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8852A - 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8852A
CN107748852A CN201710940048.4A CN201710940048A CN107748852A CN 107748852 A CN107748852 A CN 107748852A CN 201710940048 A CN201710940048 A CN 201710940048A CN 107748852 A CN107748852 A CN 107748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sim card
unit
screen control
thef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00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00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88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8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88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8Detecting or preventing theft or lo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其中,屏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一距离阈值;调用智能终端的磁感应传感器,检测一内置磁性元件的防盗装置与智能终端的距离值;当该距离值超过设定的距离阈值时,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磁感应原理,实现智能终端遗失时的锁屏和报警,用户可在第一时间得到智能终端遗失的报警提示,并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备用服务器或指定智能终端得到遗失智能终端传回的个人信息及定位信息,从而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通过追踪定位追回遗失的智能终端,为用户尽可能减少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功能的丰富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已然取代了我们身边很多常用的电子设备,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周边的行业。智能终端产品价格的下降以及产品自身的便捷特点,使智能终端成为日益普及的电子产品。据了解,目前全世界手机用户总量已经超过10亿户,并仍在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智能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应用程序的多样化,已经越来越接近日常使用的个人电脑了。由于智能终端的便携性,用户往往习惯于将重要的个人信息和文件存储在智能终端中,尤其是对于商务智能终端而言,更存在着非常重大的信息。由于智能终端的便携性,其丢失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不少智能终端用户都有遗失智能终端的经历。一旦智能终端遗失,对用户可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旦智能终端遗失,用户都想在第一时间得到提醒,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前提下,追回被盗智能终端。目前的智能终端显然不具备此功能。
现如今,智能终端常用防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通过设置智能终端套来防盗。具体的,为智能终端设置外套,并在智能终端外套上设置连接链,通过连接链拴在用户的衣物上防盗。这种方式虽然能降低智能终端被盗的几率,一旦智能终端丢失,用户将束手无策。
2、通过在智能终端内置机械锁实现防盗。在智能终端内设计一个机械的加锁装置,一般的锁定装置包括锁闩、锁体、弹簧、电磁线圈、铁芯和与电池板连接为一体锁舌板等,这种方式结构复杂,很难智能终端狭小的结构空间内实现,同时,机械锁的实现,很容易被专业开锁人员破解,不具有很强的防盗意义。
3、通过智能终端开机密码实现,一般是四位的开机PN码,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简单方便,但破解起来也相对容易,通过专业的破解软件,或者重新刷机,即可实现系统的清零设置,所以安全上存在很大的隐患。
4、在智能终端被盗后以短信方式回传智能终端中的相关信息,将用户的通讯录等设定存储区中存储的重要信息回传到失主的新智能终端上,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很大程度挽回用户个人联系方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比如用户不能在智能终端断电情况下执行信息的回传,也不能在智能终端更换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卡的情况下执行信息的回传。智能终端一旦被盗,在造成用户直接经济损失的同时,不法分子还可利用原有手机软硬件的漏洞,更改手机“身份”识别号码,从而使不法分子躲过无线网络系统的限制,继续使用该非法手持设备。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于智能终端内设定一距离阈值;调用智能终端的磁感应传感器,检测一内置磁性元件的防盗装置与智能终端的距离值;当该距离值超过设定的距离阈值时,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磁感应原理,实现智能终端遗失时的锁屏和报警,用户可在第一时间得到智能终端遗失的报警提示,并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备用服务器或指定智能终端得到遗失智能终端传回的个人信息及定位信息,从而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通过追踪定位追回遗失的智能终端,为用户尽可能减少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距离阈值;
调用所述智能终端的磁感应传感器,检测一内置磁性元件的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
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与所述距离阈值;
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优选地,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时间阈值;
检测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
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与所述时间阈值;
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超过所述时间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屏幕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保持熄屏状态,于后台开启所述智能终端的定位装置;
记录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
发送所述位置信息至云端服务器或一指定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屏幕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是否拔出所述智能终端;
当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拔出所述智能终端时,停止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供电,启用备用电源,所述智能终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所述自动运行状态包括,接收一指定智能终端发送的验证码,当所述验证码通过验证时,将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指定信息回传至所述指定智能终端,并删除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所述指定信息。
优选地,所述屏幕控制方法还包括:
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指定SIM卡;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是否为所述指定SIM卡;
当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非所述指定SIM卡时,拒绝为所述SIM卡提供接入网络服务。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系统,所述屏幕控制系统包括:设定模块、检测模块、比较模块、控制模块;
所述设定模块,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距离阈值;
所述检测模块,调用所述智能终端的磁感应传感器,检测一内置磁性元件的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
所述比较模块,与所述设定模块、检测模块通信连接,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与所述距离阈值;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比较模块通信连接,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时间设定单元、时间检测单元、时间比较单元、屏幕控制单元;
所述时间设定单元,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时间阈值;
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
所述时间比较单元,与所述时间设定单元、时间检测单元通信连接,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与所述时间阈值;
所述屏幕控制单元,与所述时间比较单元通信连接,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超过所述时间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屏幕控制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定位启动单元、位置记录单元、位置发送单元;
所述定位启动单元,所述智能终端保持熄屏状态,于后台开启所述智能终端的定位装置;
所述位置记录单元,与所述定位启动单元通信连接,记录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位置发送单元,与所述位置记录单元通信连接,发送所述位置信息至云端服务器或一指定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屏幕控制系统还包括回传模块;
所述回传模块包括:触发检测单元、回传启动单元;
所述触发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是否拔出所述智能终端;
所述回传启动单元,与所述触发检测单元通信连接,当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拔出所述智能终端时,停止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供电,启用备用电源,所述智能终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所述自动运行状态包括,接收一指定智能终端发送的验证码,当所述验证码通过验证时,将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指定信息回传至所述指定智能终端,并删除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所述指定信息。
优选地,所述屏幕控制系统还包括绑定模块;
所述绑定模块包括:SIM卡绑定单元、SIM卡检测单元、网络接入单元;
所述SIM卡绑定单元,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指定SIM卡;
所述SIM卡检测单元,与所述SIM卡绑定单元通信连接,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是否为所述指定SIM卡;
所述网络接入单元,与所述SIM卡检测单元通信连接,当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非所述指定SIM卡时,拒绝为所述SIM卡提供接入网络服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于智能终端内设定一距离阈值;调用智能终端的磁感应传感器,检测一内置磁性元件的防盗装置与智能终端的距离值;当该距离值超过设定的距离阈值时,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磁感应原理,实现智能终端遗失时的锁屏和报警,用户可在第一时间得到智能终端遗失的报警提示,并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备用服务器或指定智能终端得到遗失智能终端传回的个人信息及定位信息,从而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通过追踪定位追回遗失的智能终端,为用户尽可能减少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屏幕控制方法的熄屏报警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屏幕控制方法的定位追踪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屏幕控制方法的信息回传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屏幕控制方法的SIM卡检测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屏幕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屏幕控制系统;
11-设定模块;
12-检测模块;
13-比较模块;
14-控制模块;
15-定位模块;
16-回传模块;
17-绑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所述”、“该”等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发明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智能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智能手表等的智能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智能终端,并假设该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均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应用场景相互参照即可。
参考图1,本发明的屏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距离阈值;
S200:调用所述智能终端的磁感应传感器,检测一内置磁性元件的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
S300: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与所述距离阈值;
S400: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本发明的屏幕控制方法,利用磁感应原理,分别在智能终端及与智能终端配套使用的一防盗装置中设置磁感应传感器及磁性元件,并在智能终端内设定一第一距离阈值,如50m,当智能终端及防盗装置间隔距离超过该第一距离阈值时,检测智能终端的屏幕状态,当智能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控制智能终端锁屏并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当智能终端处于熄屏状态时,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在此基础上,还可在智能终端内设定一第二距离阈值,该第二距离阈值远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如0.5m,当智能终端及防盗装置间隔距离小于该第二距离阈值时,检测智能终端的屏幕状态,当智能终端处于熄屏状态时,控制智能终端亮屏或亮屏的同时解锁屏幕,当智能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控制智能终端解锁屏幕。在一实施例中,该防盗装置可以设置为穿戴设备,便于用户随身携带。
-磁传感器
磁传感器广泛用于现代工业和电子产品中以感应磁场强度来测量电流、位置、方向等物理参数。在现有技术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用于测量磁场和其他参数。磁传感器就是把磁场、电流、应力应变、温度、光等外界因素引起敏感元件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以这种方式来检测相应物理量的器件。磁传感器分为三类:指南针、磁场感应器、位置传感器。指南针:地球会产生磁场,如果能测地球表面磁场就可以做指南针。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也是磁场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可以用在家用电器、智能电网、电动车、风力发电等等。位置传感器:如果一个磁体和磁传感器相互之间有位置变化,这个位置变化是线性的就是线性传感器,如果转动的就是转动传感器。
例如采用霍尔(Hall)元件,各向异性磁电阻(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AMR)元件或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元件为敏感元件的磁传感器。TMR(Tunnel Magneto Resistance)元件是近年来开始工业应用的新型磁电阻效应传感器,其利用的是磁性多层膜材料的隧道磁电阻效应对磁场进行感应,比之前所发现并实际应用的AMR元件和GMR元件具有更大的电阻变化率。我们通常也用磁隧道结(Magnetic TunnelJunction,MTJ)来代指TMR元件,MTJ元件相对于霍尔元件具有更好的温度稳定性,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功耗,更好的线性度,不需要额外的聚磁环结构;相对于AMR元件具有更好的温度稳定性,更高的灵敏度,更宽的线性范围,不需要额外的set/reset线圈结构;相对于GMR元件具有更好的温度稳定性,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功耗,更宽的线性范围。
-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这一现象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载流子发生偏转,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从而在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这一现象就是霍尔效应,这个电势差也被称为霍尔电势差。后来发现半导体、导电流体等也有这种效应,而半导体的霍尔效应比金属强得多,利用这现象制成的各种霍尔元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
具体地,在半导体上外加与电流方向垂直的磁场,会使得半导体中的电子与空穴受到不同方向的洛伦兹力而在不同方向上聚集,在聚集起来的电子与空穴之间会产生电场,电场力与洛伦兹力产生平衡之后,不再聚集,此时电场将会使后来的电子和空穴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平衡掉磁场对其产生的洛伦兹力,使得后来的电子和空穴能顺利通过不会偏移,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而产生的内建电压称为霍尔电压。
方便起见,假设导体为一个长方体,长度分别为a、b、d,磁场垂直ab平面。电流经过ad,电流I=nqv(ad),n为电荷密度。设霍尔电压为VH,导体沿霍尔电压方向的电场为VH/a,设磁场强度为B。
洛伦兹力F=qE+qvB/c;
电荷在横向受力为零时不再发生横向偏转,结果电流在磁场作用下在器件的两个侧面出现了稳定的异号电荷堆积从而形成横向霍尔电场:E=-vB/c;
由实验可测出:E=UH/W;
定义霍尔电阻为:RH=UH/I=EW/jW=E/j;j=qnv;RH=-vB/c/(qnv)=-B/(qnc);UH=RHI=-BI/(qnc)。
-霍尔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是根据霍尔效应制作的一种磁场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分为线型霍尔传感器和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两种。
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由稳压器、霍尔元件、差分放大器,斯密特触发器和输出级组成,它输出数字量。开关型霍尔传感器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称为锁键型霍尔传感器。
线性型霍尔传感器由霍尔元件、线性放大器和射极跟随器组成,它输出模拟量。线性霍尔传感器又可分为开环式和闭环式。闭环式霍尔传感器又称零磁通霍尔传感器。线性霍尔传感器主要用于交直流电流和电压测量。
参考图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S400: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S410: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时间阈值;
S420:检测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
S430: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与所述时间阈值;
S440: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超过所述时间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为避免误操作,引起误报警,在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时间阈值,如30min,只有当智能终端距离该防盗装置的距离超过50m的时间超过30min时,检测智能终端的屏幕状态,当智能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控制智能终端锁屏并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当智能终端处于熄屏状态时,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参考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控制方法还包括:
S500:所述智能终端保持熄屏状态,于后台开启所述智能终端的定位装置;
S600:记录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
S700:发送所述位置信息至云端服务器或一指定智能终端。
该实施例中,智能终端保持熄屏状态,于后台开启智能终端的定位装置,对智能终端进行定位,并定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网络侧或指定的智能终端。定位装置可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定位仪来实现或相应的处理器实现。在智能终端中实现智能终端的GPS定位功能,是容易实现的。定位装置也可以是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定位仪,具体的,通过智能终端向网络侧上报信息的基站位置信息,以及智能终端向基站发送信号的角度及信号功率等,确定出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当定位装置被启动后,将自动实现对智能终端的定位,并将定位结果上报至网络侧或指定的智能终端中。这样,一旦智能终端遗失,可以向相关人员提供遗失智能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为寻找到遗失的智能终端提供了依据。
参考图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控制方法还包括:
S800: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是否拔出所述智能终端;
S900:当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拔出所述智能终端时,停止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供电,启用备用电源,所述智能终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所述自动运行状态包括,接收一指定智能终端发送的验证码,当所述验证码通过验证时,将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指定信息回传至所述指定智能终端,并删除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所述指定信息。
该实施例中,在SIM卡拔出、电池拔出或电池无电超出设定时长时,触发智能终端的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源进行管理。这主要是防止智能终端被盗后,小偷一般会将智能终端的SIM卡拔出、或将智能终端的电池拔出或将智能终端关机等,这样,智能终端用户将不能与该智能终端进行通信,从而无法找到自己的智能终端。针对现有智能终端的这一缺点,本发明检测到智能终端的电池不能供电超出设定时长时,或智能终端的SIM卡被拔出超出设定时长时,将自动启动备用电源,使智能终端处于防盗状态。这里的设定时长可以是半小时、20分钟或一天等。
当智能终端中的SIM卡或电池被拔出超出设定时长时,或智能终端的电池不能供电(如关机或电池故障等)超出设定时长时,智能终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即进入防盗状态。这里,所述自动运行状态包含:接收到其他智能终端发送的信息回传验证密码后进行验证,通过时将智能终端中设定存储区中的信息回传至所述其他智能终端,并在所述设定存储区删除所述信息回传模块已回传的信息;以及,启动智能终端中的自动定位功能,定时将智能终端当前的定位信息发送给网络侧或指定的智能终端。信息回传验证密码可以是任意位的密码,可以是数字或字符组合,由用户在智能终端启动后自行设置。
当智能终端用户确定自己的智能终端遗失时,可通过任意的其他智能终端向遗失的智能终端发送信息回传的请求,具体的,该请求是以短消息的模式向遗失的智能终端发送该请求,该信息回传的请求的内容为遗失智能终端用户之前设置的信息回传验证密码,遗失的智能终端启动自动运行模式后,一旦接收到短消息,将默认为是信息回传验证密码,提取短消息的内容,与遗失智能终端中存储的信息回传验证密码进行比对,一致时,将自动将遗失智能终端中设定存储区中存储的相关信息发送到发送请求的其他智能终端中。具体的,上述的设定存储区可以是通讯录存储区,短消息存储区,以及用户个人信息存储区等。这里,由于遗失的智能终端已进入防盗状态,因此,之前智能终端中的SIM卡已不再工作,因此,欲实现对遗失智能终端信息回传的请求,必须将遗失智能终端中设置的SIMI作为身份标识,启用该SIMI作为与该遗失智能终端的身份标识,从而实现与该智能终端的相关通信,即此时的智能终端处于支持SIMI的网络环境下,可以接收其他用户终端的短消息等。
当智能终端已向其他智能终端回传设定存储区中的相关信息后,智能终端将删除这些信息。这样,即使在遗失智能终端的锁屏密码被其他人破译后,也不能看到这些信息,有效地保护了智能终端用户的个人隐私。
参考图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控制方法还包括:
S1000: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指定SIM卡;
S1100: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是否为所述指定SIM卡;
S1200:当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非所述指定SIM卡时,拒绝为所述SIM卡提供接入网络服务。
该实施例中,在智能终端中插入的SIM卡为非设定SIM卡时,拒绝为非设定SIM卡提供接入网络服务。这里,SIM卡绑定的功能可以由用户设置,例如用户选择将当前的智能终端与当前插入的SIM绑定的功能时,智能终端将启动这种绑定功能,除了当前用户插入的SIM卡外,智能终端不再支持其他的SIM卡,除非用户另行设定与其他SIN卡的绑定关系。
或者,进一步将SIMI与设定的SIM卡进行绑定,在智能终端中插入的SIM卡为非设定SIM卡时,拒绝为非设定SIM卡提供接入网络服务。将SIMI与SIM卡进行绑定的原理与前述与智能终端绑定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完全相同。
此外,在智能终端遗失后,对用户输入的锁屏密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解除屏幕的锁定,并在验证次数超出设定阈值时,触发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源进行管理;这里,可以设置锁屏验证密码的验证阈值次数为6次,即在智能终端用户输入的锁屏密码连续错误6次后,智能终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即进入防盗状态。当检测到智能终端的电池或SIM卡被取下后超出设定时长后,智能终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这里的设定时长可以是1小时、2小时或24小时、一星期等,该时长由智能终端用户设定。
参考图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系统100,所述屏幕控制系统100包括:设定模块11、检测模块12、比较模块13、控制模块14;
所述设定模块11,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距离阈值;
所述检测模块12,调用所述智能终端的磁感应传感器,检测一内置磁性元件的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
所述比较模块13,与所述设定模块11、检测模块12通信连接,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与所述距离阈值;
所述控制模块14,与所述比较模块13通信连接,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4包括:时间设定单元、时间检测单元、时间比较单元、屏幕控制单元;
所述时间设定单元,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时间阈值;
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
所述时间比较单元,与所述时间设定单元、时间检测单元通信连接,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与所述时间阈值;
所述屏幕控制单元,与所述时间比较单元通信连接,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超过所述时间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控制系统100还包括定位模块15;
所述定位模块15包括:定位启动单元、位置记录单元、位置发送单元;
所述定位启动单元,所述智能终端保持熄屏状态,于后台开启所述智能终端的定位装置;
所述位置记录单元,与所述定位启动单元通信连接,记录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位置发送单元,与所述位置记录单元通信连接,发送所述位置信息至云端服务器或一指定智能终端。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控制系统100还包括回传模块16;
所述回传模块16包括:触发检测单元、回传启动单元;
所述触发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是否拔出所述智能终端;
所述回传启动单元,与所述触发检测单元通信连接,当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拔出所述智能终端时,停止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供电,启用备用电源,所述智能终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所述自动运行状态包括,接收一指定智能终端发送的验证码,当所述验证码通过验证时,将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指定信息回传至所述指定智能终端,并删除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所述指定信息。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绑定模块17;
所述绑定模块17包括:SIM卡绑定单元、SIM卡检测单元、网络接入单元;
所述SIM卡绑定单元,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指定SIM卡;
所述SIM卡检测单元,与所述SIM卡绑定单元通信连接,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是否为所述指定SIM卡;
所述网络接入单元,与所述SIM卡检测单元通信连接,当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非所述指定SIM卡时,拒绝为所述SIM卡提供接入网络服务。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距离阈值;
调用所述智能终端的磁感应传感器,检测一内置磁性元件的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
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与所述距离阈值;
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时间阈值;
检测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
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与所述时间阈值;
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超过所述时间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保持熄屏状态,于后台开启所述智能终端的定位装置;
记录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
发送所述位置信息至云端服务器或一指定智能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是否拔出所述智能终端;
当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拔出所述智能终端时,停止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供电,启用备用电源,所述智能终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所述自动运行状态包括,接收一指定智能终端发送的验证码,当所述验证码通过验证时,将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指定信息回传至所述指定智能终端,并删除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所述指定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控制方法还包括:
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指定SIM卡;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是否为所述指定SIM卡;
当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非所述指定SIM卡时,拒绝为所述SIM卡提供接入网络服务。
6.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控制系统包括:设定模块、检测模块、比较模块、控制模块;
所述设定模块,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距离阈值;
所述检测模块,调用所述智能终端的磁感应传感器,检测一内置磁性元件的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
所述比较模块,与所述设定模块、检测模块通信连接,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与所述距离阈值;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比较模块通信连接,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时间设定单元、时间检测单元、时间比较单元、屏幕控制单元;
所述时间设定单元,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时间阈值;
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
所述时间比较单元,与所述时间设定单元、时间检测单元通信连接,比较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与所述时间阈值;
所述屏幕控制单元,与所述时间比较单元通信连接,当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的时间值超过所述时间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熄屏,向外发送一报警信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控制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定位启动单元、位置记录单元、位置发送单元;
所述定位启动单元,所述智能终端保持熄屏状态,于后台开启所述智能终端的定位装置;
所述位置记录单元,与所述定位启动单元通信连接,记录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值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所述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位置发送单元,与所述位置记录单元通信连接,发送所述位置信息至云端服务器或一指定智能终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控制系统还包括回传模块;
所述回传模块包括:触发检测单元、回传启动单元;
所述触发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是否拔出所述智能终端;
所述回传启动单元,与所述触发检测单元通信连接,当所述智能终端的SIM卡和/或电池拔出所述智能终端时,停止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供电,启用备用电源,所述智能终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所述自动运行状态包括,接收一指定智能终端发送的验证码,当所述验证码通过验证时,将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指定信息回传至所述指定智能终端,并删除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所述指定信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控制系统还包括绑定模块;
所述绑定模块包括:SIM卡绑定单元、SIM卡检测单元、网络接入单元;
所述SIM卡绑定单元,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定一指定SIM卡;
所述SIM卡检测单元,与所述SIM卡绑定单元通信连接,检测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是否为所述指定SIM卡;
所述网络接入单元,与所述SIM卡检测单元通信连接,当所述智能终端内的SIM卡非所述指定SIM卡时,拒绝为所述SIM卡提供接入网络服务。
CN201710940048.4A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77488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048.4A CN107748852A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048.4A CN107748852A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8852A true CN107748852A (zh) 2018-03-02

Family

ID=61255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0048.4A Pending CN107748852A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88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6093A (zh) * 2018-11-30 2020-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开闭的方法、控制屏幕开闭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3709A (ja) * 2002-06-20 2004-01-22 Toshiba Eng Co Ltd 自動通信および防犯機能付携帯端末機
CN101772018A (zh) * 2010-01-21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防盗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
CN104916010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北京弘天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控制系统和穿戴式控制设备
CN105336061A (zh) * 2015-11-13 2016-02-1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防盗处理方法、系统及无线接入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3709A (ja) * 2002-06-20 2004-01-22 Toshiba Eng Co Ltd 自動通信および防犯機能付携帯端末機
CN101772018A (zh) * 2010-01-21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防盗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
CN104916010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北京弘天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控制系统和穿戴式控制设备
CN105336061A (zh) * 2015-11-13 2016-02-1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防盗处理方法、系统及无线接入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6093A (zh) * 2018-11-30 2020-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开闭的方法、控制屏幕开闭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e et al. MaLoc: A practical magnetic fingerprinting approach to indoor localization using smartphones
JP532685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機能制限方法
TW200846693A (en)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formation delivering system, mobile terminal,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formation deliver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019345A (zh) 智能书柜、图书共享系统及图书租借、归还方法
CN106056015B (zh) 利用射频识别标签评估外围设备的电池电位
CN202679426U (zh)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装置
US10824706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for authenticating user and system and method associated therewith
CN107748852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屏幕控制系统
CN102932741A (zh) 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防盗追踪手机
CN107734185A (zh) 提醒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n et al. Accurate and low-cost mobile indoor localization with 2-D magnetic fingerprints
CN105335629A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并结合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设备实时防护方法
CN108093140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紧急联系方法及紧急联系系统
CN107526802A (zh) 一种账单自动归类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958212A (zh) 一种信息提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03017A (zh) 报警处理方法及装置
Pirkl et al. mBeacon: accurate, robust proximity detection with smart phones and smart watches using low frequency modulated magnetic fields
CN103581406A (zh) 一种智能终端及其通过gps追踪的方法
CN11033414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记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345879B (zh)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4267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959903A (zh) 一种移动存储设备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JP5934966B2 (ja) 位置情報履歴比較方法
CN105981357A (zh) 用于场境上的呼叫者识别的系统和方法
CN108924365A (zh) 行程提醒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