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7526B - 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7526B
CN107817526B CN201710953912.4A CN201710953912A CN107817526B CN 107817526 B CN107817526 B CN 107817526B CN 201710953912 A CN201710953912 A CN 201710953912A CN 107817526 B CN107817526 B CN 1078175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fset distance
response equation
gather
practical
amplitu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39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17526A (zh
Inventor
李金磊
黄仁春
李文成
段金宝
苏克露
缪志伟
罗宇鹏
林琳
刘晓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Southern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Souther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Southern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9539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75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17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7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17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7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50Corrections or adjustments related to wave propagation
    • G01V2210/51Migration
    • G01V2210/512Pre-stac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9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using well-logging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计算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基于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与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设置分界点,将偏移距分组,分别计算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和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将梯度替换为正演道集梯度,求取截距值,获得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获得每一偏移距位置处的振幅值之差,进而获得补偿后叠前地震道集。本发明可完成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补偿,提高叠前储层预测和叠前裂缝预测精度,为勘探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Description

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多年以来,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作为一项重要的地震反演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相对较为简单的地质条件下,叠后反演能够解决储层横向预测问题。但对于厚度薄、横向变化大的复杂油气储层的预测和描述问题上却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这是因为水平叠加使得反射波振幅的AVO特性消失,还有可能造成振幅解释上的很多假象。并且叠后地震反演只能提供单一的纵波波阻抗参数作为反演结果,随着勘探难度增大,波阻抗往往难以有效将储层与非储层区分开,从而降低了叠后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而叠前数据则包含丰富的振幅和旅行时信息,与叠后地震反演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保真性和多信息性。叠前地震资料反演技术充分利用叠前共反射点(或共中心点、共深度点)道集反射振幅随偏移距或入射角变化的特征,可得到纵、横波波阻抗(或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密度等诸多参数,并可进一步计算得到泊松比、体积模量、拉梅系数×密度等可以揭示储层岩性和流体信息的弹性参数体,更加有利于进行储层岩性和烃类的直接检测。但是叠前反演方法计算量大,而且地震记录中的随机噪声不容易去除、地震数据的带限特性以及正演模型不准确等因素,造成叠前反演问题一般都是严重病态的,这将导致反演结果的不稳定甚至不准确。据统计地震道集资料品质对叠前地震反演结果的影响最高可占所有因素的60%-70%。若资料品质差,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大。因此,叠前反演对输入的地震数据信噪比及信号振幅保真度等都有较高要求。由于叠前地震反演直接利用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信息,对地震资料处理中振幅的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实情况中常见近、远偏移距振幅能量弱,中偏移距振幅能量强的“纺锤状”反射的现象,造成这造成这一异常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①覆盖次数不均匀,受观测系统限制,近道覆盖次数较低,这一现象对于埋深大的目的层更为明显;②在常规处理过程中,去除面波时参数选择不恰当对近道能量的损伤;③由于地震传播距离远,球面扩散以及大地滤波作用造成的远偏移距能量衰减,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中没有进行适当的补偿;④常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比如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在偏移成像过程中不利于相对变化关系的保持。类似原因造成的振幅保真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在申请号为201310666981.9和申请号为201410194584.0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AVO特征的振幅补偿方法,然而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必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地震道集资料经过剔除拟合后所得到的截距值和梯度值存在与利用测井曲线正演得到的截距值和梯度值不吻合的情况,从而导致补偿效果达不到期望效果。同时,Rutherford在其文章《Noise-discriminating,statistical amplitudecompensation for AVO analysis》提到的基于不同偏移距地震道信噪比的补偿方法,该方法存在着信号衰减函数与振幅衰减并不完全一致的问题。综合来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由于影响地震道集品质的因素复杂多样,在不同偏移距中难以选择出能够与正演道集匹配的典型地震道;(2)由于实际地震信号中既包含衰减效应也存在AVO效应,统计类振幅补偿方法,如根据不同偏移距覆盖次数、地震道信噪比变化规律来补偿振幅往往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可完成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补偿,提高叠前储层预测和叠前裂缝预测精度,为勘探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计算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利用地质-地震层位标定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基于所述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与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以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偏移距响应方程最大曲率值所对应的偏移距作为分界点,将偏移距分组,分别基于大于或等于所述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基于小于所述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将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和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均替换为所述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利用所述分界点的偏移距及振幅值代入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或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求得其截距值,获得叠前地震道集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以所述分界点为界,将所述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分别与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相减,获得每一偏移距位置处的振幅值之差,将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值加上所述振幅值之差,获得补偿后叠前地震道集。
优选地,所述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YN=ASYN+xBSYN (1)
其中,RSYN为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YN、BSYN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原始正演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和梯度。
优选地,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EIS=ASEIS+xBSEIS+x2CSEIS (2)
其中,RSEIS为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EIS、BSEIS、CSEIS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际叠前地震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梯度和曲率系数。
优选地,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为:
其中,K为曲率,w为角度,s为弧长,x为偏移距,y为振幅。
优选地,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与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EIS1=ASEIS1+xBSEIS1 (4)
其中,RSEIS1为大偏移距响应方程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振幅,x为偏移距,ASEIS1、BSEIS1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际叠前地震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梯度,其中,当偏移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分界点时,公式(4)为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当偏移距小于所述分界点时,公式(4)为小偏移距响应方程。
优选地,测井曲线包括纵波时差、横波时差以及密度测井曲线。
优选地,地震资料为叠前地震道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系统,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基于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计算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利用地质-地震层位标定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基于所述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与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以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偏移距响应方程最大曲率值所对应的偏移距作为分界点,将偏移距分组,分别基于大于或等于所述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基于小于所述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将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和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均替换为所述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利用所述分界点的偏移距及振幅值代入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或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求得其截距值,获得叠前地震道集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以所述分界点为界,将所述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分别与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相减,获得每一偏移距位置处的振幅值之差,将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值加上所述振幅值之差,获得补偿后叠前地震道集。
优选地,所述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YN=ASYN+xBSYN (1)
其中,RSYN为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YN、BSYN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原始正演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和梯度。
优选地,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EIS=ASEIS+xBSEIS+x2CSEIS (2)
其中,RSEIS为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EIS、BSEIS、CSEIS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际叠前地震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梯度和曲率系数。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正演道集振幅随偏移距变化趋势与实际道集振幅随偏移距变化趋势的示意图。
图3a、图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偏移距小于1728米实际道集的模型趋势线和偏移距小于1728米补偿效果的示意图。
图4a、图4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偏移距大于1728米实际道集的模型趋势线和偏移距大于1728米补偿效果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补偿后道集与正演道集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基于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计算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利用地质-地震层位标定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在一个示例中,测井曲线包括纵波时差、横波时差以及密度测井曲线。在一个示例中,地震资料为叠前地震道集。
步骤102,基于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和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
在一个示例中,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YN=ASYN+xBSYN (1)
其中,RSYN为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YN、BSYN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原始正演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和梯度。
在一个示例中,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EIS=ASEIS+xBSEIS+x2CSEIS (2)
其中,RSEIS为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EIS、BSEIS、CSEIS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际叠前地震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梯度和曲率系数。
在一个示例中,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为:
其中,K为曲率,w为角度,s为弧长,x为偏移距,y为振幅。
步骤103,以实际叠前地震道偏移距响应方程最大曲率值所对应的偏移距作为分界点,将偏移距分组,分别基于大于或等于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基于小于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小偏移距响应方程。
在一个示例中,大偏移距响应方程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EIS1=ASEIS1+xBSEIS1 (4)
其中,RSEIS1为大偏移距响应方程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振幅,x为偏移距,ASEIS1、BSEIS1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际叠前地震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梯度,其中,当偏移距大于或等于分界点时,公式(4)为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当偏移距小于分界点时,公式(4)为小偏移距响应方程。
步骤104,将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和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均替换为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利用分界点的偏移距及振幅值代入大偏移距响应方程或小偏移距响应方程求得其截距值,获得叠前地震道集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
步骤105,以分界点为界,将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分别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大偏移距响应方程相减,获得每一偏移距位置处的振幅值之差,将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值加上振幅值之差,获得补偿后叠前地震道集。
具体地,基于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计算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利用地质-地震层位标定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其中,测井曲线包括纵波时差、横波时差以及密度测井曲线,地震资料为叠前地震道集。以纵波时差、横波时差及密度测井曲线作为输入,利用Zoeppritz方程或者Zoeppritz方程近似式计算得到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利用测井-地震层位标定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
基于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计算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公式(1)计算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公式(2);进而计算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曲率是描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弯曲程度的一种曲线二维性质,其数学上的标示是曲线上某点的角度与弧长变化率之比,也可以表示为该点的二阶微分形式,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为公式(3)。
以最大曲率值所对应的偏移距为分界点,将偏移距分组,原则上分组数目应不大于3段,大于3段则应考虑该数据是否可用于叠前反演。分别基于大于或等于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基于小于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大偏移距响应方程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为公式(4),其中,当偏移距大于或等于分界点时,公式(4)为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当偏移距小于分界点时,公式(4)为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将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和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均替换为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获得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为公式(5):
RSEIS3=R’-x’BSYN+xBSYN (5)
其中,R’为分界点的偏移距,x’为分界点的振幅。以分界点为界,将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分别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大偏移距响应方程相减,获得每一偏移距位置处的振幅值之差,将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值加上振幅值之差,将不同偏移距的均方根振幅校正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振幅值范围,获得与正演道集梯度值相同的补偿后叠前地震道集。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上述方法直接应用于实际叠前地震道集;也可以根据地质资料,在研究区根据地质资料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并且不是由于含油气形成的三类AVO异常响应界面作为标准层,利用三维AVO正演道集数据将实际三维地震道集资料校正,校正参数应用到目的层,完成目的层的振幅补偿,获取补偿后道集。对于缺少井资料的区域,可以使用保幅性更好的共中心点道集替代正演道集开展振幅补偿。
本方法可完成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补偿,提高叠前储层预测和叠前裂缝预测精度,为勘探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应用示例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及其效果,以下给出一个具体应用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该示例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其任何具体细节并非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基于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计算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利用测井-地震层位标定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其中,测井曲线包括纵波时差、横波时差以及密度测井曲线,地震资料为叠前地震道集。以纵波时差、横波时差及密度测井曲线作为输入,利用Zoeppritz方程或者Zoeppritz方程近似式计算得到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利用测井-地震层位标定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正演道集振幅随偏移距变化趋势与实际道集振幅随偏移距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其中,正演道集振幅随偏移距变化趋势通过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获得,实际道集振幅随偏移距变化趋势通过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获得。
基于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计算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公式(1)计算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公式(2);进而计算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曲率是描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弯曲程度的一种曲线二维性质,其数学上的标示是曲线上某点的角度与弧长变化率之比,也可以表示为该点的二阶微分形式,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为公式(3)。
图3a、图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偏移距小于1728米实际道集的模型趋势线和偏移距小于1728米补偿效果的示意图,其中,偏移距小于1728米实际道集的模型趋势线通过小偏移距响应方程获得。
图4a、图4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偏移距大于1728米实际道集的模型趋势线和偏移距大于1728米补偿效果的示意图,其中,偏移距大于1728米实际道集的模型趋势线通过大偏移距响应方程获得。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补偿后道集与正演道集的对比示意图。
以最大曲率值所对应的偏移距为分界点(图2中对应偏移距为1728米的位置),将偏移距分组,原则上分组数目应不大于3段,大于3段则应考虑该数据是否可用于叠前反演。在每一组偏移距内,以最大曲率所对应的偏移距为分界点,分别基于大于或等于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基于小于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大偏移距响应方程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为公式(4),其中,当偏移距大于或等于分界点时,公式(4)为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当偏移距小于分界点时,公式(4)为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将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和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均替换为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获得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为公式(5)。以分界点为界,将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分别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大偏移距响应方程相减,获得每一偏移距位置处的振幅值之差,将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值加上振幅值之差,将不同偏移距的均方根振幅校正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振幅值范围,获得与正演道集梯度值相同的补偿后叠前地震道集。
由于补偿后的叠前地震道集振幅与原始叠前地震道集振幅数值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别,可以以最小偏移距的振幅值或所有偏移距平均振幅为标准,计算两者振幅之比,将补偿后的叠前地震道集振幅乘以振幅比的倒数,即可将补偿后的叠前地震道集振幅校正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振幅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上述方法直接应用于实际叠前地震道集;也可以根据地质资料,在研究区根据地质资料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并且不是由于含油气形成的三类AVO异常响应界面作为标准层,利用三维AVO正演道集数据将实际三维地震道集资料校正,校正参数应用到目的层,完成目的层的振幅补偿,获取补偿后道集。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完成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补偿,提高叠前储层预测和叠前裂缝预测精度,为勘探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系统,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基于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计算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利用地质-地震层位标定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基于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与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以实际叠前地震道偏移距响应方程最大曲率值所对应的偏移距作为分界点,将偏移距分组,分别基于大于或等于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基于小于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将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和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均替换为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利用分界点的偏移距及振幅值代入大偏移距响应方程或小偏移距响应方程求得其截距值,获得叠前地震道集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以分界点为界,将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分别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大偏移距响应方程相减,获得每一偏移距位置处的振幅值之差,将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值加上振幅值之差,获得补偿后叠前地震道集。
在一个示例中,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YN=ASYN+xBSYN (1)
其中,RSYN为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YN、BSYN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原始正演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和梯度。
在一个示例中,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EIS=ASEIS+xBSEIS+x2CSEIS (2)
其中,RSEIS为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EIS、BSEIS、CSEIS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际叠前地震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梯度和曲率系数。
在一个示例中,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为:
其中,K为曲率,w为角度,s为弧长,x为偏移距,y为振幅。
在一个示例中,大偏移距响应方程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EIS1=ASEIS1+xBSEIS1 (4)
其中,RSEIS1为大偏移距响应方程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振幅,x为偏移距,ASEIS1、BSEIS1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际叠前地震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梯度,其中,当偏移距大于或等于分界点时,公式(4)为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当偏移距小于分界点时,公式(4)为小偏移距响应方程。
在一个示例中,测井曲线包括纵波时差、横波时差以及密度测井曲线。
在一个示例中,地震资料为叠前地震道集。
本发明可完成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补偿,提高叠前储层预测和叠前裂缝预测精度,为勘探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包括:
基于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计算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利用地质-地震层位标定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
基于所述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与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
以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偏移距响应方程最大曲率值所对应的偏移距作为分界点,将偏移距分组,分别基于大于或等于所述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基于小于所述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小偏移距响应方程;
将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和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均替换为所述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利用所述分界点的偏移距及振幅值代入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或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求得其截距值,获得叠前地震道集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
以所述分界点为界,将所述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分别与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相减,获得每一偏移距位置处的振幅值之差,将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值加上所述振幅值之差,获得补偿后叠前地震道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其中,所述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YN=ASYN+xBSYN (1)
其中,RSYN为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YN、BSYN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正演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和梯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其中,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EIS=ASEIS+xBSEIS+x2CSEIS (2)
其中,RSEIS为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EIS、BSEIS、CSEIS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际叠前地震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梯度和曲率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其中,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为:
其中,K为曲率,w为角度,s为弧长,x为偏移距,y为振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其中,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与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EIS1=ASEIS1+xBSEIS1 (4)
其中,RSEIS1为大偏移距响应方程与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振幅,x为偏移距,ASEIS1、BSEIS1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际叠前地震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梯度,其中,当偏移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分界点时,公式(4)为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当偏移距小于所述分界点时,公式(4)为小偏移距响应方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其中,测井曲线包括纵波时差、横波时差以及密度测井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其中,地震资料为叠前地震道集。
8.一种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基于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计算深度域正演道集数据,并利用地质-地震层位标定转换成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
基于所述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与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曲率;
以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偏移距响应方程最大曲率值所对应的偏移距作为分界点,将偏移距分组,分别基于大于或等于所述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基于小于所述分界点的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计算小偏移距响应方程;
将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和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均替换为所述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的梯度,利用所述分界点的偏移距及振幅值代入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或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求得其截距值,获得叠前地震道集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
以所述分界点为界,将所述补偿后的偏移距响应方程分别与所述小偏移距响应方程、所述大偏移距响应方程相减,获得每一偏移距位置处的振幅值之差,将所述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值加上所述振幅值之差,获得补偿后叠前地震道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系统,其中,所述正演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YN=ASYN+xBSYN (1)
其中,RSYN为时间域正演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YN、BSYN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正演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和梯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系统,其中,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偏移距响应方程为:
RSEIS=ASEIS+xBSEIS+x2CSEIS (2)
其中,RSEIS为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的振幅,x为偏移距,ASEIS、BSEIS、CSEIS分别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际叠前地震道集进行拟合时获得的截距、梯度和曲率系数。
CN201710953912.4A 2017-10-13 2017-10-13 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8175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3912.4A CN107817526B (zh) 2017-10-13 2017-10-13 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3912.4A CN107817526B (zh) 2017-10-13 2017-10-13 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7526A CN107817526A (zh) 2018-03-20
CN107817526B true CN107817526B (zh) 2019-07-09

Family

ID=61607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3912.4A Active CN107817526B (zh) 2017-10-13 2017-10-13 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175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0446A (zh) * 2019-07-04 2021-01-0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三维地震数据叠前道集叠加方法及装置
CN112198549A (zh) * 2019-07-08 2021-01-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正演模板的叠前裂缝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2230279B (zh) * 2019-07-15 2024-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增强纵波地震数据品质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89384B (zh) * 2020-04-30 2023-0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信号随偏移距变化特征的叠前道集保幅去噪方法
CN114002741B (zh) * 2020-07-28 2024-0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64202A (zh) * 2021-03-16 2021-07-02 北京优创艾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纵横波叠前正演道集标定的速度精细建模方法
CN113109872B (zh) * 2021-04-07 2022-06-21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一种基于覆盖次数加权的叠前振幅补偿处理方法
CN113222029B (zh) * 2021-05-19 2023-09-2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基于数据融合的地震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0847A1 (en) * 1993-08-30 1995-03-01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Inc. A method of seismic exploration
US5784334A (en) * 1996-03-13 1998-07-21 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hydrocarbon reservoirs using amplitude versus offset analysis of seismic signals
CN101299070A (zh) * 2008-05-26 2008-11-05 刘文霞 一种地震数据拆分处理方法
CN104422959A (zh) * 2013-09-05 2015-03-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储层边界的曲率属性方法
CN104820242A (zh) * 2015-03-27 2015-08-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叠前反演的道集振幅分频补偿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0847A1 (en) * 1993-08-30 1995-03-01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Inc. A method of seismic exploration
US5784334A (en) * 1996-03-13 1998-07-21 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hydrocarbon reservoirs using amplitude versus offset analysis of seismic signals
CN101299070A (zh) * 2008-05-26 2008-11-05 刘文霞 一种地震数据拆分处理方法
CN104422959A (zh) * 2013-09-05 2015-03-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储层边界的曲率属性方法
CN104820242A (zh) * 2015-03-27 2015-08-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叠前反演的道集振幅分频补偿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能量的分偏移距叠前数据规则化技术;王春明 等;《SPG/SEG深圳2011国际地球物理会议论文集》;20111231;第979-983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7526A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7526B (zh) 叠前地震道集分段式振幅能量补偿方法及系统
Warner et al. Anisotropic 3D full-waveform inversion
Zhang et al. Delayed-shot 3D depth migration
Szydlik et al. 3D PP/PS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on the Volve field
Fang et al. Reservoir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from seismic scattered waves
EP3129809B1 (en) Seismic adaptive focusing
GB2479347A (en) A process for characterising the evolution of a reservoir
Wu et al.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s with deconvolution migration
KR20180067650A (ko) 진폭 보존을 갖는 fwi 모델 도메인 각도 스택들
Spica et al. Site characterization at Groningen gas field area through joint surface-borehole H/V analysis
Plessix A pseudo-time formulation for acoustic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Li et al. Prestack diffraction separation in the common virtual source gather
CN102866426A (zh) 一种利用avo大角度道集分析岩体油气信息的方法
Colombo et al. Near-surface full-waveform inversion in a transmission surface-consistent scheme
Sambolian et al. Mitigating the ill-posedness of first-arrival traveltime tomography using slopes: application to the eastern Nankai Trough (Japan) OBS data set
AU201420056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swell noise in a seismic gather
Talukdar et al. Sub-basalt imaging of hydrocarbon-bearing Mesozoic sediments using ray-trace inversion of first-arrival seismic data and elastic finite-difference full-wave modeling along Sinor–Valod profile of Deccan Syneclise, India
Lafond et al. Migration of wide‐aperture onshore‐offshore seismic data, central California: Seismic images of late stage subduction
Bruno Seismic Exploration Methods for Structural Studies and for Active Fault Characterization: A Review
Guo et al. Becoming effective velocity-model builders and depth imagers, Part 2—The basics of velocity-model building, examples and discussions
Murty et al. Basement configuration of the Jhagadia–Rajpipla profile in the western part of Deccan syneclise, India from travel-time inversion of seismic refraction and wide-angle reflection data
Cai et al. Azimuth–opening angle domain imaging in 3D Gaussian beam depth migration
Agudelo et al. Joint inversion of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and wide‐angle seismic data: Improved imaging and refined velocity model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north Ecuador–south Colombia convergent margin
Velásquez et al. Depth-conversion techniques and challenges in complex sub-Andean provinces
Poppeliers Estimating vertical stochastic scale parameters from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deconvolution with non-white refle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