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2394A - 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2394A
CN107702394A CN201710861085.6A CN201710861085A CN107702394A CN 107702394 A CN107702394 A CN 107702394A CN 201710861085 A CN201710861085 A CN 201710861085A CN 107702394 A CN107702394 A CN 107702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on mode
refrigeration
heat pipe
temperature
cold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10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会龙
赵大勇
彭少华
欧阳超波
石俊宝
张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610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2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2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2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02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3Temperatures near a heat excha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以及蒸发侧回风温度Tn;接着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是,则开启第一制冷模式;若否,判断Ta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是,则开启第二制冷模式:若否,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若是,则开启第三制冷模式;若否,则开启第四制冷模式。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对多种模式进行优化控制,根据不同的温度区间,选择最佳的制冷模式,充分利用了各种制冷模式自然的优势,实现在整个供冷温度区间上都能高效制冷,最大节能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源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数据中心的发展非常迅速,发展方向趋于大型化和模块化,如何降低热处理能耗是技术发展核心。在此背景下催生各种利用自然冷来降低热处理能耗的模块化冷源系统。现有的冷源系统基于间接蒸发冷凝方式,将冷凝侧冷空气与室内热空气通过空空换热器进行交换,将室内热空气冷却后回到室内服务器端冷却,并将空空换热器和间接蒸发冷等模块集成在集装箱中,便于运输和现场对接。
现有冷源系统应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空气-空气换热器效率低,同种冷量输出规格情况下,尺寸比较大,对安装的空间和占地尺寸要求比较高,成本较高;
2、新风引入对空气质量要求高,新风处理成本以及维护成本比较高;
3、一开启该冷源系统,所有冷源系统中的部件同时运行,消耗的能量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弊端的冷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以及蒸发侧回风温度Tn
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第一制冷模式;若否,判断Ta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第二制冷模式:若否,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第三制冷模式;若否,则开启第四制冷模式: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小于或等于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大于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小于或等于第二制冷模式与第三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1: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冷凝侧温度温度Ta大于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与第三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1,小于或等于第三制冷模式与第四制冷模式的切换平衡温度Ta3;
所述第一制冷模式为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单独制冷;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为由压缩机与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组成第一混合制冷系统进行制冷;所述第三制冷模式为压缩机单独制冷;所述第四制冷模式为冷水装置单独制冷。
优选地,所述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为由热管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储液器、热管动力泵、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制冷系统为由热管蒸发器、压缩机、热管冷凝器、储液器、热管动力泵、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单独制冷为由热管蒸发器、压缩机、热管冷凝器、储液器、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
优选地,所述冷水装置包括冷水盘管。
优选地,在所述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以及蒸发侧回风温度Tn步骤后还包括计算冷源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和b2;所述b1大于b2;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为蒸发侧回风温度Tn与冷源系统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的差值,则Ta0为Tn-b1;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与第三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1为蒸发侧回风温度Tn与冷源系统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的差值,则Ta1为Tn-b2。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以及蒸发侧回风温度Tn
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第一制冷模式;若否,判断Ta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第五制冷模式:若否,则开启第四制冷模式;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小于或等于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
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大于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小于或等于第一制冷模式与第四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3;
所述第一制冷模式为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单独制冷;所述第四制冷模式为冷水装置单独制冷,所述第五制冷模式为由冷水装置与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组成第二混合制冷系统。
优选地,所述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为由热管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储液器、热管动力泵、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
所述冷水装置包括冷水盘管。
优选地,在开启所述第一制冷模式,或者所述第二制冷模式,或者所述第三制冷模式,或者所述第四制冷模式,或者所述第五制冷模式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冷凝侧相对湿度RH;
判断冷凝侧相对湿度RH是否满足开启喷淋装置的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喷淋装置;若否,则关闭喷淋装置;
所述开启喷淋装置的预设条件为所述冷凝侧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喷淋装置开启预设值A。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
实施本发明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对多种模式进行优化控制,根据不同的温度区间,选择最佳的制冷模式,充分利用了各种制冷模式自然的优势,实现在整个供冷温度区间上都能高效制冷,最大节能输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八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12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图13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及图11示出了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
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可形成空调用于不同场景的制冷,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为大型自然冷模块化产品,通过利用自然冷的方式来降低热处理能耗,且该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以集中设置的方式,节约了了安装的空间和占地面积,降低了安装成本。
如图1所示,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包括箱体11,设置在该箱体11内的冷凝侧换热模块12以及蒸发侧换热模块13,设置在该箱体11侧面上的回风网111,以及设置在该箱体11将冷凝侧换热模块换热后的风送出上的出风风道112。该箱体11可用于收容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和该蒸发侧换热模块13;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和该蒸发侧换热模块13通过设置管路连接以形成循环回路;通过该回风网111,该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外的风可以进入系统内参与循环。该出风风道112能够将经冷凝侧换热模块12换热后的冷风送至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外。
该箱体11可以采用耐高温塑胶或者钣金制成,且其可以呈长方体状;该箱体11的空间尺寸不大于集装箱运输尺寸要求,以满足空间运输和搬运的要求。可以理解地,在不大于集装箱运输尺寸要求的情况下,该箱体尺寸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和冷量进行变更,使其能够与服务器微模块产品尺寸进行深度配合应用。
该回风网111可设置在该箱体11的任意侧面,该回风网111的面积与该箱体11侧面的面积相适配,且其可以采用蜂窝板网孔,也可以采用百叶格栅等不同回风设计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该回风网111采用蜂窝网孔的设计方式,且该回风网111包括与冷凝侧换热模块12相连通的冷凝侧回风网和与该蒸发侧换热模块13相连通的蒸发侧回风网。
该出风风道112可以设置在该箱体11的顶部与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和该蒸发侧换热模块13相连通,形成顶部出风侧面回风。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出风风道112可以设置在该箱体11的侧面形成侧面出风侧面回风。可以理解地,该出风风道112和该回风网111的布局不限于顶部出风侧面回风以及侧面回风侧面出风这两种形式;也可以采用顶部回风顶部出风,具体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要求做不同形式的变更。
如图3所示,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包括与该回风网111连通的冷凝侧冷凝风墙121以及与该冷凝侧冷凝风墙121相连通的冷凝侧换热器122。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采用侧面回风顶部出风的设计方式,该冷凝侧冷凝风墙121和该冷凝侧换热器122可对称设置在该箱体11中或者倾斜设置在该箱体11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的布局可以呈V字形或者N字形或者“/”型;则该冷凝侧冷凝风墙121与该冷凝侧换热器的布局不限于于以上所列出的型式,可结合箱体11空间尺寸的要求和性能要求做不同形式的变更,以满足换热面积和冷量的匹配要求。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冷凝侧冷凝风墙121和该冷凝侧换热器122的布局对称设置。该冷凝侧换热模块还可以包括与该冷凝侧换热器122连通的冷凝侧动力模块;该冷凝侧动力模可置于冷凝侧冷凝风墙的下方,并且与该冷凝侧换热器122通过设置管路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该冷凝侧动力模块省去。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还可以包括与该冷凝侧动力模块和该冷凝侧换热器122相连通的喷淋模块,该喷淋模块可在相对湿度较小的地方用于增加经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制冷得到的冷风的相对湿度,进一步提高机组的节能效果。
该冷凝侧冷凝风墙121包括至少一个与该冷凝侧换热器122相对设置的冷凝侧冷凝风机,该冷凝侧冷凝风机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冷凝侧冷凝分机的数量可以为六个,该冷凝侧冷凝风墙121设置在该箱体11的顶部,占用上部面积一半区域,且该冷凝侧冷凝风墙121采用顶部出风。可以理解地,该冷凝侧冷凝风墙121的数量和出风面积以及出风方式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形式,其出风面积可以拓展至整个箱体的出风平面,出风方向可以调整为侧面出风。
该冷凝侧换热器122包括被动式热管冷凝器、风冷直膨胀冷凝器以及乙二醇干冷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则该冷凝侧换热器12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这三种换热器中的一种,也可以是他们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该冷凝侧换热器122优选被动式热管冷凝器。
该冷凝侧动力模块包括动力循环附件以及与该动力循环附件连接的系统循环附件;该动力循环附件包括压缩机、热管动力泵以及冷却水泵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理解地,该动力循环附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这三种附件中的一种,也可以为他们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循环附件优选压缩机和热管动力泵。该系统循环附件包括储液器和节流阀,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循环附件可以为储液器或者为节流阀。
该蒸发侧换热模块13可以设置在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的侧面;也可以设置在冷凝侧换热模块12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在冷凝侧换热模块12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在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的侧面。该蒸发侧换热模块13包括与该回风网111连通的蒸发侧风墙131以及与该蒸发侧风墙131连通的蒸发侧换热器132。该蒸发侧换热模块13采用侧面回风侧面出风的设计方式,该蒸发侧换热器132倾斜设置在该箱体11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蒸发侧换热模块13的布局可以呈V字形或者N字形或“/”型;则该蒸发侧换热风墙131与该蒸发侧换热器的布局不限于于以上所列出的型式,可结合箱体11空间尺寸的要求和性能要求做不同形式的变更,以满足换热面积和冷量的匹配要求。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蒸发侧换热风墙131和该蒸发侧换热器132的布局对称设置。
该蒸发侧换热风墙131包括至少一个与该蒸发侧换热器132相对设置的蒸发侧换热风机,该蒸发侧换热风机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蒸发侧换热风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该蒸发侧换热风墙131设置在该箱体11的顶部,蒸发侧换热风墙131采用侧面出风。可以理解地,该蒸发侧换热风墙131的数量和出风面积以及出风方式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形式,其出风面积可以拓展至整个箱体的出风平面,出风方向可以调整为侧面出风。
该蒸发侧换热器132包括被动热管蒸发器、冷水盘管以及乙二醇自然冷盘管中的一种或多种,则该蒸发侧换热器13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这三种换热器中的一种,也可以是他们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该蒸发侧换热器132优选被动热管蒸发器和冷水盘管。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由被动式热管蒸发器1321、压缩机1234、喷淋装置124、被动式热管冷凝器1221、储液器1233、热管动力泵1231、节流阀1232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在该给到被动式热管蒸发器1231的上方设有冷水盘管1232,该冷凝侧冷凝风机1211和该蒸发侧换热风机1311分别设置在被动式热管冷凝器1221和被动式热管蒸发器1321的上方。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和该蒸发侧换热模块13中通过设置管路连接形成多种制冷模式;则本实施例可以形成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单独制冷,压缩机单独制冷模式以及冷水盘管单独制冷,也可以形成压缩机与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组成的第一混合制冷系统或者冷水盘管与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组成的第二混合制冷系统;还可以是被动式热管、压缩机以及冷水盘管组成的第三混合制冷系统。
图2及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冷凝侧换热模块12中冷凝侧冷凝风墙121的布局不同;在该实施例中,该冷凝侧冷凝风墙121与蒸发侧换热风墙131位于不同侧。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采用N字形布局,该冷凝侧动力模块123位于该冷凝侧换热器122的下方;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其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冷凝侧换热模块12在该箱体11中所占的空间不同。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其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冷凝侧换热模块12采用V字形布局;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其与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冷凝侧换热模块12在该箱体11中所占的空间不同。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其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冷凝侧换热模块12的布局,该冷凝侧换热器121倾斜设置在该箱体11中。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可以由两个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上下拼接应用。
图12和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用氟作为热管自然冷循环介质,在热交换上采用相变换热替代空空换热,换热效率高;另外,另外通过对多种制冷模式的冷源进行优化控制,使得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冷源自身的优势;还有通过选择最佳控制方案,能够实现在整个供冷温度区间上高效制冷,节约能耗。另外,采用室内外循环气流流场独立设计,运行过程中互不影响;降低新风处理的成本。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以及蒸发侧回风温度Tn
具体地,通过在该模块集中冷源系统上设置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和蒸发侧回风温度Tn。通过在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上设置处理器,计算出冷源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和b2;其中b1为被动式热管换热模式单独运行与否的切换温差;b2是被动式热管与压缩机供冷模式的切换温度差,可以理解地,b1大于b2。
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具体地,该第一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小于或等于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该第一制冷模式可以为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单独制冷;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为由热管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储液器、热管动力泵、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为蒸发侧回风温度Tn与冷源系统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的差值,则该Ta0=Tn-b1。
当Ta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Ta≤Tn-b1,采用第一制冷模式,则采用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单独制冷。此时,压缩机和冷水盘管关闭,热管蒸发器开启、热管冷凝器开启、储液器开启、热管动力泵开启,节流阀开启。由热管蒸发器中的氟蒸发形成氟蒸汽,吸收热量,将箱体内的风转换为冷风,冷风经蒸发侧冷凝风墙吹出。氟蒸汽沿着管道进入热管冷凝器,热管冷凝器将蒸汽冷凝成液体再经热管动力泵节流阀回到热管蒸发器。该冷凝侧冷凝风墙对该热管冷凝器进行散热。
当Ta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Ta>Tn-b1时,判断Ta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具体地,该第二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大于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小于或等于第二制冷模式与第三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1。该第二制冷模式为由压缩机与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组成第一混合制冷系统进行制冷;该第一混合制冷系统为由热管蒸发器、压缩机、热管冷凝器、储液器、热管动力泵、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第三制冷模式为压缩机单独制冷;该压缩机单独制冷为由热管蒸发器、压缩机、热管冷凝器、储液器、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第二制冷模式与第三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1为蒸发侧回风温度Tn与冷源系统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的差值,则Ta1为Tn-b2。
Ta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当Tn-b1<Ta≤Tn-b2时,采用第二制冷模式则采用压缩机与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组成第一混合制冷系统。此时,冷水盘管关闭、热管蒸发器开启、压缩机开启、热管冷凝器开启、储液器开启、热管动力泵开启、节流阀开启。由热管蒸发器中的氟蒸发形成氟蒸汽,吸收热量,将箱体内的风转换为冷风,冷风经蒸发侧风墙吹出。氟蒸汽沿着管道进入压缩机压缩形成液体,该液体沿着管道进入热管冷凝器冷凝,再经热管动力泵节流阀回到热管蒸发器。该冷凝侧冷凝风墙对该热管冷凝器进行散热。在该第二制冷模式中,热管动力泵和压缩机同时开启,则保证了压缩机可靠运行,又能够满足压缩机在此冷凝侧温度区间高效运行。
当Ta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Ta>Tn-b2时,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具体地,该第三预设条件为冷凝侧温度温度Ta大于第二制冷模式与第三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1,小于或等于第三制冷模式与第四制冷模式的切换平衡温度Ta3。该第四制冷模式为冷水装置单独制冷所述冷水装置包括冷水盘管,该冷水盘管与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为并联,该冷水盘管通过外接集水盘还有气流管路进行制冷。该气流管路可以为与该冷水盘管连接将热空气输送至冷水盘管的热通道和该冷水盘管连接将由该冷水盘管制冷后的冷空气输出冷通道。
当Ta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则当Tn-b2<Ta≤Ta3,采用第三制冷模式,则采用压缩机单独制冷,此时,热管动力泵关闭,冷水盘管关闭;冷热管蒸发器开启、压缩机开启、热管冷凝器开启、储液器开启、节流阀开启;在该模式下,压缩机制冷能效高,制冷效果好。
当Ta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Ta>Ta3,此时冷凝侧温度较高,采用压缩机单独制冷能效较低,因此采用第四制冷模式高效供冷;则采用冷水装置。此时热空气从热通道进入冷水盘管,冷水盘管中循环流动的冷冻水将该热空气降温,降温后的冷空气从冷通道输出。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控制方法。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以及蒸发侧回风温度Tn
具体地,通过在该模块集中冷源系统上设置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和蒸发侧回风温度Tn。通过在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上设置处理器,计算出冷源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其中b1为被动式热管换热模式单独运行与否切换温差。
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具体地,该第一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小于或等于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为蒸发侧回风温度Tn与冷源系统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的差值,则该Ta0=Tn-b1。该第一制冷模式可以为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单独制冷;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为由热管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储液器、热管动力泵、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该第四制冷模式为冷水装置单独制冷所述冷水装置包括冷水盘管,该冷水盘管与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为并联,该冷水盘管通过外接集水盘还有气流管路进行制冷。该气流管路可以为与该冷水盘管连接将热空气输送至冷水盘管的热通道和该冷水盘管连接将由该冷水盘管制冷后的冷空气输出冷通道。
当Ta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Ta≤Tn-b1,采用第一制冷模式,则采用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单独制冷。此时,压缩机和冷水盘管关闭,热管蒸发器开启、热管冷凝器开启、储液器开启、热管动力泵开启,节流阀开启。由热管蒸发器中的氟蒸发形成氟蒸汽,吸收热量,将箱体内的风转换为冷风,冷风经蒸发侧风墙吹出。氟蒸汽沿着管道进入热管冷凝器,热管冷凝器将蒸汽冷凝成液体再经热管动力泵节流阀回到热管蒸发器。该冷凝侧冷凝风墙对该热管冷凝器进行散热。
当Ta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Ta>Tn-b1时,判断Ta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
具体地,该第四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大于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小于或等于第一制冷模式与第四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3。
当Ta满足第四预设条件,Tn-b1<Ta≤Ta3,采用被动式热管制冷满足不了机组负荷的需求,利用冷水冷源补充部分冷量。则开启第五制冷模式,该第五制冷模式为由冷水装置与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组成第二混合制冷系统,此时,压缩机关闭;热管蒸发器开启、热管冷凝器开启、储液器开启、热管动力泵开启、节流阀开启,冷水盘管开启。
当Ta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Ta>Ta3,则开启第四制冷模式制冷;此时,冷水盘管开启;压缩机关闭,热管蒸发器关闭、热管冷凝器关闭、储液器关闭、热管动力泵关闭,节流阀关闭;在该温度范围内,被动式热管制冷的能效已经低于冷水供冷;采用冷水装置供冷能效较高。
再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每个制冷模式中都可以增加喷淋装置,在在开启第一制冷模式,或者第二制冷模式,或者第三制冷模式,或者第四制冷模式,或者第五制冷模式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冷凝侧相对湿度RH。
具体地,通过在该模块集中冷源系统上设置湿度传感器,获取冷凝侧相对湿度RH。
判断冷凝侧相对湿度RH是否满足开启喷淋装置的预设条件。
其中,该预设条件为为所述冷凝侧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喷淋装置开启预设值A。
当冷凝侧相对湿度RH是否满足开启喷淋装置的预设条件,则当RH≤A;则开启喷淋装置,当冷凝侧相对湿度RH是否满足开启喷淋装置的预设条件,则当RH>A,则关闭喷淋装置。该喷淋装置用于冷凝侧相对湿度较低的地方,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喷淋装置可以省去。
本发明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还包括处理器,通过在处理器中预设程序,可以使该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以及蒸发侧回风温度Tn
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第一制冷模式;若否,判断Ta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第二制冷模式:若否,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第三制冷模式;若否,则开启第四制冷模式: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小于或等于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大于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小于或等于第二制冷模式与第三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1: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冷凝侧温度温度Ta大于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与第三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1,小于或等于第三制冷模式与第四制冷模式的切换平衡温度Ta3;
所述第一制冷模式为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单独制冷;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为由压缩机与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组成第一混合制冷系统进行制冷;所述第三制冷模式为压缩机单独制冷;所述第四制冷模式为冷水装置单独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为由热管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储液器、热管动力泵、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制冷系统为由热管蒸发器、压缩机、热管冷凝器、储液器、热管动力泵、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单独制冷为由热管蒸发器、压缩机、热管冷凝器、储液器、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装置包括冷水盘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以及蒸发侧回风温度Tn后还包括计算冷源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和b2;所述b1大于b2;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为蒸发侧回风温度Tn与冷源系统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的差值,则Ta0为Tn-b1;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与第三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1为蒸发侧回风温度Tn与冷源系统运行控制模式切换温差b1的差值,则Ta1为Tn-b2。
7.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冷凝侧环境温度Ta、以及蒸发侧回风温度Tn
判断Ta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第一制冷模式;若否,判断Ta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第五制冷模式:若否,则开启第四制冷模式;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小于或等于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
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冷凝侧环境温度Ta大于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冷负荷需求温度Ta0,小于或等于第一制冷模式与第四制冷模式切换平衡温度Ta3;
所述第一制冷模式为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单独制冷;所述第四制冷模式为冷水装置单独制冷,所述第五制冷模式为由冷水装置与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组成第二混合制冷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式热管循环系统为由热管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储液器、热管动力泵、节流阀依次连接形成的循环回路;
所述冷水装置包括冷水盘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启所述第一制冷模式,或者所述第二制冷模式,或者所述第三制冷模式,或者所述第四制冷模式,或者所述第五制冷模式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冷凝侧相对湿度RH;
判断冷凝侧相对湿度RH是否满足开启喷淋装置的预设条件;
若是,则开启喷淋装置;若否,则关闭喷淋装置;
所述开启喷淋装置的预设条件为所述冷凝侧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喷淋装置开启预设值A。
10.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控制方法。
CN201710861085.6A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7702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1085.6A CN107702394A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1085.6A CN107702394A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2394A true CN107702394A (zh) 2018-02-16

Family

ID=61171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1085.6A Pending CN107702394A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239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6516A (zh) * 2018-03-28 2018-08-03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被动式热管自然冷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58432A (zh) * 2018-03-30 2018-08-28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带辅助冷源的被动式热管自然冷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89131A (zh) * 2018-03-28 2018-09-04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被动式热管自然冷多联型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73479A (zh) * 2020-04-21 2020-07-31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00897U (zh) * 2013-12-24 2015-05-11 Fujifilm Corp 攝像透鏡及包括攝像透鏡的攝像裝置
CN204574316U (zh) * 2015-01-07 2015-08-19 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 冷冻水型机房空调器
CN106196447A (zh) * 2016-07-14 2016-12-07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机房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69718A (zh) * 2016-10-08 2017-02-01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中心的模块化节能制冷装置
CN106440437A (zh) * 2016-11-24 2017-02-22 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自然冷源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10063A (zh) * 2017-01-09 2017-05-03 贵州绿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双冷源集成冷站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00897U (zh) * 2013-12-24 2015-05-11 Fujifilm Corp 攝像透鏡及包括攝像透鏡的攝像裝置
CN204574316U (zh) * 2015-01-07 2015-08-19 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 冷冻水型机房空调器
CN106196447A (zh) * 2016-07-14 2016-12-07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机房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69718A (zh) * 2016-10-08 2017-02-01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中心的模块化节能制冷装置
CN106440437A (zh) * 2016-11-24 2017-02-22 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自然冷源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10063A (zh) * 2017-01-09 2017-05-03 贵州绿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双冷源集成冷站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6516A (zh) * 2018-03-28 2018-08-03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被动式热管自然冷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89131A (zh) * 2018-03-28 2018-09-04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被动式热管自然冷多联型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66516B (zh) * 2018-03-28 2023-11-24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被动式热管自然冷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58432A (zh) * 2018-03-30 2018-08-28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带辅助冷源的被动式热管自然冷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58432B (zh) * 2018-03-30 2023-11-28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带辅助冷源的被动式热管自然冷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73479A (zh) * 2020-04-21 2020-07-31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81475U (zh) 模块化制冷设备
US9445530B2 (en) Real-time individual electronic enclosure cooling system
CN103542467B (zh) 空调冷凝水利用装置
CN109855219B (zh) 基于机械制冷的一体式蒸发冷却-冷凝冷水机组
CN107702394A (zh) 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383723U (zh) 一种节能型蒸发冷却式中央空调机组
CN102305443A (zh) 管式间接再循环紧凑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5299807B (zh) 数据中心用间接蒸发冷却塔与机械制冷联合的供冷系统
CN108444040A (zh) 一种双冷源数据中心及温度控制方法
CN108366516A (zh) 被动式热管自然冷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55218B (zh) 一体化闭式蒸发冷却-冷凝冷水机组
CN100419348C (zh) 一种空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8088108A (zh) 一种地铁站直膨式蒸发冷凝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0808053U (zh) 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
CN202254205U (zh) 采用管式间接蒸发冷却风侧经济器的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
CN209165653U (zh) 一种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2254035U (zh) 紧凑型再循环管式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复合空调机组
CN207201210U (zh) 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
CN109974374A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111594962B (zh) 一种氟泵节能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06281106U (zh)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运行的冷水机组
CN207881043U (zh) 大温差冷源及大温差冷源的空调装置
CN107548271A (zh) 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
CN217109832U (zh) 一种用于机房冷却的复合蒸发冷却冷风机组
CN206234954U (zh) 闭式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运行的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