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3086A - 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3086A
CN107733086A CN201711024192.XA CN201711024192A CN107733086A CN 107733086 A CN107733086 A CN 107733086A CN 201711024192 A CN201711024192 A CN 201711024192A CN 107733086 A CN107733086 A CN 107733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ngth
supply node
value
association
taiwa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41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3086B (zh
Inventor
崔涛
吴金明
董银锋
雍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Link Reach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Link Reach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Link Reach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Link Reach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241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3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3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3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13/000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通信组网时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载波信标场强值;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所述方法人力资源消耗小,执行过程简单,能够对供电网中各台区进行精准定位,使电力部门便捷地对供电台区进行管理,提高居民的用电体验。

Description

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供电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电网的应用愈发广泛,对供电网中各供电台区的定位技术也愈发重要。电力部门需要通过对供电网中各台区进行精准定位的方式,获取到各台区的供电范围,以实现对供电网的供电能力的管理及调整。
但就目前而言,业界主流通常采用人工测量定位的方式对各台区中的供电节点的位置与数目进行人工记录,从而将各台区对应的供电范围进行定位。这种方法人力资源消耗大,过程执行繁琐,出错率大,使得供电网相序平衡、电网负荷分析与控制管理等管理功能无法正常实现,严重影响居民的用电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所述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人力资源消耗小,执行过程简单,能够对供电网中各台区进行精准定位,使电力部门能够便捷地对供电网各供电台区的供电能力进行管理,提高居民的用电体验。
就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而言,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供电网管理中心,所述供电网包括多个台区,每个台区包括信源节点及多个供电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通信组网时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载波信标场强值,其中所述台区信号场强值为各供电节点接收所述信源节点广播发送的台区信号时的场强值,所述载波信标场强值为各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载波组网信标时的场强值;
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
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
就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而言,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供电网管理中心,所述供电网包括多个台区,每个台区包括信源节点及多个供电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场强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信组网时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载波信标场强值,其中所述台区信号场强值为各供电节点接收所述信源节点广播发送的台区信号时的场强值,所述载波信标场强值为各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载波组网信标时的场强值;
关联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阈值获取模块,用于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
台区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人力资源消耗小,执行过程简单,能够对供电网中各台区进行精准定位,使电力部门能够便捷地对供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管理,提高居民的用电体验。具体地,所述方法通过获取通信组网时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载波信标场强值后,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并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然后将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从而完成对所述供电网中各台区的精准定位,使电力部门能够便捷地对供电网的各供电台区的供电能力进行管理,提高居民的用电体验。其中,所述台区信号场强值为各供电节点接收所述信源节点广播发送的台区信号时的场强值,所述载波信标场强值为各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载波组网信标时的场强值。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220包括的子步骤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步骤S240包括的子步骤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的一种方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的另一种方框示意图。
图标:100-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110-场强获取模块;120-关联计算模块;130-阈值获取模块;140-台区定位模块;150-阈值配置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何提供一种人力资源消耗小,执行过程简单,能够对供电网中各台区进行精准定位,使电力部门能够便捷地对供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管理,提高居民的用电体验的台区定位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应用于供电网管理中心,所述供电网包括多个台区,每个台区包括对应的信源节点及多个供电节点,所述方法能够通过对所述供电网中各供电节点的归属进行定位的方式,实现对各台区进行精准定位,从而使电力部门能够便捷地对整个供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管理,提高居民的用电体验。其中,所述供电网管理中心用于对供电网的各供电台区的供电能力进行管理,所述供电网管理中心可以是所述供电网中的网络中心节点,也可以是所述供电网的管理基站。下面对图1所示的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的具体流程和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获取通信组网时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载波信标场强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台区信号场强值为各供电节点接收到由信源节点广播发送的台区信号时的场强值,其中每个供电节点根据接收到的信源节点所属台区的不同,可以存在不同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即一个供电节点处存在不同台区信号场强值时,可以表征该节点具有接收到的对应台区的台区信号的能力,而对应的场强值大小可以表征该能力的信号强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波信标场强值为各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载波组网信标时的场强值,其中所述载波组网信标由各台区的信源节点进行始发,并由接收到所述载波组网信标的供电节点转发给其他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网管理中心可通过对所述供电网进行通信组网时的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载波信标场强值进行分析处理的方式,对供电网中各供电节点的归属情况进行定位,从而完成对各台区的精准定位。
步骤S220,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关联强度值可以表征所述供电网中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性,所述其他节点包括其他供电节点及其他信源节点。所述供电网管理中心可通过对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进行分析处理的方式,得到对应的关联强度值。
请参照图2,是图1中步骤S220包括的子步骤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0可以包括子步骤S221、子步骤S222及子步骤S223。其中,所述子步骤S221、子步骤S222及子步骤S223如下所示:
子步骤S221,获取所述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场强关系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场强关系状况可以表征一个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转发载波组网信标的情况,所述供电网管理中心可通过对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载波信标场强值进行识别的方式,判断所述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场强关系状况。
子步骤S222,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无场强或单向场强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为零。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无场强,即所述供电节点并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载波组网信标,或未向其他节点发送载波组网信标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并无关联,则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为零;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单向场强,即所述供电节点仅接收来自于其他节点的载波组网信标,或仅向其他节点发送载波组网信标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并无关联,则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为零。
子步骤S223,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双向场强时,选取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之间的均值,作为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双向场强,即所述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相互转发载波组网信标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存在关联,则取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来自于对应节点的载波组网信标时的载波信标场强值,与所述对应节点接收到来自于所述供电节点的载波组网信标时的载波信标场强值之间的均值,作为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步骤S230,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网管理中心可通过对各供电节点接收到台区信号时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的方式,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然后根据判断结果获取到与所述判断结果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其中所述关联强度阈值为所述供电网管理中心基于整个供电网中各供电节点在以往情况时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对应的载波信标场强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其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关联强度阈值包括第一关联阈值、第二关联阈值及第三关联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关联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关联阈值,所述第三关联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关联阈值。则所述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的步骤包括:
对各供电节点接收到台区信号时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供电节点在当前台区中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及在其他台区中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未接收到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二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及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大于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和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当大于则将所述第一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反之则将所述第三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大于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三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为所述供电节点在接收到当前台区的信源节点发送的台区信号时的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可以表征所述供电节点对当前台区信号的接收能力;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为所述供电节点在接收到其他台区的信源节点发送的台区信号时的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可以表征所述供电节点对其他台区信号的接收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关联阈值、第二关联阈值及第三关联阈值可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设置。
步骤S240,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
请参照图3,是图1中步骤S240包括的子步骤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40中的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的步骤可以包括子步骤S241、子步骤S242及子步骤S243。其中,所述子步骤S241、子步骤S242及子步骤S243如下所示:
子步骤S241,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大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归属于当前台区。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供电节点仅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时,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第一关联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供电节点未接收到台区信号时,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第二关联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和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且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二信号强度值时,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第一关联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和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且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信号强度值时,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第三关联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供电节点仅接收到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时,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第三关联阈值进行比较。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大于对应的关联阈值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归属于当前台区。
子步骤S242,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小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时,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归属于当前台区的其他供电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小于对应的关联阈值时,所述供电网通过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归属于当前台区的其他供电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对应的关联阈值进行比较的方式,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属于当前台区。其中所述归属于当前台区的其他供电节点的数目为至少两个。
子步骤S243,若大于则判定所述供电节点归属于当前台区。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归属于当前台区的其他供电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大于对应的关联阈值时,则可判定所述供电节点归属于当前台区。
请参照图4,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9,根据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接收情况预先配置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网管理中心可根据各供电节点对其他信源节点发送的台区信号的接收情况,对不同接收情况下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进行配置,即对所述第一关联阈值、所述第二关联阈值及所述第三关联阈值进行配置。
请参照图5,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100的一种方框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100应用于所述供电网管理中心,所述供电网包括多个台区,每个台区包括对应的信源节点及多个供电节点,所述方法能够通过对所述供电网中各供电节点的归属进行定位的方式,实现对各台区进行精准定位,从而使电力部门能够便捷地对整个供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管理,提高居民的用电体验。具体地,所述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100包括场强获取模块110、关联计算模块120、阈值获取模块130及台区定位模块140。
所述场强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通信组网时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载波信标场强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台区信号场强值为各供电节点接收到由信源节点广播发送的台区信号时的场强值,所述载波信标场强值为各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载波组网信标时的场强值。
所述关联计算模块120,用于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关联计算模块120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的方式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场强关系状况;
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无场强或单向场强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为零;
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双向场强时,选取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之间的均值,作为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所述阈值获取模块130,用于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关联强度阈值包括第一关联阈值、第二关联阈值及第三关联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关联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关联阈值,所述第三关联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关联阈值。所述阈值获取模块130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的方式包括:
对各供电节点接收到台区信号时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供电节点在当前台区中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及在其他台区中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未接收到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二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及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大于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和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当大于则将所述第一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反之则将所述第三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大于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三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所述台区定位模块140,用于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台区定位模块140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的方式包括:
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大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归属于当前台区;
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小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时,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归属于当前台区的其他供电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其他供电节点的数目为至少两个;
若大于则判定所述供电节点归属于当前台区。
请参照图6,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100的另一种方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阈值配置模块150。
所述阈值配置模块150,用于根据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接收情况预先配置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阈值配置模块150可根据各供电节点对其他信源节点发送的台区信号的接收情况,对不同接收情况下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进行配置,即对所述第一关联阈值、所述第二关联阈值及所述第三关联阈值进行配置。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中,所述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人力资源消耗小,执行过程简单,能够对供电网中各台区进行精准定位,使电力部门能够便捷地对供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管理,提高居民的用电体验。具体地,所述方法通过获取通信组网时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载波信标场强值后,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并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然后将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从而完成对所述供电网中各台区的精准定位,使电力部门能够便捷地对供电网各供电台区的供电能力进行管理,提高居民的用电体验。其中,所述台区信号场强值为各供电节点接收所述信源节点广播发送的台区信号时的场强值,所述载波信标场强值为各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载波组网信标时的场强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应用于供电网管理中心,所述供电网包括多个台区,每个台区包括信源节点及多个供电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通信组网时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载波信标场强值,其中所述台区信号场强值为各供电节点接收所述信源节点广播发送的台区信号时的场强值,所述载波信标场强值为各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载波组网信标时的场强值;
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
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大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归属于当前台区;
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小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时,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归属于当前台区的其他供电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其他供电节点的数目为至少两个;
若大于则判定所述供电节点归属于当前台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包括第一关联阈值、第二关联阈值及第三关联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关联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关联阈值,所述第三关联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关联阈值,所述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的步骤包括:
对各供电节点接收到台区信号时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供电节点在当前台区中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及在其他台区中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未接收到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二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及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大于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和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当大于则将所述第一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反之则将所述第三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大于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三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场强关系状况;
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无场强或单向场强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为零;
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双向场强时,选取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之间的均值,作为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接收情况预先配置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
6.一种供电网台区定位装置,应用于供电网管理中心,所述供电网包括多个台区,每个台区包括信源节点及多个供电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场强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信组网时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及载波信标场强值,其中所述台区信号场强值为各供电节点接收所述信源节点广播发送的台区信号时的场强值,所述载波信标场强值为各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载波组网信标时的场强值;
关联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阈值获取模块,用于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
台区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区定位模块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电节点进行台区定位的方式包括:
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大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归属于当前台区;
若所述供电节点与当前台区中的信源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小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时,将所述供电节点与归属于当前台区的其他供电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其他供电节点的数目为至少两个;
若大于则判定所述供电节点归属于当前台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强度阈值包括第一关联阈值、第二关联阈值及第三关联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关联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关联阈值,所述第三关联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关联阈值,所述阈值获取模块对各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分析,判断所述供电节点是否接收到当前台区和/或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的方式包括:
对各供电节点接收到台区信号时的台区信号场强值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供电节点在当前台区中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及在其他台区中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未接收到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二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及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大于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当前台区的台区信号和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当大于则将所述第一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反之则将所述第三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等于零,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大于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接收到其他台区的台区信号,则将所述第三关联阈值作为所述关联强度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计算模块根据各供电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得到各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的方式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场强关系状况;
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无场强或单向场强时,判定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为零;
若所述场强关系状况为双向场强时,选取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的载波信标场强值之间的均值,作为所述供电节点与对应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阈值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供电节点的台区信号接收情况预先配置对应的关联强度阈值。
CN201711024192.XA 2017-10-27 2017-10-27 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33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4192.XA CN107733086B (zh) 2017-10-27 2017-10-27 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4192.XA CN107733086B (zh) 2017-10-27 2017-10-27 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086A true CN107733086A (zh) 2018-02-23
CN107733086B CN107733086B (zh) 2019-11-19

Family

ID=61203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4192.XA Active CN107733086B (zh) 2017-10-27 2017-10-27 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30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3072A (zh) * 2020-08-13 2020-11-17 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9907A (zh) * 2013-11-29 2015-05-27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异构网络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4735741A (zh) * 2015-01-28 2015-06-24 合肥天海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配用电安全无线传感网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9907A (zh) * 2013-11-29 2015-05-27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异构网络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4735741A (zh) * 2015-01-28 2015-06-24 合肥天海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配用电安全无线传感网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3072A (zh) * 2020-08-13 2020-11-17 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53072B (zh) * 2020-08-13 2021-09-17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086B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0634B (zh) 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82808B (zh) 一种资产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9034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cross-cell coverage
CN102685673B (zh) 一种线缆系统
CN102868990B (zh) 邻区关系配置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548095A (zh) 一种长期演进和5g紧耦合下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49454A (zh) 定位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定位服务器
CN103298012A (zh) 一种ap故障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3687001B (zh) 一种进行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WO2010105513A1 (zh) 一种检测馈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27526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
Butt et al. ML-assisted UE position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5G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CN106455049A (zh)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113216A (zh) 物联网设备故障远程修复系统
CN107733086A (zh) 供电网台区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304153B (zh) 一种确定室内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16321206A (zh) 基站开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03484A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精确定位算法
CN111278066B (zh) 邻区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7134B (zh) 一种干扰测量上报的方法和设备
CN105264960A (zh) 能力匹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30275A (zh) 通讯模块、测控终端及数据交换方法
CN107333279A (zh) 最小化路测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系统
CN110493793A (zh) 基于容量lte规划新建站的方法及系统
CN110346754A (zh) 一种定位时刻获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rd Floor, Building 6, Guangqian Industrial Zone, Longzhu 3rd Road, Longzhu 3rd Road, Longguang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RIEND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6th floor, building 17, Guangqian Industrial Zone,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RIEND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