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5016A - 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5016A
CN107705016A CN201710933642.0A CN201710933642A CN107705016A CN 107705016 A CN107705016 A CN 107705016A CN 201710933642 A CN201710933642 A CN 201710933642A CN 107705016 A CN107705016 A CN 107705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chnology
cte
maturity
grade
pro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36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青
李朋州
高志虎
邱新媛
王广金
周天
赵雨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7109336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5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5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5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1)、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2)、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3)、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进行迭代判断,获得最终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准则、规范的评价流程及明确的评价组织,使该评价方法科学高效、组织职责明确、流程规范、易于操作,评价过程便于实现统一管理和可追溯性。

Description

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体涉及核动力、核电航天航空、船舶、石化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项目、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拖进度、涨费用、降性能”是世界各国在武器装备采办和科研项目管理当中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项目管理中,技术风险往往是决定项目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如何衡量技术对于项目目标的满足程度?如何更准确的掌握技术的成熟程度?是科研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
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技术发展和项目研制规律,采用标准化量测等级对技术成熟程度进行评价的系统化方法和流程。其能够使技术专家和管理者在科研管理活动中很好地结合,是提高科研管理的精确度和科学性,降低技术发展和系统实施过程风险的有力工具。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航天局的Sadin首次提出技术成熟度概念,20世纪90年代基本趋于成熟,进入21世纪之后被美国国防部广泛用于国防采办项目。经过30多年的研究、发展和应用,目前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已基本成熟,评价方法和实施程序已形成规范,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近年来,我国核动力及核电技术迅猛发展,经过前期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已具备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造和自主运营的能力。尤其是现阶段我国核动力及核电型号开发已进入到集成创新阶段,基本上与国外先起步的核动力及核电国家站到了同等技术高度。这种技术路线的改变,增加了型号研发的不确定度,同时核动力及核电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如何判定新核动力及核电型号能否上工程?国产化设备是否具备工程应用条件?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规划?如何在项目执行前期识别关键技术元素以助于顶层策划和执行过程风险管控?这些问题,困扰着整个核电行业。
因此,有必要将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引入到我国核动力及核电科研管理当中,结合核动力及核电领域的项目研发的特殊性,发明一种适用于核动力及核电领域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航天航空和武器装备领域,其主要针对通用技术和军用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价,将其直接套用在核动力及核电领域缺乏针对性,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如美国国防部颁布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手册(Technology Readiness Assessment Deskbook)以及国际标准空间系统-技术成熟度定义及评价标准(Space systems-Definition of the TechnologyReadiness Levels(TRLs)and their criteria of assessment)等标准规范其只针对评价流程作了严格规定,明确其评价步骤,而对于流程具体化没有进行详细说明,这使得评价实施者无从下手。而如中国专利CN103226743A 公布的《基于TRL的航空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估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信息处理规范高效和模块化的优点,但其范围主要是针对航空装备,不适用于核电及核动力领域。另外如中国专利CN 103391317 A公布的《一种系统技术成熟度评估方法和装置》主要阐述了一种基于加权算法和短板阀值算法的系统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效率低,不利于实际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项目、系统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技术特性,深入研究技术发展规律,评价方法将技术分为两个大类: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并从技术载体、集成度及验证环境三个内涵要素分别制定了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标准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标准。确保了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科学性和易用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
(2)、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
(3)、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进行迭代判断,获得最终评价结果。
步骤(1)中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包括技术成熟度内涵定义和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技术成熟度内涵定义为:将项目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再定义硬件技术内容和软件技术内容,根据硬件技术内容和软件技术内容分别得到基于要素变化-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表1和表2;
表1硬件技术要素变化-技术成熟度等级
表2软件技术要素变化-技术成熟度等级
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包括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分别如表 3和如表4所示,
表3
表4
所述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包括初判和详判;所述初判是基于技术成熟度内涵定义将该 CTE进行技术成熟度等级初判为N级,N取1~9级;所述详判是将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中的级别下分为n个必须满足条目内容N`和非必须满足条目内容O,初判得到初步等级后,基于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中表3或表4对应初步等级的等级,进行该等级下的N`和O项等级条件满足率的统计,计算N`和O项各自的满足率,得到该CTE当前的TRL。
若满足N`项的满足率为100%,O项的满足率为85%及以上,则该初判等级为CTE当前的TRL为该初步等级,不满足,则该CTE当前的TRL为该初步等级减一级。
迭代判断是指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结果,将该CTE继续依据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进行N+1级技术成熟度评价或者N-1级技术成熟度评价,直至该CTE技术成熟度判定能够满足某等级而不满足更高一级为止。具体为:当详判结果为满足N级技术成熟度等级时,进行 N+1级技术成熟度评价;当详判结果为不满足N级技术成熟度等级时,则进行N-1级技术成熟度评价。
一种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项目中各个待评价技术首先进行技术关键程度识别,筛选出CTE技术;
(2)、按照前所述的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对步骤(1)筛选出的CTE技术进行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价,获得各个CTE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值;
(3)、根据各个CTE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值基于加权平均法和短板法计算系统技术成熟度。
关键技术元素CTE识别具体为:将项目中的技术元素按照关键程度分为七类:A类为重大关键技术,B类、C1类为重点关键技术,C2类为一般关键技术,C3~C5类为其他技术,运用综合评价矩阵对项目的技术元素进行重要性和风险性级别判定,进行技术的关键程度类别的矩阵计算,综合评价矩阵如下表5,定义A类、B类、C1、C2类为CTE,C3~C5类非CTE,
表5
具体计算为:先通过短板法得到技术关键程度为A类的多个CTE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值最小值,记为TRL1,再通过加权平均法对技术关键程度为B类、C1类、C2类的多个CTE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值,记为TRL2,则:
式中Wi为第i个项目的CTE技术成熟度权重值,TRLi为第i个项目的CTE技术成熟度等级,n为B类、C1、C2类的CTE的总数量,最终系统技术成熟度等级
=min{TRL1,TRL2},并取整数值。
根据加权平均法的CTE权重赋值为满足方程式Wi*np1+0.75*Wi*np2+0.5*Wi*np3=1,np1为B类CTE项目的个数,np2为C1类CTE项目的个数,np3为C2类CTE项目的个数,可求得Wi。此评价方法中CTE权重比设置分为两种,一种是加权平均法的CTE权重赋值推荐表,为本发明的推荐赋值方法,如表6所示;另一种为自定义权重比,根据项目特性由评价组织商议确定。
表6
在进行步骤(1)之前,需要进行项目分解结构的编制,所述项目分解结构以工作分解结构WBS为基础,结合技术分解结构TBS,建立以技术分解单元为终端节点的多层级项目体系结构,项目分解结构的输出方式为树形和表格两种,针对相关联项目及其项目不同阶段可集成、复用已有的项目分解结构。
由前所述的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生成的项目技术成熟度报告,在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项目薄弱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具体为:在所提供的当前技术状态信息与目标状态的差距,其具体方法为根据关键技术当前已达到的技术成熟度等级、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的技术成熟度目标等级,参照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和评价等级条件对攻关过程中的每个级别逐一进行比对策划,直至达到攻关目标等级,最终形成攻关策划技术报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准则、规范的评价流程及明确的评价组织,使该评价方法科学高效、组织职责明确、流程规范、易于操作,评价过程便于实现统一管理和可追溯性。
2、根据研究对象的技术特性,深入研究技术发展规律,评价方法将技术分为两个大类: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并从技术载体、集成度及验证环境三个内涵要素分别制定了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标准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标准。确保了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科学性和易用性。
3、该评价方法采用WBS和TBS相结合处理项目分解结构,确保分解结构全面合理、层次清晰。分解后的项目结构支持相关联项目及其不同阶段项目分解结构的集成和复用,其嵌入兼容性好,能大大提高评价效率,减少重复性工作量。
4、基于重要性和风险性的CTE识别方法采用技术关键程度综合评价矩阵确定最终CTE 清单,该识别方法科学规范,能客观有效地去除非必要的CTE,确保识别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5、采用综合评价矩阵,对项目各项技术进行合理分类,根据不同技术关键程度类别,综合采用短板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系统技术成熟度等级,解决了项目各项CTE的技术成熟度集成到系统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匹配性问题。
6、利用该评价方法能针对性地进行关键技术攻关策划,针对评价实施中发现的薄弱环节,科学地制定发展路线,合理地投入研发资源,及时地跟踪管理攻关过程,提高技术攻关管理的成效性,降低新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单个CTE的TRL判定流程图。
图2为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项目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对CTE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价
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时,由被评价方向评价管理层提交评价申请报告,启动评价工作申请,管理层审核申请报告,如若通过申请,管理层即负责组建评价执行机构和专家组。
评价实施:由评价执行机构启动评价工作,协同被评价方制定评价工作计划,其包括项目的概述、评价工作组织人员信息、评价工作进度安排。评价执行机构在专家库中指定对应的专家,组织专家组进行如下操作:
(1)、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
(2)、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
(3)、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进行迭代判断,获得最终评价结果。
步骤(1)中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包括技术成熟度内涵定义和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技术成熟度内涵定义为:将项目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再定义硬件技术内容和软件技术内容,根据硬件技术内容和软件技术内容分别得到基于要素变化-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表1和表2;
表1硬件技术要素变化-技术成熟度等级
表2软件技术要素变化-技术成熟度等级
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包括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分别如表3和如表4所示,
表3
表4
所述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包括初判和详判;所述初判是基于技术成熟度内涵定义将该 CTE进行技术成熟度等级初判为N级,N取1~9级;所述详判是将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中的级别下分为n个必须满足条目内容N`和非必须满足条目内容O,初判得到初步等级后,基于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中表3或表4对应初步等级的等级,进行该等级下的N`和O项等级条件满足率的统计,计算N`和O项各自的满足率,得到该CTE当前的TRL。
若满足N`项的满足率为100%,O项的满足率为85%及以上,则该初判等级为CTE当前的TRL为该初步等级,不满足,则该CTE当前的TRL为该初步等级减一级。
迭代判断是指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结果,将该CTE继续依据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进行N+1级技术成熟度评价或者N-1级技术成熟度评价,直至该CTE技术成熟度判定能够满足某等级而不满足更高一级为止。
无论是软件TRL还是硬件TRL,其都是描述技术逐步成熟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技术载体、集成度、验证环境三个要素的变化,表1、2分别规定了基于以上三个要素硬件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的内涵,其将作为CTE的TRL判定中初判的依据。
TRL共分为9个级别,其中1级最低,9级最高,其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如表3所示为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表4为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
CTE技术成熟度判定过程为:
1)初判:根据CTE现状和已收集的资料进行全面了解,依据基于技术载体、集成度、验证环境三要素的具体化TRL定义,分别进行每一要素的勾选,完成对各项CTE的TRL初步判定。
2)详判:进一步收集数据,针对初判等级对应的TRL评价等级条件逐条进行判定,对提供的判定依据进行核查,给出各条评价等级条件是否满足要求的结论,最后统计评价等级条件满足率和满足程度,确定CTE的详判TRL。
所述详判中,将技术成熟度所在等级分为必须满足条目内容N`和非必须满足条目内容 O,中条目内容与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中的条目内容比对,统计满足率。本评价方法针对技术的每一级TRL制定了相应的评价等级条件,评价等级条件根据具体内容在该级别的特性分为N和O两类,其中:N—指该级别必须满足的条目内容,O—指该级别非必须满足的条目内容。根据每一级TRL规定的N类和O类条目数量的满足率和满足程度,判定该项CTE的TRL,其将作为CTE的TRL判定中详判的依据。当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导致通用的TRL评价等级条件对项目的技术成熟度描述不够准确时,需要结合项目实际特点,由评价组织补充具体化的TRL评价等级条件,TRL判定按照评价等级条件来判定。
3)迭代判断:如果CTE初判等级(如第N级,其中N取0~9级)对应的TRL评价等级条件中满足要求的评价等级条件条目达到最低符合要求,则应进入更高一等级的评价等级条件(如第N+1级)进行判定;如果该等级(如第N级)未能达到最低符合要求,即已完成的工作和支撑数据无法证明CTE处于该等级,则进入更低一级的评价等级条件(如第N-1级) 进行判定。按照此过程进行迭代判断,直至出现该CTE能够满足某等级而不满足更高一级为止。
如图1所示,本评价方法的评价组织架构可以分为三层,即管理层、实施层和支撑层,下表列出了技术成熟度评价组织机构具体划分,其中实施层的评价工作主体为被评价方和专家组,支撑层的具体组织形式为评价执行机构。
最终由评价执行机构统一整理专家意见录入评审意见,生成标准的TRA报告,并组织签署报告。
实施例2对系统做技术成熟度评价
具体实施时,由被评价方向评价管理层提交评价申请报告,启动评价工作申请,管理层审核申请报告,如若通过申请,管理层即负责组建评价执行机构和专家组。也可以由被评价方实施评价准备:整理项目的基本信息,明确评价对象,确认被评价对象的当前技术状态;实施自评价工作,根据评价流程开展项目分解结构的编制、CTE识别、CTE的TRL判定,最后基于加权平均法和短板法计算系统成熟度;参照该方法制定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报告模板编制自评价报告和评价申请报告。自评价报告可由专家组进行参考比较。
评价实施:由评价执行机构启动评价工作,协同被评价方制定评价工作计划,其包括项目的概述、评价工作组织人员信息、评价工作进度安排。评价执行机构在专家库中指定对应的专家,组织专家组进行如下操作:
(1)、对项目中各个待评价技术首先进行技术关键程度识别,筛选出CTE技术;
(2)、按照前所述的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对步骤(1)筛选出的CTE技术进行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价,获得各个CTE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值;
(3)、根据各个CTE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值基于加权平均法和短板法计算系统技术成熟度。
根据加权平均法的CTE权重赋值为满足方程式Wi*np1+0.75*Wi*np2+0.5*Wi*np3=1,np1为B类CTE项目的个数,np2为C1类CTE项目的个数,np3为C2类CTE项目的个数,可求得Wi。此评价方法中CTE权重比设置分为两种,一种是加权平均法的CTE权重赋值推荐表,为本发明的推荐赋值方法,如表6所示;另一种为自定义权重比,根据项目特性由评价组织商议确定。
表6
最终由评价执行机构统一整理专家意见录入评审意见,生成标准的TRA报告,并组织签署报告。
在进行步骤(1)之前,需要进行项目分解结构的编制,所述项目分解结构以工作分解结构WBS为基础,结合技术分解结构TBS,建立以技术分解单元为终端节点的多层级项目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项目分解结构的编制,其目的是用于梳理工作分解单元及技术分解单元的层级关系,确定CTE的初始清单。本评价方法采用的是WBS结合TBS的分解方法,其分解原则需满足可操作原则,即分解结构层次级别应便于CTE的确定和评价;百分之百原则,即分解结构的全面完整性,父节点内容必须能够由下一层子节点完全涵盖;充分必要原则,所有为了实现项目目标的内容都必须在内,不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的内容都不能包含在内。具体为首先进行WBS的分解,以项目工作流程为导向,按照工作组成部分将其划分两大类:物理组成结构和支持研制的主要活动和手段。依照工作流程顺序进一步的将父节点工作分解单元细分为更详细具体的项目工作内容子节点。然后梳理实现系统、子系统和部组件的技术,以WBS为基础,围绕所确定的技术建立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进行TBS的分解,并最终确定CTE的初始清单。如图3所示为项目分解结构的示意图,在技术成熟度评价过程中可支持相关联项目及其不同阶段项目分解结构对已分解完成的项目分解结构的复用和集成,项目分解结构可用树形图和表格两种形式表达。因为技术成熟度评价可能存在于大项目下的几个独立子项目分别进行评价,最后大项目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时,可以把独立子项目分解结构合并,成为大项目的分解结构。另外项目存在不同阶段,比如说预研阶段、开发阶段、批量生产阶段等,不同阶段都可能需要技术成熟度评价,不同阶段复用已有的项目分解结构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可以减少工作量。
实施例3根据系统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生成的系统技术成熟度报告制定关键技术攻关技术
由前所述的系统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生成的系统技术成熟度报告,在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项目薄弱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具体为:用TRA报告所提供的当前技术状态信息与目标状态的差距,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项目薄弱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策划,其具体方法为根据关键技术当前已达到的技术成熟度等级、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的技术成熟度目标等级,参照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和评价等级条件对攻关过程中的每个级别逐一进行比对策划,直至达到攻关目标等级,最终形成攻关策划技术。
本发明的实施主体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
(2)、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
(3)、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进行迭代判断,获得最终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框架包括技术成熟度内涵定义和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技术成熟度内涵定义为:将项目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再定义硬件技术内容和软件技术内容,根据硬件技术内容和软件技术内容分别得到基于要素变化-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表1和表2;
表1 硬件技术要素变化-技术成熟度等级
表2 软件技术要素变化-技术成熟度等级
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包括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包括初判和详判;所述初判是基于技术成熟度内涵定义将该CTE进行技术成熟度等级初判为N级,N取1~9级;所述详判是基于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将其中的每一级别细分为n个必须满足条目内容N`和非必须满足条目内容O,初判得到初步等级后,基于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中表3或表4对应初步等级的等级,进行该等级下的N`和O项等级条件的满足率的统计,计算N`和O项各自的满足率,得到该CTE当前的TR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满足N`项的满足率为100%,O项的满足率为85%及以上,则该初判等级为CTE当前的TRL为该初步等级,不满足,则该CTE当前的TRL为该初步等级减一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迭代判断是指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结果,将该CTE继续依据技术成熟度评价通则进行N+1级技术成熟度评价或者N-1级技术成熟度评价,直至该CTE技术成熟度判定能够满足某等级而不满足更高一级为止。
6.一种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项目中各个待评价技术首先进行技术关键程度识别,筛选出CTE技术;
(2)、按照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对步骤(1)筛选出的CTE技术进行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价,获得各个CTE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值;
(3)、根据各个CTE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值基于加权平均法和短板法计算系统技术成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关键技术元素CTE识别具体为:将项目中的技术元素按照关键程度分为七类:A类为重大关键技术,B类、C1类为重点关键技术,C2类为一般关键技术,C3~C5类为其他技术,运用综合评价矩阵对项目的技术元素进行重要性和风险性级别判定,进行技术的关键程度类别的矩阵计算,综合评价矩阵如下表5,定义A类、B类、C1类、C2类为CTE,C3~C5类非CTE,
表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计算为:先通过短板法得到技术关键程度为A类的多个CTE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值最小值,记为TRL1,再通过加权平均法对技术关键程度为B类、C1类、C2类的多个CTE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值,记为TRL2,则:
<mrow> <msub> <mi>TRL</mi> <mn>2</mn> </msub> <mo>=</mo>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b> <mi>W</mi> <mi>i</mi> </msub> <mo>&amp;CenterDot;</mo> <msub> <mi>TRL</mi> <mi>i</mi> </msub> </mrow>
式中Wi为第i个项目的CTE技术成熟度权重值,TRLi为第i个项目的CTE技术成熟度等级,n为B类、C1类、C2类的CTE的总数量,最终系统技术成熟度等级
=min{TRL1,TRL2},并取整数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加权平均法的CTE权重赋值为满足方程式Wi*np1+0.75*Wi*np2+0.5*Wi*np3=1,np1为B类CTE项目的个数,np2为C1类CTE项目的个数,np3为C2类CTE项目的个数,求得Wi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1)之前,需要进行项目分解结构的编制,所述项目分解结构以工作分解结构WBS为基础,结合技术分解结构TBS,建立以技术分解单元为终端节点的多层级项目体系结构,项目分解结构的输出方式为树形和表格两种,针对相关联项目及其项目不同阶段可集成、复用已有的项目分解结构。
CN201710933642.0A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Pending CN107705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3642.0A CN107705016A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3642.0A CN107705016A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5016A true CN107705016A (zh) 2018-02-16

Family

ID=6118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3642.0A Pending CN107705016A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50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7265A (zh) * 2019-04-19 2019-08-06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项目技术就绪度的获取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673914A (zh) * 2021-10-21 2021-11-1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技术等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7265A (zh) * 2019-04-19 2019-08-06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项目技术就绪度的获取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673914A (zh) * 2021-10-21 2021-11-1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技术等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0449A (zh) 基于组合评价方法的配电网评估方法
CN105893637A (zh) 大规模微博异构信息网络中的链接预测方法
CN103226743A (zh) 基于trl的航空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估信息处理方法
CN106960288A (zh) 一种电能替代评价方法和系统
CN107705016A (zh) 一种cte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CN105976099A (zh) 基于模糊信息的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水平的评估方法
CN106127602A (zh) 一种基于约简离群点算法的窃电辨识方法及装置
Liao et al. Research on airport site selection based on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CN113393154A (zh)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安全评价方法
CN106485404A (zh) 一种基于triz理论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评价方法
CN101425157A (zh) 针对铁路应急预案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Shi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software trustworthiness with FAHP and FTOPSIS methods
Peng et al. Fuzzy-Soft set in the field of cleaner production evaluation for aviation industry
Ersoy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CDM Meth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in Energy Sector
Liu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smart grid risk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
Du et al. Safety risk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Li et al. A PCA-based Evaluation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Engineering Contractors
Zhao et a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project success in Chinese context based on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Lin et al. A study on developing the indicator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 for the business
Park et al. A Study on Survey and Applicability of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Models for Software Products
Zhao et al. Research on technical readiness evaluation method in model development
Dai et al. The method integration model for partner selection in the virtual enterprise
CN106097135A (zh) 一种面向纺纱质量波动的关键因素提取方法
An et al. Reliability modeling for manufacturing process
Chen et al. Multi-dimensional model method for the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pro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