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8211B -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8211B
CN107708211B CN201610648106.1A CN201610648106A CN107708211B CN 107708211 B CN107708211 B CN 107708211B CN 201610648106 A CN201610648106 A CN 201610648106A CN 107708211 B CN107708211 B CN 107708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resource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user superposition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481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8211A (zh
Inventor
武卓
王钧
沈钢
K·肖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481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8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8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8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例如,在诸如基站的网络设备侧,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资源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比第二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更近。该资源指示指明了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资源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而且,在该子帧中,使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来进行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还公开了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相应的方法以及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 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长期演进(LTE)系统,已经提出了一种下行链路(DL)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在LTE系统中实现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小区内多用户叠加传输。对于DL MUS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标准化组织已经提出了如下三种实现方式:(1)使用相同的传输方案以及相同的空间预编码矢量来传输叠加的PDSCH;(2)使用相同的发送分集方案来传输叠加的PDSCH;以及(3)使用相同的传输方案但是不同的空间预编码矢量来传输叠加的PDSCH。
研究已表明,当网络具有较大业务负载时,MUST技术对于提高系统容量和效率等尤其有益。因而,在业务负载较大的网络中,可以将更多用户设备(UE)配置为例如MUST对,以便将更多UE的信号叠加在一起传输,从而带来系统性能的提高。为此,为了适应网络中业务负载的动态变化,在3GPP标准化工作中提出了LTE系统应该支持UE的动态MUST配对,例如逐子帧的动态配对。而且,还提出可以在不同空间层上或者在不同子带中将一个UE与多个UE配对。
然而,对于动态MUST配对,特别是逐子帧将UE在MUST和非MUST之间切换时,对于该UE而言,很难检测出与其配对的其他UE的信号,继而很难消除其他UE的信号造成的干扰,从而导致系统性能严重下降。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在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网络设备处,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资源指示,其指示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资源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比第二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更近;以及在该子帧中使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来进行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
在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终端设备处,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资源指示,其指示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资源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比第二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更近;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的资源指示,从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中检测第一信号。
在第三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控制器;以及收发器,耦合至控制器并且被控制器配置为: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资源指示,其指示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资源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比第二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更近;以及在该子帧中使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来进行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
在第四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控制器;以及收发器,耦合至控制器并且被控制器配置为:在启用了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资源指示,其指示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特定于终端设备,第二资源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比第二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更近,以及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特定于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控制器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的资源指示,从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中检测第一信号。
通过下文描述将会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网络设备可以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DL MUST的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网络设备在DL MUST中使用的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资源和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资源。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所接收的资源指示,消除第二终端设备的信号的干扰,提高成功检测到自己的信号的概率,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其中实施的示例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与第一终端设备相关联的DL MUST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示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使用DCI来发送资源指示的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其他实施例的使用DCI来发送资源指示的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其他实施例的示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其他实施例的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设备的框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参考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此使用的术语“网络设备”是指在基站或者通信网络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其他实体或节点。“基站”(BS)可以表示节点B(NodeB或者NB)、演进节点B(eNodeB或者eNB)、远程无线电单元(RRU)、射频头(RH)、远程无线电头端(RRH)、中继器、或者诸如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等的低功率节点等等。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为讨论方便之目的,术语“网络设备”和“基站”可以互换使用,并且可能主要以eNB作为网络设备的示例。
在此使用的术语“终端设备”或“用户设备”(UE)是指能够与基站之间或者彼此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任何终端设备。作为示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MT)、订户台(SS)、便携式订户台(PSS)、移动台(MS)或者接入终端(AT),以及车载的上述设备。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为讨论方便之目的,术语“终端设备”和“用户设备”可以互换使用。
在此使用的术语“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或者DL MUST)是指基站将到多个终端设备的DL信号叠加(或组合)在一起传输。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既包括自己的信号(或者有用信号),也包括其他终端设备的信号(或者干扰信号)。
在此使用的术语“空间层”是指空间上的传输信道层。通过为多个发射天线设置特定的权值矢量,可以形成彼此分隔的空间层。
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如上所述,在当前的3GPP标准化工作中,已经提出了可以逐子帧将UE动态配成MUST对,并且可以在不同空间层上或者在不同子带中将UE与多个其他UE配对。然而,在动态MUST配对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逐子帧动态切换MUST配置和非MUST配置的情况下,在UE侧消除与其配对的其他UE的信号干扰是很困难的。尤其当UE在一个子帧中与多个其他UE配对时,例如UE在多个空间层中分别与不同的UE配对时,这种干扰消除难度更高。
虽然,在3GPP标准中已经提出了可以从服务eNB向UE发送一些候选参数,以辅助UE检测与其配对的UE的信号。而且,UE还可以通过盲检获得另一些参数。然而,这些候选参数只能通过高层信令以很长的时间间隔来发送。在MUST配对(或切换)在不同子帧中动态更新时,这些参数对于UE侧的信号检测很难发挥作用。另外,如果UE通过盲检来获取全部参数,则会造成UE的解码复杂度过高并且会过于耗时。因而,这种盲检的方式也无法适用于MUST的动态切换。
因此,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使UE能够及时获知由配对的UE引起的干扰情况,以便UE能够在动态DL MUST中消除配对UE的信号造成的干扰,从而检测出自己的有用信号。这对于MUST配对中的近端UE尤其有利,因为eNB传统上为配对的远端UE分配比近端UE更高的功率,相应地近端UE处来自配对UE的干扰会更强。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近端UE和远端UE分别指MUST配对中距离网络设备(例如,基站)较近的UE和距离网络设备较远的UE。特别地,如果近端UE支持秩2和两个空间层,并且近端UE仅在一个空间层上与一个远端UE配对,或者在一个空间层与一个远端UE配对,而在另一个空间层上与另一个远端UE配对,则此种干扰尤为明显。
为了解决这些以及其它潜在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根据该方法,网络设备可以在启用了两个终端设备的DL MUST的子帧中向其中的一个终端设备(称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资源指示。该资源指示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网络设备在DL MUST中使用的资源。该资源包括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的资源(称为“第一资源”)和特定于另一终端设备(称为“第二终端设备”)的资源(称为“第二资源”)。而且,网络设备在该子帧中使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来进行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DL MUST。
以此方式,网络设备可以以一个子帧为时间间隔,向配置了DL MUST的第一终端设备指示与第一终端设备相关联的资源和与DL MUST涉及的第二终端设备相关联的资源。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所接收的资源指示,消除第二终端设备的信号的干扰,从而提高成功检测出自己的信号的概率,进而提高系统性能。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其中实施的示例通信网络100。通信网络100包括网络设备140以及三个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110、第二终端设备120和第三终端设备130。网络设备140可以与三个终端设备110至130通信。相应地,三个终端设备110至130可以通过网络设备140彼此通信。应理解,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目仅仅是出于说明之目的而无意于限制。网络100可以包括任意适当数目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如图所示,在此示例中,第一终端设备110距离网络设备140较近,而第二终端设备120和第三终端设备130距离网络设备140较远。应理解,这仅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三个终端设备110至130可以与网络设备140具有任意远近位置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网络设备140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二终端设备120配成MUST对,以进行DL MUST。应理解,除了将第一终端设备110与第二终端设备120配对之外,网络设备140还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110与网络100中的任意数目的其他终端设备配成MUST对或MUST组。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网络设备140可以在两个空间层中的一个空间层(称为“第一空间层”)上将第一终端设备110与第二终端设备120配对,而在另一个空间层(称为“第二空间层”)上将第一终端设备110与第三终端设备130配对。此方面的实施例将在后文详述。
网络100中的通信可以根据任何适当的通信协议来实施,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第三代(3G)、第四代(4G)和第五代(5G)等蜂窝通信协议、诸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等的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和/或目前已知或者将来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而且,该通信使用任意适当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多址(OFDM)、和/或目前已知或者将来开发的任何其他技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在某个子帧中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则网络设备140可以在该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资源指示,以指示网络设备140在DL MUST所使用的资源。该资源包括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110的第一资源以及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120的第二资源。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110从网络设备140接收到其自己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与第二终端设备120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后,可以基于该资源指示从叠加信号中去除作为干扰信号的第二信号,获得其自己的第一信号。以此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第一终端设备110检测到自己的第一信号的概率。
如上所述,在此示例中,第一终端设备110比第二终端设备120距离网络设备140更近。也即,第一终端设备110是近端终端设备,而第二终端设备120是远端终端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为了对抗路径损耗,网络设备140通常会为作为远端的第二终端设备120分配更大的功率,因而在作为近端的第一终端设备110处会产生更大的干扰。网络设备140向作为近端的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上述资源指示,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应理解,网络设备140向近端的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DL MUST使用的资源的指示仅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作为备选,网络设备140可以向DL MUST所涉及的所有终端设备指示其他终端设备的资源,从而提高所有终端设备处有用信号检测的成功率。
下面将结合图3至图6分别从网络设备140和第一终端设备110的角度,对本公开的原理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参考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示例通信方法300的流程图。可以理解,方法300可以例如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140处实施。为描述方便,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方法300进行描述。
如图所示,在305,网络设备140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的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资源指示。该资源指示向第一终端设备110指示网络设备140在DL MUST中使用的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资源和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资源。在320,网络设备140在该子帧中使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进行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
以此方式,网络设备140可以按子帧向第一终端设备110指示,与第一终端设备110有关的DL MUST中使用的资源,特别是与第一终端设备110的第一信号叠加的第二终端设备120的第二信号所使用的资源。这样,第一终端设备110在接收到叠加信号后,可以基于接收到的资源指示,从叠加信号中消除第二终端设备120的第二信号的干扰,检测出其自己的第一信号。终端侧的处理将在后文结合图6详细说明。
此种按子帧的资源指示方式可以及时向终端设备指示DL MUST中的资源分配。特别是在网络设备140动态配置MUST的情况下,例如,逐子帧地配置(或者切换)MUST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及时获知相关的资源分配情况,从而提高了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其自己的信号的概率,并且相应地提高了系统性能。
资源指示可以在任意适当消息或信息中从网络设备140向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资源指示包含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传统上,基站例如可以在每个子帧,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增强PDCCH(EPDCCH)上向终端设备发送DCI,以指示相应的信号传输所使用的资源。DCI可以包括资源分配字段,资源分配字段又包括资源分配头字段以及实际的资源块分配的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网络设备140例如可以对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110的DCI进行扩展,使得DCI既指示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110的第一资源,又指示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120的第二资源。
作为示例,网络设备140可以在DCI的资源分配字段中,既包括实际为第一终端设备110分配的资源块(RB)的信息,又包括实际为第二终端设备120分配的RB的信息。RB是指在时域上占用特定时间间隔、在频域上占用特定频带的资源单元。作为示例,在OFDM系统中,一个RB可以在时域中占用一个OFDM符号,在频域中占用12个子载波。
应理解,将RB作为传输资源仅仅是示例而非限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网络设备140可以使用任意适当资源来传输。例如,除了时间和频率资源,还可以使用码资源、空间资源等作为传输资源。
下面参考图4描述使用DCI来发送资源指示的一个具体示例。如图所示,在此示例中,网络设备140确定使用两个空间层(即,层1和层2)来传输第一终端设备110的信号。在层1上,第一终端设备110与第二终端设备120配对;并且在层2上,第一终端设备110与第三终端设备130配对。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在层1和层2上分别接收到自己的信号与第二终端设备120的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以及自己的信号与第三终端设备130的信号(称为“第三信号”)的叠加信号。
另外,在此示例中,网络设备140所服务的小区的带宽包括25个RB。而且,如图所示,网络设备140使用资源分配类型0或者1,将25个RB划分为13个资源块组(RBG)。前12个RBG中的每个RBG包括两个RB,最后一个RBG包括一个RB。
在DCI中,通常利用比特图(bitmap)来指示资源分配。在此示例中,扩展的DCI包括用于指示三个终端设备110至130的资源的三个完整的比特图,以向第一终端设备110指示相关联的DL MUST中所使用的资源。具体而言,在此示例中,使用13个比特的比特图来指示对应的13个RBG(例如RBG0~RBG12,其中RBGn表示第n+1个RBG)的分配情况,其中用1表示对应的RBG已被分配,用0表示对应的RBG未被分配。
如图4所示,对应于第一终端设备110的13个比特的比特图为{0 1 0 0 1 1 1 0 01 0 1 0},表示RBG1、RBG4至RBG6、RBG9和RBG11这六个RGB被分配给第一终端设备110。对应于第二终端设备120和第三终端设备130的13个比特的比特图分别为{0 1 0 0 0 1 1 0 00 0 0 0}和{0 0 0 0 1 0 0 0 0 1 0 1 0}。也即,在层1上,RBG1、RBG5和RBG6被分配给第二终端设备120;并且在层2上,RBG4、RBG9和RBG11被分配给第三终端设备130。
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110在获得这些比特图后,可以确定其在RBG1、RBG5和RBG6上接收到的信号受到了第二终端设备120的信号的干扰,而其在RBG4、RBG9和RBG11上接收到的信号受到了第三终端设备130的信号的干扰。继而,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相应地进行干扰检测和消除。
图5示出了使用DCI来发送资源指示的另一个示例。如图所示,在此示例中,并不使用完整的比特图,例如13个比特的比特图来指示与第二终端设备120和第三终端设备130相关联的资源分配。而使用缩减的6个比特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120和第三终端设备130的资源。如图所示,这六个比特对应于为第一终端设备110分配的六个RGB,即RBG1、RBG4至RBG6、RBG9和RBG11,用于指示分配给第一终端设备110的六个RBG是否还用于传输其他终端设备的信号。
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110在获得这种缩减的比特图之后,同样可以获知与其自己的信号传输相关联的资源的受干扰情况,并且相应地进行干扰检测和消除,从而实现有用信号的成功接收。这种仅向第一终端设备110指示包括在第一终端设备110的第一资源中的第二终端设备120(或者第三终端设备130)的资源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系统开销,并且提高系统效率。
如图3所示,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除了资源指示,网络设备140还可以在310,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的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MUST指示,以指示DL MUST在该子帧中被启用。以此方式,网络设备140可以在按子帧来配置(或者切换)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的情况下,及时向第一终端设备110指示MUST配置情况。
应理解,网络设备140向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MUST指示是可选的而并非是必需的。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40可以不发送MUST指示,而通过在子帧中发送资源指示,隐含地向第一终端设备110指示该子帧中启用了MUST。
另外,可选地,在网络设备140在不同的空间层上将第一终端设备110与不同的终端设备(例如,第二终端设备120和第三终端设备130)配对进行DL MUST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40还可以在315向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空间层指示,以指示在哪个空间层上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例如,网络设备140可以响应于确定在两个空间层中的层1上启用了与第一终端设备110与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将相应的空间层指示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110。网络设备140还可以响应于确定在层2上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110与第三终端设备的DL MUST,向第一终端设备110做进一步指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网络设备140同样可以使用任意适当消息或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MUST指示和/或空间层指示。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40可以在向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的DCI中进一步包括MUST指示。具体而言,网络设备140向第一终端设备110发送的DCI可以被扩展为包括指示本子帧是否启用了MUST的MUST指示。作为示例,在扩展的DCI中,可以使用单个比特来指示MUST的启用情况。例如,用0表示未启用,而用1表示已启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DCI还可以被扩展为包括指示哪个空间层中启用了DL MUST的空间层指示。例如,在第一终端设备110支持两个空间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两个比特来指示层1和层2上是否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110与其他终端设备(例如,第二终端设备120和第三终端设备130)的DL MUST。下面的表1示出了这两个比特与层1和层2上的DL MUST启用与否的示例对应关系。
表1
空间层指示 层1 层2
00 未启用 未启用
10 启用 未启用
01 未启用 启用
11 启用 启用
为了进一步减小信令开销,在第一终端设备110在两个空间层中的每个空间层上最多与一个其他终端设备配对的情况下,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空间层指示从两个比特减少为一个比特。例如,可以用1表示层1启用了DL MUST,而用0表示层1未启用DL MUST。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140可以结合资源指示和/或MUST指示来指示其他空间层上的DL MUST的启用情况。例如,当第一终端设备110接收到值为1的空间层指示时,可以确定层1启用了DL MUST。如果第一终端设备110从网络设备140接收到的资源指示只指示了第一终端设备110的第一资源和第二终端设备120的第二资源,则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确定两个空间层上仅层1上启用了其与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如果资源指示除了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之外,还另外指示了第三终端设备130的资源,则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以此确定层2上启用了其与第三终端设备的DL MUST。当第一终端设备110接收到值为0的空间层指示时,可以确定层1未启用DL MUST。如果第一终端设备110接收到的资源指示除了指示第一终端设备110的第一资源之外还指示了第二终端设备120的第二资源,则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确定层2上启用了其与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
作为另一示例,还可以结合一个比特的MUST指示,来指示哪个空间层启用了DLMUST。下面的表2给出了一个具体示例。
表2
Figure BDA0001073726230000131
在此示例中,同样用1表示层1启用了DL MUST,用0表示层1未启用DL MUST。如表2所示,当MUST指示的对应比特为1,而空间层指示的对应比特为0时,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确定在层2上启用了DL MUST。
当MUST指示的对应比特为1,而空间层指示的对应比特也为1时,表示仅层1启用了DL MUST,或者层1和层2都启用了DL MUST。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进一步结合资源指示来确定启用了DL MUST的空间层。例如,如果资源指示只指示了第一终端设备110的第一资源和第二终端设备120的第二资源,则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确定仅层1上启用了其与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如果除了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之外,资源指示还另外指示了第三终端设备130的资源,则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确定层2上启用了其与第三终端设备的DL MUST。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示例通信方法600的流程图。可以理解,方法600可以例如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110处实施。为描述方便,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方法600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在605,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的子帧中,第一终端设备110从网络设备140接收资源指示,其指示网络设备140在DL MUST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110,而第二资源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12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资源可以被包括在第一资源中。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110比第二终端设备120距离网络设备140更近。
如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在任意适当消息或信息中从网络设备140接收资源指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资源指示包含在用于第一终端设备110的DCI中。这样,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检测与自己相关联的DCI来获得资源指示。举例而言,第一终端设备110的资源分配信息可以被封装在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CE)中,并且第二终端设备120的资源分配信息可以被封装在另一个或另一些CCE中。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110在相关联的搜索空间中进行检测时,可以检测到这些CCE,从而获得该资源指示。
在620,第一终端设备110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140接收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继而,在625,第一终端设备110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的资源指示,从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中检测第一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终端设备110根据该资源指示可以获知其自己的信号在哪些资源上受到了干扰,继而可以相应地消除干扰。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使用现在已知和将来开发的任意适当干扰检测和/或消除技术来去除第二信号的干扰,从而检测出第一信号。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如图6所示,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在610,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140接收MUST指示,其指示DL MUST在该子帧中被启用。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110还可以在615,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140接收空间层指示,其指示启用了DL MUST的空间层。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140接收如下空间层指示,其指示其与第二终端设备120的DL MUST在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一空间层上被启用。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110还可以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140接收如下空间层指示,其进一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三终端设备130的另一DL MUST在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二空间层上被启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140接收如下资源指示,其指示所述网络设备140在DL MUST中使用的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110的第一资源块组和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120的第二资源块组。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110可以在DCI中接收资源指示。
应理解,上文结合图3至图5的示意图描述的网络设备140所执行的操作和相关的特征同样适用于第一终端设备110所执行的方法600,并且具有同样的效果,具体细节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700的框图。可以理解,装置700可以实施在图1和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140侧。如图7所示,装置700(例如网络设备140)包括:第一发送单元705,被配置为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资源指示,其指示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二资源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以及传输单元710,被配置为在该子帧中使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来进行该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资源可以被包含在第一资源中。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比第二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更近。
在某些实施例中,装置700还可以包括第二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在该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多用户叠加传输指示,其指示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该子帧中被启用。在某些实施例中,装置700还可以包括第三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在该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空间层指示,其指示启用了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空间层。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发送单元可以包括第四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在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一空间层上启用了该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该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空间层指示,其指示该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第一空间层上被启用。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发送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五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在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二空间层上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的另一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该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空间层指示,其进一步指示另一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第二空间层上被启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705可以包括第六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使用资源分配类型0或者1,在该子帧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资源指示,其指示在该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特定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资源块组和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资源块组。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705还可以包括第七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发送资源指示。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800的框图。可以理解,装置800可以实施在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110一侧。如图所示,装置800(例如第一终端设备11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805,被配置为在启用了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例如第二终端设备120)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资源指示,其指示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特定于终端设备,第二资源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第二接收单元810,被配置为在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特定于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以及检测单元815,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的资源指示,从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中检测第一信号。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资源被包含在第一资源中。在某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比第二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更近。
在某些实施例中,装置800还可以包括第三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多用户叠加传输指示,其指示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该子帧中被启用。在某些实施例中,装置800还可以包括第四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空间层指示,其指示启用了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空间层。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四接收单元可以包括第五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空间层指示,其指示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一空间层上被启用。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四接收单元还可以包括第六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该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空间层指示,其进一步指示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例如第三终端设备130)的另一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二空间层上被启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收单元805可以包括第七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资源指示,其指示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特定于终端设备的第一资源块组和特定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资源块组。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收单元805还可以包括第八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接收资源指示。
应当理解,装置700和装置800中记载的每个单元分别与参考图1至图6描述的方法300和600中的每个步骤相对应。因此,上文结合图1至图6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装置700和装置8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并且具有同样的效果,具体细节不再赘述。
装置700和装置800中所包括的单元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包括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使用软件和/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除了机器可执行指令之外或者作为替代,装置700和装置800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来实现。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组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等。
图7和图8中所示的这些单元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实现为硬件模块、软件模块、固件模块或者其任意组合。特别地,在某些实施例中,上文描述的流程、方法或过程可以由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硬件来实现。例如,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利用其发射器、接收器、收发器和/或处理器或控制器来实现方法300和600。
图9示出了适合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900的方框图。设备900可以用来实现网络设备,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40;和/或用来实现终端设备,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110。
如图所示,设备900包括控制器910。控制器910控制设备900的操作和功能。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器910可以借助于与其耦合的存储器920中所存储的指令930来执行各种操作。存储器920可以是适用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合适的类型,并且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和系统、光存储器件和系统。尽管图9中仅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单元,但是在设备900中可以有多个物理不同的存储器单元。
控制器910可以是适用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合适的类型,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控制器、数字信号控制器(DSP)以及基于控制器的多核控制器架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多个。设备900也可以包括多个控制器910。控制器910与收发器940耦合,收发器940可以借助于一个或多个天线950和/或其他部件来实现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当设备900充当网络设备140时,控制器910和收发器940可以配合操作,以实现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方法300。当设备900充当第一终端设备110时,控制器910和收发器940可以配合操作,以实现上文参考图6描述的方法600。上文参考图3和图6所描述的所有特征均适用于设备900,在此不再赘述。
一般而言,本公开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某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施,而其他方面可以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实施。当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方面被图示或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某些其他图形表示时,将理解此处描述的方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在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些组合中实施。
作为示例,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机器可执行指令的上下文中被描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诸如包括在目标的真实或者虚拟处理器上的器件中执行的程序模块中。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其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结构。在各实施例中,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在所描述的程序模块之间合并或者分割。用于程序模块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在本地或者分布式设备内执行。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介质二者中。
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程序代码在被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时候,引起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计算机上、部分在计算机上、作为独立的软件包、部分在计算机上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包含或存储用于或有关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程序的任何有形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详细示例包括带有一根或多根导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储存取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
另外,尽管操作以特定顺序被描绘,但这并不应该理解为要求此类操作以示出的特定顺序或以相继顺序完成,或者执行所有图示的操作以获取期望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或并行处理会是有益的。同样地,尽管上述讨论包含了某些特定的实施细节,但这并不应解释为限制任何发明或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应解释为对可以针对特定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描述。本说明书中在分开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整合实施在单个实施例中。反之,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分离地在多个实施例或在任意合适的子组合中实施。
尽管已经以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了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而被公开的。

Claims (18)

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在网络设备处,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和空间层指示,所述资源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特定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资源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更近,并且所述空间层指示用于:
在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一空间层上启用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情况下,指示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所述第一空间层上被启用,以及
在所述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二空间层上启用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的另一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情况下,进一步指示所述另一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所述第二空间层上被启用;以及
在所述子帧中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来进行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子帧中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多用户叠加传输指示,其指示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所述子帧中被启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资源被包含在所述第一资源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资源指示包括:
响应于确定使用资源分配类型0或者1,在所述子帧中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资源指示,其指示在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特定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资源块组和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资源块组。
5.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在第一终端设备处,在启用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和空间层指示,所述资源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特定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资源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更近,并且所述空间层指示用于:
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一空间层上被启用,以及
进一步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的另一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所述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二空间层上被启用;
在所述子帧中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特定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的资源指示,从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中检测所述第一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子帧中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多用户叠加传输指示,其指示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所述子帧中被启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资源被包含在所述第一资源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资源指示包括:
在所述子帧中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资源指示,其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特定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资源块组和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资源块组。
9.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控制器;以及
收发器,耦合至所述控制器并且被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在启用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和空间层指示,所述资源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特定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资源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更近,并且所述空间层指示用于:
在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一空间层上启用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情况下,指示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所述第一空间层上被启用,以及
在所述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二空间层上启用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的另一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情况下,进一步指示所述另一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所述第二空间层上被启用,以及
在所述子帧中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来进行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所述子帧中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多用户叠加传输指示,其指示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所述子帧中被启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资源被包含在所述第一资源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使用资源分配类型0或者1,在所述子帧中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资源指示,其指示在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特定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资源块组和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资源块组。
13.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控制器;以及
收发器,耦合至所述控制器并且被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在启用了所述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子帧中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和空间层指示,所述资源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特定于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资源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更近,并且所述空间层指示用于:
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一空间层上被启用,以及
进一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的另一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所述两个空间层中的第二空间层上被启用,以及
在所述子帧中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特定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的资源指示,从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中检测所述第一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所述子帧中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多用户叠加传输指示,其指示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在所述子帧中被启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资源被包含在所述第一资源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所述子帧中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资源指示,其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叠加传输中使用的特定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资源块组和特定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资源块组。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于其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于其上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由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5到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10648106.1A 2016-08-09 2016-08-09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07708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8106.1A CN107708211B (zh) 2016-08-09 2016-08-09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8106.1A CN107708211B (zh) 2016-08-09 2016-08-09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211A CN107708211A (zh) 2018-02-16
CN107708211B true CN107708211B (zh) 2021-09-24

Family

ID=61168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48106.1A Active CN107708211B (zh) 2016-08-09 2016-08-09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8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844B (zh) * 2018-12-29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449414B (zh) * 2019-08-30 2022-07-2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的分配方法、网络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719A (zh) * 2015-05-14 2017-01-04 夏普株式会社 多用户重叠编码传输的资源指示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7195040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Alcatel Lucent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 communicait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719A (zh) * 2015-05-14 2017-01-04 夏普株式会社 多用户重叠编码传输的资源指示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7195040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Alcatel Lucent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 communicait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G 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Packet Core (EPC) *
ASUSTeK.Discussion on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for MUST.《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4bis R1-163282》.2016, *
Discussion on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for MUST;ASUSTeK;《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4bis R1-163282》;20160415;第1-3页 *
Evaluation of signaling potential assistance information;Sequans Communication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3 R1-156488》;20151120;第2节 *
Part 1: Protocol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Release 13).《3GPP TS 36.523-1 V13.1.0》.2016, *
Signaling schemes for MUST assistance information;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4bis R1-162494》;20160415;第1-2节 *
Support of downlink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5 R1-164227》;20160527;第2节 *
User Equipment (UE)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211A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184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202106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beam failur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075893B (zh) 基站、用户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0741702B (zh)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144073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81944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based on common cell networking
US2023021663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rs for plurality of uplink band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0369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ownlink mu-mimo transmission
EP3506694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6436585A (zh) 用于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08211B (zh)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9198165B2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o determine antenna weight and frequency bands
CN112511280A (zh) 信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49982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TWI641274B (zh)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30225186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230504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determination
CN107733599B (zh)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增强的方法和设备
CN109150459B (zh) Uci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377572B (zh)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的方法和设备
TWI539766B (zh) 處理干擾抑制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CN108377571B (zh)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的方法和设备
US9203481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including a request to stop transmission of a reference signal at a predetermined timing
WO20230103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transmission
WO20232838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