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3868A - 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33868A CN107733868A CN201710820596.3A CN201710820596A CN107733868A CN 107733868 A CN107733868 A CN 107733868A CN 201710820596 A CN201710820596 A CN 201710820596A CN 107733868 A CN107733868 A CN 1077338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gerprint
- finger
- mobile terminal
- print cipher
- che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预先设置针对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密码单元,用于存储指纹特征,并包括:设置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形成指纹序列作为预定密码;当每一使用者移动终端的指纹传感器感应时,判断所获取的指纹序列是否与对应分段的预定密码一致,如果一致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不通过;全部使用者的指纹验证全部通过的则启动事务处理,否则终止事务处理。本发明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预先设置的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密码输入,并判断后续开锁时的对应指纹密码与预设的指纹密码是否一致,这样就能够保证指纹密码的安全性,实现多人的共同鉴权验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指纹密码作为移动终端的安全技术已经较为普及,通常从系统的开锁,到软件应用的安全需要,例如付款,账户的登录等等,都较为普及地在采用指纹密码技术。目前的指纹密码技术主要还是利用系统的指纹的录入和识别,例如苹果移动设备的指纹识别系统,较早的联想、IBM笔记本电脑的指纹开锁系统,以及某些银行系统的支付授权等。
系统的指纹密码技术通常是预先通过对指纹的特征识别和读取,并保存到系统的安全文件中,在应用及系统使用指纹密码验证时,如果选择的是指纹密码录入,则通过指纹识别模块的传感单元识别指纹的特征,并与预先存储在指纹密码单元中的指纹特征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验证通过。
目前指纹的识别已经较为快速和安全,而且不需要记录密码内容,因此,为大部分使用者所依赖和使用。但指纹密码其实存在严重安全漏洞,其主要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对指纹的采集和模仿复制可以实现,在此情况下很容易突破指纹密码安全的唯一性,另一方面指纹在使用者自己意识不清醒的状态下会被人操作和利用,例如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被劫持或绑架,或者,自己在睡眠和被致昏迷时,指纹的安全就形同虚设,采用指纹作为密码的安全不足以保证某些重要内容的安全。
此外,在实际的应用需求中,对于特别重要的处理事务,往往需要两个或以上的决定者执行操作,例如财务和出纳的付款,夫妻之间共同对某一重要款项的付款等等,而现有技术的实现方式中,除了银行的对公业务中可以实现两次鉴权之外,并没有系统密码处理方式中实现这种密码的并合处理。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该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旨在当移动终端在使用指纹密码时能够解决多个决定人的密码输入和验证,从而允许多个决定人分段输入密码,共同决定某一事务的授权许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其中,预先设置针对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密码单元,用于存储指纹特征,并包括:
设置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形成指纹序列作为预定密码;
当每一使用者移动终端的指纹传感器感应时,判断所获取的指纹序列是否与对应分段的预定密码一致,如果一致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不通过;
全部使用者的指纹验证全部通过的则启动事务处理,否则终止事务处理。
所述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其中,还包括:
对不同使用者的指纹密码验证设置先后次序,并在前一使用者移动终端指纹验证后向下一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发送指纹密码验证请求。
所述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其中,对不同使用者的指纹密码验证不设置先后次序,同时向所有的相关使用者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指纹密码验证请求。
所述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其中,每一使用者的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指纹密码验证请求通过网络发送。
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纹并合验证实现程序,该指纹安全实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预先设置针对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密码单元,用于存储指纹特征,并包括:
设置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形成指纹序列作为预定密码;
当每一使用者移动终端的指纹传感器感应时,判断所获取的指纹序列是否与对应分段的预定密码一致;
如果一致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不通过。
所述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指纹安全实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不同使用者的指纹密码验证设置先后次序,并在前一使用者移动终端指纹验证后向下一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发送指纹密码验证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指纹安全实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不同使用者的指纹密码验证不设置先后次序,同时向所有的相关使用者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指纹密码验证请求。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每一使用者的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指纹密码验证请求通过网络发送。
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纹并合验证实现程序,该指纹并合验证实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移动终端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通过预先设置的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密码输入,并判断后续开锁时的对应指纹密码与预设的指纹密码是否一致,这样就能够保证指纹密码的安全性,实现多人的共同鉴权验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指纹密码的实现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如图1所示的,其针对现有的指纹密码系统,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实现方案。利用现有的指纹存储系统中,预先采集多个使用人的指纹,设置每个使用人的至少一个指纹密码单元,设置在服务器上。该指纹密码单元采用的是现有已知指纹特征记录方法,采集存储指纹特征后以备用。较好的是,可以采集每个使用者的多个指纹,每个使用者形成多个指纹密码单元,用来记录使用者的不同手指的指纹特征。每个指纹密码单元作为一个单位使用。
本发明所述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较佳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指纹序列密码,对多个使用者的每一个使用者采用至少一个指纹,较好的是设置每个使用者对应自己的多个指纹密码,形成自己的指纹子序列。在事务处理鉴权过程中,例如需要付款或审批某个重大事项时,移动终端在身份鉴别确认后,依次向对应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发送指纹验证请求,移动终端通常通过输入手机号记录入对应账号中。
当使用者依照对应的指纹验证请求进行自己的指纹验证时,须按照自己原先预设的指纹或指纹子序列(如有多个指纹),进行对应的指纹识别感应和验证,如果一致,则此使用者的指纹验证通过,否则指纹验证不通过。所设置的多个使用者分段中,只要有一个分段的指纹密码验证不通过,则整个事务的验证不通过,终止事务处理,等候验证中。当某一分段的使用者输入密码错误超过预定次数后,例如在24小时内输入错误超过5次,则该分段的密码冻结,直至使用身份验证,由更高级别的管理者予以解锁刷新方可。
当所有分段验证通过时,所需要处理的事务方打开并予以处理,例如付款或者重要的任务触发启动处理。在本发明所述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中,每个使用者对应的分段在指纹验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依次鉴权通过的方式,例如前一使用者不能鉴权通过时,不向下一使用者进行发送指纹密码验证请求。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不同使用者对应的分段也可以采用无顺序的方式,有服务器直接向各个对应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发送指纹密码验证请求,由各个使用者分别进行指纹验证,由最后一个验证通过的使用者决定整个验证的时间长度。或者也可以在多个使用者中进行分组,结合密码验证的顺序和无序,针对实际的权限不同,提供灵活的可调整方案:部分使用者无需依照顺序先后可以进行密码验证,其他的使用者的验证按照预定的验证顺序进行密码验证。
本发明所述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提供设置界面,将每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指纹录入,并预先形成对应的指纹序列,每个使用者对应的指纹可以设置不止一个,以便增强指纹密码的安全性,防止某个使用者的指纹密码被轻易突破。
本发明所述指纹并合验证实现程序通过在移动终端10上设置的存储器20,如图2所示,在所述存储器20中存储上述指纹并合验证实现程序,用来开启对应的系统或应用程序安全解锁功能。
本发明通过对指纹密码设置为对应不同使用者的多个分段,并可以通过网络进一步实现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内的不同使用者进行指纹密码验证,方便了对重要事项的不同使用者共同决定时的操作处理,尤其是在每个使用者的指纹采用多个以形成指纹子序列时,进一步加强了指纹验证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针对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密码单元,用于存储指纹特征,并包括:
设置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形成指纹序列作为预定密码;
当每一使用者移动终端的指纹传感器感应时,判断所获取的指纹序列是否与对应分段的预定密码一致,如果一致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不通过;
全部使用者的指纹验证全部通过的则启动事务处理,否则终止事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不同使用者的指纹密码验证设置先后次序,并在前一使用者移动终端指纹验证后向下一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发送指纹密码验证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使用者的指纹密码验证不设置先后次序,同时向所有的相关使用者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指纹密码验证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使用者的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指纹密码验证请求通过网络发送。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纹并合验证实现程序,该指纹安全实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预先设置针对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密码单元,用于存储指纹特征,并包括:
设置多个使用者的指纹形成指纹序列作为预定密码;
当每一使用者移动终端的指纹传感器感应时,判断所获取的指纹序列是否与对应分段的预定密码一致;
如果一致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不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安全实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不同使用者的指纹密码验证设置先后次序,并在前一使用者移动终端指纹验证后向下一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发送指纹密码验证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安全实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不同使用者的指纹密码验证不设置先后次序,同时向所有的相关使用者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指纹密码验证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每一使用者的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指纹密码验证请求通过网络发送。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纹并合验证实现程序,该指纹并合验证实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移动终端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0596.3A CN107733868A (zh) | 2017-09-13 | 2017-09-13 | 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0596.3A CN107733868A (zh) | 2017-09-13 | 2017-09-13 | 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33868A true CN107733868A (zh) | 2018-02-23 |
Family
ID=61206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20596.3A Pending CN107733868A (zh) | 2017-09-13 | 2017-09-13 | 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33868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30073A (zh) * | 2018-06-01 | 2018-11-16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解锁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008226A (zh) * | 2018-06-27 | 2018-12-18 | 重庆交通大学 | 餐桌手机存放系统 |
CN109376516A (zh) * | 2018-09-17 | 2019-02-22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多指纹录入及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543383A (zh) * | 2018-11-23 | 2019-03-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1199025A (zh) * | 2019-12-20 | 2020-05-26 | 招银云创(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949966A (zh) * | 2020-08-28 | 2020-11-17 |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加密、解锁方法、服务器、终端和锁 |
WO2021056745A1 (zh) * | 2019-09-27 | 2021-04-01 | 江苏亨通问天量子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多方配合开锁保险柜及其开锁方法 |
CN113779555A (zh) * | 2021-09-18 | 2021-12-10 | 王亚飞 | 密码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14862A (ja) * | 1995-05-18 | 1996-11-29 | Hitachi Ltd | 自動認証方法 |
US20130167212A1 (en) * | 2011-07-14 | 2013-06-27 | Sensible Visi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e access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both a screen gesture and facial biometrics |
CN105260643A (zh) * | 2015-10-30 | 2016-01-20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多指纹交叉解锁方法及系统 |
CN107070864A (zh) * | 2016-12-30 | 2017-08-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指纹的安全验证方法及系统 |
-
2017
- 2017-09-13 CN CN201710820596.3A patent/CN10773386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14862A (ja) * | 1995-05-18 | 1996-11-29 | Hitachi Ltd | 自動認証方法 |
US20130167212A1 (en) * | 2011-07-14 | 2013-06-27 | Sensible Visi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e access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both a screen gesture and facial biometrics |
CN105260643A (zh) * | 2015-10-30 | 2016-01-20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多指纹交叉解锁方法及系统 |
CN107070864A (zh) * | 2016-12-30 | 2017-08-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指纹的安全验证方法及系统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30073A (zh) * | 2018-06-01 | 2018-11-16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解锁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008226A (zh) * | 2018-06-27 | 2018-12-18 | 重庆交通大学 | 餐桌手机存放系统 |
CN109376516A (zh) * | 2018-09-17 | 2019-02-22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多指纹录入及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543383A (zh) * | 2018-11-23 | 2019-03-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543383B (zh) * | 2018-11-23 | 2022-0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
WO2021056745A1 (zh) * | 2019-09-27 | 2021-04-01 | 江苏亨通问天量子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多方配合开锁保险柜及其开锁方法 |
CN111199025A (zh) * | 2019-12-20 | 2020-05-26 | 招银云创(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199025B (zh) * | 2019-12-20 | 2022-07-05 | 招银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949966A (zh) * | 2020-08-28 | 2020-11-17 |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加密、解锁方法、服务器、终端和锁 |
CN113779555A (zh) * | 2021-09-18 | 2021-12-10 | 王亚飞 | 密码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6369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at a mobile device | |
CN107733868A (zh) | 移动终端及指纹并合验证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 | |
JP4578244B2 (ja) | 携帯型データ記憶媒体を使って安全な電子取引を実行する方法 | |
US693484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orizing a commercial transaction | |
US10298396B1 (en) | Identity management service via virtual passport | |
US2014028911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hentication for a local transaction | |
US20210089635A1 (en) | Biometric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software solution | |
US2015028701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acting at an ATM Using a Mobile Device | |
US20080249947A1 (en) |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using a one time password | |
US20130160100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creasing the security of network-based transactions | |
JP4107580B2 (ja) | 本人認証システム及び本人認証方法 | |
US20180018657A1 (en) | Mobile terminals providing secure user interfaces | |
US11822638B1 (en) | Multi-channel authentication using smart cards | |
US20170169434A1 (en) | User authentication for transactions | |
CN106446667B (zh) | 一种密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US20170169424A1 (en) | Delegation of transactions | |
US20160035021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an account | |
US11354394B2 (en) |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ing autonomous vehicles | |
CN108122111B (zh) | 安全支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
KR101788265B1 (ko) | 자필서명 인증 기술을 이용한 비대면 금융 서비스 시스템 | |
EP3392790A1 (en) |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via a combination of biometric parameters | |
JP5075675B2 (ja) |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生体認証装置 | |
JP6690686B2 (ja) | 口座開設システム、口座開設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4802670B2 (ja) | カードレス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カードレス認証方法、カードレス認証プログラム | |
JP2002041813A (ja) | 個人認証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