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7299A - 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7299A
CN107807299A CN201610785793.1A CN201610785793A CN107807299A CN 107807299 A CN107807299 A CN 107807299A CN 201610785793 A CN201610785793 A CN 201610785793A CN 107807299 A CN107807299 A CN 107807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output valve
current sensor
inverter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57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7299B (zh
Inventor
刘可安
尚敬
梅文庆
刘勇
甘韦韦
王永通
胡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857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7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7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7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7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7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40Testing power suppl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配置与电流传感器的设置匹配的三相测试脉冲组,所述三相测试脉冲组包含多个不同的三相测试脉冲;控制逆变器分别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组中的每一个三相测试脉冲;在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时获取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根据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诊断所述逆变器三相输出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匹配状态。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简单方便的对电流传感器与逆变器三相输出之间的匹配状态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提高现场逆变器产品调试的效率。

Description

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领域,具体说涉及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通常,逆变器具有三相输出端(A相、B相以及C相),为了监控逆变器的输出,在逆变器的三相输出端上接有电流传感器。
逆变器实际生产及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电流传感器位置接错(如根据图纸应该安装于A/B相,而实际过程中出现安装于A/C,或B/C上的情况)或者方向接反(造成电流测试正负搞反)的情况,因该问题极其隐蔽,不易查找,此问题严重影响项目的调试进度。
因此,需要一种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以便简单快速的诊断出电流传感器安装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与电流传感器的设置匹配的三相测试脉冲组,所述三相测试脉冲组包含多个不同的三相测试脉冲;
控制逆变器分别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组中的每一个三相测试脉冲;
在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时获取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
根据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诊断所述逆变器三相输出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匹配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构造与电流传感器的设置匹配的三相测试脉冲组,其中,当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设置模式为三个电流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所述逆变器的三相输出时,所述三相测试脉冲组包含:
第一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相桥臂上管导通,B、C相桥臂下管导通;
第二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C相桥臂下管导通,B相桥臂上管导通;
第三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B相桥臂下管导通,C相桥臂上管导通。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时获取三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其中:
在所述第一测试脉冲下,输出值的绝对值最大的电流传感器匹配所述逆变器的A相;
在所述第二测试脉冲下,输出值的绝对值最大的电流传感器匹配所述逆变器的B相;
在所述第三测试脉冲下,输出值的绝对值最大的电流传感器匹配所述逆变器的C相。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时获取三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其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为负时,对应的电流传感器接反。
在一实施例中,构造与电流传感器的设置匹配的三相测试脉冲组,其中,当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设置模式为两个电流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所述逆变器的三相输出中的两相上时,所述三相测试脉冲组包含:
第四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相桥臂上管导通,B、C相桥臂下管导通;
第五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C相桥臂下管导通,B相桥臂上管导通。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第四测试脉冲时,分别获取二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一输出值以及第二输出值,其中:
当所述第一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为所述第二输出值的绝对值的二倍时,所述第一输出值对应的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逆变器的A相匹配;
当所述第一输出值与所述第二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相等时,两个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逆变器的A相均不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第五测试脉冲时,分别获取二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三输出值以及第四输出值,其中:
当所述第三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为所述第四输出值的绝对值的二倍时,所述第三输出值对应的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逆变器的B相匹配;
当所述第三输出值与所述第四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相等时,两个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逆变器的B相均不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第四测试脉冲以及所述第五测试脉冲时,分别获取二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五输出值以及第六输出值,其中:
当所述第五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为所述第六输出值的绝对值的二倍时,如果所述第五输出值为负,对应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反接;
当所述第五输出值与所述第六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相等时,如果所述第五输出值为正,对应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反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逆变器三相输出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匹配状态建立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逆变器三相输出的对应关系以实现所述电流传感器和所述逆变器输出相位的自动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流传感器接反时自动输出警报。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简单方便的对电流传感器与逆变器三相输出之间的匹配状态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提高现场逆变器产品调试的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或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本发明的部分特征或优点将通过说明书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被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部分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步骤来实现或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逆变器输出结构简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3~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测试脉冲输出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分别是根据本发明两个不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本发明的实施人员可以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并依据上述实现过程具体实施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逆变器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通常,逆变器具有三相输出端(A相、B相以及C相),为了监控逆变器的输出,在逆变器的三相输出端上接有电流传感器。逆变器实际生产及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电流传感器位置接错(如根据图纸应该安装于A/B相,而实际过程中出现安装于A/C,或B/C上的情况)或者方向接反(造成电流测试正负搞反)的情况,因该问题极其隐蔽,不易查找,此问题严重影响项目的调试进度。
在一应用环境中,简化的三相逆变器输出简图如图1所示。三相逆变器具有三相输出端(A相、B相以及C相),VD1~VD6分别是6个输出桥臂(每相对应上下两个桥臂),V1~V6分别是6个桥臂的开关。在闭环控制实施过程中,需要应用电流传感器或互感器采集逆变器的三相输出电流,采用三个传感器S1,S2,S3进行各相电流的采集。或者,在另一应用环境中,采用两个传感器S1,S2进行其中任意两相电流的采集,然后根据三相电流总和为零的原则计算出第3相的电流。
在实际工程化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电流传感器与其相位对应不一致的情况,即传感器安装错相,如电流传感器S1设计上需要采集A相电流,但由于安装错误等原因,S1采集到的可能为B相或C相的电流,从而造成电流反馈相位错误,影响闭环控制效果;同时工程应用中还经常出现电流传感器接反的问题,在逆变器控制领域,一般定义电流从逆变器流向负载的方向为正,电流传感器的安装方向也需和该原则进行对应,如果电流传感器方向接反,则会导致反馈电流的正负反向,造成控制失效。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接下来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的实施过程。附图的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可以在包含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各步骤的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主要步骤是:首先配置与电流传感器的设置匹配的三相测试脉冲组(步骤S210),三相测试脉冲组包含多个不同的三相测试脉冲;然后控制逆变器分别输出三相测试脉冲组中的每一个三相测试脉冲(步骤S220);同时,在逆变器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时获取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步骤S230);最后根据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的匹配状态(步骤S240)。
在上述步骤中,关键点之一在于配置与电流传感器的设置匹配的三相测试脉冲组。三相测试脉冲组中具体的三相测试脉冲组成是由电流传感器的设置所决定的。进一步的,根据在不同的测试脉冲下电流传感器的理论值指定诊断规则,从而在步骤S240中也会采用不同的诊断规则。
接下来基于不同的电流传感器的设置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方法执行流程。
电流传感器的通常设置模式是三个电流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逆变器的三相输出上。以图1所示的应用实例为例,对应这种电流传感器设置模式,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三相测试脉冲组包含:
第一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相桥臂上管导通,B、C相桥臂下管导通(如图3所示);
第二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C相桥臂下管导通,B相桥臂上管导通(如图4所示);
第三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B相桥臂下管导通,C相桥臂上管导通(如图5所示)。
第一测试脉冲、第二测试脉冲以及第三测试脉冲均是特定占空比的三相脉冲。即逆变器分别输出特定占空比的三相脉冲“100”、“010”以及“001”。
定义逆变器三相(A、B、C)输出分别为Ia、Ib、Ic,三个电流传感器(S1、S2、S3)的实际输出为I1、I2、I3,则有:
在第一测试脉冲下,理论上A相输出电流为正,B、C相输出电流为负。定义三个电流传感器(S1、S2、S3)的实际输出为I1、I2、I3,存在理论输出关系:Ia=-2Ib=-2Ic。
基于理论输出,对三个电流反馈值进行绝对值处理并判断:如果反馈值I1是三个值中最大,则可确定I1为A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值为负,则表示此电流传感器接反;如果反馈值I2是三个值中最大,则可确定I2为A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值为负,则表示此电流传感器接反;如果反馈值I3为三个值中最大,则可确定I3为A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值为负,则表示此电流传感器接反。
在第二测试脉冲下,理论上B相输出电流为正,A、C相输出电流为负,并存在理论输出关系:Ib=-2Ia=-2Ic。基于理论输出,对三个反馈值进行绝对值处理并判断:如果反馈值I1是三个值中最大,则可确定I1为B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值为负,则表示此电流传感器接反;如果反馈值I2是三个值中最大,则可确定I2为B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值为负,则表示此电流传感器接反;如果反馈值I3为三个值中最大,则可确定I3为B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值为负,则表示此电流传感器接反。
在第三测试脉冲下,理论上A、B相输出电流为负,C相输出电流为正,并存在理论输出关系:Ic=-2Ia=-2Ib。基于理论输出,对三个反馈值进行绝对值处理并判断:如果反馈值I1是三个值中最大,则可确定I1为C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值为负,则表示此电流传感器接反;如果反馈值I2是三个值中最大,则可确定I2为C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值为负,则表示此电流传感器接反;如果反馈值I3为三个值中最大,则可确定I3为C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值为负,则表示此电流传感器接反。
综合上述分析,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的诊断规则为:
在第一测试脉冲(100)下,输出值的绝对值最大的电流传感器匹配逆变器的A相;
在第二测试脉冲(010)下,输出值的绝对值最大的电流传感器匹配逆变器的B相;
在第三测试脉冲(001)下,输出值的绝对值最大的电流传感器匹配逆变器的C相。
这样,就可以获取逆变器三个输出与三个电流传感器之间的匹配连接关系。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根据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诊断电流传感器是否接反。具体的,当获取到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后,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为负时,对应的电流传感器接反。
在一具体应用环境中,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体执行流程如图6所示。
输出测试脉冲(100)(步骤S610);同时获取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步骤S611);接下来确定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步骤S612);最后根据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确定与A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步骤S613);进一步的,确定步骤S612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的正负(步骤S614);最终根据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的正负确定与A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是否接反(步骤S615)。
输出测试脉冲(010)(步骤S620);同时获取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步骤S621);接下来确定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步骤S622);最后根据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确定与B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步骤S623);进一步的,确定步骤S612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的正负(步骤S624);最终根据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的正负确定与B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是否接反(步骤S625)。
输出测试脉冲(001)(步骤S630);同时获取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步骤S631);接下来确定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步骤S632);最后根据三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确定与C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步骤S633);进一步的,确定步骤S612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的正负(步骤S634);最终根据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的正负确定与C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是否接反(步骤S635)。
这样就可以分别确定与A、B、C三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并诊断电流传感器是否接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依次进行A、B、C三相的匹配诊断。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诊断顺序。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诊断规则,例如只输出第一、第二测试脉冲确定与A、B相的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剩下的即为与C相的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的设置模式还包含二个电流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逆变器的三相输出中的两相上。对应这种电流传感器设置模式,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三相测试脉冲组包含:
第四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相桥臂上管导通,B、C相桥臂下管导通;
第五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C相桥臂下管导通,B相桥臂上管导通。
第四测试脉冲、第五测试脉冲均是特定占空比的三相脉冲。即逆变器分别输出特定占空比的三相脉冲“100”以及“010”。
定义逆变器三相(A、B、C)输出分别为Ia、Ib、Ic,二个电流传感器的实际输出为I1、I2,则有:
在第四测试脉冲下,理论上A相输出电流为正,B、C相输出电流为负,并存在理论输出关系:Ia=-2Ib=-2Ic。
对二个电流传感器的两个反馈值先取绝对值然后进行判断,如果反馈值I1基本接近反馈值I2的两倍,则可确定I1为A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电流为负,则表明该传感器接反;如果反馈值I2基本接近反馈值I1的两倍,则可确定I2为A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电流为负,则表明该传感器接反;如果I1的值接近I2的值,则认为电流传感器未安装在A相上,如果I1大于零,则该传感器接反;如果I2大于零,则可判定该传感器接反。
在第五测试脉冲下,理论上B相输出电流为正,A、C相输出电流为负,并存在理论输出关系:Ib=-2Ia=-2Ic。
对二个电流传感器的两个反馈值先取绝对值然后进行判断,如果反馈值I1基本接近反馈值I2的两倍,则可确定I1为B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电流为负,则表明该传感器接反;如果反馈值I2基本接近反馈值I1的两倍,则可确定I2为B相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如果电流为负,则表明该传感器接反;如果I1的值接近I2的值,则认为电流传感器未安装在B相上,如果I1大于零,则该传感器接反;如果I2大于零,则可判定该传感器接反。
综合上述分析,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的诊断规则为:
当逆变器输出所述第四测试脉冲时,分别获取二个电流传感器的第一输出值以及第二输出值,其中:当第一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为第二输出值的绝对值的二倍时,第一输出值对应的电流传感器与逆变器的A相匹配;当第一输出值与第二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相等时,两个电流传感器与逆变器的A相均不匹配。
当逆变器输出第五测试脉冲时,分别获取二个电流传感器的第三输出值以及第四输出值,其中:当第三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为第四输出值的绝对值的二倍时,第三输出值对应的电流传感器与逆变器的B相匹配;当第三输出值与第四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相等时,两个电流传感器与逆变器的B相均不匹配。
这样,就可以获取逆变器三个输出与二个电流传感器之间的匹配连接关系。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根据二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诊断电流传感器是否接反。具体的,当逆变器输出第四测试脉冲以及第五测试脉冲时,分别获取二个电流传感器的第五输出值以及第六输出值,其中:当第五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为第六输出值的绝对值的二倍时,如果第五输出值为负,对应的电流传感器反接;当第五输出值与第六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相等时,如果第五输出值为正,对应的电流传感器反接。
在一具体应用环境中,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体执行流程如图7所示。
输出测试脉冲(100)(步骤S710);同时获取二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步骤S711);接下来确定A相是否匹配连接电流传感器(判断二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的绝对值是否一致)(步骤S712);当二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的绝对值一致时(A相没有匹配连接电流传感器),确定电流传感器是否反接(输出值为正的电流传感器反接)(步骤S715);当二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的绝对值不一致时(一个为另一个2倍)时,确定与A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输出值的绝对值大的与A相匹配连接)(步骤S713);最后确定与A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是否接反(绝对值大的输出值为负时接反)(步骤S714)。
输出测试脉冲(010)(步骤S710);同时获取二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步骤S721);接下来确定B相是否匹配连接电流传感器(判断二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的绝对值是否一致)(步骤S722);当二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的绝对值一致时(B相没有匹配连接电流传感器),确定电流传感器是否反接(输出值为正的电流传感器反接)(步骤S725);当二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的绝对值不一致时(一个为另一个2倍)时,确定与B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输出值的绝对值大的与B相匹配连接)(步骤S723);最后确定与B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是否接反(绝对值大的输出值为负时接反)(步骤S723)。
这样就可以分别确定与A、B、C三相匹配连接的电流传感器并诊断电流传感器是否接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依次进行A、B两相的匹配诊断,剩下的C相的情况可以由A、B两相的情况推导。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诊断顺序。同时,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并不需要执行完图7所示的所有步骤,例如,如果在步骤S715中完成了两个电流传感器的接反诊断,之后的步骤中就可以不再判断电流传感器是否接反。
综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简单方便的对电流传感器与逆变器三相输出之间的匹配状态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提高现场逆变器产品调试的效率。
本发明的方法可集成于现有的逆变控制软件中,从而大幅提升现场的调试进度和自动化程度。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诊断完毕后根据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的匹配状态建立电流传感器与逆变器三相输出的对应关系以实现电流传感器和逆变器输出相位的自动匹配;并且,当电流传感器接反时自动输出警报,从而实现可实现逆变器三相输出及其电流传感器的自动匹配和诊断。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或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或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与电流传感器的设置匹配的三相测试脉冲组,所述三相测试脉冲组包含多个不同的三相测试脉冲;
控制逆变器分别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组中的每一个三相测试脉冲;
在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时获取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
根据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诊断所述逆变器三相输出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匹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造与电流传感器的设置匹配的三相测试脉冲组,其中,当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设置模式为三个电流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所述逆变器的三相输出时,所述三相测试脉冲组包含:
第一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相桥臂上管导通,B、C相桥臂下管导通;
第二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C相桥臂下管导通,B相桥臂上管导通;
第三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B相桥臂下管导通,C相桥臂上管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时获取三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其中:
在所述第一测试脉冲下,输出值的绝对值最大的电流传感器匹配所述逆变器的A相;
在所述第二测试脉冲下,输出值的绝对值最大的电流传感器匹配所述逆变器的B相;
在所述第三测试脉冲下,输出值的绝对值最大的电流传感器匹配所述逆变器的C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三相测试脉冲时获取三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值,其中,绝对值最大的输出值为负时,对应的电流传感器接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造与电流传感器的设置匹配的三相测试脉冲组,其中,当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设置模式为两个电流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所述逆变器的三相输出中的两相上时,所述三相测试脉冲组包含:
第四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相桥臂上管导通,B、C相桥臂下管导通;
第五测试脉冲,其配置为A、C相桥臂下管导通,B相桥臂上管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第四测试脉冲时,分别获取二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一输出值以及第二输出值,其中:
当所述第一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为所述第二输出值的绝对值的二倍时,所述第一输出值对应的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逆变器的A相匹配;
当所述第一输出值与所述第二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相等时,两个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逆变器的A相均不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第五测试脉冲时,分别获取二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三输出值以及第四输出值,其中:
当所述第三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为所述第四输出值的绝对值的二倍时,所述第三输出值对应的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逆变器的B相匹配;
当所述第三输出值与所述第四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相等时,两个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逆变器的B相均不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逆变器输出所述第四测试脉冲以及所述第五测试脉冲时,分别获取二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五输出值以及第六输出值,其中:
当所述第五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为所述第六输出值的绝对值的二倍时,如果所述第五输出值为负,对应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反接;
当所述第五输出值与所述第六输出值的绝对值近似相等时,如果所述第五输出值为正,对应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反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逆变器三相输出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匹配状态建立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逆变器三相输出的对应关系以实现所述电流传感器和所述逆变器输出相位的自动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流传感器接反时自动输出警报。
CN201610785793.1A 2016-08-31 2016-08-31 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 Active CN107807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5793.1A CN107807299B (zh) 2016-08-31 2016-08-31 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5793.1A CN107807299B (zh) 2016-08-31 2016-08-31 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7299A true CN107807299A (zh) 2018-03-16
CN107807299B CN107807299B (zh) 2020-10-20

Family

ID=61575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5793.1A Active CN107807299B (zh) 2016-08-31 2016-08-31 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729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9672Y (zh) * 2008-11-28 2009-08-12 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一种防盗报警器
CN101673953A (zh) * 2009-09-29 2010-03-17 杭州浙大太阳电气有限公司 可连接多台变频器的新型能量回馈装置
CN102005729A (zh) * 2010-12-10 2011-04-06 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 智能型电动机保护控制器自适应交流输入信号的方法
CN102739085A (zh) * 2012-06-20 2012-10-17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逆变器相序检测锁相装置及锁相和相序识别的方法
CN103439613A (zh) * 2013-09-03 2013-12-11 苏州太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综合监测装置及其分析方法
CN103715955A (zh) * 2012-09-28 2014-04-09 株式会社电装 用于交流电机的控制设备
CN104269882A (zh) * 2014-09-24 2015-01-07 深圳市正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回馈单元及能量回馈方法
CN104298221A (zh) * 2013-12-13 2015-01-2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三相全桥开关电路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305917A (zh) * 2015-10-12 2016-02-03 重庆凯瑞电动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相电流采样值失效处理方法和三相交流电机控制器
CN105553344A (zh) * 2016-01-18 2016-05-04 上海金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位置传感器的三相无刷电机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9672Y (zh) * 2008-11-28 2009-08-12 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一种防盗报警器
CN101673953A (zh) * 2009-09-29 2010-03-17 杭州浙大太阳电气有限公司 可连接多台变频器的新型能量回馈装置
CN102005729A (zh) * 2010-12-10 2011-04-06 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 智能型电动机保护控制器自适应交流输入信号的方法
CN102739085A (zh) * 2012-06-20 2012-10-17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逆变器相序检测锁相装置及锁相和相序识别的方法
CN103715955A (zh) * 2012-09-28 2014-04-09 株式会社电装 用于交流电机的控制设备
CN103439613A (zh) * 2013-09-03 2013-12-11 苏州太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综合监测装置及其分析方法
CN104298221A (zh) * 2013-12-13 2015-01-2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三相全桥开关电路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269882A (zh) * 2014-09-24 2015-01-07 深圳市正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回馈单元及能量回馈方法
CN105305917A (zh) * 2015-10-12 2016-02-03 重庆凯瑞电动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相电流采样值失效处理方法和三相交流电机控制器
CN105553344A (zh) * 2016-01-18 2016-05-04 上海金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位置传感器的三相无刷电机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7299B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8375B2 (en) Phase current integration method for diagnosing fault in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power converter
Riera-Guasp et al. Influence of nonconsecutive bar breakages in motor current signature analy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rotor faults in induction motors
KR20120113200A (ko) 디지털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을 위한 자동 테스트 시스템
KR101381822B1 (ko) 전동기에서의 진동신호 분석방법
CN109031177A (zh) 兼顾逆变器电流传感器故障和功率管开路故障的诊断方法
TWI676807B (zh) 電漿電源裝置的自我診斷模組及自我診斷方法
KR20170044423A (ko) 고장진단 및 전력변동성 계측을 위한 원격계측시스템
KR101140613B1 (ko) 전동기의 온-사이트 결함 진단 방법
CN106324507A (zh) 动力电池的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807299A (zh) 诊断逆变器三相输出与电流传感器间匹配状态的方法
KR20200075931A (ko) 차량용 전력 변환 시스템의 고장진단 방법 및 장치
KR20190036699A (ko) 웨이퍼 로봇의 결함 진단 시스템
CN114236374A (zh) 一种整流器开路故障的实时诊断方法
CN112596490B (zh) 工业机器人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5700B (zh) 一种电机相序反接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KR101837899B1 (ko) 스캔 체인의 고장을 진단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5954620A (zh) 一种电力故障诊断系统与诊断方法
CN103197162A (zh) 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多开关参量故障诊断方法
CN105897118A (zh) 电动机控制装置
CN113030684B (zh) 一种基于三相电流法的igbt开路测试方法
CN109473954B (zh) 一种微网故障的保护方法
Hamoudi et al. Stator fault detection in induction machines by parameter estimation using trust region algorithms
KR102066931B1 (ko) 원자로 제어봉구동장치 제어계통을 위한 전력변환모듈의 자동화 진단 장치
CN106598025B (zh) 核电安全级仪控系统优先级模块的测试方法、系统及核电设备
Villada et al. The negative sequence impedance as fault indicator in induction mo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