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6251B -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 - Google Patents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6251B
CN107786251B CN201610718185.9A CN201610718185A CN107786251B CN 107786251 B CN107786251 B CN 107786251B CN 201610718185 A CN201610718185 A CN 201610718185A CN 107786251 B CN107786251 B CN 107786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ne tuning
sector
beam fine
respo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181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6251A (zh
Inventor
闫莉
龙彦
吴霁
林英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181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625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7537 priority patent/WO20180364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6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251A/zh
Priority to US16/278,404 priority patent/US1101212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6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该方法包括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到的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为该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该第一码字用于对该发送设备与该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该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根据为该多个应答设备所分配的多个码字,该发起设备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本发明实施例中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Description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802.11ad是工作在60GHz频段下的一种无线通信标准,但是60GHz的高频段带来了路径损耗大的问题,因此在60GHz通信中,主要使用定向天线下的波束赋形(Beamforming,BF)来提高天线的增益。与传统的全向天线不同,定向天线能将发射的电磁波能量集中在某个较窄的方向角上,而接收天线也能将自己的接收方向对向某个较窄的方向角上,这样便可以提高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增益,能够有效地抗路径损耗。但数据的发射方和接收方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才能将两者的最佳发射波束和最佳接收波束的方向匹配在一起,以获得最大的增益,这个过程称为波束赋形训练(Beamforming Training,BFT)。这一过程由收发双方发送双向的扇区扫描帧(Sector Sweep Frames)来实现。BF过程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扇区级扫描(Sector-Level Sweep,SLS),这一阶段应答方和发起方通过双方扇区扫描帧的交互确定双方的最佳发送波束;第二个子过程为波束微调(BeamRefinement Protocol,BRP),这一过程双方通过BRP帧确定双方的最佳发送和接收波束。
802.11ad中仅支持单用户的波束赋形训练,而802.11ay要求支持多用户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U-MIMO),根据802.11ad的波束赋形训练机制,在802.11ay多用户场景下需要发送方和各个应答方逐个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导致赋形训练的持续时间很长,波束训练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多用户的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该方法能够提高多用户的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到的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为该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该第一应答设备为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该第一码字用于对该发送设备与该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该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
根据为该多个应答设备所分配的多个码字,该发起设备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应理解,发送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送该码字指示信息。例如,发起设备可以在波束赋形训练中的某一个阶段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码字指示信息,下面将分情况分别举例进行描述。
第一种情况: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
具体而言,在SLS阶段的SSW Feedback阶段,该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扇区扫描反馈(SSW Feedback)帧,该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后续的波束赋形训练中该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具体地,在后续地SSW-ACK、BRP-setup、MID中的BRP-Feedback、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以此来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因为多个STA同时与PCP/AP进行训练时发送帧导致的碰撞。
应理解,在实际进行的波束赋形训练中可以包括BRP阶段,也可以不包括BRP阶段,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保留比特位中承载码字指示信息,即可以分配给各应答方离线设计的正交码字,不需要对现有MAC帧结构做变化,与现有技术保持了兼容性。
在第一种情况下,该发起设备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包括:
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其中,该发起设备接收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暂停帧,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该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
可选地,该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 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还可以包括BRP阶段,因此,该发起设备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该发起设备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波束微调帧,其中,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获取该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该发起设备接收该第一应答设备使用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该发起设备获取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在BRP-setup阶段,PCP/AP可以利用多天线阵列在多个方向同时给多用户发送BRP帧;各个用户利用正交码也可以同时回复PCP/AP BRP帧。因此,能够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暂停帧,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可选地,该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可选地,在第一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还可以包括MID阶段。因此,该发起设备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该发起设备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在MID的BRP-Feedback阶段,PCP/AP可以利用多天线阵列在多个方向同时给多个STA发送BRP-Feedback,减少发送时间和冲突。各个STA也可以利用正交码同时回复PCP/AP BRP-Feedback,同样大大缩减了发送时间并减少了冲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暂停帧,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该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可选地,在第一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还可以包括BC阶段。因此,该发起设备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可以包括:
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该发起设备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在BC的BRP-Feedback阶段,PCP/AP可以利用多天线阵列在多个方向同时给多个STA发送BRP-Feedback,减少发送时间和冲突。各个STA也可以利用正交码字同时回复PCP/AP BRP-Feedback,同样大大缩减了发送时间并减少了冲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四暂停帧,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该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上文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码字指示信息的第一种情况。即在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
下面描述第二种情况,在MID后的BRP feedback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
可选地,该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每个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种情况中携带码字指示信息的具体方案与第一种情况中的方案相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二种情况中,SLS阶段和BRP setup阶段可以与现有的802.11ad中波束赋形训练的相应阶段对应,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并且,在第二种情况中的BC过程与情况一种的BC过程类似,该第二种情况中的BC过程可以参见上述第一种情况中的BC过程的相应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MID中的BRP 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后续的波束赋形训练中该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具体地,在后续地MID中的BRP-Feedback、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以此来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因为多个STA同时与PCP/AP进行训练时发送帧导致的碰撞。
下面描述第三种情况,在I-BC中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
可选地,该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该发起设备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向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确定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该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该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种情况中携带码字指示信息的具体方案与第一种情况中的方案相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三种情况中,SLS阶段、BRP setup阶段核MID阶段,可以与现有的802.11ad中波束赋形训练的相应阶段对应;并且,IBC中的Feedback过程与情况一中IBC中的Feedback过程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BC中的I-BC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后续的波束赋形训练中该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具体地,在后续地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以此来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因为多个STA同时与PCP/AP进行训练时发送帧导致的碰撞。
下面描述第四种情况,在I-BC后的feedback中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
可选地,该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多个应答设备中每个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七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四种情况中携带码字指示信息的具体方案与第一种情况中的方案相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四种情况中,SLS阶段、BRP setup阶段、MID阶段和BC阶段可以与现有的802.11ad中波束赋形训练的相应阶段对应。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发起设备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可以包括该发起设备采用该每个应答设备的码字与该每个应答设备进行下一次的波束赋形训练。
具体而言,在第四种情况下的下一次波束赋形训练过程与在第一种情况下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类似,区别在于,在第四中情况下,在SSW Feedback阶段,发起设备可以按照不同的码字通过对应与各个应答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同时向多个应答设备发送SSWFeedback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I-BC后的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下一次的波束赋形训练中该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以此来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因为多个STA同时与PCP/AP进行训练时发送帧导致的碰撞。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应答设备或发起设备与应答设备之前传输的BRP帧,而不应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应答设备、第三应答设备和第四应答可以为同一个应答设备,也可以为不同的应答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该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为该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该第一应答设备为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该第一码字用于对该发送设备与该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该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
根据为该第一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其中,在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除该第一应答设备之外的应答设备根据所分配的码字同时也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应理解,该第二方面与上述第一方面对应,第一方面的执行主体为发起设备,第二方面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应答设备,应答侧的方法的相应特征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发起设备侧的相应描述,因此,为了简洁,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可选地,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该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包括:
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选地,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一暂停帧,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该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
可选地,该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获取该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该第一应答设备使用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该发起设备获取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二暂停帧,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可选地,该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三暂停帧,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该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替代地,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替代地,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发送的第三波束微调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确定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该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该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选地,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包括:
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四暂停帧,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该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替代地,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七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具体地,在SSW Feedback、SSW-ACK、BRP-setup、MID中的BRP-Feedback、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BRP帧的保留比特位中承载码字指示信息,即可以分配给各应答方离线设计的正交码字,不需要对现有MAC帧结构做变化,与现有技术保持了兼容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 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发起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发起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答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应答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发起设备,该发起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答设备,该应答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通信系统的场景图。
图2是一种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SSW Feedback帧结构示意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I-TXSS阶段示意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I-TXSS阶段时序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R-TXSS与SSW-Feedback阶段示意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R-TXSS与SSW-Feedback阶段时序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SSW-ACK阶段示意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SSW-ACK阶段时序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丢包重传过程的示意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暂停帧结构示意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BRP-setup阶段示意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BRP-setup阶段时序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R-MID阶段示意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R-MID阶段时序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I-MID阶段示意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I-MID阶段时序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MID中的BRP-Feedback阶段示意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MID中的BRP-Feedback阶段示意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R-BC阶段示意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R-BC阶段时序框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I-BC阶段示意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I-BC阶段时序框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BC中的BRP-Feedback阶段示意框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中BC中的BRP-Feedback阶段时序框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起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答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起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应答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适用于WLAN当前采用的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系列协议中的任意一种协议。WLA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基本服务集中的网络节点包括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站点(station,STA)。IEEE 802.11ad在原有的BSS基础上,引入个人基本服务集(Personal Basic Service Set,PBSS)和个人基本服务集控制节点(PBSS Control Point,PCP)。每个个人基本服务集可以包含一个AP/PCP和多个关联于该AP/PCP的站点。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起方也可以称为发起设备,应答方也可以称为应答设备,下文不再一一说明。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可以是WLAN中用户站点(Station,STA),该用户站点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接入终端、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该STA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局域网(例如Wi-Fi)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也可以是WLAN中AP/PCP,AP/PCP可用于与接入终端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通信,并将接入终端的数据传输至网络侧,或将来自网络侧的数据传输至接入终端。
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以将本发明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在Wi-Fi系统中的执行过程和动作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传输数据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场景系统可以是WLAN系统,图1的系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AP/PCP101和一个或者多个STA102,图1以一个AP/PCP和两个STA为例。AP/PCP101和STA102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标准进行无线通信。其中,AP/PCP101和STA102之间可以采用多用户多入多出技术(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U-MIMO)进行无线通信。
本文中,为了使得本发明实例的方案便于理解,在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的实施例之前,在下文中首先对现有的802.11协议中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进行介绍。
例如,如图2所示,在802.11ad标准的波束赋形训练中,其束赋形训练过程包括SLS阶段,可选地,还可以包括BRP阶段。
其中SLS阶段主要做发起方和应答方的发送扇区训练,其包括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Initiator-Transmit Sector Sweep,I-TXSS),应答方发送扇区扫描(Responder-Transmit Sector Sweep,R-TXSS),扇区扫描反馈(Sector Sweep Feedback,SSW-Feedback),扇区扫描确认(Sector Sweep ACK,SSW-ACK)四个子阶段;
可选的BRP阶段主要包括波束微调建立(BRP-setup)、多扇区标识(MultipleSector Identifier,MID)和波束组合(Beam Combining,BC)子阶段;其中MID包括应答方多扇区标识(Responder-Multiple Sector Identifier,R-MID)与发起方多扇区标识(Initiator-Multiple Sector Identifier,I-MID)子阶段;BC包括发起方波束组合(Initiator-Beam Combining,I-BC)和应答方波束组合(Responder-Beam Combining,R-BC)阶段。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起方也可以称为发起设备,应答方也可以称为应答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下面结合图2详细描述在802.11ad标准的波束赋形训练具体实现过程,具体地,如图2所示,802.11ad标准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包括:
201,I-TXSS阶段。
具体而言,I-TXSS阶段用于训练发起方的发送扇区。例如,发起方(Initiator)在其各个扇区(Sector)上发送信标帧(Beacon)来发现应答方(Responder),应答方此时以准全向模式来接收Beacon帧。
202,I-TXSS阶段。
具体而言,I-TXSS阶段用于训练应答方的发送扇区。例如,应答方在其各个扇区上发送扇区扫描(Sector Sweep,SSW)帧,并反馈上一阶段发起方的最佳发送扇区,发起方以准全向模式来收SSW帧;
203,SSW-Feedback阶段。
具体而言,SSW-Feedback阶段用于发起方反馈应答方的最佳发送扇区。例如,发起方在其上一步指定的最佳发送扇区上发送SSW-Feedback帧,该SSW-Feedback帧指示应答方的最佳发送扇区,应答方此时以准全向模式来接收SSW-Feedback帧。
204,SSW-ACK阶段。
具体而言,SSW-ACK阶段用于应答方反馈发起方的最佳的发送扇区。例如,应答方在其上一步指定的最佳发送扇区上发送SSW-ACK帧,该SSW-ACK帧指示发起方的最佳发送扇区,发起方此时以准全向模式来接收SSW-ACK帧。
205,BRP-setup阶段。
具体而言,BRP-setup阶段可以为下一个BRP阶段或者波束微调训练(beamrefinement transactions)交换一些必要的信息。例如,发起方和应答方分别通过上一阶段确定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波束微调(BRP)帧,对应地,应答方和发起方通过全向模式接收该波束微调帧,该波束微调帧用于对方获取各自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206,R-MID阶段。
具体而言,R-MID阶段用于训练发起方的接收扇区。例如,应答方以准全向模式来发BRP帧,发起方在其各个扇区上收BRP帧;
207,I-MID阶段。
具体而言,I-MID阶段用于训练应答方的接收扇区。例如,发起方以准全向模式来发BRP帧,并通过BPR帧反馈上一阶段发起方的最佳接收扇区,应答方在其各个扇区上收BRP帧。
208,BRP-Feedback阶段。
具体而言,BRP-Feedback阶段用于应答方反馈应答方的最佳接收扇区,例如,应答方在其之前指定的最佳发送扇区上发送BRP-Feedback帧,该BRP-Feedback帧指示应答方的最佳接收扇区,发起方此时以准全向模式来接收BRP-Feedback帧。
209,BRP-Feedback阶段
具体而言,BRP-Feedback阶段用于发起方反馈发起方的最佳接收扇区。例如,发起方在其之前指定的最佳发送扇区上发送BRP-Feedback帧,该BRP-Feedback帧指示发起方的最佳接收扇区,应答方此时以准全向模式来接收BRP-Feedback帧。
210,R-BC阶段。
具体而言,R-BC阶段用于训练得到按照质量排序的应答方到发起方(即上行链路)波束对列表。例如,应答方在SLS阶段得到的发送扇区列表中逐个发送BRP帧,发起方在MID阶段得到的接收扇区列表中逐个进行接收。
211,I-BC阶段。
具体而言,I-BC阶段用于训练得到按照质量排序的发起方到应答方(即下行链路)波束对列表。例如,发起方在SLS阶段得到的发送扇区列表中逐个发送BRP帧,应答方在MID阶段得到的接收扇区列表中逐个进行接收。
212,BRP-Feedback阶段
具体而言,BRP-Feedback阶段用于应答方反馈最佳下行链路波束对列表,应答方在其之前指定的最佳扇区上发送BRP-Feedback帧,BRP-Feedback帧指示最佳下行链路波束对,发起方此时以准全向模式来接收BRP-Feedback帧。
213,BRP-Feedback阶段
具体而言,BRP-Feedback阶段用于发起方反馈最佳上行链路波束对列表,发起方在其之前指定的最佳扇区上发送BRP-Feedback帧,BRP-Feedback帧指示最佳上行链路波束对,应答方此时以准全向模式来接收BRP-Feedback帧。
在802.11ad中通过以上步骤完成发起方与应答方的发送波束以及接收波束训练。
应理解,图2实施例仅是实例性的,具体地,802.11ad中波束赋形训练的过程可参照现有的标准中的相应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再具体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802.11ad中仅支持单用户的波束赋形训练,在802.11ad中并没有给出多用户时的波束训练过程,当演进到802.11ay支持多用户场景时,如果按照图2中的训练机制会使得波束训练过程持续时间很长,而且由于多用户并发训练导致的碰撞会使得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训练很低效。
具体而言,802.11ad中的波束赋形训练技术推演到802.11ay中的MU-MIMO场景下,由于需要PCP/AP依次与STA进行BFT,当用户量较大时,波束训练过程会变得很冗长而且低效,具体而言,在MU-MIMO场景下,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SSW-ACK阶段,各个STA逐个回复PCP/AP SSW-ACK帧,这会使得SSW-ACK持续时间很长,而且容易发生碰撞而需要重发。
BRP-setup阶段,PCP/AP逐个给各个用户发BRP帧,这个过程随着用户量的增加,需要时间较长;且多用户并发时很容易发生碰撞导致重发。
在MID中的BRP-Feedback阶段,随着用户量的增加,PCP/AP要与多个用户逐个做BRP-Feedback,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较长,且容易发生碰撞导致重发。
在BC中的BRP-Feedback阶段,随着用户量的增加,PCP/AP要与多个用户逐个做BRP-Feedback,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较长,且容易发生碰撞导致重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简化802.11ay中多用户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通过码字的不同区分不同的应答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同时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以发起设备为AP/PCP,应答设备为STA为例进行描述,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WLAN系统中,该WLAN系统可以包括发起设备和多个应答设备,具体地,如图3所示的方法包括:
310,发起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
具体而言,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到的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为该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该第一应答设备为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该第一码字用于对该发送设备与该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该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
320,发起设备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具体而言,根据为该多个应答设备所分配的多个码字,该发起设备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应理解,在310中,发送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送该码字指示信息。例如,发起设备可以在波束赋形训练中的某一个阶段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码字指示信息,下面将分情况分别举例进行描述。
第一种情况: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
具体而言,在SLS阶段的SSW Feedback阶段,该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扇区扫描反馈(SSW Feedback)帧,该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后续的波束赋形训练中该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具体地,在后续地SSW-ACK、BRP-setup、MID中的BRP-Feedback、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以此来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因为多个STA同时与PCP/AP进行训练时发送帧导致的碰撞。
应理解,在实际进行的波束赋形训练中可以包括BRP阶段,也可以不包括BRP阶段,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具体而言,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帧结构如图4所示,该扇区扫描反馈帧包括帧控制字段(Frame Control)、帧持续时长字段(Duration)、目的地址即接收端MAC地址字段(RA)、源地址即发射端地址字段(TA)扇区扫描反馈字段(SSW Feedback)、波束微调请求字段(BRPrequest)、波束赋形链路维护字段(Beamformed Link Maintenance)和帧检测序列字段(FCS),其中,SSW-Feedback字段包括B0比特位至B8比特位的发起设备扇区扫描总扇区字段(Total Sectors in ISS)、B9-B10比特位的接收天线数目字段(Number of RX DMGAntennas)、B11-B15比特位的保留比特字段(Reserved)、B16比特位的调度请求字段(PollRequired)和B17-B23比特位的保留比特字段(Reserved)。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使用SSW-Feedback字段中B11-B15比特位的保留比特字段(Reserved)和/或B17-B23比特位的保留比特字段(Reserved)承载该码字指示信息,例如码字索引或码字序号(Code Index)。
例如,在WLAN系统中与发起设备关联的应答设备为32个,那么为了区分32个应答设备的码字,至少需要5比特(bits)告知应答设备所采用的码字序号。该5bits可以放在SSW-Feedback帧的SSW Feedback field预留的5bits位置(B11-B15)或可以放在SSW-Feedback帧的SSW Feedback field预留的7bits位置(B17-B23)中。若与该发起设备关联的应答设备为128个,那么需要7bits告知用户所采用的码子序号。该7bits可以放在SSW-Feedback帧的SSW Feedback field预留的7bits位置(B17-B23)中。当与发起设备关联的应答设备更多时,需要更多的比特位区分不同的码字序号时,可以同时使用SSW Feedback字段预留的5bits位置(B11-B15)和预留的7bits位置(B17-B23)来区分不同应答设备的码字的序号。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设好正交的码本,该正交码字可以包括多个互相正交的码字,也就是说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可以预先保存有所有的正交码字,即码本。该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应答设备对应的码字在码本中的索引(或序号)。因此,应答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指示的码字在码字中的索引(或序号)即可查找码本确定该应答设备对应的码字。
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码本的具体形式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各个应答设备的码字互相正交即可,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例设置互相正交的格雷(Golay)序列,不同的用户的格雷序列互相正交。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保留比特位中承载码字指示信息,即可以分配给各应答方离线设计的正交码字,不需要对现有MAC帧结构做变化,与现有技术保持了兼容性。
应理解,在第一种情况中,发起设备是在SLS阶段中的SSW-Feedback阶段为各个应答设备分配码字,应理解,完整的SLS阶段还可以包括其他的节点,其中在SSW-Feedback阶段之前还包括I-TXSS阶段和R-TXSS阶段,在SSW-Feedback阶段之后还可以包括SSW ACK阶段。
下面将描述在第一情况下的SLS阶段的完整的过程。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I-TXSS阶段:该过程训练PCP/AP的发送扇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正交码的I-TXSS与传统802.11ad的I-TXSS相同,PCP/AP在自己的各个扇区上发送SSW帧,例如Beacon帧来发现STA。举例而言,PCP/AP可以包括Z个天线,每个天线依次发送SSW帧,其中,天线1的M个扇区中的各个扇区依次发送SSW帧,两个扇区之间间隔短波束帧间间隔(Short Beamforming Interframe Spacing,SBIFS),两个天线之间的相邻扇区之间间隔长波束帧间间隔(Long Beamforming interframe Spacing,LBIFS)。在该过程中各个STA:STA1、STA2、...STAN,采用准全向模式来接收PCP/AP发送的Beacon帧;该过程完成后,各个STA根据接收到的PCP/AP各个扇区上发来的Beacon帧的接收质量,可以获得根据接收质量排序的PCP/AP对各个STA的发送扇区列表。
结合图7和图8描述R-TXSS过程与SSW-Feedback训练过程。
R-TXSS阶段:该过程训练各个STA的发送扇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正交码的R-TXSS与传统802.11ad的R-TXSS相同,在该过程中各个STA:STA1、STA2、...STAN,采用在自己各个扇区上定向发送SSW帧,PCP/AP采用准全向模式接收各个STA发送来的SSW帧;在该过程中各个STA发送的SSW帧中包含了该STA在I-TXSS过程中记录的PCP/AP的最优发送扇区的ID。
SSW-Feedback阶段:在R-TXSS过程中各个STA发送的SSW帧被PCP/AP正确接收后,正如上述第一种情况所描述的内容,PCP/AP会反馈SSW-Feedback帧给这些STA,并且,在SSW-Feedback帧中指示分配给各个STA的正交码字。该过程中PCP/AP发射SSW-Feedback帧的方向为R-TXSS阶段该STA指示的PCP/AP最优发送扇区方向。该过程中SSW-Feedback帧包含R-TXSS阶段各个STA的最优发送扇区的标识ID。其中,每一个应答方与发起方之间进行完R-TXSS阶段之后可以间隔中等波束帧间间隔(Medium Beamforming Interframe Spacing,MBIFS)再进行SSW-Feedback阶段。
SSW ACK阶段,在通过SSW-Feedback阶段,发送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码字后,在SSW ACK阶段中,发起设备即可以根据为该多个应答设备所分配的多个码字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相应地,在步骤320中,可以包括SSW ACK阶段的内容,即:
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SSW ACK)帧,其中,该发起设备接收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具体而言,如图9和图10所示,在SLS阶段的SSW-ACK阶段,各个STA用SSW-Feedback期间PCP/AP分配给各个STA:STA1、STA2、...STAN的正交码字对SSW-ACK帧进行扩频,其中,STA1-STAN分别使用码字(Code)1-CodeN对SSW-ACK帧进行扩频,并在SSW-Feedback过程中PCP/AP所指示的STA最优发送扇区方向上发送扩频后的SSW-ACK帧,PCP/AP采用准全向接收;由于每个STA的SSW-ACK帧均分配了一个不同的码字,在该过程中所有STA可以并发回复SSW-ACK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因此,各个应答设备可以同时回复PCP/AP SSW-ACK帧,能够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在320中,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如果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如果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如果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暂停帧,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该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
例如,如图11所示,在第一预设时间内,PCP/AP能够接收到STA1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SSW ACK)帧,且未接收到STA2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则,该发起设备向STA2重传该扇区扫描反馈帧(SSW Feedback retry);向STA1发送第一暂停帧(Frozen Frame),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STA1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STA2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STA1等待该发起设备向STA2发送该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在发起设备接收STA2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则各个STA根据各自分配的码字,例如STA1使用Code1,STA2使用Code2,执行下一阶段的信号(Next phase signaling)的传输。
应理解,该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具体而言,如前该,PCP/AP在已接收到正确回复的STA方向发射暂停帧(Frozenframe),令这些STA等待。在未收到正确回复的STA方向仍发射SSW Feedback帧。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暂停帧(Frozen frame)可以按照扇区扫描反馈帧(SSW-feedback frame)结构设计,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暂停帧可以包括:帧控制字段(Frame Control)、帧持续时间字段(Duration)、接收端MAC地址字段(RA)、发射端MAC地址字段(TA)与SSW-feedback帧中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SSW Feedback)对应的保留字段(Reserved)、与SSW-feedback帧中的波束微调请求字段(BRP request)对应的保留字段(Reserved)、波束链接维护字段(Beamformed Link Maintenance)和帧检测序列字段(FCS),
具体地,帧控制字段用于指定帧的类型,帧控制字段包括B0比特位至B1比特位的协议版本字段(Protocol Version)、B2比特位至B3比特位的类型字段(Type)、B4比特位至B7比特位的子类型字段(Subtype)、B8比特位至B11比特位的控制帧扩展字段(ControlFrame Extension)、B12比特位的能量管理字段(Power Management)、更多数据字段(MoreData)、保护帧字段(Protected Frame)和序号字段(Order)。其中,如下表1所示,表一中给出了类型字段取值(Type value)、子类型字段取值(Subtype value)、控制帧扩展字段(Control Frame Extension value)及其对应的功能描述(Description)。由表1可见,现有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的帧控制字段中仍预留有保留位。具体地,帧控制字段中的B11 B10 B9B8在取值为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为保留位,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B11B10 B9 B8取值为上述任一种的情况下来指定帧类型为暂停帧。例如,表1中在B11 B10 B9B8取值为0001,代表暂停帧。
表1
Figure GDA0002595712850000281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 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上文描述了第一种情况下的SLS阶段的整个过程,可选地,在该第一种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还可以包括BRP阶段,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赋形训练还可以包括BRP-setup阶段,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MID阶段,再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BC阶段。下面将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相应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320中,该发起设备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可以包括BRP阶段,即:
该发起设备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波束微调帧,其中,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获取该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该发起设备接收该第一应答设备使用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该发起设备获取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具体而言,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BRP-setup阶段:利用正交码字及PCP/AP的多个扇区,PCP/AP可以在对应的最佳发送扇区上同时向多个STA:STA1、STA2、...STAN发送BRP帧,各个STA以准全向的模式去接收PCP/AP的BRP帧;利用正交码字,各个STA可以在各种的最佳发送扇区上同时回复BRP帧给PCP/AP,此时PCP/AP以准全向的模式接收各个STA发送的BRP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在BRP-setup阶段,PCP/AP可以利用多天线阵列在多个方向同时给多用户发送BRP帧;各个用户利用正交码也可以同时回复PCP/AP BRP帧。因此,能够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在320中,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如果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暂停帧,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应理解,第二暂停帧的发送方式和重传第一波束微调帧的过程与图10所示的发送第一暂停帧和重传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过程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与第一预设时间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可选地,该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暂停帧可以参数上述对第一暂停帧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可选地,在第一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还可以包括MID阶段。下面分别描述MID中的各个阶段。
R-MID阶段,如图15和图16所示,该R-MID阶段训练PCP/AP的接收扇区,与802.11ad中的R-MID过程相同;各个STA:STA1、STA2、...STAN,逐一完成R-MID,STA采用准全向发BRP帧,PCP/AP在自己各个接收扇区上分别定向接收BRP帧。
I-MID阶段,如图17和图18所示,该R-MID阶段训练STA的接收扇区,与802.11ad中的I-MID过程相同I-MID过程中,PCP/AP以准全向模式发送BRP帧并持续一段时间,此时各个STA:STA1、STA2、...STAN,分别在自己的各个接收扇区上定向接收BRP帧;该过程完成后,可以得到按照接收质量排序的PCP/AP与各个STA的接收扇区ID列表。
MID中的BRP-Feedback:在通过SSW-Feedback阶段,发送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码字后,在MID后的BRP-Feedback:中,发起设备即可以根据为该多个应答设备所分配的多个码字,该可以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相应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320中还可以包括MID中的BRP-Feedback过程,即:
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该发起设备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在MID的BRP-Feedback阶段,PCP/AP可以利用多天线阵列在多个方向同时给多个STA发送BRP-Feedback,减少发送时间和冲突。各个STA也可以利用正交码同时回复PCP/AP BRP-Feedback,同样大大缩减了发送时间并减少了冲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具体地而言,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MID中的BRP-Feedback过程,各个STA:STA1、STA2、...STAN,可以根据各自的码字:Code1-CodeN使用之前确定的最优发送扇区同时向发起方发送BRP-Feedback帧,发起方采用准全向接收各个应答方发送的BRP-Feedback帧。发起方利用正交码及PCP/AP的多个发送扇区,可以使用之前确定的对应与各个应答方的最优发送扇区同时向多个STA发送的BRP-Feedback,各个应答方以准全向模式来接收发起方发送的BRP-Feedback帧。通过BRP-Feedback过程的信息交互,PCP/AP和STA可以知道彼此的按照质量排序的接收扇区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320中,如果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如果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暂停帧,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应理解,第三暂停帧的发送方式和重传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过程与图10所示的发送第一暂停帧和重传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过程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第三预设时间可以与第一预设时间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可选地,该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暂停帧可以参数上述对第一暂停帧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可选地,在第一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还可以包括BC阶段。下面分别描述BC阶段中的各个阶段。
R-BC阶段,如图21和图22所示,该R-BC阶段与802.11ad中的R-BC过程相同,具体而言,R-BC过程中,各个STA:STA1、STA2、...STAN,在其SLS阶段确定的一组发送扇区上定向发BRP帧,PCP/AP在MID阶段确定的一组接收扇区上定向接收BRP帧,根据接收的质量PCP/AP可以确定一组各个STA到PCP/AP的最佳波束对。
I-BC阶段,如图23和图24所示,该I-BC阶段与802.11ad中的I-BC过程相同,具体而言,I-BC过程中,PCP/AP在SLS阶段确定的一组发送sector上发送BRP帧,各个STA:STA1、STA2、...STAN,在MID阶段确定的一组接收sector上定向接收BRP帧,根据接收的质量可以确定一组PCP/AP到各个STA的最佳波束对。
BC中的BRP-Feedback:在通过SSW-Feedback阶段,发送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码字后,在BC中的BRP-Feedback节点,发起设备即可以根据为该多个应答设备所分配的多个码字,该可以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相应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320中还可以包括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即:
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该发起设备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在BC的BRP-Feedback阶段,PCP/AP可以利用多天线阵列在多个方向同时给多个STA发送BRP-Feedback,减少发送时间和冲突。各个STA也可以利用正交码字同时回复PCP/AP BRP-Feedback,同样大大缩减了发送时间并减少了冲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具体地而言,如图25和图26所示,在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
各个STA:STA1、STA2、...STAN,可以根据各自的码字:Code1-CodeN使用之前确定的最优发送扇区同时向发起方发送BRP-Feedback帧,BRP-Feedback帧指示按照质量排序的下行链路波束对列表,发起方采用准全向接收各个应答方发送的BRP-Feedback帧。发起方利用正交码及PCP/AP的多个发送扇区,可以使用之前确定的对应与各个应答方的最优发送扇区同时向多个STA发送的BRP-Feedback,BRP-Feedback帧指示按照质量排序的上行链路波束对列表,各个应答方以准全向模式来接收发起方发送的BRP-Feedback帧。通过BRP-Feedback过程的信息交互PCP/AP和STA均可以知道按照质量排序的上下行波束对。
需要说明的是,在320中,如果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如果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四暂停帧,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应理解,第四暂停帧的发送方式和重传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过程与图10所示的发送第一暂停帧和重传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过程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第四预设时间可以与第一预设时间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可选地,该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四暂停帧可以参数上述对第一暂停帧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上文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码字指示信息的第一种情况。即在在SLS阶段的SSW-Feedback阶段,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
下面描述第二种情况,在MID后的BRP feedback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
具体而言,在310中,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每个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种情况中携带码字指示信息的具体方案与第一种情况中的方案相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二种情况中,SLS阶段和BRP setup阶段可以与现有的802.11ad中波束赋形训练的相应阶段对应,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并且,在第二种情况中的BC过程与情况一种的BC过程类似,该第二种情况中的BC过程可以参见上述第一种情况中的BC过程的相应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MID中的BRP 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后续的波束赋形训练中该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具体地,在后续地MID中的BRP-Feedback、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以此来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因为多个STA同时与PCP/AP进行训练时发送帧导致的碰撞。
下面描述第三种情况,在I-BC中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
具体而言,在310中,该发起设备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向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确定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该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该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种情况中携带码字指示信息的具体方案与第一种情况中的方案相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三种情况中,SLS阶段、BRP setup阶段核MID阶段,可以与现有的802.11ad中波束赋形训练的相应阶段对应;并且,IBC中的Feedback过程与情况一中IBC中的Feedback过程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BC中的I-BC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后续的波束赋形训练中该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具体地,在后续地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以此来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因为多个STA同时与PCP/AP进行训练时发送帧导致的碰撞。
下面描述第四种情况,在I-BC后的feedback中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
具体而言,在310中,该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多个应答设备中每个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七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四种情况中携带码字指示信息的具体方案与第一种情况中的方案相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四种情况中,SLS阶段、BRP setup阶段、MID阶段和BC阶段可以与现有的802.11ad中波束赋形训练的相应阶段对应。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320中,可以包括该发起设备采用该每个应答设备的码字与该每个应答设备进行下一次的波束赋形训练。
具体而言,在第四种情况下的下一次波束赋形训练过程与在第一种情况下的波束赋形训练过程类似,区别在于,在第四中情况下,在SSW Feedback阶段,发起设备可以按照不同的码字通过对应与各个应答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同时向多个应答设备发送SSWFeedback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I-BC后的feedback阶段PCP/AP为每一个STA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下一次的波束赋形训练中该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以此来缩短PCP/AP与多个STA进行波束训练时的时间,并可以避免因为多个STA同时与PCP/AP进行训练时发送帧导致的碰撞。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应答设备或发起设备与应答设备之前传输的BRP帧,而不应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应答设备、第三应答设备和第四应答可以为同一个应答设备,也可以为不同的应答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26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应注意,图1至图26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将本发明实施例限于所例示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1至图26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下面将结合图27和29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发起设备,结合图28和图30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答设备。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起设备2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27所示,该发起设备2700包括:
发送单元2710,用于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到的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为该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该第一应答设备为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该第一码字用于对该发送设备与该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该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
训练单元2720,用于根据为该多个应答设备所分配的多个码字,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发送单元2710具体用于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扇区扫描反馈帧,该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其中,该训练单元2720具体用于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其中,该训练单元2720接收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720,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暂停帧,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训练单元2720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训练单元2720向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该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训练单元2720未接收到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720还用于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波束微调帧,其中,该训练单元2720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获取该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该训练单元2720接收该第一应答设备使用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该发起设备获取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720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暂停帧,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训练单元2720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训练单元2720向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训练单元2720未接收到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720还用于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训练单元2720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720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暂停帧,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训练单元2720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训练单元2720向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训练单元2720未接收到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发送单元2710具体用于通过对应于该每个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发送单元2710具体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向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确定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该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该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720具体用于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720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四暂停帧,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训练单元2720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训练单元2720向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训练单元2720未接收到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发送单元2710具体用于通过对应于该多个应答设备中每个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七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应理解,图27所示的发起设备2700能够实现图3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发起设备的各个过程。发起设备27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具体地,在SSW Feedback、SSW-ACK、BRP-setup、MID中的BRP-Feedback、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BRP帧的保留比特位中承载码字指示信息,即可以分配给各应答方离线设计的正交码字,不需要对现有MAC帧结构做变化,与现有技术保持了兼容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 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答设备2800的示意性框图,该应答设备2800可以为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如图28所示,该应答设备2800包括:
接收单元2810,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该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为该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该第一应答设备为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该第一码字用于对该发送设备与该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该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
训练单元2820,用于根据为该第一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其中,在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除该第一应答设备之外的应答设备根据所分配的码字同时也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接收单元2810具体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该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该接收单元2810接收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其中,该训练单元2820具体用于通过该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该训练单元2820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820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训练单元2820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训练单元2820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一暂停帧,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训练单元2820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训练单元2820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该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820还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该训练单元2820接收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获取该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该第一应答设备使用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该发起设备获取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820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训练单元2820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训练单元2820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二暂停帧,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训练单元2820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训练单元2820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820还用于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该训练单元2820接收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820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训练单元2820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训练单元2820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三暂停帧,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训练单元2820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训练单元2820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接收单元2810具体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接收单元2810具体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发送的第三波束微调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该接收单元2810接收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确定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该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该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820用于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该训练单元2820发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该训练单元2820接收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训练单元2820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四暂停帧,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训练单元2820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训练单元2820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接收单元2810具体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七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应理解,图28所示的应答设备2800能够实现图3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应答设备的各个过程。应答设备28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具体地,在SSW Feedback、SSW-ACK、BRP-setup、MID中的BRP-Feedback、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BRP帧的保留比特位中承载码字指示信息,即可以分配给各应答方离线设计的正交码字,不需要对现有MAC帧结构做变化,与现有技术保持了兼容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 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图2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起设备2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29所示,该发起设备2900包括:处理器2910和收发器2920,处理器2910和收发器2920相连,可选地,该发起设备2900还包括存储器2930,存储器2930与处理器2910相连,进一步可选地,该发起设备2900还可以包括总线系统2940。其中,处理器2910、存储器2930和收发器2920可以通过总线系统2940相连,该存储器293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29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9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2920收发信息或信号。
具体地,处理器2910控制收发器2920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到的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为该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该第一应答设备为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该第一码字用于对该发送设备与该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该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并根据为该多个应答设备所分配的多个码字,同时与该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29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29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29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29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29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293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该总线系统29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2940。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29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2930,处理器2910读取存储器293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具体用于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扇区扫描反馈帧,该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其中,该收发器2920具体用于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其中,该收发器2920接收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暂停帧,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收发器2920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收发器2920向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该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收发器2920未接收到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还用于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波束微调帧,其中,该收发器2920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获取该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该收发器2920接收该第一应答设备使用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该发起设备获取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暂停帧,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收发器2920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收发器2920向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收发器2920未接收到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还用于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收发器2920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暂停帧,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收发器2920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收发器2920向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收发器2920未接收到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具体用于通过对应于该每个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具体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向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确定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该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该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具体用于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同时向该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向该第一应答设备重传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四暂停帧,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收发器2920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等待该收发器2920向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收发器2920未接收到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2920具体用于通过对应于该多个应答设备中每个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七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应理解,图29所示的发起设备2900能够实现图3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发起设备的各个过程。发起设备29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具体地,在SSW Feedback、SSW-ACK、BRP-setup、MID中的BRP-Feedback、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BRP帧的保留比特位中承载码字指示信息,即可以分配给各应答方离线设计的正交码字,不需要对现有MAC帧结构做变化,与现有技术保持了兼容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 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图3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答设备30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0所示,该应答设备3000包括:处理器3010和收发器3020,处理器3010和收发器3020相连,可选地,该应答设备3000还包括存储器3030,存储器3030与处理器3010相连,进一步可选地,该应答设备3000还可以包括总线系统3040。其中,处理器3010、存储器3030和收发器3020可以通过总线系统3040相连,该存储器303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30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30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3020收发信息或信号。
具体地,处理器3010控制收发器3020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该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为该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该第一应答设备为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该第一码字用于对该发送设备与该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该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并根据为该第一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其中,在该第一应答设备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除该第一应答设备之外的应答设备根据所分配的码字同时也与该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30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30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30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30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30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303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该总线系统30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3040。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30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3030,处理器3010读取存储器303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具体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该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该收发器3020接收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其中,该收发器3020具体用于通过该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该收发器3020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收发器3020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收发器3020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一暂停帧,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收发器3020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该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该收发器3020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该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该扇区扫描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还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该收发器3020接收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获取该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该第一应答设备使用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该发起设备获取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收发器3020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收发器3020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二暂停帧,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收发器3020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该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该收发器3020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还用于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该收发器3020接收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收发器3020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收发器3020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三暂停帧,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收发器3020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该收发器3020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具体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具体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发送的第三波束微调帧,该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该收发器3020接收的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确定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该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该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用于通过该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该发起设备发送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该收发器3020发送的该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该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该收发器3020接收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接收该发起设备重传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接收该发起设备发送的第四暂停帧,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收发器3020等待该发起设备接收该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该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该收发器3020等待该发起设备向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该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发起设备未接收到该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该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收发器3020具体用于接收该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该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该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该码字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该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该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该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该第七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应理解,图30所示的应答设备3000能够实现图3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应答设备的各个过程。应答设备30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起设备为每个应答设备分配一个正交码字,发起设备和不同的应答设备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码字对波束赋形信号进行编码,具体地,在SSW Feedback、SSW-ACK、BRP-setup、MID中的BRP-Feedback、BC中的BRP-Feedback过程中,多个STA可以同时与PCP/AP进行信息传输,巧妙地实现了发起设备与不同的应答设备的波束赋形训练,由于不同应答设备对应的信号的码字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发起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应答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信号的传输,进而能够缩短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提高多用户场景下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多个应答设备与发起设备进行训练时信号的碰撞。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BRP帧的保留比特位中承载码字指示信息,即可以分配给各应答方离线设计的正交码字,不需要对现有MAC帧结构做变化,与现有技术保持了兼容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在MU-MIMO BFT过程中可能的丢包,在帧控制字段(Frame control field)使用了预留的字段,设计了新的Frozen帧类型来暂停已反馈的STA,PCP/AP只对未反馈的STA发送信令,而不需要重新向所有STA发送信令,减少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0)

1.一种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到的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为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所述第一码字用于对所述发起设备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
根据为所述多个应答设备所分配的多个码字,所述发起设备同时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扇区扫描反馈帧,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其中,所述发起设备同时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包括: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其中,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通过所述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同时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扇区扫描确认帧,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重传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暂停帧,所述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所述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二应答设备发送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扇区扫描确认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同时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所述发起设备同时向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波束微调帧,其中,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获取所述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发起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同时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重传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暂停帧,所述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所述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同时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所述发起设备同时向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同时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重传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暂停帧,所述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所述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每个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发起设备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向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帧,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所述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同时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包括:
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所述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所述发起设备同时向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同时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重传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四暂停帧,所述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所述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设备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每个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21.一种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所述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为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所述第一码字用于对所述发起设备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
根据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其中,在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除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之外的应答设备根据所分配的码字同时也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包括: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通过所述最优发送扇区向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扇区扫描确认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重传的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一暂停帧,所述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所述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二应答设备发送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扇区扫描确认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获取所述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所述发起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发起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二暂停帧,所述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所述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所述发起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三暂停帧,所述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所述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3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3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发送的第三波束微调帧,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所述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36.根据权利要求29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包括: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所述发起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还包括:
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第四暂停帧,所述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所述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3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41.一种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码字指示信息,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接收到的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为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所述第一码字用于对所述发起设备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
训练单元,用于根据为所述多个应答设备所分配的多个码字,同时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扇区扫描反馈帧,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其中,所述训练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其中,所述训练单元接收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通过所述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扇区扫描确认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重传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暂停帧,所述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训练单元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所述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训练单元向所述第二应答设备发送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训练单元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扇区扫描确认帧。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同时向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一波束微调帧,其中,所述训练单元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获取所述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所述训练单元接收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发起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重传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暂停帧,所述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训练单元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所述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训练单元向所述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训练单元未接收到所述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同时向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所述训练单元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重传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暂停帧,所述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训练单元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所述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训练单元向所述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训练单元未接收到所述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5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应于所述每个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5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向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三波束微调帧,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所述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56.根据权利要求49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同时发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所述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同时向所述多个应答设备发送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其中,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重传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第四暂停帧,所述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训练单元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所述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等待所述训练单元向所述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训练单元未接收到所述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59.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应于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每个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每个应答设备发送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61.一种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答设备为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一应答设备,所述应答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起设备发送的码字指示信息,所述码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分配的第一码字,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为多个应答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应答设备,所述第一码字用于对所述发起设备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之间传输的波束赋形训练信号进行编码,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不同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互相正交;
训练单元,用于根据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所分配的码字,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其中,在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的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除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之外的应答设备根据所分配的码字同时也与所述发起设备进行波束赋形训练。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反馈帧,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扇区扫描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其中,所述训练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最优发送扇区向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所述训练单元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用于指示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6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训练单元发送的所述扇区扫描确认帧,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重传的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训练单元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后,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一暂停帧,所述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训练单元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扇区扫描确认帧,或者所述第一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训练单元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二应答设备发送所述扇区扫描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扇区扫描确认帧。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66.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所述训练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获取所述发起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应答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所述发起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发起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波束训练能力信息。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训练单元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帧;
或者,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训练单元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二暂停帧,所述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训练单元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或者所述第二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训练单元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微调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三应答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微调帧。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69.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所述发起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一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训练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训练单元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训练单元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第三暂停帧,所述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训练单元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所述第三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训练单元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四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7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对应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优接收扇区。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74.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至少一个发送扇区发送的第三波束微调帧,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用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优选接收扇区与所述发起设备的至少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三波束微调帧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76.根据权利要求69至75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最优发送扇区向所述发起设备发送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训练单元发送的所述第四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的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发送的使用所述第一码字编码的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训练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单元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
或者,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后,接收所述发起设备发送的第四暂停帧,所述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训练单元等待所述发起设备接收所述多个应答设备中的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或者所述第四暂停帧用于指示所述训练单元等待所述发起设备向所述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发起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五应答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接收所述第五波束微调反馈帧的确认帧。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暂停帧的帧控制字段中的4个保留比特位的取值为以下中的一种:
0000、0001、1011、1100、1101、1110和1111。
79.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发起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所述发起设备的最佳发送扇区向所述第一应答设备发送的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携带所述码字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答设备接收的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帧用于指示所述发起设备的一个接收扇区与所述第一应答设备的一个发送扇区的对应关系。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应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六波束微调反馈的扇区扫描反馈字段的保留比特位中。
CN201610718185.9A 2016-08-24 2016-08-24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 Active CN107786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8185.9A CN107786251B (zh) 2016-08-24 2016-08-24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
PCT/CN2017/097537 WO2018036407A1 (zh) 2016-08-24 2017-08-15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
US16/278,404 US11012123B2 (en) 2016-08-24 2019-02-18 Beamforming training method, initiating device, and respond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8185.9A CN107786251B (zh) 2016-08-24 2016-08-24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6251A CN107786251A (zh) 2018-03-09
CN107786251B true CN107786251B (zh) 2020-11-10

Family

ID=61245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18185.9A Active CN107786251B (zh) 2016-08-24 2016-08-24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2123B2 (zh)
CN (1) CN107786251B (zh)
WO (1) WO20180364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08213A (zh) 2017-07-06 2023-06-0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毫米波系统中的多信道多输入多输出波束成形训练
US11224088B2 (en) * 2018-07-02 2022-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weeping during an on-period of a DRX cyc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929A (zh) * 2007-03-16 2010-01-27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使用任意预编码基准信号的mu-mimo的通用化基准信令方案
CN102811491A (zh) * 2012-07-27 2012-12-05 上海交通大学 多点协作系统中有限反馈比特数联合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6663A1 (en) * 2004-06-23 2005-12-29 Intel Corporation Compact feedback for closed loop MIMO systems
US20120057575A1 (en) * 2010-03-16 2012-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beam training
US9991940B2 (en) * 2013-09-10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U-MIMO) feedback protocol
US10056958B2 (en) * 2014-10-27 2018-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user beamforming in mmWave wireless LAN systems
US9999046B2 (en) * 2015-09-11 2018-06-12 Intel Corporation Sector level sweep for millimeter-wave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EP3427402A1 (en) * 2016-03-10 2019-01-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ulti-resolution beam training in mmw wlan systems
JP6750985B2 (ja) * 2016-04-15 2020-09-0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0490895B2 (en) * 2016-06-07 2019-11-26 Sony Corporation Train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8012920A1 (ko) * 2016-07-15 2018-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929A (zh) * 2007-03-16 2010-01-27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使用任意预编码基准信号的mu-mimo的通用化基准信令方案
CN102811491A (zh) * 2012-07-27 2012-12-05 上海交通大学 多点协作系统中有限反馈比特数联合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36407A1 (zh) 2018-03-01
US11012123B2 (en) 2021-05-18
US20190190570A1 (en) 2019-06-20
CN107786251A (zh) 2018-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8771B2 (en) Short packet for use in beamforming
EP321342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user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13437B2 (en) Efficient and flexible transmit beamforming sector sweep in a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507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ed reverse direction grant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US201701340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user MIMO Beamforming Training
JP7443345B2 (ja) 通信技法
CN108988925B (zh) 无线网络中天线极化方向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WO2019029639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7925520A (zh) 用于协作接收中的响应帧的技术
WO2019229557A1 (en) Scheduled and triggered mmw discovery assistance by lower band signaling
CN108023618B (zh) 基于mimo天线的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4448484A (zh) 波束赋形训练方法及装置
RU270982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способы связи с подготовкой луче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WO2018081926A1 (zh) 训练波束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响应设备
JP2018509807A (ja) ユーザ機器、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および確認応答情報伝送方法
CN107786251B (zh)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应答设备
CN109842938B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8260180B (zh) 传输方法、站点和接入点
US870539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using sequential response protocol
JP2018113674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072210A1 (zh) 波束训练方法、装置及无线设备
EP4280508A1 (en) Beam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134444A1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6707591A (zh) 一种天线模式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155433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