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4553A - 一种振荡器、马达及牙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荡器、马达及牙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4553A
CN107774553A CN201711129311.8A CN201711129311A CN107774553A CN 107774553 A CN107774553 A CN 107774553A CN 201711129311 A CN201711129311 A CN 201711129311A CN 107774553 A CN107774553 A CN 107774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
magnet
support
oscillator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293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4553B (zh
Inventor
周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Qinghe Beckha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Qinghe Beckh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Qinghe Beckha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Qinghe Beckh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293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4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4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4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4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4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16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 A61C17/2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 A61C17/3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 A61C17/34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22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B06B1/0207 for details covered by B06B1/0207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B06B2201/70Specific application
    • B06B2201/76Medical, den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荡器、马达及牙刷,所述振荡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一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有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伸出所述壳体;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电磁铁、所述输出端成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通过磁性变换实现所述输出端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伸缩运动。解决了现有的振荡器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振荡器、马达及牙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振荡器、马达及牙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物质的快速发展,许多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机器自身将电能、势能转换成动能以及将动力对外输出的逻辑框架。其中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离不开的核心部件就是振荡器。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振荡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功能输出效率,传动结构简单,保持振荡器负载状况下输出的机械能依然能够功率恒定有效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振荡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荡器,所述振荡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一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有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伸出所述壳体;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或,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电磁铁、所述输出端成轴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通过磁性变换实现所述输出端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振荡器还包括:所述第一磁铁为电磁铁或永磁铁。
优选的,所述振荡器还包括: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设置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荡器还包括: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穿过所述第一距离而产生相互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电磁铁、所述输出端成轴向平行设置,具体为: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的作用力具有第一方向;所述输出端负载外力时具有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其中,所述电磁铁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支架上;所述电磁铁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三侧支架和所述第四侧支架,其中,所述第一磁铁的一侧通过第三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三侧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四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四侧支架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包括一种马达,所述马达包括所述振荡器。
第三方面,本申请包括一种牙刷,所述牙刷包括所述振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荡器,所述振荡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一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有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伸出所述壳体;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或,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电磁铁、所述输出端成轴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通过磁性变换实现所述输出端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伸缩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功能输出效率,传动结构简单,保持振荡器负载状况下输出的机械能依然能够功率恒定有效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设置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将负载反作用力分散到两个弹性支架和弹性体上,从而消减负载力的影响的技术效果。
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为弹性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一定程度上消减负载外力对整体输出机械动能的不利影响的技术效果。
4.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穿过所述第一距离而产生相互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给轴向振动预留空间和活动的可能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振荡器功率于对外输出功率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壳体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电磁铁4,第一磁铁5,弹性体6,第一支撑件7,第一侧支架15,第二侧支架16,第三侧支架13,第四侧支架14,第一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9,第三固定件10,第四固定件11,输出端12,第一缓冲设置17,第二缓冲设置18,第三缓冲设置19,第四缓冲设置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荡器,所述装置包括:所述振荡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一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有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伸出所述壳体;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或,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电磁铁、所述输出端成轴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通过磁性变换实现所述输出端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伸缩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功能输出效率,传动结构简单,保持振荡器负载状况下输出的机械能依然能够功率恒定有效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结构包括:
一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一容置空间;
具体而言,所述壳体1为所述振荡器的外部壳体,用于容置所述振荡器的内部结构,起到保护所述振荡器内部结构的作用,所述壳体1的形状根据所述振荡器的内部结构而定,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架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缓冲设置17,所述第一缓冲设置17处于在所述电磁铁4的一侧;第二缓冲设置18,所述第二缓冲设置18处于在所述电磁铁4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架2通过第一支撑件7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7与所述输出端12成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架2具有第一侧支架15和所述第二侧支架16,其中,所述电磁铁4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件8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支架15上;所述电磁铁4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9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支架16上,所述第一侧支架15和所述第二侧支架16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7和/或输出端12为弹性件。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支架2处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且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第一支架2由所述第一侧支架15和所述第二侧支架16构成,并且所述第一侧支架15和所述第二侧支架16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侧支架15和所述第二侧支架16构成一凹形,即所述第一侧支架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侧支架16的两端,所述电磁铁4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件8固定在所述其中一个第一侧支架15上,所述电磁铁4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9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支架16上,所述第一支撑件7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所述第一侧支架15上,所述第一支撑件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其中,所述第二侧支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缓冲设置17和所述第二缓冲设置18,所述第一缓冲设置17和所述第二缓冲设置18分别设置在所述电磁铁4的两边,并且,所述第一缓冲设置17和所述第二缓冲设置18通过自身的弹性以及弯折的结构从而形成的弹性势能,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消减负载外力对整体输出机械动能的不利影响的技术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功率的要求,设计材料的弹性、弯折的角度、弯折的个数等,并如图2所示,通过电流控制振荡器的功率,在负载受力的情况下加大功率,从而抵消负载情况下的反作用力,从而保持在一定负载力范围内,振荡器能恒定地输出等值的机械动能功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同理的,所述第二缓冲设置18、所述第三缓冲设置19、所述第四缓冲设置20的设置方式与所述第一缓冲设置17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第二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3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支架3连接有一输出端12,所述输出端12伸出所述壳体1;所述第二支架3还包括:第三缓冲设置19,所述第三缓冲设置19处于在所述第一磁铁5的一侧;第四缓冲设置20,所述第四缓冲设置20处于在所述第一磁铁5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架3具有第三侧支架13和所述第四侧支架14,其中,所述第一磁铁5的一侧通过第三固定件10固定在所述第三侧支架13上;所述第一磁铁5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四固定件11固定在所述第四侧支架14上,所述输出端12、所述第一支撑件7、所述第二固定件9、所述第四固定11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支架2和/或第二支架3为弹性支架。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支架3与所述第一支架2相似,具有所述第三侧支架13和所述第四侧支架14,所述第三侧支架13与所述第四侧支架14相互垂直,形成一凹形,即所述第三侧支架13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四侧支架14的两端,所述第一磁铁5的一侧通过第三固定件10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侧支架13上;所述第一磁铁5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四固定件11固定在所述第四侧支架14上,另一个所述第三侧支架13连接有一所述输出端12,所述输出端12伸出所述壳体1,与外界连通,其中,所述第四侧支架上设置有所述第三缓冲设置19和所述第四缓冲设置20,所述第三缓冲设置19和所述第四缓冲设置2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铁5的两边,并且,所述第三缓冲设置19和所述第四缓冲设置20通过自身的弹性以及弯折的结构从而形成的弹性势能,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消减负载外力对整体输出机械动能的不利影响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端12、所述第一支撑件7、所述第二固定件9、所述第四固定11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分别为弹性支架,换言之,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的材质可以是具有较大弹性的材质,例如具有一定弹性的钢片、塑料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的弹性大小,确定其适合的材质。
一电磁铁4,所述电磁铁4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第一磁铁5,所述第一磁铁5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磁铁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所述第一磁铁5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或,所述电磁铁4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所述第一磁铁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所述第一磁铁5为电磁铁或永磁铁;所述第一磁铁5和所述电磁铁4之间设置弹性体6,所述弹性体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5连接,所述弹性体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铁4连接;所述第一磁铁5和所述电磁铁4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磁铁5和所述电磁铁4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穿过所述第一距离而产生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所述电磁铁4可以通过改变交变电流的方向,所述电磁铁4的磁极可以快速高频切换。所述第一磁铁5可以是电磁铁或者永磁铁,由于所述第一磁铁不需要通电进行改变电极,所以,所述第一磁铁的类型本申请不作限制,由于所述电磁铁4会通过改变交变电流的方向,磁极可以快速高频切换,导致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之间的磁性在同性和异性之间相互转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磁铁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所述第一磁铁5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也可以是,所述电磁铁4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所述第一磁铁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在所述电磁铁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所述第一磁铁5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之间的极性为同性时,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相互排斥,由于所述电磁铁4为固定端,所以所述第一磁铁5带动所述输出端12内缩;当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之间的极性为异性时,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相互吸引,这时,由于所述电磁铁4为固定端,所以所述第一磁铁5带动所述输出端12外伸,通过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之间的极性快速转换,带动所述输出端12快速的在内缩和外伸之间做往复运动,则会产生快速高频率的轴向往复式机械动能,从而对外输出作用于物体;当所述电磁铁4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所述第一磁铁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铁5为固定端,所述电磁铁4与所述输出端12连接,带动所述输出端做伸缩往复运动,原理与所述电磁铁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所述第一磁铁5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的情况相同,本申请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情况均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均属于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来讲,当所述输出端12作用在一个刚性物体的表面,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所述输出端12也将受到一个大小相等的反向作用力,这将会直接造成负载状态下,整个振荡器的输出功率相应地衰减。为了避免整个振荡器的输出功率相应地衰减,在所述电磁铁4和所述第一磁铁5之间设置一个弹性体6,并且所述第一磁铁5和所述电磁铁4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在同性相斥,所述输出端12内缩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所述弹性体6控制相斥的距离,从而控制内缩幅度。同时在负载情况下,所述弹性体6可以将负载反作用力分散到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和弹性体上,从而达到消减负载力的影响的技术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磁铁5、所述电磁铁4、所述输出端12成轴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5和所述电磁铁4通过磁性变换实现所述输出端12相对于所述壳体1的伸缩运动;所述第一磁铁5和所述电磁铁4之间的作用力具有第一方向;所述输出端12负载外力时具有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重合。
具体而言,由于所述第一磁铁5、所述电磁铁4、所述输出端12成轴向平行设置,从而使所述第一磁铁5和所述电磁铁4通过磁性变换实现所述输出端12相对于所述壳体1的伸缩运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重合即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为相互作用力。
另一方面,本申请包括一种马达,所述马达包括所述振荡器;
具体而言,本申请所涉及到的轴向往复式振荡器,可以运用在很多方面,其中马达就是首选。所述马达就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动能,能够对外恒定输出轴向上往复式运动的马达。
第三方面,本申请包括一种牙刷,所述牙刷包括所述振荡器。
具体而言,本申请包括一种电动牙刷,所述电动牙刷中使用到所述振荡器,刷头的运动方式是轴向往复式运动,使用所述振荡器的电动牙刷能够达到传动结构简单,从而提高清洁能力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使用场景,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合理的使用场景中,例如使用该原理的马达,设计生产的轴向往复式按摩仪、轴向往复式成人用品、轴向往复式擦玻璃机器人、轴向往复式拖地机器人、轴向往复式洗碗机、轴向往复式剃须刀、轴向往复式贴标机等,一切存在轴向运动的产品应用上等。
实施例二
为了更清楚的解释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的解释说明。
当所述振荡器开始工作时,对所述电磁铁4通电,从而使所述电磁铁4通过改变交变电流的方向,磁极可以快速高频切换,这时所述电磁铁4与所述第一磁铁5之间的磁极便在同性和异性之间快速转换,当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之间的极性为同性时,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相互排斥,在所述电磁铁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所述第一磁铁5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的情况下,由于所述电磁铁4为固定端,所以所述第一磁铁5带动所述输出端12内缩;当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之间的极性为异性时,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相互吸引,这时,由于所述电磁铁4为固定端,所以所述第一磁铁5带动所述输出端12外伸,通过所述第一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4之间的极性快速转换,带动所述输出端12快速的在内缩和外伸之间做往复运动,则会产生快速高频率的轴向往复式机械动能,从而对外输出作用于物体;当所述电磁铁4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所述第一磁铁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铁5为固定端,所述电磁铁4与所述输出端12连接,带动所述输出端做伸缩往复运动,原理与所述电磁铁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所述第一磁铁5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的情况相同,本申请不再赘述,从而达到了提高功能输出效率,传动结构简单,保持振荡器负载状况下输出的机械能依然能够功率恒定有效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荡器,所述振荡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一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有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伸出所述壳体;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或,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电磁铁、所述输出端成轴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通过磁性变换实现所述输出端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伸缩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功能输出效率,传动结构简单,保持振荡器负载状况下输出的机械能依然能够功率恒定有效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设置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将负载反作用力分散到两个弹性支架和弹性体上,从而消减负载力的影响的技术效果。
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为弹性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一定程度上消减负载外力对整体输出机械动能的不利影响的技术效果。
4.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穿过所述第一距离而产生相互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器由于是轴心旋转,动能输出效率低下,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给轴向振动预留空间和活动的可能性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一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有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伸出所述壳体;
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或,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其中,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电磁铁、所述输出端成轴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通过磁性变换实现所述输出端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伸缩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还包括:
所述第一磁铁为电磁铁或永磁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还包括:
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设置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还包括:
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穿过所述第一距离而产生相互作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电磁铁、所述输出端成轴向平行设置,具体为:
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电磁铁之间的作用力具有第一方向;
所述输出端负载外力时具有第二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其中,
所述电磁铁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支架上;
所述电磁铁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支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三侧支架和所述第四侧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磁铁的一侧通过第三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三侧支架上;
所述第一磁铁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四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四侧支架上。
8.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振荡器。
9.一种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刷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振荡器。
CN201711129311.8A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振荡器、马达及牙刷 Active CN107774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29311.8A CN107774553B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振荡器、马达及牙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29311.8A CN107774553B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振荡器、马达及牙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4553A true CN107774553A (zh) 2018-03-09
CN107774553B CN107774553B (zh) 2019-08-09

Family

ID=6143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29311.8A Active CN107774553B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振荡器、马达及牙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45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0475A (zh) * 2018-05-25 2018-10-19 应泽鑫 一种电动牙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197A (zh) * 2002-10-28 2004-05-05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装驱动电路构件的轴向空隙型无刷电动机
CN1734888A (zh) * 2004-08-04 2006-02-15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扁平型无刷振动电动机
CN101541441A (zh) * 2006-11-15 2009-09-23 株式会社J&J 超小型线性振动装置
US20100231060A1 (en) * 2009-03-16 2010-09-1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102974523A (zh) * 2011-09-02 2013-03-2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197A (zh) * 2002-10-28 2004-05-05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装驱动电路构件的轴向空隙型无刷电动机
CN1734888A (zh) * 2004-08-04 2006-02-15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扁平型无刷振动电动机
CN101541441A (zh) * 2006-11-15 2009-09-23 株式会社J&J 超小型线性振动装置
US20100231060A1 (en) * 2009-03-16 2010-09-1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102974523A (zh) * 2011-09-02 2013-03-2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0475A (zh) * 2018-05-25 2018-10-19 应泽鑫 一种电动牙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4553B (zh) 2019-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8983B (zh) 触觉致动器
CN107872137B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8199555A (zh) 振动电机
EP2375098A2 (en) Magnetic spring system in a resonant motor
CN103203311B (zh) 充电式可调频介电弹性体平板形振动器
CN106175957B (zh) 用于电动清洁用具驱动装置的固定结构
CN101558550A (zh) 用于驱动电动牙刷刷元件的驱动装置
CN105281528B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6834954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2664552A (zh) 一种双驱动足矩形压电板式直线超声电机
CN107774553B (zh) 一种振荡器、马达及牙刷
CN105561591B (zh) 一种自动摇摆装置
CN210386497U (zh) 一种振动组件及振动筛网装置
CN103452796B (zh) 磁力传动活塞式无阀压缩机
CN202061048U (zh) 一种手指按摩装置
CN207021881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7968277U (zh) 振动马达
CN208063027U (zh) 线性振动电机及振动设备
CN105689347A (zh) 电动烧杯刷
CN206044770U (zh) 用于电动清洁用具驱动装置的固定结构
CN108035551A (zh) 强效混凝土振捣器
CN101478218A (zh) 微型线性震动器
CN104632985B (zh) 无源压缩式自适应减振装置
CN103107734B (zh) 一种管状压电振动器
KR20130001431A (ko) 감각신호출력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