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0008B - 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0008B
CN107770008B CN201710892092.2A CN201710892092A CN107770008B CN 107770008 B CN107770008 B CN 107770008B CN 201710892092 A CN201710892092 A CN 201710892092A CN 107770008 B CN107770008 B CN 107770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weight
user
address
coup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20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0008A (zh
Inventor
华一强
唐雄燕
赫罡
马季春
卢红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920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0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0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0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89Techniques to speed-up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7Remote access server, e.g. B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很可能不符合要求,需要耗费时间填写工单、重复MPLS VPN的配置操作,进而降低了VPN业务完成效率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接收业务请求消息,根据业务请求消息获取资源信息,根据至少资源信息得到权重,建立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适用于一种骨干数据网。

Description

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基于应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互联网协议虚拟专用网络 (Multi-ProtocolLabel Switch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MPLS VPN) 的运维工作一般由骨干网运维人员和城域网运维人员等两部分运维人员完成。其中,骨干网运维人员只负责对MPLS VPN中的运营商(Provider,P)主干路由器和MPLS VPN中的运营商边缘(Provider Edge,PE)路由器进行管理和维护,城域网运维人员则负责配置城域内用户客户端(Customer Edge,CE)路由器到PE路由器的连接。
目前,MPLS VPN的配置方式是:在服务器收到用户配置虚拟专用网络 (VirtualPrivate Network,VPN)的业务请求消息后,服务器从业务请求消息中提取用户CE路由器地址,并随机获取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中一台PE路由器的地址并获取配置信息。之后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配置该台PE路由器的端口资源,以便城域网运维人员查勘资源。如果服务器得到该用户CE路由器到该台PE 路由器之间有光纤资源的信息,则服务器获取配置信息,并根据配置信息配置从该用户CE路由器到该台PE路由器的传输链路。
但由于地理位置、地区划分、PE路由器到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流量等限制,服务器为CE路由器配置的PE路由器资源通常无法满足用户CE路由器的需求,比如,服务器为该用户CE路由器配置的PE路由器距用户CE路由器过远,或者该台PE路由器到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流量过高等情况。那么城域网运维人员填写工单反馈给服务器,服务器获取用户CE路由器所在地中除该台PE路由器之外随机一台PE路由器的地址并重复MPLS VPN的配置操作,直到为该用户CE路由器匹配到合适的PE路由器为止(即配置从该用户CE路由器到合适的PE路由器的传输链路)。
由于配置PE路由器的过程是随机的,因此,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很可能不符合要求,这样就会导致城域网运维人员耗费大量时间填写工单、此外还需要服务器重复MPLSVPN的配置操作,从而降低了VPN业务完成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用于解决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很可能不符合要求,需要耗费时间填写工单、重复MPLS VPN的配置操作,从而降低了VPN业务完成效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包括用户客户端CE路由器地址;
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获取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运营商边缘PE路由器到运营商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特征、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的每个PE 路由器地址、以及能够与每个所述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上联特征包括上联流量和上联带宽;
根据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得到权重;
建立所述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所述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包括用户客户端CE 路由器地址;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获取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运营商边缘PE路由器到运营商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特征、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的每个PE路由器地址、以及能够与每个所述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上联特征包括上联流量和上联带宽;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得到权重;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建立所述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所述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接收业务请求消息,之后根据业务请求消息获取资源信息,然后根据至少资源信息得到权重,并建立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由于资源信息和业务请求消息能够反映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状态,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 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状态作为判断哪个PE路由器是适合于用户CE路由器的判断标准,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至少资源信息得到的权重能反映为用户CE 路由器匹配的PE路由器是否合适。权重反映了上联带宽与上联流量之间的比例、及由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PE路由器地址推知的,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相对位置等信息。权重最大时,为用户CE路由器匹配的PE路由器的上联带宽、上联流量能保持最适宜的比例,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相对位置最符合用户要求。这意味着本发明实施例为用户CE路由器配置的PE路由器更符合用户要求,因此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为用户CE路由器配置合适的PE 路由器的过程中,尽可能使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符合用户的要求,进而解决了因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很可能不符合要求,而需要耗费时间填写工单、重复MPLSVPN的配置操作,降低VPN业务完成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干数据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流程图;
图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一种骨干数据网。在该骨干数据网中,至少包括服务器,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骨干数据网中还可以包括P路由器和终端。其中,P路由器和PE路由器之间能够组成通信网络。比如,如图1所示的骨干数据网中,包括一个服务器、3个PE路由器、3个P路由器、5个CE路由器。其中,每个PE路由器可以和一个或是多个用户CE路由器相连,而每个用户CE路由器可以和至少一个终端相连(图1中与每个CE路由器相连的终端为1个,但并不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在该骨干数据网中,服务器用于管理终端、用户CE路由器、PE路由器、P 路由器的业务数据,及配置用户CE路由器与P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P路由器用于提供VPN业务;PE路由器用于与用户CE路由器交互,向服务器返回资源信息;用户CE路由器用于为终端提供VPN业务,向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消息;终端用于为用户提供VPN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由图1所示的服务器来执行,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业务请求消息。
其中,业务请求消息包括用户CE路由器地址,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用户CE 路由器所在机房的物理地址,用户CE路由器地址通常包括省、市、区、路(街)、门牌号、建筑名等。
步骤102、根据业务请求消息获取资源信息。
其中,资源信息包括PE路由器到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特征、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的每个PE路由器地址、以及能够与每个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的至少一项,上联特征包括上联流量和上联带宽。PE路由器地址为PE路由器的物理地址,PE路由器的物理地址通常包括省、市、区、路(街)、门牌号、建筑名等。能够与每个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上述用户CE路由器所在机房的物理地址,上述用户CE路由器所在机房的物理地址通常包括省、市、区、路(街)、门牌号、建筑名等。
步骤103、根据至少资源信息得到权重。
其中,包括根据资源信息和业务请求消息得到权重,或根据资源信息得到权重。
步骤104、建立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接收业务请求消息,之后根据业务请求消息获取资源信息,然后根据至少资源信息得到权重,并建立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由于资源信息和业务请求消息能够反映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状态,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CE 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状态作为判断哪个PE路由器是适合于用户CE路由器的判断标准,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至少资源信息得到的权重能反映为用户CE路由器匹配的PE路由器是否合适。权重反映了上联带宽与上联流量之间的比例、及由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PE路由器地址推知的,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相对位置等信息。权重最大时,为用户CE路由器匹配的PE路由器的上联带宽、上联流量能保持最适宜的比例,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相对位置最符合用户要求。这意味着本发明实施例为用户CE路由器配置的PE路由器更符合用户要求,因此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为用户CE路由器配置合适的PE 路由器的过程中,尽可能使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符合用户的要求,进而解决了因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很可能不符合要求,而需要耗费时间填写工单、重复MPLS VPN的配置操作,降低VPN业务完成效率的问题。
为了为用户CE路由器选择一个最合适的PE路由器,根据用于反映用户CE 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状态的资源信息和业务请求消息,确定一种用于衡量与用户CE路由器匹配的PE路由器是否合适的标准,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资源信息、业务请求消息得到权重或根据资源信息得到权重。因此,在如图2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3所示的实现方式。其中,步骤103根据至少资源信息得到权重,可以实现为步骤201,或者步骤202,或者步骤203至步骤205,或者步骤206和步骤207,或者步骤208:
步骤201、根据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确定用户 CE路由器地址以及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最大的相同地址层数,并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最长匹配权重。
其中,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每个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地址层数指地址中省、市、区、路(街)、门牌号、建筑名等信息的数量,层数的大小是依照省、市、区、路(街)、门牌号、建筑名的前后次序划分的,相同地址层数指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遍历地址得到的连续的相同地址层数。比如,若某地址X1为A省B市E区D路,则该地址的地址层数为四层,其中,A省为第一层地址,B市为第二层地址,E区为第三层地址, D路为第四层地址;若某地址X2为A省B市C区D路,则在地址X1、X2中,依照地址层数由小到大的次序来看,X1、X2的前两位相同,故地址X1、X2的相同地址层数为两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1可以实现为:
首先,选择一个PE路由器,依照地址层数由小到大的次序分别遍历该PE 路由器所对应的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若上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与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前A个地址层数内地址相同,则记录上述两地址中相同地址层数为A,其中,选择PE路由器的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可以是随机选取或是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选取;
在该PE路由器的指定CE路由器地址全部遍历完毕后,从上述地址层数A 中选出最大的相同地址层数Amax,并根据该最大的相同地址层数Amax得到该 PE路由器的最长匹配权重Wm,其中,该最长匹配权重Wm与Amax之间存在函数关系,且Amax越大,Wm越大,比如,Wm=Amax,或Wm=Amax^2,且Wm为正数,A、 Amax为小于或等于上述指定CE路由器地址层数和用户CE路由器地址层数的自然数;
最后,对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除该PE路由器以外的每个PE路由器重复上述步骤,得到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每个PE路由器的最长匹配权重。
比如,假设在一个VPN业务中,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A省B市C区D路E 号F楼,在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有PE路由器1和PE路由器2等两个PE 路由器。其中,有100个能与PE路由器1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每个用户CE 路由器地址为“A省B市XX区XX路XX号XX楼”;有100个能与PE路由器2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每个用户CE路由器的地址为“A省B市XX区XX路XX号XX楼”。Wm1为PE路由器1的最长匹配权重,Wm2为PE路由器2的最长匹配权重。
遍历能与PE路由器1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的地址,上述地址与用户CE路由器地址的最长相同字段为“A省B市C区D路XX号XX楼”,前4个字段和用户CE路由器的地址相同。遍历能与PE路由器2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上述地址与用户CE路由器地址的最长字段为“A省B市C区XX路XX号XX楼”,前3 个字段和用户CE路由器地址相同。假定Wm=Amax^2,则Wm1=16,Wm2=9。
需要说明的是,本过程仅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对服务器得到最长匹配权重的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202、根据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及指定行政区划范围,确定指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指定用户CE路由器数量,并确定用户CE 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
其中,指定行政区划范围在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指定行政区划范围为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与用户CE路由器地址的相同的地址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指定行政区划范围为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的前 k个地址层数,k为小于用户CE路由器地址层数的正整数时,步骤202可以实现为:
首先,选择一个PE路由器,遍历与该PE路由器所对应的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若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的前k层地址与用户CE路由器的前k层地址相同,则计数器的取值为Counter=Counter+1,其中,Counter为初值为0的自然数,用于实现用户CE路由器地址数的计数,选择PE路由器的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可以是随机选取或是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选取;
在该PE路由器所对应的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全部遍历完毕后,根据 Counter的值得到该PE路由器的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Wr,Wr与Counter 之间具有函数关系,Counter值越大,Wr越大,比如,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Wr=1/10*Counter,其中,Wr为正数;
对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除该PE路由器之外的每个PE路由器重复上述步骤,得到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每个PE路由器的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
比如,假设在一个VPN业务中,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A省B市C区D路E 号F楼,在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有PE路由器1和PE路由器2等两个PE 路由器。其中,有100个能与PE路由器1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每个用户CE 路由器地址为“A省B市XX区XX路XX号XX楼”;有100个能与PE路由器2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每个用户CE路由器的地址为“A省B市XX区XX路XX号XX楼”。Wr1为PE路由器1的最长匹配权重,Wr2为PE路由器2的最长匹配权重。
假设k=3,则遍历所有能与PE路由器1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及能与PE 路由器2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查找地址在“A省B市C区”内的所有用户CE路由器地址。假设能与PE路由器1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中,有15个用户CE路由器在“A省B市C区”内,能与PE路由器2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中,有12个在“A省B市C区”内,假定Wr=1/10*Counter,则Wr1=1.5,Wr2=1.2。
需要说明的是,本过程仅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对服务器得到指定行政区划计数权重的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203、根据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确定用户 CE路由器坐标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
其中,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确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
步骤204、根据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确定用户 CE路由器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距离。
其中,可以通过GIS确定用户CE路由器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距离。
步骤205、根据指定距离范围确定指定距离范围内指定用户CE路由器的数量,并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指定距离范围计数权重Wt,其中,指定距离范围指以用户CE路由器为圆心,以距离x为半径的圆形区域,Wt为正数。
其中,x为小于或等于指定半径的正数,指定半径小于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的半径。指定距离范围计数权重Wt与指定距离范围内指定用户CE路由器的数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且指定距离范围内指定用户CE路由器的数量越大,Wt越大。比如,Wt可以等于指定用户CE路由器的数量的十分之一。
比如,假设在一个VPN业务中,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A省B市C区D路E 号F楼,在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有PE路由器1和PE路由器2等两个PE 路由器。Wt1为PE路由器1的指定距离范围计数权重,Wt2为PE路由器2的指定距离范围计数权重。
假设指定距离范围是2km,在2km内能与PE路由器1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有3个,在2km内能与PE路由器1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有5个。假设Wt等于指定用户CE路由器的数量的十分之一,则Wt1=0.3,Wt2=0.5。
需要说明的是,本过程仅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对服务器得到指定距离范围计数权重的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206、根据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PE路由器地址得到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PE路由器坐标,并确定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物理距离。
其中,可以通过GIS确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以及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物理距离,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物理距离为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直线距离或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公路距离。
步骤207、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物理距离权重。
其中,物理距离权重Wd与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距离之间存在函数关系,且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距离越远,则Wd越小,用户CE路由器和 PE路由器的距离越近,则Wd越大。比如,Wd可以等于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距离的倒数。
比如,假设一个VPN业务,在该业务中,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A省B市C 区D路E号F楼,在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有PE路由器1和PE路由器2等两个PE路由器。Wd1为PE路由器1的物理距离权重,Wd2为PE路由器2的物理距离权重。
从服务器获取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PE路由器地址,通过GIS得到用户CE 路由器坐标、PE路由器坐标,并根据用户CE路由器坐标、PE路由器坐标得到用户CE路由器与PE路由器之间的物理距离。假设本发明实施例中,物理距离取公路距离,且用户CE路由器与PE路由器1的公路距离为7.8km,用户CE路由器与PE路由器2的公路距离为11.3km,则其中,公路距离表示从用户CE路由器抵达PE路由器所实际行进的距离,异于从用户CE路由器到PE路由器的直线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过程仅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对服务器得到物理距离权重的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208、根据PE路由器到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特征得到每个PE路由器到 P路由器之间上联流量和上联带宽的比值或空余带宽的值,并根据空余带宽或比值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流量均衡权重,比值指上联流量比上联带宽的值,空余带宽指上联带宽减上联流量的差值。
其中,流量均衡权重Wl与上述比值或空余带宽存在函数关系,且带宽利用率越高,或空余带宽越少,则Wl越低。比如,Wl可以等于上述比值的倒数,或空余带宽的十分之一。
比如,假设在一个VPN业务中,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A省B市C区D路E 号F楼,在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有PE路由器1和PE路由器2等两个PE 路由器。其中,PE路由器1和PE路由器2的上联带宽都是10G,PE路由器1的上联流量是2Gbps,PE路由器2的上联流量是4Gbps。Wl1为PE路由器1的流量均衡权重,Wl2为PE路由器2的流量均衡权重。
此时,对于PE路由器1而言,上述比值等于0.2,对于PE路由器2而言,上述比值等于0.4,如流量均衡权重等于上联流量比上联带宽的值的倒数,Wl1=5, Wl2=2.5。
需要说明的是,本过程仅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对服务器得到流量均衡权重的方式不做限定。
综上,服务器根据资源信息得到权重,或根据资源信息和业务请求消息得到权重,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衡量PE路由器与用户CE路由器的匹配是否合适的指标,因而只能随机地为用户CE路由器配置PE路由器,进而导致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很可能不符合要求,需要耗费时间填写工单、重复MPLS VPN的配置操作的缺陷,提升了VPN业务完成效率。
为了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为用户CE路由器选择最合适的PE路由器的影响,以提高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符合用户要求的概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得到的权重为流量均衡权重、物理距离权重、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指定距离计数权重、最长匹配权重中的至少两项,则根据上述得到的权重得到组合权重,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权重中的最大组合权重,建立组合权重最大的用户CE路由器与P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因此,在如图2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4所示的实现方式。其中,步骤104建立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实现为步骤301和步骤302,或步骤303至步骤305:
步骤301、若得到的权重为流量均衡权重、物理距离权重、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指定距离计数权重、最长匹配权重中的一项,则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权重中的最大权重。
步骤302、建立权重最大的PE路由器与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步骤303、若得到的权重为流量均衡权重、物理距离权重、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指定距离计数权重、最长匹配权重中的至少两项,则根据上述得到的权重得到组合权重。
其中,组合权重WC可以是上述得到的权重的线性组合,比如,Wc=e×Wm×Wr×Wd×Wl+f,其中,Wc为实数,e=1,f=0。
比如,假设在一个VPN业务中,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A省B市C区D路E 号F楼,在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有PE路由器1和PE路由器2等两个PE 路由器。组合权重Wc包括最长匹配权重、指定行政区划技术权重、物理距离权重、流量均衡权重,其中,Wc1为PE路由器1的组合权重,Wc2为PE路由器2的组合权重,且Wm1=16、Wm2=9、Wr1=1.5、Wr2=1.2、Wl1=5、Wl2=2.5, Wc=e×Wm×Wr×Wd×Wl+f,e=1,f=0。
则Wc1=16×1.5×5÷7.8=15.38,Wc2=9×1.2×2.5÷11.2=2.41。
步骤304、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权重中的最大组合权重。
步骤305、建立组合权重最大的用户CE路由器与P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得到的权重为流量均衡权重、物理距离权重、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指定距离计数权重、最长匹配权重中的至少两项时,根据权重得到组合权重,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权重中的最大组合权重,建立组合权重最大的用户CE路由器与P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而,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为用户CE路由器配置合适的 PE路由器的影响,提高了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符合用户要求的概率,降低了需要耗费时间填写工单、重复MPLS VPN的配置操作的概率,从而提高了VPN业务完成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40,如图5所示,该服务器40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接收业务请求消息,业务请求消息包括用户客户端CE路由器地址。
获取模块41,还用于根据业务请求消息获取资源信息,资源信息包括运营商边缘PE路由器到运营商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特征、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的每个PE路由器地址、以及能够与每个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的至少一项,上联特征包括上联流量和上联带宽。
处理模块42,用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的至少资源信息得到权重。
处理模块42,还用于建立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至少资源信息得到权重包括:根据资源信息和业务请求消息得到权重,或根据资源信息得到权重。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至少资源信息包括资源信息和业务请求消息,处理模块42,还用于:
根据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确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与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最大的相同地址层数,并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最长匹配权重,其中,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每个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
或/和,根据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及指定行政区划范围,确定指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指定用户CE路由器数量,并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其中,指定行政区划范围在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
或/和,根据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确定用户CE 路由器坐标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
根据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确定用户CE路由器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距离;
根据指定距离范围确定指定距离范围内指定用户CE路由器的数量,并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指定距离范围计数权重,其中,指定距离范围指以用户CE路由器为圆心,以距离x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其中,x为小于或等于指定半径的正数,指定半径小于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的半径;
或/和,根据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PE路由器地址得到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PE路由器坐标,并确定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物理距离;
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物理距离权重;
若至少资源信息包括资源信息,则处理模块42,还用于:
根据PE路由器到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特征得到每个PE路由器到P路由器之间上联流量和上联带宽的比值或空余带宽的值,并根据空余带宽或比值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流量均衡权重,比值指上联流量比上联带宽的值,空余带宽指上联带宽减上联流量的差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42,还用于:
若得到的权重为流量均衡权重、物理距离权重、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指定距离计数权重、最长匹配权重中的一项,则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 PE路由器的权重中的最大权重;
建立权重最大的PE路由器与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若得到的权重为流量均衡权重、物理距离权重、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指定距离计数权重、最长匹配权重中的至少两项,则根据权重得到组合权重;
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权重中的最大组合权重;
建立组合权重最大的用户CE路由器与P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接收业务请求消息,之后根据业务请求消息获取资源信息,然后根据至少资源信息得到权重,并建立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 路由器与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由于资源信息和业务请求消息能够反映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状态,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CE路由器和 PE路由器的状态作为判断哪个PE路由器是适合于用户CE路由器的判断标准,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至少资源信息得到的权重能反映为用户CE路由器匹配的PE路由器是否合适。权重反映了上联带宽与上联流量之间的比例、及由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PE路由器地址推知的,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相对位置等信息。权重最大时,为用户CE路由器匹配的PE路由器的上联带宽、上联流量能保持最适宜的比例,用户CE路由器和PE路由器的相对位置最符合用户要求。这意味着本发明实施例为用户CE路由器配置的PE路由器更符合用户要求,因此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为用户CE路由器配置合适的PE路由器的过程中,尽可能使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符合用户的要求,进而解决了因初次配置的PE路由器很可能不符合要求,而需要耗费时间填写工单、重复MPLSVPN的配置操作,降低VPN业务完成效率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包括用户客户端CE路由器地址;
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获取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运营商边缘PE路由器到运营商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特征、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的每个PE路由器地址、以及能够与每个所述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上联特征包括上联流量和上联带宽;
根据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得到权重,所述权重包括,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流量均衡权重、物理距离权重、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指定距离计数权重以及最长匹配权重中的至少一项;
建立所述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所述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其中,若得到的所述权重包含一项,则所述权重中的最大权重是指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权重中的最大权重;若得到的所述权重包含至少两项,则所述权重中的最大权重是指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组合权重中的最大组合权重,所述组合权重由所述至少两项权重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得到权重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和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得到权重,或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得到权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所述资源信息和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则所述根据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得到权重,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与所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最大的相同地址层数,并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最长匹配权重,其中,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每个所述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
或/和,根据所述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及指定行政区划范围,确定所述指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指定用户CE路由器数量,并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其中,所述指定行政区划范围在所述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
或/和,根据所述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所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确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
根据所述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所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和所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距离;
根据指定距离范围确定所述指定距离范围内所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的数量,并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指定距离范围计数权重,其中,所述指定距离范围指以所述用户CE路由器为圆心,以距离x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其中,x为小于或等于指定半径的正数,所述指定半径小于所述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的半径;
或/和,根据所述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所述PE路由器地址得到所述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所述PE路由器坐标,并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和所述PE路由器的物理距离;
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物理距离权重;
若所述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所述资源信息,则所述根据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得到权重,包括:
根据PE路由器到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特征得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到P路由器之间所述上联流量和所述上联带宽的比值或空余带宽的值,并根据所述空余带宽或所述比值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流量均衡权重,所述比值指上联流量比上联带宽的值,所述空余带宽指上联带宽减上联流量的差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所述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
若得到的所述权重为所述流量均衡权重、所述物理距离权重、所述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所述指定距离计数权重、所述最长匹配权重中的一项,则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权重中的最大权重;
建立所述最大权重的所述PE路由器与所述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若得到的所述权重为所述流量均衡权重、所述物理距离权重、所述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所述指定距离计数权重、所述最长匹配权重中的至少两项,则根据所述权重得到组合权重;
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组合权重中的最大组合权重;
建立所述最大组合权重的PE路由器与所述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5.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包括用户客户端CE路由器地址;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获取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运营商边缘PE路由器到运营商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特征、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的每个PE路由器地址、以及能够与每个所述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上联特征包括上联流量和上联带宽;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得到权重,所述权重包括,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PE路由器的流量均衡权重、物理距离权重、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指定距离计数权重以及最长匹配权重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建立所述权重中的最大权重对应的PE路由器与所述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其中,若得到的所述权重包含一项,则所述权重中的最大权重是指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权重中的最大权重;若得到的所述权重包含至少两项,则所述权重中的最大权重是指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组合权重中的最大组合权重,所述组合权重由所述至少两项权重得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和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得到权重,或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得到权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所述资源信息和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则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与所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中最大的相同地址层数,并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最长匹配权重,其中,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为每个所述PE路由器中至少一个PE路由器进行交互的用户CE路由器地址;
或/和,根据所述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及指定行政区划范围,确定所述指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指定用户CE路由器数量,并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其中,所述指定行政区划范围在所述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内;
或/和,根据所述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所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地址,确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指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
根据所述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所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坐标,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和所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距离;
根据指定距离范围确定所述指定距离范围内所述指定用户CE路由器的数量,并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指定距离范围计数权重,其中,所述指定距离范围指以所述用户CE路由器为圆心,以距离x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其中,x为小于或等于指定半径的正数,所述指定半径小于所述用户CE路由器所在区域的半径;
或/和,根据所述用户CE路由器地址和所述PE路由器地址得到所述用户CE路由器坐标和所述PE路由器坐标,并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和所述PE路由器的物理距离;
确定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物理距离权重;
若所述至少所述资源信息包括所述资源信息,则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PE路由器到P路由器之间的上联特征得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到P路由器之间所述上联流量和所述上联带宽的比值或空余带宽的值,并根据所述空余带宽或所述比值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流量均衡权重,所述比值指上联流量比上联带宽的值,所述空余带宽指上联带宽减上联流量的差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得到的所述权重为所述流量均衡权重、所述物理距离权重、所述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所述指定距离计数权重、所述最长匹配权重中的一项,则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权重中的最大权重;
建立所述最大权重的所述PE路由器与所述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若得到的所述权重为所述流量均衡权重、所述物理距离权重、所述指定行政区划范围计数权重、所述指定距离计数权重、所述最长匹配权重中的至少两项,则根据所述权重得到组合权重;
确定所述用户CE路由器到每个所述PE路由器的组合权重中的最大组合权重;
建立所述最大组合权重的PE路由器与所述用户CE路由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CN201710892092.2A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 Active CN107770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2092.2A CN107770008B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2092.2A CN107770008B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008A CN107770008A (zh) 2018-03-06
CN107770008B true CN107770008B (zh) 2019-07-02

Family

ID=6126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2092.2A Active CN107770008B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00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430B (zh) * 2020-01-20 2023-08-1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面向铁路智能客运车站的网络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3820C (zh) * 2006-09-11 2010-01-20 思华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的路由系统及方法
GB2479113A (en) * 2009-01-29 2011-09-28 Nielsen Co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easure market statistics
CN101562634A (zh) * 2009-05-22 2009-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网络电话服务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82758B (zh) * 2011-07-12 2018-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私云接入网络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数据中心设备
US20170093611A1 (en) * 2015-09-29 2017-03-30 Juniper Networks, Inc. Egress node protection in evpn all-active topolog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008A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1199B (zh) 用于分布式虚拟交换机的适应性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03179192B (zh) 虚拟服务器迁移的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及nat服务设备
CN103220218B (zh) 纵向堆叠组网中防止环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16366334A (zh) 用于网络挂毯多协议集成的系统和方法
Willinger et al. Internet topology research redux
CN103346967B (zh)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及其路由方法
US20060268740A1 (en) Method for build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using routers
Oppitz et al. Inventing the cloud century
CN108600101A (zh) 一种针对端到端时延性能优化的网络服务跨域编排方法
CN105391651B (zh) 一种虚拟光网络多层资源汇聚方法和系统
CN103404090A (zh) 应用于在网络中转发数据时用于载荷散布的表查找方法的可变大小表构造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Fuerst et al.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 with collocation: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pre-clustering
Wang et al. Designing efficient high performance server-centric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Riggio et al. Progressive virtual topology embedding in openflow networks
KR20190004335A (ko) 인프라스트럭처 리소스 상태
CN107770008B (zh) 一种ce路由器接入骨干数据网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7302598A (zh) 一种新型双活存储活动仲裁实现方法
US814462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overing a pure hub-and-spoke topology
CN103795621B (zh) 一种虚拟机的数据交换方法、装置及物理主机
Scarfò The evolution of data center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CN104935509A (zh) 一种纵向堆叠系统中防止产生环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71966B (zh) 基于云平台的区块链组网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1316239B (zh) 一种在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网络中控制访问及转发的方法
Gilesh et al. Resource availability–aware adaptive provisioning of virtual data center networks
CN105227357B (zh) 虚拟机策略迁移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