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9798B -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9798B
CN107749798B CN201710834060.7A CN201710834060A CN107749798B CN 107749798 B CN107749798 B CN 107749798B CN 201710834060 A CN201710834060 A CN 201710834060A CN 107749798 B CN107749798 B CN 107749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bypass protection
bypass
equipment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40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49798A (zh
Inventor
尹川
吴亚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zh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Tongding Interconnection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zh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Tongding Interconnection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zh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Tongding Interconnection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zh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340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97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9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9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49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9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95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the faulty arrangement being the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两个报文收发设备、分流器设备,以及以串接方式接入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之间的双向传输网络的旁路保护设备;其中,所述分流器设备用于在连接至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后,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用于在所述分流器设备将所述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后,将本设备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应用本发明可以加快分流器设备在接入到双向传输的网络环境之前的协商过程,达到快速接入网络环境的目的。

Description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网络迅速普及以及流量的迅猛发展,为了管理和维护网络运行环境,对网络流量的实时监控和分析的需求也日益强烈。Network Tap(网络分流器)是一种网络流量复制设备,它采用Inline(串接)方式串接在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链接中,在不干扰网络正常通信的情况下,将网络中传输的流量复制出一份副本,然后将副本传送给后端的网络分析设备进行处理。
例如,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向传输的网络环境中,包括报文收发设备101、报文收发设备102、旁路保护设备103、分流器设备104,以及多个通过分流器设备104接入到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设备105,比如,防火墙设备、网络分析仪等。
其中,报文收发设备101与报文收发设备102之间可以通过双向传输网络相互收发报文;旁路保护设备103的上行端口108、109以串接方式接入到报文收发设备101与报文收发设备102之间的双向传输网络中;旁路保护设备103的下行端口与分流器设备104的上行端口相连,分流器设备104的下行端口连接于其它网络设备105,如防火墙设备、网络分析仪等。
当分流器设备104,或者与分流器设备104相连的网络设备105出现故障时,旁路保护设备103会启动其内部开关,使得两个上行端口在内部直接连通,从而数据流量直接从端口108进入,从端口109转发出去;或者从端口109进入,从端口108转发出去。从而使网络环境中的报文收发设备101与报文收发设备102之间保持正常通信。
当分流器设备104或网络设备105的故障排除后,旁路保护设备103会断开内部开关,使得旁路保护设备103的两个上行端口,分别连接至两个下行端口,也就是分别连接至分流器设备104的两个上行端口。此时,分流器设备104需要与网络环境中的报文收发设备101、102进行协商,双方协商通过后分流器设备104的上行端口才会处于正常的可收发状态,从而使网络设备105通过分流器设备104接入到网络环境中。
目前,分流器设备104与网络环境中的报文收发设备101、102进行协商的时间一般比较长;也就是说,分流器设备104的上行端口在物理连接到旁路保护设备103后,需要等待一段协商时间后,网络设备105才能正常通过分流器设备104接入到网络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可以加快分流器设备在接入到双向传输的网络环境之前的协商过程,达到快速接入网络环境的目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两个报文收发设备、分流器设备,以及以串接方式接入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之间的双向传输网络的旁路保护设备;其中,
所述分流器设备用于在连接至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后,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
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用于在所述分流器设备将所述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后,将本设备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流器设备,包括:光模块和交换芯片,进一步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在连接至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后,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以及
所述交换芯片用于与报文收发设备进行协商,协商通过后,处于正常的报文收发状态;
其中,所述报文收发设备为两个,并相互通信;所述旁路保护设备以串接方式接入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之间的双向传输网络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流器设备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包括:
分流器设备在连接至旁路保护设备后,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
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将本设备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其中,所述旁路保护设备以串接方式接入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之间的双向传输网络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旁路保护设备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之前,已经将分流器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从而在协商过程中,可以省去判断交换芯片的数据端口打开条件的过程,缩短协商时间,达到更快速地接入网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双向传输的网络环境中分流器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中的分流器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分流器设备快速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分流器设备快速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流器设备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分流器设备接入网络的协商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分流器设备接入到网络与报文收发设备进行协商的内容通常包括:1、光模块是否收到光信号;2、芯片serder是否收到电信号;3、芯片phy(物理层)是否收到电信号;4、MAC(Media Access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进行协商,判断端口是否满足UP(打开)条件。
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到,如果在MAC层上设置端口强制UP,让芯片MAC层直接进入UP状态,无需协商,从而节省了MAC层协商的时间,缩短协商过程,达到分流器设备快速接入网络环境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中,包括:报文收发设备201、报文收发设备202、旁路保护设备203以及分流器设备204。进一步,该通信网络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多个通过分流器设备204接入到网络中的其它网络设备205,比如,防火墙设备、网络分析仪等。
其中,报文收发设备201与报文收发设备202之间通过网络相互通信,可以相互收发报文。
旁路保护设备203以串接方式接入于报文收发设备201与报文收发设备202之间的网络,具体地,如图2所示,旁路保护设备203的上行端口208、209以串接方式接入到报文收发设备201与报文收发设备202之间的网络中。
当分流器设备204,或其它网络设备205出现故障,技术人员将分流器设备204与旁路保护设备203断开时,旁路保护设备203由主路状态切换为旁路状态。具体地,可以是技术人员将分流器设备204与旁路保护设备203断开时,向旁路保护设备203输入指令,控制旁路保护设备203由主路状态切换为旁路状态;也可以是旁路保护设备203在检测到与分流器设备204断开连接的时候,自动由主路状态切换为旁路状态。
在旁路保护设备203切换为旁路状态后,旁路保护设备203的两个上行端口在内部直接连通,数据流量直接从端口208进入,从端口209转发出去;或者从端口209进入,从端口208转发出去。
当分流器设备204,或其它网络设备205的故障排除后,技术人员将分流器设备204连接至旁路保护设备203。具体地,技术人员将分流器设备204的上行端口211、212与旁路保护设备203的两个下行端口相连。
当分流器设备204连接至旁路保护设备203后,分流器设备204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一种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分流器设备204在旁路保护设备203连接于本设备后,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
具体地,技术人员在将分流器设备204连接至旁路保护设备203后,可以向分流器设备204输入指令,将分流器设备204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
或者,分流器设备204检测到其上行端口连接至旁路保护设备203后,自动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并向旁路保护设备203发送状态切换通知信号。
步骤S302:旁路保护设备203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具体地,旁路保护设备203可以是在接收到技术人员输入的指令后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也可以是根据分流器设备204发送的状态切换通知信号,将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步骤S303:分流器设备204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进行协商,协商通过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报文收发。
由于在旁路保护设备203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之前,已经将分流器设备204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从而在协商过程中,可以省去判断交换芯片的数据端口打开条件的过程,缩短协商时间,达到更快速地接入网络的目的。
更优地,当分流器设备204连接至旁路保护设备203后,分流器设备204快速接入网络的另一种方法的流程,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分流器设备204在旁路保护设备203连接于本设备后,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
具体地,技术人员在将分流器设备204连接至旁路保护设备203后,可以向分流器设备204输入指令,将分流器设备204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
或者,分流器设备204检测到其上行端口连接至旁路保护设备203后,自动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并向旁路保护设备203发送状态切换通知信号。
步骤S402:旁路保护设备203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具体地,旁路保护设备203可以是在接收到技术人员输入的指令后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也可以是根据分流器设备204发送的状态切换通知信号,将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步骤S403:当分流器设备204检测到这两个上行端口的光模块的端口均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两个光模块的发送端由关闭状态同时设置为打开状态。
步骤S404:分流器设备204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进行协商,协商通过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报文收发。
由于分流器设备204的两个光模块是在同时接收到光信号的情况下,将两个发送端同时打开,因此,避免了一个端口接收到光信号开始进行协商时,由于另一个端口还未接收到光信号无法打开发送端,无法转发数据包导致的协商失败、不得不重新再次协商的现象,可以一次性完成协商避免多次重复协商的过程,缩短协商时间,达到分流器设备快速接入网络环境的目的。
上述的分流器设备204的一种内部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包括:光模块501、交换芯片502,以及控制单元503。
其中,光模块501包括上行端口的光模块和下行端口的光模块。
控制单元503用于在分流器设备204连接至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后,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UP)状态。
进一步,控制单元503还可在将所述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后,向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发送状态切换通知信号,用以指示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将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进一步,控制单元503还可在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两个光模块的端口均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两个光模块的发送端由关闭状态同时设置为打开状态。
之后,交换芯片502与报文收发设备进行协商,协商通过后,处于正常的报文收发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旁路保护设备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之前,已经将分流器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从而在协商过程中,可以省去判断交换芯片的数据端口打开条件的过程,缩短协商时间,达到更快速地接入网络的目的。
进一步,由于分流器设备的两个光模块是在同时接收到光信号的情况下,将两个发送端同时打开,因此,避免了一个端口接收到光信号开始进行协商时,由于另一个端口还未接收到光信号无法打开发送端,无法转发数据包导致的协商失败、不得不重新再次协商的现象,可以一次性完成协商避免多次重复协商的过程,缩短协商时间,达到分流器设备快速接入网络环境的目的。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两个报文收发设备、分流器设备,以及以串接方式接入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之间的双向传输网络的旁路保护设备;其中:
所述分流器设备用于在连接至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后,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
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用于在所述分流器设备将所述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后,将本设备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器设备具体用于在连接至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后,将所述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并向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发送状态切换通知信号;以及
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具体用于接收到所述状态切换通知信号后,将本设备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路保护设备还用于在所述分流器设备与本设备断开时,由主路状态切换为旁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器设备还用于在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两个光模块的端口均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两个光模块的发送端由关闭状态同时设置为打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器设备还用于在所述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后,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进行协商,协商通过后,处于正常的报文收发状态;或者
所述分流器设备还用于在所述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以及所述两个光模块的发送端为打开状态后,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进行协商,协商通过后,处于正常的报文收发状态。
6.一种分流器设备,包括:光模块和交换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在连接至旁路保护设备后,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以及
所述交换芯片用于与报文收发设备进行协商,协商通过后,处于正常的报文收发状态;
其中,所述报文收发设备为两个,并相互通信;所述旁路保护设备以串接方式接入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之间的双向传输网络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流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连接至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后,将所述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并向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发送状态切换通知信号,用以指示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将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分流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两个光模块的端口均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两个光模块的发送端由关闭状态同时设置为打开状态。
9.一种分流器设备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流器设备在连接至旁路保护设备后,将本设备中连接于所述旁路保护设备的交换芯片的两个数据端口设置为强制打开状态;
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将本设备由旁路状态切换为主路状态;
其中,所述旁路保护设备以串接方式接入于两个报文收发设备之间的双向传输网络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旁路保护设备在所述分流器设备与本设备断开时,由主路状态切换为旁路状态。
CN201710834060.7A 2017-09-15 2017-09-15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Active CN107749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4060.7A CN107749798B (zh) 2017-09-15 2017-09-15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4060.7A CN107749798B (zh) 2017-09-15 2017-09-15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9798A CN107749798A (zh) 2018-03-02
CN107749798B true CN107749798B (zh) 2021-04-20

Family

ID=61255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4060.7A Active CN107749798B (zh) 2017-09-15 2017-09-15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97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956B (zh) * 2017-09-15 2020-04-28 北京百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快速接入网络的方法
CN111431930A (zh) * 2020-04-10 2020-07-17 武汉光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清洗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142938A (zh) * 2021-11-30 2022-03-04 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分流器使用效率的方法及结构
CN114401038B (zh) * 2022-01-05 2024-03-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光旁路保护的5g融合网络分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172A (zh) * 2012-12-06 2013-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链路切换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5915286A (zh) * 2016-04-14 2016-08-31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及分流器
WO2016197881A1 (zh) * 2015-06-08 2016-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保护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0242B2 (en) * 2004-12-24 2012-11-27 Net Optics, Inc. Active respons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ap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172A (zh) * 2012-12-06 2013-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链路切换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16197881A1 (zh) * 2015-06-08 2016-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保护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系统
CN105915286A (zh) * 2016-04-14 2016-08-31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及分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9798A (zh) 2018-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9798B (zh)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CN107453956B (zh)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快速接入网络的方法
CN100359879C (zh) 具有一个或多个虚拟核心设备组的局域网
CN102014019B (zh) 聚合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735001B (zh) 软件定义网络中的链路发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0902321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ggregating ports
US20100226294A1 (en) Full duplex network radio bridge with low latency and high throughput
US955998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network relay device
US20090141645A1 (en) Stealth network
JP2010510741A (ja) マスタ/スレーブ構造を有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CN101394288B (zh) 一种以太网设备端口镜像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1669255A (zh) 通信设备网口的环回测试方法、装置、电路、设备及介质
EP1995148B1 (en)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rail vehicles using two redundant bus systems
CN102035702A (zh) 以太网网络组件
CN101714939A (zh) 一种以太环网主节点的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应以太环网
US20090116485A1 (en) Packet relay method and device
CN103107940A (zh) 用于设备级环网的冗余网关系统
CN106888142A (zh) 一种具有环自愈功能的e1双环网
US601470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ata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N107579770B (zh)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单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CN105704068B (zh) 一种业务混合集中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0386997C (zh) 一种基于点对点连接的电信设备间的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US20070230550A1 (en)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reating a sub-channel
CN108337162B (zh) 一种支持双归属保护的系统及方法
CN101917291B (zh) 一种串行总线流媒体传输系统及该系统中的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