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1230A - 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1230A
CN107801230A CN201610807977.3A CN201610807977A CN107801230A CN 107801230 A CN107801230 A CN 107801230A CN 201610807977 A CN201610807977 A CN 201610807977A CN 107801230 A CN107801230 A CN 107801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ent
multicast packet
address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79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ma Zhixing Network Hong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079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12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1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1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手工配置操作以及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使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成功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Description

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讯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WIFI是一种允许设备连接到无线网络的技术。在物联网等各种应用场景中,设备通常通过接入WIFI Ap(WIFI Access Point,WIFI接入点)而接入无线网络。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已经接入WIFI Ap的设备需要向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发送信息的需求,如通过接入WIFI Ap而接入物联网的设备需要将与接入物联网相关的接入信息传输给未接入物联网的设备,以便于未接入物联网的设备可以基于其接收到的接入信息通过接入WIFI Ap而接入物联网。
目前,已接入WIFI Ap的设备向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发送信息的方式通常为:通过人工设置方式将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下述简称为第一设备)设置为软AP(Soft-AP)模式,然后,已接入WIFI Ap的设备(下述简称为第二设备)基于第一设备提供的软AP模式与第一设备建立网络连接,使第二设备可以基于该网络连接向第一设备发送相应的信息,实现已接入WIFI Ap的设备能够向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发送信息。后续,如果第一设备需要根据第二设备发送来的信息接入WIFI Ap,则应再次通过人工设置方式将第一设备设置为WiFi客户端模式,从而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发送来的信息接入WiFi AP。
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已接入WIFI Ap的设备向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发送信息的方式需要人工设置,不但实现过程较繁琐、自动化程度较低,而且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使得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能够在不需人工设置的前提下向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包括:
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
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
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送信息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便:
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
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
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信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便:
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送信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
承载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
发送模块,用于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收信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体现了以下优点:本申请通过利用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来承载待发送信息,并发送该组播数据包(如经由WIFI AP发送组播数据包)。由于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如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能够通过混杂模式等成功接收到组播数据包,并能够从组播数据包中获取到目的MAC地址字段所承载的信息。因此,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如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可以从组播数据包中成功的获取到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如已接入WIFI AP的设备)发送来的信息,从而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不需要手工配置操作及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使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如已接入WIFI Ap的设备)在不需人工设置的前提下向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如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发送待发送信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发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发送信息的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获取待发送信息的一个具体例子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接收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的一个具体例子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将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通过多个组播数据包发送来的信息还原为发送方的待传输数据的一个具体例子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信息传输方法时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发送信息的装置的模块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的获取模块的模块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五的接收信息的装置的模块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六的发送信息的装置的硬件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七的接收信息的装置的硬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本申请的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者基于云计算(a oud Computing)的由大量计算机或者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其中,所述服务器可以接入网络并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操作。其中,所述服务器所能够接入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服务器以及网络等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服务器或者网络如可适用于本申请,也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后面描述所讨论的方法(其中一些通过流程图示出)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任意组合的形式来实施。当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者微代码来实施时,用以实施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者代码段可以被存储在机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介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施必要的任务。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者“耦合”到另一个单元时,其可以直接连接或者耦合到所述另一个单元,也可以存在中间单元。与此相对的,当一个单元被称为“直接连接”或者“直接耦合”到另一个单元时,则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按照类似的方式来解释被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例如,“处于...之间”相比于“直接处于...之间”,“与...邻近”相比于“与...直接邻近”等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是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了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更多的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技术术语说明:
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如通过WIFI接入点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也可以简称为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
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如未通过WIFI接入点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也可以简称为未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
WIFI Ap(WIFI Access Point,WIFI接入点),接入WIFI Ap的设备之间通过WIFIAp进行信息交互;
混杂模式,WIFI芯片的一种工作模式,在WIFI芯片处于混杂模式的情况下,WIFI芯片可以成功接收不是发给其所在设备的无线数据包;
魔术数字,在本申请中用于表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包含有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即发送方)发送的待发送信息;
前导序列,在本申请中是发送在负载信息之前的一系列特定信息,用于提示接收方前导序列之后的信息为负载信息。
负载信息,即payl oad,也可以称为有效载荷,主要包括负载信息总长度、负载信息的加密类型、负载信息的数据校验及至少一组类型-长度-值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发送信息的方法。
图1为本实施例的发送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图1中,本实施例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100、步骤S110以及步骤S120。本实施例的方法通常由具有接入无线网络的功能的设备来执行,如由具有WIFI功能的设备(如已通过接入WIFI Ap而接入物联网中的智能手机或者计算机或者服务器等设备)来执行。
本实施例的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向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信息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图2中示出了三个设备,即已接入WIFI Ap的智能手机W1、未接入WIFI Ap的摄像机W2以及未接入WIFI Ap的录音机W3,在智能手机W1需要通过图2中的WIFI Ap向摄像机W2或者录音机W3发送接入信息以供摄像机W2或者录音机W3接入无线网络时,可以采用本实施例发送信息的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方法所包含的各步骤分别进行说明。
图1中,S100、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发送信息包括用于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接入信息。
作为示例,在待发送信息存在安全传输需求等因素而需要利用密文进行传输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待发送信息可以为经过加密处理后的信息,如基于AES(Advanced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加密处理后的待发送信息;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待发送信息也可以为未经加密处理的信息。
在待发送信息为经过加密处理后的数据的情况下,加密秘钥和解密秘钥可以是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下述简称为发送方)和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下述简称为接收方)预存的秘钥;在双方没有预存秘钥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可以先将解密秘钥作为明文的待发送信息,以便于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使接收方获取到解密秘钥,并本地存储。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加密秘钥和解密秘钥可以相同(即基于对称加密方式的秘钥),也可以不同(即基于非对称加密方式的一对秘钥)。
作为示例,本实施例中的待发送信息的长度可以为1比特-23比特,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待发送信息的长度为16比特。通常情况下,不同的待发送信息具有相同的长度,即待发送信息为具有预定长度的信息,在待发送信息的长度不足预定长度时,可以通过在待发送信息的后面填补相应长度的数据的方式,使待发送信息的长度达到预定长度。
本实施例的获取待发送信息的一个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图3中,S300、根据预定长度将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传输数据划分为多个待发送信息。
作为示例,本实施例的待传输数据可以为加密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也可以为未经加密处理的待传输数据,且待传输数据也可以称为待传输信息元流或者待传输数据流或者待传输信息流等。
本实施例中的待传输数据可以是基于私有协议的待传输数据(即自定义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一个具体的例子,待传输数据通常包括:前导序列以及负载信息,其中的前导序列主要用于表示一个待传输数据的开始,其中的负载信息可以包括:负载信息总长度(如占用8比特位)、加密类型(如占用4比特位)、负载信息的数据校验(如Payl oad_crc16,占用16比特位)以及多组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等;且该负载信息还可以可选的包括:采用协议的版本信息(如占用4比特位)等。负载信息中的TLV可以用于承载组播数据包的发送方的设备标识信息(即发送组播数据包的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WIFI Ap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接入WIFI Ap的密码、已接入WIFI Ap的监听通讯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如组播数据包发送方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的设备标识信息可以具体为设备的IME(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l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标识)、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或者发送方的设备硬件标识等。另外,该负载信息还可以包括:利用安全证书进行签名处理的数字签名信息等。负载信息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通常与实际应用环境相关,如在将设备接入WIFI Ap的应用场景中,负载信息通常包括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在接入WIFI Ap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本实施例不限制负载信息具体包括的内容。
作为示例,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待传输数据也可以是基于标准协议的待传输数据。本实施例不限制待传输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
作为示例,下面以待发送信息的长度为16比特(即预定长度为16比特)为例对本步骤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应根据16比特这一长度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划分,使待传输数据被划分为多个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如果待传输数据中的最后一个待发送信息不足16比特,则可以通过添加相应比特位的0或者1等方式使其成为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
S310、根据各待发送信息在待传输数据中的排列次序顺序获取待发送信息。
作为示例,本实施例可以按照从待传输数据的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方向顺序获取待传输数据,从而使待传输数据所包含的N(N大于0)个待发送信息可以通过N个组播数据包发送出去。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发送方与向接收方之间传输的待传输数据不超过23比特或者16比特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可以不需要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划分,直接将待传输数据作为待发送信息即可,且可以不采用上述前导序列以及负载信息的方式传输待传输数据。
S110、将上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10包括: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
根据所述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
将所述形成的目的IP地址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IP地址占用部分。
作为示例,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且本实施例根据待传输数据所形成的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可以具体为:224.0.0.0-224.0.0.255、224.0.1.0-224.0.1.255、238.0.2.0-238.255.255.255或者239.0.0.0-239.255.255.255等,其中的224、238以及239表示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为组播IP地址。
根据现有的组播协议的相关规定,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包括48比特,其中的前25比特被目的MAC地址所占用,而组播数据包的32比特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会自动的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如图4所示)。
基于上述组播协议的相关规定,本实施例可以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中。更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将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中,从而该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会基于组播协议而自动地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
基于上述组播协议的相关规定,本实施例的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一个具体的例子为,将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16比特(即利用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替换目的IP地址中的后16比特),从而在基于现有的组播协议自动的将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被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的后16比特中。
基于上述组播协议的相关规定,本实施例的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另一个具体的例子为,将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即利用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替换目的IP地址中的后23比特),从而在基于现有的组播协议自动地将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被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后23比特中。在通常情况下,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的映射位置位于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的映射位置的前面,即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第26-32比特中,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第33-48比特位中;当然,本实施例也不排除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的映射位置位于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的映射位置的后面,即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第42-48比特中,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第26-41比特位中。本实施例中的预设魔术数字应该是组播数据包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预存的魔术数字,且该魔术数字主要用于使接收方能够从其接收到的大量数据包中快速准确的确定出已接入无线网络的发送方(如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所发送的组播数据包。另外,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发送方针对一个待传输数据而形成的多个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中的预设魔术数字通常是相同的。
针对上述两个例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两个例子中的待发送信息的长度为16比特,预设魔术数字为7比特,这并不表示待发送信息的长度和预设魔术数字的长度一定为16比特和7比特,如待发送信息的长度可以再长一些,也可以再短一些,而预设魔术数字的长度可以相应的短一些,也可以相应的长一些;另外,在组播协议发生变化时,目的MAC地址字段的长度、目的IP地址的长度以及目的IP地址被自动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位置等也可能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本实施例中的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待发送信息作为目的IP地址的一部分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本实施例不限制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的具体实现过程。
S120、组播发送上述组播数据包。
作为示例,本实施例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点发送该组播数据包,该无线网络接入点可以为WIFI Ap,下面以通过WIFI Ap组播发送上述组播数据包为例对本步骤进行说明。
作为示例,接入WIFI Ap的设备(即发送方)将其形成的上述组播数据包经由WIFIAp发送出去,使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即接收方)可以从接收到的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获得发送方的待发送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待传输数据通常会形成一系列的组播数据包,这一系列的组播数据包是目的IP地址不断的变化的组播数据包,接收方可以从接收到的各组播数据包中获得多个目的IP地址,并从多个目的IP地址中还原出发送方的待传输数据。
实施例二、接收信息的方法。
图5为本实施例的接收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图5中,本实施例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500以及步骤S510。本实施例的方法通常由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来执行,如由具有WIFI功能、但由于没有接入信息(如接入密码等)等原因未能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来执行。
本实施例的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图2中示出了三个设备,即已接入WIFI Ap的智能手机W1、未接入WIFI Ap的摄像机W2以及未接入WIFI Ap的录音机W3。在摄像机W2以及录音机W3需要接收智能手机W1通过图2中的WIFI Ap发送来的接入信息时,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接收信息的方法。
图5中,S500、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如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经由WIFI Ap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作为示例,在接收方处于混杂模式(即接收方开启了混杂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方可以接收到不是专门发给自己的无线组播数据包,从而可以接收到经由无线网络接入点(如WIFI Ap)而发送的组播数据包。当然,接收方也可以采用其他除了混杂模式之外的其他能够接收到组播数据包的方式来接收经由WIFI Ap发送的组播数据包。本实施例不限制接收经由WIFI Ap发送的组播数据包的具体实现方式。
S510、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向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10包括: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
作为示例,在发送方,由于待传输数据被作为目的IP地址的一部分而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而接收方可以方便的从组播数据包中获取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信息,因此,在接收方,可以通过目的MAC地址字段成功获得发送方的待发送信息。
本实施例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的一个具体例子如图6所示。
图6中,S600、判断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中是否包含有预设魔术数字,如判断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26-32比特是否为预设魔术数字,再如判断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42-48比特是否为预设魔术数字,如果判断的结果为包含有预设魔术数字,则到S610,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没有包含有预设魔术数字,则到S620。
S610、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获取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
一个具体的例子,在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26-32比特位为预设魔术数字的情况下,获取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33-48比特所承载的信息,并将其作为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
另一个具体的例子,在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42-48比特位为预设魔术数字的情况下,获取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26-41比特所承载的信息,并将其作为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
S620、丢弃该组播数据包。
本实施例在从多个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获取到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多个信息之后,还可以使获取到的多个信息形成一个信息流(即还原为发送方的待传输数据),一个具体例子如图7所示。
图7中,S700、判断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是否为前导序列,如果是前导序列,则到S710,如果不是前导序列,则到S720。
S710、针对该前导序列设置存储区域,并将该前导序列存储于该存储区域中的首位置,从获取的信息中去除前导序列,形成剩余信息,接续在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前导序列的后面;
S720、将后续获取到的信息顺序接续到存储区域中所述剩余信息的后面,形成待传输数据。
待传输数据由前导序列和负载信息组成。负载信息包括所述剩余信息加上后续顺序获取到的信息。
作为示例,接收方所形成的负载信息同样可以包括:负载信息总长度(如占用8比特位)、加密类型(如占用4比特位)、负载信息的数据校验(如Payl oad_cr c16,占用16比特位)以及多组TLV等。另外,该负载信息还可以可选的包括:采用协议的版本信息(如占用4比特位)等。接收方可以根据对负载信息进行解码从而获得其所需的有效信息。
本申请通过使发送方的待传输数据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由于目的IP地址会基于组播协议而自动的被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IP地址占用部分,因此,待传输数据会被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IP地址占用部分中,并经由WIFI AP而发送出去;由于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能够通过混杂模式等成功接收到组播数据包,并能够从组播数据包中获取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信息,因此,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可以从组播数据包中成功的获取到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数据;从而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不需要手工配置操作及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使已接入WIFI Ap的设备向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并使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成功接收该数据。
实施例三、信息传输方法,且该方法包括: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向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信息的方法以及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的方法。
图8为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时序图。图8中,本实施例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8-1、步骤S8-2、步骤S8-3、步骤S8-4以及步骤S8-5。本实施例的方法通常由多个具有WIFI功能的设备(如接入WIFI Ap的智能手机、未接入WIFI Ap的智能手机、未接入WIFI Ap的摄像机以及未接入WIFI Ap的计算机等设备)来执行。
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图2中示出了三个设备,即已接入WIFI Ap的智能手机W1、未接入WIFI Ap的摄像机W2以及未接入WIFI Ap的录音机W3,在智能手机W1需要通过图2中的WIFI Ap向摄像机W2或者录音机W3发送接入信息,且摄像机W2以及录音机W3接收智能手机W1通过图2中的WIFI Ap发送来的接入信息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
图8中,S8-1、发送方(如图2中的W1)获取其待传输数据,并根据预定长度(如16比特)将待传输数据划分为多个待发送信息。
一个具体的例子,设定ABCD表示一待传输数据,由于ABCD各自需要8比特来表示,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将ABCD划分为AB和CD两个待发送信息。
如果使用16进制的表示方式的话,则A、B、C以及D应分别表示为0x41、0x42、0x43以及0x44;而如果使用10进制的表示方式的话,则A、B、C以及D应分别表示为65、66、67以及68。
S8-2、根据各待发送信息在待传输数据中的排列次序顺序获取待发送信息,并利用7比特的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位,根据组播协议,该目的IP地址的后23位会自动的被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后23位中。
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使用16进制来表示魔术数字,则本实施例中的7比特的魔术数字可以表示为0x53,而如果使用10进制来表示魔术数字,则本实施例中的7比特的魔术数字可以表示为83;在利用上述7比特的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位的情况下,本实施例针对待发送信息AB和待发送信息CD分别形成的目的IP地址可以为239.83.65.66和239.83.67.68,这两个IP地址的后23位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位之后,在使用十进制来表示这两个目的MAC地址字段时,这两个目的MAC地址字段可以分别为:01:00:5e:83:41:42以及01:00:5e:83:43:44。
S8-3、发送方顺序发送各组播数据包。
发送方应根据各待发送信息在待传输数据中的排列次序顺序发送相应的组播数据包,续前例,发送方应先发送待发送信息AB所对应的组播数据包,然后,发送方再发送待发送信息CD所对应的组播数据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按照先将待传输数据划分为多个待发送信息,再针对各个待发送信息形成目的IP地址,然后,再发送各个组播数据包的顺序来描述的,在实际应用中,在划分出一个待发送信息后,可以并不等待所有的待发送信息都划分完成才执行形成目的IP地址的操作,而是立即针对该待发送信息形成目的IP地址并发送相应的组播数据包。
S8-4、接收方(如W2和W3)接收经由WIFI Ap发送来的组播数据包,并从接收到的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获取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如W1)发送来的信息。
具体的,续前例,接收方可以基于混杂模式接收到发送方通过WIFI Ap先后发送的两个组播数据包。接收方(如W2和W3)从接收到的第一个组播数据包中获取目的MAC地址字段承载的信息,并判断该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26比特-第32比特是否为83,如果为83,则从目的MAC地址字段承载的信息中获取第33比特-第48比特中的信息并存储,即接收方获取到65和66并存储;接收方从接收到的第二个组播数据包中获取目的MAC地址字段承载的信息,并判断该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26比特-第32比特是否为83,如果为83,则从目的MAC地址字段承载的信息中获取第33比特-第48比特所承载的信息并存储,即接收方获取到67和68并存储;从而接收方获得65、66、67以及68,即发送方的待传输数据ABCD被接收方成功接收并还原。
S8-5、接收方根据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对发送方发送来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再如执行接入WIFI Ap的操作等。本实施例不限制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具体执行的操作。
实施例四、发送信息的装置。
图9为本实施例的发送信息的装置的模块图。图9中,本实施例的装置9主要包括:获取模块900、承载模块910以及发送模块920。本实施例的装置通常设置于具有接入无线网络的功能的设备中,如设置于具有WIFI功能的设备(如已通过接入WIFI Ap而接入物联网中的智能手机或者计算机或者服务器等设备)中。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装置所包含的各模块分别进行说明。
获取模块900主要用于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该获取模块900可以包括划分子模块901和获取子模块902(如图10所示),且其中的划分子模块901主要用于根据预定长度将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传输数据划分为多个待发送信息;其中的获取子模块902主要用于根据各待发送信息在待传输数据中的排列次序顺序获取待发送信息。
作为示例,在待发送信息存在安全传输需求等因素而需要利用密文进行传输的情况下,获取模块900获取的待发送信息可以为经过加密处理后的信息,如基于AES(Advanced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加密处理后的待发送信息;当然,获取模块900获取的待发送信息也可以为未经加密处理的信息。
在待发送信息为经过加密处理后的数据的情况下,加密秘钥和解密秘钥可以是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下述简称为发送方)和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下述简称为接收方)预存的秘钥;在双方没有预存秘钥的情况下,获取模块900可以先将解密秘钥作为明文的待发送信息,以便于通过本实施例的装置使接收方获取到解密秘钥,并本地存储。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加密秘钥和解密秘钥可以相同(即基于对称加密方式的秘钥),也可以不同(即基于非对称加密方式的一对秘钥)。
作为示例,获取模块900获取的待发送信息的长度可以为1比特-23比特,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获取模块900获取的待发送信息的长度为16比特。通常情况下,获取模块900获取的不同的待发送信息具有相同的长度,即获取模块900获取的待发送信息为具有预定长度的信息,在获取模块900获取的待发送信息的长度不足预定长度时,获取模块900可以通过在待发送信息的后面填补相应长度的数据的方式,使待发送信息的长度达到预定长度。
获取模块900获取待发送信息的一个具体例子为:
首先,划分子模块901根据预定长度将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传输数据划分为多个待发送信息。
被划分子模块901划分的待传输数据可以是基于私有协议的待传输数据(即自定义格式的待传输数据),一个具体的例子,被划分子模块901划分的待传输数据通常包括:前导序列以及负载信息,其中的前导序列主要用于表示一个待传输数据的开始,其中的负载信息可以包括:负载信息总长度(如占用8比特位)、加密类型(如占用4比特位)、负载信息的数据校验(如Payload_crc16,占用16比特位)以及多组TLV等;且该负载信息还可以可选的包括:采用协议的版本信息(如占用4比特位)等。负载信息中的TLV可以用于承载组播数据包的发送方的设备标识信息(即发送组播数据包的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WIFI Ap的SSID、接入WIFI Ap的密码、已接入WIFI Ap的监听通讯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如组播数据包发送方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的设备标识信息可以具体为设备的IME、MAC地址或者发送方的设备硬件标识等。另外,该负载信息还可以包括:利用安全证书进行签名处理的数字签名信息等。负载信息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通常与实际应用环境相关,如在将设备接入WIFI Ap的应用场景中,负载信息通常包括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在接入WIFI Ap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本实施例不限制负载信息具体包括的内容。当然,被划分子模块901划分的待传输数据也可以是基于标准协议的待传输数据。本实施例不限制被划分子模块901划分的待传输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
其次,获取子模块902根据各待发送信息在待传输数据中的排列次序顺序获取待发送信息。
作为示例,获取子模块902可以按照从待传输数据的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方向顺序获取待传输数据,从而使待传输数据所包含的N(N大于0)个待发送信息可以通过N个组播数据包发送出去。
承载模块910主要用于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包括: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
根据所述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
将所述形成的目的IP地址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IP地址占用部分。
作为示例,承载模块910可以根据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且承载模块910根据待发送信息所形成的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可以具体为:224.0.0.0-224.0.0.255、224.0.1.0-224.0.1.255、238.0.2.0-238.255.255.255或者239.0.0.0-239.255.255.255等,其中的224、238以及239表示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为组播IP地址。
根据现有的组播协议的相关规定,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包括48比特,其中的前25比特被目的MAC地址所占用,而组播数据包的32比特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会自动的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如图4所示)。
基于上述组播协议的相关规定,承载模块910可以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中。更具体而言,承载模块910可以将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中,从而该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会基于组播协议而自动地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
基于上述组播协议的相关规定,承载模块910将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一个具体的例子为,承载模块910将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16比特(即利用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替换目的IP地址中的后16比特),从而在基于现有的组播协议自动的将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被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的后16比特中。
基于上述组播协议的相关规定,承载模块910将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另一个具体的例子为,承载模块910将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即承载模块910利用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替换目的IP地址中的后23比特),从而在基于现有的组播协议自动地将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被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后23比特中。在通常情况下,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的映射位置位于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的映射位置的前面,即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第26-32比特中,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第33-48比特位中;当然,本实施例也不排除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的映射位置位于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的映射位置的后面,即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第42-48比特中,而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第26-41比特位中。承载模块910所使用的预设魔术数字应该是组播数据包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预存的魔术数字,且该魔术数字主要用于使接收方能够从其接收到的大量数据包中快速准确的确定出已接入无线网络的发送方(如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所发送的组播数据包。另外,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发送方针对一个待传输数据而形成的多个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中的预设魔术数字通常是相同的。
针对上述两个例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两个例子中的待发送信息的长度为16比特,预设魔术数字为7比特,这并不表示待发送信息的长度和预设魔术数字的长度一定为16比特和7比特,如待发送信息的长度可以再长一些,也可以再短一些,而预设魔术数字的长度可以相应的短一些,也可以相应的长一些;另外,在组播协议发生变化时,目的MAC地址字段的长度、目的IP地址的长度以及目的IP地址被自动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位置等也可能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承载模块910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承载模块910将待发送信息作为目的IP地址的一部分而被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本实施例不限制承载模块910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的具体实现过程。
发送模块920主要用于组播发送组播数据包。
作为示例,发送模块920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点发送该组播数据包,且该无线网络接入点可以为WIFI Ap,下面以发送模块920通过WIFI Ap组播发送上述组播数据包为例对发送模块920执行的操作进行说明。
作为示例,接入WIFI Ap的设备(即发送方)中的发送模块920将形成的上述组播数据包经由WIFI Ap发送出去,使未接入WIFI Ap的设备(即接收方)可以从接收到的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获得发送方的待发送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待传输数据通常会经由获取模块900以及承载模块910而形成一系列的组播数据包,这一系列的组播数据包是目的IP地址不断的变化的组播数据包,接收方可以从接收到的各组播数据包中获得多个目的IP地址,并从多个目的IP地址中还原出发送方的待传输数据。
实施例五、接收信息的装置。
图11为本实施例的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1中,本实施例的装置主要包括:接收模块1100以及信息获取模块1110,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还原模块1120。
本实施例的装置通常设置于具有接入无线网络的功能的设备中,如设置于具有WIFI功能的设备(如希望通过接入WIFI Ap而接入物联网中的智能手机或者计算机或者服务器等设备)中。
接收模块1100主要用于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作为示例,在接收方处于混杂模式(即接收方开启了混杂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方中的接收模块1100可以接收到不是发给其所在的接收方的无线组播数据包,从而接收模块1100可以接收到经由无线网络接入点(如WIFI Ap)而发送的组播数据包。当然,接收方也可以采用其他除了混杂模式之外的其他能够接收到组播数据包的方式来接收经由WIFI Ap发送的组播数据包。本实施例不限制接收经由WIFI Ap发送的组播数据包的具体实现方式。
信息获取模块1110主要用于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向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
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
作为示例,在发送方,由于待传输数据被作为目的IP地址的一部分而映射到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而接收方可以方便的从组播数据包中获取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信息,因此,在接收方,信息获取模块1110可以通过组播数据包中的目的MAC地址字段成功获得发送方的待发送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1110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的一个具体例子为:
首先,信息获取模块1110判断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中是否包含有预设魔术数字,如信息获取模块1110判断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26-32比特是否为预设魔术数字,再如信息获取模块1110判断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42-48比特是否为预设魔术数字,如果判断的结果为包含有预设魔术数字,则信息获取模块1110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获取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如在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26-32比特位为预设魔术数字的情况下,信息获取模块1110获取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33-48比特所承载的信息,并将其作为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再如在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42-48比特位为预设魔术数字的情况下,信息获取模块1110获取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第26-41比特所承载的信息,并将其作为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而如果信息获取模块1110判断的结果为没有包含有预设魔术数字,则信息获取模块1110丢弃该组播数据包。
在信息获取模块1110从多个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获取到已接入WIFI Ap的发送方发送来的多个信息之后,还原模块1120还可以使获取到的多个信息形成一个信息流(即还原为发送方的待传输数据)。还原模块1120主要用于:在判断出信息获取模块1110所获取的信息包括前导序列的情况下,从所述获取的信息中去除前导序列,形成剩余信息;如果后续获取到的信息不含前导序列,将后续获取到的信息顺序接续到所述剩余信息之后,形成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传输数据。
一个具体的例子,还原模块1120判断信息获取模块1110获取到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是否包括前导序列,如果包括前导序列,则还原模块1120针对该前导序列设置存储区域,并将该前导序列存储于该存储区域中的首位置,从获取的信息中去除前导序列,形成剩余信息,接续在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前导序列的后面;如果不是前导序列,则还原模块1120将信息获取模块1110后续获取到的发送方发送来的信息顺序接续到存储区域中所述剩余信息的后面,形成还原出的发送方的待传输数据。
作为示例,还原模块1120所形成的负载信息同样可以包括:负载信息总长度(如占用8比特位)、加密类型(如占用4比特位)、负载信息的数据校验(如Payload_crc16,占用16比特位)以及多组TLV等。另外,该负载信息还可以可选的包括:采用协议的版本信息(如占用4比特位)等。还原模块1120可以根据对负载信息进行解码从而获得其所需的有效信息。
实施例六、发送信息的装置。
如图1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信息的装置9,包括:
存储器9001,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
处理器9002,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便:
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
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
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待发送信息包括用于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接入信息。
可选地,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包括:
根据预定长度将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传输数据划分为多个待发送信息;
根据各待发送信息在待传输数据中的排列次序顺序获取待发送信息。
可选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前导序列。
可选地,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包括:
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
可选地,所述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
可选地,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
根据所述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
将所述形成的目的IP地址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IP地址占用部分。
可选地,根据所述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包括:
将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16比特;或者
将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传输数据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
可选地,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包括:
通过无线网络的接入点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
如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信息的装置11,所述装置11包括:
存储器11001,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
处理器11002,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便:
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可选地,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包括:
处于混杂模式的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便:
在判断出所述获取的信息包括前导序列的情况下,从所述获取的信息中去除前导序列,形成剩余信息;
如果后续获取到的信息不含前导序列,将后续获取到的信息顺序接续到所述剩余信息之后,形成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传输数据。
可选地,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
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可以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智能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或者服务器等)执行时,通过该智能电子设备的操作可以调用或者提供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申请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和/或通过广播或者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被存储在根据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的智能电子设备的工作存储器中。在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本申请的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者装置或者模块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者装置或者模块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30)

1.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
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
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信息包括用于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接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定长度将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传输数据划分为多个待发送信息;
根据各待发送信息在待传输数据中的排列次序顺序获取待发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前导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步骤,包括:
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
根据所述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
将所述形成的目的IP地址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IP地址占用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步骤包括:
将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16比特;或者
将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传输数据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通过无线网络的接入点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
10.一种接收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处于混杂模式的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出所述获取的信息包括前导序列的情况下,从所述获取的信息中去除前导序列,形成剩余信息;
如果后续获取到的信息不含前导序列,将后续获取到的信息顺序接续到所述剩余信息之后,形成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传输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
15.一种发送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便:
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
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
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信息包括用于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接入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包括:
根据预定长度将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传输数据划分为多个待发送信息;
根据各待发送信息在待传输数据中的排列次序顺序获取待发送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前导序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包括:
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
根据所述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
将所述形成的目的IP地址映射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IP地址占用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发送信息形成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包括:
将16比特的待发送信息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16比特;或者
将7比特的预设魔术数字和16比特的待传输数据作为组播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的后23比特。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包括:
通过无线网络的接入点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
24.一种接收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便:
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包括:
处于混杂模式的未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便:
在判断出所述获取的信息包括前导序列的情况下,从所述获取的信息中去除前导序列,形成剩余信息;
如果后续获取到的信息不含前导序列,将后续获取到的信息顺序接续到所述剩余信息之后,形成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传输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
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IP地址占用部分包括:目的MAC地址字段中的后23比特中的多个特定位。
29.一种发送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待发送信息;
承载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发送信息承载于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
发送模块,用于组播发送所述组播数据包。
30.一种接收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包;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组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中获取已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发送的信息。
CN201610807977.3A 2016-09-07 2016-09-07 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801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7977.3A CN107801230A (zh) 2016-09-07 2016-09-07 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7977.3A CN107801230A (zh) 2016-09-07 2016-09-07 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1230A true CN107801230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30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7977.3A Pending CN107801230A (zh) 2016-09-07 2016-09-07 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123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3426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Cisco Technology, Inc., A Corporation Of California Reducing Proliferation of Network-to-Link-Layer Address Resolution Messages
CN104144086A (zh) * 2013-12-04 2014-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系统及信息发送/接收装置
CN105227372A (zh) * 2015-10-20 2016-01-06 四川长虹电子部品有限公司 配置物联网wifi模块的方法
US20160080274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Gvbb Holdings S.A.R.L. Multi-protocol control in a hybrid broadcast production environment
US20160128015A1 (en) * 2012-03-12 2016-05-05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otspot Registration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28015A1 (en) * 2012-03-12 2016-05-05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otspot Registration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US20140003426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Cisco Technology, Inc., A Corporation Of California Reducing Proliferation of Network-to-Link-Layer Address Resolution Messages
CN104144086A (zh) * 2013-12-04 2014-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系统及信息发送/接收装置
US20160080274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Gvbb Holdings S.A.R.L. Multi-protocol control in a hybrid broadcast production environment
CN105227372A (zh) * 2015-10-20 2016-01-06 四川长虹电子部品有限公司 配置物联网wifi模块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8138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682370B (zh) 创建用于嵌入的第二层数据包协议标头的方法和系统
EP2846600A2 (en) M2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CN106533883A (zh) 一种网络专线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77500B (zh) Vxlan与隧道的关联方法及装置
CN10904126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992917A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3178931B (zh) 传输数据帧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9863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4243268A (zh) Vxlan与隧道的关联方法及装置
CN108023758A (zh) 一种混合接入网络中处理报文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470322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路由器
CN11178686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服务器
CN10777080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36492A (zh) 一种通过隧道传输报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579925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4521220A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6656909A (zh) 传输装置及其传输方法
CN106454814A (zh) 一种用于gtp隧道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CN111786868B (zh) 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strongswan服务器
CN105991755A (zh) 业务报文分发方法及装置
KR20190103326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송신단, 수신단 및 시스템
CN11178687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strongswan服务器
CN108668048B (zh)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7801230A (zh) 发送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4

Address after: Room 603, 6 / F, Roche Plaza, 788 Cheung Sha Wan Road, Kowloon, China

Applicant after: Zebra smart travel network (Hong Kong) Limite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