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8916A - 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8916A
CN107728916A CN201710855482.2A CN201710855482A CN107728916A CN 107728916 A CN107728916 A CN 107728916A CN 201710855482 A CN201710855482 A CN 201710855482A CN 107728916 A CN107728916 A CN 107728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ing point
track
display
point
ge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554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8916B (zh
Inventor
王天
王天一
刘聪
胡国平
翟吉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ly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ly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554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8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8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8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8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8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属于手写输入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由于可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美化显示,从而可清晰直观地对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写轨迹进行反馈,以更好地辅助用户完成输入,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手写输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交互设备的应用场景也极大丰富。人手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一直承载着极大地生存功能和交流互动功能。
对于现在的智能设备来说,通过加入手势识别与手势跟踪功能,将极大地丰富其交互手段。通过轨迹捕捉和跟踪可以使系统具备手势轨迹绘制的功能,进而赋予智能设备或者终端接受用户手写输入的接口,极大地提高用户的输入体验。同时,还可以保证一定的操作距离,解决无屏幕,无手写板,远场输入等情形下的输入障碍,即隔空手写对不同应用场景适应性更强,具体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且用户书的自由度也更大。然而,由于隔空书写时用户的书写方式为非接触式的,用户输入时无法用力,也无触感反馈,需要及时反馈输入内容辅助用户完成输入。因此,如何显示隔空手写轨迹是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
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
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由于可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美化显示,从而可清晰直观地对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写轨迹进行反馈,以更好地辅助用户完成输入,提升用户体验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运动状态参数包括手势移动速度和/或手势移动加速度;相应地,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和预设显示规则,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包括:
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和/或,
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包括:
对于任一轨迹点,将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分别与第一预设最小值及第一预设最大值进行大小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根据第一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确定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
其中,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预设最小值时,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一预设最小值,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介于第一预设最小值及第一预设最大值之间时,第一比较结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大于第一预设最大值时,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一预设最大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确定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包括:
将第一比较结果与第一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一差值,将第一预设最大值与第一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二差值;
将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作商,得到第一比值,将第一比值与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相乘,将得到的乘积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包括:
对于任一轨迹点,将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分别与第二预设最小值及第二预设最大值进行大小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根据第二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宽度值,确定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
其中,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小于第二预设最小值时,第二比较结果为第二预设最小值,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介于第二预设最小值及第二预设最大值之间时,第二比较结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大于第二预设最大值时,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二预设最大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宽度值,确定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包括:
将第二比较结果与第二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三差值,将第二预设最大值与第二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四差值;
将第三差值与第四差值作商,得到第二比值,将预设常量与第二比值作差,得到第五差值,将第五差值与预设最大宽度值相乘,将得到的乘积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预设常量不小于1。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运动状态参数为深度信息,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包括:
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深度信息,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立体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包括:
对于第K个轨迹点,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和/或,
对于第K个轨迹点,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并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K为大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之前,还包括:
基于各轨迹点对应的像素值,采用预设滤波算法对各轨迹点作滤波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有轨迹点对应的总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采用预设插值算法计算任意两个相邻的轨迹点之间的插值点,并作为补充的轨迹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处理器调用程序指令能够执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三维坐标值转化为二维坐标值的转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阴影宽度的字体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字体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透明度及宽度的字体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现有的电子设备中比较常见的输入方式包括键盘输入、语音输入和手写输入。其中,手写输入装置一般包括两部分:手写笔和手写板或触摸屏,手写板或触摸屏内设置多个电容或电阻,手写笔可以是任意能够改变电容或者电阻的物件。当手写笔接触到手写板或触摸屏时,手写板或触摸屏相应位置的电容或者电阻发生变化,通过采集手写板或触摸屏上的电容或者电阻变化信息,将变化信息标识为有序轨迹,再将有序轨迹转换为汉字内码的过程即为手写识别。手写识别实际上是手写轨迹的坐标序列到汉字内码的一个映射过程,只能将二维平面内的轨迹数据转换为汉字、数字、字母、手势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的电子设备不断推出,如智能电视,在电视屏幕上直接进行手写,不符合人们日常观看电视的习惯。传统的手写输入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输入需要,其中,依赖手写板或触摸屏采集并记录输入轨迹的方式(手写笔与手写板或触摸屏必须接触,且只能转换二维平面轨迹数据的方式)限制了手写输入形式的发展,阻碍了人们对手写输入方式更灵活更自由的追求。
基于此,采用不接触的隔空手写输入方式未来会成为主流。隔空手写输入一般是通过轨迹捕捉和跟踪以使系统具备手势轨迹绘制的功能,进而赋予智能设备或者终端接受用户手写输入的接口,从而极大地提高用户的输入体验。同时,还可以保证一定的操作距离,解决无屏幕,无手写板,远场输入等情形下的输入障碍。隔空手写对不同应用场景适应性更强,具体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且用户书写的自由度也更大。由于隔空手写需要及时反馈输入内容以辅助用户完成,从而如何显示隔空手写轨迹是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针对上述情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配置有轨迹捕获装置的设备或系统,其中,轨迹捕获装置可以为摄像头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101、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102、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103、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
在执行步骤101之前,可先检测用户是否开始输入手写轨迹。其中,该检测过程可以由用户触发,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适用的对象为配置有轨迹捕获装置的设备,且轨迹捕获装置为摄像头为例,用户在向该设备输入隔空手写指令后,摄像头可先对手进行定位,再实时在监控范围内监测是否有手势移动。当定位到手的位置并检测到手势移动时,即可确定用户开始隔空输入手写轨迹。相应地,摄像头可预先设置一个采样周期,从而按照该采样周期间隔采样,从而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其中,采样时刻即为采样到轨迹点的坐标值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预先在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区域内建立的三维坐标系,从而各轨迹点可对应一个三维坐标值。在获取到各轨迹点的三维坐标值和采样时刻后,可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其中,运动状态参数用于反映手势在各轨迹点上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状态参数可以包括手势移动速度和/或手势移动加速度,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可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其中,预设显示规则与运动状态参数的类型相对应,主要是基于运动状态参数的类型以及具体数值,调节后续的显示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由于可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美化显示,从而可清晰直观地对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写轨迹进行反馈,以更好地辅助用户完成输入,提升用户体验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201、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202、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203、当检测到所有轨迹点对应的总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采用预设插值算法计算任意两个相邻的轨迹点之间的插值点,并作为补充的轨迹点;204、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
其中,201、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
由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摄像头实时捕获的方式来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其中,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当然,除了摄像头捕获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获取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当用户手指上套有激光发射装置时,用户在移动手指时,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投射在相应媒介上会形成相应的隔空手写轨迹,从而也可以通过投影媒介的方式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由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在获取轨迹点的坐标值时,初始获取的是三维坐标值。具体地,由于人们在书写过程中,例如在纸张或者手写板上书写,主要就是对应在纸张或者书写板对应的二维书写平面中留下手写轨迹。相应地,手写轨迹上的轨迹点对应的坐标值均为二维坐标值。
对于隔空手写而言,用户通常是按照书写习惯在任意空间中书写。以用户通过手指在空间中的竖直平面内书写为例(不一定是竖直平面,但与常规书写类似,隔空手写会对应一个手写平面),对于汉字中的笔锋处,用户通常会使用更大力气。此时,用户的手指会“陷入”到该竖直平面内,则在此时采样的轨迹点也会“陷入”到该竖直平面内。相应地,若以该竖直平面建立二维XY轴坐标系,在获取轨迹点的坐标值时,对于该轨迹点,除了获取到二维XY轴坐标系的二维坐标值的同时,还可以获取到Z轴的坐标值,即会获取到三维坐标值。当然,除了笔锋处的轨迹点容易产生三维坐标值之外,隔空书写的其它过程也可能会采集到三维坐标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由于后续对轨迹点的处理过程,主要还是需要用到手写平面内的二维坐标值,从而本步骤在获取到轨迹点的三维坐标值后,可基于手写平面确定二维坐标值。其中,确定轨迹点在手写平面中的二维坐标值的过程可参考图3。另外,由上述说明可知,三维坐标值中的Z轴坐标值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手写文字的结构,从而后续可基于Z轴坐标对值来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具体过程详见后续步骤中的内容。
其中,202、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
基于上述步骤,在获取到各轨迹点的二维坐标值和采样时刻后,可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其中,运动状态参数可以包括手势移动速度和/或手势移动加速度,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对于某一轨迹点,手移动至该轨迹点时的瞬时速度即为手势移动速度,手移动至该轨迹点时的瞬时加速度即为手势移动加速度。基于上述运动状态参数的具体内容,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对于第K个轨迹点,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和/或,
对于第K个轨迹点,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并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K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获取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的过程可参考如下公式:
vt=ΔSt/Δt
其中,t为第K个轨迹点的采样时刻。vt即为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xt,yt)为第K个轨迹点的二维坐标值,(xt-1,yt-1)为第K-1个轨迹点的二维坐标值。ΔSt为第K个轨迹点与第K-1个轨迹点之间的运动距离,Δt用户隔空手写轨迹的采样时间步长。
获取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的过程可参考如下公式:
Δvt=vt-vt-1
at=Δvt/Δt
其中,Δt用户隔空手写轨迹的采样时间步长。vt为第K个轨迹点的手势移动速度,vt-1为第K-1个轨迹点的手势移动速度。Δvt为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之间手势移动速度的差值,at为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时,若是从捕获到手势移动的初始时刻来获取,则对于第一个采样得到的轨迹点,由于手势还未开始移动,从而第一个采样得到的轨迹点其手势移动速度以及手势移动加速度可视为0。相应地,通过上述公式计算轨迹点的手势移动速度及手势移动加速度主要是从第2个轨迹点开始执行。通过上述公式,可计算得到除了第一个轨迹点之外,每一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及手势移动加速度。例如,在计算第二个轨迹点的手势移动速度时,可根据第一个轨迹点和第二个轨迹点的采样时刻以及坐标值计算。同理,第三个轨迹点的手势移动速度可根据第二个轨迹点和第三个轨迹点的采样时刻以及坐标值来计算,后面的依次类推。
其中,203、当检测到所有轨迹点对应的总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采用预设插值算法计算任意两个相邻的轨迹点之间的插值点,并作为补充的轨迹点。
在采样隔空手写轨迹中的轨迹点时,有时会出现采样得到的轨迹点过于稀疏的情形。此时,稀疏的轨迹点会造成字体整体锯齿状明显,笔迹突兀不连贯。针对该情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迹点的补充方法,即在检测到所有轨迹点对应的总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通过采用预设插值算法计算任意两个相邻的轨迹点之间的插值点,并作为补充的轨迹点。其中,预设插值算法可以为三次样条插值,线性插值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可以在按照当前执行时序,即在步骤202与步骤204之间执行,还可以在采样得到轨迹点后至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这个时间段内任意时刻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由于后续过程需要根据各轨迹点的运动状态参数,来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而对于本步骤补充的轨迹点,其运动状态参数是未定的,从而在通过本步骤补充轨迹点后,还可以确定这些补充的轨迹点的运动状态参数。
而由于补充轨迹点是对两个相邻轨迹点进行插值计算后得到,从而补充轨迹点在运动状态上与两个相邻轨迹点会存在一定相似性。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确定补充轨迹点的运动状态参数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对于任一补充轨迹点,基于该补充轨迹点对应的两个相邻轨迹点的运动状态参数,确定该补充轨迹点的运动状态参数。
以运动状态参数为手势移动速度为例,可将两个相邻轨迹点的手势移动速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补充轨迹点的手势移动速度。或者,还可在两个相邻轨迹点中择其一,即选择其中一个轨迹点的手势移动速度作为该补充轨迹点的手势移动速度,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当运动状态参数为手势移动加速度或者其它类型数据时,可参考上述赋值方式为补充轨迹点的运动状态参数赋值。
其中,204、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
由上述步骤的内容可知,运动状态参数可包括手势移动速度和/或手势移动加速度。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和/或,
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
按照人们的书写习惯,通常在汉字的笔锋处下笔会重,从而写出来的汉字在笔锋的地方着墨会较多,字体显得浓厚,且笔画会较粗。而对于隔空手写,该特性可反映在后续对显示轨迹进行显示时的透明度和宽度上。其中,透明度可对应着墨量,透明度越高,则字体显得越轻盈。透明度越低,则字体显得越浓厚。宽度可对应字迹的粗细,显示轨迹越宽则对应字体越粗,显示轨迹越窄则对应字体越纤细。另外,显示轨迹的颜色通常采用RGBA颜色模型表示,RGB控制显示轨迹的颜色,A控制显示轨迹的透明度。通过控制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变化,可以得到更加多变的颜色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势移动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用户当前在书写汉字的哪个部分。对于笔锋处,由于下笔重,从而在写此处笔画时对应轨迹点的手势移动速度会相对较慢。而对于汉字的其它部分,如在写“竖”的结尾处时,手势移动速度会相对较快。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对于任一轨迹点,将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分别与第一预设最小值及第一预设最大值进行大小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根据第一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确定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
其中,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预设最小值时,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一预设最小值,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介于第一预设最小值及第一预设最大值之间时,第一比较结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大于第一预设最大值时,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一预设最大值。
上述得到第一比较结果的过程可参考如下公式:
|vt|=min(max(|vmin|,|vt|),|vmax|)
其中,vt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公式左边的vt为对vt重新赋值后的结果,即第一比较结果。vmin为手势移动速度的第一预设最小值,vmax为手势移动速度的第一预设最大值。
在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后,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根据第一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确定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将第一比较结果与第一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一差值,将第一预设最大值与第一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二差值;将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作商,得到第一比值,将第一比值与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相乘,将得到的乘积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
其中,上述确定显示轨迹的透明度的过程可参考如下公式:
其中,dt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vt为第一比较结果,vmin为手势移动速度的第一预设最小值,vmax为手势移动速度的第一预设最大值,alpha为预设最大透明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vmin、vmax和alpha的取值可根据需求预先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对于第K个轨迹点,第K-1个轨迹点到第K个轨迹点之间的显示轨迹即为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
除了上述按照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对显示轨迹进行显示之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确定显示轨迹的宽度,并按照显示轨迹的宽度对显示轨迹进行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对于任一轨迹点,将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分别与第二预设最小值及第二预设最大值进行大小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根据第二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宽度值,确定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
其中,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小于第二预设最小值时,第二比较结果为第二预设最小值,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介于第二预设最小值及第二预设最大值之间时,第二比较结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大于第二预设最大值时,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二预设最大值。
上述得到第二比较结果的过程可参考如下公式:
|at|=min(max(|amin|,|at|),|amax|)
其中,at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公式左边的at为对at重新赋值后的结果,即第二比较结果。amin为手势移动加速度的第二预设最小值,amax为手势移动加速度的第二预设最大值。
在得到第二比较结果后,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根据第二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宽度值,确定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
将第二比较结果与第二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三差值,将第二预设最大值与第二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四差值;
将第三差值与第四差值作商,得到第二比值,将预设常量与第二比值作差,得到第五差值,将第五差值与预设最大宽度值相乘,将得到的乘积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其中,预设常量不小于1。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预设常量的取值为1为例,上述确定显示轨迹的宽度的过程可参考如下公式:
其中,wt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at为第二比较结果。amin为手势移动加速度的第二预设最小值,amax为手势移动加速度的第二预设最大值,width为预设最大宽度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amin、amax和width的取值可根据需求预先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除了按照透明度或宽度来对显示轨迹进行显示之外,还可按照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进行显示。相应地,运动状态参数还可以为深度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深度信息为轨迹点三维坐标值中处于手写平面之外的Z轴坐标值。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深度信息,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立体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
例如,如图4所示。在显示汉字“院”时,通过带有阴影可使得汉字呈立体显示,从而增添了显示美感。
另外,用户在进行隔空手写时,由于没有平面支撑,隔空手写的轨迹点容易出现抖动和毛刺,也即突变点较多,从而为了去除用户隔空手写轨迹中的突变点,使得后续显示轨迹更加平滑自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滤波方法去除突变点。具体地,可基于各轨迹点对应的像素值,采用预设滤波算法对各轨迹点作滤波处理。其中,预设滤波算法可采用中值滤波、均值滤波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以预设滤波算法为中值滤波为例。若轨迹点集合为P={P1...Pi...Pt},而滤波核宽度设为2*k+1。轨迹点Pi可作为一个像素点,以对轨迹点Pi进行中值滤波为例,可对滤波核宽度内的像素点集合的像素值进行排序,若排序结果中的中间值为Pi-k,则可利用Pi-k代替滤波核内所有像素点的像素值。
例如,如图5所示,图5为当用户隔空手写“院”字时,不同处理方式对应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图5中左边的第一张图为不对显示轨迹作任何处理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图5中间的第二张图为对显示轨迹作滤波处理后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图5右边的第三张图为对显示轨迹作滤波处理及插值处理后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图6为对显示轨迹作透明度调整以及宽度调整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按照透明度、宽度和阴影宽度来对显示轨迹进行显示的方式、通过预设滤波算法对各轨迹点作滤波处理的方式、以及通过预设插值算法补充轨迹点的方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任意几种方式互相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除滤波处理的方式与补充轨迹点的方式可在显示方式之前执行之外,不同显示方式与不同处理方式的执行时序可以任意排列,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当检测到所有轨迹点对应的总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采用预设插值算法计算任意两个相邻的轨迹点之间的插值点,并作为补充的轨迹点。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由于可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美化显示,从而可清晰直观地对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写轨迹进行反馈,以更好地辅助用户完成输入,提升用户体验度。
其次,由于可根据用户的手势移动速度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进行调节,在手势移动速度较快时,显示轨迹的透明度越大,以使得显示轨迹对应字体显得越轻盈,在手势移动速度较慢时,显示轨迹的透明度越小,以使得显示轨迹对应字体显得越浓厚,从而使得显示的字体与人们实际书写习惯对应的字体效果一致,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从次,由于可根据用户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进行调节,在手势移动加速度越大时,显示轨迹的宽度越窄,以使得显示轨迹对应字体笔迹显得越纤细,在手势移动加速度越小时,显示轨迹的宽度越宽,以使得显示轨迹对应字体笔迹显得越粗重,从而使得显示的字体与人们实际书写习惯对应的字体效果一致,进一步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再次,由于在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之前,可在轨迹点小于预设阈值之前,通过预设插值算法对轨迹点进行补充,从而避免出现采样得到的轨迹点过于稀疏,造成字体整体锯齿状明显,笔迹突兀不连贯的情形,进而提升了显示字体时的美感。
另外,由于可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深度信息,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立体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从而也提升了字体显示时的美感。
最后,由于在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之前,可基于基于各轨迹点对应的像素值,采用预设滤波算法对各轨迹点作滤波处理,从而可去除用户隔空手写轨迹中的突变点,以使得后续显示轨迹更加平滑自然,进一步提升了字体显示时的美感。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装置。参见图7,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
第二获取模块702,用于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
显示模块703,用于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运动状态参数包括手势移动速度和/或手势移动加速度;相应地,显示模块703,包括: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和/或,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第一显示单元,包括:
第一比较子单元,用于对于任一轨迹点,将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分别与第一预设最小值及第一预设最大值进行大小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确定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
其中,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预设最小值时,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一预设最小值,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介于第一预设最小值及第一预设最大值之间时,第一比较结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大于第一预设最大值时,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一预设最大值。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第一比较结果与第一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一差值,将第一预设最大值与第一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二差值;将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作商,得到第一比值,将第一比值与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相乘,将得到的乘积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第二显示单元,包括:
第二比较子单元,用于对于任一轨迹点,将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分别与第二预设最小值及第二预设最大值进行大小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宽度值,确定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
其中,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小于第二预设最小值时,第二比较结果为第二预设最小值,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介于第二预设最小值及第二预设最大值之间时,第二比较结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当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大于第二预设最大值时,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二预设最大值。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第二比较结果与第二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三差值,将第二预设最大值与第二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四差值;将第三差值与第四差值作商,得到第二比值,将预设常量与第二比值作差,得到第五差值,将第五差值与预设最大宽度值相乘,将得到的乘积作为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预设常量不小于1。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运动状态参数为深度信息,显示模块703,用于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深度信息,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立体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第二获取模块702,用于对于第K个轨迹点,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和/或,
对于第K个轨迹点,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并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K为大于1的整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
滤波模块,用于基于各轨迹点对应的像素值,采用预设滤波算法对各轨迹点作滤波处理。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
插值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有轨迹点对应的总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采用预设插值算法计算任意两个相邻的轨迹点之间的插值点,并作为补充的轨迹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由于可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美化显示,从而可清晰直观地对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写轨迹进行反馈,以更好地辅助用户完成输入,提升用户体验度。
其次,由于可根据用户的手势移动速度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进行调节,在手势移动速度较快时,显示轨迹的透明度越大,以使得显示轨迹对应字体显得越轻盈,在手势移动速度较慢时,显示轨迹的透明度越小,以使得显示轨迹对应字体显得越浓厚,从而使得显示的字体与人们实际书写习惯对应的字体效果一致,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从次,由于可根据用户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进行调节,在手势移动加速度越大时,显示轨迹的宽度越窄,以使得显示轨迹对应字体笔迹显得越纤细,在手势移动加速度越小时,显示轨迹的宽度越宽,以使得显示轨迹对应字体笔迹显得越粗重,从而使得显示的字体与人们实际书写习惯对应的字体效果一致,进一步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再次,由于在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之前,可在轨迹点小于预设阈值之前,通过预设插值算法对轨迹点进行补充,从而避免出现采样得到的轨迹点过于稀疏,造成字体整体锯齿状明显,笔迹突兀不连贯的情形,进而提升了显示字体时的美感。
另外,由于可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深度信息,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立体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从而也提升了字体显示时的美感。
最后,由于在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之前,可基于基于各轨迹点对应的像素值,采用预设滤波算法对各轨迹点作滤波处理,从而可去除用户隔空手写轨迹中的突变点,以使得后续显示轨迹更加平滑自然,进一步提升了字体显示时的美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设备。参见图8,该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01、存储器(memory)802和总线803;
其中,处理器801及存储器802分别通过总线8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801用于调用存储器8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例如包括: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例如包括: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信息交互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方法。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所述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
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
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包括手势移动速度和/或手势移动加速度;相应地,所述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和预设显示规则,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包括:
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和/或,
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包括:
对于任一轨迹点,将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分别与第一预设最小值及第一预设最大值进行大小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确定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
其中,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最小值时,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预设最小值,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介于所述第一预设最小值及所述第一预设最大值之间时,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最大值时,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预设最大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确定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包括:
将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与所述第一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一差值,将所述第一预设最大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二差值;
将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作商,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相乘,将得到的乘积作为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包括:
对于任一轨迹点,将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分别与第二预设最小值及第二预设最大值进行大小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宽度值,确定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
其中,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最小值时,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预设最小值,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介于所述第二预设最小值及所述第二预设最大值之间时,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最大值时,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预设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宽度值,确定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包括:
将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三差值,将所述第二预设最大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四差值;
将所述第三差值与所述第四差值作商,得到第二比值,将预设常量与所述第二比值作差,得到第五差值,将所述第五差值与所述预设最大宽度值相乘,将得到的乘积作为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所述预设常量不小于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状态参数为深度信息,所述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包括:
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深度信息,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阴影宽度,立体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包括:
对于第K个轨迹点,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和/或,
对于第K个轨迹点,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并根据第K-1个轨迹点和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和采样时刻,获取第K个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所述K为大于1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之前,还包括:
基于各轨迹点对应的像素值,采用预设滤波算法对各轨迹点作滤波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有轨迹点对应的总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时,采用预设插值算法计算任意两个相邻的轨迹点之间的插值点,并作为补充的轨迹点。
11.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隔空手写轨迹上各轨迹点的轨迹点数据,所述轨迹点数据至少包括坐标值和采样时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轨迹点的坐标值和采样时刻,获取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显示规则和各轨迹点对应的运动状态参数,对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进行显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包括手势移动速度和/或手势移动加速度;相应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和/或,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根据各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确定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并按照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显示各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包括:
第一比较子单元,用于对于任一轨迹点,将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分别与第一预设最小值及第一预设最大值进行大小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确定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
其中,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最小值时,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预设最小值,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介于所述第一预设最小值及所述第一预设最大值之间时,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最大值时,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预设最大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与所述第一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一差值,将所述第一预设最大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二差值;将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作商,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预设最大透明度值相乘,将得到的乘积作为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透明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包括:
第二比较子单元,用于对于任一轨迹点,将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分别与第二预设最小值及第二预设最大值进行大小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以及预设最大宽度值,确定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
其中,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最小值时,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预设最小值,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介于所述第二预设最小值及所述第二预设最大值之间时,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当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手势移动加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最大值时,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预设最大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与所述第二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三差值,将所述第二预设最大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最小值作差,得到第四差值;将所述第三差值与所述第四差值作商,得到第二比值,将预设常量与所述第二比值作差,得到第五差值,将所述第五差值与所述预设最大宽度值相乘,将得到的乘积作为所述任一轨迹点对应的显示轨迹的宽度,所述预设常量不小于1。
17.一种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
1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0855482.2A 2017-09-20 2017-09-20 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28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5482.2A CN107728916B (zh) 2017-09-20 2017-09-20 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5482.2A CN107728916B (zh) 2017-09-20 2017-09-20 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8916A true CN107728916A (zh) 2018-02-23
CN107728916B CN107728916B (zh) 2020-07-28

Family

ID=61206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5482.2A Active CN107728916B (zh) 2017-09-20 2017-09-20 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8916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0030A (zh) * 2018-06-27 2018-10-09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教学的演示设备以及会计教学的演示方法
CN108846339A (zh) * 2018-06-04 2018-1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字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71084A (zh) * 2018-08-22 2019-01-25 安徽慧视金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美工笔笔触的绘制算法
CN109407842A (zh) * 2018-10-22 2019-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07787A (zh) * 2019-03-21 2019-07-12 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坐标系下的插值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系统
CN110287894A (zh) * 2019-06-27 2019-09-27 深圳市优象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超广角视频的手势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1496798A (zh) * 2020-05-18 2020-08-07 北京配天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传送带跟踪方法、设备及存储装置
CN111796700A (zh) * 2020-07-20 2020-10-20 广州炫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书写速度调整书写效果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58611A (zh) * 2020-10-23 2021-01-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260967A (zh) * 2019-01-30 2021-08-1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迹处理方法、电子显示装置及书写系统
CN115909372A (zh) * 2023-01-09 2023-04-04 浙江环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行为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258611B (zh) * 2020-10-23 2024-05-3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1200A (zh) * 2008-12-09 2010-06-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空间输入法及其实现装置
US20120027302A1 (en) * 2010-07-31 2012-0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ndwritten character recognition based on frequency variations in characters
CN102937849A (zh) * 2012-12-04 2013-02-20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实时手写笔迹的美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937848A (zh) * 2012-12-04 2013-02-20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对手写笔迹进行编辑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064554A (zh) * 2012-12-17 2013-04-24 上海海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写输入法的笔迹平滑处理方法及手写输入法
US20130136377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utifying handwritten input
CN103403650A (zh) * 2012-10-31 2013-11-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绘图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765476A (zh) * 2015-04-13 2015-07-08 深圳市飞马与星月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手写轨迹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527774A (zh) * 2016-11-17 2017-03-22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输入笔迹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778456A (zh) * 2015-11-19 2017-05-31 北京博智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写输入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1200A (zh) * 2008-12-09 2010-06-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空间输入法及其实现装置
US20120027302A1 (en) * 2010-07-31 2012-0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ndwritten character recognition based on frequency variations in characters
US20130136377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utifying handwritten input
CN103403650A (zh) * 2012-10-31 2013-11-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绘图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937849A (zh) * 2012-12-04 2013-02-20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实时手写笔迹的美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937848A (zh) * 2012-12-04 2013-02-20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对手写笔迹进行编辑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064554A (zh) * 2012-12-17 2013-04-24 上海海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写输入法的笔迹平滑处理方法及手写输入法
CN104765476A (zh) * 2015-04-13 2015-07-08 深圳市飞马与星月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手写轨迹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778456A (zh) * 2015-11-19 2017-05-31 北京博智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写输入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527774A (zh) * 2016-11-17 2017-03-22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输入笔迹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6339A (zh) * 2018-06-04 2018-1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字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46339B (zh) * 2018-06-04 2020-1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字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630030A (zh) * 2018-06-27 2018-10-09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教学的演示设备以及会计教学的演示方法
CN109271084B (zh) * 2018-08-22 2021-05-07 安徽慧视金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美工笔笔触的绘制方法
CN109271084A (zh) * 2018-08-22 2019-01-25 安徽慧视金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美工笔笔触的绘制算法
CN109407842A (zh) * 2018-10-22 2019-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60967A (zh) * 2019-01-30 2021-08-1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迹处理方法、电子显示装置及书写系统
CN110007787A (zh) * 2019-03-21 2019-07-12 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坐标系下的插值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系统
CN110287894A (zh) * 2019-06-27 2019-09-27 深圳市优象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超广角视频的手势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1496798A (zh) * 2020-05-18 2020-08-07 北京配天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传送带跟踪方法、设备及存储装置
CN111796700A (zh) * 2020-07-20 2020-10-20 广州炫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书写速度调整书写效果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58611A (zh) * 2020-10-23 2021-01-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258611B (zh) * 2020-10-23 2024-05-3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909372A (zh) * 2023-01-09 2023-04-04 浙江环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行为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8916B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8916A (zh) 隔空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US2013023495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7481299A (zh) 一种书写笔迹显示方法及系统、智能终端及智能书写系统
KR101526644B1 (ko) 이미지 센서 기반 인간 기계 인터페이싱을 제공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소프트웨어
CN109242765B (zh) 一种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571823B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视的非接触式虚拟人机交互方法
CN103226388A (zh) 一种基于Kinect的手写方法
CN106575291A (zh) 检测数字墨水的选择
CN103440033B (zh) 一种基于徒手和单目摄像头实现人机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123079A1 (en) Drawing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5183338B (zh) 对象处理方法
CN104123007A (zh) 一种多维加权的3d动态手势识别方法
CN102135836B (zh) 叠加手写输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68166A (zh) 手写输入设备的原笔迹信息采集和显示方法
CN111352570B (zh) 书写交互方法、智能交互显示设备以及书写交互系统
CN102141892B (zh) 叠加手写输入显示方法及系统
KR20170009979A (ko) 터치 입력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2507918B (zh)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
CN103517029A (zh) 可视通话的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13407095A (zh) 终端设备的绘制内容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215098A (zh) 笔迹擦除方法和装置
CN104704454A (zh) 用于处理多点输入的终端和方法
CN109062491A (zh) 交互智能设备的笔迹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80260031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f multiple sub-screens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Chen et al. Air-writing for smart glasses by effective fingertip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