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8249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8249A
CN107728249A CN201710368885.4A CN201710368885A CN107728249A CN 107728249 A CN107728249 A CN 107728249A CN 201710368885 A CN201710368885 A CN 201710368885A CN 107728249 A CN107728249 A CN 107728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ment
protuberance
display device
incidence surfac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688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8249B (zh
Inventor
张启良
黄朝群
吴振嘉
钟昭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US15/672,5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180046028A1/en
Publication of CN107728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8249A/zh
Priority to US16/798,983 priority patent/US1103608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8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8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16Grooves, prisms, gratings, scattering particles or rough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背光模块与显示面板相对而设,并包含一发光单元与一导光单元,导光单元具有一入光面,发光单元具有多个发光元件,该些发光元件沿一第一方向配置且邻设于入光面,入光面朝向发光单元的方向为一第二方向;其中,入光面包含一第一突出部与一表面,表面连接第一突出部而形成一转折,转折位于表面和第一突出部之间,其中,该表面为一平面或往一第二方向突出的一曲面,且第一突出部往第二方向突出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通过本揭露,可提升背光模块的发光效能,也可改善背光模块的亮点问题而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揭露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特殊构造的导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在工艺与材料方面的不断改良,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大幅提升。不同于一般的日光灯或省电灯泡,发光二极管具有低耗电量、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发光响应时间短及体积小等特性,因此也逐渐地应用于照明设备,例如是室内灯具、手电筒、汽车、摩托车的头灯及其他的照明装置上,或是应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中。
以应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侧置式背光模块为例,侧置式背光模块包含一发光单元及与发光单元对应设置的一导光板。其中,发光单元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位于导光板的侧边,并可发出光线由导光板的一入光面入射至导光板。导光板的作用在于引导光线的传输方向,并通过导光板的全反射,使光线由导光板的一出光面射出,以提供均匀的面光源给显示面板。
然而,在已知的技术中,导光板的入光面一般为平面,当该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板的入光面入射至导光板时,由于两相邻LED的间距(pitch)缘故,会使导光单元邻接于入光面处产生亮点(hotspot)现象而影响整体背光模块的发光效能,造成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下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改善背光模块的亮点问题而提升显示品质,一直是业界相当重要的课题之一。
揭露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揭露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依据一些实施例,可改善背光模块的亮点问题而可提升显示品质。
本揭露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背光模块与显示面板相对而设,并包含一发光单元与一导光单元,导光单元具有一入光面、一底面、一顶面,入光面连接底面与顶面,发光单元具有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沿一第一方向配置且邻设于入光面,入光面朝向发光单元的方向为一第二方向,底面和顶面在一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入光面包含一第一突出部与一表面,该表面连接第一突出部而形成一转折,该转折位于该表面和第一突出部之间,其中,该表面为一平面或往第二方向突出的一曲面,且第一突出部往第二方向突出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
本揭露更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背光模块与显示面板相对而设,并包含一发光单元与一导光单元,导光单元具有一入光面、一底面、一顶面,入光面连接底面与顶面,发光单元邻设于入光面,其中,入光面包含至少两个区域,两所述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相同。
承上所述,在本揭露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通过背光模块的导光单元的入光面(侧面)包含至少一第一突出部,或是通过入光面包含至少两个区域,且该些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相同的结构设计,相较于已知导光单元的入光面为平面而言,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可通过导光单元的入光面的结构变化,产生导引光线的作用,让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单元后,可被导引到离开发光单元更远之处,借此,除了可提升背光模块的发光效能之外,也可改善背光模块的亮点问题而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揭露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显示装置中,导光单元与发光单元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1C为图1A的显示装置中,导光单元的侧视示意图;
图1D为图1A的显示装置中,导光单元的一横切面示意图;
图2A至图2I分别为本揭露不同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揭露一实施例的导光单元与已知导光单元的辉度比较示意图;
图5为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6A为图5的导光单元的一横切面立体示意图;
图6B与图6C分别为图5的导光单元中,沿第三方向的不同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8A与图8C分别为图7的导光单元中,沿第三方向的不同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8B与图8D分别为图8A与图8C的侧视示意图;
图9A至图9J分别为本揭露不同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的一横切面示意图;
图10A至图10C分别为本揭露不同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的侧视示意图;
图11A为一实施例的导光单元的入光面的前视示意图;
图11B至图11E分别为不同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的入光面的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的导光单元的入光面有微结构与无微结构的光强度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揭露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分别参照图1A至图1D所示,其中,图1A为本揭露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1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显示装置1中,导光单元31与发光单元32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1C为图1A显示装置1中,导光单元31的侧视示意图,而图1D为图1A的显示装置1中,导光单元31的一横切面示意图。
显示装置1包括一显示面板2以及一背光模块3,背光模块3与显示面板2相对而设,并可发出光线通过显示面板2,使显示面板2显示影像。为了帮助了解本揭露,于以下实施例的图示中显示了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及第三方向D3,其中,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与第三方向D3实质上是两两相互垂直。第一方向D1例如与显示面板2的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第二方向D2例如与显示面板2的扫描线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且第三方向D3为分别垂直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向。此外,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可为边缘电场切换(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型液晶显示面板、水平切换型(In Plane Switching,IPS)、液晶显示面板、扭转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液晶显示面板、垂直配向型(Vertical Alignment,VA)型液晶显示面板,或其他型式的显示面板,并不限定。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也可为软性显示设备(flexible display)、触控显示设备(touch display)或曲面显示设备(curved display),并不限定。
如图1A所示,显示面板2包含一第一基板21、一第二基板22、一显示层(图未显示)及两个偏光板23、24。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相对设置,而显示层则夹置于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之间。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21是以薄膜晶体管基板,且第二基板22是以彩色滤光基板为例。不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阵层(black matrix)及滤光层也可分别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使得第一基板21成为一BOA(BM on array)基板,或成为一COA(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并不限制。
偏光板23为一下偏光板,偏光板24为一上偏光板。其中,偏光板23(下偏光板)设置于第一基板21远离第二基板22的一侧,偏光板24(上偏光板)设置于第二基板22远离第一基板21的一侧。于此,偏光板23是贴合于第一基板21的下侧表面,且偏光板24是贴合于第二基板22的上侧表面。通过两片偏光轴实质上相差90度的偏光板23、24,可达到将背光源遮蔽的功能,再利用控制电场的强弱可对液晶产生偏转以调变光线的特性,达到让显示面板2显示影像的目的。
背光模块3包括一导光单元31与一发光单元32。另外,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更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33与一反射元件34。
导光单元31具有至少一侧面及分别与侧面连接的一底面B与一顶面T,其中,底面B与顶面T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于此,侧面即为光线入射导光单元31的表面,即入光面S,而顶面T即为光线离开导光单元31的表面,即出光面,使得背光模块3为一侧置式背光模块。
导光单元31的作用在于引导光线的传输方向,并通过光线于导光单元31的内部全反射,使由入光面S入射的光线可由导光单元31的顶面T射出。其中,导光单元31是以透光材料制成,而透光材料例如可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聚乙烯树脂或玻璃,并不加以限制。导光单元31的剖面形状可例如为平板状或楔形状。本实施例的导光单元31是以平板状的导光板为例。
发光单元32邻设于导光单元31的入光面(侧面)S,并可发出光线由入光面S入射至导光单元31,且由导光单元32的顶面T射出,再穿过光学膜片33与显示面板2。如图1B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光单元32具有多个发光元件321与一基板322,且该些发光元件321沿第一方向D1配置而设置于基板322上。另外,入光面S朝向发光单元32的方向为第二方向D2,且底面B和顶面T是在第三方向D3上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与第三方向D3可彼此互相垂直。
基板322包含驱动线路,并可为软性基板、硬性基板或软硬结合板,并不限定。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321为发光二极管,例如但不限于以表面粘着技术(Surface MountTechnology,SMT)设置于基板322上,使得发光单元32为发光二极管光条(lightbar)为例。此外,本实施例是以一个发光单元32邻设于导光单元31的入光面S为例。不过,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在与导光单元31的入光面S相对的另一入光面(另一入光面可具有入光面S相同的结构设计)再设置另外一个发光单元(图未显示),使两个发光单元32分别由导光单元31的两相对入光面S发出光线入射至导光单元31,本揭露并不限制。
请再参照图1A所示,反射元件34设置于导光单元31的底面B,并可将由底面B射出的光线再反射至导光单元31的内部,借此提高光线利用率。其中,反射元件34可为一反射层(例如为金属镀层)或一反射片。于此,反射元件34是以一反射片为例。反射元件34可具有反射材料,而反射材料例如可包含金属、金属氧化物、高反射漆(白漆)、或其组合,并不限定。
光学膜片33设置于导光单元31的顶面T。本实施例由下到上依序具有3个光学膜片(统称为33)相互迭设为例。光学膜片33例如但不限于为扩散板、90°集光片、0°集光片与增亮片,或其他功用的光学膜,使得射出顶面T的光线穿过光学膜片33后可形成一均匀的面光源。
另外,如图1B与图1C所示,导光单元31的入光面S包含至少一第一突出部311与一表面312。其中,表面312连接第一突出部311,而且表面312为一平面、或是一个往导光单元31外侧(往第二方向D2,即往入光面S朝向发光单元32的方向)突出的一曲面,且第一突出部311往第二方向D2突出并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本实施例是以一个第一突出部311往第二方向D2突出,而且表面312往导光单元31的外侧(也是往第二方向D2)突出的曲面为例。
第一突出部311与表面312连接而形成一个转折313,转折313位于表面312和第一突出部311之间。于此,转折313为凹陷的沟槽,同时也沿第一方向D1延伸。另外,第一突出部311包含底面B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第一突出部311位于入光面S的下侧处,而且第一突出部311的一个表面(下表面)就是底面B的一部分。不过,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311也可位于入光面S的上侧处,并可包含顶面T的一部分,本揭露并不限制。
第一突出部311与表面312连接所形成的转折313,与底面B沿第三方向D3的最短距离d1可大于或等于0.18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0微米(0.18μm≦d1≦100μm)。依据其他实施例,d1也可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80微米(1μm≦d1≦80μm)。另外,第一突出部311具有远离表面312的一顶点314,而且第一突出部311的顶点314与转折313沿第二方向D2的最短距离d2可大于或等于0.18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0微米(0.18μm≦d2≦30μm)。依据其他实施例,d2也可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微米(1μm≦d2≦10μm)。此外,如图1D所示,表面312沿第二方向D2的最大突出距离q与导光单元31沿第一方向D1的宽度w的比值可介于1/500至1之间(1/500<q/w<1)。依据其他实施例,表面312沿第二方向D2的最大突出距离q与导光单元31沿第一方向D1的宽度w的比值也可介于1/250至1/10之间(1/250<q/w<1/10)。
此外,如图1B所示,在导光单元31的入光面S上,沿着第一方向D1上具有一第一端部831和一第二端部931。依据一实施例,第一突出部311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而且是由第一端部831延伸至第二端部931。
承上,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中,通过背光模块3的导光单元31的入光面S包含往第二方向D2突出且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突出部311的结构设计,相较于已知导光单元的入光面为平面而言,本实施例通过导光单元31的入光面的结构变化,可产生导引光线的作用,让发光单元32所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单元31后,可被导引到更远之处(即离开发光单元31的距离更远),借此,除了可提升背光模块3的发光效能之外,也可改善背光模块3的亮点问题而提升显示装置1的显示品质。
以下,请分别参照图2A至图2I所示,以说明导光单元的不同实施方式。其中,图2A至图2I分别为本揭露不同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的侧视示意图。
如图2A所示,导光单元31a与导光单元31主要的不同在于,导光单元31a的入光面S的第一突出部311位于入光面S的上侧处,使得第一突出部311的上表面就是顶面T的一部分。另外,导光单元31a的第一突出部311与表面312连接所形成的转折313与顶面T沿第三方向D3的最短距离d1(未标示)可大于或等于0.18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0微米(0.18μm≦d1≦100μm),且第一突出部311的顶点314与转折313沿第二方向D2的最短距离d2(未标示)可大于或等于0.18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0微米(0.18μm≦d2≦30μm)。依据另一实施例,d1也可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80微米(1μm≦d1≦80μm),d2也可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微米之间(1μm≦d2≦10μm)。
另外,如图2B所示,导光单元31b与导光单元31主要的不同在于,导光单元31b的入光面S的第一突出部311的数量为2。其中,两个第一突出部311分别连接于表面312的两相对侧(上侧与下侧)而形成两个转折313。此外,两个第一突出部311的大小不相同(上侧第一突出部311的尺寸较大)。
另外,如图2C所示,与导光单元31b相同的是,导光单元31c一样具有两个第一突出部311。不过,导光单元31c的两个第一突出部311是上侧的第一突出部311较小,但下侧的第一突出部311较大。
另外,如图2D所示,导光单元31d一样具有两个第一突出部311,但两个第一突出部311的大小相同。
另外,如图2E所示,导光单元31e与图2A的导光单元31a主要的不同在于,导光单元31e的表面312为一平面。
另外,如图2F所示,导光单元31f与图1C的导光单元31主要的不同在于,导光单元31f的表面312为一平面。
另外,如图2G所示,导光单元31g与图2B的导光单元31b主要的不同在于,导光单元31g的表面312为一平面。
另外,如图2H所示,导光单元31h与图2C的导光单元31c主要的不同在于,导光单元31h的表面312为一平面。
此外,如图2I所示,导光单元31i与图2D的导光单元31d主要的不同在于,导光单元31i的表面312为一平面。
此外,导光单元31a~31i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导光单元31,不再赘述。
另外,请参照图3所示,其为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31j的立体示意图。
在导光单元31j中,入光面S除了包含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一个第一突出部311与一个表面312(曲面)之外,导光单元31j的入光面S的下侧处更包含不连续的第一突出部311a、311b。第一突出部311与第一突出部311a之间具有一连接平面或凹陷结构61,第一突出部311a与311b之间具有一连接平面或凹陷结构62。另外,导光单元31j的入光面S的上侧处更包含不连续的第一突出部311c、311d,及与第一突出部311d连接的第一突出部311e,以及与第一突出部311e连接的第一突出部311f。其中,第一突出部311c与第一突出部311d之间具有一连接平面或凹陷结构63,而第一突出部311e、311f分别为一倾斜平面。此外,入光面S更包含与表面312依序连接的表面312a、312b、312c。其中,表面312与表面312b分别为往导光单元31j外侧(往第二方向D2)突出的曲面,但表面312a与表面312c分别为一平面或凹陷结构。上述凹陷结构是指往导光单元31j内侧(往第二方向D2的相反侧)凹陷的结构。此外,第一突出部311、311a、311b、311c、311d可为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结构。
另外,请参照图4所示,其为图2D的导光单元31d与入光面为平面的已知导光单元的辉度比较示意图。其中,导光单元31d具有两个第一突出部311,且两个第一突出部311的大小相同。
由图4可知,在相同的发光单元及离入光面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本揭露一实施例的导光单元31d的辉度(曲线C2)明显较已知导光单元为平面的辉度(曲线C1)来得高。因此,不仅其入光效率较佳,而且通过导光单元31d的入光面(侧面)的结构设计,可产生导引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可导引到离入光面更远之处,因此也可改善背光模块的亮点问题。
请参照图5至图6C所示,其中,图5为本揭露又一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41的立体示意图,图6A为图5的导光单元41的一横切面立体示意图,图6B与图6C分别为图5的导光单元41中,沿第三方向D3的不同立体剖视示意图。其中,图6B为导光单元41的沟槽413的立体剖视示意图,而图6C为导光单元41的第二突出部412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导光单元41的入光面S与上述图1B的导光单元31主要的不同在于,导光单元41的入光面S的第一突出部411为弧形状而不具有顶点。另外,导光单元41的入光面S更包含多条沿第三方向D3延伸的沟槽413(沟槽413可称为微结构,沟槽413的设置数量不限制),而且该些沟槽413分别为平行配置,且该些沟槽413分别为弧形状,且这些沟槽413往第二方向D2的反方向凹陷并且沿第三方向D3延伸。于此,如图6B所示,“弧形状的沟槽”是表示,该些沟槽413的底部为往导光单元41内部凹陷的弧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状的沟槽413的曲率半径可介于导光单元41沿第三方向D3的厚度的一半与500mm之间。
另外,如图5所示,导光单元41的入光面S包括多个第一突出部411,该些第一突出部411往第二方向D2突出且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其中,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多个第一突出部411,彼此之间是由沿着第三方向D3延伸的沟槽413而分隔。
另外,如图6C所示,两相邻的该些沟槽413之间分别形成一第二突出部412(有多个第二突出部412),且该些第二突出部412分别包含往导光单元41外侧(往第二方向D2)突出的弧形曲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412的弧形曲面的曲率半径可介于导光单元41沿第三方向D3的厚度的一半与500mm之间。此外,导光单元41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导光单元31,不再赘述。
另外,请参照图7至图8D所示,其中,图7为本揭露又一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41a的立体示意图,图8A与图8C分别为图7的导光单元41a中,沿第三方向D3的不同立体剖视示意图,图8B与图8D分别为图8A与图8C的侧视示意图。其中,图8A为导光单元41a的第二突出部412的立体剖视示意图,而图8C为导光单元41a的沟槽413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导光单元41a与上述图5的导光单元41主要的不同在于,导光单元41a的入光面S的第一突出部411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入光面S的两相对侧,其中,两第一突出部411分别为弧形状而不具有顶点。另外,如图8B所示,于导光单元41a中,两相邻的该些沟槽413之间的第二突出部412沿第二方向D2的最大突出距离p与导光单元41a沿第三方向D3的厚度t的比值可介于1/500至1/10之间(1/500<p/t<1/10)。依据另一实施例,第二突出部412沿第二方向D2的最大突出距离p与导光单元41a沿第三方向D3的厚度t的比值也可介于1/250至1/10之间(1/250<p/t<1/10)。
此外,导光单元41a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导光单元41,不再赘述。
因此,通过导光单元41、41a的入光面S的结构变化(包含第一突出部411、第二突出部412与沟槽413),可于第三方向D3上产生聚光作用,使光线可导引到离入光面更远之处,因此,更可改善背光模块的亮点问题。
另外,请参照图9A至图9J所示,其分别为本揭露不同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51a~51j的一横切面示意图。于此,是横切于导光单元51a~51j的侧面(入光面)的表面512上。另外,图示中是显示导光单元51a~51j的部分形状与发光元件521的相对关系。
一般的平面显示装置为矩形。当要应用于非矩形的显示装置上,导光单元(与发光单元)的形状可因应非矩形显示面板的形状而改变。如图9A至图9J所示,导光单元51a~51j的形状可因应非矩形显示面板的形状而改变,而且发光元件521的设置可因应导光单元51a~51j的入光面的形状而有所改变。例如,如图9A至图9J所示,导光单元51a~51j的入光面512并非是平面的,而是有凸起状、凹陷状、或者是凸起和凹陷的组合形状。在图9A~图9E中,发光元件521仍是沿第一方向D1排列,并没有依据导光单元的入光面的形状而作调整。而在图9F~图9J中,发光元件521的设置位置,则是依据导光单元的入光面512的形状而作调整。因此,本揭露上述实施例的导光单元在入光面的结构设计与变化,也可以如图9A至图9J类似的方式,应用于非矩形的平面显示装置上。
通过上述导光单元的结构设计,可改善背光模块的亮点问题之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在导光单元的入光面采用另外的结构设计,以得到相同的亮点改善结果。例如可将入光面区分成至少两个区域,该些区域的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不相同的结构设计方式,也可改善背光模块的亮点问题。
请参照图10A至图10C所示,其分别为本揭露不同实施方式的导光单元61a~61c的侧视示意图。
如图10A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光单元61a为一平板状的导光板。本实施例的导光单元61a的入光面S包含一第一突出部611与一表面612,表面612为一平面,且第一突出部611往第二方向D2突出并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其中,表面612连接第一突出部611而形成一个转折613,转折613位于表面612和第一突出部611之间。于此,本实施例的转折613并不是凹陷的沟槽,而是表面612与第一突出部611连接之间的平顺弯折结构,同时也沿第一方向D1延伸。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突出部611连接顶面T。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第一突出部611位于入光面S的上侧处,而表面612位于入光面S的下侧处,且连接底面B,然不以此为限,第一突出部611也可位于入光面S的下侧处而连接底面B,表面612可位于入光面S的上侧处而连接顶面T。
另外,如图10B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光单元61b可为一具有喇叭口形状的平板状导光板。换句话说,在接近入光面S之处,导光单元61b有较大的厚度,但距离入光面S一段距离之后,导光单元61b的厚度渐渐变小且维持一定值。此外,如图10C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光单元61c可为一楔形板。此外,导光单元61a、61b与61c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上述的导光单元31的相同组件,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1A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导光单元的入光面的前视示意图。于此,图11A可为上述的导光单元61a、61b或61c的入光面S的前视示意图(由平行第二方向D2上所示意的入光面S)。
在本实施例中,入光面S包含两个区域,即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表面粗糙度不相同。其中,第一区域A1与顶面T相连,第二区域A2与底面B相连,且第一区域A1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第二区域A2的表面粗糙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表面粗糙度可为直线线段平均粗糙度,而第一区域A1的直线线段平均粗糙度的范围可为0~3um之间,第二区域A2的直线线段平均粗糙度的范围可为1~10um之间。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表面粗糙度可为最大粗糙度,第一区域A1的最大粗糙度的范围可为0.5~5um之间,第二区域A2的最大粗糙度的范围可为1.5~20um之间。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表面粗糙度可为十点平均粗糙度,第一区域A1的十点平均粗糙度的范围可为0~4um之间,第二区域A2的十点平均粗糙度的范围可为0.5~25um之间。
另外,第一区域A1或第二区域A2可包含多个微结构614,该些微结构614可分别为条状结构,而且沿第三方向D3延伸,使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可形成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另外,第一区域A1或第二区域A2的该些微结构614可彼此之间为不等间距。换言之,以第二区域A2的该些微结构614来说,如图11A所示,两相邻微结构614的间距d1、间距d2与间距d3可彼此不相等(d1≠d2≠d3)。不过,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间距d1、间距d2与间距d3之间也可两两相等或者三者皆相等,本揭露并不限制。
在图11A的实施例中,入光面S可被一条假想线L(虚直线)区分成二个区域A1、A2,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如图11B所示,假想线L也可为弧线;或者,如图11C所示,入光面S也可被两条假想线L(虚直线)区分成三个区域A1、A2、A3;或者,如图11D所示,两条弧线的假想线L可将入光面S区分成三个区域A1、A2、A3;又或者,如图11E所示,三条直线的假想线L可将入光面S区分成四个区域A1~A4。因此,本揭露并不限制入光面S可被直线、或弧形、或直线与弧线的组合区分成多少个区域,只要至少两个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相同皆为本揭露所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2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导光单元的入光面有微结构(粗糙表面)与无微结构(光滑表面)的光强度比较示意图。于此,纵坐标为UF指数(UF index),横坐标为离入光面的距离(mm)。其中,UF指数可定义为最亮光强度减去最暗光强度后,除以最暗光强度的百比分(%)。UF index越低,则入光面处的亮点问题越轻微。
由图12中可知,在相同的发光单元及导光单元内部离入光面相同距离的情况下,例如离入光面5mm之前的位置,导光单元的入光面具有微结构而为粗糙表面时,其UF指数明显较入光面为光滑表面者低。因此,证明入光面有微结构的设计方式也可改善导光单元的亮点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将导光单元的入光面区分出至少两个区域,且该些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相同的结构设计,也可应用于上述导光单元31、31a~31j、41、41a、51a~51j中。此外,粗糙表面的结构设计,也可应用于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的侧边上,使光学膜片的四周侧边为粗糙表面,同样可以改善显示设备的侧边漏光情况,即光学膜片的四周侧边包含有微结构时可具有淡化显示设备边缘亮线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本揭露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通过背光模块的导光单元的入光面(侧面)包含往第二方向突出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一突出部,或是通过入光面包含至少两个区域,且该些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相同的结构设计,相较于已知导光单元的入光面为平面而言,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可通过导光单元的入光面的结构变化,产生导引光线的作用,让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单元后,可被导引到离开发光单元更远之处,借此,除了可提升背光模块的发光效能之外,也可改善背光模块的亮点问题而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因此,本揭露一些实施例的发光组件及背光模块可改善其发光效能,并使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具有较高的光效能。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揭露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一显示面板;以及
一背光模块,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而设,并包含一发光单元与一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具有一入光面、一底面、一顶面,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所述发光单元具有多个发光元件,多个所述发光元件沿一第一方向配置且邻设于所述入光面,所述入光面朝向所述发光单元的方向为一第二方向,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在一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入光面包含一第一突出部与一表面,所述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突出部而形成一转折,所述转折位于所述表面和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
其中,所述表面为一平面或往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一曲面,且所述第一突出部往所述第二方向突出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突出部,两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表面的两相对侧而形成两个所述转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突出部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更包含多条沟槽,多条所述沟槽分别为弧形状,多条所述沟槽往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凹陷且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沟槽之间形成一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包含往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弧形曲面。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一显示面板;以及
一背光模块,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而设,并包含一发光单元与一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具有一入光面、一底面、一顶面,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所述发光单元邻设于所述入光面;
其中,所述入光面包含至少两个区域,两所述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包含一第一突出部与一表面,所述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突出部而形成一转折,所述转折位于所述表面和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区域包含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包含多个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的多个所述微结构为不等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顶面相连,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底面相连,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
CN201710368885.4A 2016-08-12 2017-05-23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728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672,500 US20180046028A1 (en) 2016-08-12 2017-08-09 Display device
US16/798,983 US11036081B2 (en) 2016-08-12 2020-02-24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8883 2016-08-12
CN2016106588834 2016-08-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8249A true CN107728249A (zh) 2018-02-23
CN107728249B CN107728249B (zh) 2021-03-30

Family

ID=6120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68885.4A Active CN107728249B (zh) 2016-08-12 2017-05-2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82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2174A (zh) * 2019-02-01 2020-08-11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092A (zh) * 2008-07-15 2010-01-20 嘉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及其应用的背光模块
CN101922660A (zh) * 2010-07-23 2010-12-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JP2011048290A (ja) * 2009-08-28 2011-03-10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185912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结构导光板及侧光式背光模组
CN104145199A (zh) * 2012-02-29 2014-11-12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导光板和背光单元
CN105278028A (zh) * 2014-06-20 2016-01-2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以及应用该导光板的显示装置
KR20160078938A (ko) * 2016-06-22 2016-07-05 레이젠 주식회사 도광판 절단용 커팅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092A (zh) * 2008-07-15 2010-01-20 嘉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及其应用的背光模块
JP2011048290A (ja) * 2009-08-28 2011-03-10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922660A (zh) * 2010-07-23 2010-12-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3185912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结构导光板及侧光式背光模组
CN104145199A (zh) * 2012-02-29 2014-11-12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导光板和背光单元
CN105278028A (zh) * 2014-06-20 2016-01-2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以及应用该导光板的显示装置
KR20160078938A (ko) * 2016-06-22 2016-07-05 레이젠 주식회사 도광판 절단용 커팅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2174A (zh) * 2019-02-01 2020-08-11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8249B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29328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100989219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7665876B2 (en) Backlight unit
US10386565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assembly having light guide with groove structures for out-coupling light,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urface light source assembly
US20160123554A1 (en) Lens,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Lens,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Apparatus
JP2008198602A (ja) 偏光導光板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US20150077643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TWI363199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ight quide plate thereof
US20150098249A1 (en)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JP5601042B2 (ja)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8241236B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JP4815930B2 (ja) 光透過フィルム、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7621667B (zh) 面状照明装置
CN107728249A (zh) 显示装置
TWM564174U (zh) 導光元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201426125A (zh) 導光板及背光模組
US20060203518A1 (en)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JP2012033310A (ja) サイドエッジ型面状発光装置
TWM526084U (zh) 顯示裝置
US11036081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8155294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TWI509323B (zh) 背光單元
KR20160059006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20039405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10007511A (zh) 照明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