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4578B - 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4578B
CN107784578B CN201711171674.8A CN201711171674A CN107784578B CN 107784578 B CN107784578 B CN 107784578B CN 201711171674 A CN201711171674 A CN 201711171674A CN 107784578 B CN107784578 B CN 107784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hange data
foreign exchange
source system
target
re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716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4578A (zh
Inventor
张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716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4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4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4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4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4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该方法在获得待上报的多条外汇数据,并对外汇数据分别至少进行三个方面的检查,数量方面的检查、金额方面的检查及关联方面的检查。其中,数量方面具体检查:待上报的外汇数据的条数与以往的历史相比是否出现异常,以及检查是否有漏上报的系统;金额方面具体检查:每个系统上报的外汇数据总金额与该系统以往上报的外汇数据总金额相比是否出现异常;关联方面具体检查:存在关联关系的外汇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可见,该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可以对外汇数据在数量、金额及关联关系方面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更加全面,能够发现外汇数据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Description

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银行外汇数据监管领域,更具体地,是银行外汇报送数据监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银行领域中包含有外汇业务,按照相关规定,银行需要将各自的外汇交易数据上报至国家外汇管理系统。国家外汇管理系统对外汇数据进行监管,并对上报的外汇数据具有一定要求,需要外汇数据上报满足及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为了确保满足相关要求,各个银行均开发了报送监管系统,以对待上报的外汇数据进行检查并上报。
外汇数据以报表的形式上报,目前的报送监管系统是对每个外汇数据报表各自进行内部校验,校验内容也仅仅是细节校验,即检查外汇数据报表中的字段是否符合各自的格式规范,校验的范围仅仅是当月数据,并不能对外汇数据报表进行全面整体多维度检查。
可见,目前的银行外汇报送系统,对外汇数据的检查内容不够全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用于对银行外汇报送数据进行更加全面的检查,以发现外汇报送数据可能不存在的不准确及不完整数据。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银行外汇数据监管装置,用以保证所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实现。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包括:
确定待上报的多条目标外汇数据;
对多条所述目标外汇数据进行数量检查、金额检查及关联检查;其中:
所述数量检查包括:依据历史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与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是否正常;以及确定每条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并判断确定出的来源系统是否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
所述金额检查包括: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根据每个来源系统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与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判断每个来源系统的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是否正常;
所述关联检查包括:确定目标外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关联条件,判断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外汇数据之间满足所述关联条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银行外汇数据监管装置,包括:
外汇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上报的多条目标外汇数据;
外汇数据检查模块,用于对多条所述目标外汇数据进行数量检查、金额检查及关联检查;
其中:所述外汇数据检查模块包括:数量检查子模块、金额检查子模块及关联检查子模块;
所述数量检查子模块,用于依据历史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与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是否正常;以及确定每条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并判断确定出的来源系统是否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
所述金额检查子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根据每个来源系统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与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判断每个来源系统的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是否正常;
所述关联检查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外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关联条件,判断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外汇数据之间满足所述关联条件。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该方法在获得待上报的多条外汇数据,并对外汇数据分别至少进行三个方面的检查,数量方面的检查、金额方面的检查及关联方面的检查。其中,数量方面具体检查:待上报的外汇数据的条数与以往的历史相比是否出现异常,以及检查是否有漏上报的系统;金额方面具体检查:每个系统上报的外汇数据总金额与该系统以往上报的外汇数据总金额相比是否出现异常;关联方面具体检查:存在关联关系的外汇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可见,该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可以对外汇数据在数量、金额及关联关系方面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更加全面,能够发现外汇数据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银行业务中包含外汇业务,按照与外汇业务的监管要求,银行需要向国家外汇管理系统上报外汇数据。外汇数据需要从银行多个系统中采集,采集范围广且数量较多,另外外汇数据以报表的形式存在,报表字段繁多且复杂,外汇数据报表的检查工作繁琐复杂。
为了保证上报的外汇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因错报漏报而影响监管考核绩效,需要在上报之前进行多个维度的全方位检查。对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见图1,该方法可以具体包括步骤S101及步骤S102。
S101:确定待上报的多条目标外汇数据。
其中,外汇源数据可以从多个系统中获得,外汇源数据可以以报表的形式存在。以中国银行为例,其可以从中国银行核心银行系统、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集中化处理系统、个人理财系统、金融市场业务一体化系统获得。当然,以上系统仅仅是示例说明,还可以是其他系统。
收集到的外汇源数据在数据库中加工,数据库加工可以包含三层。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分别称为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
第一层,数据库将来源于各个系统的源表中新增的外汇数据加载到第一层中,第一层仅保留当天的外汇数据;第二层又称为数据仓库层,数据库将存储于第一层的每日增量外汇数据插入到相应的第二层中,形成源表全量数据;第三层又称为终端报文层,数据库通过报表加工逻辑将第二层全量数据加工生成上报的外汇数据,并插入到第三层的报表中。也就是说,第三层中的外汇数据为用于上报的外汇数据。
需要在这些外汇数据中,确定用于上报的外汇数据,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确定出的外汇数据称为目标外汇数据。
具体地,本申请预先设置了一些报送状态,用于区分处于不同状态的外汇数据。状态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0-需补录、1-可报送、2-已报送、3-报送失败、4-修改可报送、5-修改已报送、6-修改报送失败、7-删除可报送、8-删除报送成功、9-删除报送失败。
其中,0-需补录是缺少外汇数据的状态;1-可报送指的是新增的且通过校验的外汇数据,该状态的外汇数据可以上报;1-可报送的外汇数据生成报文并上报后,该外汇数据的状态会被更新为2-已报送;若外汇管理系统接收报文后,对报文解析失败后会向本方法反馈解析结果,当本方法接收到解析失败的反馈结果后,会将该外汇数据的状态修改为3-报送失败;4-修改可报送指的是已经存在在外汇管理系统的且通过校验的外汇数据,该状态的外汇数据可以上报;4-修改可报送状态的外汇数据,生成报文并上报后,该外汇数据的状态会被更新为5-修改已报送;同理,若外汇管理系统接收报文后,对报文解析失败后会向本方法反馈解析结果,当本方法接收到解析失败的反馈结果后,会将该外汇数据的状态修改为6-修改报送失败;某外汇数据报送外汇管理系统后按照规定需要删除,则对于这些外汇数据上报并删除后,本方法会将该外汇数据对应的状态设置为7-删除可报送;7-删除可报送状态的外汇数据生成报文并报送时,该外汇数据的状态会被修改为8-删除报送成功;若本方法接收到外汇管理系统的失败反馈,则将外汇数据的状态修改为9-删除报送失败,需要重新删除。
可见,根据外汇数据的状态,可以明确外汇数据所处的状态。例如某外汇数据的状态为1-可报送,则说明该条外汇数据为首次报送且校验为正常;又如某外汇数据的状态为4-修改可报送,则说明该条外汇数据已经存在在外汇管理系统中。并且,根据本方法记录的状态可以方便容易地明确外汇数据的状态,并不需要在历史表或者外汇管理系统中查询。另外,还可以统计每种状态的外汇数据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记录外汇数据状态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将所有状态的外汇数据均上传至外汇管理系统,因此,在获得多个外汇数据表后,确定每个外汇数据的状态,从外汇数据中选择属于可上报状态的外汇数据作为目标外汇数据。其中,可上报状态的外汇数据可以指的是上述1和4状态的外汇数据。
S102:对多条所述目标外汇数据进行数量检查、金额检查及关联检查。
需要说明的是,数量检查、金额检查及关联检查的执行顺序可以串行执行,也可以是并行执行。其中,串联执行的执行顺序并不局限于上述书写顺序,可以是三种检查的任意排列组合后的顺序。
所述数量检查包括:依据历史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与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是否正常;以及确定每条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并判断确定出的来源系统是否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
其中,历史上报的外汇数据可以简称为历史外汇数据,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称为目标外汇数据,将历史外汇数据与目标外汇数据进行数量上的比对,以确定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数量是否正常。
具体地,历史外汇数据可以为上一次上报的外汇数据,或者也可以为历史同期上报的外汇数据的均值。获得历史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后,将获得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数量与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的数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数量是否正常。是否正常的判断条件可以是,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的数量与历史外汇数据的数量的差值是否超过一定阈值范围,若超过,则表示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数量异常,若未超过,则表示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数量正常。
另外,数量上的判断还可以包括,查看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中是否有系统漏报。具体地,预先设置有需要收集哪些外汇系统的外汇数据,这些外汇系统可以称为来源系统,在判断时,首先确定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分别收集自哪些系统,再判断这些系统是否与预设的来源系统数量上是否相同,如果这些系统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则说明有系统漏报外汇数据,如果这些系统与预设的来源系统数量相等,则说明并不存在系统漏报。需要说明的是,该判断来源系统是否缺失的判断也可以称为横向判断。
所述金额检查包括: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根据每个来源系统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与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判断每个来源系统的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是否正常。
其中,金额检查主要是判断每个系统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的金额,与历史上报的外汇数据的金额相比是否正常。具体地,首先需要统计每个系统上报的外汇数据的金额,以及统计这些系统历史上报的外汇数据的金额,其中历史上报的外汇数据可以是,前一次上报的外汇数据。然后针对每个系统,将该系统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的金额与历史上报的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的金额是否正常。其中,比对包括增长率的比对和/或金额的比对。增长率比对时,首先需要计算或者查询历史外汇数据的增长率,增长率的比对指的是将历史外汇数据的增长率与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的增长率进行比对。金额进行比对仅仅指的是,将两次的金额进行比对。
如果某系统的比对差值超过一定阈值范围,则说明该系统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的金额异常,如果所有系统的比对差值均在一定阈值范围内,则说明各个系统本次上报的外汇数据的金额正常。
所述关联检查包括:确定目标外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关联条件,判断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外汇数据之间满足所述关联条件。
其中,关联检查又可以称为跨表检查或者衔接检查。具体地,外汇数据可以以报表形式存在,各个报表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关系,且关联关系存在对应的关联条件。例如,报表A01记录有其与报表D05之间无相关外汇数据,则说明报表A01与报表D05之间具有关联关系,关联条件指的是两者无相关外汇数据。因此需要判断报表D05及报表A01是否存在相关的外汇数据,如果存在,则说明不满足关联条件,如果不存在,则说明满足关联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关联条件及关联关系并不局限于上述,还可以是其他,此处并不进行限定,只要是符合外汇管理规定的关联条件及关联关系均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银行外汇数据的监管方法,该方法在获得待上报的外汇数据后,可以对外汇数据进行数量检查、金额检查及关联检查的至少三个方面的检查。其中,数量方面具体检查:待上报的外汇数据的条数与以往的历史相比是否出现异常,以及检查是否有漏上报的系统;金额方面具体检查:每个系统上报的外汇数据总金额与该系统以往上报的外汇数据总金额相比是否出现异常;关联方面具体检查:存在关联关系的外汇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可见,该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可以对外汇数据在数量、金额及关联关系方面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更加全面,能够发现外汇数据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金额检查是以来源系统为维度的检查,为了进行更细致的检查,可以进行币种的检查。
具体地,如图2所示,步骤S102在进行金额检查时,若某个来源系统的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不正常,则在异常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中,汇总每个币种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获得异常来源系统的每个所述币种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针对每个币种,依据所述币种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与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确定上报金额不正常的币种。
其中,若发现某个来源系统上报的外汇数据不正常,则可以将该来源系统确定为异常来源系统。为了进一步确定异常外汇数据为哪些外汇数据,可以在该异常来源系统的维度下,分别统计每个币种对应的外汇数据总金额。统计时既统计每个币种本次对应的外汇数据总金额,也统计每个币种历史对应的外汇数据总金额,将本次统计的外汇数据总金额与历史统计的外汇数据总金额进行比对,如果某个币种的比对结果异常,则说明该币种上报的外汇数据金额不正常。比对结果异常可以是总金额差值超过一定阈值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是,首先对外汇数据按照系统维度进行判断,查看是否某个系统上报的外汇数据存在异常,如果某个系统上报的外汇数据存在异常,则需要进一步以币种为维度进行检查,如果某个币种上报的外汇数据存在异常,便可以确定出该系统中是哪个币种上报的外汇数据导致了该异常。
或者,如图3所示,在按照系统维度进行检查之前,还可以包括各系统总金额的检查,即:汇总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根据所述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及所述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是否正常;以及若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不正常,才执行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的步骤。
也就是说,在进行系统维度检查之前,首先将各个系统的外汇数据进行加和汇总得到本次上报的总金额,以及计算或者获取此些系统历史上报的外汇数据的总金额,将本次的总金额与历史的总金额进行比对,如果没有异常,则可以不必执行上述步骤S102中的金额检查步骤,如果存在异常,则才执行上述步骤S102中的金额检查步骤。这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更加快速地检查出是否存在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法上报的外汇数据可以来源于两类报表,一是系统自身生成的外汇数据报表,二是用户录入的外汇数据报表。在目前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中,对于用户录入的外汇数据报表,只能靠用户人工检查,因此对于复杂、数据量大的外汇数据报表,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工成本,且人工较难检查出其中的异常,从而会导致上报的外汇数据质量下降。然而,本申请可以对用户输入的外汇数据报表进行检查,即在获得待上报的目标外汇数据时,执行下述步骤:
获得系统生成的外汇数据报表及用户输入的外汇数据报表;以及从系统生成的外汇数据报表及用户输入的外汇数据报表中,选择待上报的多条外汇数据作为目标外汇数据。
由此可见,本方法可以将用户输入的外汇数据报表中的外汇数据作为目标外汇数据,并对这些外汇数据进行数量检查、金额检查及关联检查三个方面的监管,从而降低了人工检查成本,且检查准确性及检查效率也较高。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相较于目前的监管方法而言,具有如下优点。
一是目前的监管方法是在每个外汇数据报表后,对各个外汇数据报表进行分别检查,并不能从整体检查,然而,本方法可以统一从整体上对外汇数据报表中的外汇数据进行检查,并可以生成包含数量检查结果、金额检查结果及关联检查结果的检查报告,通过该检查报告便可以清楚地明确外汇数据出现的异常。
二是目前的监管方法中业务人员修改或者补录外汇数据后,监管方法不能识别出那些外汇数据进行了修改或者补录,因此不能对这些修改或者补录的外汇数据进行检查,只能依靠人工检查,然而本申请可以在修改或者补录后,可以将包含修改或者补录的外汇数据的整体外汇数据作为目标外汇数据,并对这些目标外汇数据进行检查,从而避免了人工检查人工,且具有较高的检查效率及检查准确度。
三是,本方法的检查时间由业务人员自主决定,即需要进行检查时则调用本方法的执行,更加方便自由。
四是,本方法在向国家外汇管理系统上报外汇数据之前执行,可以防止错误数据的误报,提高了上报的外汇数据的质量。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银行外汇数据的监管装置进行说明。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银行外汇数据的监管装置的一种结构,具体包括:外汇数据确定模块401及外汇数据检查模块402。
外汇数据确定模块401,用于确定待上报的多条目标外汇数据;
外汇数据检查模块402,用于对多条所述目标外汇数据进行数量检查、金额检查及关联检查。
其中:所述外汇数据检查模块402包括:数量检查子模块4021、金额检查子模块4022及关联检查子模块4023;
所述数量检查子模块4021,用于依据历史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与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是否正常;以及确定每条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并判断确定出的来源系统是否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
所述金额检查子模块4022,用于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根据每个来源系统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与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判断每个来源系统的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是否正常;
所述关联检查子模块4023,用于确定目标外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关联条件,判断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外汇数据之间满足所述关联条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外汇数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得多个外汇数据报表,以及外汇数据报表中的外汇数据的状态;
依据外汇数据的状态,从外汇数据中选择属于可上报状态的外汇数据作为目标外汇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外汇数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得系统生成的外汇数据报表及用户输入的外汇数据报表;
从系统生成的外汇数据报表及用户输入的外汇数据报表中,选择待上报的多条外汇数据作为目标外汇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金额检查子模块,还用于:
若某个来源系统的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不正常,则在异常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中,汇总每个币种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
获得异常来源系统的每个所述币种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
针对每个币种,依据所述币种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与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确定上报金额不正常的币种。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金额检查子模块,还用于:
在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前,汇总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
根据所述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及所述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是否正常;
若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不正常,则执行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上报的多条目标外汇数据;
对多条所述目标外汇数据进行数量检查、金额检查及关联检查;其中:
所述数量检查包括:依据历史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与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是否正常;以及确定每条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并判断确定出的来源系统是否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
所述金额检查包括: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根据每个来源系统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与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判断每个来源系统的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是否正常;
所述关联检查包括:确定目标外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关联条件,判断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外汇数据之间满足所述关联条件;
所述确定每条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并判断确定出的来源系统是否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包括:
确定每条目标外汇数据分别收集自的来源系统,得到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
再判断所述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是否与所述预设的来源系统数量上是否相同;
如果所述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则存在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漏报外汇数据;
如果所述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与预设的来源系统数量相等,则并不存在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漏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上报的多条目标外汇数据,包括:
获得多个外汇数据报表,以及外汇数据报表中的外汇数据的状态;
依据外汇数据的状态,从外汇数据中选择属于可上报状态的外汇数据作为目标外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上报的多条目标外汇数据,包括:
获得系统生成的外汇数据报表及用户输入的外汇数据报表;
从系统生成的外汇数据报表及用户输入的外汇数据报表中,选择待上报的多条外汇数据作为目标外汇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某个来源系统的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不正常,则在异常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中,汇总每个币种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
获得异常来源系统的每个所述币种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
针对每个币种,依据所述币种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与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确定上报金额不正常的币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前,还包括:
汇总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
根据所述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及所述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是否正常;
若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不正常,则执行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的步骤。
6.一种银行外汇数据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汇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上报的多条目标外汇数据;
外汇数据检查模块,用于对多条所述目标外汇数据进行数量检查、金额检查及关联检查;
其中:所述外汇数据检查模块包括:数量检查子模块、金额检查子模块及关联检查子模块;
所述数量检查子模块,用于依据历史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与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数量是否正常;以及确定每条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并判断确定出的来源系统是否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
所述金额检查子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根据每个来源系统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与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判断每个来源系统的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是否正常;
所述关联检查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外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关联条件,判断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外汇数据之间满足所述关联条件;
其中,所述数量检查子模块的确定每条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并判断确定出的来源系统是否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包括:确定每条目标外汇数据分别收集自的来源系统,得到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再判断所述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是否与所述预设的来源系统数量上是否相同;如果所述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少于预设的来源系统,则存在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漏报外汇数据;如果所述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与预设的来源系统数量相等,则并不存在目标外汇数据的来源系统漏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汇数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得多个外汇数据报表,以及外汇数据报表中的外汇数据的状态;
依据外汇数据的状态,从外汇数据中选择属于可上报状态的外汇数据作为目标外汇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汇数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得系统生成的外汇数据报表及用户输入的外汇数据报表;
从系统生成的外汇数据报表及用户输入的外汇数据报表中,选择待上报的多条外汇数据作为目标外汇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额检查子模块,还用于:
若某个来源系统的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不正常,则在异常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中,汇总每个币种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
获得异常来源系统的每个所述币种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
针对每个币种,依据所述币种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与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确定上报金额不正常的币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行外汇数据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额检查子模块,还用于:
在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前,汇总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
根据所述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及所述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是否正常;
若目标外汇数据的上报金额不正常,则执行针对每个来源系统,汇总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目标外汇数据的总金额,以及获得所述来源系统对应的历史外汇数据的总金额的步骤。
CN201711171674.8A 2017-11-22 2017-11-22 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84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1674.8A CN107784578B (zh) 2017-11-22 2017-11-22 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1674.8A CN107784578B (zh) 2017-11-22 2017-11-22 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4578A CN107784578A (zh) 2018-03-09
CN107784578B true CN107784578B (zh) 2021-08-20

Family

ID=61430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71674.8A Active CN107784578B (zh) 2017-11-22 2017-11-22 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4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4522B (zh) * 2018-07-06 2023-05-0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618873A (zh) * 2019-09-20 2019-12-27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数据锁定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13450226A (zh) * 2021-07-14 2021-09-2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结售汇交易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相关节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6556A (zh) * 2015-07-08 2015-11-11 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查询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12939A (zh) * 2015-12-04 2016-04-2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外汇业务相关的数据存储、查询方法及申报方法和系统
CN105577808A (zh) * 2015-12-29 2016-05-1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监管报送方法和系统
CN106021349A (zh) * 2016-05-09 2016-10-1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汇数据报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54045A (zh) * 2016-08-09 2016-12-2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93767B2 (en) * 2006-03-23 2010-04-0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generating predictive models for a business problem via supervised learning
CN101136101A (zh) * 2007-04-02 2008-03-05 四川亚元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核量控票、核票控税”“数据大跟踪”税控方法、系统构建和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6556A (zh) * 2015-07-08 2015-11-11 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查询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12939A (zh) * 2015-12-04 2016-04-2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外汇业务相关的数据存储、查询方法及申报方法和系统
CN105577808A (zh) * 2015-12-29 2016-05-1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监管报送方法和系统
CN106021349A (zh) * 2016-05-09 2016-10-1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汇数据报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54045A (zh) * 2016-08-09 2016-12-2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4578A (zh) 2018-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88356C (en) Data qualit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ystem
CN106548402B (zh) 资源转移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7784578B (zh) 银行外汇数据监管方法及装置
US20110055852A1 (en) Event processing for detection of suspicious financial activity
CN101576893A (zh) 数据质量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476660A (zh)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风控系统及方法
CN109509082B (zh) 银行应用系统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8694522B (zh)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9583731B (zh) 一种风险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13580A (zh) 可疑交易筛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970711B2 (en) Warran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9325102B (zh) 一种识别非法单据的方法以及识别装置
TWM567418U (zh) Bank internal risk assessment and automatic output audit scheduling system
Hasby et al. The Impact of Current Ratio, Receivable Turnover and Total Assets Turnover on Roa at Telecommunication Sub-Sector Companies Registered in Bei Year 2009-2017
CN114742563A (zh) 一种自动化交易风控系统
CN110895757B (zh) 一种作弊数据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U2013206466B2 (en) Data qualit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ystem
CN111027820A (zh) 一种电力市场结算风险因素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56552A (zh) 保险问题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8167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verification
CN112199359A (zh) 数据检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1140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deling computer resource metrics
CN112597143A (zh) 一种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630375A (zh) 一种电子保函风险管控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8071488A (zh) 交易报告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