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9992A - 瓶喂装置及相关的瓶子 - Google Patents

瓶喂装置及相关的瓶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9992A
CN107809992A CN201680030208.5A CN201680030208A CN107809992A CN 107809992 A CN107809992 A CN 107809992A CN 201680030208 A CN201680030208 A CN 201680030208A CN 107809992 A CN107809992 A CN 107809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pple
air
bottle
hole
coup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02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9992B (zh
Inventor
N·奥特纳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va Technology Pure Silicon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va Technology Pure Silicon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va Technology Pure Silicon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va Technology Pure Silicon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09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9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1/00Teats
    • A61J11/04Teats with means for fastening to bottles
    • A61J11/045Teats with means for fastening to bottles with interlocking means, e.g. protrusions or indentations on the t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1/00Teats
    • A61J11/02Teats with means for supplying 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9/00Feeding-bottles in gener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喂装置,该装置包括奶嘴(2)以及将奶嘴(2)连接到容器(4)的连接环。奶嘴(2)沿轴线延伸并包括末端具有底部开口(8)的裙部(7),以在所述裙部(7)内部形成空腔(9)。在裙部(7)中形成至少一个进气通孔(10),奶嘴(2)被设计成当空腔被挤压时从密封配置变化到进气配置,在密封配置联接环与进气通孔接触以使进气通孔密封,在进气配置,进气通孔在相对于轴线大致向心的方向与联接环分离,以允许外部空气经由进气通孔进入空腔,奶嘴被设计成在没有挤压的情况下弹性恢复到密封配置。

Description

瓶喂装置及相关的瓶子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喂(bottle-feeding)装置,以及包括这种装置的瓶子。
已知的瓶子包括容纳瓶喂液体特别是奶的容器。该容器通常包括其上连接奶嘴的颈部,奶嘴通过例如螺纹状的环固定在该颈部上。因此,可以通过将盖有奶嘴的瓶子翻转过来喂养婴儿,使得奶嘴朝下,同时将所述奶嘴送到婴儿口中,婴儿通过吸吮奶嘴的末端,吸取瓶喂液体并由其喂养婴儿。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的一种瓶子,它还具有将外部空气带入容器内部容积的功能。在给婴儿喂食的同时,允许外部空气进入容器内填充由儿童吞食的瓶喂液体产生的真空,因此可以不间断地吸取。当然,这种外部进气功能的存在不会导致液体泄漏到瓶外。
文献FR-2,955,766提出了一种瓶喂(bottle-feeding)瓶,瓶子的奶嘴包括以奶嘴的主轴线为中心的主壳体,和在垂直于上述轴线的平面中延伸的平的外周颈圈。用于将奶嘴紧固在瓶子的容器上的环包括靠在容器上的颈圈的承载缘。该承载缘包括壳体的接收壁以及颈圈的柔性膜的挤压壁。当所述环放置在所述容器上时,柔性膜沿着平行于轴线的方向被挤压壁朝向容器的内部容积从闲置位置(idle position)向密封位置挤压,在闲置位置所述膜相对于颈圈的其余部分轴向突出,在密封位置挤压壁封闭穿过膜布置的通孔,从而阻止液体通过该孔离开容器。该已知装置的柔性膜在容器的内部容积为负压期间适于从其密封位置进入所谓的进气位置,在所述进气位置所述膜与所述挤压壁轴向分离,使得其孔允许外部空气循环到容器的内部容积。因此,当利用容纳在瓶子中的液体喂养婴儿时,外部空气被允许进入瓶子以补偿由于液体不存在而产生的真空。因此,婴儿可以连续吸吮,这可以降低婴儿在哺乳后急腹痛的风险。
虽然这种已知类型的瓶子通常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侧部颈圈的存在会产生奶嘴和紧固环的外周块(peripheral bulk),这使得难以制造奶嘴和环具有模仿自然的母亲乳房的形状的瓶子,这种瓶子的形状将是更有利于婴儿的哺乳反射,以及在目前情况下用瓶子和乳房喂养婴儿的替代方法。
此外,已知的瓶子的奶嘴的形状,特别是进气通孔的方向,似乎不允许使用者在哺乳过程中观察到瓶子内确实发生了进气。这个进气通孔的可见性可以让使用者证明进气系统正在有效地工作。
这种已知的瓶子的奶嘴在哺乳期间在婴儿的嘴唇的作用下进一步具有扁平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奶嘴的关闭,从而中断喂养。某些其他已知的奶嘴包括位于奶嘴内的内条,形成突出的肋条,这使得在奶嘴变平的情况下,可以保持瓶喂液体的开放通道。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这些肋条的存在在某些情况下一方面可能成为使用者清洁奶嘴的困难的来源,以及另一方面可能成为将奶嘴吸入到婴儿的嘴中,特别是因为所述奶嘴被肋条变硬时的困难的来源。
GB-A-2,194,519描述了一种瓶子,该瓶子包括奶嘴和用于将该奶嘴拧在瓶子上的环。奶嘴包括侧通道,通过该侧通道布置用于奶嘴的内部容积的通气孔,这些孔被具有与通道的形状互补的形状的环封闭。如果奶嘴内压力不足,后者会缩回,打开通气孔,通过该通气孔奶嘴内允许外部空气通过。
然而,这种瓶子的环比较大,可能会阻止婴儿的哺乳。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各种缺点,并提出一种新的瓶喂装置,该装置在提供有效的进气系统的同时能够容易地制成具有有利于喂养婴儿的自然乳房的形状。
为此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喂装置。
在本发明的基础上的一个想法是提供一个进气通孔,所述进气通孔能够在空腔内的压力变化的作用下相对于轴线大体上径向移动。为此目的,所述进气通孔被设置在奶嘴的裙部中,该裙部优选地至少局部形成所述奶嘴的陡峭的甚至垂直的壁,并且将奶嘴的空腔和外部分开。因此,可以有利地设置所述奶嘴相对于所述奶嘴的轴线轴向地位于吸入端部件和进气通孔之间的部分的直径宽于其中设置进气通孔的裙部的部分的直径,以便能够给奶嘴赋予自然的乳房形状,而不会明显改变用于制造奶嘴和联接环的方法。最后,进气通孔在裙部上的位置使得可以制造具有可控且可靠的空气进气的瓶喂装置,因为柔性的裙部直接在奶嘴内的负压作用下移动,从而形成从进气配置到密封配置的通道,反之亦然,这直接取决于这个负压参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容易地设计和制造所述瓶喂装置,以模仿母亲乳房的自然形状,同时提供有效的、可靠的和安全的进气系统。
单独考虑或根据任何技术上可能的组合考虑在权利要求2至11中限定的根据本发明的瓶喂装置的有利特征。
本发明还涉及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瓶子。
通过阅读以下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说明仅作为非限制性和非穷举性示例并参照附图进行,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瓶子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图1的瓶子的奶嘴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瓶子的联接环的纵向截面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圈出的局部IV的放大图;
-图5是类似于图4的视图,示出了处于另一配置中的瓶喂装置;
-图6是图1中沿线VI-VI的截面图;以及
-图7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示出了另一配置中的奶嘴。
图1示出了包括瓶喂装置1和瓶型容器4的瓶子,优选由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提供容器4以容纳用于瓶喂的液体,例如适于喂养婴儿的奶。瓶喂装置1设置成与容器4联接,从而形成能够将容器4的内容物给予婴儿的终端。
瓶喂装置1可以与容器4不联接,即分离或拆开,使得当瓶喂装置1与容器分离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容器的颈部5或者更一般地通过容器的入口填充后者。一旦容器4被填充,瓶喂装置1被连接上以便在容器的颈部5上盖住容器4。在这种情况,瓶喂装置1被联接到容器4,即,其以可移除的方式被紧固到后者,瓶喂装置1和容器4之间的联接关系通常相对于容器4所容纳的液体密封。
为了将容器4的液体内容物给予婴儿,用根据本发明的瓶喂装置1盖住容器4并倒置,使得后者向下定位,并且液体靠重力在瓶喂装置的内部下落。然后将瓶喂装置1带到婴儿的嘴里,以便后者可以吸取液体以被液体喂养。
瓶喂装置1包括在图1和图4至图7中可见且在图2中单独示出的奶嘴2,以及图1,4和5中所示并且在图3中单独示出的联接环3。
奶嘴2通常呈钟形或圆顶形。奶嘴2尤其具有围绕轴线X2的大致的旋转形状。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奶嘴2沿着轴线X2延伸并且沿着该轴线依次包括:
-吸入端部件6,其在瓶喂装置1的顶端形成奶嘴并且婴儿可以通过其吸取液体,
-外周裙部7,其整体为管状并以轴线X2为中心延伸至吸入端部件6以形成上述钟或圆顶,以及
-底部开口8,裙部7穿过所述底部开口8终止并围绕轴线X2,以便在裙部7内部布置空腔9,该空腔9有利地延伸到吸入端部件6内。
所述奶嘴2优选完全或至少主要由膜(membrane)形成。所述膜有利地形成吸入端部件6和裙部7。
奶嘴2是弹性的,即,尤其是婴儿可以使其变形,并且在没有压力时能够恢复其初始形状,这允许婴儿在奶嘴2上吸吮。尽管奶嘴2例如可以使用多个单独的部件来制造,但是其优选地形成例如通过模制弹性聚合物材料(诸如硅树脂)制成的可变形的单件部件。奶嘴2也可以通过吹膜挤出或挤出吹塑来制造。在任何情况下,奶嘴2的生产将优选使用试图赋予所述奶嘴2的至少一般形状的模具,或者甚至试图在单个模制操作中完全制造所述奶嘴2的模具。
应该注意的是,在婴儿吸吮的动作下,奶嘴2局部地允许液体通过吸入端部件6。为此目的,吸入端部件6例如穿有一个或多个图中未示出的小通孔。
此外,在裙部7中布置有一个或多个贯穿的进气通孔10,以便出现在空腔9中,并且在目前的情况下,以便将空腔9与奶嘴2的外边缘连接。该进气口或每个进气口10允许空气从外部(即,位于奶嘴2的外边缘上的空间)通到空腔9的内部。在附图考虑的例子中,设置了两个这样的通气孔10,其沿裙部的边缘彼此径向相对。为方便起见,下面将仅考虑这两个进气通孔10中的一个,另一个进气通孔是相似的。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该进气通孔10的操作。
联接环3反过来使得可以将奶嘴2与容器4联接,以便使空腔9与所述容器4的内部容积通过底部开口8连通。因此,联接环3优选设计成一端固定在奶嘴2上,另一端固定在容器4上,以便形成一个牢固的组件。
在实践中,联接环3包括联接装置27,联接装置27用于联接所述联接环3与容器4的颈部5,如图所示,联接装置27和颈部5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形成联接系统,或者通过嵌套或卡口联接系统形成联接系统。
尽管图3是联接环3的截面图,但是实际上应当认为联接环3具有环形形状,例如围绕轴线X3旋转。因此,联接环3优选设置成围绕奶嘴2,例如如图3所示,以便与后者以及当它们联接时形成瓶喂装置1。
优选地,裙部7和联接环3具有互补的形状,使得奶嘴2可以嵌套在联接环内部,以便联接环像颈圈一样可拆卸地紧固在奶嘴2周围。当联接环3和奶嘴2联接时,轴线X2和X3优选是平行的,或者甚至基本上是同轴的,如图3所示。就此而言,容器4也可具有旋转或对称的轴线X4,容器4的开口,例如由围绕轴线X4的颈部5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当瓶喂装置1与容器4联接时,轴线X2、X3和X4最好是同轴的。
优选地,奶嘴2和联接环3的分离可以通过奶嘴2的弹性变形来完成,例如通过压缩奶嘴2以减小其直径,以使所述奶嘴2与联接环3不匹配。可以考虑奶嘴2与联接环3的其他联接方式,例如奶嘴2螺纹连接到联接环3。
当奶嘴2和联接环3联接时,联接环3在裙部7布置有进气通孔10的部分处覆盖裙部7。不管奶嘴2与联接环3的联接方式如何,奶嘴2都设计成当其与联接环3连接时,在空腔9相当于外部的负压的作用下从图4所示的密封配置向图5所示的进气配置变化,在密封配置联接环3与进气通孔10相接触以将进气通孔关闭,在进汽配置进气通孔10与所述联接环3径向分离以允许外部空气经由进气通孔10进入空腔9,奶嘴2被设计成在空腔9内没有前述负压的情况下通过弹性恢复到密封配置。应该理解的是,由婴儿吸取最初容纳在容器4内的一定量的液体的吮吸动作降低了瓶内特别是空腔9和容器4的内部容积内的压力:奶嘴2变形并向内特别是向心地压缩,并且因此使得进气通孔10从与前述密封配置相关联的初始位置朝向与前述进气配置相关联的空气进气位置运动,并且在所述密封配置中与联接环3密封接触,在所述进气配置中孔10与所述联接环3径向分离,注意到,如下所述,这个动作在裙部7和连接环3之间产生了外部空气通过的通道,外部空气在空腔9中占优势的负压的作用下通过进气通孔10被吸入。因此,进气通孔10基本上是相对于轴线X2的向心方向从联接环3移开,即,基本上径向朝向奶嘴2的内部。为了恢复到所述密封配置,进气通孔10优选沿相反的方向即离心地换言之基本上径向朝向奶嘴2的外侧移动。
在实践中,当空腔9内占优势的负压相对于瓶喂装置1外周普遍存在的压力超过预定的阈值时,从密封配置到进气配置的通路就完成了。当负压再次低于该预定阈值时,恢复到密封配置。
在密封配置中,进气通孔10在与联接环3密封接触或者甚至压靠联接环3的情况下被联接环3封闭。因此,在这种配置中,外部空气或提供给瓶喂的液体都不能通过进气通孔10穿过裙部7。在进气配置中,空腔9内占优势的负压使空气进入后者,进气通孔10足够窄和/或具有适当的形状,例如截头圆锥形,以便减少液体向瓶喂装置1的外部泄漏的风险,同时足够空气进入。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瓶喂装置1特别安全。
瓶喂装置1有利地具有利于喂养婴儿的形状,特别是试图激发哺乳反射的自然的母亲乳房的形状。这种特定的形状也可以赋予瓶喂装置1特别美观的外观,这可以带来竞争优势。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瓶喂装置1优选地模仿母亲的乳房的形状,一方面特别适合于利用瓶喂装置1代替婴儿的喂养,另一方面特别适合于利用瓶喂装置1代替自然的母亲的乳房。
为此目的,裙部7具有从吸入端部件6延伸的可见部分11:当奶嘴2联接到联接环3时,可见部分11不被联接环3覆盖。该可见部分11优选地配置成与轴线X2同轴的圆顶状,其吸入端部件6有利地形成顶点。与所述吸入端部件6的形状相关联的所述圆顶形状有利地试图模仿自然的乳房。所述联接环3又有利地具有外周壁12,即当奶嘴2和联接环3联接时保持可见的外表面。当所述联接环3和奶嘴2联接时,外周壁12延伸入所述可见部分11的延伸部,以便使所述可见部分11的圆顶形状在联接环的至少一部分高度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在轴线X3方向,可见部分11的圆顶形状的至少一小部分大于甚至整个联接环3的高度。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当奶嘴2和联接环3联接时,它们的组合外轮廓具有自然的乳房形状。同样优选的是,容器4具有该圆顶形状的延伸部分的形状。进气通孔10有利地布置在可见部分11中,并且可见部分11中不包括环形开口8。这样,进气通孔10优选被联接环3隐藏或覆盖。
在附图中考虑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联接环3包括围绕轴线X3的外部环13。外部环13的外轮廓优选地由外周壁12限定,并且容积从所述周壁12朝向轴线X3延伸,从而形成联接环3的主体。联接环3还包括内部颈部14。内部颈部14从外部环13向内部突出,即朝向轴线X3突出。因此它形成内部颈圈,使得联接环3局部具有由内部颈部14体现的减小的内径。
在附图中考虑的示例实施例中,裙部7在其可见部分11的外部包括用于接收联接环3的内部颈部14的外周凹槽15,使得能够将该环3与奶嘴2联接。外周凹槽15也形成了缩小的奶嘴2的直径,并形成围绕奶嘴2的环形空心,内部颈部14可以嵌套在环形空心内。优选地,外周凹槽15被配置成以便与内部颈部14的形状结合。为了可靠地进行联接,有利地提供外周凹槽15和内部颈部14的相应的几何形状以在联接时形成锁定组件。优选地,由于轻微强制嵌套的奶嘴2的弹性,然后外周凹槽15例如以轻微的压力压靠在内部颈部14上,这基本上防止了奶嘴2偶然不合适的风险,并且保证联接的密封。
优选地,外周凹槽15具有基本为矩形的轮廓,其具有凹槽底部16,其表面基本上平行于裙部7的可见部分11的表面。外周凹槽15还包括每个通常都是冠状的上部凹槽侧面17和下部凹槽侧面18。
所述上部凹槽侧面17将凹槽底部16连接到可见部分11。所述下部凹槽侧面18又将凹槽底部16连接到底部开口8或连接到从外周凹槽15延伸到底部开口8的裙部的下部。当然,作为未示出的替代方案,外周凹槽15具有不同的轮廓,例如V形或圆形轮廓。
相应地,内部颈部14具有峰面(peak surface)19,所述峰面19旨在将其大部分表面抵靠在凹槽底部16上。峰面19优选为圆柱形或圆锥形,并且有利地在联接环3的整个内周上延伸。峰面19通过上颈部侧面20和下颈部侧面21与外部环13连接。上颈部侧面20被设置成当部件联接时上颈部侧面20与上部凹槽侧面17接触。下部颈侧面21依次被设置成当部件联接时下颈部侧面21与下部凹槽侧面18接触。上颈部侧面20和下颈部侧面21有利地分别呈现为在联接环3的整个内周上延伸的皇冠形式。当然,可以认为内部颈部14具有不同于如上所述的轮廓,例如V形或圆形。所考虑的内部颈部14的轮廓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与外周凹槽15的轮廓相匹配或对应,以便允许这两个元件牢固且密封的联接。
进气通孔10有利地布置在凹槽15的凹槽底部16中。如图1具体所示,进气通孔10优选地位于上部凹槽侧面17和下部凹槽侧面18之间的中间。以这种方式,在密封配置中,内部颈部14与进气通孔10接触以便将其封闭。上述“锁定”组件有利地使得可以保证,在密封配置中在所述联接被密封的同时,进气通孔10的关闭是密封的。
优选地,峰面19在密封配置中封闭进气通孔10。根据该有利设计,在进气配置中,在空腔9相对于奶嘴2的外部负压的作用下,外周凹槽15的直径减小,以便打开内部颈部14和外周凹槽15之间的进气通道,从而允许外部空气在进气配置中通过进气通孔10从外部进入空腔9内,如图5所示。然后,凹槽底部16围绕进气通孔10有利地局部变形,以便从峰面19移开以在这两个元件之间形成间隙空间。该空隙空间优选地形成朝向空腔9的用于外部空气的通路的一部分。
为了有利于奶嘴2的这种变形行为,可以提供的是,进气通孔10被布置成通过裙部7的专用部分。在附图考虑的示例中,该部分22通过形成凹槽底部16的壁厚的局部缩小成形并具有相似的轮廓,进气通孔10被布置在所述轮廓的中心处。当闲置(idle)时,弹性部分22相对于轴线X2沿离心方向弯曲,以便形成进气通孔10所形成顶点的圆顶。所述部分22被设计成当联接环3与奶嘴2联接时通过联接环3尤其是通过峰面19弹性地变平,使得进气通孔10在密封配置中在所述部分22的作用下压靠在联接环3上,所述部分22倾向于通过沿离心方向的弹性而恢复。这种配置使得可以通过联接环3增强进气通孔10的封闭的密封性质。
优选地,外部环13具有上边缘23,内部颈部14从所述上边缘23突出。在附图考虑的示例中,上颈部侧面20将峰面19连接到上边缘23。上边缘23被设计为当联接环3与奶嘴2联接时上边缘23在密封配置中至少部分地被外周凹槽15覆盖。在密封配置中,上边缘23与可见部分11边缘对边缘,从而联接环3延伸其圆顶形状。在实践中,外部空气的进气路径将上边缘23与进气通孔10连接。优选地,上部凹槽侧面17和可见部分11形成以轴线X2为中心的圆形边缘。在进气配置中,至少下颈部侧面21和下部凹槽侧面18保持密封的接触。
有利地,联接环3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口24,其中在附图中考虑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凹口24。这些凹口有利地均匀地分布在联接环3的圆周周围。每个凹口24被布置在内部颈部14中从上边缘23到凹口底部25。因此每个凹口24在上边缘23中形成有利的从上颈部侧面延伸到外周壁12的凹陷。每个凹口24在上边缘23的限制部分(restricted portion)上环形地延伸。每个凹口24使得可以在内部颈部14和外周凹槽15之间从上边缘23到凹口底部25布置气刀(airknife),上述进气通路在所述凹口底部25和进气通孔10之间延伸。因此,进气通路的起始点由于凹口24的存在而被启动。瓶喂装置1可被联接成使得其中一个凹口被放置在进气通孔10对面,以便形成如图3、4和5所示的直接通路。在实施例中,凹口24被设置成围绕轴线X2与进气通孔10相对或偏移,由此形成的进气通路更长,从而当奶嘴2处于密封配置时时进一步提高瓶喂装置1的密封性,并防止液体意外泄漏到外面。
所述联接环3可以由多个组装部件制成,例如至少形成内部颈部14和外周壁12的第一部件,形成联接环3的其余部分的第二部件。优选地,与奶嘴2相比第二部件是刚性的。第一部件可以是柔性的,如同奶嘴2一样,以便在可见部分11和外周壁12之间的接触处产生材料的连续。然后,环3的第一部分有利地在这个环的第二部件上包覆成型(overmolded),如图1、3、4和5所示。
可选地,形成环3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于奶嘴2可以基本上是刚性的。环3也可以由单个刚性部件形成。
可选地,联接环3可以制成单个部件。
优选地,联接环3和/或奶嘴2的全部或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特别是合适的聚合物制成,从而可从瓶喂装置1的外部观察通过进气通孔10的空气进气。为此,所述容器也可以设置为透明的。根据这种优选的方法,使用者可以从瓶子特别是瓶喂装置1的外部观察进气通孔,特别是在这种进气采取在瓶喂液体中产生气泡的形式的情况下。由此使用者可以直接验证瓶喂装置1和空气进气的正确操作。
根据可独立于奶嘴2的其余部分考虑的一个优选特征,至少一个内部沟槽26被布置成在奶嘴中凹陷,内部沟槽26仅在所述奶嘴2的高度的一部分上大体上平行于轴线X2延伸。内部沟槽26有利地通过形成奶嘴2的膜厚的局部减小来实现,而该膜的大部分或甚至实际上全部具有恒定的厚度。因此,奶嘴2由局部厚度较小的膜所形成,尤其是形成所述内部沟槽26和所述部分22,所述膜的厚度也具有基本恒定的厚度。
如图7的示例所示,内部沟槽26的存在使得在婴儿的嘴或在腔体内占优势的负压的作用下,奶嘴2特别是吸入端部件6变平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吸入端部件6防止液体通过的性质的封闭。实际上,如图7所示,即使当奶嘴2被压平时,内部沟槽26也保持打开,用于瓶喂的液体可以有利地至少通过所述内部沟槽26。优选地,内部沟槽26的宽度至少是相当于奶嘴2的内圆周长的八分之一。
优选地,内部沟槽26沿着轴线X2在高度方向上沿着裙部7和吸入端部件6延伸,并且特别是在奶嘴2的不包括外周凹槽15和不包括顶端的部分之间延伸,该顶端由吸入端部件6的自由端形成。
形成奶嘴2以形成内部沟槽26的膜厚度的减小有利地不超过奶嘴2的膜的平均厚度的一半。根据这种有利的几何形状,鉴于其厚度内部沟槽26具有比较大的通道截面,但形成奶嘴2的膜的厚度并没有太薄而难以保证所述奶嘴的机械强度,特别是满足法国标准NF-EN 14350-1的要求。
优选地空腔9中至少设置有两个内部沟槽26,并且例如内部沟槽26围绕轴线X2沿直径方向布置。
优选地,多个内部沟槽26例如规则地围绕轴线X2分布,并且优选地每个都是相同的。如图6和图7所示,优选奶嘴2设置有布置在空腔中的四个内部沟槽26。

Claims (12)

1.一种瓶喂装置(1),所述瓶喂装置(1)用于与容器(4)联接,所述容器(4)设置成容纳用于瓶喂的液体,所述瓶喂装置包括:
-奶嘴(2),所述奶嘴(2)沿轴线(X2)延伸,所述奶嘴沿所述轴线依次包括吸入端部件(6)和外周裙部(7),所述外周裙部末端又具有围绕所述轴线的底部开口(8),以在所述裙部(7)内部布置空腔(9),所述裙部具有可见部分(11),所述可见部分(11)从所述吸入端部件(6)延伸并配置成与所述轴线同轴的圆顶形,至少一个进气通孔(10)布置在所述裙部中以便暴露在所述空腔中,所述进气通孔被轴向设置在所述可见部分和所述底部开口之间而不包括于所述可见部分,以及
-联接环(3),所述联接环(3)将所述奶嘴联接至容器(4),以便通过所述底部开口将所述空腔与所述容器的内部容积连通,所述奶嘴(2)被设计成当它与联接环(3)联接时在所述空腔相对于外部的负压的作用下从密封配置向进气配置变化,在所述密封配置中所述联接环与所述进气通孔接触以便封闭所述进气通孔,在所述进气配置中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联接环在相对于所述轴线(X2)的大致向心方向上分离,以允许外部空气进气通过所述进气通孔进入所述空腔,所述奶嘴被设计成通过弹性在没有所述负压的情况下恢复到所述密封配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接环(3)具有外周壁(12),当所述联接环和所述奶嘴(2)联接时所述外周壁(12)在所述可见部分(11)的所述延伸部中延伸,以使所述可见部分的圆顶形状在所述联接环(3)的至少一部分高度上延伸。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瓶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2)为单个柔性部件,所述环(3)包括形成所述外周壁(12)并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部件和第二刚性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在所述第二刚性部件上包覆成型。
3.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瓶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环(3)包括外部环(13)和内部颈部(14),所述内部颈部(14)从所述外部环朝向所述外部环的内侧突出,所述裙部(7)包括外周凹槽(15),所述外周凹槽(15)用于接收所述内部颈部,从而所述联接环能够与所述奶嘴(2)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孔(10)布置在所述外周凹槽(15)的凹槽底部(16)中,使得在所述密封配置中,所述内部颈部(14)与所述进气通孔接触以便封闭所述进气通孔,而在进气配置中,在空腔(9)相对于外部的负压的作用下,所述外周凹槽的直径减小,从而打开所述内部颈部和所述外周凹槽之间的进气通路,以允许外部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通孔从外部进入所述空腔内。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瓶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环(13)具有上边缘(23),所述内部颈部从所述上边缘(23)突出,所述上边缘(23)被设计成在所述密封配置中至少部分地被所述外周凹槽覆盖,所述进气通路将所述上边缘与所述进气通孔(10)连接。
6.根据前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瓶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环(3)包括至少一个凹口(24),所述凹口(24)从所述上边缘(23)到凹口底部(25)布置在所述内部颈部(14)中,以便在所述内部颈部(14)和所述外周凹槽(15)之间从所述上边缘到所述凹口底部布置气刀,所述进气通路在所述凹口底部和所述进气通孔(10)之前延伸。
7.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瓶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2)的轴向位于所述吸入端部件(6)和所述进气通孔之间的部分的直径比裙部的布置有进气通孔(10)的部分的直径较大。
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瓶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7)具有一部分(22),在闲置时所述部分(22)相对于所述轴线(X2)沿离心方向弯曲并且所述进气通孔(10)布置成穿过所述部分(22),当所述联接环(3)与所述奶嘴(2)联接时,所述弹性部分通过所述联接环(3)变平,使得所述进气通孔(10)在所述弹性部分的作用下在所述密封配置中压靠在所述联接环上。
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瓶喂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奶嘴(2)中至少布置一个凹陷的内部沟槽(26),所述内部沟槽(26)仅在所述奶嘴的一部分上大体上平行于所述轴线(X2)延伸。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瓶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沟槽(26)具有相当于所述奶嘴(2)的内周长的至少八分之一的宽度。
11.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瓶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环(3)和/或所述奶嘴(2)的全部或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使得从外部可以观察到通过所述进气通孔(10)的空气进气,特别是在采取气泡存在的形式的情况下。
12.一种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子包括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瓶喂装置(1)和容器(4),所述容器(4)被设置为容纳用于瓶喂的液体,以及所述瓶喂装置(1)联接至所述容器。
CN201680030208.5A 2015-04-24 2016-04-22 瓶喂装置及相关的瓶子 Active CN107809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553714A FR3035321B1 (fr) 2015-04-24 2015-04-24 Dispositif d'allaitement et biberon associe
FR1553714 2015-04-24
PCT/EP2016/058960 WO2016170089A1 (fr) 2015-04-24 2016-04-22 Dispositif d'allaitement et biberon associ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992A true CN107809992A (zh) 2018-03-16
CN107809992B CN107809992B (zh) 2023-03-28

Family

ID=5375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0208.5A Active CN107809992B (zh) 2015-04-24 2016-04-22 瓶喂装置及相关的瓶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9992B (zh)
FR (1) FR3035321B1 (zh)
WO (1) WO20161700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1296A (zh) * 2019-03-12 2019-05-21 韩富明 一种防喷奶和防爆奶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5389A2 (en) * 2018-09-24 2020-04-02 Health And Happiness (H&H) Hong Kong Limited Multiflow teat-ring for baby bottle and baby bottle comprising same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67735A (en) * 1984-11-21 1986-06-04 Khung Ngee Tan Teat
GB2194519B (en) * 1986-07-15 1990-05-09 Norman Ernest Rising A teat assembly
EP0397282A1 (en) * 1989-05-12 1990-11-14 Pack-O-Med Medical Supply Systems B.V. Nipple with non-return valve
US20050252875A1 (en) * 2004-05-14 2005-11-17 Miin-Tsang Sheu Air inlet valve of a nipple used for a bottle
DE102005006768A1 (de) * 2005-02-15 2006-08-17 Novatex Gmbh Babyflasche mit ventiliertem Sauger
CN1863497A (zh) * 2003-10-23 2006-11-15 巴姆德公司 奶瓶、尤其是婴儿奶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08607Y (zh) * 2007-10-12 2008-09-03 珠海市雪雅日用品有限公司 利用空气回流调节流量的奶瓶
CN101304720A (zh) * 2005-10-08 2008-11-12 玛帕橡胶和塑料加工有限公司 防漏的婴儿饮用瓶
CN101584646A (zh) * 2009-02-25 2009-11-25 富康玩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胀气液体瓶
CN102355881A (zh) * 2009-03-20 2012-02-15 杰克尔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婴儿产品的奶嘴
CN102397167A (zh) * 2011-12-19 2012-04-04 蒋一新 奶嘴
CN202288911U (zh) * 2011-10-24 2012-07-04 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奶嘴
CN203017416U (zh) * 2012-04-30 2013-06-26 麦奇拉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调节阀的奶嘴
CN104203196A (zh) * 2012-04-05 2014-12-10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婴儿奶瓶的奶嘴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10652C (zh) * 1959-03-02
NL7213354A (zh) * 1972-10-03 1974-04-05
GB0410993D0 (en) * 2004-05-17 2004-06-23 Jackel Int Ltd Feeding bottle
IL179841A0 (en) * 2006-12-05 2007-05-15 Hen Gilad One-way valve for entrance of air, for feeding bottle of babies, that are built perforates and inner coverage
US8931650B2 (en) * 2008-02-13 2015-01-13 L. Jason Clute Vented baby bottle
FR2955766B1 (fr) 2010-02-01 2013-02-15 Cva Silicone Biberon d'allaitement avec fonction d'admission d'air amelioree
GB2490735A (en) * 2011-05-13 2012-11-14 Mothercare Uk Ltd An infant feeding bottle with an offset teat arranged with respect to bottle grip portion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67735A (en) * 1984-11-21 1986-06-04 Khung Ngee Tan Teat
GB2194519B (en) * 1986-07-15 1990-05-09 Norman Ernest Rising A teat assembly
EP0397282A1 (en) * 1989-05-12 1990-11-14 Pack-O-Med Medical Supply Systems B.V. Nipple with non-return valve
CN1863497A (zh) * 2003-10-23 2006-11-15 巴姆德公司 奶瓶、尤其是婴儿奶瓶及其制造方法
US20050252875A1 (en) * 2004-05-14 2005-11-17 Miin-Tsang Sheu Air inlet valve of a nipple used for a bottle
DE102005006768A1 (de) * 2005-02-15 2006-08-17 Novatex Gmbh Babyflasche mit ventiliertem Sauger
CN101304720A (zh) * 2005-10-08 2008-11-12 玛帕橡胶和塑料加工有限公司 防漏的婴儿饮用瓶
CN201108607Y (zh) * 2007-10-12 2008-09-03 珠海市雪雅日用品有限公司 利用空气回流调节流量的奶瓶
CN101584646A (zh) * 2009-02-25 2009-11-25 富康玩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胀气液体瓶
CN102355881A (zh) * 2009-03-20 2012-02-15 杰克尔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婴儿产品的奶嘴
CN202288911U (zh) * 2011-10-24 2012-07-04 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奶嘴
CN102397167A (zh) * 2011-12-19 2012-04-04 蒋一新 奶嘴
CN104203196A (zh) * 2012-04-05 2014-12-10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婴儿奶瓶的奶嘴
CN203017416U (zh) * 2012-04-30 2013-06-26 麦奇拉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调节阀的奶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1296A (zh) * 2019-03-12 2019-05-21 韩富明 一种防喷奶和防爆奶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70089A1 (fr) 2016-10-27
FR3035321B1 (fr) 2021-04-02
CN107809992B (zh) 2023-03-28
FR3035321A1 (fr) 2016-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5176C (zh) 奶瓶、尤其是婴儿奶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70413B (zh) 奶嘴
TWI488619B (zh) Artificial nipples and their use of breast-feeding
CN102065820B (zh) 奶嘴
KR101202269B1 (ko) 인공 젖꼭지
CN102470075B (zh) 吮吸奶嘴单元
TWI598091B (zh) Artificial nipples and their use of the nipple and pacifier toys
CN106029043A (zh) 具有通气奶嘴的奶瓶总成
EP2833858B1 (en) Nipple
CN103501754A (zh) 奶嘴单元
CN107809992A (zh) 瓶喂装置及相关的瓶子
CN107007475A (zh) 用于饮水瓶的饮用吸嘴和瓶盖
CN106999352A (zh) 婴儿喂食装置
CN207734369U (zh) 婴儿喂养奶瓶
CN201847935U (zh) 多用奶瓶
US2707470A (en) Nipple for infant feeding bottle
CN203647733U (zh) 一种改良型奶瓶
US3432059A (en) Teats for infants' feeding bottles
US20030034321A1 (en) Sucking cap of baby's nursing bottle
JP3163596U (ja) ペットボトル用コップ
CN206166514U (zh) 喂食器
CN216824170U (zh) 一种转接宽口径仿母乳奶嘴
CN106572945A (zh) 奶嘴
CN206511358U (zh) 食品包装罐
CN215504441U (zh) 婴幼儿奶瓶的奶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Lausanne

Applicant after: CVA TECHNOLOGY PURE SILICONE Group AG

Address before: Zurich, SUI

Applicant before: CVA TECHNOLOGY PURE SILICONE Group A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