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6375A - 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6375A
CN107766375A CN201610697944.8A CN201610697944A CN107766375A CN 107766375 A CN107766375 A CN 107766375A CN 201610697944 A CN201610697944 A CN 201610697944A CN 107766375 A CN107766375 A CN 107766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ower
pixel
cell
region
original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79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6375B (zh
Inventor
高黎生
倪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979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637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7942 priority patent/WO2018032763A1/zh
Priority to EP17840740.9A priority patent/EP3489904A1/en
Publication of CN107766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6375A/zh
Priority to US16/279,622 priority patent/US1078367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6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6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001Texturing; Colouring; Generation of texture or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实现热力图连续准确的反应区域的特征,图像缩放比例的变化不影响热力图的连续性及准确性。具体方案包括:将原始图像在屏幕中的当前显示区域划分单元格;根据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计算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再根据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计算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获取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按照预设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在原始图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呈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对应的颜色,得到当前显示区域的热力图。本发明用于生成热力图。

Description

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及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例如,通过互联网访问网页浏览所需信息、通过电子地图查询位置或者导航线路等。
用户的使用信息(地图中的定位信息、网页中的点击位置),可以聚合为密度数据,描述在某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内区域的密度,描述了区域位置与人数或点击次数的对应关系。采用密度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诸多便利。比如,在电子地图中采用密度数据可以预测道路的拥堵状况、地点的拥挤状况,而将不同时间的密度数据聚合整理之后,又可以进一步展示诸如人口居住地分布、工作地分布等等信息与规律。
热力图技术通过将数值用连续或离散的色阶来标识,可以将某一变量在二维空间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自然生动的展示出来,因此,热力图被应用于各种场景中以呈现密度数据,反应区域的特征。比如,用热力图在电子地图中以色阶呈现不同区域的密度数据,可以清楚的在地图上呈现数据密集的“热区”以及数据稀疏的“冷区”,从而展示诸如人口分布的重要统计信息。采用热力图体现网页中区域与用户点击数量的对应关系,便于网站管理人员确定用户经常点击但不是链接的区域,考虑在该区域放置资源链接。
目前,通常在比例尺适合的图像中,根据密度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热力图。常用的绘制方法是一个数据点绘制一个热力点,或者,一个区域内的数据总和绘制一个热力点。在此基础的热力图上,一旦图像比例尺变化,热力图将不能连续且准确的反应区域的特征。
以电子地图中应用热力图为例,电子地图的特点是对于地理位置信息完整且连续,但现有的热力图技术生成的热力图,当用户放大地图,热力图的呈现效果为散点图,整体不能反映密度数据在不同区域内的分布规律。当地图被缩小到一定等级,热力图的呈现为一个大热力点,该点的覆盖区域甚至超过实际数据的覆盖区域,无实际意义。
由此可知,现有的热力图技术生成的热力图,在调整图像的缩放比例时,热力图无法准确的体现图像的实际分布特征及区域的特征。并且热力图连续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实现热力图连续准确的反应区域的特征,图像缩放比例的变化不影响热力图的连续性及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将原始图像在屏幕中的当前显示区域划分为边长为r=α*r1的方形单元格;然后根据原始图像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反映原始图像区域特征的数据点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β*w1,分别计算每个单元格内,以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x小于或等于一个热力点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为H;再分别根据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计算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的一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由所述至少一个单元格中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产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及受到的扩散热力,分别获取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最后按照预设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在原始图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呈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对应的颜色,得到当前显示区域的热力图。
其中,r1为对原始图像前一次生成热力图时划分的单元格的边长;α是与缩放比例相关的单元格变化函数。w1为原始图像前一次生成热力图时的热力权重;β是与缩放比例相关的热力权重变化函数。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反映原始图像区域特征的数据点。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为,以所述一个单元格的中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中除所述一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之外的区域;所述R大于r。热力呈现对应关系包括了热力区间及与每个热力区间一一对应的颜色。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生成热力图的方法,首先,在每次生成热力图时,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及扩散热力区域可以包括原始图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位置及细节,无论用户对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如何调整,每一次生成的热力图都是连续的,保证了热力图的连续性,使得热力图可以反映区域的特征;其次,在本地生成热力图时,单元格的边长r及热力权重w,分别通过单元格变化函数α、热力权重变化函数β,与上次生成热力图时的单元格的边长r1及热力权重w1相关,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设置单元格变化函数α、热力权重变化函数β,可以保证每次生成热力图时一个单元格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区域面积相近、每次生成热力图时原始图像中同一个区域内热力相近,无论用户对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如何调整,对于原始图像中的同一位置,每次生成的热力图中该位置的热力值均接近,保证了热力图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采用划分单元格后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在数据量庞大时,相比与现有技术中的描点法,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节约了处理时间,减少了生成热力图时用户的等待时间。
其中,原始图像是生成热力图的基础,生成的热力图即反应原始图像的区域特征。原始图像在屏幕中的当前显示区域,为用户在当前缩放比例下在终端屏幕中看到的原始图像中的区域,即原始图像在终端界面上显示的区域。
一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是指这个单元格内预定的以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区域。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用于在热力图中,向用户呈现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中,坐标位于该单元格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区域内的数据点的产生的热力,该热力称之为该单元内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在通过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呈现基本热力时,通过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来呈现,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与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相等。
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是指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向外辐射的热力到达的区域。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定义为以该单元格中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区域中,除去该单元格热力点区域之外的区域。一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向该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每个像素点产生扩散热力。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的像素点,受到至少一个单元格中每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根据像素点受到的所有扩散热力分量计算得到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
其中,x可以为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获取更精细的热力图,准确的反应区域内统计对象的特征,可以对统计对象或者数据点配置权值,以使得获取的热力值产生尽可能大的差值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体现。在生成热力图时,对于根据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分别计算每个单元格内,以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的过程,每个单元格的处理方式相同,此处以原始图像当前显示区域中的任一个单元格(称为第一单元格)为例,描述根据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计算第一单元格内,以第一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的具体过程为:计算第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N*w。其中,N为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中,坐标位于第一单元格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区域内的数据点或统计对象的总数量。
其中,统计对象是在原始图像中获取用于数据分析的数据点时的目标个体,数据点是指原始图像中对于统计对象进行数据统计后,生成的包括位置与统计参数的二元组数据。
具体的,对于N的类型,取决于w的定义。若w定义为数据点的热力值权重,则N为为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中,坐标位于第一单元格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区域内的数据点的总数量;若w定义为统计对象的热力值权重,则N为为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中,坐标位于第一单元格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区域内的统计对象的总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准确并精细的将原始图像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位置热力准确反应在在热力图中,当前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点会受到其周围单元格中热力点区域产生的扩散热力的影响。一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对距离其中心点越近的像素点产生的扩散热力越大。因此,根据像素点位置到单元格中心的距离计算的扩散热力可以更准确的体现实际数据分布。具体的,在生成热力图时,对于计算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的过程相同,本实现方式中,以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的任一个像素点(称为第一像素点)为例,描述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的具体过程。具体实现为:先根据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扩散热力分量,然后将第一像素点受到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分量的加权和,作为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其中,第一像素点受到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分量,为第一像素点所处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区域所属的每个单元格产生。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扩散热力分量的过程相同,此处描述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第二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扩散热力分量的过程: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第二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其中,第二单元格为第一像素点所处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区域所属的单元格中任一个单元格;d为第一像素点位置到第二单元格中心的距离;H为第二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一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中,但不处于任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的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为该像素点的基本热力。
其中,像素点位置到单元格中心的距离是指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的距离d,与r相同的单位。或者,像素点位置到单元格中心的距离是指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实际距离,r也为单元格的边长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实际距离,只要d和r的单位距离表示的内容相同即可。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实现不同缩放比例下,每次生成热力图时,单元格的边长r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距离相近,原始图像中同一区域内热力值相近,可以将α、β定义为缩放比例的变化量△Z的相关函数。具体的,α=a△Z,a为预设的单元格变化参数,a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β=b△Z,b为预设的热力权重变化参数,b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4;△Z为本次生成热力图时对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减去上次生成热力图时对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在第一方面的方案执行时,即本次生成当前显示区域的热力图,是对原始图像首次生成热力图,不存在前一次生成热力图的情况,此时r1为单元格边长初始值r0,w1为热力权重初始值w0。r0及w0为预先设定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使得定义的α实现在不同的缩放比例下,每次生成热力图时,单元格的边长r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距离相近,具体定义为:α用于控制r与r1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实际长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为了使得定义的β实现在不同的缩放比例下,每次生成热力图时,原始图像中同一区域的热力值相近,具体定义为:β用于控制原始图像中同一区域在每次生成热力图时得到的总热力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计算扩散热力时,需要合理定义扩散区域范围,以实现热力图既准确体现每个位置的热力,又节约运算资源,即需要设定合理的R。在本实现方式中,R小于或等于2r。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原始图像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某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的像素点,可能也处于一个单元的热力点区域,该像素点既有基本热力,还会受到其他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具体的,对于原始图像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每个像素点,计算其总热力的过程相同,在本实现方式中,以原始图像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任一像素点(称为第二像素点)为例,描述根据基本热力及扩散热力,获取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具体实现为:将第二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及第二像素点的基本热力相加,得到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或者,将第二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及第二像素点的基本热力加权相加,得到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原始图像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某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像素点,可能不处于任一个单元的扩散热力区域,该像素点则只有基本热力,其总热力则为像素点的基本热力。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原始图像当前显示区域中仅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但未处于任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像素点,该像素点的总热力则为受到扩散热力。具体的,对于原始图像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单元格扩散热力区域且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任一像素点,计算其总热力的过程相同。在本实现方式中,以原始图像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单元格扩散热力区域且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任一像素点(称为第三像素点)为例,获取第三像素点的总热力具体实现为:所述第三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为所述第三像素点的总热力。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成热力图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法,所述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因此可以与第一方面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互联网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元格与热力点区域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元格与热力点区域及扩散热力区域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点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点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像素点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通过采用描点法在固定缩放比例下生成热力图。当用户调整图像缩放比例时,热力图会随着缩放比例的变化而离散或者汇聚。导致热力图不能准确的反映区域的特征。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在生成热力图时,参考前一次生成热力图时的参数,以保证对于原始图像中的同一区域的面积及热力在不同缩放比例下相近,达到生成的热力图可以准确且连续的体现图像的区域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互联网架构中。该互联网架构中包括网络服务器101及至少一个终端102。
在图1所示的架构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具体应用于终端102上。网络服务器101通过统计每个终端102的用户数据,得到统计数据,提供给每一个终端102用于进行数据分析。终端102通过与网络服务器101的通过互联网交互,获取到网络服务器101统计得到的统计数据以进行数据分析。
进一步的,终端102进行的数据分析可以包括生成热力图,供用户直观查看统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热力图的方法,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可以为图1所示的架构中终端102的部分或全部。
可选的,所述终端102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英文全称:personal computer,PC)、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英文全称: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英文全称: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车载设备等终端设备。
图2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各实施例相关的一种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可以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通信总线203及显示器204。
存储器2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该程序代码传输给该处理器201,以便处理器201执行程序代码实现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各种功能。存储器2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全称: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英文全称:flash memory),硬盘(英文全称: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英文全称: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201是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英文全称: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英文全称: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英文全称: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全称: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处理器2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程序代码,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数据,实现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各种功能。
其中,通信总线20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英文全称: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英文全称: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英文全称: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2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显示器204可以为终端102的屏幕,用于向用户呈现热力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阐述。
在描述之前,先对一些基础概念进行解释。
一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是指这个单元格内预定的以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区域。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用于在热力图中,向用户呈现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中,坐标位于该单元格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区域内的数据点的产生的热力,该热力称之为该单元内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在通过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呈现基本热力时,通过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来呈现,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与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相等。
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是指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向外辐射的热力到达的区域。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定义为以该单元格中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区域中,除去该单元格热力点区域之外的区域。一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向该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每个像素点产生扩散热力。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的像素点,受到至少一个单元格中每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根据像素点受到的所有扩散热力分量计算得到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301、将原始图像在屏幕中的当前显示区域划分为边长为r的方形单元格。
其中,原始图像在屏幕中的当前显示区域,是指原始图像在当前缩放比例下,在终端的屏幕中可以被用户看到的区域。
其中,r=α*r1,r1为原始图像前一次生成热力图时划分的单元格的边长。所述*为乘法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S301时,若在划分单元格时,原始图像的当前显示区域的边界处剩余区域的边长不足r,则将不足r的部分作为一个单元格,即在划分边长为r的方形单元格时,最大限度保证单元格的边长为r。具体的,在执行S301时,划分单元格时边长不足r的剩余区域是在当前显示区域的上边界还是下边界,或者在左边界还是右边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只需要在每一次生成热力图时采用相同的方式处理边长不足r的剩余区域。
进一步的,若执行S301时,是对原始图像首次生成热力图,即若本次生成热力图为对原始图像首次生成热力图,则r1为单元格边长初始值r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r0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或者经验值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α是与缩放比例相关的单元格变化函数,用来控制热力图离散化的速度,通过设定合适的α函数,可以控制连续两次对原始图像生成热力图时划分的单元格的边长满足一定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α用于控制r与r1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实际长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预设门限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具体的,第一预设门限设定的越小,热力图在缩放比例大的情况下呈现效果则更稳定,但难以对于图像细节做足够补充;第一预设门限设定的越大,生成的热力图将会显示额外细节信息,但图像整体的稳定性及连续性较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折中设定第一预设门限的取值。
可选的,对于α与缩放比例的函数关系,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幂函数。
可选的,此处示例一种α与缩放比例的幂函数关系,具体包括:α=a△Z
其中,a为预设的单元格变化参数,a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Z为本次生成热力图时对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减去上次生成热力图时对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a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具体的,当a=1时,单元格边长没有变化,单元格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面积大小不随缩放比例的变化而变化,热力图将会显示额外细节信息,但图像整体的稳定性及连续性较差;当a=2时,单元格的边长随着缩放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单元格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面积大小不随缩放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即单元格表示的图像中的实际区域一定,热力图在放大操作下呈现效果稳定,但难以对于细节做足够补充或忽略。
示例性的,以原始图像为电子地图,假设用户将地图放大一级(△Z则为1),地图上同样大小的单元格所表示的实际面积仅为原来的1/4。如果数据点分布均匀,单元格内的数据总量会相应的变为原来的约1/4。为适应这一变化,保证本地生成热力图时,单元格内的数据总量与上一次生成热力图时一个单元格内的数据总量相近,单元格的边长r则需要做出相应改变。若r=a△Z*r1,△Z则=1,即单元格的边长变为上一次的a倍,地图上同样大小的单元格所表示的实际面积则为原来的倍。此时,若a取1,则地图上同样大小的单元格所表示的实际面积则为原来的1/4;若a取2,地图上同样大小的单元格所表示的实际面积则为原来的1倍,即两次生成热力图时划分的单元格在电子地图中对应的实际面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a为1.6。
进一步的,对于α与△Z的幂函数的关系,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幂函数的部分之外,添加常数或者关于Z的指数函数来进行变形。
示例性的,α=a△Z+c。
其中,c可以为常数,也可以用关于Z的指数函数。
S302、根据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β*w1,分别计算每个单元格内,以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
其中,一个热力点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为H。
具体的,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反映原始图像区域特征的数据点。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可以由执行本发明生成热力图的方法的装置与网络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交互获取,统计数据中网络服务器原始图像监控后生成的至少一个数据点。本发明对于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的内容及获取过程不再进行赘述。可选的,数据点可以为区域的统计对象密度。
其中,x小于或等于对于x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优选x等于当然,x也可以为接近且小于的值。本申请实施例对于x的取值不进行具体限定。
具体的,w1为原始图像前一次生成热力图时的热力权重。
其中,热力权重是在生成热力图时,为了在计算热力时方便,以及让计算出的热力值拉开距离以便于用不同的颜色示意,而为数据点(二元组数据)或者统计对象设置的权重系数。
进一步的,若执行S302时,是对原始图像首次生成热力图,若本次生成热力图为对原始图像首次生成热力图,则w1为热力权重初始值w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w0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或者经验值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β是与缩放比例相关的热力权重变化函数,用来维持热力图的稳定性,通过设定合适的β函数,可以控制连续两次原始图像中同一区域内的热力满足一定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β用于控制原始图像中同一区域在每次生成热力图时得到的总热力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预设门限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第二预设门限设定的越小,则生成的热力图连续性越好,原始图像中同一区域在缩放比例不同的热力图中呈现的颜色相同或接近。
具体的,若α已选定,原始图像放大一级后,每个单元格所代表的实际面积将变为原来的倍,单元格中的数据点数量以及热力值也会随之变化,必须计算相应的β以确保在不同缩放比例下的热力图的稳定。此稳定性定义如下:在理想情况下,若数据点在某一单元格所代表的实际区域内的分布均匀,则无论地图放大或缩小,该实际区域的热力值应保持不变。
可选的,对于β与缩放比例的函数关系,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可以为线性函数、幂函数或者其他。
可选的,此处示例一种β与缩放比例的幂函数关系,具体包括:β=b△Z
其中,b为预设的热力权重变化参数,b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4。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b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具体的,b的作用是使热力图的热力变得稳定,因此b的取值与a的取值相关。若原始图像放大一级,也就值Z增加1的情况,当a=2时,每个单元格代表的实际面积不变,每个数据点的权重w也不用变化,b=1即可;当a=1时,每个单元格代表的面积变为之前的如果不考虑扩散热力的影响,应该使得w也变为之前的4倍才能使热力稳定,即b=4。
可选的,对于b的确定方法可以如下:比较两级缩放比例i与(i+1),若i级中某一个窗格的热力值为H,所代表的地理区域为A。那么在(i+1)级中,A的热力将会由个小单元格的基本热力以及作于用A之内的扩散热力构成,同时每个数据点的热力贡献值会变成原来的b倍,最终得出的(i+1)级中A的热力值H’可以用积分得出并且符合H=H’的关系,由此可以计算出b的取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b时,这一数值的取得可以通过计算或根据经验,反复测试和调整得到。
上述确定b的方法,只是一种实现形式,并不是对于b的取值的具体限定,还可以有其他确定b的取值的方法,只需要保证确定出的b的取值可以实现β的功能即可。
优选的,所述b为1.3。
具体的,定义一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为单元格内,以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区域,该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值相等,均为该单元格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
如图4所示,示意了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图中方形区域为单元格,圆形区域为该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在该示例中,x为
具体的,对于S301中划分的每一个单元格,在S302中的执行过程是相同的,此处以S301中划分的任一个单元格(称为第一单元格)为例,描述在S302中,根据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计算第一单元格内,以第一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的过程。
可选的,一种根据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计算第一单元格内,以第一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计算第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N*w。
其中,N为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中,坐标位于第一单元格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区域内的数据点或统计对象的总数量。
示例性的,以原始图像为电子地图为例,假设某一个单元格覆盖了整个天安门区域,这个范围内有两个数据点,天安门城楼附近有5个人(统计对象),广场附近有20个人,每一个人的热力权重是w′,那这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为5w′+20w′=25w′。
示例性的,以原始图像为电子地图为例,假设某一个单元格覆盖了整个天安门区域,这个范围内有两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的热力权重是w″,那这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为2w″。
可选的,另一种根据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计算第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计算第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N*w+q。
其中,q为预设的常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S303、分别根据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计算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
其中,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为,以这个单元格的中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中除该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之外的区域;R大于r。
具体的,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的一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由所述至少一个单元格中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产生。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示意了单元格、热力点区域及扩散热力区域之间的关系。
优选的,为了有效的计算,可以限制定义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的R小于或等于2r。
具体的,对于当前显示区域中任一个像素点,若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则会受到该至少一个单元格中每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对于当前显示区域中任一个像素点,若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则不会受到任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这一类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则为零。
可选的,计算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一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的过程中,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的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则为零。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的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计算得到。
可选的,计算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一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的过程中,可以仅计算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的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
具体的,计算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每一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的过程相同,此处不在一一赘述,此处仅以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任一个像素点(称为第一像素点)为例,描述在S303中,根据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的过程。
进一步的,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先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每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将第一像素点受到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分量的加权和,作为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时,加权时的权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时,加权时的权值可以与像素点离单元格中心的距离成正比。
可选的,对于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时,加权时的权值,可以为1,使得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为第一像素点受到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分量的和。
其中,第一像素点受到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分量,为第一像素点所处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区域所属每个单元格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每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的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进行一一赘述。仅以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第二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的过程示例说明。第二单元格为第一像素点所处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区域所属的单元格中任一个单元格。
可选的,一种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第二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第二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
其中,d为第一像素点位置到第二单元格中心的距离。H为第二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
具体的,d为像素点的位置在当前显示区域中,与单元格中心的距离,与单元格边长r的单位一致。d也可以为像素点的位置在原始图像中,与单元格中心的实际距离,只要与r的内容一致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H的计算方式,已经在S302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可选的,一种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第二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第二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
其中,π可以为3.14。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第二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的函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该函数只要保证从1到0的单调减即可。
进一步的,对于处于多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的像素点,会受到这些单元格中每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则需要一一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像素点受到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还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S304、根据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及受到的扩散热力,分别获取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
具体的,对于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中的像素点,既有基本热力,也可能会受到其他单元格的扩散热力,这一类像素点的总热力与基本热力及受到的扩散热力相关。
进一步的,对于处于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中的每个像素点,在S304中获取其总热力的执行过程是相同的。此处以处于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中的任一个像素点(称为第二像素点)为例,描述在S304中,获取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的过程。
可选的,获取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两种方式:
方式1:
将第二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及第二像素点的基本热力相加,得到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假设像素点A处于1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其基本热力为H,像素点A还处于4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像素点A将会受到这4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对其的扩散热力分量,分别记录为h1、h2、h3、h4,像素点A受到的扩散热力为h1+h2+h3+h4,那么像素点A的总热力则为H+h1+h2+h3+h4
方式2:
将第二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及第二像素点的基本热力加权相加,得到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
需要说明的是,方式2与方式1具体实现相似,此处不再详细描述。对于上述方式2中加权时的权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获取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时,若第二像素点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则为第二像素点的基本热力。
具体的,对于当前显示区域中的另一类像素点,可能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且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对于这一类像素点,只会受到其他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其总热力与受到的扩散热力相关。
进一步的,对于处于单元格扩散热力区域且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每个像素点,在S304中获取其总热力的执行过程是相同的。此处以处于单元格扩散热力区域且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任一个像素点(称为第三像素点)为例,描述在S304中,获取第三像素点的总热力的过程。
具体的,获取第三像素点的总热力的具体实现,可以包括:第三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为第三像素点的总热力。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假设像素点B位于4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且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像素点B将会受到这4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对其的扩散热力分量,分别记录为h1、h2、h3、h4,像素点B受到的扩散热力为h1+h2+h3+h4,那么像素点B的总热力则为h1+h2+h3+h4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假设像素点C只位于1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且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像素点C将会只受到这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对其的扩散热力分量,那么像素点C的总热力则为受到的这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对其的扩散热力分量。
S305、按照预设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在原始图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呈现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对应的颜色,得到当前显示区域的热力图。
其中,预先设定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中,包含了至少一个热力数值区间及与每一个热力数值区间一一对应的呈现颜色。
如表1所示,示意了一种预设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
表1
热力数值区间 呈现颜色
0≤H<10 颜色1
10≤H<20 颜色2
20≤H<30 颜色3
30≤H<40 颜色4
…… ……
其中,预设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中的呈现颜色可以随着热力的增大而加深,呈现颜色可以通过色调、饱和度、亮度等来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表1只是通过举例的形式对预设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说明,并不是对预设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的具体限定。
具体的,在S305中,先查询在预设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获取原始图像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对应的颜色,然后在原始图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对应的颜色,得到当前显示区域的热力图。
进一步的,当用户调整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后,原始图像的当前显示区域将发生变化,重新执行本发明提供的生成热力图的方法S301至S305,生成变化后的当前显示区域的热力图,两次生成的热力图显示连续无离散点,原始图像中的同一位置在两次生成的热力图中呈现相同或相近的颜色。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生成热力图的方法,首先,在每次生成热力图时,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及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可以包括原始图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位置及细节,无论用户对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如何调整,每一次生成的热力图都是连续的,保证了热力图的连续性,使得热力图可以反映区域的特征;其次,在本地生成热力图时,单元格的边长r及热力权重w,分别通过单元格变化函数α、热力权重变化函数β,与上次生成热力图时的单元格的边长r1及热力权重w1相关,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设置单元格变化函数α、热力权重变化函数β,可以保证每次生成热力图时一个单元格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区域面积相近、每次生成热力图时原始图像中同一个区域内热力相近,无论用户对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如何调整,对于原始图像中的同一位置,每次生成的热力图中该位置的热力值均接近,保证了热力图的准确性。
上述主要从生成热力图的装置的工作过程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生成热力图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生成热力图的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包括:划分单元901,计算单元902,获取单元903,呈现单元904。划分单元901用于支持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执行图3中的过程S301,计算单元902用于支持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执行图3中的过程S302、S303;获取单元903用于支持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执行图3中的过程S304;呈现单元904用于支持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执行图3中的过程S305。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001、通信模块1002和显示模块1003。处理模块1001用于对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1001用于支持生成热力图的装置执行图3中的过程S301至S305,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1002用于支持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显示模块1003用于支持生成热力图的装置执行图3中的过程S305。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004,用于存储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001可以为图2所示的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实体结构中的处理器2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002可以是通信端口,或者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显示模块1003可以是图2所示的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实体结构中的显示器204。存储模块1004可以是图2所示的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的实体结构中的存储器202。
当处理模块1001为处理器,显示模块1003为显示器204,存储模块1004为存储器时,本发明实施例图10所涉及的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可以为图2所示的生成热力图的装置20。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闪存、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原始图像在屏幕中的当前显示区域划分为边长为r的方形单元格;其中,所述r=α*r1;所述r1为所述原始图像前一次生成热力图时划分的单元格的边长;所述α是与缩放比例相关的单元格变化函数;
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β*w1,分别计算每个单元格内,以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其中,一个热力点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为H;所述统计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反映所述原始图像区域特征的数据点;所述w1为所述原始图像前一次生成热力图时的热力权重;所述β是与缩放比例相关的热力权重变化函数;所述x小于或等于
分别根据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计算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其中,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的一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由所述至少一个单元格中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产生;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为,以所述一个单元格的中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中除所述一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之外的区域;所述R大于r;
根据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及受到的扩散热力,分别获取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
按照预设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在所述原始图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呈现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对应的颜色,得到所述当前显示区域的热力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β*w1,分别计算每个单元格内,以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计算第一单元格内,以所述第一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N*w;其中,所述第一单元格为所述当前显示区域划分的单元格中的任一个单元格,所述N为所述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中,坐标位于所述第一单元格在所述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区域内的数据点或统计对象的总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根据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计算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包括:
根据每个单元格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每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点为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的任一个像素点;
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受到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分量的加权和,作为所述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点受到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分量,为所述第一像素点所处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区域所属每个单元格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单元格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每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包括:
根据第二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所述第二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其中,所述第二单元格为所述第一像素点所处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区域所属的单元格中任一个单元格;所述d为所述第一像素点位置到所述第二单元格中心的距离;所述H为所述第二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α=a△Z,所述a为预设的单元格变化参数,所述a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所述△Z为本次生成热力图时对所述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减去上次生成热力图时对所述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
所述β=b△Z,所述b为预设的热力权重变化参数,所述b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生成的所述当前显示区域的热力图为对所述原始图像首次生成热力图,则所述r1为单元格边长初始值r0,所述w1为热力权重初始值w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α用于控制所述r与r1在所述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实际长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
所述β用于控制所述原始图像中同一区域在每次生成热力图时得到的总热力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小于或等于2r。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及受到的扩散热力,分别获取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包括:
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及所述第二像素点的基本热力相加或者加权相加,得到所述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所述第二像素点为处于单元格热力点区域中的任一像素点;
或者,
所述第三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为所述第三像素点的总热力;所述第三像素点为处于单元格扩散热力区域且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任一像素点。
10.一种生成热力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原始图像在屏幕中的当前显示区域划分边长为r的方形单元格;其中,所述r=α*r1;所述r1为所述原始图像前一次生成热力图时划分的单元格的边长;所述α是与缩放比例相关的单元格变化函数;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及本次生成热力图的热力权重w=β*w1,分别计算每个单元格内,以单元格中心点为圆心以x为半径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其中,一个热力点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为H;所述统计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反映所述原始图像区域特征的数据点;所述w1为所述原始图像前一次生成热力图时的热力权重;所述β是与缩放比例相关的热力权重变化函数;所述x小于或等于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分别根据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计算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其中,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中的一个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由所述至少一个单元格中每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产生;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为,以所述一个单元格的中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中除所述一个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之外的区域;所述R大于r;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基本热力及受到的扩散热力,分别获取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
呈现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热力呈现对应关系,在所述原始图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呈现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每个像素点的总热力对应的颜色,得到所述当前显示区域的热力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计算第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H=N*w;
其中,所述第一单元格为所述当前显示区域划分的单元格中的任一个单元格,所述N为所述原始图像的统计数据中,坐标位于所述第一单元格在所述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区域内的数据点或统计对象的总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单元格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每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点为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处于至少一个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区域的任一个像素点;
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受到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分量的加权和,作为所述第一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点受到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分量,为所述第一像素点所处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区域所属每个单元格产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第二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计算第一像素点受到所述第二单元格的扩散热力分量其中,所述第二单元格为所述第一像素点所处的至少一个扩散热力区域所属的单元格中任一个单元格;所述d为所述第一像素点位置到所述第二单元格中心的距离;所述H为所述第二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基本热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α=a△Z,所述a为预设的单元格变化参数,所述a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所述△Z为本次生成热力图时对所述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减去上次生成热力图时对所述原始图像的缩放比例;
所述β=b△Z,所述b为预设的热力权重变化参数,所述b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4。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生成的所述当前显示区域的热力图为对所述原始图像首次生成热力图,则所述r1为单元格边长初始值r0,所述w1为热力权重初始值w0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α用于控制所述r与r1在所述原始图像中对应的实际长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
所述β用于控制所述原始图像中同一区域在每次生成热力图时得到的总热力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小于或等于2r。
18.根据权利要求10-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及所述第二像素点的基本热力相加或者加权相加,得到所述第二像素点的总热力;所述第二像素点为处于单元格热力点区域中的任一像素点;
或者,
所述第三像素点受到的扩散热力为所述第三像素点的总热力;所述第三像素点为处于单元格扩散热力区域且不处于任一单元格的热力点区域的任一像素点。
CN201610697944.8A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66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7944.8A CN107766375B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077942 WO2018032763A1 (zh) 2016-08-19 2017-03-23 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
EP17840740.9A EP3489904A1 (en) 2016-08-19 2017-03-23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thermodynamic diagram
US16/279,622 US10783673B2 (en) 2016-08-19 2019-02-1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heatma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7944.8A CN107766375B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6375A true CN107766375A (zh) 2018-03-06
CN107766375B CN107766375B (zh) 2020-06-09

Family

ID=61196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7944.8A Active CN107766375B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3673B2 (zh)
EP (1) EP3489904A1 (zh)
CN (1) CN107766375B (zh)
WO (1) WO2018032763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1466A (zh) * 2018-07-26 2019-01-18 威创软件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小面积及少热点的热力图的全屏渲染方法
CN109726261A (zh) * 2019-01-07 2019-05-07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图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489508A (zh) * 2019-08-16 2019-11-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5728A (zh) * 2018-07-03 2020-01-1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3886A (zh) * 2018-07-03 2020-01-1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17005A (zh) * 2019-10-10 2020-01-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图纹理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695045A (zh) * 2019-03-14 2020-09-2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图展示、热力数据通知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61577A (zh) * 2020-07-28 2020-10-30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办理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57925A (zh) * 2021-07-28 2021-11-16 黄淮学院 基于人工智能的土木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CN115830178A (zh) * 2022-12-05 2023-03-21 珠海芯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热点图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0045B (zh) * 2018-04-12 2021-12-17 腾讯大地通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服务的兴趣点推荐方法及装置
JP7168969B2 (ja) * 2018-06-06 2022-11-10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コード ヒートマップ提示装置およびヒートマップ提示用プログラム
CN110570491B (zh) * 2019-09-06 2020-08-28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热力图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538448B (zh) * 2020-04-28 2021-07-23 北京无限光场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754597A (zh) * 2020-06-24 2020-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图生成的方法、服务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417A (zh) * 2014-12-17 2015-05-2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力图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731894A (zh) * 2015-03-18 2015-06-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热力图的展现方法及装置
CN105844681A (zh) * 2016-03-22 2016-08-10 北京建飞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热力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4118B2 (en) * 2012-03-12 2015-12-29 Google Inc. Dynamic display of content consumption by geographic location
US9727669B1 (en) * 2012-07-09 2017-08-08 Google Inc.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user positioning data
US20140278802A1 (en) 2013-03-15 2014-09-18 Google Inc. Producing and providing data for rendering a travel cost heatmap
US8799799B1 (en) * 2013-05-07 2014-08-05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Interactive geospatial map
CN103605716B (zh) * 2013-11-14 2017-05-10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网页页面点击展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KR20150080863A (ko) 2014-01-02 2015-07-10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히트맵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US10163132B2 (en) 2014-02-19 2018-12-25 Eba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reate a geographic heatmap
CN104199891B (zh) * 2014-08-25 2018-11-0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热力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239617B (zh) * 2014-09-02 2017-10-3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热力图的展现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417A (zh) * 2014-12-17 2015-05-2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力图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731894A (zh) * 2015-03-18 2015-06-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热力图的展现方法及装置
CN105844681A (zh) * 2016-03-22 2016-08-10 北京建飞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热力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5728B (zh) * 2018-07-03 2021-08-3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5728A (zh) * 2018-07-03 2020-01-1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3886B (zh) * 2018-07-03 2023-10-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73886A (zh) * 2018-07-03 2020-01-1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41466A (zh) * 2018-07-26 2019-01-18 威创软件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小面积及少热点的热力图的全屏渲染方法
CN109726261A (zh) * 2019-01-07 2019-05-07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图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695045A (zh) * 2019-03-14 2020-09-2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图展示、热力数据通知的方法及装置
US11758366B2 (en) 2019-03-14 2023-09-12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Co.,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isplaying a heat map and providing heat data
CN111695045B (zh) * 2019-03-14 2023-08-11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图展示、热力数据通知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89508A (zh) * 2019-08-16 2019-11-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7005A (zh) * 2019-10-10 2020-01-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图纹理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17005B (zh) * 2019-10-10 2022-06-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图纹理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861577B (zh) * 2020-07-28 2024-01-23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办理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1577A (zh) * 2020-07-28 2020-10-30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办理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57925B (zh) * 2021-07-28 2023-08-22 黄淮学院 基于人工智能的土木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CN113657925A (zh) * 2021-07-28 2021-11-16 黄淮学院 基于人工智能的土木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CN115830178A (zh) * 2022-12-05 2023-03-21 珠海芯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热点图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30178B (zh) * 2022-12-05 2023-09-08 珠海芯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热点图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32763A1 (zh) 2018-02-22
EP3489904A4 (en) 2019-05-29
US10783673B2 (en) 2020-09-22
EP3489904A1 (en) 2019-05-29
US20190180480A1 (en) 2019-06-13
CN107766375B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6375A (zh) 一种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及装置
Gomès et al.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the generalized gamma distribution
Baeumer et al.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fractional reaction–diffusion equations
CN107315824B (zh) 用于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和装置
Moghaddam et al. Numerical approach for a class of distributed order time fractional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lowman A note on a modification of the spread of participation index allowing for unequal zones
Chalub et al. The SIR epidemic model from a PDE point of view
Jin et al. Improvements of fast fluid dynamics for simulating air flow in buildings
Mirzaee et al. A new scheme for solving nonlinear Stratonovich Volterra integral equations via Bernoulli’s approximation
CN109783757B (zh) 渲染网页的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675728A (zh) 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nat et al. Well-balanced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 for shallow water flows
Liu et al. Partially symmetrical derivative-free Liu–Storey projection method for convex constrained equations
Tuson et al. Overcoming inefficiencies arising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 on single-aggregation disease maps
CN109213316B (zh) 自动布局引擎
CN113762502A (zh)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WO2018223724A1 (zh) 基于资源分布的地图缩放方法及系统、存储器和控制设备
Alijani et al. On the smoothness of the solution of fuzzy Volterra integral equations of the second kind with weakly singular kernels
Shayanfard et al. Collocation method for approximate solution of 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the third-kind
Tian Some results on the eigenvalue problem for a fractional elliptic equation
CN107908676A (zh) 一种数据展示更新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ng et al. A general algorithm for the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domain integrals in 3D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Zhao et al. Evaluating urban public facilities of Shenzhen by application of open source data
CN115168758A (zh) Ofd文档快速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70083183A1 (en) Multiple resolution non-linear terrain mapp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0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