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3234A - 光缆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光缆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3234A
CN107783234A CN201710985127.7A CN201710985127A CN107783234A CN 107783234 A CN107783234 A CN 107783234A CN 201710985127 A CN201710985127 A CN 201710985127A CN 107783234 A CN107783234 A CN 107783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able
optical fiber
optical
surrounding layer
production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51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3234B (zh
Inventor
杨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851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3234B/zh
Priority to CN201910586660.5A priority patent/CN110456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3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3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79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optical cab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79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optical cables
    • G02B6/4486Protective cov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缆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放线工序2),纤膏涂覆工序,3)注塑工序;4)光缆折损模拟部件生产工序:将第二光纤分别置于主动放线架上,放出第二光纤,将该第二光纤截断,将截断的第二光纤进行涂覆;将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第二光纤一侧;在第二光纤、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外表注塑覆盖聚氯乙烯形成外包层;截掉两端的外包层,露出端头;将密封块填入两端外包层的纤膏表面;在外包层的端面上粘附环形外缘,环形外缘内侧填入已经加工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密封垫头;在环形外缘外部装上密封头,得到光缆折损模拟部件中间件;5)安装工序。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便,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光缆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的生产工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缆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传感技术代替传统电子传感技术在煤矿、电力、消防安全和民生领域等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电子传感器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灵敏度高、耐腐蚀、传输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结构简便、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等。光缆(optical fiber cable)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等贵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光缆为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有机溶剂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
现有的光缆在一些温度高、湿度高的区域使用容易发生光纤氢损,一般需要对一定区域加装温度、湿度控制设备,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无法评估光缆在恶劣的环境下,局部的光纤的损害情况;同时光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弯折的情况,超过一定限度的弯折会影响光纤的性能,能否实地在线评估这样的损害情况,同样直接影响光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缆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光缆无法实地评估光纤发生氢损和折损后损害情况的缺陷。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缆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放线工序:将第一光纤分别置于主动放线架上,放出第一光纤;
2)纤膏涂覆工序:将放出第一光纤通过纤膏涂覆设备,进行涂覆纤膏;
3)注塑工序:将聚氯乙烯塑料通过挤塑,在第一光纤外表注塑覆盖聚氯乙烯形成护套,得到光缆中间体;
4)光缆折损模拟部件生产工序:将将第二光纤分别置于主动放线架上,放出第二光纤,将该第二光纤截断,将截断的第二光纤通过纤膏涂覆设备,进行涂覆纤膏;将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涂覆有纤膏的第二光纤一侧,且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平行第二光纤外部放置;在第二光纤、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外表注塑覆盖聚氯乙烯形成外包层;截掉两端部分外包层,露出两端的第二光纤端头;将密封块填入两端外包层的纤膏表面,并使得第二光纤端头穿过通孔;在外包层的端面上粘附环形外缘,环形外缘内侧填入已经加工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密封垫头;在环形外缘外部装上密封头,得到光缆折损模拟部件中间件;
5)安装工序:将固定件一端粘附在模拟光缆件中间件的底部,另一端粘附在展开的紧固环的中部;将紧固环包覆在光缆中间体上,并卡扣部和被卡扣部相互卡扣实现固定,得到光缆成品;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包括模拟光缆件、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连接件;所述模拟光缆件包括模拟光缆主体和位于模拟光缆主体两端的一对密封头;所述模拟光缆主体包括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外表面外套有外包层;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下端的外包层内,且第二光纤、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线和压力传感器的数据线分别伸出模拟光缆主体的两侧端面,所述模拟光缆件两端具有外凸的环形外缘,所述环形外缘与密封头螺纹配合,所述环形外缘内侧安装有硅胶垫头,所述硅胶垫头一端具有内凹的弧面,另一端具有与第二光纤相适配的第一凹槽和与数据线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为相同的光纤;
所述连接件为包括外套在外包层外表面的紧固环和连接紧固环和模拟光缆件的固定件,所述紧固环上设有卡扣部和与卡扣部相适配的被卡扣部;所述模拟光缆主体两端具有与外包层相连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上具有便于第二光纤穿过的通孔。
本发明通过在光缆上加装用于模拟第一光纤及其护套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并在模拟光缆主体内加装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在弯折时,以及处于高温度、高湿度区域,光缆的温湿度或发生弯折产生张力,以及第二光纤的光学性能;使得在不拆开光缆的情况通过检测模拟光缆件,用于实地或在线评估第一光纤的损害情况。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便,成本较低。
可选的,所述光缆的生产工艺还包括冷却工序,所述冷却工序位于注塑工序之后,冷却工序的操作为:使用冷空气,对护套表面进行吹扫,使得护套外表面的温度降至常温,得到冷却后的光缆中间体。
可选的,所述冷空气的温度为15±5℃。
可选的,所述步骤1)中放线张力分别为120±10g。
所述纤膏的动力粘度大于或等于4000mpa·s。
可选的,所述纤膏的可燃指数大于或等于300℃。
可选的,所述硅胶垫头的弧面底部具有光滑的圆形平台;所述硅胶垫头的弧面周壁上具有外凸的增摩部件。
可选的,所述卡扣部为卡块,所述被卡扣部为卡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光缆上加装用于模拟第一光纤及其护套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并在模拟光缆主体内加装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在弯折时,以及处于高温度、高湿度区域,光缆的温湿度或发生弯折产生张力,以及第二光纤的光学性能;使得在不拆开光缆的情况通过检测模拟光缆件,用于实地或在线评估第一光纤的损害情况。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缆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缆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缆的硅胶垫头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缆的紧固环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第一光纤;2、护套;3、光缆折损模拟部件;4、模拟光缆件;5、温湿度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模拟主体;8、密封头;9、纤膏;10、第二光纤;11、外包层;12、数据线;13、环形外缘;14、硅胶垫头;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密封块;18、紧固环;19、固定件;20、卡扣部;21、被卡扣部;22、通孔;23、圆形平台;24、增摩部件;2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纤膏的动力粘度指在25℃、D=50S-1的条件下的数据。
实施例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缆的生产工艺(见附图1、2、3、4、5),包括以下步骤:
1)放线工序:将第一光纤1分别置于主动放线架上,放出第一光纤1,放线张力分别为120±10g;
2)纤膏涂覆工序:将放出第一光纤1通过纤膏9涂覆设备,进行涂覆纤膏9;
3)注塑工序:将聚氯乙烯塑料通过挤塑,在第一光纤1外表注塑覆盖聚氯乙烯形成护套2,得到光缆中间体;
4)冷却工序:使用15±5℃的冷空气,对护套2表面进行吹扫,使得护套2外表面的温度降至常温,得到冷却后的光缆中间体;
5)光缆折损模拟部件生产工序:将将第二光纤10分别置于主动放线架上,放出第二光纤10,将该第二光纤10截断,将截断的第二光纤10通过纤膏9涂覆设备,进行涂覆纤膏9;将温湿度传感器5和压力传感器6固定在涂覆有纤膏9的第二光纤10一侧,且温湿度传感器5和压力传感器6分别平行第二光纤10外部放置;在第二光纤10、温湿度传感器5和压力传感器6外表注塑覆盖聚氯乙烯形成外包层11;截掉两端部分外包层11,露出两端的第二光纤10端头;将密封块17填入两端外包层11的纤膏9表面,并使得第二光纤10端头穿过通孔22;在外包层11的端面上粘附环形外缘13,环形外缘13内侧填入已经加工好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的密封垫头;在环形外缘13外部装上密封头8,得到光缆折损模拟部件3中间件;
6)安装工序:将固定件19一端粘附在模拟光缆件4中间件的底部,另一端粘附在展开的紧固环18的中部;将紧固环18包覆在光缆中间体上,并卡扣部20和被卡扣部21相互卡扣实现固定,得到光缆成品;
其中,本发明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3包括模拟光缆件4、温湿度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和连接件25;所述模拟光缆件4包括模拟光缆主体和位于模拟光缆主体两端的一对密封头8;所述模拟光缆主体包括第二光纤10,所述第二光纤10外表面外套有外包层1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和压力传感器6安装在下端的外包层11内,且第二光纤10、温湿度传感器5的数据线12和压力传感器6的数据线12分别伸出模拟光缆主体的两侧端面,所述模拟光缆件4两端具有外凸的环形外缘13,所述环形外缘13与密封头8螺纹配合,所述环形外缘13内侧安装有硅胶垫头14,所述硅胶垫头14一端具有内凹的弧面,另一端具有与第二光纤10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5和与数据线12相适配的第二凹槽16;所述第一光纤1和第二光纤10为相同的光纤;
所述连接件25为包括外套在外包层11外表面的紧固环18和连接紧固环18和模拟光缆件4的固定件19,所述紧固环18上设有卡扣部20和与卡扣部20相适配的被卡扣部2120;所述模拟光缆主体两端具有与外包层11相连的密封块17,所述密封块17上具有便于第二光纤10穿过的通孔22。
本发明通过在光缆上加装用于模拟第一光纤1及其护套2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3,并在模拟光缆主体内加装温湿度传感器5和压力传感器6,用于检测在弯折时,以及处于高温度、高湿度区域,光缆的温湿度或发生弯折产生张力,以及第二光纤10的光学性能;使得在不拆开光缆的情况通过检测模拟光缆件4,用于实地或在线评估第一光纤1的损害情况。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便,成本较低。
其中所述纤膏9的动力粘度大于或等于4000mpa·s。其中,所述纤膏9的可燃指数大于或等于300℃。其中,所述硅胶垫头14的弧面底部具有光滑的圆形平台23;所述硅胶垫头14的弧面周壁上具有外凸的增摩部件24。其中,所述卡扣部20为卡块,所述被卡扣部21为卡槽。
本发明实施时,根据对光缆的生产工艺的使用环境评估出风险评估报告,在高温湿度或弯折处加装光缆折损模拟部件,在监测时,拆卸密封头,使用检测设备测试第二光纤的光学性能,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数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光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放线工序:将第一光纤分别置于主动放线架上,放出第一光纤;
2)纤膏涂覆工序:将放出第一光纤通过纤膏涂覆设备,进行涂覆纤膏;
3)注塑工序:将聚氯乙烯塑料通过挤塑,在第一光纤外表注塑覆盖聚氯乙烯形成护套,得到光缆中间体;
4)光缆折损模拟部件生产工序:将第二光纤分别置于主动放线架上,放出第二光纤,将该第二光纤截断,将截断的第二光纤通过纤膏涂覆设备,进行涂覆纤膏;将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涂覆有纤膏的第二光纤一侧,且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平行第二光纤;在第二光纤、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外表注塑覆盖聚氯乙烯形成外包层;截掉两端部分外包层,露出两端的第二光纤端头;将密封块填入两端外包层的纤膏表面,并使得第二光纤端头穿过通孔;在外包层的端面上粘附环形外缘,环形外缘内侧填入已经加工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密封垫头;在环形外缘外部装上密封头,得到光缆折损模拟部件中间件;
5)安装工序:将固定件一端粘附在模拟光缆件中间件的底部,另一端粘附在展开的紧固环的中部;将紧固环包覆在光缆中间体上,卡扣部和被卡扣部相互卡扣实现固定,得到光缆成品;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包括模拟光缆件、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连接件;所述模拟光缆件包括模拟光缆主体和位于模拟光缆主体两端的一对密封头;所述模拟光缆主体包括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外表面外套有外包层;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下端的外包层内,且第二光纤、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线和压力传感器的数据线分别伸出模拟光缆主体的两侧端面,所述模拟光缆件两端具有外凸的环形外缘,所述环形外缘与密封头螺纹配合,所述环形外缘内侧安装有硅胶垫头,所述硅胶垫头一端具有内凹的弧面,另一端具有与第二光纤相适配的第一凹槽和与数据线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为相同的光纤;
所述连接件为包括外套在外包层外表面的紧固环和连接紧固环和模拟光缆件的固定件,所述紧固环上设有卡扣部和与卡扣部相适配的被卡扣部;所述模拟光缆主体两端具有与外包层相连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上设有便于第二光纤穿过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工序,所述冷却工序位于注塑工序之后,冷却工序的操作为:使用冷空气,对护套表面进行吹扫,使得护套外表面的温度降至常温,得到冷却后的光缆中间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空气的温度为15±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放线张力为120±10g。
5.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膏的动力粘度大于或等于4000mpa·s。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膏的燃点大于或等于3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头的弧面底部具有光滑的圆形平台;所述硅胶垫头的弧面周壁上具有外凸的增摩部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为卡块,所述被卡扣部为卡槽。
CN201710985127.7A 2017-10-20 2017-10-20 光缆的生产工艺 Active CN1077832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5127.7A CN107783234B (zh) 2017-10-20 2017-10-20 光缆的生产工艺
CN201910586660.5A CN110456469B (zh) 2017-10-20 2017-10-20 用于光缆生产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5127.7A CN107783234B (zh) 2017-10-20 2017-10-20 光缆的生产工艺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6660.5A Division CN110456469B (zh) 2017-10-20 2017-10-20 用于光缆生产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234A true CN107783234A (zh) 2018-03-09
CN107783234B CN107783234B (zh) 2019-08-02

Family

ID=614351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5127.7A Active CN107783234B (zh) 2017-10-20 2017-10-20 光缆的生产工艺
CN201910586660.5A Active CN110456469B (zh) 2017-10-20 2017-10-20 用于光缆生产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6660.5A Active CN110456469B (zh) 2017-10-20 2017-10-20 用于光缆生产的光缆折损模拟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77832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9645A (zh) * 2004-11-25 2005-04-27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传感和通信功能的混合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CN201765351U (zh) * 2010-05-18 2011-03-1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原理的海水温度剖面测量光缆
CN202196210U (zh) * 2011-08-11 2012-04-18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感应光缆
CN105044864A (zh) * 2015-07-21 2015-11-11 江苏通光海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缆芯绝缘层中隐形植入传感光纤的智能海底光缆
CN205139433U (zh) * 2015-10-22 2016-04-0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一种用于结构表面应变监测的分布式应变光缆
CN105974544A (zh) * 2016-07-25 2016-09-28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通信复合光缆
WO2017001826A1 (en) * 2015-06-29 2017-01-05 Optasense Holdings Limited Monitoring of power cables with distributed fibre optic sens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9645A (zh) * 2004-11-25 2005-04-27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传感和通信功能的混合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CN201765351U (zh) * 2010-05-18 2011-03-1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原理的海水温度剖面测量光缆
CN202196210U (zh) * 2011-08-11 2012-04-18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感应光缆
WO2017001826A1 (en) * 2015-06-29 2017-01-05 Optasense Holdings Limited Monitoring of power cables with distributed fibre optic sensing
CN105044864A (zh) * 2015-07-21 2015-11-11 江苏通光海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缆芯绝缘层中隐形植入传感光纤的智能海底光缆
CN205139433U (zh) * 2015-10-22 2016-04-0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一种用于结构表面应变监测的分布式应变光缆
CN105974544A (zh) * 2016-07-25 2016-09-28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通信复合光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6469A (zh) 2019-11-15
CN110456469B (zh) 2020-06-12
CN107783234B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9449B (zh) 一种在线测量电缆与附件界面压力的系统及方法
CN205175574U (zh) 电缆中间接头导体温度测量结构
WO2022016496A1 (zh) 分布式传感承荷探测电缆
CN201765876U (zh) 新型内置式光纤测温高压交联电缆
CN107783233B (zh) 光缆
CN107783234A (zh) 光缆的生产工艺
CN201213075Y (zh) 一种具有实时测温功能的电缆
CN207396807U (zh) 一种地铁消防用探测光缆
CN201917416U (zh) 微形传感光单元及其嵌入式应用产品
CN201732192U (zh) 一种铠装感测光缆
CN105589157B (zh) 温度传感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05845566U (zh) 远程监控预警贯通地线
CN102967390B (zh) 一种利用微形传感光单元进行测量温度和应变传感的架空裸线
CN211858230U (zh) 一种耐高温的计算机网络用测控电缆
CN208806092U (zh) 一种防水耐高温交联聚乙烯绝缘控制电缆
CN207396805U (zh) 一种综合测温系统光缆
CN202171673U (zh) 一种单芯低烟无卤光缆
CN113539568A (zh) 一种带温度监测功能的光伏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TWI493818B (zh) 訊號傳輸線
CN220137986U (zh) 第四代核电站用仪表测量电缆
CN220821147U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测温电缆
CN217181887U (zh) 一种高抗外压力的电力电缆
CN220627454U (zh) 一种机器人专用数字电缆
CN207650458U (zh) 压力探测用光缆
CN117092769B (zh) 一种海底光缆lwp缆与铠装缆缆型过渡制备工艺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