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9803A -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9803A
CN107749803A CN201710962038.0A CN201710962038A CN107749803A CN 107749803 A CN107749803 A CN 107749803A CN 201710962038 A CN201710962038 A CN 201710962038A CN 107749803 A CN107749803 A CN 107749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topology
backbone
device node
link
lay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20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49803B (zh
Inventor
高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620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9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9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9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49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9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将每两个相互直连的设备节点及其连接关系保存为一条链路,根据所保存的链路列表中每个设备节点的出现次数,寻找出主干链路,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条链路的两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两个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然后以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最多的设备节点作为起始绘制点,根据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以及绘制点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依次布局主干链路;最后在根据所述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根据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进行分支链路的布局。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准确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清晰的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规模视频监控网络中,视频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是通过运维平台(或称为网络管理平台)进行管理。传统的运维平台可以管控到监控设备的基本运行状态,例如在线离线,存储情况等,但是仅仅是通过比较简单的方式对单个或多个异常设备进行显示,对整个系统缺少整体的直接展示,从而导致无法快速排查出监控系统中产生异常的原因。
采用直观的网路拓扑来显示网络中的设备节点和连接关系,逐渐在网络管理中得到推广使用。在建立网络拓扑的过程中,首先要发现网络中的设备节点和连接关系,然后运用网络拓扑布局算法来形成网路拓扑。发现网络中的设备节点和连接关系,常采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协议、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或地址解析协议(ARP)等。目前网络拓扑布局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树形布局算法、环形布局算法、启发式布局算法、随机建模布局算法、基于斥力张力模型的布局算法以及基于抽象点的布局算法等。现在大多数算法从算法的效率和布局的效果等方面因素来看,都不能很好的达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快速高效的将拓扑布局显示给网络管理人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包括:
通过自动发现查找到所管理的网络中的设备节点和设备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将每两个相互直连的设备节点及其连接关系保存为一条链路;
根据所保存的链路列表中每个设备节点的出现次数,寻找出主干链路;
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条链路的两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两个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
以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最多的设备节点作为起始绘制点,根据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以及绘制点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依次布局主干链路;
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根据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进行分支链路的布局。
进一步地,所述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条链路的两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两个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包括:
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条链路的两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与设定参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所述两个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包括:
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与设定参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通过循环判断两个设备节点间的距离是否小于各自分支链路最大布局距离之和的设定倍数来判断是否要进行偏移,当两个设备节点间的距离小于各自分支链路最大布局距离之和的设定倍数时,将设备节点对应的主干链路偏移设定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管理的网络中的单个设备节点,计算已完成布局的网络拓扑中的宽度,根据已完成布局的网络拓扑中的宽度和基准距离将单个设备节点布局在已完成布局的网络拓扑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创建自定义视图,把用户关注的设备节点对应的网络拓扑添加或者拷贝到对应的自定义视图里,显示自定义视图。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将相同网段的设备节点对应的网络拓扑创建为一个子图,在显示的网络拓扑中将相同网段的设备节点对应的网络拓扑显示为子图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管理的网络中的各设备节点的状态及每条链路的状态,将各设备节点的状态及每条链路的状态显示在网络拓扑图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干链路为环路时,所述根据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以及绘制点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依次布局主干链路,还包括:
根据如下的公式获取环路主干设备节点坐标:
其中,n表示设备节点的序号,n大于等于2,n=1的设备节点为初始绘制点,(Xn,Yn)为第n个设备节点的坐标,T表示环路中设备节点的个数,H为Xn与Xn-1间的布局距离。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网络拓扑布局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通过计算出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和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完成网络拓扑布局,能够准确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清晰的显示,对整个视频监控网络有一个直观化的显示,能够快速找到异常设备并定位其原因,防止异常的再次发生以及由于无法及时定位原因而造成的监控系统瘫痪。通过局部加载的方式,使得网络拓扑上默认只显示当前页面上的设备及链路信息,当拓扑页面滚动时,再加载其他区域的设备及链路,从而达到减少性能消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绘制主干链路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偏移判断网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通过自动发现查找到所管理的网络中的设备节点和设备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将每两个相互直连的设备节点及其连接关系保存为一条链路。
对于需要建立网络拓扑的一个应用系统的网络(称为所管理的网络),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按网段发现、按路由发现、按ARP发现等自动发现方式,查找到发现所管理的网络中的所有设备节点和各设备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所管理的网络以视频监控网络为例进行说明,视频监控网络中的设备节点包括存储设备、视频监控设备、路由器、交换机、PC客户端等等。
具体地,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按网段发现。按网段发现主要是设置起始IP和结束IP,根据这一IP段,查找该IP段中存活的设备,无论是视频监控设备,路由器还是交换机,都能逐一发现。在发现的过程中,若两个设备同属一条链路,就会以A-B这个形式将链路保存在数据库中,从而在数据库中记录一条直观的链路。按网段发现的优点在于能够对一个网段的设备进行自动发现,便于有针对性的对某个系统进行拓扑管理,起始IP和结束IP的选择比较自由。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按路由发现。按路由发现主要是通过设置种子节点及跳数来实现整个视频监控网络的网络拓扑形成。种子节点往往需要设置为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等拥有路由表的设备IP,并且根据相应的跳数来决定该拓扑的范围。跳数的含义指的是以种子节点为起点,其他设备达到该种子节点所经过的交换机或者路由器(包含种子节点)个数,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7。按路由发现主要是利用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中的路由表,来寻找其直连的设备,因此其优点是较容易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但是有可能会形成重复链路,且需要运维人员对整个系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需要知道系统的中心路由器或者交换机。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按ARP发现。按ARP发现的原理与按路由发现一致,其主要是通过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的ARP表来进行自动发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自动发现所管理的网络中的设备节点和连接关系,不限于采用按网段发现方式、按路由发现方式、按ARP发现方式中某个单一方式来实现,还可以将三者相结合来实现自动发现。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协议与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相结合来实现自动发现的技术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来实现自动发现,本实施例最终将所管理的网络中每两个相互直连的设备节点及其连接关系保存为一条链路,例如:链路A-B,表示设备节点A连接设备节点B。
步骤S2、根据所保存的链路列表中每个设备节点的出现次数,寻找出主干链路。
通过自动发现的方式查找到整个视频监控网络中的所有链路,各链路以A-B,B-C,C-D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组成链路列表。为了能够给用户一个直观的显示,需要对这些链路数据进行整合,将视频监控网络的网络拓扑布局在显示界面上,并且在实际的界面绘制过程中还要保证界面显示的美观性。
本步骤主要用于主干链路的寻找,在整个网络拓扑中,主干链路指的是去掉分支之后的最核心链路,在布局的时候需要先对其位置进行设定,以便后期在拓扑链路拓展过程中保证链路的不交叉性。
通过步骤S1,在数据库中链路是以A-B,B-C,C-D……的方式进行存储,本实施例根据所保存的链路中每个设备节点的出现次数,寻找出主干链路。通过查看链路中左右设备节点出现的次数,一条链路对应出现一次,如果设备节点出现的次数大于等于2时,说明该设备节点在主干链路中。为了更加直观的进行阐述,以下通过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
例1、假设在数据库中,仅有A-B,B-C,C-D这三条链路。为了从这些链路中查找到最核心的主干链路,首先观察A-B这条链路,左节点为A,与其余两条链路比较后发现,A节点仅出现1次,因此可以判断,A节点不是主干链路的一员,因此A-B这条链路是分支链路,并不属于主干链路。接下来观察B-C,左节点为B,跟其余两条链路进行比较后发现,B出现2次;右节点为C,同样也出现2次,因此可说明B-C为主干链路。而链路C-D,则跟链路A-B一样,也是分支链路。因此,如图2所示,在仅有A-B,B-C,C-D这三条链路的情况下,主干链路为B-C。
例2、上面所述的是最简单的情况,现在将链路条数增大,如图3所示,假设存在A-B,B-C,C-D,D-E这四条链路,依次观察每一条链路,同样按照链路中每个节点的出现次数来判断主干链路,就会发现主干链路为B-C,C-D这两条链路,此时主干链路变为二条。
例3、将链路数继续增大,如图4所示,假设为A-B,B-C,C-D,D-E,C-F,F-G,继续先前所述的方式去寻找主干链路,就会发现,主干链路变为B-C,C-D,C-F,此时主干链路变为三条。
例4、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环路的情形,如图5所示,例如A-B,B-C,C-D,C-F,F-B,其中B-C-F构成环路。在出现环路情形时,对寻找主干链路并没有太大影响,寻找主干链路的方法与上述例子相同。
容易理解的是,当链路数继续增多之后,可通过不断递归的方式将所有的链路变为上述四种情况,然后逐步对节点的位置进行布局。
步骤S3、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条链路的两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两个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
在进行网络拓扑布局时,应使得链路间不相互交叉,并且美观。网络拓扑中不仅包括主干链路,还包括分支链路。本实施例在对主干链路进行布局的过程中,计算任一主干链路上两个设备节点(下文也称为“主干链路节点”)间的布局距离H,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条链路的两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与设定参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所述两个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
本实施例在计算两个主干链路节点之间的距离时,需要考虑到之后分支链路的布局,应将分支链路的位置预留出来,以防止链路间的相互交叉。可以分别计算两个主干链路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假设设定的参数为12,例如主干链路B-C,分别计算设备节点B、设备节点C对应的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与设定参数12的倍数关系,当分支链路数小于12时(一倍以内),预留1个基准距离(例如100像素);当超过12小于24时(二倍以内),预留2个基准距离;当超过24小于36时(三倍以内),预留3个基准距离,以此类推。然后将两个主干链路节点所拥有的基准距离进行相加后再加上0.5个基准距离,从而得出两个主干链路节点之间的布局距离。
容易理解的是,也可以将一条主干链路的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相加,计算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之和与设定参数12的倍数关系,当分支链路数之和小于12时(一倍以内),预留1个基准距离(例如100像素);当超过12小于24时(二倍以内),预留2个基准距离;当超过24小于36时(三倍以内),预留3个基准距离,以此类推。此时为了进一步留有余地,将两个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再加上1个基准距离,从而得出两个主干链路节点之间的布局距离。
此外,还可以直接根据所述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乘以设定的参数距离(例如30像素)来得到两个设备节点之间的布局距离。基准距离h通过人为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基准距离h为设定的网络拓扑布局图中两个设备节点间的最小布局距离。
步骤S4、以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最多的设备节点作为起始绘制点,根据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以及绘制点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依次布局主干链路。
本实施例先找到主干链路中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最多的设备节点作为起始绘制点,将其绘制在屏幕中心。然后绘制与初始绘制点相连接的主干链路(即一个设备节点是初始绘制点的主干链路),与初始绘制点相连接的主干链路对端的设备节点就是当前需要绘制的绘制点。以此类推,完成主干链路的布局。
对于每一个绘制点,要绘制与其相连接的主干链路,即绘制以该绘制点为一个设备节点的主干链路。在绘制时,主干链路两个设备节点之间的距离采用计算好的布局距离,当一个绘制点存在多条相连接的主干链路时,主干链路间的角度根据绘制点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来平均分配。
主干链路的角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θ为起始角度,N为该绘制点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n为当前绘制的主干链路的序号。当绘制点是初始绘制点时,起始角度可以人为设定,例如270度;而当绘制点不是初始绘制点时,则以已经绘制的所连接的主干链路的角度为起始角度。绘制的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6所示的例子,先绘制C的主干链路,再绘制E的主干链路。E的主干链路就先以C-E这条链路为基础再计算E的其他各个主干链路的角度。
以下分别对例1-例4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说明:
当主干链路为例1的情况时,主干链路的布局比较简单。首先在界面中心靠左位置作为其左设备节点B位置,右设备节点C的位置应根据计算出的B-C间的布局距离在其水平右方向确定其位置。
当主干链路为例2的情况时,主干链路的布局则应以设备节点C为中心,同时根据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和设备节点C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分别计算B、D设备节点的位置,B、C、D在一条直线上。
当主干链路为例3的情况时,主干链路的布局仍以节点C为中心,同时根据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和设备节点C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分别计算其余设备节点的位置。
此外,当主干链路为环路时,环路主干节点坐标获取根据如下的公式获取:
其中,n表示设备节点的序号,n大于等于2,n=1的设备节点为初始绘制点,(Xn,Yn)为第n个设备节点的坐标,T表示环路中设备节点的个数,H为Xn与Xn-1间的布局距离。即第n个设备节点的坐标根据第n-1个节点坐标经过该公式计算获得。
本实施例,优选地,还通过循环判断两个设备节点间的距离是否小于各自分支链路最大布局距离之和的设定倍数来判断是否要进行偏移,当两个设备节点间的距离小于各自分支链路最大布局距离之和的设定倍数时,将设备节点对应的主干链路偏移设定的角度。
如图7所示,当图中D、J的分支链路较多时,为了避免分支链路交叉,会将E的各条主干链路角度偏移一定的角度,通过循环判断两个设备节点间的距离是否小于各自分支链路最大布局距离之和的预设倍数(例如1.05倍)来判断是否偏移。图7中E-J的链路角度是否偏移判断如下公式:
其中,(XD,YD)表示D点的坐标,(XJ,YJ)表示J点的坐标,RD,RJ分别表示D、J的分支链路布局距离的最大值,即当两个设备节点间的距离小于各自分支链路最大布局距离的和的预设倍数时,需要偏移设定的角度,例如30度。
步骤S5、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根据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进行分支链路的布局。
当一个主干链路节点连接多条分支链路时,应使其分支链路能够均匀分布在该主干链路节点周围,本实施例根据所述主干链路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与设定参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所述主干链路节点周围链路的夹角。
例如,当主干链路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小于12时,每条分支链路之间的夹角应为360度除以分支链路数;当分支链路数大于12小于24时,则应分为两层,里层链路数的夹角为30度,起始度数为270度,外层的夹角为360度除以(总链路数-12),且为了防止链路叠在一起,应将外层链路的起始度数增加5度,即275度。当分支链路数大于24小于36时,则分为三层,最里层的链路之间的夹角为30度,起始度数为270度;中间层的夹角为30度,起始度数为275度;最外层的夹角为360度除以(总分支链路数-12*2),且起始度数为280度;若分支链路数大于36,则继续以此类推。
当主干链路绘制完成之后,进一步根据主干链路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完成分支链路的布局。即在主干链路布局的基础上,对于每个主干链路节点,将其分支链路也显示在网络拓扑图上。例如对于例2的情况,将设备节点A到设备节点B的链路布局在网络拓扑图上,将设备节点E到设备节点D的链路布局在网络拓扑图上。
本实施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加网络图谱的完整性和美观性,还提供了如下一些补充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管理的网络中的单个设备节点,计算已完成布局的网络拓扑中的宽度,根据已完成布局的网络拓扑中的宽度和基准距离将单个设备节点布局在已完成布局的网络拓扑的下方。
具体地,在数据中库中,有些设备由于其交换机或者路由器未能被发现,从而形成单个节点,在完成大致拓扑链路的布局之后,需要对单个设备节点也进行布局,从而使整个网络拓扑更加有序美观。
首先计算已布局完毕的网络拓扑链路,分别计算其最左、最右以及最下端的坐标,根据最左和最后的坐标,计算其拓扑链路的宽度,然后将其除以基准距离,即可得到每行单个设备节点的个数,然后将第一个单个节点放在坐标为(最左,最下+1个基准距离)的位置,然后在第一行中每隔1个基准距离放置一个单个设备节点,当一行个数满之后,重新从(最左,最下+2个基准距离)的位置放置单个设备节点,之后以此类推。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创建自定义视图,把用户关注的设备节点对应的网络拓扑添加或者拷贝到对应的自定义视图里,显示自定义视图。
大规模设备可视化显示会消耗一定的性能,本申请对其进行优化。用户可以创建自定义视图,把需要关注的设备添加或者拷贝到对应的视图里,用户只关注这些自定义视图的情况,这样避免去加载全局的网络拓扑视图,减少性能消耗。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将相同网段的设备节点对应的网络拓扑创建为一个子图,在显示的网络拓扑中将相同网段的设备节点对应的网络拓扑显示为子图信息。
本实施例可以把相同网段的设备节点对应的网络拓扑创建为一个子图,默认在显示的网络拓扑中只显示该子图信息,双击时显示子图内的所有设备节点信息。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管理的网络中的各设备节点的状态及每条链路的状态,将各设备节点的状态及每条链路的状态显示在网络拓扑图中。
具体地,在视频监控网络中,设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存储设备,视频监控设备,路由器,交换机,PC客户端等。若需要对设备状态进行获取,则需要该设备启用SNMP等网络协议。通过这些协议,可以获取相应设备的运行状态,主要包括在线/离线,及CPU、内存运行状态,设备告警状态等信息。其中,设备的状态可与系统告警联系起来,且可以通过系统产生的告警及时定位到相应设备。
除了传统运维系统对设备状态的识别,还能够对网络拓扑中的链路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定时轮询交换机和设备节点之间的连接情况,当连接出现异常,界面会及时出现反应,以链路变虚线的方式显示该条链路的问题。
此外,还可检测每条链路的流量情况。在打开流量统计之后,链路中不同的流量信息会以不同的链路颜色来进行显示,根据具体的流量信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状态:用户可通过实时的链路流量信息来判断哪条链路即将达到饱和,从而事先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整个视频监控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通过类似于剥洋葱的网络拓扑布局算法,集成到一个网络拓扑中,使整个视频监控网络拥有一种直观化的显示,对于系统中的每个设备节点,通过设备的颜色变化来表明其设备状态,并通过链路的颜色来表明拓扑链路的流量统计或者链路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拓扑布局装置,具有网络自动发现、数据处理、网络拓扑布局等功能,该网络拓扑布局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互相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
其中,所述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数据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网络拓扑布局装置还可包括除存储器、处理器外的其他组件,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包括:
通过自动发现查找到所管理的网络中的设备节点和设备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将每两个相互直连的设备节点及其连接关系保存为一条链路;
根据所保存的链路列表中每个设备节点的出现次数,寻找出主干链路;
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条链路的两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两个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
以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最多的设备节点作为起始绘制点,根据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以及绘制点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依次布局主干链路;
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根据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进行分支链路的布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条链路的两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两个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包括:
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条链路的两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两个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与设定参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所述两个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计算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包括:
对于主干链路中任意一个设备节点,根据所述设备节点所连接的分支链路数与设定参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所述设备节点周围分支链路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通过循环判断两个设备节点间的距离是否小于各自分支链路最大布局距离之和的设定倍数来判断是否要进行偏移,当两个设备节点间的距离小于各自分支链路最大布局距离之和的设定倍数时,将设备节点对应的主干链路偏移设定的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管理的网络中的单个设备节点,计算已完成布局的网络拓扑中的宽度,根据已完成布局的网络拓扑中的宽度和基准距离将单个设备节点布局在已完成布局的网络拓扑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创建自定义视图,把用户关注的设备节点对应的网络拓扑添加或者拷贝到对应的自定义视图里,显示自定义视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将相同网段的设备节点对应的网络拓扑创建为一个子图,在显示的网络拓扑中将相同网段的设备节点对应的网络拓扑显示为子图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拓扑布局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管理的网络中的各设备节点的状态及每条链路的状态,将各设备节点的状态及每条链路的状态显示在网络拓扑图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干链路为环路时,所述根据设备节点间的布局距离、以及绘制点所连接的主干链路数,依次布局主干链路,还包括:
根据如下的公式获取环路主干设备节点坐标:
其中,n表示设备节点的序号,n大于等于2,n=1的设备节点为初始绘制点,(Xn,Yn)为第n个设备节点的坐标,T表示环路中设备节点的个数,H为Xn与Xn-1间的布局距离。
10.一种网络拓扑布局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
CN201710962038.0A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49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2038.0A CN107749803B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2038.0A CN107749803B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9803A true CN107749803A (zh) 2018-03-02
CN107749803B CN107749803B (zh) 2021-08-31

Family

ID=6125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2038.0A Active CN107749803B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9803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5008A (zh) * 2018-07-19 2018-12-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50675A (zh) * 2018-10-26 2019-03-08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网络布局方法、装置、网络布局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60911A (zh) * 2018-10-30 2019-03-1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一种电力设备的路径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07131A (zh) * 2019-11-05 2020-05-05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81769A (zh) * 2019-12-11 2020-05-1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图绘制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97139A (zh) * 2020-05-13 2020-08-2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pu的通信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12491636A (zh) * 2019-09-11 2021-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564992A (zh) * 2019-09-25 2021-03-26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重判定的接入网设备脱网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13934341A (zh) * 2021-10-20 2022-01-1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策略拓扑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78338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430364A (zh) * 2022-01-21 2022-05-03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188A (zh) * 2004-09-30 2006-04-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规模网络拓扑图形化显示的方法
CN101582793A (zh) * 2009-06-05 2009-11-1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图形化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317799A (zh) * 2014-09-12 2015-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个人地理标记数据的可视化方法
CN104426736A (zh) * 2013-08-29 2015-03-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设备
CN105306372A (zh) * 2015-11-06 2016-02-03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综合拓扑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188A (zh) * 2004-09-30 2006-04-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规模网络拓扑图形化显示的方法
CN101582793A (zh) * 2009-06-05 2009-11-1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图形化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426736A (zh) * 2013-08-29 2015-03-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设备
CN104317799A (zh) * 2014-09-12 2015-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个人地理标记数据的可视化方法
CN105306372A (zh) * 2015-11-06 2016-02-03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综合拓扑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媛: "网络管理平台——拓扑自动布局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5008A (zh) * 2018-07-19 2018-12-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50675A (zh) * 2018-10-26 2019-03-08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网络布局方法、装置、网络布局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60911A (zh) * 2018-10-30 2019-03-1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一种电力设备的路径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08128A (zh) * 2019-09-11 2022-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91636A (zh) * 2019-09-11 2021-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1047011A1 (zh) * 2019-09-11 2021-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564992A (zh) * 2019-09-25 2021-03-26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重判定的接入网设备脱网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11107131A (zh) * 2019-11-05 2020-05-05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81769A (zh) * 2019-12-11 2020-05-1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图绘制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1769B (zh) * 2019-12-11 2023-04-07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图绘制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97139A (zh) * 2020-05-13 2020-08-2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pu的通信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11597139B (zh) * 2020-05-13 2023-01-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pu的通信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WO2022078338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934341A (zh) * 2021-10-20 2022-01-1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策略拓扑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4341B (zh) * 2021-10-20 2024-04-0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策略拓扑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30364A (zh) * 2022-01-21 2022-05-03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9803B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9803A (zh)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装置
CN102932201B (zh) 一种网络监控数据的显示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9905251B (zh)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782265B1 (en) Network visua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8702326A (zh) 检测软件定义网络(sdn)中的控制平面循环的机制
CN109644141A (zh) 用于可视化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Zivan et al. Max/min-sum distributed constraint optimization through value propagation on an alternating DAG
Ma et al. Monitor placement for maximal identifiability in network tomography
CN109039786A (zh) 一种拓扑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248521B (zh) 一种业务策略规则配置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5991430A (zh) 跨多个自治网络系统的数据路由
CN104363159A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开放虚拟网络构建系统和方法
CN106464585A (zh) 用于压缩数据网络的转发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108011894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下僵尸网络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2546251A (zh) 基于混合探测技术的网络拓扑发现和自动布局方法及系统
CN106411785A (zh) 基于全OPENFLOW物理交换机网络的Openstack网络系统及实现方法
Trajanovski et al. Error and attack vulnerability of temporal networks
CN111817911A (zh)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04941B (zh) 一种生成拓扑图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4794038B (zh) 服务进程的监控方法和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2694732A (zh) 一种基于局部虚拟化的虚拟网构建方法和系统
CN104753695B (zh) Sdn网络拓扑结构的发现及实时呈现系统及方法
Ide et al. Diffusion centrality in interconnected networks
Oliva et al. Distributed finite-time calculation of node eccentricities, graph radius and graph diameter
CN105207825B (zh) 一种网元快速同步系统及网元快速同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