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3790A - 邮件投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邮件投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3790A
CN107733790A CN201711251004.7A CN201711251004A CN107733790A CN 107733790 A CN107733790 A CN 107733790A CN 201711251004 A CN201711251004 A CN 201711251004A CN 107733790 A CN107733790 A CN 107733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information
account information
client
piece identifi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510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3790B (zh
Inventor
李洋
张颖
潘浩
丘凌
梁家盛
张荣圣
王金庆
黄开发
唐微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yi Digital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URY DRAGON INFORMATION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URY DRAGON INFORMATION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URY DRAGON INFORMATION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510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3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3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3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2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filtering or selective blo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邮件投递方法及装置。上述方法包括步骤: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所述邮件标识信息是邮件系统服务在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邮件读取请求后根据邮件读取请求确定的;其中,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在需要读取邮件的时候,才根据邮件标识信息创建邮件体,并将邮件体发送给客户端,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节约邮件系统资源。

Description

邮件投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邮件投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很多用户的电子邮箱经常会接收到大量的营销邮件和账单邮件。
传统技术中,电子邮件系统按照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多用途英特网邮件扩展)协议,对接收到的电子邮件进行编码,保存在一个文件直接存储。在用户读取邮件时,直接将读取文件的数据发送给该用户。但营销邮件及账单邮件的内容有很大的相似度,并且阅读率很低,相似邮件和未读邮件的存储造成大量的存储空间浪费。
综上,传统技术中电子邮件的存储,造成大量的存储空间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电子邮件的存储,造成大量的存储空间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邮件投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一种邮件投递方法,包括:
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所述邮件标识信息是邮件系统服务在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邮件读取请求后根据邮件读取请求确定的;其中,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
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读邮件包括第一类型邮件和第二类型邮件中任意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包括:
若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获取与所述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根据所述邮件内容和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第一类型邮件的邮件体;
和/或,
若所述待读邮件为第二类型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获取与所述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并从第二数据源获取与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邮件内容和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二类型邮件的邮件体;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源存储有多份邮件内容,每份邮件内容对应一个邮件模板编号,所述第二数据源存储有与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中还包括邮件类型信息;
所述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之后,还包括:
得到所述待读邮件的邮件类型信息,根据所述邮件类型信息确定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或第二类型邮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邮件标识信息还包括待读取邮件的来源IP地址和时间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述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
建立第一数据源,用于存储与各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
建立第二数据源,用于存储与各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
一种邮件投递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
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邮件协管系统;其中,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中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在所述数据协管系统根据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后,接收数据协管系统发送的所述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一种邮件投递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为邮件系统服务接收到邮件读取请求后,根据邮件读取请求确定的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邮件生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
邮件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一种邮件投递服务器,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邮件协管系统;其中,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中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邮件投递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协管系统根据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后,接收数据协管系统发送的所述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邮件投递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邮件投递方法的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为邮件系统服务接收到邮件读取请求后,根据邮件读取请求确定的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发送给邮件系统服务,以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对应的客户端。在需要读取邮件的时候,才根据邮件标识信息创建邮件体,并将邮件体发送给客户端,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服务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中的步骤虽然用标号进行了排列,但并不用于限定步骤的先后次序,除非明确说明了步骤的次序或者某步骤的执行需要其他步骤作为基础,否则步骤的相对次序是可以调整的。
图1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所述邮件标识信息是邮件系统服务在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邮件读取请求后根据邮件读取请求确定的。
在本步骤中,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其中,邮件系统服务是一种负责电子邮件收发管理的服务器。邮件标识信息为待读邮件在邮件系统服务中的唯一标识,与待读邮件一一对应,主要由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等信息组成。
具体地,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为邮件系统服务接收到邮件读取请求后,识别邮件读取请求中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编号,确定所述待读邮件,进而确定与待读邮件对应的邮件标识信息。这样可以快速找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
步骤S102,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
在本步骤中,客户端账号信息是指用户的邮箱账号、用户名、身份证等信息,通过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查询相关的数据源,可以获取与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内容,比如用户数据。此外,每个邮件模板编号对应一份邮件内容。
具体地,通过客户端账号信息获取对应的用户内容,通过邮件模板编号获取对应的邮件内容,根据所述用户内容、邮件内容,生成对应的邮件体。这样可以直接根据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待读邮件对应的邮件体,方便快捷。
步骤S103,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在本步骤中,将生成的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对应的客户端,在用户需要读取邮件时,才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保证邮件系统的稳定性。
具体地,将所述邮件体发送给邮件系统服务,以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对应的客户端。
上述实施例,通过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在需要读取邮件的时候,才根据邮件标识信息创建邮件体,并将邮件体发送给客户端,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节约邮件系统资源,保证邮件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待读邮件包括第一类型邮件和第二类型邮件中任意一种;上述步骤S102中,所述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包括:若所述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例如营销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获取与所述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根据所述邮件内容和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类型邮件的邮件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源存储有多份邮件内容,每份邮件内容对应一个模板编号。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中,所述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还包括:若所述待读邮件为第二类型邮件,例如账单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获取与所述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并从第二数据源获取与所述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邮件内容和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二类型邮件的邮件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源存储有多份邮件内容,每份邮件内容对应一个邮件模板编号;所述第二数据源存储有与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中,所述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还包括:若所述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和第二类型邮件,例如营销邮件和账单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获取与第一类型邮件的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根据所述邮件内容和第一类型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类型邮件的邮件体。从第一数据源获取与第二类型邮件的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并从第二数据源获取与所述第二类型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邮件内容和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二类型邮件的邮件体。
其中,若所述待读邮件包含第一类型邮件和第二类型邮件,上述获取第一类型邮件的邮件体的过程,与获取第二类型邮件的邮件体的过程,两者之间没有特定的先后顺序之分,即两者可以分别独立执行。
上述生成邮件体的各个实施例,通过判断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或第二类型邮件,再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生成与所述待读邮件对应的邮件体,即根据不同的邮件类型生成不同的邮件体,灵活处理待读邮件,避免相似邮件或未读邮件的存储造成大量的存储空间浪费,进一步达到节省邮件系统大量的存储空间的技术效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邮件标识信息除了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之外,还包括邮件类型信息。所述邮件类型信息包括第一类型信息和第二类型信息,所述第一类型信息对应第一类型邮件,例如营销邮件;第二类型信息对应第二类型邮件,例如账单邮件。上述步骤S102中,所述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之后,还包括:得到所述待读邮件的邮件类型信息,根据所述邮件类型信息确定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或第二类型邮件。上述实施例,根据邮件类型信息确定待读邮件的类型,为后续根据待读邮件的类型生成对应的邮件体提供了依据,进一步节省了邮件系统的存储空间。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邮件标识信息还包括待读邮件的IP地址和时间戳。
进一步地,所述邮件标识信息的格式为:按待读邮件的来源IP地址、时间戳、邮件模板编号和客户端账号信息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组成的字符串。例如,200.10.64.10.28.15077998176812947.1709ha282_18903799598@189.cn。
具体地,上述步骤S102中,所述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还包括: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例如MESSAGEID对应的字符串解析成各段字符,从各段字符中,分别获取与所述待读邮件对应的IP地址、时间戳、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例如,字符串为200.10.64.10.28.15077998176812947.1709ha282_18903799598@189.cn,在解析后的各字符段中,200.10.64.10.28.15077998176812947是来源IP地址,1709是时间戳,282是邮件模板编号,18903799598是客户端账号信息。上述实施例,通过解析邮件标识信息,主要获取所述待读邮件对应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为后续根据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提供了依据,进一步增强了生成对应的邮件体的准确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建立第一数据源,用于存储与各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比如营销邮件的邮件内容、账单邮件的邮件内容;建立第二数据源,用于存储与各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比如账单邮件的账单数据。上述实施例,通过建立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分别用于存储与各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与各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有利于直接根据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达到较高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对于第一数据源,在一定时间之后,比如,1个月,重新获取互联网上的营销邮件的邮件内容或账单邮件的邮件内容,对于同一邮件模板编号,采用重新获取的营销邮件的邮件内容或账单邮件的邮件内容,覆盖各邮件模板编号原来对应的营销邮件的邮件内容或账单邮件的邮件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更新第一数据源。同理,对于第二数据源,在一定时间之后,比如,1个月,重新获取各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比如账单数据,对于同一客户端账号信息,采用重新获取的各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覆盖各客户端账号信息原来的用户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更新第二数据源。上述实施例,通过在设定时间内,及时更新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可以提高生成对应的邮件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避免不能及时读取最新的邮件。
图2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
步骤S202,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并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邮件协管系统;其中,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中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在本步骤中,邮件标识信息与邮件编号一一对应,即通过邮件读取请求中的邮件编号,可以获取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2中,所述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解析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编号;根据所述邮件编号,查询预设的邮件索引列表,确定与所述邮件编号对应的邮件标识信息;所述预设的邮件索引列表存储有与所述邮件编号一一对应的邮件标识信息。上述实施例,通过邮件读取请求中的邮件编号,可以快速获取与所述邮件编号对应的邮件标识信息。
步骤S203,在所述数据协管系统根据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后,接收数据协管系统发送的所述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其中,数据协管系统包括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分别用于存储与各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与各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可以根据邮件模板编号和客户端账号信息,查找相应的数据源,从而生成与待读邮件对应的邮件体。
以上各个实施例,从邮件系统服务的角度出发,通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并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邮件协管系统;在所述数据协管系统根据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后,接收所述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客户端。在需要读取邮件的时候,才通过数据协管系统,根据邮件标识信息创建邮件体,并将邮件体发送给客户端,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保证邮件系统的稳定性。
图3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邮件系统服务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并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数据协管系统。其中,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步骤S302,数据协管系统接收所述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
步骤S303,数据协管系统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具体地,数据协管系统将所述邮件体发送给所述邮件系统服务,以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对应的客户端。
上述实施例,邮件系统服务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并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数据协管系统。数据协管系统接收所述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数据协管系统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在需要读取邮件的时候,数据协管系统才根据邮件标识信息创建邮件体,并将邮件体通过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给客户端,避免相似邮件和未读邮件的存储造成的空间浪费,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保证邮件系统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基于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方法相同的思想,本发明还提供邮件投递装置,该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邮件投递方法。为了便于说明,邮件投递装置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示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4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为邮件系统服务接收到邮件读取请求后,根据邮件读取请求确定的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邮件生成模块420,用于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
邮件发送模块430,用于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对于信息接收模块410,所述待读邮件包括第一类型邮件和第二类型邮件中任意一种。对于邮件生成模块420,还可以用于:若所述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获取与所述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根据所述邮件内容和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类型邮件的邮件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源存储有多份邮件内容,每份邮件内容对应一个邮件模板编号。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对于邮件生成模块420,还可以用于:若所述待读邮件为第二类型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获取与所述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并从第二数据源获取与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邮件内容和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二类型邮件的邮件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源存储有多份邮件内容,每份邮件内容对应一个邮件模板编号;所述第二数据源存储有与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对于信息接收模块410,所述邮件标识信息还包括邮件类型信息。对于邮件生成模块420,还可以用于:得到所述待读邮件的邮件类型信息,根据所述邮件类型信息确定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或第二类型邮件。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对于信息接收模块410,所述邮件标识信息还包括待读邮件的来源IP地址和时间戳。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邮件投递系统,还包括:第一数据源模块,用于存储与各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第二数据源模块,用于存储与各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
以上各个实施例,通过信息接收模块410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经过邮件生成模块420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通过邮件发送模块430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在需要读取邮件的时候,才根据邮件标识信息创建邮件体,并将邮件体发送给客户端,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节约邮件系统资源,保证邮件系统的稳定性。
图5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服务器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邮件投递服务器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510,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
信息发送模块520,用于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邮件协管系统;其中,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中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邮件投递模块530,用于在所述数据协管系统根据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后,接收数据协管系统发送的所述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信息发送模块520,还可以用于:解析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编号;根据所述邮件编号,查询预设的邮件索引列表,确定与所述邮件编号对应的邮件标识信息;所述预设的邮件索引列表存储有与所述邮件编号一一对应的邮件标识信息。上述实施例,通过邮件读取请求中的邮件编号,可以快速获取与所述邮件编号对应的邮件标识信息。
上述各个实施例,通过请求接收模块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信息发送模块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并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邮件协管系统;邮件投递模块在所述数据协管系统根据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后,接收所述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客户端。在需要读取邮件的时候,才通过数据协管系统根据邮件标识信息创建邮件体,并将邮件体发送给客户端,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保证邮件系统的稳定性。
图6为一实施例的邮件投递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邮件投递系统620包括邮件系统服务630和数据协管系统640;所述邮件系统服务630包括邮件索引管理模块631和邮件体管理模块632;所述数据协管系统640包括第一数据源641和第二数据源642。所述邮件系统服务630用于接收客户端610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查询邮件管理索引模块631,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并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邮件协管系统640。其中,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所述数据协管系统640接收所述邮件系统服务630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所述数据协管系统640还用于将所述邮件体发送给所述邮件系统服务630,暂存在邮件体管理模块632中,并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630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对应的客户端610。上述实施例,在需要读取邮件的时候,才根据邮件标识信息创建邮件体,并将邮件体发送给客户端,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节约邮件系统资源,保证邮件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用户端630通过各种邮件协议发送、接收和读取邮件,所述邮件协议包括WEBMAIL(电子邮件服务协议)、POP3(邮局第三版本协议)、IMAP(邮件访问协议)。所述待读邮件包括第一类型邮件和第二类型邮件中任意一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邮件系统服务630可以用于:解析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编号;根据所述邮件编号,查询邮件索引管理模块631中预设的邮件索引列表,确定与所述邮件编号对应的邮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的邮件索引列表存储有多个与所述邮件编号一一对应的邮件标识信息。上述实施例,通过邮件读取请求中的邮件编号,可以快速获取与所述邮件编号对应的邮件标识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协管系统640可以用于:若所述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例如营销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641获取与所述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根据所述邮件内容和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类型邮件的邮件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源641存储有多份邮件内容,每份邮件内容对应一个邮件模板编号。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协管系统640还可以用于:若所述待读邮件为第二类型邮件,例如账单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641获取与所述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并从第二数据源642获取与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邮件内容和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二类型邮件的邮件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源641存储有多份邮件内容,每份邮件内容对应一个邮件模板编号;所述第二数据源642存储有多个与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
上述生成邮件体的各个实施例,通过判断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或第二类型邮件,再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生成与所述待读邮件对应的邮件体,即根据不同的邮件类型生成不同的邮件体,灵活处理待读邮件,避免相似邮件或未读邮件的存储造成大量的存储空间浪费,进一步达到节省邮件系统大量的存储空间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数据协管系统640还可以用于:将生成的邮件体发送给所述邮件系统服务630,并暂存在所述邮件系统服务630中的邮件体管理模块632中,再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630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对应的客户端610。在需要读取邮件的时候,才根据邮件标识信息创建邮件体,可以节省邮件系统的存储空间。
上述各个实施例,在需要读取邮件的时候,才根据邮件标识信息创建邮件体,并将邮件体发送给客户端,避免相似邮件和未读邮件的存储造成的存储空间浪费,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节约邮件系统资源,保证邮件系统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的邮件投递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前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上述示例的邮件投递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程序模块的逻辑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出于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所述邮件投递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执行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据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邮件投递方法。
此外,所述存储介质还可设置于一种计算机设备中,所述计算机设备中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时,能够实现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据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邮件投递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可以理解,其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于区分对象,但这些对象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邮件投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所述邮件标识信息是邮件系统服务在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邮件读取请求后根据邮件读取请求确定的;其中,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
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投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读邮件包括第一类型邮件和第二类型邮件中任意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包括:
若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获取与所述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根据所述邮件内容和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第一类型邮件的邮件体;
和/或,
若所述待读邮件为第二类型邮件,则从第一数据源获取与所述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并从第二数据源获取与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邮件内容和客户端账号信息生成所述第二类型邮件的邮件体;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源存储有多份邮件内容,每份邮件内容对应一个邮件模板编号,所述第二数据源存储有与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邮件投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中还包括邮件类型信息;
所述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之后,还包括:
得到所述待读邮件的邮件类型信息,根据所述邮件类型信息确定待读邮件为第一类型邮件或第二类型邮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邮件投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标识信息还包括待读邮件的来源IP地址和时间戳。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邮件投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
建立第一数据源,用于存储与各邮件模板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
建立第二数据源,用于存储与各客户端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数据。
6.一种邮件投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
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邮件协管系统;其中,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中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在所述数据协管系统根据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后,接收数据协管系统发送的所述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7.一种邮件投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邮件系统服务发送的邮件标识信息;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为邮件系统服务接收到邮件读取请求后,根据邮件读取请求确定的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邮件生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得到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和邮件模板编号,根据所述客户端账号信息和所述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
邮件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邮件体通过所述邮件系统服务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8.一种邮件投递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读取请求;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编号;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邮件读取请求得到待读邮件的邮件标识信息;将所述邮件标识信息发送至邮件协管系统;其中,所述邮件标识信息中包括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
邮件投递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协管系统根据待读邮件的客户端账号信息以及邮件模板编号生成对应的邮件体后,接收数据协管系统发送的所述邮件体,将所述邮件体投递给所述客户端。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邮件投递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邮件投递方法的步骤。
CN201711251004.7A 2017-12-01 2017-12-01 邮件投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ctive CN107733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1004.7A CN107733790B (zh) 2017-12-01 2017-12-01 邮件投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1004.7A CN107733790B (zh) 2017-12-01 2017-12-01 邮件投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790A true CN107733790A (zh) 2018-02-23
CN107733790B CN107733790B (zh) 2020-07-14

Family

ID=6122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51004.7A Active CN107733790B (zh) 2017-12-01 2017-12-01 邮件投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37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7379A (zh) * 2018-12-21 2019-07-05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邮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0444A (zh) * 2022-03-18 2022-05-1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邮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628A (zh) * 2007-01-11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获取邮件消息的方法、系统以及邮件代理服务器
CN101030950A (zh) * 2006-04-29 2007-09-05 李云叶 录像电子邮件系统方法
WO2013097325A1 (zh) * 2011-12-29 2013-07-04 盈世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邮件附件的预览方法及邮件系统
US8516058B2 (en) * 2007-11-02 2013-08-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tagging in email
CN106708491A (zh) * 2015-11-17 2017-05-24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Html格式邮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950A (zh) * 2006-04-29 2007-09-05 李云叶 录像电子邮件系统方法
CN101026628A (zh) * 2007-01-11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获取邮件消息的方法、系统以及邮件代理服务器
US8516058B2 (en) * 2007-11-02 2013-08-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tagging in email
WO2013097325A1 (zh) * 2011-12-29 2013-07-04 盈世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邮件附件的预览方法及邮件系统
CN106708491A (zh) * 2015-11-17 2017-05-24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Html格式邮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7379A (zh) * 2018-12-21 2019-07-05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邮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0444A (zh) * 2022-03-18 2022-05-1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邮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00444B (zh) * 2022-03-18 2024-02-2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邮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790B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97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electronic and physical mail categorization and targeted delivery
US9262110B2 (en) Using a generic email address of a server and a sender email address to determine a destination printer for print data
US85046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tagging and distribution through email
US20150100651A1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a listing of e-mail messages
US20090094668A1 (en) Email privacy system and method
US2013002452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ommercial Emails
CN102622592A (zh)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名片识别方法
CN103491170B (zh) 电子邮件到达消息提醒的方法及系统
US200501775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lying with anti-spam rules, laws, and regulations
US200601905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istered and Authenticated Electronic Messages
WO2013149290A1 (en) An electronic message management system
AU2013223989B2 (en) Method for the certification of electronic mail delivery
CN107733790A (zh) 邮件投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EP2513806A2 (en) Electronic mail server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address lists
US8626843B2 (en) Mass-communication templates for communication-scenarios
WO2019236330A1 (en) Contact relevance data provisioning in email systems
CN104077363B (zh) 邮件服务器及其进行邮件全文搜索的方法
CN105847131B (zh) 邮件发送方法和系统、邮件发送服务器、邮件接收服务器
US8224771B2 (en) Resource sharing for document production
US20180239766A1 (en) Providing context-specific content relating to a displayed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im) message for display in a user interface of a pim application
US20150113071A1 (en) Symbolic variables within email addresses
US200901578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ding emails
CN107733789B (zh) 邮件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218162A (zh) 邮件投递方法及装置
US20100100595A1 (en) Selective publication of e-mail account access frequen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6

Address after: Room 1423, No. 1256 and 1258, Wanrong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40

Patentee after: Tianyi Digital Lif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 / F and 2 / F, East Garden, Huatian International Plaza, 211 Longkou Middle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0

Patentee before: Century Dragon Information Network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