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9787A - 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9787A
CN107729787A CN201711057048.6A CN201711057048A CN107729787A CN 107729787 A CN107729787 A CN 107729787A CN 201711057048 A CN201711057048 A CN 201711057048A CN 107729787 A CN107729787 A CN 107729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riode
bar code
microprocessor
wireless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70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诗栋
周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QIANFENG YINGTONG INVESTMENT CO Ltd
Liupanshui Co of Guizhou Tabacco Co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QIANFENG YINGTONG INVESTMENT CO Ltd
Liupanshui Co of Guizhou Tabacco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QIANFENG YINGTONG INVESTMENT CO Ltd, Liupanshui Co of Guizhou Tabacco Co filed Critical GUIZHOU QIANFENG YINGTONG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70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97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9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9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包括扫码装置和接收终端,所述扫码装置包括条码识别模块、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接收终端包括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微处理器、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条码识别模块读取条码数据并将其传送到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将条码数据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传送给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将条码数据传送到第二微处理器进行对比;条码识别模块包括图像传感芯片、蜂鸣器、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一直流电源。本发明能将条码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码扫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条码扫描器,又称为条码阅读器、条码扫描枪、条形码扫描器、条形码扫描枪及条形码阅读器。它是用于读取条码所包含信息的阅读设备,利用光学原理,把条形码的内容解码后通过数据线传输到电脑或者别的设备。条码扫描器广泛应用于商业POS收银系统中。目前在传统收银台扫码设备中,扫码猫与PC端采用串口通讯技术进行扫码,并进行识别数据的通讯传输,不能以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无线传输。另外,目前的条码扫描器的电路部分结构复杂,其硬件成本较高,且由于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将条码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包括扫码装置和接收终端,所述扫码装置包括条码识别模块、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接收终端包括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微处理器、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条码识别模块读取条码数据并将其传送到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将所述条码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传送给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条码数据传送到所述第二微处理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将所述条码数据与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若干标准条码信息进行对比后,将所述条码数据及对比结果发送到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一端为水晶头线头,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另一端为USB接口,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水晶头线头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USB接口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还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条码识别模块包括图像传感芯片、蜂鸣器、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一直流电源,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连接,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蜂鸣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连接,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第九引脚连接,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第十引脚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在本发明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二直流电源、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和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并联,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300PF,所述第五二极管的型号为NSI45030T1G。
在本发明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500PF。
在本发明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4.7KΩ。
在本发明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中,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2KΩ,所述第四二极管的型号为NSI45030AT1G。
在本发明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中,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均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GSM模块、CDMA模块、WCDMA模块、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
在本发明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在本发明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中,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在本发明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中,所述接收终端为智能手机端或PC端。
实施本发明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包括扫码装置和接收终端,所述扫码装置包括条码识别模块、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接收终端包括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微处理器、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因此条码数据能以无线方式进行传输,另外,条码识别模块包括图像传感芯片、蜂鸣器、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一直流电源,该条码识别模块与传统的条码识别电路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二电阻用于对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第四二极管用于对第一三极管与图像传感芯片之间的支路进行限流保护,因此能将条码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条码识别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所述实施例中供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实施例中,该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包括扫码装置1(本实施例中为扫码猫)和接收终端2,其中,扫码装置1包括条码识别模块11、第一微处理器12、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和供电模块14,接收终端2包括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第二微处理器22、存储模块23和显示模块24,条码识别模块11读取条码上的条码数据,并将读取的条码数据传送到第一微处理器12,第一微处理器12将该条码数据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传送给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将该条码数据传送到第二微处理器22,存储模块23中存储有若干标准条码信息,这些标准条码信息可供第二微处理器22读取。
第二微处理器22会将接收的条码数据与存储在存储模块23中的若干标准条码信息进行对比后,将该条码数据及对比结果发送到显示模块24进行显示。该显示模块24可以是LCD显示屏或LED显示屏。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的一端为水晶头线头,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的另一端为USB接口,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通过水晶头线头与第一微处理器12连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通过USB接口与供电模块14连接,也就是说,接入供电模块14时,可以通过USB接口接入,上述供电模块14还与第一微处理器12连接。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用一根连接线完成对扫码装置1的供电及信息转换传输功能。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负责把扫码装置1扫码获得的条码信息转换成符合对应无线传输协议的信号,直接发送给配对的接收终端2进行通讯。本发明使得扫码装置1的信息传输不在局限在串口实体线通讯,可以将条码数据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传输,简化扫码装置1与接收终端2的连接的复杂度,且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的连接线采用市面上大多数的扫码设备的连接端口,在不改造原设备的基础上直接插入新的连接线即可完成无线传输信号的转换。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微处理器12和第二微处理器22均为单片机,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均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GSM模块、CDMA模块、WCDMA模块、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通过设置多种无线通信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合下的需求。比如:当采用蓝牙模块时,扫码装置1将采集的条码数据转换成蓝牙通信信号并与接收终端2进行通信。尤其是采用LoRa模块时,其通信距离较远,且通信的稳定性较高,适用于对通信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接收终端2为智能手机端或PC端,PC端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或台式电脑等。
图2为本实施例中条码识别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该条码识别模块11包括图像传感芯片U1、蜂鸣器B1、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四二极管D4和第一直流电源VCC,其中,图像传感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第一直流电源VCC连接,图像传感芯片U1的第三引脚接地GND,蜂鸣器B1的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VCC连接,蜂鸣器B1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图像传感芯片U1的第九引脚连接,图像传感芯片D4的第十引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GND。
该条码识别模块11与传统的条码识别电路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电路结构较为简单,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第二电阻R2用于对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流进行限流,第四二极管D4用于对第一三极管Q1与图像传感芯片U1之间的支路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2.2KΩ,第四二极管D4的型号为NSI45030AT1G,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第四二极管D4可以选择其他型号具有类似功能的二极管。
本实施例中,条码识别模块11用于对条码进行读取和识别,如果能正常识别,则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正常发光,如果不能识别,则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不发光,通过蜂鸣器B1响铃响起并提醒使用者。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三极管Q1也可以为NPN型三极管,但这时条码识别模块11的电路结构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图像传感芯片U1的型号为OV7120,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图像传感芯片U1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具有类似功能的芯片。
图3为本实施例中供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中,供电模块14包括第二直流电源VDD、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其中,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并联,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分别与第二直流电源VDD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与第一微处理器12并联。
该供电模块14与传统的供电电路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电路结构较为简单,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五二极管D5为限流二极管,用于对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流进行限流。第二电容C2为耦合电容,用于防止第二三极管Q2与第三三极管Q3之间的干扰,以进一步增强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300PF,第五二极管D5的型号为NSI45030T1G。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第五二极管D5也可以选择其他型号具有类似功能的二极管。
当第一微处理器12存在时,第三三极管Q3经第三电阻R3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导通,导通后第二三极管Q2也因此导通,直流输出就能出现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的两端,这时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因两端处于同电位,故仍处于熄灭状态。
如果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发生短路故障,第三三极管Q3由于基极接地而截止。因而第二三极管Q2也截止,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短路期间,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熄灭,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第一微处理器12两端的第一电容C1是为了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短路期间帮助吸收第一微处理器12的电压波动,做到第一微处理器12无干扰输出,保证第一微处理器12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三极管Q2也可以为NPN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Q3也可以为PNP型三极管,但这时供电模块14的电路结构也要相应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该供电模块14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容C3为耦合电容,用于防止第二三极管Q2与第三三极管Q3之间的干扰,以更进一步增强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电容C3的电容值为500PF,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三电容C3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该供电模块14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第四电阻R4为限流电阻,用于对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以增强限流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为4.7K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总之,本实施例中,由于扫码装置1中设有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可以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将条码数据以无线方式进行传输,因此本发明能将条码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该条码识别模块11与传统的条码识别电路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条码识别模块11中设有限流电阻和限流二极管,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扫码装置和接收终端,所述扫码装置包括条码识别模块、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接收终端包括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微处理器、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条码识别模块读取条码数据并将其传送到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将所述条码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传送给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条码数据传送到所述第二微处理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将所述条码数据与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若干标准条码信息进行对比后,将所述条码数据及对比结果发送到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一端为水晶头线头,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另一端为USB接口,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水晶头线头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USB接口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还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条码识别模块包括图像传感芯片、蜂鸣器、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一直流电源,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连接,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蜂鸣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连接,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第九引脚连接,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第十引脚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二直流电源、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和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并联,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300PF,所述第五二极管的型号为NSI45030T1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500PF。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4.7K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2KΩ,所述第四二极管的型号为NSI45030AT1G。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均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GSM模块、CDMA模块、WCDMA模块、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为智能手机端或PC端。
CN201711057048.6A 2017-10-27 2017-10-27 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Pending CN1077297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7048.6A CN107729787A (zh) 2017-10-27 2017-10-27 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7048.6A CN107729787A (zh) 2017-10-27 2017-10-27 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9787A true CN107729787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221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7048.6A Pending CN107729787A (zh) 2017-10-27 2017-10-27 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97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5063A (zh) * 2018-05-10 2018-10-02 安徽华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标签扫描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5063A (zh) * 2018-05-10 2018-10-02 安徽华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标签扫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5685U (zh) 一种适应多种类型传感器的感知节点电路
CN102013737B (zh) 无线充电传感器节点
CN101917207A (zh) 一种适应多种类型传感器的感知节点电路
CN107729787A (zh) 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CN206489195U (zh) 智能电能表
CN207650816U (zh) 条码扫描无线传输系统
CN201638358U (zh) 智能射频无线防丢器
CN103338531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节点
CN208673355U (zh) 一种指纹采集装置
CN208156199U (zh) 基于sim868的定位和通信系统
CN205158050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图书借录系统
CN203675336U (zh) 基于cc2430单片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CN210201806U (zh) 一种微型化红外开关模块
CN208707751U (zh) 一种基于摄像机的数据终端串口扩展电路
CN104519623B (zh) 一种基于dali协议控制指令的传输系统
CN206097125U (zh) 一种伸缩型探测装置
CN208210377U (zh) 一种带掉电记忆的人体感应rgb灯
CN202394244U (zh) 扫描装置
CN219369632U (zh) 一种检测连接器插入的电路
CN201060469Y (zh) 一种多功能有线光电式鼠标器
CN205318397U (zh) 一种用于手持终端的电子标签阅读器
CN204065820U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主机
CN110906984A (zh) 基于国产化平台的信号采集与网络传输系统
CN204496239U (zh) 一种具有跟踪识别和定位功能的智能化监管设备
CN107064580A (zh) 智能电能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