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6178A - 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6178A
CN107766178A CN201711001652.7A CN201711001652A CN107766178A CN 107766178 A CN107766178 A CN 107766178A CN 201711001652 A CN201711001652 A CN 201711001652A CN 107766178 A CN107766178 A CN 107766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record
storage
main frame
managing main
cop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16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曙华
杨安荣
李志卿
袁嘉新
马来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XIN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XIN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XIN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XIN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016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61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6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61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存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该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包括管理主机、分别与管理主机连接的磁盘存储模块、光盘存储模块以及磁带存储模块,其中管理主机从外部终端获取电子档案,将至少两个电子档案副本分别存储于磁盘存储模块、光盘存储模块以及磁带存储模块中的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上,并对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至少一个电子档案副本进行复制以生成可以离线保存的至少一个电子档案副本。上述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利用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存储介质存储以及备份电子档案,降低了电子档案存储的技术风险,同时提高了电子档案存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存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档案 存储系统、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行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的纸 质档案数字化工作进度也不断加快,同时越来越多的各类原生电子 文件、电子档案开始进入档案部门,这一切都使得档案部门的电子 档案数据保有量飞速上升,再加上各行各业收集归档的业务类电子 档案数据,可以预见电子档案数据保有量将呈现出几何级增长趋势。 如何实现海量电子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已经成为档案部门必须面 对的紧迫问题和重要任务。
现有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大多数采用单一的存储介质实现对 电子档案的存储,例如仅采用光盘作为存储介质,并且系统普遍缺 乏良好的电子档案备份、修复策略,导致电子档案存储的技术风险 较高,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储 方法及修复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电子档案存储的技术风险较高, 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包括:
管理主机、与管理主机连接的磁盘存储模块、与管理主机连接 的光盘存储模块以及与管理主机连接的磁带存储模块;
管理主机,与外部终端连接,用于从外部终端获取电子档案, 将电子档案的至少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分别存储于磁盘存储模 块、光盘存储模块以及磁带存储模块中的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上,并 对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至少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进行复 制,以生成可以离线保存的电子档案的至少一个第二电子档案副本。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档案存储方法,应用于 上述电子档案存储系统中的管理主机,方法包括:
从外部终端获取电子档案;
将电子档案的至少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分别存储于磁盘存储 模块、光盘存储模块以及磁带存储模块中的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上;
对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至少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进行 复制,以生成可以离线保存的电子档案的至少一个第二电子档案副 本。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档案修复方法,应用于 上述电子档案存储系统中的管理主机,方法包括:
判断磁盘存储模块、光盘存储模块以及磁带存储模块中的第一 存储模块上的第一电子档案副本是否失效;
若结果为是,从磁盘存储模块、光盘存储模块以及磁带存储模 块中的、不同于第一存储模块的第二存储模块上获取另一个第一电 子档案副本;
基于另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对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进行修复。
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 统包括管理主机、分别与管理主机连接的磁盘存储模块、光盘存储 模块以及磁带存储模块,其中管理主机从外部终端获取电子档案, 将至少两个电子档案副本分别存储于磁盘存储模块、光盘存储模块 以及磁带存储模块中的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上,并对至少两个存储模 块中存储的至少一个电子档案副本进行复制以生成可以离线保存的 至少一个电子档案副本。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方法 及修复方法基于上述电子档案存储系统提出,充分利用了上述电子 档案存储系统中的多种不同类型的存储介质,实现了对电子档案的 有效备份和修复。上述系统及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档案存 储的技术风险较高,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的第一种结 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的第二种结 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的第三种结 构示意图。
图中:10-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0-管理主机;110-存储器;111- 操作系统;112-服务模块;120-处理器;130-网络模块;140-数据 模块;20-客户端;200-监控主机;30-离线光盘库;300-报警装置; 40-离线磁带库;400-高速缓存模块;500-磁盘存储模块;600-光盘 存储模块;700-磁带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 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 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 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 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 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 “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的第一种 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包括管理主机100、 与所述管理主机100连接的磁盘存储模块500、与所述管理主机100 连接的光盘存储模块600以及与所述管理主机100连接的磁带存储 模块700。所述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用于在管理主机100的控制下,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方法将电子档案副本存储并 备份到具有不同存储介质的各个存储模块上,并生成可用于离线保 存的电子档案副本。或者,用于在管理主机100的控制下基于本发 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修复方法,修复失效的电子档案。
管理主机100可以是服务器,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管理主机10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管理主机100包括存储器 110、处理器120、网络模块130以及数据模块140。
存储器11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电子档案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的软件程序/模块,处理器120通过运 行存储在存储器110内的软件程序/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 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档案存储方法及修复方 法的功能。存储器110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 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 固态存储器。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110内的软件程序/模块还可包 括:操作系统111以及服务模块112。其中操作系统111,例如可为 LINUX、UNIX、WINDOWS,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 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 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讯,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 境。
服务模块112运行在操作系统111的基础上,并通过操作系统 111的网络服务监听来自网络的请求,根据请求完成相应的数据处 理,并返回处理结果给客户端20。也就是说,服务模块112用于向 客户端20提供网络服务。客户端20一般是运行于外部终端上的软 件程序,例如客户端20可以是客户端应用程序或第三方应用程序。 客户端应用程序是实现了预设功能的电子档案管理程序,一般由电 子档案存储系统10的提供者开发,用于通过HTTP/FTP等通讯协议 与服务模块112进行交互,特别是将要存储的电子档案上传至管理主机100。第三方应用程序与客户端应用程序类似,但其一般由第 三方基于服务模块112提供的程序接口进行开发,例如WEBSERVICE 接口等,第三方应用程序实现的功能可以包括将要存储的电子档案 上传至管理主机100。
网络模块130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网络信号,网络信号可包括无 线信号或者有线信号。数据模块140用于实现管理主机100与磁盘 存储模块500、光盘存储模块600以及磁带存储模块700的之间的 数据传输,例如将电子档案写入上述存储模块,或者从上述存储模 块中读取电子档案,在数据传输时,可以采用包括SAS、iSCSI、FC、 LAN等数据协议。
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管理主机100还可包括 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 置。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管理 主机100也不应理解为一台服务器,其可以是多台服务器、服务器 集群或者云服务器。
磁盘存储模块500以磁盘作为主要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SATA、 SAS、SCSI等各类磁盘。考虑到海量电子档案的保存需求,磁盘存 储模块500一般可由至少一个磁盘阵列构成。磁盘阵列包括磁盘控 制器、多个磁盘等结构,可以在外界的控制下,对磁盘阵列内的磁盘进行读写等操作。磁盘阵列是信息存储技术领域的主流产品,其 技术成熟度高,技术风险较小。磁盘作为存储介质的优点包括容量 较大,访问和传输速度较快,容错性能较好。缺点包括稳定性较差, 保存寿命较短,离线保存运输不便,数据易被篡改,功耗较高。发 明人经长期研究认为对于海量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磁盘不宜大量 使用,但可以发挥磁盘访问和传输速度较快的特点,将经常需要访 问的电子档案数据在磁盘上进行保存或备份。
光盘存储模块600以光盘作为主要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 CD/DVD/蓝光等各类光盘,考虑到海量电子档案的保存需求,光盘存 储模块600一般可由至少一个光盘库构成。光盘库包括库体、驱动 器、机械臂等结构,可以在外界的控制下,对库体内的光盘进行读 写等操作。光盘库是信息存储技术领域的主流产品,其技术成熟度 高,技术风险较小。光盘作为存储介质的优点包括保存寿命较长, 不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数据写入后不会被篡改,单张光盘体积较 小便于离线保存和运输,光盘设备的功耗较低。缺点包括单张光盘 容量较小,对于海量档案的保存必须使用大量光盘,管理负担较重, 另外光盘的访问和传输速度都较慢。发明人经长期研究认为对于海 量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光盘适合保存访问频率不高的电子档案数 据,采用光盘近线、离线保存电子档案,节约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 成本,降低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风险。
磁带存储模块700以磁带作为主要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 LTO-5、LTO-6、LTO-7等各类磁带。考虑到海量电子档案的保存需 求,磁带存储模块700一般可由至少一个磁带库构成。磁带库包括 库体、驱动器、机械臂等结构,可以在外界的控制下,对库体内的 磁带进行读写等操作。磁带库是信息存储技术领域的主流产品,其 技术成熟度高,技术风险较小。磁带作为存储介质的优点包括保存 寿命较长,存储容量大,单盘磁带体积较小便于离线保存和运输, 技术稳定,可靠性好。缺点包括访问和传输速度慢,对保存环境有 一定要求,需要定期倒带增加管理工作量。发明人经长期研究研究 认为磁带适合保存访问频率不高的电子档案数据,可以作为海量电 子档案近线、离线存储和异地备份的重要介质。
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目前用于存储电子档案的,采用单一 存储介质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无法避免单一 存储介质的固有缺陷,例如光盘介质的读取速度较慢,如果整个存 储系统仅使用光盘进行存储,该系统的档案检索效率必然较低。第 二是单一介质长期保存存在比较高的技术风险,存储技术发展较快, 新的存储介质和技术不断出现,旧的存储介质和技术面临淘汰,例 如二十年前曾经作为主力存储介质的软盘,目前几乎已经消失,而 现在广泛使用的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若干年后同样面临着被淘汰 的风险,如果存储系统所使用的单一存储介质被淘汰,该系统后期 的使用、维护都将存在很大隐患。
基于上述原因,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 中同时使用了以磁盘作为存储介质的磁盘存储模块500、以光盘作 为存储介质的光盘存储模块600,以磁带作为存储介质的磁带存储 模块700进行电子档案的存储,以使各种存储介质能实现优势互补, 尽量减少单一存储介质的固有缺陷所带来的影响,并且避免采用单 一存储介质所带来的技术风险。
具体而言,管理主机100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 储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中存储同一个 电子档案的至少三个副本,分别是存储在磁盘存储模块500、光盘 存储模块600、磁带存储模块700中的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上的至少 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以及至少一个用于离线存储的第二电子档 案副本。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方法的流程 图。参照图3,该方法包括:
S10:从外部终端获取电子档案。
上面已经阐述,管理主机100从外部终端上的客户端20获取电 子档案。具体而言,管理主机100获取到电子档案后,由于磁盘的 访问速度较快,可以首先将电子档案缓存到磁盘存储模块500上, 然后由管理主机100完成对磁盘存储模块500上的电子档案的预处理工作,包括对电子档案的合规性检测、格式转换,添加校验信息 等,使其符合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需求,可以在磁盘模块上专门划 定一部分空间用于电子档案的缓存以及预处理,其他部分作为电子 档案的备份空间。
S11:将所述电子档案的至少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分别存储于 所述磁盘存储模块500、所述光盘存储模块600以及所述磁带存储 模块700中的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上。
电子档案预处理完成后,将对其进行存储和备份。管理主机100 判断当前电子档案的访问频度,如果访问频度较高,考虑到磁盘的 访问速度优势,将电子档案的至少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存储于磁 盘,考虑到光盘或者磁带在长期存储方面的优势,将电子档案的至 少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存储于光盘存储模块600或者磁盘存储模 块500上。如果访问频度较低,考虑到光盘以及磁带在长期存储方 面的优势,将电子档案的至少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存储于光盘存 储模块600上,将电子档案的至少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存储于磁 盘存储模块500上。总之,确保至少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被保存 到至少两种不同的存储介质上,并且至少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被 保存到一种适于电子档案长期存储的介质上。上述电子档案存储方 案,在存储电子档案时考虑了电子档案的访问频度,提高了电子档 案存储系统10检索效率,同时由于至少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被保 存到光盘或磁带上,电子档案存储的安全性也比较高。
可以理解,步骤S11的实现方法有很多种,上述实现方法仅仅 是其中一种,该实现方法不应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 还可以根据电子档案的重要程度来确定电子档案所要保存的存储模 块。
S12:对所述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子 档案副本进行复制,以生成可以离线保存的所述电子档案的至少一 个第二电子档案副本。
考虑有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存储于光盘存储模块600中的光 盘库上的情况,光盘库可以接收管理主机100的指令,通过其内置 的机械结构,对该第一电子档案副本所在的一张或多张光盘进行拷 贝,以生成存储有第二电子档案副本的一张或多张光盘。档案管理 人员可以将存储有第二电子档案副本的一张或多张光盘从光盘库中 取出,并放入离线光盘库30保存,离线光盘库30可以是与电子档 案存储系统10异地的、专门用于保存光盘的仓库,其具有合适的自 然环境条件,适合光盘存储介质的长期保存。当然,管理主机100 也可以一次性地控制光盘库生成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将其中一 个作为第二电子档案副本进行离线保存。考虑有一个第一电子档案 副本存储于磁带存储模块700中的磁带库上的情况,磁带库与光盘 库类似,也可以在管理主机100的控制下,生成存储有第二电子档 案副本的一盘或多盘磁带,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将存储有第二电子档 案副本的一盘或多盘磁带从磁带库中取出,并放入离线磁带库40 保存。
可以理解,用于离线保存的第二电子档案副本可以是一个或多 个,其存储介质可以是光盘,可以是磁带,也可以既有光盘又有磁 带。总之,生成一个用于电子档案离线保存的第二电子档案副本, 将电子档案保存在异地的,专用的离线光盘库30和/或离线磁盘库中,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当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存储完毕后,可以生成用于记录第一电子 档案副本以及第二电子档案副本存储位置的文件映射表,该文件映 射表用于电子档案的检索,可以在磁盘存储模块500中保存文件映 射表的多个副本,还可以将文件映射表保存到外部终端上,以避免 文件映射表损坏时无法检索到电子档案的情况出现。
电子档案在长期保存的过程中,由于存储介质寿命、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等影响,难免出现档案损坏失效的情况,但由于本发明实 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中保存了电子档案的至少两个第 一电子档案副本,当其中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失效时,管理主机 100可以利用其他的至少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对失效副本进行修 复,具体的修复方法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修复方 法。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4,该方法包括:
S20:判断所述磁盘存储模块500、所述光盘存储模块600以及 所述磁带存储模块700中的第一存储模块上的第一电子档案副本是 否失效。
管理主机100定期检测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存储的所有电子档 案,判断第一电子档案副本是否失效,例如可以根据电子档案预处 理时添加的校验信息进行电子档案的有效性进行判断。
S21:若结果为是,从所述磁盘存储模块500、所述光盘存储模 块600以及所述磁带存储模块700中的、不同于所述第一存储模块 的第二存储模块上获取另一个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
若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失效,根据文件映射表,从不同于第一电 子档案副本所在的第一存储模块的第二存储模块上获取另一个第一 电子档案副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的电 子档案备份方法,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至少存储于两个不同类型的存 储模块上,所以这里必然能从第二存储模块上获得另一个第一电子 档案副本。
可以理解,如果在存储时,第一存储模块上已经存储了多个第 一电子档案副本,也可以将其中不同于已经失效的第一电子档案副 本的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作为另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
S22:基于所述另一个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对所述第一电子档 案副本进行修复。
根据另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的内容对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进行 修复,或者直接替换掉失效第一电子档案副本,或者在所述第一存 储模块上另存一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将已经失效的第一电子档案 副本删除,总之可以采取多种修复方式,以使修复后在电子档案存 储系统10中仍然存储有至少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且所述至少两 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被存储于不同的存储介质上。
如果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中的至少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均 发生失效,还可以用离线保存的第二电子档案副本进行电子档案的 修复,但此种情况概率极低,例如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所在地发生 自然灾害的情况。
综上所述,电子档案不同于普通的数据,其真实性和安全性非 常重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以及基于该存 储系统的电子档案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采用磁盘、光盘、磁带等 不同存储介质,保存包括一个离线电子档案副本在内的至少三个电 子档案副本,并可以利用所保存的多个电子档案副本对其中失效的 电子档案副本就行修复。
该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实现的有益效果包括,第一,综合利用 各不同存储介质的特性,取长补短,例如,使用磁盘作为存储介质, 提高了档案存储以及检索的效率,同时又使用光盘或磁带作为存介 质,避免了磁盘稳定性差,功耗高,保存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等问题。第二,使用不同存储介质进行电子档案存储,最大程度上避免 了单一存储介质可能被淘汰所带来的技术风险。第三,采用上述电 子档案存储方法,保存电子档案副本于不同的存储介质,并制作可 用于连线保存的电子档案副本,电子档案存储的安全性显著提高。 第四,定期检测电子档案,并在检测到电子档案失效时,自动采用 上述电子档案修复方法对电子档案进行修复,进一步确保了电子档 案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并且减少了人工维护的成本。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存储电子档案的介质还可以包 括其他存储介质,例如磁盘光盘融合介质、磁盘磁带融合介质、光 盘磁带融合介质。此外,近年来云存储技术快速发展,对于电子档 案的备份除了备份于各个存储模块、以及离线存储库,还可以备份于云端,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档案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发生 损坏,并且无法修复的可能性。
第二实施例: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的第二种 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 还包括与所述管理主机100连接的高速缓存模块400。
高速缓存模块400以高速存储介质作为主要存储介质,高速存 储介质是指数据存取速度显著高于普通的磁盘、光盘以及磁带的存 储介质,并不特指一种物理上的存储介质。高速存储介质可以是, 但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SSD固态硬盘以及SCSI硬盘。
高速缓存模块400一般可由至少一个固态硬盘和/或至少一个 SCSI硬盘构成。以固态硬盘为例,固态硬盘作为存储介质的优点包 括访问和传输速度非常快,防震防摔性好,质量轻,功耗低,工作 温度范围大。缺点包括使用寿命短,长期不通电可能导致数据流失, 价格高昂。同样地,包括SCSI硬盘在内的其他高速存储介质也普遍 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发明人经长期研究认为固态硬盘、SCSI硬盘 等高速存储介质仅适合作为电子档案入库保存过程中的高速缓存, 不适合作为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主力介质。
在第一实施例的S11中提到的使用磁盘对管理主机100获取到 的电子档案进行缓存以及预处理的步骤,在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 包括高速缓存模块400时,可以在高速缓存模块400上完成这些工 作,然后将经过预处理的电子档案复制到磁盘存储模块500、光盘存储模块600和/或磁带存储模块700进行备份。进一步地,可以直 接将高速缓存模块400作为管理主机100的存储器110,由于高速 存储介质的访问和传输速度非常快,管理主机100的工作效率进一 步提高,同时对整个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的工作效率也有明显改 善。
第三实施例: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的第三种 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相较于第二实施例,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 还包括监控主机200以及与监控主机200连接的报警装置300。
监控主机200可以是服务器,其结构与管理主机100类似。监 控主机200分别与所述管理主机100、所述高速缓存模块400、所述 磁盘存储模块500、所述光盘存储模块600以及所述磁带存储模块 700连接,并通过与上述设备的数据交互,实时监控上述设备的当 前运行状况。具体而言,监控主机200可以通过SNMP、IPMI、RS485 等通讯协议获取存储模块以及管理主机100的当前运行状况。当监 控主机200基于所述当前运行状况判断出有设备存在异常,例如存 储介质损坏、宕机等问题,可以生成报警信息,并通过SMS、EMAIL 等方式通知报警装置300基于报警信息进行报警,以使相关的档案 管理人员或系统维护人员能及时对设备的异常状况进行处理。报警 装置300与监控主机20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的或无线的,可以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通过在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中使用监控主机200以及报警装置 300,从硬件层面进一步保证了电子档案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 使得在电子档案存储系统10中的设备发生故障时,相关工作人员能 及时获知异常状况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电子档案因为设备故 障而损坏或丢失。
进一步地,监控主机200可以提供程序接口,例如WebService 接口,向管理主机100提供报警服务。在第一实施例的S21中,若 管理主机100检测到电子档案失效,除了可以采用既定策略对档案 进行恢复,还可以调用上述报警服务,以使报警装置300通知档案 管理人员,采取人工方式处置电子档案失效问题。
可以理解,监控主机200、报警装置300以及管理主机100可 以集成在一起,例如管理主机100可以包含实现了监控主机200功 能的监控单元和/或实现了报警装置300功能的报警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 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 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 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 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 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 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 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 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 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 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 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 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 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 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 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 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 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 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 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 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 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 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 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 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 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 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 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 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 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 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 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 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 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 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 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 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 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 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主机、与所述管理主机连接的磁盘存储模块、与所述管理主机连接的光盘存储模块以及与所述管理主机连接的磁带存储模块;
所述管理主机,与外部终端连接,用于从所述外部终端获取电子档案,将所述电子档案的至少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分别存储于所述磁盘存储模块、所述光盘存储模块以及所述磁带存储模块中的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上,并对所述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进行复制,以生成可以离线保存的所述电子档案的至少一个第二电子档案副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存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管理主机连接的高速缓存模块;
所述高速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所述管理主机从所述外部终端获取的所述电子档案;
所述管理主机用于从所述高速缓存模块获取所述电子档案,将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分别存储于所述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上,并对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进行复制,以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子档案副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缓存模块包括:与所述管理主机连接的至少一个固态硬盘和/或至少一个SCSI硬盘,所述管理主机用于将所述电子档案缓存于所述至少一个固态硬盘和/或至少一个SCSI硬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盘存储模块包括:与所述管理主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磁盘阵列,所述管理主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存储于所述至少一个磁盘阵列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光盘存储模块包括:与所述管理主机连接的至少一个光盘库;
与所述管理主机连接的至少一个光盘库,所述管理主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存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盘库上,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光盘库中的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进行复制,以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子档案副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磁带存储模块包括:与所述管理主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磁带库;
与所述管理主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磁带库,所述管理主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存储于所述至少一个磁带库上,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磁带库中的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进行复制,以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子档案副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档案存储系统还包括:监控主机;
所述监控主机分别与所述管理主机、所述磁盘存储模块、所述光盘存储模块以及所述磁带存储模块连接,用于监控所述管理主机、所述磁盘存储模块、所述光盘存储模块以及所述磁带存储模块的当前运行状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档案存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的报警装置;
所述监控主机用于在基于所述当前运行状况确定所述管理主机、所述磁盘存储模块、所述光盘存储模块和/或所述磁带存储模块发生异常时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报警装置;
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9.一种电子档案存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中的所述管理主机,所述方法包括:
从外部终端获取电子档案;
将所述电子档案的至少两个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分别存储于所述磁盘存储模块、所述光盘存储模块以及所述磁带存储模块中的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上;
对所述至少两个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进行复制,以生成可以离线保存的所述电子档案的至少一个第二电子档案副本。
10.一种电子档案修复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中的所述管理主机,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磁盘存储模块、所述光盘存储模块以及所述磁带存储模块中的第一存储模块上的第一电子档案副本是否失效;
若结果为是,从所述磁盘存储模块、所述光盘存储模块以及所述磁带存储模块中的、不同于所述第一存储模块的第二存储模块上获取另一个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
基于所述另一个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对所述第一电子档案副本进行修复。
CN201711001652.7A 2017-10-24 2017-10-24 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 Pending CN1077661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652.7A CN107766178A (zh) 2017-10-24 2017-10-24 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652.7A CN107766178A (zh) 2017-10-24 2017-10-24 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6178A true CN107766178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26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1652.7A Pending CN107766178A (zh) 2017-10-24 2017-10-24 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617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9809A (zh) * 2018-12-03 2019-05-1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干部人事档案存储管理方法
CN110008222A (zh) * 2019-03-04 2019-07-12 广州市辉海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85868A (zh) * 2021-02-04 2021-10-08 厦门蓝极档案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残损档案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17113440A (zh) * 2023-10-24 2023-11-24 浙江星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档案的完整性保护方法、系统与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0722A1 (en) * 2009-09-07 2011-03-10 Icon Business Systems Limited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 backup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CN102508789A (zh) * 2011-10-14 2012-06-2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分级存储的方法
CN102999442A (zh) * 2012-11-16 2013-03-27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媒体应用的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5224891A (zh) * 2015-09-22 2016-01-06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磁盘光盘融合数据安全存储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874144A (zh) * 2016-12-30 2017-06-20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档案属性的存储备份策略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0722A1 (en) * 2009-09-07 2011-03-10 Icon Business Systems Limited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 backup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CN102508789A (zh) * 2011-10-14 2012-06-2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分级存储的方法
CN102999442A (zh) * 2012-11-16 2013-03-27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媒体应用的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5224891A (zh) * 2015-09-22 2016-01-06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磁盘光盘融合数据安全存储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874144A (zh) * 2016-12-30 2017-06-20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档案属性的存储备份策略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小涛等: "省级测绘电子档案存储机制及安全策略的研究", 《北京测绘》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9809A (zh) * 2018-12-03 2019-05-1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干部人事档案存储管理方法
CN110008222A (zh) * 2019-03-04 2019-07-12 广州市辉海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85868A (zh) * 2021-02-04 2021-10-08 厦门蓝极档案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残损档案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17113440A (zh) * 2023-10-24 2023-11-24 浙江星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档案的完整性保护方法、系统与存储介质
CN117113440B (zh) * 2023-10-24 2024-02-02 浙江星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档案的完整性保护方法、系统与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979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isk failure indicator to predict future disk failures
US918930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single-disk failures
US914145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multiple-disk failures
US10013323B1 (en) Providing resiliency to a raid group of storage devices
CN107766178A (zh) 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存储方法及修复方法
US9996557B2 (en) Database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optical disk and method using the system
CN102033786B (zh) 一种对象存储系统中修复副本一致性的方法
US10013325B1 (en) Providing resiliency to a raid group of storage devices
US911089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replication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US8161317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255235B2 (en) Database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jukebox and method using the system
US20100257140A1 (en) Data archiving and retrieval system
CN102024044A (zh) 分布式文件系统
CN105224891A (zh) 磁盘光盘融合数据安全存储方法、系统及装置
US10976942B2 (en) Versioning a configuration of data storage equipment
CN103037203B (zh) 一种基于块存储的索引恢复方法和装置
US9235486B1 (en) Techniques for spare storage pool management
US11868625B2 (en) Alert tracking in storage
US10642508B2 (en) Method to limit impact of partial media failure of disk drive and detect/report the loss of data for objects due to partial failure of media
US2010017487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rchive Storage Condition and Preventing the Loss of Archived Data
WO2011057951A1 (en) Selective device access control
CN107704211A (zh) 一种磁光电混合光盘库及其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
CN111309245B (zh) 一种分层存储写入方法和装置、读取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5100716A (zh) 一种用于网络视频监控的安全存储单元及其系统
CN103019623A (zh) 存储盘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