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2660A - 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2660A
CN107732660A CN201710735926.9A CN201710735926A CN107732660A CN 107732660 A CN107732660 A CN 107732660A CN 201710735926 A CN201710735926 A CN 201710735926A CN 107732660 A CN107732660 A CN 107732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extinguishing
protection device
lightning protection
shirt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359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硕
黄上师
闫珅
夏志坚
闫仁宝
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7359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2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2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266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42Means for obtaining improved distribution of voltage; Protection against arc discharges
    • H01B17/46Means for providing an external arc-discharge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42Means for obtaining improved distribution of voltage; Protection against arc discharges
    • H01B17/48Means for obtaining improved distribution of voltage; Protection against arc discharges over chains or other serially-arranged ins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00Details of spark gaps
    • H01T1/02Means for extinguishing ar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00Details of spark gaps
    • H01T1/02Means for extinguishing arc
    • H01T1/0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arc u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T1/1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arc u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with extinguishing fluid evolved from solid material by heat of ar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器主体和引弧电极,防雷器主体外表面设有裙边;其中:裙边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Ⅱ沿圆周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Ⅱ;裙边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Ⅱ的首端与裙边上方并且最靠近裙边的防雷器主体内的灭弧管Ⅰ的末端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Ⅱ的末端与裙边下方并且最靠近裙边的防雷器主体内的灭弧管Ⅰ的首端电气连接;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Ⅱ相连接;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Ⅱ,气流喷出通道Ⅱ延伸至裙边的外表面,即裙边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Ⅱ。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灭弧能力更强,工作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雷电是影响输电线安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占据线路故障跳闸的首位,是大气活动的自然过程,迄今还不可控制。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常发事故进行分析,寻找雷击规律,加强防范。如处于高山峻岭或峰顶的杆塔、处于水塘或水库附近的输电线路、跨越山岭或江河湖泊的杆塔和安装在接地电阻高的杆塔和岩石塔基及输电线等都是易遭雷击破坏重点。
雷电打击会给电力设施带来不同形式的损伤和破坏,雷云放电在电力系统中会引起雷击过电压,架空线路中常见的过电压有雷击在架空线附近通过电磁感应在输电线上的过电压和雷电直接击打在导线上产生的过电压。雷击造成过电压,可能对绝缘子、输电线造成损伤;雷击引起绝缘子闪络放电,会对瓷质表面造成烧伤脱落或对玻璃绝缘子造成网状裂纹,使绝缘强度大幅降低;雷电击打在输电线或避雷线上,可能会引起断股甚至断裂,使输电工作无法进行。
输电线路防雷一直都是电力部门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雷电故障仍然是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续流,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线路事故。对此电力部门一般采用在输电线路加装线路防雷器来实现保护。
电弧是高温高导电率的游离气体, 将电弧进行消灭,简称灭弧。灭弧有多种方法,大多是使用某种气体或者液体来承担主要灭弧工作。
防雷器是一种能释放雷电或兼能释放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能量,保护电工设备免受瞬时过电压危害,又能截断续流,避免引起系统接地短路的电器装置。
如专利号为201510069935公开了一种可计数截弧防雷器,包括防雷器主体和引弧电极;引弧电极固定安装在防雷器主体的一端,防雷器主体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金具固定安装在横担上;防雷器主体设有由若干段灭弧通道组成并且呈Z形循环排布的灭弧路径;在两两相邻的灭弧通道的连接处设有铜块,并且每一段灭弧通道均放置有两个灭弧管,在这两个灭弧管之间设有一导弧球;所述灭弧路径的第一段灭弧通道入口处的灭弧管通过带螺纹的导弧棒与引弧电极相连接,最后一段灭弧通道出口处的灭弧管通过导线与连接金具相连接;在最后一段灭弧通道出口处设有一计数器。该防雷器采用了纵吹电弧的方式进行灭弧。
以上的专利虽然对防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仍然一些不足,只有纵吹灭弧方式,当电弧较强时,电弧不易吹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灭弧能力更强、工作稳定可靠的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器主体和引弧电极,所述的引弧电极固定安装在防雷器主体的一端,防雷器主体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金具固定安装在横担上或绝缘子串的一端;所述的防雷器主体外表面设有裙边;其中:所述的防雷器主体的内部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Ⅰ自上而下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Ⅰ;所述的裙边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Ⅱ沿圆周呈锯齿状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Ⅱ;根据最靠近引弧电极的灭弧管是防雷器主体内的灭弧管还是裙边内的灭弧管,可以有以下两种连接方式(即在本发明中灭弧管的连接遵循自上而下依次顺序连接方式),a.当在最上层的裙边上方的防雷器主体上仍然设有灭弧管时,所述的防雷器主体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Ⅰ的首端与引弧电极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Ⅰ的末端与连接金具电气连接;所述的裙边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Ⅱ的首端与裙边上方并且最靠近裙边的防雷器主体内的灭弧管Ⅰ的末端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Ⅱ的末端与裙边下方并且最靠近裙边的防雷器主体内的灭弧管Ⅰ的首端电气连接;b. 当在最上层的裙边上方的防雷器主体上不设置灭弧管时,最上层的裙边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Ⅱ的首端与引弧电极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Ⅱ的末端与裙边下方并且最靠近裙边的防雷器主体内的灭弧管Ⅰ的首端电气连接;所述的防雷器主体内的最后一个灭弧管Ⅰ的末端与连接金具电气连接;其余的灭弧管Ⅰ、灭弧管Ⅱ(也就是除了以上描述涉及的需要与不同的器件连接之外)的连接方式分别为: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Ⅰ相连接,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Ⅱ相连接;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Ⅰ,气流喷出通道Ⅰ延伸至防雷器主体的外表面,即防雷器主体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Ⅰ;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Ⅱ,气流喷出通道Ⅱ延伸至裙边的外表面,即裙边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Ⅱ。
本发明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不仅在防雷器主体上设有灭弧管,使其具备基础灭弧功能,还在防雷器主体外表面的裙边内设置了灭弧管,且由于裙边直径较大,灭弧管又是沿圆周布置,这样在同样空间内能容纳更多数量的灭弧管,充分利用了防雷装置的物理空间,并且极大地提升了防雷装置的灭弧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灭弧路径Ⅰ中的灭弧管Ⅰ呈螺旋状或者呈Z形循环排布。采用螺旋状或者Z形排布灭弧管Ⅰ,可以让防雷器主体外面的气流喷出口Ⅰ不会靠的太近,有效避免电弧直接在防雷器主体外面直接闪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灭弧管Ⅰ和灭弧管Ⅱ均采用一字直通型灭弧管,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内部设有一个导弧球和两个压缩冷壁管;所述的导弧球安放在两个压缩冷壁管之间;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两个端口处还分别设有导弧环。
所述的连接件Ⅰ和连接件Ⅱ分别采用铜片或者电线或者三通管,或者铜片、电线、三通管中两两结合使用,或者铜片、电线、三通管均有使用。
当连接件Ⅰ采用三通管时,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弧电极;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与灭弧管Ⅰ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为圆柱,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为圆环状,直接与灭弧管Ⅰ的端部接触连接。在三通管的内部,两个导弧电极之间设有空气间隙,并且空气间隙长度恰好是三通管的径向管的直径。
当连接件Ⅱ采用三通管时,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弧电极;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与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为圆柱,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为圆环状,直接与灭弧管Ⅱ的端部接触连接。在三通管的内部,两个导弧电极之间设有空气间隙,并且空气间隙长度恰好是三通管的径向管的直径。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当灭弧管Ⅰ两两之间或者灭弧管Ⅱ两两之间采用三通管连接时,它们采用的连接结构方式一样;因此,发明人对上述中的三通管、导弧电极等零部件的名称进行区别对待。使用三通管进行连接,可以增加多个出口断点,实现了纵吹横吹灭弧方式相互配合,使电弧更容易熄灭且不复燃。
在本发明中,以上所述的防雷器主体的底部内置有螺母Ⅰ;所述的连接金具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并且采用外置螺母压紧固定片与防雷器主体内部的螺母Ⅰ进行螺纹连接。在螺母之间放置固定片,可以保证防雷器动作时,电弧行走路径为螺母外表面,而不是内部螺牙,防止内部螺牙损坏导致防雷器掉落。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可以保证防雷器的稳固连接,即使在台风等恶劣自然灾害天气下依然不会旋转或错位。防雷器主体采用憎水性材料制成。同时,防雷器主体的外部形状可以做成绝缘子形状。憎水性材质的防雷器主体使得防雷器内部的每一个通道出入口即使有水等介质进入,依然可以可靠动作。
在本发明中,引弧电极为石墨电极或金属电极;导弧电极为铜质电极;压缩冷壁管为细陶瓷管;导弧球为石墨小球或铜质小球;导弧环为石墨环或金属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第一阶段(压缩温升效应)
当发生雷击时,电弧会被引弧电极吸引进入灭弧路径,一方面,灭弧路径会将电弧拉长,另一方面,灭弧管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电弧在极短时间内与灭弧管的冷通道内壁形成大面积接触,弧柱外围立即冷却,弧柱半径减小。弧柱半径的减少既会吸入管道外的大量气体又会使自身电阻增大,进而导致弧柱中心温度急剧上升。
第二阶段(温升定向爆炸灭弧效应)
被吸入的气体由于热传导温度会快速升高,体积将迅速增大,受到管道内壁的压力,径向自膨胀气流发展为轴向自膨胀气流,这种轴向自膨胀气流会将拉长的脆弱电弧从灭弧管的中央向管道两端纵向吹出,在灭弧管的端口处,一部分电弧从极度压缩态发展至自由态,经导弧电极的横向管沿电弧运动方向喷射出管道(纵吹,电弧被纵向拉长、削弱),还有一部分电弧被转化到三通管,在三通管的径向管端口以与电弧垂直的方向喷出(横吹,电弧被横向截断、削弱)。通过在整个灭弧路径的横吹和纵吹,电弧被不断地纵向拉长、横向截断,原本集中在弧柱轴心的能量以喷射的态势向管道外释放和发展,灭弧路径内的电弧能量逐渐减小,最终在灭弧路径末端接地。
第三阶段 (电弧自熄灭效应、线路对地电容抑制电弧重燃原理)
初期电弧存储的能量少,电弧一旦在第二阶段被截断出现微小断口,这一断口会迅速延伸至全间隙,出现电弧开口的雪崩效应,电弧等离子体会迅速湮灭,转化为绝缘状态;
发生断口以后,压缩管道灭弧破坏了雷电弧,电容电压相当于并联在电弧断口,以致工频续流没有通路流过绝缘子,只能通过对地电容放电,而电容电压不能突变,所以电弧的工频电压从开始几乎为零缓慢上升,所以不存在微小断口被工频电压击穿重燃的可能。
本发明的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超强灭弧能力,工作更加稳定可靠。不仅在防雷器主体上设有灭弧管,使其具备基础灭弧功能,还在防雷器主体外表面的裙边内设置了灭弧管,且由于裙边直径较大,灭弧管又是沿圆周布置,这样在同样空间内能容纳更多数量的灭弧管,充分利用了防雷装置的物理空间,并且极大地提升了防雷装置的灭弧能力。
2.全气态通道。其他灭弧原理都需要灭弧材料,有材料损耗;例如,烘烤灭弧通过烘烤产气材料产生气流灭弧,产气材料需要损耗。而本灭弧原理的灭弧能量源是冲击电弧,通过一定的结构,利用冲击电弧自身的能量来灭弧,不需要其他材料,无能量损耗。
3.电弧形态处理。其他灭弧方式的重点都在截断电弧能量,而本方法对电弧进行拉长形变的处理方式是前所未有的,除了本文提到的拉长电弧方式,其他对电弧形态的处理也有达到灭弧效果的可能。通过电弧通道的拐点设计,压缩雷电弧、产生电弧多个纵向和横向的截断粉碎点机制,形成雷电弧先通后断性自灭,有效阻断建弧通道,实现建弧抑制。
4.灭弧与建弧同步。其他灭弧方式大多采用冲击电弧触发,彻底灭弧的时间点在工频续流过零点时,而本灭弧原理的灭弧动作时间与电弧的出现伴随同步性,通过快速性抓住电弧最脆弱期软肋灭弧,在雷电建弧还未稳固的冲击电弧阶段进行灭弧,使工频电流没有通路,灭弧效果好。
5.安全可靠。本发明的防雷间隙装置通过连接金具固定在横担上,而连接金具与防雷器主体之间采用外置螺母压紧固定片与防雷器主体内部的螺母Ⅰ进行螺纹连接,可以保证防雷器动作时,电弧行走路径为螺母外表面,而不是内部螺牙,防止内部螺牙损坏导致防雷器掉落。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可以保证防雷器的稳固连接,即使在台风等恶劣自然灾害天气下依然不会旋转或错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裙边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防雷器主体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防雷器主体,2-裙边,3-气流喷出口Ⅰ,4-气流喷出口Ⅱ,5-引弧电极,6-连接金具,7-灭弧管Ⅱ,8-连接件Ⅱ,9-灭弧管Ⅰ,10-连接件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器主体1和引弧电极5,所述的引弧电极5固定安装在防雷器主体1的一端,防雷器主体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金具6固定安装在横担上或绝缘子串的一端;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外表面设有裙边2;其中: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的内部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Ⅰ9自上而下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Ⅰ;所述的裙边2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Ⅱ7沿圆周呈锯齿状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Ⅱ;
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Ⅰ的首端与引弧电极5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Ⅰ的末端与连接金具6电气连接;所述的裙边2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Ⅱ的首端与裙边2上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末端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Ⅱ的末端与裙边2下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首端电气连接;其余的灭弧管Ⅰ、灭弧管Ⅱ的连接方式分别为: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Ⅰ10相连接,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Ⅱ8相连接;
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Ⅰ,气流喷出通道Ⅰ延伸至防雷器主体1的外表面,即防雷器主体1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Ⅰ3;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Ⅱ,气流喷出通道Ⅱ延伸至裙边2的外表面,即裙边2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Ⅱ4。
所述的灭弧路径Ⅰ中的灭弧管Ⅰ9呈螺旋状排布。
所述的灭弧管Ⅰ9和灭弧管Ⅱ7均采用为一字直通型灭弧管,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内部设有一个导弧球和两个压缩冷壁管;所述的导弧球安放在两个压缩冷壁管之间;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两个端口处还分别设有导弧环。所述的连接件Ⅰ10和连接件Ⅱ8均采用电线。
实施例2:
一种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器主体1和引弧电极5,所述的引弧电极5固定安装在防雷器主体1的一端,防雷器主体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金具6固定安装在横担上或绝缘子串的一端;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外表面设有裙边2;其中: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的内部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Ⅰ9自上而下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Ⅰ;所述的裙边2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Ⅱ7沿圆周呈锯齿状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Ⅱ;
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Ⅰ的首端与引弧电极5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Ⅰ的末端与连接金具6电气连接;所述的裙边2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Ⅱ的首端与裙边2上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末端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Ⅱ的末端与裙边2下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首端电气连接;其余的灭弧管Ⅰ、灭弧管Ⅱ的连接方式分别为: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Ⅰ10相连接,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Ⅱ8相连接;
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Ⅰ,气流喷出通道Ⅰ延伸至防雷器主体1的外表面,即防雷器主体1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Ⅰ3;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Ⅱ,气流喷出通道Ⅱ延伸至裙边2的外表面,即裙边2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Ⅱ4。
如图4所示,所述的灭弧路径Ⅰ中的灭弧管Ⅰ9呈Z形循环排布。所述的灭弧管Ⅰ9和灭弧管Ⅱ7均采用一字直通型灭弧管,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内部设有一个导弧球和两个压缩冷壁管;所述的导弧球安放在两个压缩冷壁管之间;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两个端口处还分别设有导弧环。所述的连接件Ⅰ10采用铜片。所述的连接件Ⅱ8采用三通管。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弧电极;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与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为圆柱,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为圆环状,直接与灭弧管Ⅱ的端部接触连接。在三通管的内部,两个导弧电极之间设有3mm的空气间隙,并且空气间隙长度恰好是三通管的径向管的直径。
实施例3:
一种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器主体1和引弧电极5,所述的引弧电极5固定安装在防雷器主体1的一端,防雷器主体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金具6固定安装在横担上或绝缘子串的一端;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外表面设有裙边2;其中: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的内部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Ⅰ9自上而下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Ⅰ;所述的裙边2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Ⅱ7沿圆周呈锯齿状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Ⅱ;
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Ⅰ的首端与引弧电极5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Ⅰ的末端与连接金具6电气连接;所述的裙边2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Ⅱ的首端与裙边2上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末端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Ⅱ的末端与裙边2下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首端电气连接;其余的灭弧管Ⅰ、灭弧管Ⅱ的连接方式分别为: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Ⅰ10相连接,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Ⅱ8相连接;
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Ⅰ,气流喷出通道Ⅰ延伸至防雷器主体1的外表面,即防雷器主体1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Ⅰ3;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Ⅱ,气流喷出通道Ⅱ延伸至裙边2的外表面,即裙边2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Ⅱ4。
所述的灭弧路径Ⅰ中的灭弧管Ⅰ9呈螺旋状排布。所述的灭弧管Ⅰ9和灭弧管Ⅱ7均采用一字直通型灭弧管,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内部设有一个导弧球和两个压缩冷壁管;所述的导弧球安放在两个压缩冷壁管之间;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两个端口处还分别设有导弧环。所述的连接件Ⅰ10采用三通管。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弧电极;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与灭弧管Ⅰ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为圆柱,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为圆环状,直接与灭弧管Ⅰ的端部接触连接。在三通管的内部,两个导弧电极之间设有3mm的空气间隙,并且空气间隙长度恰好是三通管的径向管的直径。
所述的连接件Ⅱ8采用铜片。
实施例4:
一种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器主体1和引弧电极5,所述的引弧电极5固定安装在防雷器主体1的一端,防雷器主体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金具6固定安装在横担上或绝缘子串的一端;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外表面设有裙边2;其中: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的内部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Ⅰ9自上而下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Ⅰ;所述的裙边2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Ⅱ7沿圆周呈锯齿状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Ⅱ;
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Ⅰ的首端与引弧电极5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Ⅰ的末端与连接金具6电气连接;所述的裙边2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Ⅱ的首端与裙边2上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末端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Ⅱ的末端与裙边2下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首端电气连接;其余的灭弧管Ⅰ、灭弧管Ⅱ的连接方式分别为: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Ⅰ10相连接,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Ⅱ8相连接;
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Ⅰ,气流喷出通道Ⅰ延伸至防雷器主体1的外表面,即防雷器主体1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Ⅰ3;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Ⅱ,气流喷出通道Ⅱ延伸至裙边2的外表面,即裙边2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Ⅱ4。
所述的灭弧路径Ⅰ中的灭弧管Ⅰ9呈Z形循环排布。所述的灭弧管Ⅰ9和灭弧管Ⅱ7均采用一字直通型灭弧管,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内部设有一个导弧球和两个压缩冷壁管;所述的导弧球安放在两个压缩冷壁管之间;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两个端口处还分别设有导弧环。所述的连接件Ⅰ10采用三通管。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弧电极;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与灭弧管Ⅰ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为圆柱,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为圆环状,直接与灭弧管Ⅰ的端部接触连接。在三通管的内部,两个导弧电极之间设有3mm的空气间隙,并且空气间隙长度恰好是三通管的径向管的直径。
所述的连接件Ⅱ8采用三通管。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弧电极;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与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为圆柱,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为圆环状,直接与灭弧管Ⅱ的端部接触连接。在三通管的内部,两个导弧电极之间设有3mm的空气间隙,并且空气间隙长度恰好是三通管的径向管的直径。

Claims (9)

1.一种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器主体(1)和引弧电极(5),所述的引弧电极(5)固定安装在防雷器主体(1)的一端,防雷器主体(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金具(6)固定安装在横担上或绝缘子串的一端;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外表面设有裙边(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的内部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Ⅰ(9)自上而下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Ⅰ;
所述的裙边(2)设有由若干个灭弧管Ⅱ(7)沿圆周呈锯齿状排布组成的灭弧路径Ⅱ;
a.当在最上层的裙边上方的防雷器主体(1)上仍然设有灭弧管时,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Ⅰ的首端与引弧电极(5)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Ⅰ的末端与连接金具(6)电气连接;所述的裙边(2)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Ⅱ的首端与裙边(2)上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末端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Ⅱ的末端与裙边(2)下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首端电气连接;
b. 当在最上层的裙边上方的防雷器主体(1)上不设置灭弧管时,最上层的裙边内的第一个灭弧管Ⅱ的首端与引弧电极(5)电气连接,最后一个灭弧管Ⅱ的末端与裙边(2)下方并且最靠近裙边(2)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灭弧管Ⅰ的首端电气连接;所述的防雷器主体(1)内的最后一个灭弧管Ⅰ的末端与连接金具(6)电气连接;
其余的灭弧管Ⅰ、灭弧管Ⅱ的连接方式分别为: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Ⅰ(10)相连接,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触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Ⅱ(8)相连接;
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Ⅰ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Ⅰ,气流喷出通道Ⅰ延伸至防雷器主体(1)的外表面,即防雷器主体(1)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Ⅰ(3);
在两两相邻的灭弧管Ⅱ相接处设有气流喷出通道Ⅱ,气流喷出通道Ⅱ延伸至裙边(2)的外表面,即裙边(2)的外表面设有气流喷出口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路径Ⅰ中的灭弧管Ⅰ(9)呈螺旋状或者呈Z形循环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管Ⅰ(9)和灭弧管Ⅱ(7)均采用一字直通型灭弧管,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内部设有一个导弧球和两个压缩冷壁管;所述的导弧球安放在两个压缩冷壁管之间;一字直通型灭弧管的两个端口处还分别设有导弧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Ⅰ(10)和连接件Ⅱ(8)分别采用铜片或者电线或者三通管,或者铜片、电线、三通管中两两结合使用,或者铜片、电线、三通管均有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连接件Ⅰ(10)采用三通管时,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弧电极;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与灭弧管Ⅰ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为圆柱,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为圆环状,直接与灭弧管Ⅰ的端部接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三通管的内部,两个导弧电极之间设有空气间隙,并且空气间隙长度恰好是三通管的径向管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连接件Ⅱ(8)采用三通管时,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弧电极;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与灭弧管Ⅱ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弧电极的一端为圆柱,伸入三通管中,另一端为圆环状,直接与灭弧管Ⅱ的端部接触连接;在三通管的内部,两个导弧电极之间设有空气间隙,并且空气间隙长度恰好是三通管的径向管的直径。
CN201710735926.9A 2017-08-24 2017-08-24 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Withdrawn CN107732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5926.9A CN107732660A (zh) 2017-08-24 2017-08-24 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5926.9A CN107732660A (zh) 2017-08-24 2017-08-24 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2660A true CN107732660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20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35926.9A Withdrawn CN107732660A (zh) 2017-08-24 2017-08-24 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26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1078B (zh) 电弧压缩灭弧防雷间隙装置
CN107578864A (zh) 一种具有四侧喷射通道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107742559A (zh) 一种平行排布灭弧通道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103730834B (zh) 喷气式并联间隙装置
CN106451079B (zh) 一种压缩固相合成灭弧防雷器
CN109217112A (zh) 基于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组合型避雷器
CN107732659A (zh) 一种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107732663B (zh) 库仑力牵引的球型压缩喷射气流灭弧装置及球式招弧角
CN207149882U (zh) 一种设有保护侧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207149883U (zh) 一种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207338902U (zh) 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109273987A (zh) 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CN207217200U (zh) 一种具有四侧喷射通道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208336809U (zh) 一种分段式空气间隙大压缩比的灭弧防雷装置
CN207149329U (zh) 一种平行排布灭弧通道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207218002U (zh) 一种设有灭弧路径的裙边
CN107732657A (zh) 一种设有灭弧路径的裙边
CN107732661A (zh) 一种设有保护侧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207426401U (zh) 库仑力牵引的球型压缩喷射气流灭弧装置及球式招弧角
CN107732662A (zh) 一种横纵吹库仑力压缩引雷灭弧球及双球式招弧角
CN107732660A (zh) 在裙边设有锯齿状灭弧路径的曲折同步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109273988A (zh) 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CN107546575A (zh) 一种纵吹库仑力压缩引雷灭弧球及双球式招弧角
CN207217201U (zh) 一种分体组合式压缩灭弧管
CN208970930U (zh) 一种基于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组合型避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