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9883A - 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9883A
CN107769883A CN201610697505.7A CN201610697505A CN107769883A CN 107769883 A CN107769883 A CN 107769883A CN 201610697505 A CN201610697505 A CN 201610697505A CN 107769883 A CN107769883 A CN 107769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resource
base station
target
access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75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9883B (zh
Inventor
熊琦
钱辰
喻斌
付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 R&D Center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975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83B/zh
Priority to KR1020170104660A priority patent/KR102445525B1/ko
Priority to US15/681,199 priority patent/US10396926B2/en
Publication of CN107769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9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5Long term evolution [L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包括: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目标基站将所配置的多址资源的信息通知本小区用户,用于本小区用户发送信号;目标基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和解码,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设备。应用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抑制小区间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用于小区间干扰抑制的非正交多址资源配置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来自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IoT,internet ofthings)的增长需求,给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报告ITU-R M.[IMT.BEYOND 2020.TRAFFIC],可以预计到2020年,移动业务量增长相对2010年(4G时代)将增长近1000倍,用户设备连接数也将超过170亿,随着海量的IoT设备逐渐渗透到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设备数将更加惊人。为了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通信产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5G),面向2020年代。目前在ITU的报告ITU-RM.[IMT.VISION]中已经在讨论未来5G的框架和整体目标,其中对5G的需求展望、应用场景和各项重要性能指标做了详细说明。针对5G中的新需求,ITU的报告ITU-R M.[IMT.FUTURE TECHNOLOGY TRENDS]提供了针对5G的技术趋势相关的信息,旨在解决系统吞吐量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扩展性以支持IoT、时延、能效、成本、网络灵活性、新兴业务的支持和灵活的频谱利用等显著问题。
面对5G更为多样化的业务场景,需要灵活的多址技术支撑不同的场景与业务需求。例如,面对海量连接的业务场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上接入更多的用户,成为5G多址技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目前的4G LTE网络中,主要采用的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多址技术。然而,现有的基于正交的接入方式显然很难满足5G对于频谱效率提升5~15倍和每平方公里面积上用户接入数要达到百万级别的需求。而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通过多个用户复用相同资源,从而能大大提升支持的用户连接数量。由于用户有更多机会接入,使得网络整体吞吐量和频谱效率提升。此外,面对大规模机器类别通信(massive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场景,考虑到终端的成本和实现复杂度,可能需要使用操作处理更为简单的多址技术。面对低延时或低功耗的业务场景,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海量用户接入的需求。而当使用非正交多址资源的接入方式时,各个小区之间,特别是相邻小区之间采用的多址资源如果没有针对性处理,则有可能两个相邻的小区使用了相同的多址资源,而又在相同的频段上发送,会造成严重的干扰。同时,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方式一方面是提高了同时能够服务的用户数,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增加了系统环境中的干扰,如相邻小区的用户对本小区的干扰水平会有明显的提升。
现在主要正在研究的非正交多址技术有多用户共享接入(Multiple User SharedAccess,MUSA)、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图样分割多址接入(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Multiple Access,SCMA)、交分多址(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DMA)等。其中MUSA是依靠码字来区分用户,SCMA是依靠码本来区分用户,NOMA是通过功率来区分用户,PDMA是通过不同的特征图样来区分用户,IDMA是通过交织序列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关于IDMA的详细内容可以简单参考一篇早期文献:Li Ping,Lihai Liu,Keying Wu andW.K.Leung,“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Communication,Vol.5,No.4,pp.938-947,Apr.2006。
现有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SCMA、IDMA等)在被使用到实际的蜂窝通信系统中时,能够大量的提高小区可同时服务的用户个数。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小区间的干扰随着小区服务的用户个数的增加也会有明显的上升,而这会严重影响小区用户得到的服务质量,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现有的网络并没有针对应用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更多的用户而带来小区干扰提升这个问题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以抑制小区间干扰。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包括:
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
目标基站将所配置的多址资源的信息通知本小区用户,用于本小区用户发送信号;
目标基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和解码,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
较佳的,如果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使用的多址接入方式存在N个多址资源标识,N≥1,则所述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包括:
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将第n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配置成互不相同,用于区分用户所属的小区;其中,0<n≤N;
或者,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将m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的集合配置成互不相同,用于区分用户所属的小区;其中,0<m≤N。
较佳的,所述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将第n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配置成互不相同的配置规则包括:
优先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
若不存在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则优先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
若完全正交和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均不存在,则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
较佳的,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用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单元RE完全不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为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
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该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RE部分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为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
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用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RE完全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为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
较佳的,所述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将m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的集合配置成互不相同的配置规则包括:
优先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若不存在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则优先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若完全正交和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均不存在,则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较佳的,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用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的组合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RE完全不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的组合为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该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的组合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RE部分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为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用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的组合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RE完全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为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较佳的,如果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的不是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的组合,则该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从干扰基站获取干扰指示,并根据干扰指示对目标用户和干扰用户的混合信号进行联合检测解码;
所述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包括:根据联合检测解码的解码结果,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
较佳的,该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息交互具体包括:
A、目标基站根据设定的条件选择第m1种多址资源标识,或者选择m1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其中,0<m1≤N;
B、目标基站将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或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的信息通知干扰基站;
C、如果目标基站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或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在干扰基站可用,则干扰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确定选择标识指示,否则,干扰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重新选择标识指示;
D、当目标基站收到干扰基站的确定选择标识指示时,按照步骤A的选择,选择对应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并将所述集合的信息通知干扰基站;
E、当目标基站收到干扰基站的重新选择标识指示时,修改m1的值,返回步骤A,直至目标基站收到干扰基站发送的确定选择标识指示,或者,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之间的交互次数超过设定的最大交互次数;
F、干扰基站根据目标基站选择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选择与目标基站所选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完全正交、不完全正交或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
较佳的,该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息交互具体包括:
目标基站选择一种多址资源标识及多址资源集合,
目标基站将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及多址资源集合的信息通知干扰基站;
干扰基站根据目标基站所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及多址资源集合,选择与目标基站所选的多址资源集合完全正交、不完全正交或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集合;
干扰基站将选择的信息通知目标基站;
或者:
目标基站选择一种多址资源标识组合及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
目标基站将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组合及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的信息通知干扰基站;
干扰基站根据目标基站所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组合及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选择与目标基站所选的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完全正交、不完全正交或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的集合;
干扰基站将选择的信息通知目标基站。
较佳的,所述多址资源标识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时频资源、码本资源、交织图样资源、栅格映射图样资源、复扩频码、码本矩阵序列、解调导频资源。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设备,包括:资源配置模块、通知模块和干扰抑制模块,其中:
所述资源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与干扰基站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
所述通知模块,用于将所配置的多址资源的信息通知本小区用户,用于本小区用户发送信号;
所述干扰抑制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和解码,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和设备,通过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并配置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使得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的之间产生干扰的可能性得以有效降低,从而,目标基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和解码,能够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小区间上行传输干扰示意图;
图2为目标基站的多址资源标识与集合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消除的流程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基于栅格映射图样不同的小区间多址资源配置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栅格映射的效果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完全正交栅格映射图样与不完全正交栅格映射图样的示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多个相互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示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基于比特级交织图样不同的小区间多址资源配置示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基于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组合不同的小区间多址资源配置示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基于稀疏码本和/或DMRS资源不同的小区间多址资源配置示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基于稀疏码本不同的小区间多址资源配置示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基于调度的传输方式的小区间干扰消除示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基于免调度的传输方式(a)的小区间干扰消除示例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六基于免调度的传输方式(b)的小区间干扰消除示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相邻小区进行信息交互确定多址资源集合的方式一流程示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相邻小区进行信息交互确定多址资源集合的方式二流程示例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存在多个干扰基站场景的示例图;
图18为本申请一较佳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较佳小区间干扰抑制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在整个蜂窝网络中应用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时,无论是免调度时由用户自由选择资源或是采用调度方式由网络侧分配资源,在各个小区内都会配置可用的多址资源集合。首先,可以在初始时,为不同小区配置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这样可以避免相同多址资源的干扰。其次,通过小区间的信息交互,目标小区的基站可以知道相邻小区所使用的多址资源集合信息,干扰用户的调制编码方式等等。因此在解码时,可以综合考虑所获得的干扰用户的信息,对干扰信号也进行解码,从而达到干扰抑制的效果甚至干扰消除。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小区间干扰抑制的多址资源配置方法。在应用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蜂窝网系统中,每个小区都会配置相应的多址资源集合,小区内的用户可以是以免调度的方式自由选择多址资源,也可以是以调度的方式分配多址资源。有的多址方式只有一种区分用户的标识,如SCMA的稀疏码本,PDMA的码本矩阵序列,MUSA的复扩频序列等等,而有的多址方式有多种区分用户的标识,如SCMA中将用户所用的解调导频(DMRS)也设置成区分用户的标识,则SCMA会有两种区分用户的标识。
将网络系统所使用的多址方式表示为MA,将该多址方式用来区分用户的N个标识分别表示为MA1,MA2,……,MAN,每一个标识可以有Tn(0<n≤N)个选择,如第一种标识MA1={MA1-1,MA1-2,……,MA1-T1},第二种标识MA2={MA2-1,MA2-2,……,MA2-T2}等等。则对于两个相邻的小区,如图1所示,两个小区配置有各自的多址资源集合,先考虑一个基站为目标基站(也可称作服务基站,内含有目标或服务用户),而另一个基站为此目标基站的干扰基站。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使用的多址方式相同,均为MA。A1和A2为目标基站下的终端,B1和B2为干扰基站下的终端。
目标基站的多址资源集合为{MA1,MA2,……,MAA},即有A个多址资源标识。如图2所示,第a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包含有TAa(0<a≤A)个可能的多址资源,例如:
第一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
第二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
第A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
干扰基站的多址资源集合为{MA1,MA2,……,MAB},即有B个多址资源标识。与目标基站类似,干扰基站的第b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包含有TBb(0<b≤B)种可能的多址资源,例如:
第一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
第二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
第B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
在现有LTE的正交接入方式中,不同用户依靠所占用的不同的时频资源得以区分,因此干扰基站的用户选用了与目标基站用户相同的时频资源传输时即会对目标基站的用户产生干扰。而非正交多址接入支持不同的用户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传输,而依靠其他标识来区分用户。因此,当干扰基站中所使用的多址接入资源集合与目标基站中所使用的多址资源集合有重合时(即包含有相同的多址资源时),就有可能对目标基站产生冲突干扰。而且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可以同时服务的用户数量,这样也会使得对相邻小区的干扰可能性变的更大且干扰更加严重。在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相邻小区之间的多址资源配置关系,以及相邻小区基站的信息交互,来获得在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的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效果。
首先,若干扰基站要使用与目标基站相同的频段传输数据,则有可能会对目标基站的用户产生干扰。本发明提出的办法是通过基站间的协调,使得两组基站配置的多址资源集合不同(即其中包含的多址资源各不相同)。这样可以避免相邻小区之间的多址资源冲突问题。具体的,两个相邻小区间的多址资源表示方式如上文所述,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使用相同的多址接入方式MA,两个小区使用相同的两种多址资源标识MA1和MA2,即A=B=2。通过配置,可以使得:
1、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的第1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不同(两个基站的MA1不包含相同的多址资源),第2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相同(两个基站的MA2的多址资源相同)。即相邻小区之间利用第1种多址资源标识来识别是否是本小区内的用户,而同一小区内的不同用户再通过第1种多址资源标识进行区分,或通过第2种多址资源标识进行区分,或通过两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进行区分。
2、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的第1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相同(两个基站的MA1的多址资源相同),第2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不同(两个基站的MA2包含的多址资源不同)。即相邻小区之间利用第2种多址资源标识来识别是否是本小区内的用户,而同一小区内的用户再通过第1种多址资源标识进行区分,或通过第2种多址资源标识进行区分,或通过两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进行区分。
3、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的第1种多址资源标识和第2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的集合不同(两个基站内的用户不能同时有相同的MA1与MA2)。即相邻小区利用两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来识别是否是本小区内的用户,而同一小区内的用户再通过第1种多址资源标识进行区分,或通过第2种多址资源标识进行区分,或通过两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进行区分。
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的配置,相邻小区之间的用户所使用的多址资源不会产生冲突问题。虽然上述的配置方式是基于使用两种多址资源标识的情况,但是类似的配置方式可以很容易的扩展到其他情况,如相邻小区间使用的多址接入方式有N(N>2)个多址资源标识,则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可以将第n(0<n≤N)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配置成互不相同而用以识别是否是本小区的用户(即:用于区分用户所属的小区),或将m(1<m≤N)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的集合配置成互不相同而用以识别是否是本小区的用户。特殊的,当多址接入方式仅有一种多址资源标识时,则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将此多址资源标识集合配置为不同用以识别是否是本小区的用户。
由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方式旨在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服务多个用户,即使用户之间的多址资源没有发生冲突,但由于是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传送数据,也会对相邻小区的用户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本发明提出:当干扰基站与目标基站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服务用户时,干扰基站需要向目标基站通知干扰指示(Interference Indicator),并通知目标基站将产生干扰的用户的个数、使用的多址接入资源、DMRS资源、MCS设置等信息;而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就预先了解到目标用户传输的时频资源上可能会有来自干扰用户的信号干扰。因此,在后续接收到来自目标用户的信号后,目标基站可以利用获得的干扰用户的资源配置情况,如所使用的多址资源、所分配的DMRS等信息,来同时检测和解码目标用户和干扰用户的信号,并最终消除来自干扰用户的干扰,而得到目标用户的正确数据。本发明提出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消除的流程示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各个基站将资源(时频资源,多址资源,MCS,DMRS等)分配给本小区内的用户。
步骤302:若根据配置情况,干扰基站可能会对目标基站产生干扰,干扰基站需要目标基站发送干扰指示;若不可能产生干扰,则无需发送干扰指示;同时发送可能产生干扰的用户所使用的资源(多址资源,MCS,DMRS等)给目标基站。
步骤303:目标基站接收到干扰指示和可能干扰用户的资源信息。
步骤304:用户依据接收到的资源,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发送。
步骤305:目标基站接收到目标用户与干扰用户的混合信号。
步骤306:目标基站利用获得的干扰用户的资源配置信息,对目标用户与干扰用户的混合信号进行联合检测解码,得到干扰消除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
下面结合具体的参数设计,通过几个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将结合一种具体的多址接入方式——交栅多址(Interleave-GridMultiple Access,IGMA)来介绍本发明中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消除方案是如何实施的。
交栅多址的具体处理请参见本申请人于2016年02月0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610082443.9的申请文件。其中,交栅多址有两种区分用户的标识:第一种标识是比特级交织图样(表示为I),第二种标识是栅格映射图样(表示为G)。若两个相邻的小区都采用了交栅多址接入方式,且两个小区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服务用户,则可能会造成用户之间的多址资源冲突,以及小区间的干扰问题。
对于目标基站,其比特级交织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A1个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栅格映射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A2个可用的栅格映射图样。
类似的,对于干扰基站而言,其比特级交织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B1个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栅格映射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B2个可用的栅格映射图样。
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配置,IA与IB中就很有可能包含有相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同样的,GA与GB中也很可能包含有相同的栅格映射图样,则不同小区内的用户就可能发生多址资源碰撞而导致解码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通过信息交互,配置为比特级交织图样集合相同,而栅格映射图样集合不同,如图4所示,即有IA=IB和GA≠GB
基于调度传输的情况下,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从各自配置的资源集合中为各自小区内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或栅格映射图样,并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用户。用户使用分配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处理并发送数据。而基站依靠多址资源集合中的栅格映射图样来识别本小区内的用户。此时,对于小区内的用户的区分,可以有以下方式:
1、利用比特级交织图样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可以被分配到相同的栅格映射图样且不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特殊地,GA和GB中可以仅有一个栅格映射图样。
2、利用栅格映射图样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需要被分配到不同栅格映射图样,而对比特级交织图样没有要求。特殊地,用户可以不使用比特级交织图样。
3、利用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被分配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不能同时相同。特殊的准则是,相同的数据序列经过不同的比特级交织序列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的处理之后得到的数据序列不相同。
对于为不同的小区配置不同的栅格映射图样来区分来自不同小区的用户的方式,还有一个特殊的准则可以降低小区间的干扰。通过栅格映射处理,用户的数据符号序列会稀疏地映射到时频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上,如图5所示,其中数据符号的顺序也可能发生改变,数据符号也可能得到扩频处理,具体的栅格映射处理见本申请人于2016年02月0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610082443.9的申请文件。此处仅利用栅格映射后数据符号序列的结果,并不涉及具体的栅格映射操作。
相同的数据符号序列通过不同的栅格映射图样,会将不同的数据符号映射到完全不同的RE上,或映射到完全相同的RE上(此时数据符号序列的顺序必不相同),或有部分的数据符号映射到相同RE上。如图6所示,通过栅格映射图样1得到的数据符号序列A与通过栅格映射图样2得到的数据符号序列B在时频资源上完全没有重叠,其实也就没有任何冲突,在本发明中,将此类栅格映射图样称作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例如栅格映射图样1与栅格映射图样2互称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而通过栅格映射图样3得到的数据符号序列C与符号序列A和符号序列B分别都有部分是重叠的,在本发明中将栅格映射图样1与栅格映射图样3互称为不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将栅格映射图样2与栅格映射图样3也互称为不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若相同的数据符号序列通过不同的栅格映射图样得到的数据符号序列映射到完全相同的RE上(但数据符号序列的顺序不相同),则在本发明中,这样的栅格映射图样互称完全不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
值得注意的是,互为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可以有多于两个的情况,当栅格映射图样的密度更低,会存在更多个相互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如图7所示,同一组数据序列通过不同的栅格映射图样可以产生出A,B,C和D这样的相互正交的映射后数据序列;但是通过其他组不同的栅格映射图样可以产生不相同的完全正交的映射后数据序列,如图7中的A,E,F也是相互正交的映射后数据序列。由此可见不同密度的栅格映射图样也可以是完全相互正交的。
因此,为更好的应对小区间的干扰,可以采用一种特殊的配置方式,为相邻的小区分配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而在同一个小区内,可以配置完全不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这样可以保证来自干扰基站中的信号对目标基站中的信号几乎没有干扰。具体的,相邻小区的配置原则有:
1.优先为相邻小区配置相互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
2.若不存在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则优先为相邻小区配置不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
3.若完全正交或不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均不存在时,则为相邻小区配置完全不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
上述栅格映射图样的配置方式也可适用于基于免调度(基于竞争性)的传输方式。类似于基于调度方式的传输,基站之间先通过信息交互,确定基站所配置的一个本小区内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资源集合,则具体的方式有:
1.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用户自由选择资源,则基站将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资源集合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通知给用户,由用户从资源集合中选择其所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
2.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基站为用户分配多址资源,则类似于基于调度的方式,由基站将分配给用户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给用户。但是与基于调度方式不同的是,此时不同的用户可能被分配了相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或栅格映射图样。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将继续结合一种具体的多址接入方式——交栅多址来介绍本发明中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消除方案是如何实施的。
交栅多址的具体处理请参见本申请人于2016年02月0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610082443.9的申请文件。其中,交栅多址有两种区分用户的标识:第一种标识是比特级交织图样(表示为I),第二种标识是栅格映射图样(表示为G)。若两个相邻的小区都采用了交栅多址接入方式,且两个小区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服务用户,则可能会造成用户之间的多址资源冲突,以及小区间的干扰问题。
对于目标基站,其比特级交织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A1个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栅格映射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A2个可用的栅格映射图样。
类似的,对于干扰基站而言,其比特级交织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B1个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栅格映射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B2个可用的栅格映射图样。
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配置,IA与IB中就很有可能包含有相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同样的,GA与GB中也很可能包含有相同的栅格映射图样,则不同小区内的用户就可能发生多址资源碰撞而导致解码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通过交互,配置为比特级交织图样集合不同,而栅格映射图样集合相同,如图8所示,即有IA≠IB和GA=GB
基于调度传输的情况下,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从各自配置的资源集合中为各自小区内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或栅格映射图样,并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用户。用户使用分配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处理并发送数据。而基站依靠多址资源集合中的比特级交织图样来识别本小区内的用户。此时,对于小区内的用户的区分,可以有以下方式:
1.利用比特级交织图样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必须被分配给不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不同小区内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必然不同,而对栅格映射图样没有要求。
2.利用栅格映射图样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被分配到不同栅格映射图样,而对比特级交织图样没有要求,不同小区内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必然不同,而对栅格映射图样没有要求。特殊地,同一小区内的用户可以都被分配同一个比特级交织图样。
3.利用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被分配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不能同时相同。特殊的准则是,相同的数据序列经过不同的比特级交织序列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的处理之后得到的数据序列不相同。
上述栅格映射图样的配置方式也可适用于基于免调度(基于竞争性)的传输方式。类似于基于调度方式的传输,基站之间先通过信息交互,确定基站所配置的一个本小区内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资源集合,则具体的方式有:
1.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用户自由选择资源,则基站将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资源集合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通知给用户,由用户从资源集合中选择其所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
2.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基站为用户分配多址资源,则类似于基于调度的方式,由基站将分配给用户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给用户。但是与基于调度方式不同的是,此时不同的用户可能被分配了相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或栅格映射图样。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将继续结合一种具体的多址接入方式——交栅多址来介绍本发明中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消除方案是如实施的。
交栅多址的具体处理请参见本申请人于2016年02月0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610082443.9的申请文件。其中,交栅多址有两种区分用户的标识:即第一种标识是比特级交织图样(表示为I),第二种标识是栅格映射图样(表示为G)。若两个相邻的小区都采用了交栅多址接入方式,且两个小区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服务用户,则可能会造成用户之间的多址资源冲突,以及小区间的干扰问题。
对于目标基站中,其比特级交织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A1个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栅格映射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A2个可用的栅格映射图样。
类似的,对于干扰基站而言,其比特级交织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B1个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栅格映射图样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B2个可用的栅格映射图样。
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配置,IA与IB中就很有可能包含有相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同样的,GA与GB中也很可能包含有相同的栅格映射图样,则不同小区内的用户就可能发生多址资源碰撞而导致解码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通过交互,配置为:比特级交织图样集合相同,栅格映射图样集合相同,但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的集合不同,此时,如图9所示,有TA1=TA2=TA且TB1=TB2=TB,且IAGA≠IBGB
基于调度传输的情况下,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从各自配置的资源集合中为各自小区内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或栅格映射图样,并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用户。用户使用分配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处理并发送数据。而基站依靠多址资源集合中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来识别本小区内的用户。特殊的准则是,相同的数据序列经过不同的比特级交织序列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的处理之后得到的数据序列不相同。此时,对于小区内的用户的区分,可以有以下方式:
1.利用比特级交织图样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必须被分配给不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此时同一个小区内的用户的栅格映射图样可以相同;不同小区内的用户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可以相同,但是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不同。
2.利用栅格映射图样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被分配到不同栅格映射图样,此时同一个小区内的用户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可以相同;不同小区内的栅格映射图样可以相同,但是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不同。
3.利用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区分,则同一小区内或不同小区内的用户被分配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不能同时相同。
为更好的应对小区间的干扰,可以采用一种特殊的配置方式,为相邻的小区分配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而在同一个小区内,可以配置完全不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这样可以保证来自干扰基站中的信号对目标基站中的信号几乎没有干扰。具体的,相邻小区的配置原则有:
1.优先为相邻小区配置相互完全正交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
2.若不存在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则优先为相邻小区配置不完全正交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
3.若完全正交或不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均不存在时,则为相邻小区配置完全不正交的比特级交织图样与栅格映射图样的组合。
上述栅格映射图样的配置方式也可适用于基于免调度(基于竞争性)的传输方式。类似于基于调度方式的传输,基站之间先通过信息交互,确定基站所配置的一个本小区内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资源集合,则具体的方式有:
1.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用户自由选择资源,则基站将可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资源集合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通知给用户,由用户从资源集合中选择其所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
2.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基站为用户分配多址资源,则类似于基于调度的方式,由基站将分配给用户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给用户。但是与基于调度方式不同的是,此时不同的用户可能被分配了相同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或栅格映射图样。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都是基于具有两种多址资源标识的交栅多址接入方式来介绍本发明的方案。但是,还有一些多址方式只具有一种多址资源标识,如SCMA的稀疏码本、PDMA的码本矩阵序列、MUSA的复扩频序列等等,但是当通过扩展,同时使用解调导频(DMRS)资源来区分用户时,上述几种多址方案将有两种多址资源标识。在本实施例中,将基于DMRS辅助单标识的多址接入方式来介绍本发明中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消除方案是如何实施的。
其中,若两个相邻的小区都采用了稀疏码本多址接入(SCMA)方式,且两个小区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服务用户时,可能会造成用户之间的多址资源冲突,以及小区间的干扰问题。
将稀疏码本多址接入方式的多址资源标识表示为SC。对于目标基站中,其稀疏码本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A1个可用的稀疏码本。类似的,对于干扰基站而言,其稀疏码本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B1个可用的稀疏码本。
此外,用户在发送数据时将使用DMRS,DMRS用于基站检测用户的信道信息,本实施例将DMRS资源也用作区分用户的一种标识,表示为DMRS,则在目标基站中,其可用的DMRS资源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A2个可用的解调导频资源;在干扰基站中,其可用的DMRS资源集合表示为即共有TB2个可用的解调导频资源。
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配置,SCA与SCB中就很有可能包含有相同的稀疏码本,或在DMRSA与DMRSB中包含相同的解调导频资源,则不同小区内的用户就可能发生资源碰撞而导致解码失败。
类似于交栅多址的配置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通过交互,可以为相邻基站配置为:通过不同的稀疏码本集合(配置1),或不同的DMRS资源集合(配置2),或不同的稀疏码本与DMRS资源的组合的集合(配置3)来识别是否是本小区的用户,如图10所示。
基于调度传输的情况下,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从各自配置的资源集合中为各自小区内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稀疏码本和/或DMRS资源,并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用户。用户使用分配的稀疏码本与DMRS资源处理并发送数据。而基站依靠多址资源集合中的稀疏码本和/或DMRS资源来识别本小区内的用户。此时,对于小区内的用户的区分,具体的有以下方式:
1.依靠稀疏码本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必须分配给不同的稀疏码本。
2.依据DMRS资源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必须分配给不同的DMRS资源;
3.依据稀疏码本和DMRS资源组合区分,则同一小区内的用户必须分配给不同的稀疏码本与DMRS的组合,因此不同的用户可能有相同的稀疏码本但不同的DMRS资源,或有不同的稀疏码本但相同的DMRS资源,或稀疏码本与DMRS资源都不同。
上述稀疏码本的配置方式也可适用于基于免调度(基于竞争性)的传输方式。类似于基于调度方式的传输,基站之间先通过信息交互,确定基站所配置的一个本小区内可用的稀疏码本与DMRS资源集合,则具体的方式有:
1.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用户自由选择资源,则基站将可用的稀疏码本与DMRS资源集合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通知给用户,由用户从资源集合中选择其所用的稀疏码本与DMRS资源;
2.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基站为用户分配多址资源,则类似于基于调度的方式,由基站将分配给用户的稀疏码本与DMRS资源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给用户。但是与基于调度方式不同的是,此时不同的用户可能被分配了相同的稀疏码本和/或DMRS资源。
通过简单的替换,本实施例中的配置方式可以直接推广到其他多址接入方式,例如:将稀疏码本替换成PDMA的码本矩阵序列,或MUSA的码复扩频序列,或IDMA的交织器,就可以用于使用PDMA,或MUSA,或IDMA的小区间的配置。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都是基于具有两种多址资源标识的交栅多址接入方式来介绍本发明的方案。但是,还有一些多址方式只具有一种多址资源标识,如SCMA的稀疏码本、PDMA的码本矩阵序列、MUSA的复扩频序列等等,在不考虑同时使用解调导频(DMRS)资源来区分用户时,上述几种多址方案仅有一种多址资源标识。在本实施例中,将基于仅具有单个多址资源标识的多址接入方式来介绍本发明中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消除方案是如何实施的。
其中,若两个相邻的小区都采用了稀疏码本多址接入(SCMA)方式,且两个小区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服务用户时,可能会造成用户之间的多址资源冲突,以及小区间的干扰问题。
将稀疏码本多址接入方式的多址资源标识表示为SC。对于目标基站中,其稀疏码本集合表示为SCA={SCA-1,SCA-2,……,SCA-TA},即共有TA个可用的稀疏码本。类似的,对于干扰基站而言,其稀疏码本集合表示为SCB={SCB-1,SCB-2,……,SCB-TB},即共有TB个可用的稀疏码本。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配置,SCA与SCB中就很有可能包含有相同的稀疏码本,则不同小区内的用户就可能发生多址资源碰撞而导致解码失败。
基于调度传输的情况下,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从各自配置的资源集合中为各自小区内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稀疏码本,并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用户。用户使用分配的稀疏码本处理并发送数据。而基站依靠多址资源集合中的稀疏码本来识别本小区内的用户。此时,对于小区内的用户的区分,也是使用稀疏码本。
上述稀疏码本的配置方式也可适用于基于免调度(基于竞争性)的传输方式。类似于基于调度方式的传输,基站之间先通过信息交互,确定基站所配置的一个本小区内可用的稀疏码本资源集合,则具体的方式有:
1.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用户自由选择资源,则基站将可用的稀疏码本资源集合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通知给用户,由用户从资源集合中选择其所用的稀疏码本。
2.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基站为用户分配多址资源,则类似于基于调度的方式,由基站将分配给用户的稀疏码本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给用户。但是与基于调度方式不同的是,此时不同的用户可能被分配了相同的稀疏码本。
通过简单的替换,本实施例中的配置方式可以直接推广到其他具有单个多址资源标识的多址接入方式,例如:将SCMA中的稀疏码本替换成PDMA的码本矩阵序列就可以用于使用PDMA的小区间的配置;将SCMA中的稀疏码本替换成MUSA的码复扩频序列就可以用于使用MUSA的小区间的配置;将SCMA中的稀疏码本替换成IDMA的交织器就可以用于使用IDMA的小区间的配置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与干扰基站通过交互,配置为:通过不同的稀疏码本集合来识别是否是本小区的用户。如图11所示,即有SCA≠SCB
实施例六:
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如何配置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来区分不同小区的用户,同时能得到减少甚至消除干扰的效果,例如使用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但是对于一些多址接入方式,其本身是无法做到干扰消除的,所以虽然目标基站可以识别出哪些是本小区的用户,但是因为干扰用户还是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信号,对本小区的用户依然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将介绍在区分不同小区用户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小区间干扰消除的处理流程。
本实施例假设:对于两个使用了相同的多址方式的相邻小区,如SCMA,MUSA,PDMA,IGMA或IDMA等,按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各自所使用的多址资源进行了配置。在本实施例中,无论使用的多址方式有多少个多址资源标识,目标基站所使用的多址资源集合表示为MAA={MAA-1,MAA-2,……,MAA-TA},表示有TA个可用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组合);干扰基站所使用的多址资源集合表示为MAB={MAB-1,MAB-2,……,MAB-TB},表示有TB个可用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组合)。基站通过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来识别是否是本小区的用户。
采用基于调度的传输方式时,本实施例的小区间干扰消除方式的处理流程如图1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1: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确定基站各自可以使用的多址资源集合。
步骤1202:各基站分别为本小区内的各个用户分配其所使用的多址资源等信息并通知给用户。
步骤1203:干扰基站发送干扰指示给目标基站,通知目标基站干扰用户所使用的多址资源、编码调制方式、DMRS资源等信息,目标基站接收到干扰指示后,准备进行干扰抑制/消除处理。
步骤1204:用户使用分配的多址资源及其他信息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处理并发送。
步骤1205:目标基站接收目标用户和干扰用户的混合信号。
步骤1206:目标基站通过对本小区用户的多址资源等信息的分配情况,以及来自与干扰小区交互得到的干扰用户的多址资源等信息,对接收到的来自本小区用户与干扰小区用户的混合信号进行联合检测解码,这样能正确解出来自本小区的用户的数据,达到干扰消除的目的。
当用户采用免调度的传输方式时,当实现方式是由用户自由选择多址资源时,本实施例的小区间干扰消除方式的处理流程如图1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01: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确定基站各自可以使用的多址资源集合。
步骤1302:各基站分别为本小区的用户配置一个可供用户选择的多址资源集合,并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给各个用户。
步骤1303:干扰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干扰指示,将干扰基站中配置的多址资源集合信息,以及可用的DMRS资源等信息通知给目标基站。
步骤1304:用户通过接收到的多址资源集合等信息选择各自使用的资源信息,据此处理并发送数据。
步骤1305:目标基站接收目标用户和干扰用户的混合信号。
步骤1306:目标基站依据多址资源集合配置及其他信息对来自本小区用户和干扰用户的混合进行联合检测解码,从而解出目标用户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目标基站需要盲检所有的可能性。
当用户采用免调度的传输方式时,当实现方式是由基站为用户分配多址资源时,本实施例的小区间干扰消除方式的处理流程如图1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01: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确定基站所可以使用的多址资源集合。
步骤1402:各基站分别为本小区内的各个用户分配其所使用的多址资源信息,及可用的时频资源、DMRS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知给用户。
步骤1403:干扰基站发送干扰指示给目标基站,通知目标基站可能的干扰用户所使用的多址资源,及可能的编码调制方式,DMRS资源等信息。
步骤1404:用户通过接收到的分配的多址资源信息,选择使用的时频资源、调制编码方式等资源,据此处理并发送数据。
步骤1405:目标基站依据多址资源的分配配置及其他信息对来自本小区用户和干扰用户的混合进行联合检测解码。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目标基站需要盲检所有的可能性,因为虽然给用户分配的多址资源,但是基站并不知道用户是否发送了数据,从而解出目标用户的数据。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一中,描述了如何利用交栅多址的小区间通过配置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来达到小区间干扰消除。本实施例中将描述利用稀疏码本多址(SCMA)的小区间是如何操作来达到小区间干扰消除的效果的。
类似于IGMA中的正交栅格映射图样,本实施例对SCMA中的码本的正交性定义如下:
1.若相同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码本映射得到的数据符号占用的RE完全不重叠,则称此不同的码本为完全正交的码本;
2.若相同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码本映射得到的数据符号占用的RE部分重叠,则称此不同的码本为不完全正交的码本;
3.若相同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码本映射得到的数据符号占用的RE完全重叠,则称此不同的码本为完全不正交的码本。
一般性的SCMA的配置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对于为不同的小区配置不同的码本来区分来自不同小区的用户,还有一个特殊的准则可以降低小区间的干扰。通过码本映射处理,用户的数据将稀疏的映射到时频资源单元(RE)上。
因此,为更好的应对小区间的干扰,本实施例采用一种特殊的配置方式,为相邻的小区分配完全正交的码本集合,而在同一个小区内,可以配置完全不正交的码本集合。这样可以保证来自干扰基站中的信号对目标基站中的信号几乎没有干扰。具体的,相邻小区的配置原则有:
1.优先为相邻小区配置相互完全正交的码本;
2.若不存在完全正交的码本,则优先为相邻小区配置不完全正交的码本;
3.若完全正交或不完全正交的码本均不存在时,则为相邻小区配置完全不正交的码本。
上述的稀疏码本的配置方式也可适用于基于免调度(基于竞争性)的传输方式。类似于基于调度方式的传输,基站之间先通过信息交互,确定基站所配置的一个本小区内可用的码本资源集合,则具体的方式有:
1.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用户自由选择资源,则基站将可用的码本资源集合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通知给用户,由用户从资源集合中选择其所用的码本。
2.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基站为用户分配多址资源,则类似于基于调度的方式,由基站将分配给用户的码本信息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给用户。但是与基于调度方式不同的是,此时不同的用户可能被分配了相同的码本。
实施例八:
在实施例一中,描述了如何利用交栅多址的小区间通过配置完全正交的栅格映射图样来达到小区间干扰消除。本实施例中将描述利用图样分割多址接入(PDMA)的小区间是如何操作来达到小区间干扰消除的效果的。
类似于IGMA中的正交栅格映射图样,本实施例对PDMA中的码本矩阵序列的正交性定义如下:
1.若相同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码本矩阵序列映射得到的数据符号占用的RE完全不重叠,则称此不同的码本矩阵序列为完全正交的码本矩阵序列;
2.若相同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码本矩阵序列映射得到的数据符号占用的RE部分重叠,则称此不同的码本矩阵序列为不完全正交的码本矩阵序列;
3.若相同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码本矩阵序列映射得到的数据符号占用的RE完全重叠,则称此不同的码本矩阵序列为完全不正交的码本矩阵序列。
一般性的SCMA的配置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对于为不同的小区配置不同的码本矩阵序列来区分来自不同小区的用户,还有一个特殊的准则可以降低小区间的干扰。通过码本矩阵序列映射处理,用户的数据将稀疏的映射到时频资源单元(RE)上。
因此,为更好的应对小区间的干扰,本实施例采用一种特殊的配置方式,为相邻的小区分配完全正交的码本矩阵序列集合,而在同一个小区内,可以配置完全不正交的码本矩阵序列集合。这样可以保证来自干扰基站中的信号对目标基站中的信号几乎没有干扰。具体的,相邻小区的配置原则有:
1.优先为相邻小区配置相互完全正交的码本矩阵序列;
2.若不存在完全正交的码本矩阵序列,则优先为相邻小区配置不完全正交的码本矩阵序列;
3.若完全正交或不完全正交的码本矩阵序列均不存在时,则为相邻小区配置完全不正交的码本矩阵序列。
上述的码本矩阵序列的配置方式也可适用于基于免调度(基于竞争性)的传输方式。类似于基于调度方式的传输,基站之间先通过信息交互,确定基站所配置的一个本小区内可用的码本矩阵序列资源集合,则具体的方式有:
1.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用户自由选择资源,则基站将可用的码本矩阵序列资源集合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通知给用户,由用户从资源集合中选择其所用的码本矩阵序列。
2.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基站为用户分配多址资源,则类似于基于调度的方式,由基站将分配给用户的码本矩阵序列信息通过下行信道通知给用户。但是与基于调度方式不同的是,此时不同的用户可能被分配了相同的码本矩阵序列。
实施例九: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相邻小区间通过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确定各自小区的多址资源配置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将具体介绍相邻基站间的信息交互的流程方式,以及存在多个干扰小区的情况下的配置交互流程方式。
若小区A与小区B使用了相同的多址接入方式MA,如SCMA,MUSA,PDMA,IGMA或IDMA等,此多址方式拥有的可以用来区分用户的标识有N个,分别表示为MA1,MA2,……,MAN。每一个多址资源标识可以有Tn(0<n≤N)个选择,如第一种标识MA1={MA1-1,MA1-2,……,MA1-T1},第二种标识MA2={MA2-1,MA2-2,……,MA2-T2}等等,则两个小区之间通过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确定各自使用的多址资源集合的流程如图15所示。参见图15,假设小区A是目标基站,小区B为干扰基站(当然,也可以是:小区A是干扰基站,小区B是目标基站),图15所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501:小区A依据本小区的负载情况判断选择第m1(0<m1≤N)种多址资源标识来区分不同小区的用户,或小区A选择m1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来区分不同小区的用户,例如负载较大(大于预设的门限值),选择有较多多址资源数目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
步骤1502:小区A将选择多址资源标识或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的信息通知小区B。
步骤1503:小区B依据接收到的可用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依据本小区的网络负载情况,从中选择第m1’(0<m1’≤m1)种多址资源标识,或选择m1’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区分不同的小区的用户,若网络负载较大(大于预设的门限值),选择有较多多址资源数目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
步骤1504:小区B将确定选择标识指示以及确定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的信息通知给小区A。
若接收到的可用的多址资源标识(或标识的组合)在小区B中不可用,则小区B反馈重新选择标识指示给小区A。
步骤1505:小区A接收到确定选择标识指示,则按照确定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选择小区内需要的多址资源(或组合)的集合;并在步骤1506将该集合的信息通知给小区B;若小区A接收到重新选择标识指示,则小区A重新选择第m2(0<m2≤N-m1)种,或可能的m2种多址资源标识(或标识的组合)来区分不同小区的用户,并将这些信息通知给小区B,直至双方确定了统一的用于不同小区用户的多址资源标识,或者超过最大交互次数,或者已选择完所有可用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
步骤1507:小区B收到小区A选定的多址资源集合,则依据一定的规则从对应的资源标识(或组合)中选定与小区A的多址资源集合相互完全正交、不完全正交、或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集合,并在步骤1508将选择的多址资源集合通知给小区A。上述一定的规则是指:可用的完全正交、不完全正交、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数目,网络负载情况等。
a)如果可用的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数目足够,且网络负载不是很大的时候(即:未超过设定门限),可用选择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集合;
b)如果可用的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数目不足,而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足够;或可用的完全正交与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数目都足够,但是网络负载过大;可以选择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
c)如果可用的完全正交与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数目不足,而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足够;则选择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
至此,小区间的交互过程完成。
此外,另一种交互方式是,对于使用相同的多址接入方式的两个相邻基站而言,目标基站先根据本小区的负载等情况,选择一种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及其多址资源集合,并通知相邻基站;相邻基站的配置原则是:在能够满足本小区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配置与目标基站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其次是配置与目标基站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最次选择与目标基站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具体流程如图1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601:目标基站选择一种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及其多址资源集合。
步骤1602:目标基站将所做的选择通知干扰基站。
步骤1603:干扰基站依据上述相邻基站的配置原则,选择本基站所选用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
步骤1604:干扰基站发送确认指示给目标基站,并通知其本基站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的选择。
实施例十:
上述实施例中均是对两个相邻小区之间的配置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的配置方式也可以扩展到多个相邻小区之间的场景,即有一个目标小区和多个干扰小区。具体的配置方式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有所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介绍对于在有多个相邻小区的场景下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达到小区间干扰抑制/消除的目的。
对于有多个干扰基站的场景,目标基站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处理:
1.确定本小区所需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及其集合,并同时通知给相邻的Ncell个基站,如图17所示,Ncell=6;
2.相邻的多个干扰基站收到目标基站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及其集合后,在满足本小区用户的需求的前提下,首先选择可用的与目标基站所选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其次是选择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再次是选择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
3.相邻的多个干扰基站将各自选择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信息通知给目标基站。
或者,目标基站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1.确定能满足本小区的一种或多种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通知给相邻的Ncell个基站;
2.相邻的Ncell个干扰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的可用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从中选择能满足各自小区内用户的一种或多种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并反馈给目标基站;
3.目标基站获取了相邻基站的选择之后,确定本小区所使用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并确定所选择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将这些信息通知给相邻的干扰基站;
4.干扰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所确定的多址资源标识(或组合),在满足本小区需求的前提下,首先选择可用的与目标基站所选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其次是选择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再次是选择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并将各自选择的多址资源(或组合)集合信息通知给目标基站。
除此之外,存在多个干扰基站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对小区间干扰进行处理,当系统采用调度方式时:
1.干扰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干扰指示,并通知目标基站存在于本基站的干扰用户所用的多址资源和/或DMRS资源;
2.目标基站接收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指示和干扰用户的多址资源以及DMRS资源;
3.目标基站接收到来自本小区用户和相邻小区干扰用户的混合信号后,利用本小区用户的多址资源和DMRS信息,以及干扰用户的多址资源以及DMRS信息,对本小区用户和相邻小区用户进行联合检测解码,得到本小区用户的数据。
当系统采用免调度传输时,
1.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用户自由选择资源,则基站将可用的多址资源集合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通知给用户,由用户从资源集合中选择其所用的比特级交织图样和栅格映射图样;且干扰基站将本小区的多址资源集合和DMRS资源信息通知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利用本小区的多址资源集合信息和DMRS资源信息与来自相邻干扰小区的多址资源集合和DMRS资源信息对来自本小区用户和相邻小区干扰用户的混合信号进行联合检测解码,而且此时为盲检测,最终检测出本小区的用户的信号,达到干扰消除的目的。
2.若免调度的方式是由基站分配资源,则基站为用户分配所需的多址资源与DMRS资源,并通过下行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通知给用户。同时干扰基站通知目标基站干扰指示,依据可能的干扰用户的多址资源以及DMRS资源,目标基站利用本小区的多址资源配置信息和DMRS资源信息与来自相邻干扰小区的多址资源配置信息和DMRS资源信息对来自本小区用户和相邻小区干扰用户的混合信号进行联合检测解码,而且此时为盲检测,最终检测出本小区的用户的信号,达到干扰消除的目的。
综合以上公开的内容,本发明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801: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
步骤1802:目标基站将所配置的多址资源的信息通知本小区用户,用于本小区用户发送信号;
步骤1803:目标基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和解码,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设备,其组成结构如图19所示,包括:资源配置模块、通知模块和干扰抑制模块,其中:
所述资源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与干扰基站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
所述通知模块,用于将所配置的多址资源的信息通知本小区用户,用于本小区用户发送信号;
所述干扰抑制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和解码,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减弱甚至消除小区间干扰的多址资源配置方法,通过小区间的信息交互,首先确立相邻基站使用的用于区分不同小区用户的多址资源标识,并配置相应的多址资源集合;利用多址方式的特殊性质,如正交栅格映射图样,合理的配置多址资源,可以直接减弱或消除小区间的干扰。其次,对于其他的多址接入方式,目标基站需要通过来自干扰基站的多址资源配置信息,对来自本小区内的用户和干扰小区用户的混合信号进行联合检测解码,并最终解出目标用户的数据信息,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
目标基站将所配置的多址资源的信息通知本小区用户,用于本小区用户发送信号;
目标基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和解码,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使用的多址接入方式存在N个多址资源标识,N≥1,则所述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包括:
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将第n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配置成互不相同,用于区分用户所属的小区;其中,0<n≤N;
或者,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将m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的集合配置成互不相同,用于区分用户所属的小区;其中,0<m≤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将第n种多址资源标识集合配置成互不相同的配置规则包括:
优先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
若不存在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则优先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
若完全正交和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均不存在,则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用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单元RE完全不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为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
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该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RE部分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为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
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用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RE完全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为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将m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的集合配置成互不相同的配置规则包括:
优先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若不存在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则优先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若完全正交和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均不存在,则为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用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的组合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RE完全不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的组合为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该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的组合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RE部分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为不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如果相同的数据通过应用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的组合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占用的RE完全重叠,则这两个不同的多址资源为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配置的不是完全正交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的组合,则该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从干扰基站获取干扰指示,并根据干扰指示对目标用户和干扰用户的混合信号进行联合检测解码;
所述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包括:根据联合检测解码的解码结果,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息交互具体包括:
A、目标基站根据设定的条件选择第m1种多址资源标识,或者选择m1种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其中,0<m1≤N;
B、目标基站将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或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的信息通知干扰基站;
C、如果目标基站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或多址资源标识的组合在干扰基站可用,则干扰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确定选择标识指示,否则,干扰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重新选择标识指示;
D、当目标基站收到干扰基站的确定选择标识指示时,按照步骤A的选择,选择对应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并将所述集合的信息通知干扰基站;
E、当目标基站收到干扰基站的重新选择标识指示时,修改m1的值,返回步骤A,直至目标基站收到干扰基站发送的确定选择标识指示,或者,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之间的交互次数超过设定的最大交互次数;
F、干扰基站根据目标基站选择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选择与目标基站所选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完全正交、不完全正交或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或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息交互具体包括:
目标基站选择一种多址资源标识及多址资源集合,
目标基站将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及多址资源集合的信息通知干扰基站;
干扰基站根据目标基站所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及多址资源集合,选择与目标基站所选的多址资源集合完全正交、不完全正交或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集合;
干扰基站将选择的信息通知目标基站;
或者:
目标基站选择一种多址资源标识组合及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
目标基站将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组合及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的信息通知干扰基站;
干扰基站根据目标基站所选择的多址资源标识组合及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选择与目标基站所选的多址资源组合的集合完全正交、不完全正交或完全不正交的多址资源的组合的集合;
干扰基站将选择的信息通知目标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址资源标识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时频资源、码本资源、交织图样资源、栅格映射图样资源、复扩频码、码本矩阵序列、解调导频资源。
11.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资源配置模块、通知模块和干扰抑制模块,其中:
所述资源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与干扰基站不同的多址资源集合;
所述通知模块,用于将所配置的多址资源的信息通知本小区用户,用于本小区用户发送信号;
所述干扰抑制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和解码,得到干扰抑制后的目标用户的数据。
CN201610697505.7A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7769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7505.7A CN107769883B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
KR1020170104660A KR102445525B1 (ko) 2016-08-19 2017-08-18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을 억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5/681,199 US10396926B2 (en) 2016-08-19 2017-08-18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7505.7A CN107769883B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9883A true CN107769883A (zh) 2018-03-06
CN107769883B CN107769883B (zh) 2021-10-29

Family

ID=61262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7505.7A Active CN107769883B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445525B1 (zh)
CN (1) CN10776988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6261A (zh) * 2018-05-04 2019-11-1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855327A (zh) * 2018-08-20 2020-02-2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基于上行非正交多址的信号检测方法
CN111788859A (zh) * 2018-03-26 2020-10-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式无线电接入技术中提供全双工通信的技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237A (zh) * 2006-08-30 2008-03-05 株式会社泛泰 移动通信系统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CN101686550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系统和基站、用户终端
CN101827053A (zh) * 2010-02-08 2010-09-08 清华大学 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
US20120122507A1 (en) * 2009-09-29 2012-05-17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pace Coordination Among Cells
CN105407474A (zh) * 2014-09-04 2016-03-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96405A1 (en) * 2009-05-22 2010-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on uplink channe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62593B2 (en) * 2012-05-04 2016-10-04 Broadcom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for cellular networks
US9813178B2 (en) 2012-11-26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mall cell up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ing cooperation between small cells
KR102194490B1 (ko) * 2014-09-16 2020-1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EP3249837A4 (en) * 2015-01-30 2018-0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e)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237A (zh) * 2006-08-30 2008-03-05 株式会社泛泰 移动通信系统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CN101686550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系统和基站、用户终端
US20120122507A1 (en) * 2009-09-29 2012-05-17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pace Coordination Among Cells
CN101827053A (zh) * 2010-02-08 2010-09-08 清华大学 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
CN105407474A (zh) * 2014-09-04 2016-03-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基站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8859A (zh) * 2018-03-26 2020-10-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式无线电接入技术中提供全双工通信的技术
CN111788859B (zh) * 2018-03-26 2024-03-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式无线电接入技术中提供全双工通信的技术
CN110446261A (zh) * 2018-05-04 2019-11-1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855327A (zh) * 2018-08-20 2020-02-2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基于上行非正交多址的信号检测方法
CN110855327B (zh) * 2018-08-20 2023-08-0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基于上行非正交多址的信号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45525B1 (ko) 2022-09-21
KR20180020918A (ko) 2018-02-28
CN107769883B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Qin et al. User associ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nified NOMA enabled heterogeneous ultra dense networks
CN105830379B (zh) 用于配置无执照射频谱带中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技术
CN102823189B (zh)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静音方案及其信令
KR101077037B1 (ko) 기준 신호를 이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 및 방법
EP264271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Xu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heterogeneous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with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N104641583B (zh)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KR101527008B1 (ko) 부분 주파수 재사용을 위한 제어 정보 제공 방법
CN104272843B (zh) 通信设备及其方法、通信装置及其方法、通信系统和记录介质
JP2013520935A (ja)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基準信号
CN105191380A (zh) 用于下行链路频域复用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07474A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基站
CN106060769A (zh) Lte网络中用于邻近服务和d2d发现的信令
CN104938014A (zh) 用于长期演进(lte)的基于增强型控制信道单元(ecce)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资源分配
CN102348216B (zh)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718586A (zh) 无线电通信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5101307A (zh) 异质网中邻小区传输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hang et al. Dynamic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D‐FFR) for multicell OFDMA networks using a graph framework
CN102246571B (zh) 资源调度方法、调度器和基站
CN109039562A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epdcch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08467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具有改进的资源粒度的置换设备和方法
CN107769883A (zh) 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
CN105794266A (zh) 用于小区发现的修改的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64123B (zh) 一种pdsch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722227A (zh) 异构网中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的干扰减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