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1126A - 抗干扰的扬声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抗干扰的扬声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1126A
CN107801126A CN201610985004.9A CN201610985004A CN107801126A CN 107801126 A CN107801126 A CN 107801126A CN 201610985004 A CN201610985004 A CN 201610985004A CN 107801126 A CN107801126 A CN 107801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speaker
activated carbon
audio amplifier
carbon filler
sing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850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峰铭
张嘉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801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11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69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 H04R1/2876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damping material, e.g. as cladding
    • H04R1/288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damping material, e.g. as cladding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干扰的扬声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扬声器包括一音箱、一第一喇叭单体、一第二喇叭单体及一活性碳填充物。音箱具有一共振空间。第一喇叭单体设置于音箱内。第二喇叭单体设置于音箱内。活性碳填充物设置于音箱内。活性碳填充物占据共振空间的比率大于70%。

Description

抗干扰的扬声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扬声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抗干扰的扬声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电子装置不断推陈出新。许多可携式电子装置均搭载着扬声器,以播放音乐或音效。为了提升总声压能量与总功率效能,同一扬声器可能采取两个以上喇叭单体的设计。
在两个以上喇叭单体设置于同一音箱内时,业界发现两个以上喇叭单体会在音箱内形成驻波干扰,而衰减部分音域,影响频率响应与总谐波失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抗干扰的扬声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其利用活性碳填充物来吸收部分的声波,使得两个以上的喇叭单体的驻波干扰现象能够减少,进而避免部分音域衰减,也使频率响应朝向低频延伸并改善总谐波失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扬声器。扬声器包括一音箱、一第一喇叭单体、一第二喇叭单体及一活性碳填充物。音箱具有一共振空间。第一喇叭单体设置于音箱内。第二喇叭单体设置于音箱内。活性碳填充物设置于音箱内。活性碳填充物占据共振空间的比率大于7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扬声器及一音效处理电路。扬声器包括一音箱、一第一喇叭单体、一第二喇叭单体及一活性碳填充物。音箱具有一共振空间。第一喇叭单体设置于音箱内。第二喇叭单体设置于音箱内。活性碳填充物设置于音箱内。活性碳填充物占据共振空间的比率大于70%。音效处理电路用以提供一声音信号至扬声器。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3绘示未设置活性碳填充物的扬声器的能量曲线与图2的扬声器的能量曲线的示意图。
图4绘示未设置活性碳填充物的扬声器的阻抗曲线与图2的扬声器的阻抗曲线的示意图。
图5绘示未设置活性碳填充物的扬声器的总谐波失真曲线与图2的扬声器的总谐波失真曲线的示意图。
图6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示意图。
图7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示意图。
图8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示意图。
图9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电子装置
110、210、310、410、510:扬声器
111、211、311、511:第一喇叭单体
111d、211d:第一驱动器
111f、311f:第一振动膜
112、212、312、512:第二喇叭单体
112d、212d:第二驱动器
112f、312f:第二振动膜
118、218:音箱
119、219、319、419、519:活性碳填充物
120:音效处理电路
213:第三喇叭单体
213d:第三驱动器
419a:第一填充物
419b:第二填充物
C11、C12:能量曲线
C21、C22:阻抗曲线
C31、C32:总谐波失真曲线
G11、G21、G31:第一间隙
G12、G22、G32:第二间隙
G23:第三间隙
H11:第一组装孔
H12:第二组装孔
S0:声音信号
SP11、SP21:共振空间
W11、W12、W21、W22、W41、W4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0例如是一平板电脑、一笔记型电脑、一智能型手机、一音响设备或一多媒体设备。电子装置100包括一扬声器110及一音效处理电路120。音效处理电路120用以提供一声音信号S0至扬声器110。
请参照图2,其绘示扬声器110的俯视图。扬声器110包括一音箱118、一第一喇叭单体111、一第二喇叭单体112及一活性碳填充物119。第一喇叭单体111设置于音箱118内,第二喇叭单体112设置于音箱118内。第一喇叭单体111包括一第一振动膜111f及一第一驱动器111d。第一驱动器111d例如是由磁铁及音圈所组成。第二喇叭单体112包括一第二振动膜112f及一第二驱动器112d。第二驱动器112d例如是由磁铁及音圈所组成。第一喇叭单体111与第二喇叭单体112的尺寸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音箱118为密闭式音箱。音箱118具有第一组装孔H11及一第二组装孔H12。第一喇叭单体111设置于第一组装孔H11,第一振动膜111f密封第一组装孔H11,第二喇叭单体112设置于第二组装孔H12,第二振动膜112f密封第二振动孔H12。如此一来,第一喇叭单体111及第二喇叭单体112设置于音箱118内之后,音箱118内形成密闭的共振空间SP11。
在另一实施例中,因应散热的需求,音箱118可以设置散热用一或多个开孔(未绘示),此些开孔的面积的和小于0.1平方公分。此些散热用的开孔并非用以辐射声波。
音箱118的共振空间SP1指音箱118内部扣除第一喇叭单体111及第二喇叭单体112以外的空间,声波在此共振空间SP11内产生共振。活性碳填充物119设置于音箱118内。活性碳填充物119占据共振空间SP11的比率大于70%。在一实施例中,活性碳填充物119占据共振空间SP11的比率为96~99.8%。举例来说,活性碳填充物119占据共振空间SP11的比率可以是96%、98%或99%。依据结构的限制或音域的要求,可以调整活性碳填充物119占据共振空间SP11的比率。
活性碳填充物119并非100%占据共振空间SP11。活性碳填充物119与第一喇叭单体111的第一驱动器111d间隔一第一间隙G11,活性碳填充物119与第二喇叭单体112的第二驱动器112d间隔一第二间隙G12。第一间隙G11环绕第一驱动器111d,第二间隙G12环绕第二驱动器112d。也就是说,活性碳填充物119并未接触第一驱动器111d及第二驱动器112d。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间隙G11占据共振空间SP11的比率为0.1~2%,例如是0.1%、0.4%、1%或1.5%;第二间隙G12占据共振空间SP11的比率为0.1~2%,例如是0.1%、0.4%、1%或1.5%。第一间隙G11与第二间隙G12的大小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第一间隙G11的宽度W11实质上等于第一喇叭单体111的宽度W21(或第一振动膜111f的宽度(未绘示)),第二间隙G12的宽度W12实质上等于第二喇叭单体112的宽度W22(或第二振动膜112f的宽度(未绘示)。
活性碳填充物119可以紧密接触于音箱119的全部的内表面。或者,活性碳填充物119可以仅接触音箱119的一部份的内表面。
活性碳填充物119具有固定形状,例如是包含活性碳颗粒及载体。活性碳颗粒混合于载体内,载体例如是海绵、布料、纸料、塑胶纤维、玻璃纤维。活性碳填充物119具有密集的气孔,气孔可吸收部分声波,以避免驻波干扰。活性碳填充物119的气孔实质上均匀分布。
请参照图3,其绘示未设置活性碳填充物119的扬声器(未绘示)的能量曲线C11与图2的扬声器110的能量曲线C12的示意图。如图3的能量曲线C11所示,由于两个喇叭单体的干扰,在频率2000Hz处,明显产生衰减的现象。如图3的能量曲线C12所示,活性碳填充物119能够有效吸收部分声波,减少声波干扰的现象,因此在频率2000Hz处,已没有衰减现象。
请参照图4,其绘示未设置活性碳填充物119的扬声器(未绘示)的阻抗曲线C21与图2的扬声器110的阻抗曲线C22的示意图。如图4的阻抗曲线C21及阻抗曲线C22所示,在同一阻抗下,阻抗曲线C22具有朝向低音延伸的效果。也就是说,活性碳填充物119能够有效减少驻波干扰的现象,使低音能够延伸。
请参照图5,其绘示未设置活性碳填充物119的扬声器(未绘示)的总谐波失真曲线C31与图2的扬声器110的总谐波失真曲线C32的示意图。如图6的总谐波失真曲线C31所示,由于两个喇叭单体在同一音箱所产生的干扰,频率在150Hz以上的失真百分比相当的高。如图6的总谐波失真曲线C32所示,活性碳填充物119能够有效减少驻波干扰的现象,使得频率在150Hz以上的失真百分比相当的低。
上述实施例,透过活性碳填充物119使得驻波干扰的现象能够有效降低,进而避免部分音域衰减,也使频率响应朝向低频延伸并改善总谐波失真。
请参照图6,其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210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扬声器210包括三个喇叭单体(例如是第一喇叭单体211、第二喇叭单体212及第三喇叭单体213)。活性碳填充物219与第一喇叭单体211的第一驱动器211d间隔一第一间隙G21,活性碳填充物219与第二喇叭单体212的第二驱动器212d间隔一第二间隙G22,活性碳填充物219与第三喇叭单体213的第三驱动器213d间隔一第三间隙G23。第一间隙G21环绕第一驱动器211d,第二间隙G22环绕第二驱动器212d,第三间隙G23环绕第三驱动器213d。也就是说,活性碳填充物219并未接触第一驱动器211d、第二驱动器212d及第三驱动器213d。
随着音箱318的共振空间SP21增加,活性碳填充物219的体积也增加,使得活性碳填充物119占据共振空间SP11的比率仍然大于70%。
请参照图7,其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310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间隙G31的宽度W31大于第一喇叭单体311的宽度W41(或第一振动膜311f的宽度(未绘示)),第二间隙G32的宽度W32大于第二喇叭单体312的宽度W32(或第二振动膜312f的宽度(未绘示))。第一间隙G31环绕第一喇叭单体311,第二间隙G32环绕第二喇叭单体312。也就是说,活性碳填充物319并未接触第一喇叭单体311及第二喇叭单体312。如此一来,可避免活性碳填充物319影响第一振动膜311或第二振动膜312f的振动。
请参照图8,其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410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活性碳填充物419包括第一填充物419a及一第二填充物419b,第二填充物419b环绕第一填充物419a。第一填充物419a的气孔的分布与第二填充物419b的气孔的分布并不相同。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填充物419a的气孔的分布密集度高于第二填充物419b的气孔的分布密集度。
请参照图9,其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510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活性碳填充物519并未环绕第一喇叭单体511及第二喇叭单体512。没有环绕第一喇叭单体511及第二喇叭单体512的活性碳填充物519也能够吸收部分的声波,使得驻波干扰的现象能够有效降低。
上述各种实施例利用活性碳填充物来吸收部分的声波,使得两个以上的喇叭单体的驻波干扰现象能够减少,进而避免部分音域衰减,也使频率响应朝向低频延伸并改善总谐波失真。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音箱,具有一共振空间;
一第一喇叭单体,设置于该音箱内;
一第二喇叭单体,设置于该音箱内;以及
一活性碳填充物,设置于该音箱内,该活性碳填充物占据该共振空间的比率大于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音箱为密闭式音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音箱具有至少一开孔,该至少开孔的面积的和小于0.1平方公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活性碳填充物占据该共振空间的比率为96~99.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活性碳填充物与该第一喇叭单体的至少一部份间隔一第一间隙,该活性碳填充物与该第二喇叭单体的至少一部份间隔一第二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隙占据该共振空间的比率为0.1~2%,该第二间隙占据该共振空间的比率为0.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间隙的大小实质上相同于该第二间隙的大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活性碳填充物具有多个气孔,该些气孔实质上均匀分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活性碳填充物包含多个活性碳颗粒及一载体。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扬声器,包括:
一音箱,具有一共振空间;
一第一喇叭单体,设置于该音箱内;
一第二喇叭单体,设置于该音箱内;及
一活性碳填充物,设置于该音箱内,该活性碳填充物占据该共振空间的比率大于70%;以及
一音效处理电路,用以提供一声音信号至该扬声器。
CN201610985004.9A 2016-09-02 2016-10-24 抗干扰的扬声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78011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8386 2016-09-02
TW105128386A TWI642308B (zh) 2016-09-02 2016-09-02 抗干擾之揚聲器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1126A true CN107801126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3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85004.9A Pending CN107801126A (zh) 2016-09-02 2016-10-24 抗干扰的扬声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1126A (zh)
TW (1) TWI6423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3403B (zh) * 2020-01-02 2022-01-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颗粒、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1417A (zh) * 2005-03-30 2008-03-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吸音结构体
CN101167404A (zh) * 2005-03-28 2008-04-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装置
CN101783981A (zh) * 2010-03-19 2010-07-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和电视机
CN102811390A (zh) * 2011-05-30 2012-12-05 启东风华电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立体音箱
CN204014013U (zh) * 2014-07-02 2014-12-10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音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8719B2 (en) * 2013-03-06 2015-09-29 Htc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5100983B (zh) * 2014-04-30 2018-05-01 清华大学 耳机
CN204498363U (zh) * 2015-04-13 2015-07-2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吸音组件及设有该吸音组件的扬声器模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7404A (zh) * 2005-03-28 2008-04-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装置
CN101151417A (zh) * 2005-03-30 2008-03-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吸音结构体
CN101783981A (zh) * 2010-03-19 2010-07-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和电视机
CN102811390A (zh) * 2011-05-30 2012-12-05 启东风华电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立体音箱
CN204014013U (zh) * 2014-07-02 2014-12-10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2308B (zh) 2018-11-21
TW201813412A (zh) 2018-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e et al. Sound absorption of a finite flexible micro-perforated panel backed by an air cavity
CN105101020B (zh) 一种改善骨传导扬声器音质的方法及骨传导扬声器
CN204206450U (zh) 一种抑制骨传导扬声器漏音的骨传导扬声器
CN103716739B (zh) 一种抑制骨传导扬声器漏音的方法及骨传导扬声器
AU4520599A (en) Resonant panel-form loudspeaker
CN104869508A (zh) 一种电声转换装置
CN110176222B (zh) 一种显示发声面板及终端设备
CN110018808A (zh) 一种音质调整方法及装置
EP333846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late loudspeakers using modal crossover networks
WO2007115992A2 (en) Piezoelectric loudspeaker
CN107801126A (zh) 抗干扰的扬声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DE102015104478A1 (de) Flachlautsprecher
Jiang et al. Sound radiation of panel-form loudspeaker using flat voice coil for excitation
US20060153412A1 (en) Speaker device for improving mid/high-range frequencies
CN105551478A (zh) 一种磁力负刚度多频吸声装置及方法
CN207304903U (zh) 磁路系统及喇叭单体
WO2013100862A2 (en) Mirror vibration speaker
CN2744105Y (zh) 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率的抗噪耳机及配套装置
Sun et al. Design of microspeaker module considering added stiffness
CN2822083Y (zh) 内磁大音圈平板扬声器
Sharifzadeh Mirshekarloo et al. Transparent piezoelectric film speakers for active noise mitigation
CN201667714U (zh) 压电式扬声器
US11849295B2 (en) Flat loudspeaker
JP2004506360A (ja) 撓み波ラウドスピーカ
Giouvanakis et al. Control of resonant low-frequency noise simulations in different areas of small spaces using compound sour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