器的整体性能和成品率的降低以及良率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利用不同直径大小的量子点薄膜可发出不同种色光的这个性质,不使用彩色滤光片,通过采用不同直径的量子点薄膜直接产生红绿蓝三种基本色,达到图像输出的目的。避免了因制作彩色滤光片产生的良率损失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图像传感器,从下往上依次包括:衬底、晶体管、金属连线、凹槽、量子点薄膜和微透镜,还包括填充在晶体管、金属连线和凹槽之间的层间介质,用于隔离晶体管、金属连线和凹槽;镶嵌在层间介质顶端的凹槽数量大于等于4,且每个凹槽被层间介质隔离开,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金属电极,所述量子点薄膜填充在凹槽中,每个凹槽中的量子点薄膜由直径相同的量子点组成,且位于不同凹槽中的量子点的直径不完全相同;所述微透镜覆盖在所述量子点薄膜上方,呈球形凸状结构,并和量子点薄膜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量子点薄膜包括能够显示蓝光的蓝光量子点薄膜、能够显示绿光的绿光量子点薄膜和能够显示红光的红光量子点薄膜,分别填充在不同的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蓝光量子点薄膜的直径为2nm。
进一步地,所述绿光量子点薄膜的直径为3nm。
进一步地,所述红光量子点薄膜的直径为8n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连线从下往上依次包括接触孔、第一金属层、第一层通孔、第二金属层和第二层通孔,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晶体管的上方,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和凹槽之间,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接触孔用于连接晶体管和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层通孔位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用于连接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层通孔位于第二金属层和凹槽之间,用于连接第二金属层和凹槽中的金属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层间介质包括第一层间介质、第二层间介质、第三层间介质和顶层层间介质,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填充在晶体管和第一金属层之间,用于隔离晶体管和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填充在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用于隔离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三层间介质填充在第二金属层和金属电极之间,用于隔离第二金属层和凹槽,所述顶层层间介质填充在凹槽之间,用于将凹槽彼此隔离开。
一种图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衬底上形成晶体管;
S02:在晶体管周围及其上方形成层间介质,并在层间介质中填充金属连线;
S03:在金属连线上方制备金属电极以及镶嵌在层间介质顶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大于等于4,且每个凹槽被层间介质隔离开;
S04:制备直径不完全相同的量子点,并分别在同一凹槽中填充直径相同的量子点,形成量子点薄膜;
S05:在每个量子点薄膜上方制作球形凸状结构的微透镜,形成图像传感器。
进一步地,步骤S04中量子点薄膜的制作方法为金属有机合成法、水相合成法、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以及共沉淀法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S04中量子点薄膜通过滴注法填充在凹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图像传感器利用不同直径大小的量子点薄膜可发出不同种色光的这个性质,不使用彩色滤光片,通过采用不同直径的量子点薄膜直接产生红绿蓝三种基本色,达到图像输出的目的。避免了因制作彩色滤光片产生的良率损失问题,而且,量子点薄膜自身发出的光比采用采用滤光片发出的光更加的纯正,可大幅提高输出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图像传感器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图10为本发明制作图像传感器的过程图,
图中:1硅衬底,2栅氧化层,3多晶硅栅极,4晶体管的源漏区,21晶体管,5第一层间介质,6接触孔,7第一金属层,8第二层间介质,9第一层通孔,10第二金属层,11第三层间介质,12第二层通孔,13金属电极层,131金属电极,14顶层层间介质,15量子点薄膜,16微透镜,17金属连线,18层间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像传感器,从下往上依次包括:衬底、晶体管21、金属连线、凹槽、量子点薄膜15和微透镜16,还包括填充在晶体管21、金属连线17和凹槽之间的层间介质18,用于隔离晶体管21、金属连线17和凹槽;凹槽的数量大于等于4,且每个凹槽被层间介质隔离开,凹槽的底面安装金属电极131,金属电极用于加载信号并传输电流,量子点薄膜15填充在凹槽中;每个量子点薄膜由同一直径的量子点组成,并且位于不同凹槽中的量子点的直径不完全相同,微透镜覆盖在量子点薄膜上方,呈球形凸状结构,并和量子点薄膜一一对应,入射光通过微透镜汇聚在量子点薄膜上。在彩色图像传感器中,图像传感器中的颜色排布通常按照拜耳阵列进行排布,因此至少需要2个绿色,1个蓝色和1个红色的像素排列。
其中,同一凹槽中的量子点薄膜由同一直径的量子点组成,每个凹槽中需要填充的量子点直径根据该图像传感器的最终功能决定。本发明以彩色图像传感器为例,但不限于彩色图像传感器。当图像传感器显示彩色时,其中需要显示出图像中的红色、蓝色和绿色,并且上述颜色在图像传感器中按照拜耳阵列或者类似阵列进行排布。因此,针对彩色图像的获得,本发明图像传感器中的量子点薄膜包括能够显示蓝光的蓝光量子点薄膜、能够显示绿光的绿光量子点薄膜和能够显示红光的红光量子点薄膜。其中,蓝光量子点薄膜由直径为2nm的量子点组成,绿光量子点薄膜由直径为3nm的量子点组成,红光量子点薄膜由直径为8nm的量子点组成。
金属连线17从下往上依次包括接触孔6、第一金属层7、第一层通孔9、第二金属层10和第二层通孔12。第一金属层7位于晶体管21的上方,用于电性连接,第二金属层10位于第一金属层7和凹槽之间,用于电性连接;接触孔用于连接晶体管和第一金属层,具体地,接触孔6位于晶体管21的两端,用于连接晶体管的源漏区与第一金属层7,第一层通孔9位于第一金属层7和第二金属层10之间,用于连接第一金属层7和第二金属层10,第二层通孔12位于第二金属层10和凹槽之间,用于连接第二金属层10和凹槽中的金属电极131。
层间介质18包括第一层间介质5、第二层间介质8、第三层间介质11和顶层层间介质14,第一层间介质5填充在晶体管21和第一金属层7之间,用于隔离晶体管21和第一金属层7,并将晶体管21以及接触孔6彼此隔离开。第二层间介质8填充在第一金属层7和第二金属层10之间,用于隔离第一金属层7和第二金属层10,并将位于第一金属层7和第二金属层10之间的第一层通孔9隔离开。第三层间介质11填充在第二金属层10和金属电极131之间,用于隔离第二金属层10和凹槽,并将位于第二金属层10和金属电极131之间的第二层通孔12彼此隔离开。顶层层间介质14填充在凹槽之间,用于将凹槽彼此隔离开。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图像传感器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01:如图3所示,在衬底上形成晶体管;衬底选用硅衬底,在硅衬底上,采用CMOS前道制造工艺依次在硅衬底1上形成传输晶体管、复位晶体管、行选晶体管和源跟随器晶体管的栅氧化层2、以上晶体管的多晶硅栅极3、以上晶体管的源漏区4。
S02:如图4所示,在晶体管周围及其上方形成层间介质,并在层间介质中填充金属连线。本实施例以两层金属连线为例,金属连线包括接触孔6、第一金属层7、第一层通孔9、第二金属层10和第二层通孔12,相对应的层间介质包括第一层间介质5、第二层间介质8、第三层间介质11和顶层层间介质14,但金属连线的层数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层数,本实施例中,采用光刻、刻蚀、沉积和化学机械抛光等工艺,在S01的基础上依次形成第一层间介质5,用于晶体管与第一金属层7之间的隔离;接触孔6,用于连接晶体管与第一金属层7;第一金属层7,用于电性连接;第二层间介质8,用于第一金属层7和第二金属层10之间的隔离;第一层通孔9,用来连接第一金属层7与第二金属层10。第二金属层10,用于电性连接;第三层间介质11,用于第二金属层10与凹槽之间的隔离;第二层通孔12,用于第二金属层10与金属电极之间的连接。
S03:在金属连线上方制备金属电极以及位于镶嵌在层间介质顶端的凹槽,凹槽的数量大于等于4,且每个凹槽被层间介质隔离开。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0301:如图5所示,在顶层层间介质11上方,用金属溅射的方法形成金属电极层13,其中,金属电极层选用TiN材料,厚度为1微米。
S0302:如图6所示,通过光刻、刻蚀方法将金属电极层图形化,去除多余的TiN,形成金属电极131。
S0303:如图7所示,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金属电极131上方继续沉积顶层层间介质14。
S0304:如图8所示,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将绝缘介质14图形化,形成用于填充量子点薄膜的凹槽,凹槽底部与第二层金属之间有第三层间介质14隔离,且每个凹槽之间有顶层层间介质14相互隔离。
S04:如图9所示,制备直径不完全相同的量子点,并分别在同一凹槽中填充直径相同的量子点,形成量子点薄膜15。
其中,采用但不限于金属有机合成法、水相合成法、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以及共沉淀法等制备不同晶粒尺寸的量子点。其中,晶粒尺寸为2nm的量子点薄膜显示蓝色,晶粒尺寸为3nm的量子点薄膜显示绿色,晶粒尺寸为8nm的量子点薄膜显示红色。采用但不限于滴注法,将上述制备好的不同晶粒尺寸的量子点分别按照拜耳阵列的排布填充在凹槽中。当然,也可以按照其他需要的阵列进行填充,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S05:如图10所示,在每个量子点薄膜上方制作球形凸状结构的微透镜16,形成图像传感器。现有技术中制作微透镜的方法均适用于本发明,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图像传感器,利用不同直径大小的量子点薄膜可发出不同种色光的这个性质,不使用彩色滤光片,通过采用不同直径的量子点薄膜直接产生红绿蓝三种基本色,达到图像输出的目的。避免了因制作彩色滤光片产生的良率损失问题,而且,量子点薄膜自身发出的光比采用采用滤光片发出的光更加的纯正,可大幅提高输出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从下往上依次包括:衬底、晶体管、金属连线、凹槽、量子点薄膜和微透镜,还包括填充在晶体管、金属连线和凹槽之间的层间介质,用于隔离晶体管、金属连线和凹槽;镶嵌在层间介质顶端的凹槽数量大于等于4,且每个凹槽被层间介质隔离开,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金属电极,所述量子点薄膜填充在凹槽中,每个凹槽中的量子点薄膜由直径相同的量子点组成,且位于不同凹槽中的量子点的直径不完全相同;所述微透镜覆盖在所述量子点薄膜上方,呈球形凸状结构,并和量子点薄膜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薄膜包括能够显示蓝光的蓝光量子点薄膜、能够显示绿光的绿光量子点薄膜和能够显示红光的红光量子点薄膜,分别填充在不同的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量子点薄膜的直径为2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量子点薄膜的直径为3n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量子点薄膜的直径为8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线从下往上依次包括接触孔、第一金属层、第一层通孔、第二金属层和第二层通孔,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晶体管的上方,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和凹槽之间,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接触孔用于连接晶体管和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层通孔位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用于连接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层通孔位于第二金属层和凹槽之间,用于连接第二金属层和凹槽中的金属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介质包括第一层间介质、第二层间介质、第三层间介质和顶层层间介质,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填充在晶体管和第一金属层之间,用于隔离晶体管和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填充在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用于隔离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三层间介质填充在第二金属层和金属电极之间,用于隔离第二金属层和凹槽,所述顶层层间介质填充在凹槽之间,用于将凹槽彼此隔离开。
8.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衬底上形成晶体管;
S02:在晶体管周围及其上方形成层间介质,并在层间介质中填充金属连线;
S03:在金属连线上方制备金属电极以及镶嵌在层间介质顶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大于等于4,且每个凹槽被层间介质隔离开;
S04:制备直径不完全相同的量子点,并分别在同一凹槽中填充直径相同的量子点,形成量子点薄膜;
S05:在每个量子点薄膜上方制作球形凸状结构的微透镜,形成图像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4中量子点薄膜的制作方法为金属有机合成法、水相合成法、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以及共沉淀法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S04中量子点薄膜通过滴注法填充在凹槽中。
CN201710879159.9A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78190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9159.9A CN107819000A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9159.9A CN107819000A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9000A true CN107819000A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07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9159.9A Pending CN107819000A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1900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1049A1 (en) * 2003-11-12 2005-05-12 Magnachip Semiconductor,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MOS image sensor
CN104516149A (zh) * 2015-01-16 2015-04-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60013232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Image sensor device with improved quantum efficiency
CN106601766A (zh) * 2016-12-20 2017-04-26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薄膜图像传感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16447A (zh) * 2016-12-27 2017-06-09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采用量子点薄膜进行光电转换的图像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1049A1 (en) * 2003-11-12 2005-05-12 Magnachip Semiconductor,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MOS image sensor
US20160013232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Image sensor device with improved quantum efficiency
CN104516149A (zh) * 2015-01-16 2015-04-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01766A (zh) * 2016-12-20 2017-04-26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薄膜图像传感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16447A (zh) * 2016-12-27 2017-06-09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采用量子点薄膜进行光电转换的图像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1858B2 (en) Solid state imaging device
TWI472020B (zh) 用於影像感測器之具有雙重或四重矽奈米線之全彩單一像素
CN101887900B (zh) 二维固态摄像装置及其偏光数据处理方法
US7875947B2 (en) Filter, color filter arra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olor filter array, and image sensor
JP4349456B2 (ja) 固体撮像素子
TWI425628B (zh) 固體攝像裝置、其製造方法及攝像裝置
DE60318848T2 (de) Abbildungsvorrichtung
CN102738187B (zh) 固体摄像器件和电子装置
CN107768394A (zh) 一种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US6707080B2 (en) Method for making spectrally efficient photodiode structures for CMOS color imagers
Yakunin et al. Non-dissipative internal optical filtering with solution-grown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 for full-colour imaging
CN208970511U (zh) 像素阵列及用于图像传感器的滤色器层
CN107431076A (zh) 成像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060081890A1 (en) CMOS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E102016119029A1 (de) Bildsenso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JP2609339B2 (ja) カラ−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CN104201184B (zh) 图像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CN101197385B (zh) 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TW201526218A (zh) 半導體奈米粒子色散,光電轉換元件,以及影像拾取裝置
CN116568631A (zh) 单片纳米柱结构
DE102018124442A1 (de) Polarisatoren für Bildsensorvorrichtungen
JP2020521313A (ja) 量子ドット層を含むデュアルイメージセンサ
CN109844950A (zh) 带有金属覆盖的光学黑色像素的图像传感器
US8673217B2 (en) Sensor using plasmon resonance
CN102246300A (zh) 图像传感器内的紫外光滤光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