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3797A -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3797A
CN107783797A CN201710976096.9A CN201710976096A CN107783797A CN 107783797 A CN107783797 A CN 107783797A CN 201710976096 A CN201710976096 A CN 201710976096A CN 107783797 A CN107783797 A CN 107783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mobile terminal
flexure plane
plane reg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60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3797B (zh
Inventor
李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760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37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3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3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终端技术领域。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是否检测到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当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对折状态是指弯曲面区域朝向外侧的状态,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本申请中通过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的方式,更加美观优雅,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柔和不刺眼,更利于用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诸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的功能日益强大,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可以将移动终端作为手电筒来使用,以达到照亮周围环境的目的。
相关技术中,可以将摄像头旁边的闪光灯作为手电筒,当用户需要照亮周围的环境时,可以打开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此时摄像头旁边的闪光灯会亮起,以进行照明,从而供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闪光灯被遮挡,不能进行照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
当所述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点亮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所述对折状态是指所述弯曲面区域朝向外侧的状态,所述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所述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显示屏未处于对折状态时,打开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以进行照明。
可选地,所述点亮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包括:
将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最大亮度进行点亮。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显示屏从所述对折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进行灭屏,并打开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
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
点亮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点亮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所述对折状态是指所述弯曲面区域朝向外侧的状态,所述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所述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打开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屏未处于对折状态时,打开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以进行照明。
可选地,所述点亮模块包括:
点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最大亮度进行点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灭屏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显示屏从所述对折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进行灭屏,并打开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代码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判断是否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说明此时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功能,由于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而当显示屏折叠后可能会遮挡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因此需要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当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说明此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被遮挡,无法正常进行照明,此时可以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其中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这样,当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被遮挡时,可以使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来代替闪光灯进行照明,并且通过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的方式更加美观优雅,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柔和不刺眼,更利于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亮模块303的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安卓系统为操作系统的终端100的结构方框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IOS系统为操作系统的终端100的结构方框图;
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折叠屏的示意图;
图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折叠屏的示意图;
图4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折叠屏的示意图;
图4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折叠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可以将移动终端作为手电筒来使用,当用户需要照亮周围的环境时,可以打开移动终端中的闪光灯进行照明,而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当显示屏折叠后会遮挡闪光灯,导致闪光灯无法对周围环境进行照明,此时可以使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来代替闪光灯发出的光线,以进行照明。
例如,为了方便使用,用户将移动终端对折,此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被遮挡,如果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终端的照明功能,则不需要用户展开移动终端,直接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来作为手电筒,照亮周围环境。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信息内容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判断是否检测到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
步骤102: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
步骤103:当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对折状态是指弯曲面区域朝向外侧的状态,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判断是否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说明此时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功能,由于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而当显示屏折叠后可能会遮挡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因此需要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当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说明此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被遮挡,无法正常进行照明,此时可以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其中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这样,当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被遮挡时,可以使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来代替闪光灯进行照明,并且通过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的方式更加美观优雅,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柔和不刺眼,更利于用户的使用。
可选地,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显示屏未处于对折状态时,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以进行照明。
可选地,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包括:
将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最大亮度进行点亮。
可选地,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显示屏从对折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进行灭屏,并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将结合图2对图1所示的实施例进行展开论述。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判断是否检测到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
当用户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照明时,会对移动终端执行打开操作以打开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因此为了确定用户是否需要使用照明功能,可以判断是否检测到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
其中,打开操作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如打开操作可以为在显示屏的下拉菜单或上拉菜单中按下控制手电筒的开关的操作,还可以是在显示屏上右滑的操作等等。
步骤202: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
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说明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作为手电筒以进行照明,由于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当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对折后可能会遮挡闪光灯,因此为了确保移动终端可以作为手电筒正常进行照明,需要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
步骤203:当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
其中,对折状态是指弯曲面区域朝向外侧的状态,且当移动终端处于对折状态时,不能使用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进行照明。也即是,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且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说明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来进行照明,由于此时闪光灯被遮挡不能作为手电筒,因此可以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
若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位于显示屏一侧,而没有位于移动终端背面,这样,当将显示屏对折后,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没有被遮挡,而此时依旧认为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不使用闪光灯进行照明,使用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的方式进行照明。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又或者不用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的方式进行照明,而用闪光灯进行照明,两种方式均可,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照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时,为了使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更亮,更好的照亮周围的环境,满足用户的需求,可以将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最大亮度进行点亮,当然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还可以将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预设亮度进行点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其中,预设亮度可以预先进行设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基于不同应用场景按照如下方式1-方式3对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进行调节。
方式1: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些环境并不需要比较亮的光线,因此当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后,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调节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的亮度。
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点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检测到针对显示屏的预设操作,当检测到预设操作时,基于不同的预设操作来调节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的亮度。其中,预设操作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如预设操作可以是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点亮的情况下单击或双击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操作。
例如,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点亮的情况下用户需要调节弯曲面区域的亮度,此时假如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单击显示屏的操作,则弯曲面区域的亮度降低一次,假如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双击显示屏的操作,则弯曲面区域的亮度提高一次。其中,亮度降低或提高一次弯曲面区域的亮度的变化幅度大小可以预先进行设置。
方式2: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也是可以调节的,如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可以发出白光、黄光等。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点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检测到针对显示屏的预设操作,当检测到预设操作时,还可以基于不同的预设操作来调节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的颜色。
例如,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点亮的情况下,用户需要调节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此时假如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双指向左滑动显示屏的操作,则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改变一次。
方式3: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不仅可以用来照亮环境,还可以用来在遇到危险时进行闪烁示警。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点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检测到针对显示屏的预设操作,当检测到预设操作时,还可以基于不同的预设操作来控制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以预设时间间隔进行闪烁。其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如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5,秒、10秒、15秒等。
例如,用户在漆黑的夜里遇到危险,需要通过移动终端发出的光进行求救,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点亮的情况下,假如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长按显示屏的操作,则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每间隔5秒闪烁一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式1-方式3中对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进行的不同调节均可以通过预设操作来完成。移动终端可以将预设操作与调节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至如下表1所示的预设操作与调节效果的对应关系中。
表1
预设操作 调节效果
单击操作 亮度降低一次
双击操作 亮度提高一次
向左滑动操作 颜色改变一次
长按操作 以预设时间进行闪烁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以上述表1所示的预设操作与调节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上述表1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对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进行调节可能还存在其他实现方式,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步骤204:当显示屏未处于对折状态时,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以进行照明。
其中,未处于对折状态是指闪光灯未被遮挡的状态,如显示屏处于展开的状态,或者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朝向里侧的状态等等。由于当显示屏处于弯曲面区域朝向里侧的状态时,闪光灯没有被遮挡,而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则被遮挡,因此为了方便表示,将弯曲面区域朝向里侧的状态也包括在未处于对折状态中。
由于当显示屏未处于对折状态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未被遮挡,因此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可以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以进行照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直接在显示屏上执行打开操作,当检测到该打开操作时,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进行照明。而当显示屏处于弯曲面区域朝向里侧的状态时,用户无法在显示屏上执行对应的打开操作,以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因此此时,可以对移动终端执行相对应的打开操作来打开闪光灯。
例如,当显示屏处于弯曲面区域朝向里侧的状态时,当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轻拍两下移动终端时,打开闪光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基于上述步骤203中的方式1-方式3对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发出的光进行调节,其中对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发出的光进行调节的具体实现过程与上述步骤203中的方式1-方式3中对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进行调节的具体实现方式类似,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当检测到显示屏从对折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进行灭屏,并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用户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照明,且此时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则可以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而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较为柔和,有可能无法满足用户对亮度的需求,如果用户需要更亮的光线时,可以直接将显示屏展开,则此时会对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进行灭屏,并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
例如,用户在走路过程中为了方便使用移动终端,而将移动终端以显示屏朝向外侧的方式折叠起来,也即是,此时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如果用户走到一段较为昏暗的路上,则为了更清楚的看清路面情况,用户需要打开手电筒以对路面进行照明,当用户执行打开操作后,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最大亮度亮起,照亮路面。而此时如果用户需要走上一个漆黑的楼梯,则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的亮度不足以看清楚楼梯的台阶,此时用户只需将移动终端展开,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会灭屏,而闪光灯会打开,以提供更亮的光线,照亮漆黑的楼梯。
又例如,用户使用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的移动终端作为手电筒在角落里寻找物品,此时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作为光源照亮角落。假如弯曲面区域的亮度不足以让用户看清角落的环境,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将移动终端展开,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会灭屏,而闪光灯会打开,以提供更亮的光线,照亮角落的环境,以供用户寻找物品。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只存在显示屏从对折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的情况,还可能存在显示屏从展开状态切换为对折状态的情况,接下来对显示屏从展开状态切换为对折状态的情况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作为手电筒在角落里寻找物品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可以作为光源照亮角落,而该角落的空间可能比较小,移动终端无法伸入角落中进行照明,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将移动终端以显示屏朝向外侧的方式对折,这样闪光灯会关闭,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会点亮,使移动终端可以伸入角落中进行照明,以便于用户寻找物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将显示屏从对折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的方式,或者将显示屏从展开状态切换为对折状态的方式,将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的方式和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以进行照明的方式相互切换,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下对光线亮度的要求,更有利于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判断是否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说明此时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功能,由于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而当显示屏折叠后可能会遮挡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因此需要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当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说明此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被遮挡,无法正常进行照明,此时可以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其中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这样,当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被遮挡时,可以使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来代替闪光灯进行照明,并且通过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的方式更加美观优雅,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柔和不刺眼,更利于用户的使用。
通过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解释说明之后,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进行介绍。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A,该装置包括判断模块301、确定模块302、点亮模块303。
判断模块301,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
确定模块302,用于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
点亮模块303,用于当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对折状态是指弯曲面区域朝向外侧的状态,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
可选地,参见图3B,该装置还包括:
打开模块304,用于当显示屏未处于对折状态时,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以进行照明。
可选地,参见图3C,点亮模块303包括:
点亮子模块3031,用于将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最大亮度进行点亮。
可选地,参见图3D,该装置还包括:
灭屏模块305,用于当检测到显示屏从对折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进行灭屏,并打开移动终端的闪光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判断是否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当检测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说明此时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功能,由于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而当显示屏折叠后可能会遮挡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因此需要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当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说明此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被遮挡,无法正常进行照明,此时可以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其中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这样,当移动终端的闪光灯被遮挡时,可以使用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来代替闪光灯进行照明,并且通过点亮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的方式更加美观优雅,弯曲面区域发出的光线柔和不刺眼,更利于用户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在控制移动终端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与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图4A和图4B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00的结构方框图。该终端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等。本申请中的终端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触摸显示屏130。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触摸显示屏13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地,该存储器1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以操作系统为安卓(Android)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4A所示,存储器120中存储有Linux内核层220、系统运行库层240、应用框架层260和应用层280。Linux内核层220为终端100的各种硬件提供了底层的驱动,如显示驱动、音频驱动、摄像头驱动、蓝牙驱动、Wi-Fi驱动、电源管理等。系统运行库层240通过一些C/C++库来为Android系统提供了主要的特性支持。如SQLite库提供了数据库的支持,OpenGL/ES库提供了3D绘图的支持,Webkit库提供了浏览器内核的支持等。在系统运行库层240中还提供有安卓运行时库(Android Runtime),它主要提供了一些核心库,能够允许开发者使用Java语言来编写Android应用。应用框架层260提供了构建应用程序时可能用到的各种API,开发者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API来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比如活动管理、窗口管理、视图管理、通知管理、内容提供者、包管理、通话管理、资源管理、定位管理。应用层280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联系人程序、短信程序、时钟程序、相机应用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比如即时通信程序、相片美化程序等。
以操作系统为IOS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4B所示,IOS系统包括:核心操作系统层320(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340(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360(Media layer)、可触摸层380(Cocoa Touch Layer)。核心操作系统层320包括了操作系统内核、驱动程序以及底层程序框架,这些底层程序框架提供更接近硬件的功能,以供位于核心服务层340的程序框架所使用。核心服务层340提供给应用程序所需要的系统服务和/或程序框架,比如基础(Foundation)框架、账户框架、广告框架、数据存储框架、网络连接框架、地理位置框架、运动框架等等。媒体层360为应用程序提供有关视听方面的接口,如图形图像相关的接口、音频技术相关的接口、视频技术相关的接口、音视频传输技术的无线播放(AirPlay)接口等。可触摸层380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各种常用的界面相关的框架,可触摸层380负责用户在终端100上的触摸交互操作。比如本地通知服务、远程推送服务、广告框架、游戏工具框架、消息用户界面接口(User Interface,UI)框架、用户界面UIKit框架、地图框架等等。
在图4B所示出的框架中,与大部分应用程序有关的框架包括但不限于:核心服务层340中的基础框架和可触摸层380中的UIKit框架。基础框架提供许多基本的对象类和数据类型,为所有应用程序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和UI无关。而UIKit框架提供的类是基础的UI类库,用于创建基于触摸的用户界面,iOS应用程序可以基于UIKit框架来提供UI,所以它提供了应用程序的基础架构,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绘图、处理和用户交互事件,响应手势等等。
触摸显示屏130用于接收用户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以及显示各个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触摸显示屏130通常设置在终端100的前面板。
如图4C所示,终端100包括第一壳体41、第二壳体42以及连接于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之间的连接组件43,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通过连接组件43实现翻转折叠。
第一壳体41包括与触摸显示屏背面连接的第一支撑面,以及与第一支撑面相对的第一背面,第二壳体42包括与触摸显示屏背面连接的第二支撑面,以及与第二支撑面相对的第二背面。相应的,触摸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31与第一壳体41的位置对应,第二显示区域132与第二壳体42的位置对应,第三显示区域133与连接组件43的位置对应。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延展性;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仅第三显示区域13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第一显示区域131和第二显示区域132采用非柔性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连接组件43采用手动结构。用户手动分离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时,终端10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用户手动合拢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时,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连接组件43采用电动结构,比如,连接组件43中设置有电动马达一类的电动旋转部件。在电动旋转部件的带动下,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自动实现合拢或分离,从而使终端100具备展开和折叠两种状态。
按照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是否外露进行划分,终端100可以被划分为外折叠屏终端和内折叠屏终端。其中:
外折叠屏终端
外折叠屏终端是指可折叠角度为180°,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全部外露的终端。如图4C所示,终端100为外折叠屏终端。展开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齐平(即夹角为180°),且触摸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位于同一平面;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过程中,如图4C所示,第一壳体41的第一背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背面相靠拢,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的夹角由180°变为0°;折叠状态下,如图4D所示,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平行(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的夹角为0°),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U型折叠状态,其中,触摸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133形成外露的U型弧面。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的全部或部分显示区域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比如,如图4D所示,折叠状态下,仅第二显示区域132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或,仅第三显示区域133用于显示用户界面。
内折叠屏终端
内折叠屏终端是指可折叠角度为180°,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全部或部分)内敛的终端。如图4E所示,终端100为内折叠屏终端。展开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齐平(即夹角为180°),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平面展开状态(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位于同一平面);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过程中,如图4E所示,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靠拢,即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的夹角由180°变为0°;折叠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平行,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U型折叠状态,其中,触摸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133形成内敛的U型弧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均不显示用户界面。
除了在壳体的支撑面上设置触摸显示屏外,第一壳体41的第一背面和/或第二壳体42的第二背面上也可以设置触摸显示屏。内折叠屏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设置在壳体背面的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与展开状态下触摸显示屏显示的用户界面相同或不同。
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可折叠角度还可以为360°(既可以内折也可以外折),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外露或内敛的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图4C至图4E所示的终端100中,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尺寸相同或相近,终端100的折叠方式被称为对称折叠。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折叠方式还可以为非对称折叠。采用非对称折叠时,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的尺寸可以不同或尺寸相差大于阈值(比如50%或60%或70%),相应的,触摸显示屏中第一显示区域131的面积与第二显示区域132的面积相差大于阈值。
示意性的,如图4F所示,终端100为非对称折叠的外折叠屏终端,第一壳体41的尺寸大于第二壳体42的尺寸。折叠状态下,第一显示区域131的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区域132的面积。
图4C至图4F中,仅以终端100包含两部分壳体以及一个用于连接壳体的连接组件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终端为两折结构),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可以包含n部分壳体以及n-1个连接组件,相应的,终端100的触摸显示屏中包含2n-1块显示区域,与连接组件对应的n-1块显示区域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从而实现n折结构的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终端100中还设置有至少一种其他部件,该至少一种其他部件包括:摄像头、指纹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其他部件设置在终端100的正面、侧边或背面,比如将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壳体的背面或侧边、将摄像头设置在触摸显示屏130的上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其他部件可以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的内部或下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骨传导式的听筒设置在终端100的内部;将传统终端的前面板上的其他部件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的全部区域或部分区域中,比如将摄像头中的感光元件拆分为多个感光像素后,将每个感光像素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中每个显示像素中的黑色区域中,使得触摸显示屏130具备图像采集功能。由于将至少一种其他部件集成在了触摸显示屏130的内部或下层,因此终端100具有更高的屏占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100的中框的单个侧边,或两个侧边(比如左、右两个侧边),或四个侧边(比如上、下、左、右四个侧边)上设置有边缘触控传感器,该边缘触控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在中框上的触摸操作、点击操作、按压操作和滑动操作等中的至少一种操作。该边缘触控传感器可以是触摸传感器、热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中的任意一种。用户可以在边缘触控传感器上施加操作,对终端100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00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100中还包括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装置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也即是,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据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
当所述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点亮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所述对折状态是指所述弯曲面区域朝向外侧的状态,所述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所述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显示屏未处于对折状态时,打开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以进行照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亮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包括:
将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最大亮度进行点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显示屏从所述对折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进行灭屏,并打开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
5.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
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照明开关的打开操作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折叠状态;
点亮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屏处于对折状态时,点亮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进行照明,所述对折状态是指所述弯曲面区域朝向外侧的状态,所述弯曲面区域是指在所述显示屏折叠后处于折叠轴位置处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打开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屏未处于对折状态时,打开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以进行照明。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亮模块包括:
点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以最大亮度进行点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灭屏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显示屏从所述对折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所述显示屏的弯曲面区域进行灭屏,并打开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
9.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976096.9A 2017-10-19 2017-10-19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783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6096.9A CN107783797B (zh) 2017-10-19 2017-10-19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6096.9A CN107783797B (zh) 2017-10-19 2017-10-19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797A true CN107783797A (zh) 2018-03-09
CN107783797B CN107783797B (zh) 2020-12-18

Family

ID=61434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6096.9A Active CN107783797B (zh) 2017-10-19 2017-10-19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379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639A (zh) * 2018-09-29 2019-03-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96617A (zh) * 2019-04-23 2019-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385464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闪光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81587A (zh) * 2020-06-15 2020-09-1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7599A1 (en) * 2010-12-08 2012-06-14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WO2015069807A1 (en) * 2013-11-08 2015-05-14 Osram Sylvania Inc. Fixture design for flexible led circuit boards
CN106057083A (zh) * 2016-07-21 2016-10-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照明与显示器产品的柔性屏
CN106293214A (zh) * 2016-07-29 2017-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7599A1 (en) * 2010-12-08 2012-06-14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WO2015069807A1 (en) * 2013-11-08 2015-05-14 Osram Sylvania Inc. Fixture design for flexible led circuit boards
CN106057083A (zh) * 2016-07-21 2016-10-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照明与显示器产品的柔性屏
CN106293214A (zh) * 2016-07-29 2017-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639A (zh) * 2018-09-29 2019-03-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85464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闪光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85464B (zh) * 2018-12-29 2021-09-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闪光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96617A (zh) * 2019-04-23 2019-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681587A (zh) * 2020-06-15 2020-09-1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797B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3797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00380936A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viewing experience on an intelligent terminal
CN107770477B (zh)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78724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278905B (zh) 显示具有视觉效果的对象的装置和方法
CN107623763B (zh) 编辑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KR102092759B1 (ko) 어플리케이션을 표시하는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7844228A (zh)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Schöning et al. Building interactive multi-touch surfaces
CN103076967B (zh) 用于响应手势改变焦点的方法和双屏幕通信设备
CN107870724A (zh) 显示屏展开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04177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70716A (zh) 调用后台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56578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50185825A1 (en) Assigning a virtual user interface to a physical object
CN107766023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28885A (zh) 多任务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701238A (zh) 虚拟画卷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07760A (zh) 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971391A (zh) 一种动画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765773A (zh) 一种显示信息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86740A (zh) 来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65780B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1031685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mages
CN107635036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