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6373A - 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6373A
CN107786373A CN201710954847.7A CN201710954847A CN107786373A CN 107786373 A CN107786373 A CN 107786373A CN 201710954847 A CN201710954847 A CN 201710954847A CN 107786373 A CN107786373 A CN 107786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inbound
connection
address
monitor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48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6373B (zh
Inventor
林克全
杨杰
邓凡
索智鑫
胡璇
赵静
赵旭
梁景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548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6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6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6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其方法包括: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集合,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根据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和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拓扑关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业务系统内服务器集合的监控,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个服务器的入站连接数据和出站连接数据,并根据入站连接数据和出站连接数据,生成服务器的拓扑关系,提高了管理系统配置的效率。

Description

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企业的业务系统涉及多台服务器,工作过程中,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常常需要访问大量的服务器和被大量外部服务器的访问,致使服务器间的连接关系时常变化,不能准确获取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的连接关系。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不能准确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的连接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
一种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包括:
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集合,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入站连接IP地址和以及入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出站连接IP地址和/或出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根据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和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拓扑关系。
一种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装置,包括:
入站连接数据获取模块,用于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集合,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入站连接IP地址和以及入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出站连接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出站连接IP地址和/或出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拓扑关系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和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拓扑关系。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业务系统内服务器集合的监控,分别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个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和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根据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和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获取出站连接IP地址集合和出站连接TCP端口集合,并分别根据所述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和出站连接IP地址集合、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和出站连接TCP端口集合,生成服务器的拓扑关系,准确获取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的连接关系,提高了管理系统配置的效率。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方法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准确获取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的连接关系,提高对业务系统配置管理的效率。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方法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设备,通过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准确获取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的连接关系,提高对业务系统配置管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为一具体应用场景下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的拓扑简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中的步骤虽然用标号进行了排列,但并不用于限定步骤的先后次序,除非明确说明了步骤的次序或者某步骤的执行需要其他步骤作为基础,否则步骤的相对次序是可以调整的。
请参阅图1,图1为一实施例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1,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集合,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入站连接IP地址和/或入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服务器集合为被监控的同一个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的集合,入站连接为除本服务器外,其他服务器对本服务器发起的访问,监控数据包括:进程、协议、本地地址和端口、外部地址和端口、状态等,入站连接IP地址为对本服务器发起访问的服务器的IP地址,入站连接TCP端口信息为对本服务器发起访问的服务器的TCP端口信息,TCP端口的范围为1~65535。
步骤S12,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出站连接IP地址和/或出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各服务器为业务系统中所有被监控的服务器,出站连接IP地址为本服务器发起访问的服务器的IP地址,出站连接TCP端口信息为本服务器发起访问的服务器的TCP端口信息。
步骤S13,根据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和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拓扑关系。
其中,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出站连接IP地址和出站连接TCP端口信息,所述服务器拓扑关系为服务器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上述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通过对业务系统内服务器集合的监控,分别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个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和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根据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和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获取出站连接IP地址集合和出站连接TCP端口集合,并分别根据所述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和出站连接IP地址集合、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和出站连接TCP端口集合,生成服务器的拓扑关系,准确获取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的连接关系,提高了对业务系统配置管理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中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按照设定的时间周期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其中,针对各服务器,每次获取该服务器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入站连接IP地址的集合;和/或,入站连接使用的TCP端口的集合。其中,设定的时间周期可以为一周。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服务器集合中第x个服务器,第j次获取该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x_Inj为:
IPx_Inj={IP1,IP2…,IPm};
针对第x个服务器,获取入站连接IP地址c次,得到该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x_In为:
IPx_In=IPx_In1+…+IPx_Inj+…+IPx_Inc;
所述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涉及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_In为:
IP_In=IP1_In+IP2_In+…+IPn_In;
其中,m表示第x个服务器第j次时的入站连接的IP地址的总数,n表示服务器集合中服务器的数量。
具体的,针对第x个服务器,获取入站连接IP地址c次,得到该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包括:
第1次获取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x_In1={IP1,IP2…,IPm};
第j次获取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x_Inj={IP1,IP2…,IPm};
第c次获取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x_Inc={IP1,IP2…,IPm};
则该服务器IPx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x_In为:
IPx_In=IPx_In1+…+IPx_Inj+…+IPx_Inc。
则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包括:
第一个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
IP1_In=IP1_In1+…+IP1_Inj+…+IP1_Inc;
第x个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
IPx_In=IPx_In1+…+IPx_Inj+…+IPx_Inc;
第n个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
IPn_In=IPn_In1+…+IPn_Inj+…+IPn_Inc。
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得到业务系统涉及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_In为:
IP_In=IP1_In+IP2_In+…+IPn_In。
其中,m表示第x个服务器第j次时的入站连接的IP地址的总数,n表示服务器集合中服务器的数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服务器集合中第x个服务器,第j次获取该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IPx_Portj为:
IPx_Portj={Port1,Port2,…,Portm};
针对第x个服务器,获取入站连接TCP端口c次,得到该服务器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IPx_Port为:
IPx_Port=IPx_Port1+…+IPx_Portj+…+IPx_Portc;
所述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涉及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IP_Port为:
IP_Port=IP1_Port+…+IPx_Port+…+IPn_Port;
其中,m表示第x个服务器第j次时的入站连接的TCP端口的总数,n表示服务器集合中服务器的数量。
具体的,针对第x个服务器,获取入站连接TCP端口c次,得到该服务器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包括:
第1次获取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IPx_Port1={Port1,Port2,…,Portm};
第j次获取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IPx_Portj={Port1,Port2,…,Portm};
第c次获取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IPx_Portc={Port1,Port2,…,Portm};
则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包括:
第一个服务器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为:
IP1_Port=IP1_Port1+…+IP1_Portj+…+IP1_Portc;
第x个服务器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为:
IPx_In=IPx_In1+…+IPx_Inj+…+IPx_Inc;
第n个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
IPn_In=IPn_In1+…+IPn_Inj+…+IPn_Inc。
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得到业务系统涉及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IP_Port为:
IP_Port=IP1_Port+…+IPx_Port+…+IPn_Port;
其中,m表示第x个服务器第j次时的入站连接的TCP端口的总数,n表示服务器集合中服务器的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2中所述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对于服务器集合中的任一服务器,遍历其他各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得到包含所述任一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根据所述包含所述任一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确定所述任一服务器所对应的出站服务器集合;根据出站服务器集合中的各服务器的IP地址,得到所述任一服务器的出站连接IP地址集合。其中,所述得到包含所述任一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为服务器集合中任一服务器访问的服务器的集合,该访问的服务器属于服务器集合中的服务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2中所述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还可包括:对于服务器集合中任一服务器,遍历其他服务器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得到包含所述任一服务器的TCP端口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根据所述包含所述任一服务器的TCP端口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确定所述任一服务器所对应的出站服务器集合;根据所述出站服务器集合中的各服务器与所述任一服务器连接的TCP端口,得到所述任一服务器的出站连接TCP端口集合。其中,包含所述任一服务器的TCP端口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为服务器集合中任一服务器的端口与服务器集合中其他服务器端口连接的端口集合。
请参阅图2,图2为一实施例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所示一实施环境用于实现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所述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包括:监控服务器,服务器集合IPList及外部服务器IP。其中,服务器集合IPList包括服务器(IP1,IP2…,IPx,…,IPn),则
服务器集合:IPList={IP1,IP2…,IPx,…,IPn}。
对于服务器集合IPList中第x个服务器,c次检测到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x_In为:
IPx_In=IPx_In1+IPx_In2+…+IPx_Inc;
则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c次检测到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_In为:
IP_In=IP1_In+IP2_In+…+IPn_In。
遍历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_In,得到所有包含第x个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0<i<j<n):IPi_In,…,IPj_In;
则第x个服务器的出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x_Out={IPi,…,IPj}。
具体的,如图3所示,图3为一具体应用场景下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的拓扑简图。
服务器集合IPlist={IP1,IP2,IP3,IP4,IP5};
对于服务器集合IPList中的服务器IP3,IP3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为:
IP3_In={IP2,IP5,IP6,IP9};
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分别为:
IP1_In={IP2,IP4,IP6,IP8};
IP2_In={IP5,IP3,IP7,IP8};
IP3_In={IP2,IP5,IP6,IP9};
IP4_In={IP2,IP3,IP7,IP9};
IP5_In={IP1,IP3,IP10}。
遍历IP1_In,IP2_In,IP3_In,IP4_In,IP5_In;得出含有IP3的集合为:IP2_In,IP4_In,IP5_In;则服务器IP3的出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3_Out={IP2,IP4,IP5};根据IP3_Out和IP3_In,得到如图3的服务器IP3的拓扑关系图。
请参阅图4,图4为一实施例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包括:
入站连接数据获取模块310,用于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集合,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入站连接IP地址和以及入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服务器集合为被监控的同一个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的集合,入站连接为除本服务器外,其他服务器对本服务器发起的访问,监控数据包括:进程、协议、本地地址和端口、外部地址和端口、状态等,入站连接IP地址为对本服务器发起访问的服务器的IP地址,入站连接TCP端口信息为对本服务器发起访问的服务器的TCP端口信息,TCP端口的范围为1~65535。
出站连接数据获取模块320,用于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出站连接IP地址和/或出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各服务器为业务系统中所有被监控的服务器,出站连接IP地址为本服务器发起访问的服务器的IP地址,出站连接TCP端口信息为本服务器发起访问的服务器的TCP端口信息。
拓扑关系生成模块330,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和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拓扑关系。
其中,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出站连接IP地址和出站连接TCP端口信息,所述服务器拓扑关系为服务器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上述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装置,通过入站连接数据获取模块310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以及出站连接数据获取模块320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并通过拓扑关系生成模块330根据获取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和出站连接监控数据,生成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拓扑关系,准确获取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的连接关系,提高了管理业务系统配置的效率。
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
该计算机设备,其处理器执行程序时,通过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从而可以准确获取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的连接关系,提高管理业务系统配置的效率。
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
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处理器执行程序时,通过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从而可以准确获取业务系统内的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的连接关系,提高管理业务系统配置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集合,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入站连接IP地址和/或入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出站连接IP地址和/或出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根据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和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拓扑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
按照设定的时间周期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
其中,针对各服务器,每次获取该服务器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和/或,入站连接使用的TCP端口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服务器集合中第x个服务器,第j次获取该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x_Inj为:
IPx_Inj={IP1,IP2…,IPm};
针对第x个服务器,获取入站连接IP地址c次,得到该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x_In为:
IPx_In=IPx_In1+…+IPx_Inj+…+IPx_Inc;
所述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涉及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IP_In为:
IP_In=IP1_In+IP2_In+…+IPn_In;
其中,m表示第x个服务器第j次时的入站连接的IP地址的总数,n表示服务器集合中服务器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
对于服务器集合中的任一服务器,遍历其他各服务器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得到包含所述任一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
根据所述包含所述任一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入站连接IP地址集合,确定所述任一服务器所对应的出站服务器集合;
根据所述出站服务器集合中的各服务器的IP地址,得到所述任一服务器的出站连接IP地址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服务器集合中第x个服务器,第j次获取该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IPx_Portj为:
IPx_Portj={Port1,Port2,…,Portm};
针对第x个服务器,获取入站连接TCP端口c次,得到该服务器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IPx_Port为:
IPx_Port=IPx_Port1+…+IPx_Portj+…+IPx_Portc;
所述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涉及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IP_Port为:
IP_Port=IP1_Port+…+IPx_Port+…+IPn_Port;
其中,m表示第x个服务器第j次时的入站连接的IP地址的总数,n表示服务器集合中服务器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
对于服务器集合中的任一服务器,遍历其他服务器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得到包含所述任一服务器的TCP端口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包含所述任一服务器的TCP端口的入站连接TCP端口集合,确定所述任一服务器所对应的出站服务器集合;
根据所述出站服务器集合中的各服务器与所述任一服务器连接的TCP端口,得到所述任一服务器的出站连接TCP端口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CP端口的范围为1~65535。
8.一种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站连接数据获取模块,用于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集合,获取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入站连接IP地址和以及入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出站连接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服务器对应的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分别得到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出站连接监控数据;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包括出站连接IP地址和/或出站连接TCP端口信息;
拓扑关系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集合中各服务器的所述入站连接监控数据和所述出站连接监控数据,得到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服务器拓扑关系。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54847.7A 2017-10-13 2017-10-13 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07786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4847.7A CN107786373B (zh) 2017-10-13 2017-10-13 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4847.7A CN107786373B (zh) 2017-10-13 2017-10-13 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6373A true CN107786373A (zh) 2018-03-09
CN107786373B CN107786373B (zh) 2021-08-31

Family

ID=61434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4847.7A Active CN107786373B (zh) 2017-10-13 2017-10-13 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63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4921A (zh) * 2021-10-21 2022-01-07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日志和图的动态网络拓扑图生成方法、系统、处理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1843A1 (en) * 2000-11-30 2002-06-0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topology discovery
CN1558615A (zh) * 2004-01-14 2004-12-2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系统及其方法
CN101873237B (zh) * 2010-06-13 2012-02-22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维护集群中的成员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39905A (zh) * 2011-09-30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16824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ip层的网络拓扑识别方法和设备
CN106161339A (zh) * 2015-03-26 2016-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获取ip访问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1843A1 (en) * 2000-11-30 2002-06-0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topology discovery
CN1558615A (zh) * 2004-01-14 2004-12-2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系统及其方法
CN101873237B (zh) * 2010-06-13 2012-02-22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维护集群中的成员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39905A (zh) * 2011-09-30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16824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ip层的网络拓扑识别方法和设备
CN106161339A (zh) * 2015-03-26 2016-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获取ip访问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4921A (zh) * 2021-10-21 2022-01-07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日志和图的动态网络拓扑图生成方法、系统、处理设备、存储介质
CN113904921B (zh) * 2021-10-21 2024-04-30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日志和图的动态网络拓扑图生成方法、系统、处理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6373B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7989B (zh) 网页下载时间分析
CN105871602B (zh) 一种统计流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82690B (zh) 一种网络拓扑的被动发现设备及其发现方法
CN101431440B (zh) 一种流量监控方法和设备
CN105100015B (zh) 一种采集互联网访问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0744B (zh) Ip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9936474B (zh) 一种生成网络拓扑图的方法及设备
CN108063837A (zh) 动态ip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027595A (zh) 用于cdn节点的访问日志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059847B (zh) 一种用户刷单行为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794175B (zh) 输送web内容的系统的性能度量
CN107800603A (zh) 内网用户基于vpn 访问前端设备的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938524B (zh) 基于流量代理的物联网终端敏感信息泄露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9818820A (zh) 流量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95039B (zh) 一种校园网认证系统日志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CN108984433A (zh) 缓存数据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3997412A (zh) 管理信息库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系统
CN106067879A (zh) 信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899444A (zh) 一种针对多局域网的终端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8200023A (zh) 无感知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813114B (zh) 一种确定接入共享主机方法及装置
CN106888268A (zh) 一种域名的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7786373A (zh) 生成服务器拓扑关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8768849A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14208A (zh) 一种设备纳入网管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