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0795A - 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0795A
CN107730795A CN201711077616.9A CN201711077616A CN107730795A CN 107730795 A CN107730795 A CN 107730795A CN 201711077616 A CN201711077616 A CN 201711077616A CN 107730795 A CN107730795 A CN 107730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electric capacity
resistance
senso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76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Quantitativ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Quantitativ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Quantitativ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Quantitativ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776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0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0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0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04Mechanical actuation by breaking of g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08Mechanical actuation by opening, e.g. of door, of window, of drawer, of shutter, of curtain, of blin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nfrared-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1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nfrared-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pyroelectric sensor mea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系统及传感器电路,中央处理器系统连接传感器电路,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玻璃破碎传感器,中央处理器系统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玻璃破碎传感器相连接;红外线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线传感器U1、处理电路及供电电路,供电电路通过处理电路供电连接红外线传感器U1,红外线传感器U1连接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系统;当在非有生物活动的时间内监测到存在生物活动的情况时,能够及时的将监测信息反馈到中央处理器系统内,并进行实时报警,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磁控制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安防,可以理解为“安全防范”的缩略词。根据现在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综合上述解释,可以给安全防范下如下定义: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安全防范系统(SPS) 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BSV液晶拼接墙系统、门禁消防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安全防范系统在国内标准中定义为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SPS) ,而国外则更多称其为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损失预防是安防产业的任务,犯罪预防是警察执法部门的职责。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地传送到另方。
通信技术,又称通信工程(也作信息工程、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 (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信宿)。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功率高低。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过滤,编码和解码等。其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交换技术、无线技术、计算机通信网、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等。
电磁控制,指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力实现开关触点的吸合与断开,其基于电磁控制的装置主要分为接触器和继电器两大类,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主要区别是开断电流的容量不同。继电器控制的开断电流较小,一般在25A以下,因而主要用于控制普通电路。接触器控制的开断电流较大,有的能达到1000A以上,主要用于实现远距离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我国国家标准(GB7665-2005)对传感器的定义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共同构成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作用:利用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转换成符合需要的电量。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的总称。通常被测量是非电物理量,输出信号一般为电量.当今世界正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基础是信息技术,而传感器技术被认为是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一些发达国家都把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位置。随着现代科学发展,传感技术作为一种与现代科学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且在工业自动化测量和检测技术、航天技术军事工程、医疗诊断等学科被越来越广泛地利用,同时对各学科发展还有促进作用。
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测试系统中,被作为一次仪表定位,其主要特征是能准确传递和检测出某一形态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信息。
具体地说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如果没有传感器对被测的原始信息进行准确可靠的捕获和转换,一切准确的测试与控制都将无法实现,即使最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没有准确的信息(或转换可靠的数据),不失真的输入,也将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传感器种类及品种繁多,原理也各式各样。其中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被广泛用于电子秤和各种新型机构的测力装置,其精度和范围度是根据需要来选定的,过高的精度要求对某种使用也无太大意义;过宽的范围度也会使测量精度降低,而且会造成成本过高及增加工艺上的困难;因此,应根据测量对象的要求,恰当地选择精度和范围度是至关重要的。但无论何种条件、场合使用的传感器,均要求其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经久耐用。为此,在研究高精度传感器的同时,必须重视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包括传感器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检测与应用等诸项内容在内的传感器技术,已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专门学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能够在大数据处理系统所设置空间内进行智能化安防管理,并结合红外感温监测技术进行设置空间内是否存在生物活动的监控,当在非有生物活动的时间内监测到存在生物活动的情况时,能够及时的将监测信息反馈到中央处理器系统内,并进行实时报警,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系统及传感器电路,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连接传感器电路,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玻璃破碎传感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玻璃破碎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线传感器U1、处理电路及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通过处理电路供电连接红外线传感器U1,红外线传感器U1连接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系统。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处理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1及集成运放U2,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集成运放U2的供电端和红外线传感器U1的电源脚,红外线传感器U1的输出脚通过电容C1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且红外线传感器U1的输出脚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红外线传感器U1的接地脚并接地,红外线传感器U1的电源脚分别通过电容C2接地和稳压二极管D2接地,电阻R6并联在三极管Q1的集电结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连接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8和电容C3连接集成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集成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10和电容C4接地,电阻R9和电容C5相互并联且连接在集成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集成运放U2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系统相连接;优选的集成运放U2的接地脚接地,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及电容C4皆采用电解电容,且电容C2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电容C3的正极连接集成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4的自己连接电阻R10,且电容C4的负极接地。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U1)是检测设置空间中是否有人员活动的,即属于防盗报警。优选的应用Hamamatsu Corp公司的产品P2288。P2288的1脚为电源引脚接+5V电源,2脚为输出引脚,3脚接地,有效探测范围在7m左右。在正常状态下,若没有人员的活动,P2288的2脚没有输出,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口保持低电平;若在其探测范围内有人员的活动,则P2288的输出引脚就输出一个微弱的电流,经电阻R5转化成电压值加在一个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经放大后送至LM324组成的比较器,产生一个高电平输出。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电源转换芯片U3、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感L1及电位器W1,电容C10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IN脚和GND脚之间,电阻R4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IN脚和EN脚之间,电容C9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SS脚和GND脚之间,且电源转换芯片U3的GND脚接地,电容C7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BS脚和SW脚之间,电阻R12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FB脚和GND脚之间,电源转换芯片U3的COMP脚通过相互串联的电容C8和电阻R13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3的SW脚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电源转换芯片U3的FB脚通过电阻R11分别连接电容C6的第一端和电感L1的第一端,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1的第一端通过电位器W1分别与集成运放U2的供电端和红外线传感器U1的电源脚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按键控制电路、GSM模块电路、磁控电路、监管系统及显示器电路,且中央处理器分别与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按键控制电路、GSM模块电路、磁控电路、监管系统及显示器电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皆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集成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P1.2脚。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磁控电路内设置有用于进行门开关控制的门磁电路和用于进行窗开关控制的窗磁电路,且中央处理器分别与门磁电路和窗磁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用于进行提示或/和报警通知的报警电路,且报警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监管系统内设置有视频监控电路和后台管理系统,且中央处理器连接视频监控电路,后台管理系统连接中央处理器。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LPC2138单片机。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3采用SX2695。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U1采用P2288,所述集成运放U2采用LM324,三极管Q1采用NPN晶体三极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在大数据处理系统所设置空间内进行智能化安防管理,并结合红外感温监测技术进行设置空间内是否存在生物活动的监控,当在非有生物活动的时间内监测到存在生物活动的情况时,能够及时的将监测信息反馈到中央处理器系统内,并进行实时报警,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采用热释电技术的红外线传感器检测设置空间内是否存在人员活动,并进一步根据设置策略进行相应的报警处理。
本发明结合GSM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安防管理控制,能够利用传感器将诸如温度、湿度等非电量的信息转换为电量信息并被中央处理器系统所接收处理,而后根据预制的管理策略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同时能够基于GSM技术将管控信号与本系统之外的平行设备或上级设备进行连接通信。
本发明具有磁控技术而设计,利用电磁转换技术进行诸如门或/和窗的开关控制。
本发明设置的多种传感器,能够进行温度信息、湿度信息、玻璃破碎信息、生物活动信息的采集,并结合报警电路、显示器电路等进行显示和提醒,使得空间内或空间外的人员能够及时知晓所设地状态。
本发明还同时兼具视频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控该系统布置范围内或周边的环境状况。
本发明还能够受远程管理,实现远程集中式管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到软件程序,但申请人在此声明,该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应用的软件程序皆为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不涉及到软件程序的更改及保护,只是对为实现发明目的而设计的硬件架构的保护。
实施例1:
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应用在需要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规范的场景布设所做硬件结构架设的场地中,能够在场景硬件架构布设所在地提供一种智能化的管理保障,并结合烟感技术,能够实时检测该场景布设地内是否存在烟雾超标,进而确定是否存在火警的情况,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系统及传感器电路,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连接传感器电路,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玻璃破碎传感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玻璃破碎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线传感器U1、处理电路及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通过处理电路供电连接红外线传感器U1,红外线传感器U1连接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系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处理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1及集成运放U2,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集成运放U2的供电端和红外线传感器U1的电源脚,红外线传感器U1的输出脚通过电容C1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且红外线传感器U1的输出脚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红外线传感器U1的接地脚并接地,红外线传感器U1的电源脚分别通过电容C2接地和稳压二极管D2接地,电阻R6并联在三极管Q1的集电结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连接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8和电容C3连接集成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集成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10和电容C4接地,电阻R9和电容C5相互并联且连接在集成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集成运放U2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系统相连接;优选的集成运放U2的接地脚接地,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及电容C4皆采用电解电容,且电容C2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电容C3的正极连接集成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4的自己连接电阻R10,且电容C4的负极接地。
在使用时,直流电源通过电源转换芯片U3的IN脚输入,进行降压转换,而后供给红外线传感器U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U1)是检测设置空间中是否有人员活动的,即属于防盗报警。优选的应用Hamamatsu Corp公司的产品P2288。P2288的1脚为电源引脚接+5V电源,2脚为输出引脚,3脚接地,有效探测范围在7m左右。在正常状态下,若没有人员的活动,P2288的2脚没有输出,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口保持低电平;若在其探测范围内有人员的活动,则P2288的输出引脚就输出一个微弱的电流,经电阻R5转化成电压值加在一个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经放大后送至LM324组成的比较器,产生一个高电平输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电源转换芯片U3、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感L1及电位器W1,电容C10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IN脚和GND脚之间,电阻R4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IN脚和EN脚之间,电容C9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SS脚和GND脚之间,且电源转换芯片U3的GND脚接地,电容C7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BS脚和SW脚之间,电阻R12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FB脚和GND脚之间,电源转换芯片U3的COMP脚通过相互串联的电容C8和电阻R13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3的SW脚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电源转换芯片U3的FB脚通过电阻R11分别连接电容C6的第一端和电感L1的第一端,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1的第一端通过电位器W1分别与集成运放U2的供电端和红外线传感器U1的电源脚相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按键控制电路、GSM模块电路、磁控电路、监管系统及显示器电路,且中央处理器分别与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按键控制电路、GSM模块电路、磁控电路、监管系统及显示器电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皆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集成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P1.2脚。
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实现对GSM模块电路、传感器电路、磁控电路的管理控制,且与监管系统连接通信,将传感器电路送来的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并能够将关键信息在显示器电路上显示出来,用户可通过按键控制和显示器电路显示查看大数据系统设备安装室当前状态,可以进行手动布防和撤防操作,使用方便灵活;
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实现对GSM模块电路、传感器电路、磁控电路的管理控制,且与监管系统连接通信;
所述传感器电路,基于传感器技术实现非电量信号到电量信号的转换,并发送至中央处理器系统内形成原始采集数据。
所述GSM模块电路,基于GSM技术与远程平行或后台系统实现通信;
GSM模块电路采用TC35。TC35是Siemens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无线通信GSM模块,可以快速安全可靠地实现数据、语音传输、短消息服务和传真。模块的工作电压为3.3~ 5.5V, 可以工作在900MHz和1800MHz两个频段,所在频段功耗分别为2W(900M)和1W(1800M)。模块有AT命令集接口,支持PDU模式的短消息。
所述磁控电路,通过电磁开关控制的方式对被控制电路进行管理控制;
所述监管系统,实现视频监视功能及总控功能。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电路采用带触摸屏的显示电路。
比如将该系统设置在某大数据处理系统设置安装室内,通过传感器电路采集大数据处理系统设置安装室内信息,如有危害大数据处理系统设置安装室安全的因素出现,通过GSM模块电路发送短消息给监控中心或大数据处理系统设置安装室使用(管理)人员,能够使其对大数据处理系统设置安装室进行维护,从而提高了大数据处理系统设置安装室安全运转的可靠性。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大数据处理系统设置安装室内,能够实时采集大数据处理系统设置安装室内温度和湿度信息,并传输到中央处理器系统内或直接显示在温度传感器显示盘上和湿度传感器显示盘上。
当有人打破玻璃时,玻璃破碎传感器受到机械振动,会给出一个信号,这信号经放大、处理后可用于报警。玻璃破碎传感器可与门磁电路、窗磁电路一起作为盗警的参考报警信号。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磁控电路内设置有用于进行门开关控制的门磁电路和用于进行窗开关控制的窗磁电路,且中央处理器分别与门磁电路和窗磁电路相连接。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用于进行提示或/和报警通知的报警电路,且报警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监管系统内设置有视频监控电路和后台管理系统,且中央处理器连接视频监控电路,后台管理系统连接中央处理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LPC2138单片机。
中央处理器采用菲利普公司的LPC2138,这是基于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的32/16位ARM7 TDMI-STMCPU的微控制器,带有512kB的嵌入的高速Flash存储器,128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32位代码能够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它对代码规模有严格控制的应用,使其可用16位的Thumb模式将代码规模降低超过30%,而性能损失却很小。TC35和LPC2138之间通过UART连接。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3采用SX2695。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U1采用P2288,所述集成运放U2采用LM324,三极管Q1采用NPN晶体三极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系统及传感器电路,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连接传感器电路,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玻璃破碎传感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玻璃破碎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线传感器U1、处理电路及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通过处理电路供电连接红外线传感器U1,红外线传感器U1连接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1及集成运放U2,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集成运放U2的供电端和红外线传感器U1的电源脚,红外线传感器U1的输出脚通过电容C1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且红外线传感器U1的输出脚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红外线传感器U1的接地脚并接地,红外线传感器U1的电源脚分别通过电容C2接地和稳压二极管D2接地,电阻R6并联在三极管Q1的集电结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连接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8和电容C3连接集成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集成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10和电容C4接地,电阻R9和电容C5相互并联且连接在集成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集成运放U2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系统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电源转换芯片U3、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感L1及电位器W1,电容C10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IN脚和GND脚之间,电阻R4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IN脚和EN脚之间,电容C9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SS脚和GND脚之间,且电源转换芯片U3的GND脚接地,电容C7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BS脚和SW脚之间,电阻R12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3的FB脚和GND脚之间,电源转换芯片U3的COMP脚通过相互串联的电容C8和电阻R13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3的SW脚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电源转换芯片U3的FB脚通过电阻R11分别连接电容C6的第一端和电感L1的第一端,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1的第一端通过电位器W1分别与集成运放U2的供电端和红外线传感器U1的电源脚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系统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按键控制电路、GSM模块电路、磁控电路、监管系统及显示器电路,且中央处理器分别与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按键控制电路、GSM模块电路、磁控电路、监管系统及显示器电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皆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集成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P1.2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控电路内设置有用于进行门开关控制的门磁电路和用于进行窗开关控制的窗磁电路,且中央处理器分别与门磁电路和窗磁电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用于进行提示或/和报警通知的报警电路,且报警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管系统内设置有视频监控电路和后台管理系统,且中央处理器连接视频监控电路,后台管理系统连接中央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LPC2138单片机。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3采用SX2695。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U1采用P2288,所述集成运放U2采用LM324,三极管Q1采用NPN晶体三极管。
CN201711077616.9A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 Pending CN107730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7616.9A CN107730795A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7616.9A CN107730795A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0795A true CN107730795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221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7616.9A Pending CN107730795A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079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04132U (zh) * 2014-11-25 2015-03-11 山东屹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
CN105868669A (zh) * 2016-04-25 2016-08-17 成都五方传奇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联网设计的人体红外探测报警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04132U (zh) * 2014-11-25 2015-03-11 山东屹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
CN105868669A (zh) * 2016-04-25 2016-08-17 成都五方传奇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联网设计的人体红外探测报警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深圳市硕芯科技有限公司: "《SX2695使用手册》", 31 December 2010 *
赵光辉: "基于GSM和LPC2138的实验室安防系统的设计", 《电子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5486B (zh)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KR101329306B1 (ko) 독거노인 응급 안전 관리시스템,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CN101739787B (zh) 多功能家庭安全无线监控系统及方法
CN207731442U (zh) 一种分布式智能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CN203941592U (zh)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火灾报警系统
CN207473791U (zh) 一种物联网下家庭安全防护与远程监控系统
CN201665481U (zh)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
CN107730795A (zh) 一种带红外探测功能的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系统
CN106871952A (zh) 一种电力铁塔多功能监测终端
CN105632063A (zh) 一种简易家居安防装置
CN206490693U (zh)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养老服务平台
CN203982528U (zh) 一种基于gsm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CN209974071U (zh) 电梯光幕装置、电梯及电梯物联网系统
CN107146387A (zh) 用于刑侦监控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Priya et al. An IOT integrated fire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system using Raspberry Pi
CN107680325A (zh) 一种基于网络安全应用且带烟雾报警功能的智能管理系统
CN107705504A (zh) 一种基于gsm技术及传感器技术设计的安防管理系统
CN208656966U (zh) 一种视音频和射频识别一体化的陪伴装置
CN106681222A (zh) 一种智能监控警报装置
CN209525748U (zh) 一种带远程故障诊断功能的探测器
CN106485859A (zh) 一种居家安防控制系统
CN107644508A (zh) 一种用于移动支付中心系统的智能监控平台
CN207503431U (zh) 一种远程报警系统
CN104464170A (zh) 一种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CN207503429U (zh) 一种下位机报警器及远程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