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9052A - 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9052A
CN107809052A CN201711181134.8A CN201711181134A CN107809052A CN 107809052 A CN107809052 A CN 107809052A CN 201711181134 A CN201711181134 A CN 201711181134A CN 107809052 A CN107809052 A CN 107809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light
yvo
crystal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811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军
段小明
杨玉强
杨曦凝
白云峰
谢文强
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1811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90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9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05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9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 H01S3/091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using optical pumping
    • H01S3/09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using optical pumping by coher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 H01S3/102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optical pump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第一泵浦激光器(9)、第二泵浦激光器(10)发射的1.9μm泵浦光入射至隔离装置,经隔离装置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单掺Tm:YVO4晶体(2),经所述单掺Tm:YVO4晶体(2)吸收后产生3.5μm激光,所述3.5μm激光经第二全反镜(3)全反射的2μm激光入射至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经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的光束线宽得到第一压缩光;所述第一压缩光入射至石英色散棱镜(5)进行第二次线宽压缩;经压缩的光束从输出耦合镜(6)输出;计算机系统(12)自动调整泵浦激光器、光栅、棱镜的参数,直到所述输出光的性能与所述预先存储的模拟信息相吻合,从而获得皮米线宽的激光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3.5微米皮米线宽激光输出方法。
背景技术
3-5μm波段的激光应用广泛,涉及军事、红外遥感、医疗及光通信等方面,尤其是可以在非线性转换作用下实现中远红外的激光输出。目前,单掺Tm激光器基本采用单末端泵浦方式,这降低了激光晶体对泵浦光吸收的均匀性,导致晶体内部热分布的不平衡,给激光器的高功率运转带来不良影响,而且线宽较宽,对于大气中传输衰减比较明显,不能满足军事及民事的使用需求。
另外,现有的调节光路技术,都是手动调节,很难获得理想脉宽的激光输出,而且手动调节时仅能一次调节单一元器件,难以获得理想脉宽的激光输出。因此,长期的科研当中,光路调节不仅成为一种技术难题,也成为制约理论与实践的最大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极窄线宽激光输出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皮米线宽激光输出的方法。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包括:
第一泵浦激光器(9)发射的1.9μm泵浦光入射至第一隔离装置(7),经第一隔离装置(7)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第一全反镜(1),所述第一全反镜(1)为临界角为0°的3.5μm全反镜,经第一全反镜(1)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单掺Tm:YVO4晶体(2),所述单掺Tm:YVO4晶体(2)沿光入射的方向的长度为60mm,且单掺Tm:YVO4晶体(2)中Tm3+掺杂浓度为1.6at.%,经单掺Tm:YVO4晶体(2)吸收后产生3.5μm激光,所述3.5μm激光入射至第二全反镜(3),所述第二全反镜(3)为临界角为45°的3.5μm全反镜;
第二泵浦激光器(10)发射的1.9μm泵浦光入射至第二隔离装置(8),经第二隔离装置(8)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第二全反镜(3),经第二全反镜(3)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所述单掺Tm:YVO4晶体(2),经所述单掺Tm:YVO4晶体(2)吸收后产生3.5μm激光,所述3.5μm激光入射至第一全反镜(1),经第一全反镜(1)全反射的3.5μm激光入射至单掺Tm:YVO4晶体(2),经单掺Tm:YVO4晶体(2)透射的3.5μm激光入射至第二全反镜(3);
经第二全反镜(3)全反射的2μm激光入射至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经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的光束线宽得到第一压缩光;所述第一压缩光入射至石英色散棱镜(5)进行第二次线宽压缩;经压缩的光束从输出耦合镜(6)输出;
所述输出光输入示波器(11),所述示波器(11)将检测结果实时反馈到计算机系统(12),所述计算机系统(12)接收到示波器(11)反馈信号后,与所述计算机系统(12)预先存储的模拟信息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自动调整第一泵浦激光器(9)、第二泵浦激光器(10)、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石英色散棱镜(5)的参数,直到所述输出光的性能与所述预先存储的模拟信息相吻合,从而获得皮米线宽的激光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石英色散棱镜(5)位于微步进电机转台上,所述计算机系统(12)根据示波器(11)的检测结构,对所述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石英色散棱镜(5)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该Tm:YVO4晶体(2)的主节面的模半径值为1.5mm,该Tm:YVO4晶体(2)激光棒的热透镜焦距为600mm,谐振腔长为350mm,该Tm:YVO4晶体(2)到输出耦合镜(6)距离为100mm,该光栅与耦合镜(6)的距离为5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双脉宽压缩器件的使用,一方面通过控制泵浦光的输出光功率,另一方面通过自动调节多个脉宽压缩器件的角度参数,通过两级压缩,能够有效的获得理想的脉宽输出。本发明采用计算机系统自动反馈调节,既节约了人力调光成本,又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自动化,使得光路调节仅仅通过改变计算机系统中的模拟信息,就可以任意的实现光学输出,节约了调整时间外,可大幅提升单掺Tm:YVO4固体激光器的输出性能,并且具有结构紧凑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计算机控制极窄脉宽激光输出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包括:
第一泵浦激光器(9)发射的1.9μm泵浦光入射至第一隔离装置(7),经第一隔离装置(7)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第一全反镜(1),所述第一全反镜(1)为临界角为0°的3.5μm全反镜,经第一全反镜(1)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单掺Tm:YVO4晶体(2),所述单掺Tm:YVO4晶体(2)沿光入射的方向的长度为60mm,且单掺Tm:YVO4晶体(2)中Tm3+掺杂浓度为1.6at.%,经单掺Tm:YVO4晶体(2)吸收后产生3.5μm激光,所述3.5μm激光入射至第二全反镜(3),所述第二全反镜(3)为临界角为45°的3.5μm全反镜;
第二泵浦激光器(10)发射的1.9μm泵浦光入射至第二隔离装置(8),经第二隔离装置(8)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第二全反镜(3),经第二全反镜(3)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所述单掺Tm:YVO4晶体(2),经所述单掺Tm:YVO4晶体(2)吸收后产生3.5μm激光,所述3.5μm激光入射至第一全反镜(1),经第一全反镜(1)全反射的3.5μm激光入射至单掺Tm:YVO4晶体(2),经单掺Tm:YVO4晶体(2)透射的3.5μm激光入射至第二全反镜(3);
经第二全反镜(3)全反射的2μm激光入射至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经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的光束线宽得到第一压缩光;所述第一压缩光入射至石英色散棱镜(5)进行第二次线宽压缩;经压缩的光束从输出耦合镜(6)输出;
所述输出光输入示波器(11),所述示波器(11)将检测结果实时反馈到计算机系统(12),所述计算机系统(12)接收到示波器(11)反馈信号后,与所述计算机系统(12)预先存储的模拟信息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自动调整第一泵浦激光器(9)、第二泵浦激光器(10)、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石英色散棱镜(5)的参数,直到所述输出光的性能与所述预先存储的模拟信息相吻合,从而获得皮米线宽的激光输出。
其中,石墨烯布拉格光栅可以制作为光纤光栅结构,包括纤芯、包层、石墨烯层。石墨烯具有零带隙结构,所以石墨烯价带中的电子很容易吸收泵浦光子跃迁到导带上,而且满足狄拉克分布,这一过程会直接导致石墨烯能带结构的电子分布发生改变。当改变泵浦光强度时,石墨烯的能带电子的分布也不一样。啁啾布拉格光栅的反射带宽是由纤芯折射率和周期分布决定的。由于啁啾布拉格光栅的纤芯已经被周期性的调制,包裹在纤芯上面的石墨烯的能带电子分布的变化会进一步导致光栅的调制折射率的改变,这样最终导致了光栅反射谱的带宽发生变化。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调控石墨烯的泵浦光强来改变啁啾布拉格光栅的反射带宽。通过改变输出激光的功率大小,来对所述石墨烯啁啾布拉格光栅的反射带宽进行光控调节,从而实现输出激光脉宽的调节,其中输出激光的功率越大,调节后的石墨烯啁啾布拉格光栅的反射带宽越宽。
利用石英棱镜可以进一步压缩脉宽,可以单独的棱镜压缩,也可以采用棱镜对压缩,即在脉冲进入石英棱镜之前,可以先用一个棱镜对脉冲引入一定量的负碉啾,则脉宽被压缩,可以采用棱镜对压缩器、熔石英体材料-棱镜对压缩器、棱镜对-熔石英体材料-棱镜对压缩器进行脉宽压缩。对比三种材料的压缩效果如下表所示,从下表可以得到,棱镜对—熔石英体材料—棱镜对压缩器在达到最佳压缩结果时,熔石英体材料厚度较薄,这减少了能量的材料吸收损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光谱展宽因子和脉冲压缩因子,而且保证了压缩脉冲质量。
其中,所述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石英色散棱镜(5)位于微步进电机转台上,所述计算机系统(12)根据示波器(11)的检测结构,对所述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石英色散棱镜(5)进行调节。
其中,该Tm:YVO4晶体(2)的主节面的模半径值为1.5mm,该Tm:YVO4晶体(2)激光棒的热透镜焦距为600mm,谐振腔长为350mm,该Tm:YVO4晶体(2)到输出耦合镜(6)距离为100mm,该光栅与耦合镜(6)的距离为50mm。
其中模拟信息是指,通过理论模拟的激光理想条件下的出光效果,参数条件包括各器件的位置、尺寸、大小、膜系、晶体系数等等情况,还可通过选定的理论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经过MATLAB系统编写相关控制程序,统一接收、发出控制命令。
另外,本发明的泵浦方式为双末端泵浦,两路泵浦光都要先通过一个隔离装置再注入单掺Tm:YVO4晶体2。泵浦光分别从0° 2μm全反镜和45° 2μm全反镜入射。激光器谐振腔由第一全反镜1、第二全反镜3和2μm输出耦合镜6按“L”型结构放置,每个泵浦光路插入一个隔离装置。通过波长控制组件4的角度获得2μm单波长激光输出。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增加当调Q晶体使得输出光为连续或脉冲激光。当调Q晶体启动时,所述高性能的双末端泵浦单掺Tm:YVO4固体激光器以输出脉冲形式的激光。当调Q晶体关闭时,调Q晶体相当于普通晶体,不起任何作用,这时,所述高性能的双末端泵浦单掺Tm:YVO4固体激光器输出连续波激光。
所述第一泵浦激光器9和第二泵浦激光器10可以采用发射波长为1908nm的Tm:YLF固体激光器。
选用单掺Tm:YVO4晶体2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单掺Tm:YVO4晶体在1.9μm波段有强吸收,这与单掺Tm晶体的强发射峰相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选用Tm:YLF固体激光器做为单掺Tm:YVO4激光器的泵浦源。
单掺Tm:YVO4晶体2沿光入射的方向的长度为40-70mm,且单掺Tm:YVO4晶体2中Tm3+掺杂浓度为0.8-1.8at.%。
采用上述各实施方式组合的结构,当向本发明的Tm:YVO4激光器注入1908nm的泵浦激光180W时,获得了120W稳定的连续波3.5微米激光输出。调Q重复频率为30kHz时获得平均功率为90W的脉冲激光输出。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所述的Tm:YVO4固体激光器的3.5μm输出耦合镜6为平凹镜,其曲率半径为-300mm,在3.5μm波段的透过率为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双脉宽压缩器件的使用,通过第一级的压缩,获得纳米级的脉宽信号,并调整角度,进一步采用第二级的脉宽压缩,最终获得了理想的皮米级的输出光,在实现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控制泵浦光的输出光功率,另一方面通过自动调节多个脉宽压缩器件的角度参数,能够方便的获得理想的脉宽输出。本发明采用计算机系统自动反馈调节,既节约了人力调光成本,又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自动化,使得光路调节仅仅通过改变计算机系统中的模拟信息,就可以任意的实现光学输出,节约了调整时间外,可大幅提升单掺Tm:YVO4固体激光器的输出性能,并且具有结构紧凑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泵浦激光器(9)发射的1.9μm泵浦光入射至第一隔离装置(7),经第一隔离装置(7)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第一全反镜(1),所述第一全反镜(1)为临界角为0°的3.5μm全反镜,经第一全反镜(1)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单掺Tm:YVO4晶体(2),所述单掺Tm:YVO4晶体(2)沿光入射的方向的长度为60mm,且单掺Tm:YVO4晶体(2)中Tm3+掺杂浓度为1.6at.%,经单掺Tm:YVO4晶体(2)吸收后产生3.5μm激光,所述3.5μm激光入射至第二全反镜(3),所述第二全反镜(3)为临界角为45°的3.5μm全反镜;
第二泵浦激光器(10)发射的1.9μm泵浦光入射至第二隔离装置(8),经第二隔离装置(8)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第二全反镜(3),经第二全反镜(3)透射的泵浦光入射至所述单掺Tm:YVO4晶体(2),经所述单掺Tm:YVO4晶体(2)吸收后产生3.5μm激光,所述3.5μm激光入射至第一全反镜(1),经第一全反镜(1)全反射的3.5μm激光入射至单掺Tm:YVO4晶体(2),经单掺Tm:YVO4晶体(2)透射的3.5μm激光入射至第二全反镜(3);
经第二全反镜(3)全反射的2μm激光入射至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经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的光束线宽得到第一压缩光;所述第一压缩光入射至石英色散棱镜(5)进行第二次线宽压缩;经压缩的光束从输出耦合镜(6)输出;
所述输出光输入示波器(11),所述示波器(11)将检测结果实时反馈到计算机系统(12),所述计算机系统(12)接收到示波器(11)反馈信号后,与所述计算机系统(12)预先存储的模拟信息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自动调整第一泵浦激光器(9)、第二泵浦激光器(10)、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石英色散棱镜(5)的参数,直到所述输出光的性能与所述预先存储的模拟信息相吻合,从而获得皮米线宽的激光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石英色散棱镜(5)位于微步进电机转台上,所述计算机系统(12)根据示波器(11)的检测结构,对所述石墨烯布拉格光栅(4)、石英色散棱镜(5)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Tm:YVO4晶体(2)的主节面的模半径值为1.5mm,该Tm:YVO4晶体(2)激光棒的热透镜焦距为600mm,谐振腔长为350mm,该Tm:YVO4晶体(2)到输出耦合镜(6)距离为100mm,该光栅与耦合镜(6)的距离为50mm。
CN201711181134.8A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 Withdrawn CN1078090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1134.8A CN107809052A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1134.8A CN107809052A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052A true CN107809052A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0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81134.8A Withdrawn CN107809052A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90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4343A (zh) * 2019-12-24 2020-04-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双棱镜调整架的光学谐振腔及光路调节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4343A (zh) * 2019-12-24 2020-04-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双棱镜调整架的光学谐振腔及光路调节方法
CN110994343B (zh) * 2019-12-24 2021-01-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双棱镜调整架的光学谐振腔及光路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4576B (zh) 基于SMF-SIMF-GIMF-SMF光纤结构的2μm耗散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CN109346911A (zh) 一种数十兆赫兹高重频纳秒全光纤激光放大器
CN101582559A (zh) 中红外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CN105428975A (zh) 高功率飞秒光纤激光器
CN109802290A (zh) 基于同步锁模的中红外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
CN205248608U (zh) 高功率飞秒光纤激光器
CN101881919A (zh) 一种超短激光脉冲输出的光纤啁啾脉冲放大器
CN202995205U (zh) 基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超连续谱光源
CN106877121A (zh) 基于光控石墨烯啁啾布拉格光栅的脉宽可调激光器
CN107809052A (zh) 一种3.5微米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
CN205212162U (zh) 基于波导结构的内调制太赫兹源
CN102244351A (zh)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被动锁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9557A (zh) 高阶模信号注入的中红外可调谐光纤参量振荡器
CN206546942U (zh) 单泵浦中近红外双波段光纤激光器
Xu et al. High power drive laser system for photocathode at IHEP
CN103872558B (zh) 全光纤双波长中红外激光器
CN107302176B (zh) 一种高稳定度主被动混合锁模光孤子产生系统
CN207530301U (zh) 基于群速度匹配光子晶体光纤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CN102394466B (zh) 全光纤宽带可调谐掺铥激光器
CN107800033A (zh) 一种双端泵极窄线宽激光输出方法
CN105591272B (zh) 一种基于掺铥光纤激光器产生高能量矢量孤子雨装置
CN109273973A (zh) 一种2微米波段的耗散孤子激光器
CN107645119A (zh) 一种计算机控制激光输出波长的方法
CN110380324A (zh) 一种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
CN106684681A (zh) 单泵浦中近红外双波段光纤激光器及稳定输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