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1155B - 传送带转向台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送带转向台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1155B
CN107771155B CN201580081043.XA CN201580081043A CN107771155B CN 107771155 B CN107771155 B CN 107771155B CN 201580081043 A CN201580081043 A CN 201580081043A CN 107771155 B CN107771155 B CN 107771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connection module
conveyor belt
mountabl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10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1155A (zh
Inventor
格拉尔德·克里比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Original Assignee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filed Critical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Publication of CN107771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1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1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1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1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movable, o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or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Devices for moving framework or parts thereof
    • B65G21/14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movable, o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or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Devices for moving framework or parts thereof to allow adjustment of length or configuration of load-carrier or traction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60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guiding belts, e.g. by fluid j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连续地输送材料的传送带的、呈偏转装置形式的可安装结构,以及使传送带偏转的方法。所述可安装结构(100)呈偏转装置的形式,用于连续输送材料的传送带(500),所述可安装结构(100)包括:布置在第一方向(1)上的第一支撑框架(1000)和布置在第二方向(2)上的第二支撑框架(2000);所述支撑框架(1000、2000)能够彼此联接;所述可安装结构还包括关联于所述支撑框架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传送带偏转器(121,122;231,232,233,234),其中第一传送带偏转器布置成基本竖直,并且第二传送带偏转器布置成基本水平;并且所述可安装结构包括用以将第二支撑框架(2000)与第一支撑框架(1000)联接的连接模块(2100),所述连接模块(2100)被适配,使得第二支撑框架(2000)能够以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Z)联接至第一支撑框架(1000)。

Description

传送带转向台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送带的、呈偏转装置形式的可安装结构,所述传送带用于连续地输送材料,特别是用于连续地输送碎片材料。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使连续地输送材料、特别是连续地输送碎片材料的传送带偏转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从US 3,251,455、WO 2014/191195 A1、US 6,131,726或US 6,863,174 B1已知偏转装置。US 3,251,455公开了一种可延长的传送带输送机系统并且特别是用于这种系统的输送布置,包括输送滑轮和相关设备,由此输送机部分中的传送带的返回段(returnreach)被转入储存部分并且被转出储存部分。WO 2014/191195 A1公开了一种在第一伸展部分和横向于第一伸展部分的第二伸展部分之间的、用于传送带输送机的偏转装置,该偏转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机传送带的至少一个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第一和第二转向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机传送带的至少一个竖直偏转辊,以便使输送机传送带从水平的平面转向到竖直的平面。US 6,131,726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输送机传送带定中心的传送带转向组件,该传送带转向组件包括具有转向辊和引导辊的机构。US 6,863,174 B1公开了由能够沿负荷承载缆索移动的负荷承载辊构成的输送机传送带。然而,寻求进一步改进。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传送带的、呈偏转装置形式的改进的可安装结构,以及用于使连续地输送材料的传送带偏转的方法。特别地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传送带的、呈偏转装置形式的可安装结构,以及用于使连续地输送材料的传送带偏转的方法,其允许更大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上述目的由一种用于连续地输送材料的传送带的、呈偏转装置形式的可安装结构解决,该可安装结构包括:被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支撑框架和被布置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可彼此联接;可安装结构还包括与支撑框架关联地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传送带偏转器,其中第一传送带偏转器被布置成基本竖直,并且第二传送带偏转器被布置成基本水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将第二支撑框架与第一支撑框架联接的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被适配,使得第二支撑框架以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联接至第一支撑框架。
用于传送带的、呈偏转装置形式的可安装结构也可被称为传送带转向台。应用该可安装结构的优选区域为地下采矿,特别是地下连续拖运,进一步优选地是用于长壁采矿。
该可安装结构包括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第一和第二方向也能够指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的纵向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也能够分别基本指传送带能够被分别地引导通过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方向,或者分别指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最大延伸方向。这些支撑框架通常适合于支撑用于连续输送材料、特别是碎片材料的传送带的输送行程段和/或返回行程段(run),其中传送带通常是环形输送带。在第一和/或第二支撑框架仅支撑一个行程段、通常为返回行程段的情况下,另一个行程、通常为输送行程段能够悬置于地下矿井或隧道的坑顶(roof)。因此,可安装结构能够被设计成具有用于保持集成的输送行程段惰轮的元件(例如,支架)的结构,或设计成不具有这种元件的结构。
第一支撑框架优选地具有后端(或第一端)和前端(或第二端),利用这些端部,该可安装结构优选地能够布置在连续拖运系统的带链(strand)或腿部内的期望位置处。传送带通常为环形输送带的形式,优选地穿过连续拖运系统的整个带链或腿部延伸,并因此也跨越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优选具有连接端或第一端及卷绕端或第二端。第二支撑框架通常用于将传送带、通常地环状输送带的返回行程段从主连续拖运带链或腿部在侧向上引出,第一支撑框架优选是该传送带的一部分。其动机例如是为了在连续拖运系统中提供传送带或者环形传送带卷绕系统。
在本说明中,对“水平”和“竖直”的引用是指其中可安装结构坐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情况。在可安装结构被设置在倾斜地面上的情况下,则应将对“水平”和“竖直”的引用理解为相应地倾斜。
优选地,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能够在水平的平面中彼此联接。特别地是,两个支撑框架在水平的平面中彼此联接可理解为这两个支撑框架在彼此联接时主要在水平的平面中延伸,并且具有垂直于该水平的平面的高度。
此外,能够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能够彼此联接,使得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一和第二方向关于水平的平面相对于彼此倾斜。特别地是,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二方向可朝着水平的平面倾斜,特别是不同地倾斜。例如,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方向可由于倾斜的矿井而向下成10度的角度,而第二支撑框架的方向可以水平朝向,或向下成小于10度的角度,因为其从倾斜的矿井在侧向方向(sidewaydirection)上引出。
为了使传送带偏转,可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和第二传送带偏转器。优选地是,传送带偏转器为滑轮,特别优选为对称的冠面滑轮,特别是标准的非分段的对称冠面滑轮。传送带偏转器或滑轮具有改变传送带的方向和/或朝向的功能。优选地是,传送带偏转器还能够支撑传送带。如下所述,可安装结构还能够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传送带偏转器。
第一和第二传送带偏转器被连接至支撑框架,其中第一传送带偏转器被布置成基本竖直,并且第二传送带偏转器被布置成基本水平。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传送带偏转器被布置成彼此垂直。优选地是,当第一和第二框架通过连接模块彼此联接时,第二传送带偏转器和第一传送带偏转器之间的距离足够得大,以减小当传送带在第一和第二传送带偏转器之间改变其朝向时在传送带上发生的应力或者张力。
优选地是,当在本文中提及一个传送带偏转器,例如第一传送带偏转器或第二传送带偏转器或之后的第三传送带偏转器时,也能够部署两个或更多的传送带偏转器,而不是仅一个传送带偏转器。因此,当描述仅一个传送带偏转器时,说明类似地适用于多个传送带偏转器,并且反之亦然。
传送带偏转器的基本竖直/水平朝向指传送带绕着发生偏转的轴线的朝向。例如,在传送带偏转器为滑轮的情况下,第一滑轮被布置成它们的纵向轴线或旋转轴线为基本竖直朝向,并且第二滑轮被布置成它们的纵向轴线或旋转轴线为基本水平朝向。
可安装结构能够包括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第一传送带偏转器,和/或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第二传送带偏转器。然而,特别优选地是,可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特别确切地是两个第一传送带偏转器,即在可安装结构中需要和/或存在不超过两个第一传送带偏转器。
第一和第二传送带偏转器位于支撑框架上,使得传送带、优选地是环形输送带的返回行程段从在第一支撑框架的前部和后端处的基本水平朝向转向为在第一支撑框架的中心区域(在第一支撑框架的中心区域,第二支撑框架联接于第一支撑框架)中的基本竖直朝向,然后从这种基本竖直朝向转向为在第二支撑框架的卷绕端处的基本水平朝向。
第一传送带偏转器优选地被布置成使得其中传送带与传送带偏转器接触处的第一切线关于第一支撑框架中的传送带的基本水平朝向基本居中,并且/或者使得第二切线关于第二支撑框架中的传送带的基本水平朝向基本居中。
在典型的可安装结构中,传送带进入可安装结构,离开可安装结构,再次进入可安装结构,并且再次离开可安装结构。在每一个最后的传送带偏转器(其中,传送带进入或离开可安装结构)之后,传送带能够在可安装结构之外以任何有用的角度被进一步引导,而与是否使用可选的调节传送带偏转器无关。通过围绕那些最后的传送带偏转器的不同缠绕角度,能够实现该目的。大多数情况下,将传送带进一步引导为平行于可安装结构会是优选的。
由于传送带进入可安装结构,离开可安装结构,再次进入可安装结构并且再次离开可安装结构,所以两个独立的传送带带链在可安装结构内共存。这可能引起几何学上的问题,因为通常需要在各个传送带带链之间存在一定的游隙。优选地是,传送带偏转器及它们的相应滑轮和传送带带链应沿它们的纵向轴线偏移一定距离。另外,优选的是,在传送带偏转器的侧向表面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然后,如果入口传送带偏转器和/或出口传送带偏转器(也称为第三传送带偏转器)被额外地扭转,则发生额外的几何学挑战。为了使得系统容许各种几何学条件,这里将对于某些旋转运动描述优选的铰接点。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和/或第二传送带偏转器分别以偏离竖直朝向或水平朝向的朝向布置,或者被适配,变为这种偏离的朝向。特别地是,优选地是,第一传送带偏转器被布置成或者能够被布置成使它们的纵向轴线朝向竖直轴线倾斜,优选地是倾斜高达30度。此外,优选地是,第二传送带偏转器被布置成或者能够被布置成使它们的纵向轴线朝水平轴线倾斜,优选地是倾斜高达30度。第一和/或第二传送带偏转器的这种倾斜布置或者对倾斜布置的适应性在下列多种情况下特别优选:在这样的情况中,采矿布局具有倾斜采矿巷道或者倾斜坡,并且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二方向可朝向水平的平面倾斜,特别是不同地倾斜。
可安装结构还包括连接模块,这种连接模块优选地被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的一端处,优选地是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的与卷绕端相反的一端处,并且被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的中心部分的侧向上。连接模块用于将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彼此直接或者间接地联接。特别地是,连接模块适合用于将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彼此直接或者间接地联接。
优选地是,连接模块具有在水平的平面中的连接方向,该连接方向优选为能够通过连接元件引导传送带的方向。在具体实施例或者情况下,连接方向能够与支撑框架的第二方向相同。在其它实施例或者情况下,连接方向和第二方向能够彼此成角度。
特别地是,连接模块起到接口的作用,通过该接口,能够将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能够彼此连接和彼此释放。连接模块被适配,使得第二支撑框架能够以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联接至第一支撑框架,特别是以针对特定应用区域(例如特定矿井布局)所需的特定和/或期望的水平角度。水平角度是第一和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或者是支撑框架在水平的平面中的第一和第二纵向方向之间的角度。
在本文中,应将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理解为能够被合理地并且技术上可行地包括在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二方向之间的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或者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范围。特别地是,优选地是,连接模块被适配,使得第二支撑框架能够以5度至170度范围中的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联接至第一支撑框架,水平角度优选为5度的倍数。优选地是,第二支撑框架能够以具有下列下限和上限的任意组合所形成的范围中的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联接至第一支撑框架:该范围的下限为5度、10度、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55度、60度、65度、70度、75度、80度、85度、90度、95度、100度、105度、110度、115度、120度、125度、130度、135度、140度、145度、150度、155度、160度、165度、170度或175度,并且上限为175度、170度、165度、160度、155度、150度、145度、140度、135度、130度、125度、120度、115度、110度、105度、100度、95度、90度、85度、80度、75度、70度、65度、60度、55度、50度、45度、40度、35度、30度、25度、20度、15度、10度或5度。特别优选地是,该范围在25至155度之间。
通过这种连接模块及其适应性,可以形成在第二支撑框架相对第一支撑框架偏转的角度方面且因此在传送带能够从主输送方向引出的角度方面灵活的可安装结构。这对于其中采矿布局取决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其它边界条件的地下采矿应用是特别有用的。
如下面将关于不同优选实施进一步描述的那样,能够以不同方式实现连接模块将第二支撑框架和第一支撑框架以不同的水平角度联接的适应性。例如,连接模块能够是可更换的,使得能够选择适合于在不同角度下联接的多种不同连接模块,以实现特定的期望角度。可替选地或者另外,用于将连接模块与第一支撑框架和/或第二支撑框架联接的、连接模块的第一和第二面能够被适配或者可适合用以以不同的或可变的水平角度实现相应的连接。
优选地是,当经由连接模块独立于包括在两个支撑框架之间的水平角度被连接时,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能够保持不变或基本不变。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用于可适合可变的水平角度的柔性可安装结构的非常成本有效的解决方案。
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连接模块包括用于将连接模块与第一支撑框架联接的第一面,并且/或者特征在于,连接模块包括用于将连接模块与第二支撑框架联接的第二面。
优选地是,连接模块的第一和/或第二面具有提供接口的功能,用以将连接模块联接至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优选地是,第一面和/或第二面适合用于分别直接或者间接地将连接模块与第一或第二支撑框架联接。进一步优选地是,第一面和/或第二面适合用于分别在连接模块和第一和/或第二支撑框架之间形成可释放连接。第一面和/或第二面能够包括用于分别在连接模块和第一和/或第二支撑框架之间形成连接的连接元件,例如经由位于第一和/或第二支撑框架上的相应的连接元件。例如,这些连接元件能够采用销、螺栓、螺钉和/或形状锁定元件的形式。
第一面和/或第二面可被布置成基本竖直。特别地是,第一面和/或第二面能够具有框架或者格栅的形式,即该面不需要为连续表面。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面适合用以与连接模块的连接方向形成水平角度,并且进一步特征在于,该连接模块能够更换为另一连接模块,该另一连接模块包括的第一面适合用以与该另一连接模块的连接方向形成不同的水平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模块的第一面被适配,使得在连接模块的第一面和连接方向之间包括特定的水平角度。特别地是,优选地是,第一面包括与连接方向成45度的角度(或者任何其它合理的角度),且因而能够与第一支撑框架形成连接,其中连接方向和第一方向包括也为45度的角度(或者分别为任何其它合理角度的相应角度)。
优选地是,在该实施例中,由包括在第一面和连接元件的连接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确定连接元件经由第一面连接至第一支撑框架所处的水平角度。为形成可安装结构对于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之间的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的适应性,该实施例中的连接模块可更换为另一连接模块,优选地是可更换为一系列其它连接模块中的任一个。该其它连接模块优选地也包括适合用以与该另一连接模块的连接方向形成特定的水平角度的第一面。为了实现可安装结构的适应性,该另一或该其它连接模块的水平角度与初始的连接模块的水平角度不同,使得一个连接模块更换为另一连接模块导致处于不同的水平角度下的连接。
如下文进一步所述的那样,关于用于连接模块与第二支撑框架的连接的第二面,该第二面和经由该第二面的连接能够使得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二方向与连接方向相同,或者使得第二方向相对于连接方向成角度和/或是可变的。
另外或者可替选地是,能够优选的是,连接模块可适应,使得其第一和/或第二面能够与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二方向形成不同的水平角度。特别地是,作为它们的第一面每个关于连接方向成特定角度的连接模块的可更换性的补充或替选,也可以是:连接模块在其第一和/或第二面能够与连接模块的连接方向形成不同的水平角度的意义上是可变的。给定的连接模块的第一和/或第二面的可变性范围例如可分别限于+/-15度或者30度。例如,连接模块的可更换性可以与各连接模块在第一和/或第二连接面的特定的水平角度范围内的可变性相组合。例如,可通过优选地能够固定在不同位置的伸缩性和/或可枢转的元件,实现连接模块的第一和/或第二面的可变性。
根据能够与前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或能够实现为前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替选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面适合用以将第二支撑框架在不同的水平角度下、特别是在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下联接至连接模块。
优选地是,第一和/或第二面适合用以或可适合用以在不同的水平角度下、特别是在以一定的水平角度范围下将第一和/或第二支撑框架联接至连接模块。例如,连接模块的第一和/或第二面分别可允许在+/-15度或30度的范围内将第一和/或第二支撑框架联接至连接模块。可以特别优选的是,该范围分别为+/-10度或20度,或者分别为+/-5度或10度。
例如,具有允许将第二支撑框架在一定的不同水平角度范围下联接至连接模块的第二面的连接模块可具有适合用以将连接模块在一定的水平角度下联接至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面。通过将连接模块的可更换性与在第一面处的一定水平角度和在第二面处的一定水平角度范围相结合,能够实现高度的可变性。
也能够优选地是,连接模块的第一和/或第二面适合用以或可适合用以使第一和/或第二支撑框架能够在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下联接至连接模块。同样地是,应将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理解为用于这种连接的合理且技术上可行的角度的范围。特别地是,对于第一和/或第二面,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优选地在5度至170度的范围内,该水平角度优选为5度的倍数。优选地是,对于第一和/或第二面,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优选地在具有上述的下限和上限的范围内。
此外,优选地是,连接模块的第一和/或第二面在水平的平面中是弯曲的。特别地是,第一和/或第二面在水平的平面中的凸形弯曲形状可以是优选的。进一步优选地是,连接模块的第一和/或第二面在水平的平面中具有圆弧形状。例如,第一和/或第二面可以在水平的平面中具有半圆形状。进一步优选地是,连接模块的第一和/或第二面具有部分球形表面的形状,例如半球表面的形状。以这种方式,第一和/或第二支撑框架能够经由这种半圆的第二面以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连接至连接模块。
例如,第二支撑框架连接至第一支撑框架所处的基本水平角度的适应性可称为第二支撑框架沿着地平面的倾斜。对于这一倾斜,可安装结构仅关于第一支撑框架的地表面成角度。通过改变上述的连接模块绕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的卷绕角度,实现了该目的。取决于连接模块的实施例和本文实现的特征的组合,连接模块可实现为恒定单角度的连接模块,或实现为无级可变角度的连接模块。如果使用恒定单角度的连接模块,则如上所述,另外能够通过连接模块的第二面的相应的适应性,该角度能够针对一些度数以无级方式进行调节。
优选地是,用于第二支撑框架的倾斜旋转的轴线平行于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的纵向轴线,并且进一步优选地是,位于两个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的纵向轴线的中间。优选地是,如果使用固定角度的连接模块或如果使用无级可变角度的连接模块,则这种旋转轴线均是有效的。进一步优选地是,为了将两个单独的传送带带链之间的游隙保持为恒定,能够关于该旋转轴线调节第一传送带偏转器之间的距离。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偏转器被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上,其中优选地是,第一支撑框架还包括被布置成基本水平的第三传送带偏转器。例如,第一、基本竖直布置的传送带偏转器能够被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的关于其纵向延伸的中心区域内。这具有下列优点,即将传送带引出至第二支撑框架的传送带的偏转发生在第一支撑框架的中心区域内。第三传送带偏转器优选地采用滑轮的形式,并且进一步优选地是,被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的后部区域和前部区域上。进一步优选地是,第三传送带偏转器和第一传送带偏转器之间的距离足够得大,从而降低了当传送带在改变其在第一和第三传送带偏转器之间的朝向时,在传送带上发生应力或张力。此外,优选地是,第三传送带偏转器被布置成或能够布置成使得它们的纵向轴线朝水平轴线倾斜,优选地是倾斜高达30度。另外,该纵向轴线能够关于水平的平面在高度上偏移。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二传送带偏转器被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上。优选地是,当第一和第二框架经由连接模块彼此联接时,第二传送带偏转器和第一传送带偏转器之间的距离足够得大,以降低当传送带在改变其在第一和第二传送带偏转器之间的朝向时,在传送带上发生的应力或者张力。特别地是,优选地是,第二支撑框架仅包括基本水平布置的传送带偏转器,即无竖直布置的传送带偏转器。
第一和/或第三传送带偏转器在第一支撑框架上的布置以及第二传送带偏转器在第二支撑框架上的布置具有下列优点,即传送带偏转器位于支撑框架上,当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彼此联接所处的角度改变时,支撑框架优选地不需要改变。这促进了可安装结构的可变性并且进一步降低了成本。特别地是,能够优选地是,连接模块不包括传送带偏转器,特别是无竖直和/或水平布置的传送带偏转器。这进一步降低了连接模块的复杂性和成本,并且提高了可变性。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偏转器被安装在调节元件上,该调节元件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支撑框架,调节元件进一步优选地具有连接面,用于将连接模块的第一面与其连接。例如,调节元件能够是可枢转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框架的中心框架模块的固定外部部分中的内部部分。
优选地是,调节元件能够绕一纵向轴线枢转,该纵向轴线优选地平行于第一支撑框架的纵向轴线。当调节元件枢转时,第一传送带偏转器也枢转,使得它们的纵向轴线相比于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三滑轮被倾斜。
进一步优选地是,当调节元件枢转时,连接面也枢转。由于第二支撑框架优选地经由连接模块被连接至第一支撑框架(优选地经由第一支撑框架的调节元件的连接面),所以连接面的枢转也导致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第一支撑框架绕纵向枢转轴线的枢转。这也能够称为第二支撑框架的俯仰运动(luffing)。
优选地是,调节元件适合用以允许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的纵向轴线和/或第二支撑框架的纵向轴线相对于第一支撑框架的基本水平的平面以至少+/-5°、10°、15°、20°、25°、30°、35°或45°并且/或者最多+/-75°、70°、65°、60°、55°、50°或45°枢转或俯仰运动。
优选地是,用于俯仰旋转运动的轴线被定位成平行于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方向的轴线。进一步优选地是,俯仰旋转运动的高度的中心应为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的中心之间的中间高度,这涉及基本水平的平面。
进一步优选地是,对于可安装结构,第三传送带偏转器同时相对于第一传送带偏转器扭转。通过调节元件的上述的旋转或枢转,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如果第三传送带偏转器保持未移动,则调节元件的上述的旋转或枢转经由连接模块引起整个第二支撑框架的俯仰运动,连接模块经由第一支撑框架的调节元件的连接面将第二支撑框架连接至该调节元件。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偏转器被安装在第一支撑框架上,优选地是安装调节元件上,使得能够沿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方向调节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相对于第一支撑框架和/或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偏转器能够沿第一支撑框架的纵向延伸相对于第一支撑框架和/或相对于彼此移动。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的位置、优选地是在第一支撑框架的中心区域内的位置的这种调节具有下列优点,即能够调节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的位置,以降低在传送带的偏转期间在传送带中发生的张力或应力,特别是对于在合理且技术上可行范围的端点处或附近的水平角度。此外,在沿地平面的角度改变的情况下,传送带执行绕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的不同卷绕角度,这引起传送带的两个带链之间的游隙改变,该两个带链与朝着第二传送带偏转器的位于传送带上的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相切。因为特定的游隙距离是优选的,因此优选地是,第一传送带偏转器能够调节。
通常,特别优选地是,第一支撑框架为模块化结构并且包括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框架模块,和/或第二支撑框架为模块化结构并且包括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框架模块。第一和/或第二支撑框架的模块化设计具有多个优点。例如,通过增大或者减小框架模块的数目,能够易于调节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的长度。此外,通过模块化设计,极大促进了该可安装结构的运输、安装、维修和维护,特别是在地下采矿应用中。优选地是,框架模块为框架结构,用以提供合理重量下的足够稳定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框架被适配,使得其第一和第二端能够绕第二支撑框架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扭转,或者连接模块被适配,使得第二支撑框架能够相对于连接模块绕第二支撑框架的纵向轴线扭转,和/或第二传送带偏转器被可枢转地和/或可倾斜地连接到第二支撑框架,和/或第二传送带偏转器被可枢转地和/或可倾斜地相对于第一传送带偏转器连接。优选地是,例如,第二支撑框架以其第一端与该连接模块的第二面连接,并且可以以其第二端与传送带卷绕系统连接。在两个交叉采矿巷道(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应位于其中)具有不同的坑地面角度(走向-倾角)的采矿布局条件下,可能有必要调节第二传送带偏转器的纵向轴线关于水平朝向的朝向。为此,承载第二传送带偏转器的第二支撑框架的那一部分能够绕其纵向轴线枢转。优选地是,这能够实现是因为第二支撑框架的中间框架模块被分开,并且其两个部分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向,或通过部分的球形表面的形状、例如半球表面的形状而转向。
优选地是,上述的用于第二支撑框架的扭转旋转运动的轴线被定位成平行于将第二传送带偏转器的高度二分的平面。因此,扭转旋转的高度的中心应为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的中心之间的中间高度。另外,扭转旋转的轴线应与连接第一传送带偏转器的中心的线的中点成一直线。
由于上述元件,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二传送带偏转器能够相对于第三传送带偏转器绕所有方向枢转。
此外,优选地是,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彼此联接,使得力能够从第一支撑框架经由形状配合连接而传递至第二支撑框架,并且/或者反之亦然。优选地是,框架模块也彼此联接,使得力能够从一个框架模块经由形状配合连接而传递到支撑框架内的另一个框架模块。
在连续拖运系统内,特别是在地下采矿应用中,由于所需的传送带张力,能够在支撑框架上作用相当大的力。需要较高的传送带张力,例如用以输送高负荷和/或当集成有环形传送带或者传送带卷绕系统时。特别优选地是,允许这些力经由形状配合来传递。除了形状配合之外,在框架模块和/或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之间的和/或连接模块与第一和/或第二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包括另外的连接装置或连接元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连接模块在其水平的平面中具有多边形形式,特别是梯形或三角形形式,其中优选地是,多边形形式的一条边在水平的平面中具有圆弧形状。在本文中,连接模块在其水平的平面中的多边形形式包括下列形状:其中多边形形式的一条边或更多条边是弯曲的,特别是呈圆弧形状。包括连接模块的高度延伸在内,多边形形状的一条边可具有一段球形表面的形状。优选地是,连接模块的多边形形式的这种弯曲的边形成连接模块的第二面,用于将第二支撑框架与连接模块连接。以这种方式,第二支撑框架能够以允许关于连接模块的连接方向调节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二方向的方式联接至连接模块的第二面。
另外或者可替选地是,能够提供用于支撑传送带的另外的引导元件,特别是从传送带的下方和/或上方,尤其是在传送带张力较低时。另外,能够在任何需要的位置处设置任何类型的传送带跟踪装置。
进一步优选地是,关联于且平行于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传送带偏转器布置了支撑辊。关联于且平行于传送带偏转器的支撑辊对于确保在传送带张力非常低的情况下传送带不被卡住是特别优选的。
优选地是,可安装结构可包括多个调平元件,所述调平元件可以采用伸缩支柱的形式,优选为液压支柱。这种调平元件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调平元件延伸至不同高度,使得能够将可安装结构经由调平支柱平坦地支撑在地面上,能够将可安装结构布置在不平坦的地面上,。
此外,可以优选的是,可安装结构、特别是第二支撑框架包括一个或更多支撑元件,用以将可安装结构、特别是第二支撑框架支撑在相对于周围环境、特别是相对于采矿巷道或隧道的固定位置中。所述支撑元件可包括可延伸的元件,特别是液压缸。
此外,可安装结构可包括用以激活调平元件和/或支撑元件的激活单元。优选地是,激活单元为液压单元,在支撑元件包括液压缸且调平元件包括可液压延伸支柱的情况下,这是特别优选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用于使连续地输送材料的传送带偏转的方法解决了上述目的,该方法包括:提供上述的可安装结构;以及经由连接模块,将第二支撑框架以三维空间中的可变的或不同角度、特别是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和/或竖直角度和/或旋转角度联接至第一支撑框架。
关于方法的优点、优选实施例和细节及其优选实施例,参考上述的相应方面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举例并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a示出可安装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1b示出具有输送机传送带布置的图1a的可安装结构;
图1c示出根据图1b的可安装结构的输送机传送带布置;
图2a示出根据图1a的穿过截面E-E的可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2b示出根据图1b的穿过截面H-H的可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2c示出根据图1c的穿过截面L-L的输送机传送带布置的横截面图;
图3a示出根据图1a的可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3b示出根据图1b的可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3c示出根据图1c的输送机传送带布置的侧视图;
图4a示出根据图1a的可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4b示出根据图1b的可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4c示出根据图1c的输送机传送带布置的侧视图;
图5a示出根据图1a的可安装结构的另一侧视图;
图5b示出根据图1b的可安装结构的另一侧视图;
图5c示出根据图1c的输送机传送带布置的另一侧视图;
图6a示出根据图1a的穿过截面B-B的可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6b示出根据图1b的穿过截面F-F的可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6c示出根据图1c的穿过截面J-J的输送机传送带布置的横截面图;
图7a示出根据图1a的穿过截面D-D的可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7b示出根据图1b的穿过截面G-G的可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7c示出根据图1c的穿过截面K-K的输送机传送带布置的横截面图;
图8示出根据图1a的可安装结构的截面Q的详图;
图9示出可安装结构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10a示出示意性的地下矿井布局的顶视图;
图10b示出根据图10a的矿井布局的前视图;
图10c示出根据图10a的矿井布局的后视图;
图10d示出根据图10a的矿井布局的侧视图;
图10e示出根据图10a的矿井布局的另一侧视图;
图10f示出根据图10a的矿井布局的三维图;
图11a示出可安装结构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顶视图,其中连接模块处于45°,所有其它角度都处于90°;
图11A示出图11a的可安装结构的顶视图,其中连接模块处于45°,所有其它角度处于任意角度;
图12示出根据图11A的可安装结构的前视图;
图13示出根据图11A的可安装结构的后视图;
图14示出根据图11A的可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15示出根据图11A的可安装结构的另一侧视图;
图16示出根据图11a的穿过截面M-M的可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7a示出具有可枢转调节元件的第一支撑框架的中心框架模块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17b示出根据图17a的中心框架模块的前视图;
图17c示出根据图17a的中心框架模块的后视图;
图17d示出根据图17a的中心框架模块的侧视图;
图17e示出根据图17a的中心框架模块的另一侧视图;
图17f示出图17a中所示的A-A横截面图;
图18a示出调节元件被枢转10°的根据图17a的中心框架模块的顶视图;
图18b示出根据图18a的中心框架模块的前视图;
图18c示出根据图18a的中心框架模块的后视图;
图18d示出根据图18a的中心框架模块的侧视图;
图18e示出根据图18a的中心框架模块的另一侧视图;
图18f示出图18a中所示的B-B横截面图;
图19示出第二支撑框架的中间框架模块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20a示出根据图19的中间框架模块的顶视图,其第一端相对于其第二端旋转了9°;
图20b示出根据图20a的中间框架模块的另一侧视图;
图20c示出图20a中所示的中间框架模块的B-B横截面图;
图20d示出根据图20a的中间框架模块的三维图;
图21以分解图示出图1a的可安装结构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7a、8和21示出可安装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其具有一定角度的连接模块。图1b-7b示出上面布置有输送机传送带的图1a-7a的可安装结构。图1c-7c示出根据图1b-7b的可安装结构的输送机传送带布置。图9示出具有水平无级可调的连接模块的可安装结构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例的类似于图1a的可安装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顶视图。在这些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或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元件。
在图1a-7a、8和21中示出用于连续地输送材料、特别是碎片材料的传送带500的、呈偏转器装置形式的可安装结构100。传送带500优选地为连续拖运系统的环形输送机传送带。材料、优选碎片材料能够在连续拖运系统中进行输送,特别是由可安装结构100在输送方向C上进行输送。
可安装结构100包括被布置在第一方向1上的第一支撑框架1000,和被布置在第二方向2上的第二支撑框架2000。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1000、2000的第一和第二方向1、2也能够被称为支撑框架1000、2000的纵向方向。
第一支撑框架1000具有后端1001和前端1002。这里的术语“后”和“前”的选取独立于输送方向,并且仅用于命名第一支撑框架或者其它物件的端部。
优选地是,可安装结构100能够为连续拖运系统的一部分,其中优选地是,第一支撑框架1000形成这种连续拖运系统的主输送带链的一部分。例如,第一支撑框架1000的后端1001和前端1002能够被连接至其它的输送结构。优选地是,传送带500不仅在第一支撑框架1000上延伸,而且也在连续拖运系统的整个主带链上延伸。传送带500的输送行程段501优选地在第一支撑框架1000的顶部或上部区域上经由传送带引导辊400引导。可替选地是,传送带的输送行程段501可从坑顶悬置。传送带500的返回行程段502优选地被在第一支撑框架1000内引导,其中如图中所示,传送带500到第二支撑框架2000的偏转也优选地发生在传送带500的返回行程段502的部分中。
第一支撑框架1000为模块化结构,并且包括三个框架模块,即后框架模块1100、中心框架模块1200和前框架模块1300。第二支撑框架2000也为模块化结构,并且包括两个框架模块,即中间框架模块2200和卷绕框架模块2300。在卷绕框架模块2300上的第二支撑框架2000的卷绕端2002处,传送带或环形传送带卷绕系统(未示出)能够被连接至例如可安装结构100。
为了将可安装结构100固定和/或稳定在其期望位置和期望朝向上,包括液压缸的两个支撑元件2400能够被固定至第二支撑框架2000。支撑元件2400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使得它们能够被支撑在采矿巷道或隧道的坑地面和坑顶之间。
此外,可安装结构100包括在第一支撑框架1000、第二支撑框架2000和连接模块2100上的多个液压支柱300。呈可液压延伸的支柱300形式的这些调平元件适合用以调平不平坦的坑地面。
优选地是,可安装结构100包括液压单元(未示出),以用于激活、特别是用于延伸和回缩液压支柱300和/或支撑元件2400。
下面描述传送带500在可安装结构100内的引导和偏转。
第一支撑框架1000包括呈第一滑轮、或偏转滑轮121和122形式的两个竖直布置的第一传送带偏转器,该两个偏转滑轮被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1000的中心框架模块1200处并且与之连接。第一支撑框架1000在其后框架模块1100和前框架模块1300处还分别包括呈第三滑轮111、112、131、132形式的两个水平布置的第三传送带偏转器。第三滑轮111和131为承载滑轮,而第三滑轮112和132为可选的调节滑轮。
对于特定应用,能够优选的是,引导传送带500的输送行程段501的传送带引导辊400被布置在升高位置中,或者传送带500的输送行程段501被从坑顶悬置,而不是被在第一支撑框架的顶部上引导。
在第三滑轮111、112、131、132处,传送带400的返回行程段502以水平朝向被引导。在第三滑轮111和第一滑轮121之间,以及在第三滑轮131和第一滑轮122之间,传送带500的返回行程段502被扭转至竖直朝向。这通过提供两个竖直布置的第一传送带滑轮121、122实现。第一滑轮121、122被连接至并且布置在位于第一支撑框架1000的中心框架模块1200上的调节元件1210处,使得第一滑轮121、122的位置能够沿第一方向1变化。第一滑轮121、122被布置成使得第一切线被定位成沿其水平朝向基本处于传送带500的返回行程段502的中间。
在传送带500下方和/或上方可布置另外可选的支撑辊125、126。另外可选的传送带跟踪装置能够被安装在可安装结构100内的任何所需位置处。另外,可布置与第一滑轮121、122平行的可选的支撑辊123、124,用于在传送带的张力较低时防止传送带500、特别是传送带500的返回行程段502卡住。
在竖直朝向上,当传送带500、特别是传送带500的返回行程段502缠绕第一滑轮121、122时,其能够基本上以任何期望的方向或角度朝着第二支撑框架200引出。
第二支撑框架2000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二滑轮231、232,所述第二滑轮231、232被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2000的卷绕框架模块2300处并且与其连接。在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1000的中心框架模块1200处的第一滑轮121、122与被布置在第二支撑框架2000的卷绕框架模块2300处的第二滑轮232、231之间,传送带500的返回行程段502被扭转至水平朝向。第二滑轮231和232为承载滑轮,而第二滑轮233和234为可选的调节滑轮。在第二滑轮231、232、233、234处,返回行程段502以水平朝向被引导。
可安装结构100还包括沿着连接方向3布置的连接模块2100。连接模块2100适合用以将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1000、2000在水平的平面中彼此联接。特别地是,连接模块2100被适配,使得第二支撑框架2000能够以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Z联接至第一支撑框架1000。水平角度Z为被包括在或限制在第一支撑框架1000的第一方向1和第二支撑框架2000的第二方向2之间的水平角度。
根据图1a-8和21中所示的可安装结构100的实施例,按下文所述实现水平角度Z的这一可变性。连接模块2100包括用于将连接模块2100与第一支撑框架1000联接的第一面2110,以及用于将连接模块2100与第二支撑框架2000联接的第二面2120。第一面2110适合用以或者被布置成与连接模块2100的连接方向3形成水平角度Y。
第二面2120在水平的平面上弯曲,并且具有在水平的平面中绕(虚拟)枢转点P的半径为R的圆弧形状,因而适合用以使第二支撑框架2000在不同的水平角度下联接至连接模块2100。在图1a-8中所示的情况下,第二支撑框架2000通过第二面2120联接至连接模块2100,使得连接方向3和第二方向2相同。然而,第二面2120的弯曲形状允许第二支撑框架2000以不同的角度联接至连接模块2100,使得第二方向2相对连接方向3成一定角度,特别是成+/-5度的角度。
以这种方式,在连接模块2100的第一面2110限定固定的角度Y的同时,第二面2120允许相对连接方向3和第一方向1调节第二方向2,使得能够在+/-5度的范围内、例如基于角度Y来调节第二方向2和第一方向1之间的水平角度Y。
当然,连接模块2100能够被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1000的任一侧上。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是,具有第一滑轮121、122的中心框架模块1200也在水平的平面中旋转180度。
可安装结构100的进一步可变性因为连接模块2100关于另一连接模块是可替换的而实现,其中该另一连接模块包括的第一面适合用以与连接方向形成不同的水平角度。优选地是,该另一连接模块也具有在水平的平面中呈圆弧形状的第二面,使得该另一连接模块的第二面也允许第二支撑框架以不同的水平角度与其连接。
通过将连接模块2100相对一系列连接模块中的任一个连接模块的可替换性与适合用于与连接方向成不同的水平角度的第一面以及允许第二方向关于连接方向的调节性的弯曲第二面相结合,实现了模块化且可变的可安装结构100。
在图9中示出可安装结构100的进一步实施例。图9中所示的可安装结构100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1000、2000对应于图1a-8中所示的可安装结构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1000、2000。然而,图9的可安装结构100的连接模块2100a与图1a-8中所示的连接模块2100不同。图9中所示的连接模块2100a包括:第一面2110a,用于将连接模块2100a与第一支撑框架1000联接;和第二面2120a,用于将连接模块2100a与第二支撑框架2000联接。在图9的实施例中,第一面2110a和第二面2120a在其水平的平面中具有半圆形状。以这种方式,第二支撑框架2000能够以不同的水平角度联接至连接模块2100a,而不需要更换连接模块2100a。例如,如果第一面2110a和第二面2120a作为部分球面(例如,半球)实现,则该改型的第二支撑框架2000能够以关于三维空间的不同角度联接至该改型的连接模块2100a。
因此,模块化且可变的可安装结构100例如允许可变的设置,特别是允许用于使传送带从主输送带链引出至传送带或环形传送带卷绕系统的可变的偏转角度。
在图10a-10f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地下矿井10的一部分。该地下矿井布局具有经由连接巷道13连接的两个主采矿巷道11和12,在图10a的顶视图中,连接巷道13相对主采矿巷道11、12成45°的角度。然而,地下矿井的地质条件要求可安装结构能够配合各种矿井布局条件。例如,主采矿巷道11、12和连接巷道13可以每个以不同角度倾斜,这将导致需要各种枢转操作、扭转操作和成角度操作,这些操作在本文中被描述为连接模块(可能的是与调节元件相结合)适应不同角度的各种可能性,这也称为第二支撑框架的倾斜、俯仰运动和/或扭转。
图11a-20d示出可安装结构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图11a和16示出具有各种传送带偏转器的钢结构,以及以45°的角度布置的连接模块,其中调节元件的俯仰运动角度和第二支撑模块的扭转角度是正交的。图11A和12-15示出图11a的可安装结构,其中调节元件的俯仰运动角度和第二支撑模块的扭转角度成任意角度。图17a-18f更详细地示出可安装结构200的第一支撑框架4000的中心框架模块4200。图17a-17f示出处于其未偏转位置或正交位置的中心框架模块4200的调节元件4210,而图18a-18f示出绕第一支撑框架4000的纵向轴线枢转10°的调节元件4210。图19和20a-20d更详细地示出可安装结构2000的第二支撑框架5000的中间框架模块5200。图19示出处于其未偏转位置或正交位置的中间框架模块5200,而图20a-20d示出相对于其第二端5202扭转9°的中间框架模块5200的第一端5201。
原则上,图11a-20d中所示的可安装结构200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对应于图1a-8、9和21中所示的可安装结构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同元件或者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元件被以相同附图标记指示。在下文中描述了可安装结构200,并强调了与先前描述的可安装结构100相比的一些另外方面。
传送带500在可安装结构200内的引导和偏转基本上且原则上如以上关于图1a-7a和8中所示的传送带500在可安装结构100内的引导和偏转所述的那样工作。
用于连续地输送材料、特别是碎片材料的传送带500的、呈偏转装置形式的可安装结构200包括被布置在第一方向1上的第一支撑框架4000,以及被布置在第二方向2上的第二支撑框架5000。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4000、500的第一和第二方向1、2也能够被称为支撑框架4000、500的纵向方向。
第一支撑框架4000具有后端4001和前端4002。传送带500的输送行程段501优选地经由传送带引导辊4000在第一支撑框架4000的顶部或上部区域上引导。可替选地是,传送带的输送行程段可以从坑顶悬置。传送带500的返回行程段502优选地被在第一支撑框架4000内引导,其中如图中所示,传送带500到第二支撑框架5000的偏转优选地也在传送带500的返回行程段502的部分中发生。
第一支撑框架4000为模块化结构,并且包括三个框架模块,即后框架模块4100、中心框架模块4200和前框架模块4300。第二支撑框架5000也为模块化结构,并且包括两个框架模块,即中间框架模块5200和卷绕框架模块5300。在卷绕框架模块5300上的第二支撑框架5000的卷绕端5002处,例如,传送带或者环状传送带卷绕系统(未示出)能够被连接至可安装结构200。
可安装结构200还包括被布置在连接方向3上的连接模块5100。连接模块5100适合用以将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4000、5000在水平的平面中彼此联接。特别地是,连接模块5100被适配,使得第二支撑框架5000能够以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Z联接至第一支撑框架4000。水平角度Z为被包括在或限制在第一支撑框架4000的第一方向1和第二支撑框架5000的第二方向2之间的水平角度。图11a-15中所示的连接模块5100基本上对应于图1a-8、21中所示和上文所述的连接模块2100。相应地是,连接模块5100具有:第一面5110,用于联接连接模块5100与第一支撑框架4000;和第二面5120,用于联接连接模块5100与第二支撑框架5000。第一面5110适合用以或者被布置成与连接模块5100的连接方向3形成水平角度Y。
第二面5120在水平的平面中弯曲,并且在水平的平面中具有绕(虚拟)可枢转点P的半径R的圆弧形状,因而适合用以将第二支撑框架5000在不同的水平角度下联接至连接模块5100。第二面5120的弯曲形状允许第二支撑框架500以不同角度联接至连接模块5100,使得第二方向2相对连接方向3成角度,特别是成+/-5°的角度。连接模块5100能够被布置在第一支撑框架4000的任一侧上。连接模块5100可与另一连接模块互换,其中这另一连接模块包括适合用以与连接方向形成不同的水平角度的第一面。
至此所述的角度Y和Z的可变性也称为第二支撑框架的倾斜。然而,特别是从图11A-15能够看出的,通过可安装结构200的第一支撑框架4000的中心框架模块4200的可枢转的调节元件4210,实现了可安装结构200的进一步适应性。特别地是在图17a-18e中描绘了具有可枢转的调节元件4210的中心框架模块4200。优选地是,两个基本竖直的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被安装在可安装结构200的第一支撑框架400的中心框架模块4200的调节元件4210上。优选地是,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通过上紧固元件4212和下紧固元件4213而被安装至调节元件4210。
调节元件4210被连接至中心框架模块4200,使得调节元件4210能够以可变的或不同的合理角度绕第一支撑框架4000的纵向轴线或第一方向1枢转。在图18a-18f中,如图18e中所示,调节元件4210示例性地绕该轴线以10°的调节角度或俯仰运动角度α枢转。以这种方式,处于布置成基本竖直的基本操作位置的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它们的纵向轴线例如如图11a中所示)将倾斜,使得它们的纵向轴线将偏转调节角度或俯仰运动角度α,即在这种情况下,从基本竖直朝向偏转10°。
优选地是,俯仰旋转的中心的位置应是将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的高度二分的横截面区域的周界之间的边界点之间以及将第三传送带偏转器111二分的平面之间,以及将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2的高度二分的横截面区域的周界之间的边界点之间以及将第三传送带偏转器131二分的平面之间的中间点。
调节元件4210能够通过可定位在狭槽4214内的固定元件来被固定在其偏转位置、即非正交位置中。如能够看到的,例如在图18f中,调节元件4210的枢转导致框架4211的相应偏转。由于连接模块5100以及经由通过连接模块,第二支撑框架5000也连接至中心框架模块4200的调节元件4210,所以第二支撑框架5000也将以与调节元件4210偏转相同的方式通过调节或改变角度α偏转。以这种方式,通过使调节元件4210的枢转,则不仅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而且连接模块5100和第二支撑框架5000,包括第二传送带偏转器231、232、233、234在内,也以期望的俯仰运动角度偏转。以这种方式,连接带链相对于主采矿带链的倾斜角度能够适应地下采矿的几何结构。
为了将可安装结构200固定和/或稳定在其期望位置和期望朝向中,包括液压缸的两个支撑元件5400能够固定到第二支撑框架5000。支撑元件5400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使得它们能够被支撑在采矿巷道或者隧道的坑地面和坑顶之间。特别地是,优选在已经实现了本文所述的期望倾斜角度、俯仰运动角度和/或扭转角度之后,将第二支撑框架5000固定和/或稳定在其期望位置和朝向中。
此外,可安装结构200包括在第一支撑框架4000、第二支撑框架5000和连接模块5100上的多个液压支柱300。呈可液压延伸支柱300形式的这些调平元件适合用以调平不平坦的地面。
优选地是,可安装结构200包括液压单元(未示出),以用于激活、特别是用于延伸及回缩液压支柱300和/或支撑元件5400。
通过如图19和20a-20d中所示的第二支撑框架5000的中间框架模块5200的设计,允许例如图11A和12-15中能够看到的第二支撑框架5000的扭转,能够实现对各种地下采矿几何结构的进一步适应。第二支撑框架5000的中间框架模块5200被适配,使得被连接至连接模块5100的其第一端5201能够相对于其第二端5202旋转,第二端5202连接至第二支撑框架5000的卷绕框架模块5300。两端5201、5202能够绕着相对于彼此扭转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优选地是第二支撑框架5000的第二方向2,或者是第二支撑框架5000的纵向方向。优选地是,两端5201、5202能够相对于彼此扭转所处的扭转角度β能够通过将固定元件插入狭槽5204中而被固定。在图20a-20d中,示出中间框架模块5200,其第一端5201相对于其第二端5202扭转如图20b中所示的9°的扭转角度β。翼片5203部分地覆盖连接模块5100的第二面5120。
进一步优选地是,扭转旋转的轴线应与将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的高度二分的横截面区域的周界之间的边界点之间以及将第二传送带偏转器232二分的平面之间,以及将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2的高度二分的横截面区域的周界之间的边界点之间以及将第二传送带偏转器231二分的平面之间的中间点对齐。
本文所述的经由连接模块调节倾斜角度的各种可能性具有提供允许将传送带以各种角度引出的可安装结构的可能性。俯仰运动角度和扭转角度的另外可能性进一步允许适应在地下采矿时存在的各种几何结构。因此,可安装结构提供了将传送带从第一方向引出至关于三维空间与第一方向成任意角度的第二方向的可能性。以模块化结构的形式提供可安装结构提高了该可安装结构在各种应用区域、特别是例如也在长壁采矿中的可应用性。据此,例如,能够在一个巷道从主巷道分叉出来且因此两个巷道能够呈现彼此不同的倾斜角度的地下采矿几何结构中实施该可安装结构。例如由于矿井计划和矿井布局的另外可能性和机会,这例如能够对于地下矿井提供各种优点。
附图标记列表
1 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方向
2 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二方向
3 连接模块的连接方向
10 地下矿井
11、12 主采矿巷道
13 连接巷道
14、100、200 可安装结构
111、112 第三滑轮
121、122 第一滑轮
123、124、125、126 支撑辊
131 第三滑轮
132 第三滑轮
213、232、233、234 第二滑轮
300 液压支柱
400 传送带引导辊
500 传送带
501 传送带的输送行程段
502 传送带的返回行程段
1000、4000 第一支撑框架
1001、4001 第一支撑框架的后端
1002、4002 第一支撑框架的前端
1100、4100 第一支撑框架的后框架模块
1200、4200 第一支撑框架的中心框架模块
1210、4210 调节元件
1300、4300 第一支撑框架的前框架模块
2000、5000 第二支撑框架
2002、5002 第二支撑框架的卷绕端
2100、2100a、5100 连接模块
2110、2110a、5110 连接模块的第一面
2120、2120a、5120 连接模块的第二面
2200、5200 第二支撑框架的中间框架模块
2300、5300 第二支撑框架的卷绕框架模块
2400、5400 支撑元件
4211 调节元件的框架
4214、5204 狭槽
4212、4213 紧固装置
5201 第二支撑框架的中间框架模块的第一端
5202 第二支撑框架的中间框架模块的第二端
5203 翼片
C 输送方向
P 枢转点
R 半径
Y 连接模块的第一面和连接方向之间的水平
角度
Z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
α 俯仰运动角度
β 扭转角度

Claims (19)

1.可安装结构(100),所述可安装结构(100)用于连续地输送材料的传送带(500),并且呈偏转装置的形式,所述可安装结构(100)包括:
布置在第一方向(1)上的第一支撑框架(1000)和布置在第二方向(2)上的第二支撑框架(2000);
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能够彼此联接;
所述可安装结构(1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相关联地布置的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和第二传送带偏转器(231、232、233、234),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布置成竖直,并且所述第二传送带偏转器(231、232、233、234)被布置成水平;以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安装结构(100)包括连接模块(2100),所述连接模块(2100)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联接,其中,所述连接模块(2100)作为接口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彼此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模块(2100)包括用于将所述连接模块(2100)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联接的第一面(2110),并且/或者所述连接模块(2100)包括用于将所述连接模块(2100)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联接的第二面(2120),
所述第一面(2110)适合用以与所述连接模块(2100)的连接方向(3)形成第一水平角度(Y),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面(2120)适合用以与所述连接模块(2100)的所述连接方向(3)形成又一水平角度,以及
所述连接模块(2100)被适配,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能够以可变的或不同的第二水平角度(Z)联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2100)能够更换为另一连接模块,所述另一连接模块的第一面适合用以与所述另一连接模块的连接方向形成不同的水平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2110)和/或所述第二面(2120)适合用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在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下联接至所述连接模块(2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2100)的第一面(2110)和/或第二面(2120)在水平的平面中是弯曲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2100)的第一面(2110)和/或第二面(2120)在水平的平面中具有圆弧形状,并且/或者所述连接模块(2100)的第一面(2110)和/或第二面(2120)具有部分球形表面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上,且所述第二传送带偏转器(231、232、233、234)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还包括布置成水平的第三传送带偏转器(111、112、131、1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被安装在调节元件(1210)上,所述调节元件(1210)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1210)具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模块(2100)的所述第一面(2110)连接的连接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上,使得能够沿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的所述第一方向(1)调节所述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的位置,和/或调节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是模块化结构并且包括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框架模块(1100、1200、1300),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是模块化结构并且包括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框架模块(2200、230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被适配,使得其第一端和第二端能够绕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扭转,或者所述连接模块(2100)被适配,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模块(2100)绕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的纵向轴线扭转,并且/或者,所述第二传送带偏转器(231、232、233、234)以可枢转的方式和/或以可倾斜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并且/或者,所述第二传送带偏转器(231、232、233、234)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以可枢转的方式和/或以可倾斜的方式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彼此联接,使得力能够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经由形状配合连接而传递至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并且/或者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经由形状配合连接而传递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2100)在其水平的平面中具有多边形形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形式的一条边在水平的平面中具有圆弧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形式包括梯形形式或三角形形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支撑辊(123、124)关联于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偏转器(121、122)布置,并且/或者从所述传送带(500)的下方和/或上方布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传送带(500)的另外的引导元件。
18.用于偏转传送带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带用于连续地输送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安装结构(100),
经由所述连接模块(2100),将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以三维空间中的可变的或不同的角度联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联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00)以三维空间中的可变的或不同的水平角度和/或竖直角度和/或旋转角度联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00)。
CN201580081043.XA 2015-06-15 2015-06-15 传送带转向台和方法 Active CN107771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5/063300 WO2016202352A1 (en) 2015-06-15 2015-06-15 Belt turning station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1155A CN107771155A (zh) 2018-03-06
CN107771155B true CN107771155B (zh) 2020-03-17

Family

ID=53476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1043.XA Active CN107771155B (zh) 2015-06-15 2015-06-15 传送带转向台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7244B2 (zh)
EP (1) EP3307655B1 (zh)
CN (1) CN107771155B (zh)
AU (1) AU2015398946B2 (zh)
CA (1) CA2989222C (zh)
MX (1) MX2017016177A (zh)
PL (1) PL3307655T3 (zh)
RU (1) RU2688113C1 (zh)
WO (1) WO2016202352A1 (zh)
ZA (1) ZA201708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9318439A1 (en) 2018-08-07 2021-02-18 Underground Extraction Technologies Pty Ltd A flexible conveyor system
CN111517065B (zh) * 2020-04-30 2022-06-0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无动力输送滚筒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33806A (en) * 1956-02-07 Extensible conveyer
US3251455A (en) 1963-08-05 1966-05-17 Litton Industries Inc Belt conveyor storage section with longitudinally unsymmetrical transfer pulleys
GB8429012D0 (en) * 1984-11-16 1984-12-27 Anderson Strathclyde Plc Endless belt transfer conveyors
JPH085143Y2 (ja) * 1989-02-20 1996-02-14 トーヨーカネツ株式会社 高速仕分機
NO305359B1 (no) 1996-05-31 1999-05-18 Techno Track As Beltestyreenhet til sentrering av transportbelter, og fremgangsmÕte til styring av et transportbelte ved pÕlasting
PT1538112E (pt) 2003-12-04 2006-06-30 Innova Patent Gmbh Instalacao para o transporte de materiais por meio de uma cinta transportadora sem fim
JP5280734B2 (ja) * 2007-06-26 2013-09-04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ジャンクションコンベヤ
AT506073B1 (de) * 2007-11-15 2009-06-15 Innova Patent Gmbh Anlage zur förderung von gütern
CN201670597U (zh) * 2010-05-19 2010-12-15 鹤岗市广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井下岩巷掘进使用的转载装车机
AT514346B1 (de) 2013-05-28 2016-03-15 Sandvik Mining & Constr Oy Umlenkeinrichtung für einen ein Endlosförderband aufweisenden Gurtbandförder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07244B2 (en) 2019-09-10
ZA201708422B (en) 2021-05-26
MX2017016177A (es) 2018-07-06
WO2016202352A1 (en) 2016-12-22
EP3307655B1 (en) 2019-08-14
US20180178984A1 (en) 2018-06-28
CN107771155A (zh) 2018-03-06
AU2015398946B2 (en) 2020-07-23
PL3307655T3 (pl) 2020-03-31
RU2688113C1 (ru) 2019-05-17
EP3307655A1 (en) 2018-04-18
CA2989222A1 (en) 2016-12-22
AU2015398946A1 (en) 2018-01-04
CA2989222C (en)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773257A (en) Conveyor having flexible strand side frames and troughing roller assembly therefor
CN107771155B (zh) 传送带转向台和方法
CA1291068C (en) Screening apparatus
CN112392520B (zh) 一种锚杆支护组件及锚杆钻车
US8919526B2 (en) Slewing belt mounting
US9796538B2 (en) Conveyor apparatus
US8505140B2 (en) Movable passenger bridge for a ship
CN210598982U (zh) 翻转工作平台和掘进设备
US4643416A (en) Amusement ride vehicle
KR101804278B1 (ko) 사다리차 운반카의 각도 제어장치
WO2013186790A1 (en) "3-d belt tracking assembly"
US10961088B2 (en) Folding suspended ballast guide for a crane and crane having a folding suspended ballast guide
US6390287B2 (en) Self-adjusting carrying idler assembly
CN102383720A (zh) 楼梯和司机室
CN101482025B (zh) 一种轻型液压支架
CN106121698A (zh) 临时支护用前探架及使用该前探架的临时支护装置
US4730742A (en) Apparatus for lifting an elongate member
US20090044718A1 (en) Cableway System for Sand Dunes and Similarly Non-Stationary Structures
US4176884A (en) Anchoring apparatus for a mining installation
PL117265B1 (en) Variable height filling screen in particular for use with blown in fillingsazom dlja ehkspluatacii s pnevmaticheskojj zakladkojj
CN219826874U (zh) 一种带挑梁及侧翻装置的自适应超前支架
US4934505A (en) Conveyor belt boom for large-scale conveying equipment
CN102191945A (zh) 液压支架的顶梁
RU2194861C2 (ru) Шпунтов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CN116673113A (zh) 输送机机架、输送机及破碎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