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1624A - 一种播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播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1624A
CN107801624A CN201711260045.2A CN201711260045A CN107801624A CN 107801624 A CN107801624 A CN 107801624A CN 201711260045 A CN201711260045 A CN 201711260045A CN 107801624 A CN107801624 A CN 107801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hole
board
seed
division board
s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600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600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16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1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1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18Machines for depositing quantities of seed at interv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20Parts of seeders for conducting and depositing se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播种装置,用于一次对多个穴孔进行播种,有效提高了播种效率。本发明实施例中播种装置包括:第一播种板、第二播种板和隔离板;第一播种板设于第二播种板的上方,第一播种板与第二播种板上设有多个互相对应的播种孔;隔离板设于第一播种板与第二播种板的中间,隔离板用于控制第一播种板上的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板上的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其中,第一播种孔的尺寸不大于第二播种孔的尺寸,第一播种孔的尺寸为根据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

Description

一种播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水培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水培技术正快速推广到更多作物品种种植领域,生产规模急剧扩大,进一步完善水培技术对于保障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水培方法一般在育苗盘上进行,育苗盘中通常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育苗孔,在基于育苗盘的水培过程中,一般需要先进行播种育苗,即在育苗孔中的基质上放置种子,并定期浇水灌溉,以使得种子发芽;当植物根系从基质底部伸出时,向发芽的种子施以营养液,让根系汲取营养液中的营养,以形成幼苗。然而,在目前的手工播种过程中,每次只能向育苗盘的一个穴孔中进行播种,不仅速度慢、效率低,且费时费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播种装置,用于一次对多个穴孔进行播种,有效提高了播种效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播种装置,可包括:
第一播种板、第二播种板和隔离板;
第一播种板设于第二播种板的上方,第一播种板与第二播种板上设有多个互相对应的播种孔;
隔离板设于第一播种板与第二播种板的中间,隔离板用于控制第一播种板上的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板上的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其中,第一播种孔的尺寸不大于第二播种孔的尺寸,第一播种孔的尺寸为根据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播种孔靠近隔离板的一端设有播种孔道,播种孔道与隔离板形成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播种种子;
播种孔道的端口尺寸与第一播种孔的尺寸相同,容纳空间的大小为根据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隔离板上设有感应元件和开关元件,感应元件和开关元件通信连接;
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容纳空间内是否容纳有播种种子;
开关元件用于控制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进一步的,隔离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开合用于控制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进一步的,播种装置还包括固定轴,第一播种板、隔离板、第二播种板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与固定轴连接,通过在固定轴上旋转隔离板控制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进一步的,隔离板对应第一播种孔或第二播种孔的位置处设有吸孔,吸孔的开合用于控制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进一步的,隔离板还包括真空夹层,真空夹层设于隔离板靠近第二播种板的一面,真空夹层用于控制吸孔的开合。
进一步的,通过抽拉隔离板控制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进一步的,隔离板上对应第一播种孔或第二播种孔的位置处设有第三播种孔,通过第三播种孔与第一播种孔、第二播种孔的重合与错开控制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进一步的,播种装置还包括播种框架,第一播种板、隔离板、第二播种板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设于播种框架上;
播种框架设有容纳隔离板的开口,通过在开口抽拉隔离板控制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播种装置,该播种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播种板、第二播种板和隔离板。其中,第一播种板设于第二播种板的上方,第一播种板与第二播种板上设有多个互相对应的播种孔,当播种种子置于第一播种板上时,播种种子可以从第一播种板上的第一播种孔进入第二播种板上的第二播种孔中,进而进入育苗盘的穴孔中完成播种。为了控制播种种子的播种量并提高播种效率,隔离板可以设于第一播种板与第二播种板的中间,在需要播种时,该隔离板可以控制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当不需要播种或需要控制播种种子的播种数量或需要对另一播种区域进行播种时,该隔离板可以控制第一播种孔与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阻断,由此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可以达到一次对多个穴孔进行播种的目的,有效提高了播种效率。此外,由于第一播种孔的尺寸不大于第二播种孔的尺寸,则可以防止播种种子掉入第一播种板与隔离板形成的空间内而影响隔离板的使用,同时,由于第一播种孔的尺寸为根据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则可以进一步有效控制播种种子的播种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播种装置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播种装置中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播种装置中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闭合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播种装置中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打开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播种装置中隔离板绕固定轴旋转的第一使用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播种装置中隔离板绕固定轴旋转的第二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播种装置,用于一次对多个穴孔进行播种,有效提高了播种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播种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播种板1、第二播种板2和隔离板3;
第一播种板1设于第二播种板2的上方,第一播种板1与第二播种板2上设有多个互相对应的播种孔;
隔离板3设于第一播种板1与第二播种板2的中间,隔离板3用于控制第一播种板1上的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板2上的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其中,第一播种孔11的尺寸不大于第二播种孔21的尺寸,第一播种孔11的尺寸为根据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
具体的,播种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播种板1、第二播种板2和隔离板3,播种装置中第一播种板1、隔离板3、第二播种板2可以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安装。其中,第一播种板1与第二播种板2上可以设有多个互相对应的播种孔,即第一播种板1上第一播种孔11的数量与第二播种板2上第二播种孔2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但第一播种孔11的尺寸不大于第二播种孔21的尺寸,且需要根据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以满足播种要求。
隔离板3设于第一播种板1、第二播种板2之间,通过控制隔离板3,当隔离板3堵住第一播种孔11或第二播种孔21时,可以阻断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以停止播种,而当隔离板3不堵住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时,则可以连通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以使得播种顺利进行。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播种板1与第二播种板2的尺寸、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不影响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的数量对应及位置对应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隔离板3可以为实体板(图1以实体板为例进行说明),也可以为镂空板,具体可以根据隔离板3如何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进行设计,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应用实施例提供的播种装置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播种板1设于第二播种板2的上方,且第一播种板1与第二播种板2上设有多个互相对应的播种孔,那么当播种种子置于第一播种板1上时,播种种子可以从第一播种板1上的第一播种孔11进入第二播种板2上的第二播种孔21中,进而进入育苗盘的穴孔中完成播种。而为了控制播种种子的播种量并提高播种效率,隔离板3设于第一播种板1与第二播种板2的中间,则在需要播种时,该隔离板3可以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但当不需要播种或需要控制播种种子的播种数量或需要对另一播种区域进行播种时,该隔离板3可以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阻断,由此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可以达到一次对多个穴孔进行播种的目的,有效提高了播种效率。此外,由于第一播种孔11的尺寸不大于第二播种孔21的尺寸,则可以防止播种种子掉入第一播种板1与隔离板3形成的空间内而影响隔离板3的使用,同时,由于第一播种孔11的尺寸为根据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则可以进一步有效控制播种种子的播种数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播种装置另一实施例还包括:
第一播种孔11靠近隔离板3的一端设有播种孔道12,播种孔道12与隔离板3形成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播种种子;
播种孔道12的端口尺寸与第一播种孔11的尺寸相同,容纳空间的大小为根据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
具体的,第一播种板1可以为厚度一定的平板设计,若第一播种板1的厚度较薄,则第一播种孔11与隔离板3之间不会由于第一播种板1的厚度的影响而形成相应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播种种子,那么当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连通时,播种种子将直接从第一播种孔11进入第二播种孔21,而后进入育苗盘的穴孔中;若第一播种板1的厚度较厚,则第一播种孔11与隔离板3之间将由于第一播种板1的厚度的影响而形成相应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播种种子,那么当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连通时,播种种子将直接从第一播种孔11进入容纳空间再进入第二播种孔21,而后进入育苗盘的穴孔中,同时,播种种子可以在容纳空间内进行暂时贮存。
基于第一播种板1的上述两种结构,播种方式可以不相同:1、若第一播种板1的厚度较薄,那么在播种时,首先可以通过控制隔离板3连通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其次可以利用手推或机器推动的方式推动第一播种板1的表面上的播种种子,使得播种种子可以由第一播种孔11进入第二播种孔21,完成播种后,可以再利用手推或机器推动的方式推动第一播种板1的表面上剩余的播种种子至第一播种板1的一侧,而后可以控制隔离板3阻断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2、若第一播种板1的厚度较厚,那么在播种时,首先可以利用手推或机器推动的方式推动第一播种板1的表面上的播种种子,使得播种种子可以暂时进入相应的容纳空间内,其次可以利用手推或机器推动的方式推动第一播种板1的表面上剩余的播种种子至第一播种板1的一侧,再可以控制隔离板3连通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使得播种种子可以由容纳空间进入第二播种孔21,完成播种后,则可以控制隔离板3阻断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
从上述两种播种方式可知,相对第一播种板1的厚度较薄的播种方式而言,第一播种板1的厚度较厚的播种方式可以避免在隔离板1阻断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过程中仍有播种种子进入第一播种孔11的现象,从而更有利于控制播种种子的数量,且育苗盘的各个穴孔中的播种种子的数量较为一致。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在控制第一播种板1的厚度的基础上,在第一播种孔11靠近隔离板3的一端设有播种孔道12,以使得在隔离板3阻断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时,播种孔道12可以与隔离板3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播种种子,以达到上述第一播种板1的厚度较厚的播种方式的播种效果。同时,为了不影响第一播种孔11的原有效果,播种孔道12的端口尺寸可以与第一播种孔11的尺寸相同,容纳空间的大小可以为根据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的形状相同,且与播种种子的形状相关,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方形等,播种孔道12的深度以及形状也可以也可以多样化设计,只要满足端口尺寸以及容积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第一播种板1设有播种孔道12为例,下面对隔离板3如何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进行分别说明:
第一种方式:
隔离板3上设有感应元件和开关元件,感应元件和开关元件通信连接;
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容纳空间内是否容纳有播种种子;
开关元件用于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具体的,为了自动化播种装置,节约人工操作成本,隔离板3上可以设有感应元件和开关元件。其中,感应元件和开关元件可以通信连接,以进行信息交互,感应元件可以用于感应容纳空间内是否容纳有播种种子,当感应元件感应到容纳空间内容纳有播种种子时,感应元件可以通知开关元件该信息,开关元件接收到该信息后,可以控制隔离板3连通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而当容纳空间内的播种种子播种完毕后,感应元件可以感应到容纳空间内未容纳有播种种子,则感应元件此时可以通知开关元件该信息,开关元件接收到该信息后,可以控制隔离板3阻断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
在实际应用中,各个播种孔道12的相应位置处均可以设有感应元件,但开关元件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若开关元件设有一个,则只有当所有的感应元件均通知开关元件相应的信息时,开关元件才会控制隔离板3连通或阻断所有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若开关元件设有多个,诸如隔离板3对应各个播种孔道12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开关元件时,那各个开关元件可以允许有一定的时差,但需要保障在另一区域进行播种时,当前区域的播种全部完成。
其中,隔离板3在开关元件的控制下对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可以有多种结构方式,例如,控制隔离板3的移动完成对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又如,隔离板3不移动,但隔离板3对应第一播种孔11或第二播种孔的位置也可以设有可开合的孔,那么可以控制这些孔的开合完成对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在实际应用中,隔离板3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进行相应的设计,只要能够使得开关元件能够进行相应的控制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当容纳空间刚开始容纳有播种种子时,感应元件即可进行感应,那么为了使得容纳空间内还未容纳有合适的播种种子数量时但已开始播种的情况的发生,感应元件发送至开关元件的通知消息可以延时发送,或者,开关元件在接收到感应元件发送的通知消息后,可以延时进行对隔离板3进行相应的控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种方式:
隔离板3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的开合用于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具体的,请参阅图3a和图3b,隔离板可以包括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第一板21和第二板32可以为实体板,当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闭合时,即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通过平移同侧边靠近时,如图3a所示,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刚好可以堵住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而当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通过平移反向运动并远离时,如图3b所示,由于少了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的隔离,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将被连通,由此可以实现播种的相应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的开合可以是手动控制,也可以是自动化控制,同时,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的开合程度以及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图3所示,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需要完全移动至最外侧的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的外侧,但当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为镂空板时,那么在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闭合时,第一板31和第二板的实体板部分可以阻断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而当第一板31和第三板分离时,第一板31和第二板的镂空部分可以连通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第三种方式:
播种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轴4,第一播种板1、隔离板3、第二播种板2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与固定轴4连接,通过在固定轴4上旋转隔离板3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具体的,播种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轴4,假设第一播种板1、隔离板3、第二播种板2为方形,第一播种板1、隔离板3、第二播种板2的一角可以穿过固定轴4并与固定轴4连接。其中,隔离板3可以绕固定轴4旋转,如图4b所示,当控制隔离板3绕固定轴4旋转至非第一播种板1的下方或非第二播种板2的上方时,可以连通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如图4a所示,当控制隔离板3绕固定轴4旋转回第一播种板1的下方或第二播种板2的上方时,可以阻断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播种板1和第二播种板2可以与固定轴4固定连接,即使得第一播种板1和第二播种板无法进行旋转,也可以与固定轴4活动连接,即使得第一播种板1和第二播种板2可以旋转,能够便于第一播种板1、第二播种板2与隔离板3的组合与拆分,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隔离板3与固定轴4的连接方式可以多样,如螺纹连接,又如固定轴4安装隔离3的位置处可以设有支撑板,当隔离板3的一角穿过固定轴4后,该支撑板可以支撑隔离板3,使得隔离板3可以通过支撑板的作用绕固定轴4旋转,同时,第一播种板1、隔离板3、第二播种板2在于固定轴4连接时,也可以不采用其中一角穿过固定轴4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连接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第四种方式:
隔离板3对应第一播种孔11或第二播种孔21的位置处设有吸孔,吸孔的开合用于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具体的,当隔离板3与第一播种板1、第二播种板2的位置相对保持不变时,隔离板3对应第一播种孔11或第二播种孔21的位置处可以设有吸孔,该吸孔可以进行相应的开合,当吸孔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以连通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而当吸孔处于闭合状态时,可以阻断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
其中,吸孔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当吸孔处于闭合状态时,吸孔的中心可以设有孔状结构,吸孔中心外的部分可以为片状结构,从而使得吸孔在需要打开时,各个片状结构在吸力的作用下可以远离吸孔中心并向外张开,由此可以实现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而当吸孔需要闭合时,各个片状结构由于吸力撤除可以在弹性作用下恢复至原来的结构状态,由此实现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阻断。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吸孔的结构除了上述说明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够通过吸孔的开合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隔离板3还可以包括真空夹层,真空夹层可以设于隔离板3靠近第二播种板2的一面,真空夹层可以提供吸力,在真空夹层的作用下可以控制吸孔的开合。同时,通过真空夹层控制吸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吸孔的打开程度,从而可以限制每一次从吸孔掉入第二播种孔21的播种种子的数量。
第五种方式:
通过抽拉隔离板3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具体的,隔离板3可以为实体板,隔离板3夹在第一播种板1和第二播种板2的中间时,若将隔离板3抽拉至错开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时,则可以连通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若将隔离板3抽回至原来第一播种板1和第二播种板2的中间,则隔离板3可以刚好阻断第一播种孔11和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隔离板3的抽拉距离,并便于隔离板3的抽拉操作,隔离板3上对应第一播种孔11或第二播种孔21的位置处设有第三播种孔,那么通过第三播种孔与第一播种孔11、第二播种孔21的重合,可以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阻断,通过第三播种孔与第一播种孔11、第二播种孔21的错开,可以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且在抽拉隔离板3时,只需要抽拉至少两排播种孔之前的实体板部分的距离。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播种装置还可以包括播种框架,第一播种板1、隔离板3、第二播种板2可以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设于播种框架上。其中,播种框架上可以设有分别容纳第一播种板1、隔离板3、第二播种板2的开口,第一播种板1、隔离板3、第二播种板2可以分别从开口处插入播种框架中,实现与播种框架的连接,由此根据播种需要,可以更换不同的第一播种板1、隔离板3、第二播种板2,但播种框架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同时,开口设计便于通过隔离板3的抽拉控制第一播种孔11与第二播种孔21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播种板1和第二播种板2也可以通过开口穿插的方式与播种框架进行安装,如播种框架上可以设有框架槽,第一播种板1和第二播种板2可以直接架设在框架槽中,具体安装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在播种框架中抽拉隔离板3的两侧位置可以安装有滑轨,以便于隔离板3在抽拉过程中的滑动,减少隔离板3在抽拉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播种框架还可以作为第二播种板2的一部分,即第二播种板2的底部可以设有多个第二播种孔21,但其四个侧面即为与播种框架相同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播种装置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播种板、第二播种板和隔离板;
所述第一播种板设于所述第二播种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播种板与所述第二播种板上设有多个互相对应的播种孔;
所述隔离板设于所述第一播种板与所述第二播种板的中间,所述隔离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播种板上的第一播种孔与所述第二播种板上的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其中,所述第一播种孔的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二播种孔的尺寸,所述第一播种孔的尺寸为根据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播种孔靠近所述隔离板的一端设有播种孔道,所述播种孔道与所述隔离板形成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播种种子;
所述播种孔道的端口尺寸与所述第一播种孔的尺寸相同,所述容纳空间的大小为根据所述播种种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上设有感应元件和开关元件,所述感应元件和所述开关元件通信连接;
所述感应元件用于感应所述容纳空间内是否容纳有所述播种种子;
所述开关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播种孔与所述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开合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播种孔与所述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装置还包括固定轴,所述第一播种板、所述隔离板、所述第二播种板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与所述固定轴连接,通过在所述固定轴上旋转所述隔离板控制所述第一播种孔与所述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对应所述第一播种孔或所述第二播种孔的位置处设有吸孔,所述吸孔的开合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播种孔与所述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还包括真空夹层,所述真空夹层设于所述隔离板靠近所述第二播种板的一面,所述真空夹层用于控制所述吸孔的开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抽拉所述隔离板控制所述第一播种孔与所述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上对应所述第一播种孔或所述第二播种孔的位置处设有第三播种孔,通过所述第三播种孔与所述第一播种孔、所述第二播种孔的重合与错开控制所述第一播种孔与所述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装置还包括播种框架,所述第一播种板、所述隔离板、所述第二播种板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设于所述播种框架上;
所述播种框架设有容纳所述隔离板的开口,通过在所述开口抽拉所述隔离板控制所述第一播种孔与所述第二播种孔之间的通道的连通与阻断。
CN201711260045.2A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播种装置 Pending CN1078016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0045.2A CN107801624A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播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0045.2A CN107801624A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播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1624A true CN107801624A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88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60045.2A Pending CN107801624A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播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16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2660A (zh) * 2020-06-15 2020-10-09 李建婷 一种蔬菜种植定量撒种子装置
CN113207357A (zh) * 2021-05-31 2021-08-06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一种种子发芽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9830Y (zh) * 2001-11-24 2002-09-11 王振军 烟草包衣种子播种器
CN2601014Y (zh) * 2003-01-05 2004-01-28 王辉 植物种子育苗盘精确控量定位播种机
CN2642014Y (zh) * 2003-10-16 2004-09-2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播种盘
CN2731939Y (zh) * 2004-06-15 2005-10-12 汪升学 烟草漂浮盘、托盘包衣种子播种器
CN201182067Y (zh) * 2008-04-22 2009-01-21 湖南省烟草公司湘西自治州公司 烤烟漂浮育苗播种器
CN103703895B (zh) * 2013-12-27 2015-09-09 云南省烟草公司普洱市公司 一种烟草包衣种子精准穴盘播种装置
CN107360761A (zh) * 2017-07-12 2017-11-21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插拔式智能精量播种设备及播种控制方法
CN105815007B (zh) * 2016-05-20 2017-12-05 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精准播种育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9830Y (zh) * 2001-11-24 2002-09-11 王振军 烟草包衣种子播种器
CN2601014Y (zh) * 2003-01-05 2004-01-28 王辉 植物种子育苗盘精确控量定位播种机
CN2642014Y (zh) * 2003-10-16 2004-09-2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播种盘
CN2731939Y (zh) * 2004-06-15 2005-10-12 汪升学 烟草漂浮盘、托盘包衣种子播种器
CN201182067Y (zh) * 2008-04-22 2009-01-21 湖南省烟草公司湘西自治州公司 烤烟漂浮育苗播种器
CN103703895B (zh) * 2013-12-27 2015-09-09 云南省烟草公司普洱市公司 一种烟草包衣种子精准穴盘播种装置
CN105815007B (zh) * 2016-05-20 2017-12-05 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精准播种育秧方法
CN107360761A (zh) * 2017-07-12 2017-11-21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插拔式智能精量播种设备及播种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2660A (zh) * 2020-06-15 2020-10-09 李建婷 一种蔬菜种植定量撒种子装置
CN113207357A (zh) * 2021-05-31 2021-08-06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一种种子发芽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1541A (zh) 一种浅液流水培叶菜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07801624A (zh) 一种播种装置
CN205491703U (zh) 一种牛油果催芽用的水培装置
CN205320700U (zh) 一种立体植物栽培装置
CN208143954U (zh) 一种组合式育苗穴盘
CN108157020A (zh) 一种农业分穴育苗装置及方法
CN206658638U (zh) 植物幼苗培育装置
CN210580215U (zh) 一种新型金丝黄菊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11407170U (zh) 拟南芥水培装置
CN209089516U (zh) 一种草莓育苗穴盘
CN208924768U (zh) 一种种子种植盘
CN203748326U (zh) 伸展式育苗装置
CN202374770U (zh) 园林分层育苗装置
CN111972186A (zh) 一种用于生态农业的刺嫩芽栽培、种植培养装置及方法
CN205922206U (zh) 一种自动化播种育苗装置用育苗箱
CN214413629U (zh) 一种用于快速育苗播种的集装箱设备
CN218244985U (zh) 一种鲜花无土种植装置
CN220140328U (zh) 一种用于映山红的育苗装置
CN214126200U (zh) 一种提高花生幼苗整齐度且便于移栽的育苗箱
CN204653144U (zh) 用于城市农业的植物种苗培养系统
CN107787720A (zh) 一种棉花秧苗种植用便于移苗的培育框架
CN108513834A (zh) 一种组合式秧苗培育盘
CN220571137U (zh) 一种市政园林花草苗木恒温培育装置
CN209964592U (zh) 一种多功能水稻直播机
CN212544791U (zh) 一种果树控根栽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