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8756A - 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8756A
CN107688756A CN201710673118.4A CN201710673118A CN107688756A CN 107688756 A CN107688756 A CN 107688756A CN 201710673118 A CN201710673118 A CN 201710673118A CN 107688756 A CN107688756 A CN 107688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mainboard
identification code
verified
random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31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8756B (zh
Inventor
杨黎明
王晓明
陈红旗
廖泽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 Lin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Hai Lin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 Lin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Hai Lin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7106731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8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8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8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8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8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8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storage of data
    • G06F21/8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storage of data in storage media based on magnetic or optical technology, e.g. disks with sec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本发明有效的保证了硬盘数据的安全性,保证硬盘在被窃取后,硬盘数据不会被读取。

Description

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盘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人们非常重要的资产,而数据又是存储在硬盘中的,因此,对硬盘进行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防止数据泄露。
现有硬盘加密方法,通常是利用密码输入软件,对需要加密的硬盘分区输入密码,将密码写到硬盘的固定区域,实现对硬盘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后续在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启动过程中,需要手动输入密码,只有密码正确时,才能对加密的硬盘进行解密,才能实现硬盘功能的正常化,整个实施过程较为繁琐,此外,输入的加密密码的位数有限,对硬盘的加密深度有限,容易被他人破解,硬盘数据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因此,现有硬盘加密方法,存在实施过程较为繁琐,硬盘数据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实施过程较为繁琐,硬盘数据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硬盘控制方法,所述硬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的第一位数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的第二位数;
根据预设随机数位数、所述第一位数和第二位数确定随机校验数位数;
调用预设算法生成所述随机校验数位数的随机校验数,并根据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所述主板开机次数和所述随机校验数生成随机数。
可选地,所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待校验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倒序依次将奇数位的数字相加,以获取所述待校验数的奇数位总和;
从所述待校验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倒序依次将偶数位的数字乘以预设倍数,以获取偶数位乘积,并在所述偶数位乘积小于或等于预设数值时,相加,在所述偶数位乘积大于预设数值时,取所述偶数位乘积的个位相加,以获取所述待校验数的偶数位总和;
将所述奇数位总和与所述偶数位总和相加,以获取待校验数总和,并判断所述待校验数总和是否被预设数整除;
在所述待校验数总和被预设数整除时,判定所述待校验数校验通过,在所述待校验数总和未被预设数整除时,判定所述待校验数校验未通过。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的步骤包括: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
对所述随机数进行加密,以获取加密随机数,并将所述加密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所述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加密随机数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随机数。
可选地,所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未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访问限制状态。
可选地,所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硬盘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触发的待机指令时,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硬盘进入待机状态,并生成待机状态标识,且存储所述待机状态标识。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的步骤之后,所述硬盘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不同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锁定状态。
可选地,所述所述硬盘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触发的硬盘解锁请求,并从所述硬盘解锁请求中获取硬盘解锁信息;
对所述硬盘解锁信息进行验证,并在所述硬盘解锁信息通过验证时,对所述硬盘进行解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硬盘控制设备,该硬盘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硬盘控制程序,所述硬盘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硬盘控制程序,所述硬盘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本发明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该第一主板标识码和该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该随机数传输至硬盘,然后控制该硬盘对该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再然后将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该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最后调用该预设算法校验该待校验数,并在该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该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本方案将主板开机次数及主板标识码作为变量生成随机数,向硬盘主控传输该随机数,然后控制硬盘解析该随机数,验证该硬盘是否为主板绑定的硬盘,如果是,则硬盘正常工作,如果不是,则不识别该硬盘,有效的保证硬盘数据的安全性,保证硬盘在被窃取后,硬盘数据不会被读取,同时,整个实施过程简便,无需用户参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硬盘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述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硬盘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硬盘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硬盘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硬盘控制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该第一主板标识码和该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该随机数传输至硬盘,然后控制该硬盘对该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再然后将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该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最后调用该预设算法校验该待校验数,并在该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该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现有硬盘加密方法,通常是利用密码输入软件,对需要加密的硬盘分区输入密码,将密码写到硬盘的固定区域,实现对硬盘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后续在BIOS启动过程中,需要手动输入密码,只有密码正确时,才能对加密的硬盘进行解密,才能实现硬盘功能的正常化,整个实施过程较为繁琐,此外,输入的加密密码的位数有限,对硬盘的加密深度有限,容易被他人破解,硬盘数据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方案将主板开机次数及主板标识码作为变量生成随机数,向硬盘主控传输该随机数,然后控制硬盘解析该随机数,验证该硬盘是否为主板绑定的硬盘,如果是,则硬盘正常工作,如果不是,则不识别该硬盘,有效的保证硬盘数据的安全性,保证硬盘在被窃取后,硬盘数据不会被读取,同时,整个实施过程简便,无需用户参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的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硬盘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设备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硬盘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步骤: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的第一位数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的第二位数;
根据预设随机数位数、所述第一位数和第二位数确定随机校验数位数;
调用预设算法生成所述随机校验数位数的随机校验数,并根据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所述主板开机次数和所述随机校验数生成随机数。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待校验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倒序依次将奇数位的数字相加,以获取所述待校验数的奇数位总和;
从所述待校验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倒序依次将偶数位的数字乘以预设倍数,以获取偶数位乘积,并在所述偶数位乘积小于或等于预设数值时,相加,在所述偶数位乘积大于预设数值时,取所述偶数位乘积的个位相加,以获取所述待校验数的偶数位总和;
将所述奇数位总和与所述偶数位总和相加,以获取待校验数总和,并判断所述待校验数总和是否被预设数整除;
在所述待校验数总和被预设数整除时,判定所述待校验数校验通过,在所述待校验数总和未被预设数整除时,判定所述待校验数校验未通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硬盘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步骤: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
对所述随机数进行加密,以获取加密随机数,并将所述加密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加密随机数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随机数。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未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访问限制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硬盘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触发的待机指令时,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硬盘进入待机状态,并生成待机状态标识,且存储所述待机状态标识。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硬盘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不同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硬盘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触发的硬盘解锁请求,并从所述硬盘解锁请求中获取硬盘解锁信息;
对所述硬盘解锁信息进行验证,并在所述硬盘解锁信息通过验证时,对所述硬盘进行解锁。
本发明硬盘控制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与下述硬盘控制方法的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盘控制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硬盘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硬盘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该硬盘控制方法应用于硬盘控制设备,该硬盘控制设备包括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具备硬盘的终端设备,该该硬盘包括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和混合硬盘等。该机械硬盘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数据,该固态硬盘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数据,该混合硬盘结合磁性碟片和闪存颗粒来存储数据。该硬盘解密设备包括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和硬盘等,该BIOS是固化存储在硬盘解密设备的主板上的程序,它保存着硬盘解密设备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等,该BIOS可从CMOS中读写系统设置的具体信息。
该BIOS可存放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ROM)或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中。该BIOS包括BIOS中断服务程序、系统设置程序、POST(Power On Self Test,上电自检)和自检程序等,该BIOS用于自检及初始化、程序服务处理和硬件中断处理,BIOS主要有AwardBIOS、AMI BIOS和Phoenix BIOS等三种类型,在本发明中,对此不作限定。
该硬盘控制设备中的主板上电后,进入硬盘初始化阶段,此时从BIOS的固定存储区域中读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将该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作为变量生成随机数,该固定存储区域为NVRAM(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Memory,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在断电后仍能保持数据,该第一主板标识码用于表示主板的唯一性,可用11位数字表示,该主板开机次数用于表示主板开机的次数,可用至少6位数字表示该主板开机次数,该随机数由第一主板标识码、主板开机次数和随机校验码组成,可用至少25位数字表示,该预设算法为LUHN算法。
具体地,参照图3,图3为图2中该步骤S101的细化流程示意图,该步骤S101包括:
步骤S1011,获取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的第一位数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的第二位数;
步骤S1012,根据预设随机数位数、所述第一位数和第二位数确定随机校验数位数;
该硬盘控制设备在获取该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后,计算获取该第一主板标识码的第一位数和该主板开机次数的第二位数,并根据预设随机数位数、该第一位数和该第二位数确定随机校验数位数,即用预设随机数位数减去该第一位数,再减去该第二位数,以获取随机校验数位数,该预设随机数位数表示随机数的位数,该随机校验数位数表示随机校验数的位数。
步骤S1013,调用预设算法生成所述随机校验数位数的随机校验数,并根据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所述主板开机次数和所述随机校验数生成随机数。
该硬盘控制设备在确定该随机校验数位数后,调用预设算法生成该随机校验数位数的随机校验数,并根据该第一主板标识码、该主板开机次数和该随机校验数生成随机数,即将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作为该随机数的首部,将该主板开机数作为该随机数的中部,而将该随机校验数作为该随机数的尾部,进行封装,从而生成随机数。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将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作为该随机数的中部,将该主板开机数作为该随机数的首部,而将该随机校验数作为该随机数的尾部,进行封装,从而生成随机数。在本实施例中,对该随机数的封装方式不作限定。
步骤S102,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
该硬盘控制设备控制该硬盘对该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从硬盘主控的固定存储区域中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即该第一主板标识码存储于主板的固定存储区域吗,而该第二主板标识码存储在硬盘主控的固定存储区域中。具体为确定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位于该随机数的位置,即以随机数的第一位为第一主板标识码的第一位,以随机数的第十一位为第一主板标识码的最后一位,然后取随机数的第一位至第十一位的数为该第一主板标识码。在具体实施中,当该主板开机次数为一,即该主板第一次开机,则将该第一主板标识码写入硬盘主控的固定存储区域中,以实现硬盘与主板的一一绑定。
步骤S103,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
该硬盘控制设备在获取该第一主板标识码和该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该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该待校验数包含主板开机次数、随机校验数和第一主板标识码的最后五位,一共为十九位,在具体实施中,该待校验数还包含主板开机次数、随机校验数和第一主板标识码中的最后六位、在本发明中,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S104,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该硬盘控制设备调用预设算法,即LUHN算法校验该待校验数,并在该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该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具体地,从该待校验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倒序依次将奇数位的数字相加,以获取该待校验数的奇数位总和,并从该待校验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倒序依次将偶数位的数字乘以预设倍数,以获取偶数位乘积,如果该偶数位乘积小于或等于预设数值,则直接相加,如果该偶数位乘积为两位,即该偶数位乘积大于预设数值,则取该偶数位乘积的个位相加,以获取该待校验数的偶数位总和,然后将该奇数位总和与该偶数位总和相加,以获取待校验数总和,并判断该待校验数总和是否被预设数整除,如果该待校验数总和被预设数整除,则判定该待校验数校验通过,如果该待校验数总和未被预设数整除时,判定该待校验数校验未通过。当该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主板可访问该硬盘中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倍数为2倍,该预设数值为9。
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案将主板开机次数及主板标识码作为变量生成随机数,向硬盘主控传输该随机数,然后控制硬盘解析该随机数,验证该硬盘是否为主板绑定的硬盘,如果是,则硬盘正常工作,如果不是,则不识别该硬盘,有效的保证硬盘数据的安全性,保证硬盘在被窃取后,硬盘数据不会被读取,同时,整个实施过程简便,无需用户参与。
进一步地,参照图4,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硬盘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步骤S101包括:
步骤S1014,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
步骤S1015,对所述随机数进行加密,以获取加密随机数,并将所述加密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该硬盘控制设备中的主板上电后,进入硬盘初始化阶段,此时从BIOS的固定存储区域中读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将该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作为变量生成随机数,然后对该随机数进行加密,以获取加密随机数,并将该加密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步骤S102之前,该硬盘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5,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加密随机数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随机数。
该硬盘控制设备控制该硬盘对该加密随机数进行解密,以获取该随机数,然后控制该硬盘对该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从硬盘主控的固定存储区域中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将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该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最后调用该预设算法校验该待校验数,并在该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该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在生成随机数后,进一步地对随机数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随机数传输至硬盘,控制硬盘进行解密,进一步地保证硬盘中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5,基于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硬盘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步骤S104包括:
步骤S1041,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未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访问限制状态。
该硬盘控制设备调用该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该待校验数未通过时,控制该硬盘进入访问限制状态。当硬盘处于访问限制状态时,主板访问硬盘的次数有限制,同时也无法访问硬盘中的敏感数据,该敏感数据包括个人文件和最近添加数据等。在具体实施中,当用户需要对处于访问限制状态的硬盘解访问时,该硬盘解密设备显示访问密码输入界面,用户可基于该访问密码输入界面输入访问解除密码,该硬盘解密设备对输入的访问解除密码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时,控制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在待校验数的校验未通过时,控制硬盘进入访问限制状态,可访问非敏感数据,也能够保证硬盘中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6,基于上述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硬盘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步骤S104之后,该硬盘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6,在接收到触发的待机指令时,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硬盘进入待机状态,并生成待机状态标识,且存储所述待机状态标识。
该硬盘控制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待机指令时,根据该待机指令控制硬盘进入待机状态,并生成待机状态标识,且存储待机状态标识,该待机状态标识表示硬盘处于待机状态,而当该硬盘解密设备进入工作状态时,判断该待机状态标识是否存在,如果该状待机状态标识存在,则可以判定硬盘处于待机状态,则控制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无需进行解密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硬盘从待机状态切换到正常工作状态的过程中,无需对硬盘进行解密,便于主板快速访问硬盘。
进一步地,参照图7,基于上述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硬盘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步骤S102之后,该硬盘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7,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不同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锁定状态。
该硬盘控制设备在获取该第一主板标识码和该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该第一主板标识码与该第二主板标识码不同时,控制该硬盘进入锁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在硬盘中的主板标识码与主板中的主板标识码不同时,控制硬盘进入锁定状态,防止其它主板读取硬盘数据,保证硬盘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接收触发的硬盘解锁请求,并从该硬盘解锁请求中获取硬盘解锁信息。然后对该硬盘解锁信息进行验证,并在该硬盘解锁信息通过验证时,对该硬盘进行解锁,控制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该硬盘解锁信息包括硬盘解锁密码、硬盘序列号和锁定时间等,该硬盘解锁密码可以是数字密码、指纹密码和语音密码等,通过输入硬盘解锁信息可对处于锁定状态的硬盘进行解锁,该硬盘解锁信息复杂,有效提高硬盘的破解难度,保证硬盘数据的安全,也便于用户自主解锁硬盘,防止因误操作导致硬盘锁定而无法解锁的情况发生。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硬盘控制程序,所述硬盘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的第一位数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的第二位数;
根据预设随机数位数、所述第一位数和第二位数确定随机校验数位数;
调用预设算法生成所述随机校验数位数的随机校验数,并根据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所述主板开机次数和所述随机校验数生成随机数。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待校验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倒序依次将奇数位的数字相加,以获取所述待校验数的奇数位总和;
从所述待校验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倒序依次将偶数位的数字乘以预设倍数,以获取偶数位乘积,并在所述偶数位乘积小于或等于预设数值时,相加,或在所述偶数位乘积大于预设数值时,取所述偶数位乘积的个位相加,以获取所述待校验数的偶数位总和;
将所述奇数位总和与所述偶数位总和相加,以获取待校验数总和,并判断所述待校验数总和是否被预设数整除;
在所述待校验数总和被预设数整除时,判定所述待校验数校验通过,在所述待校验数总和未被预设数整除时,判定所述待校验数校验未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硬盘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
对所述随机数进行加密,以获取加密随机数,并将所述加密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加密随机数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随机数。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未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访问限制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硬盘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触发的待机指令时,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硬盘进入待机状态,并生成待机状态标识,且存储所述待机状态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硬盘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不同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硬盘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触发的硬盘解锁请求,并从所述硬盘解锁请求中获取硬盘解锁信息;
对所述硬盘解锁信息进行验证,并在所述硬盘解锁信息通过验证时,对所述硬盘进行解锁。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硬盘控制方法的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硬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的第一位数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的第二位数;
根据预设随机数位数、所述第一位数和第二位数确定随机校验数位数;
调用预设算法生成所述随机校验数位数的随机校验数,并根据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所述主板开机次数和所述随机校验数生成随机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待校验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倒序依次将奇数位的数字相加,以获取所述待校验数的奇数位总和;
从所述待校验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倒序依次将偶数位的数字乘以预设倍数,以获取偶数位乘积,并在所述偶数位乘积小于或等于预设数值时,相加,在所述偶数位乘积大于预设数值时,取所述偶数位乘积的个位相加,以获取所述待校验数的偶数位总和;
将所述奇数位总和与所述偶数位总和相加,以获取待校验数总和,并判断所述待校验数总和是否被预设数整除;
在所述待校验数总和被预设数整除时,判定所述待校验数校验通过,在所述待校验数总和未被预设数整除时,判定所述待校验数校验未通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的步骤包括: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
对所述随机数进行加密,以获取加密随机数,并将所述加密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所述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加密随机数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随机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未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访问限制状态。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硬盘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触发的待机指令时,根据所述待机指令控制硬盘进入待机状态,并生成待机状态标识,且存储所述待机状态标识。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的步骤之后,所述硬盘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不同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锁定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硬盘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触发的硬盘解锁请求,并从所述硬盘解锁请求中获取硬盘解锁信息;
对所述硬盘解锁信息进行验证,并在所述硬盘解锁信息通过验证时,对所述硬盘进行解锁。
9.一种硬盘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硬盘控制程序,所述硬盘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硬盘控制程序,所述硬盘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硬盘初始化时,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和主板开机次数,并调用预设算法,以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和所述主板开机次数为变量生成随机数,且将所述随机数传输至硬盘;
控制所述硬盘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主板标识码,并获取第二主板标识码,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的存储区域不同;
将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第一主板标识码与所述第二主板标识码相同时,对所述随机数进行解析,以获取待校验数;
调用所述预设算法校验所述待校验数,并在所述待校验数通过时,控制所述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CN201710673118.4A 2017-08-08 2017-08-08 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688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3118.4A CN107688756B (zh) 2017-08-08 2017-08-08 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3118.4A CN107688756B (zh) 2017-08-08 2017-08-08 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8756A true CN107688756A (zh) 2018-02-13
CN107688756B CN107688756B (zh) 2019-09-13

Family

ID=6115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3118.4A Active CN107688756B (zh) 2017-08-08 2017-08-08 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87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9333A (zh) * 2018-08-15 2019-01-1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适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33585A (zh) * 2019-08-08 2019-12-31 北京盛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锁定及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66276A (zh) * 2021-04-02 2021-06-15 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的安全启动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692229A (zh) * 2022-03-30 2022-07-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无权访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3982A (zh) * 2004-03-23 2005-09-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硬盘保护的方法
TW201009581A (en) * 2008-08-26 2010-03-01 Asustek Com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ecting data
CN104537299A (zh) * 2014-12-10 2015-04-22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子设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相关设备
CN106203142A (zh) * 2016-07-20 2016-12-07 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计算机的主硬盘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3982A (zh) * 2004-03-23 2005-09-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硬盘保护的方法
TW201009581A (en) * 2008-08-26 2010-03-01 Asustek Com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ecting data
CN104537299A (zh) * 2014-12-10 2015-04-22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子设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相关设备
CN106203142A (zh) * 2016-07-20 2016-12-07 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计算机的主硬盘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9333A (zh) * 2018-08-15 2019-01-1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适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89333B (zh) * 2018-08-15 2021-10-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适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33585A (zh) * 2019-08-08 2019-12-31 北京盛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锁定及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33585B (zh) * 2019-08-08 2021-10-29 北京盛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锁定及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66276A (zh) * 2021-04-02 2021-06-15 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的安全启动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692229A (zh) * 2022-03-30 2022-07-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无权访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92229B (zh) * 2022-03-30 2023-11-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无权访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8756B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6046456B4 (de) Schaltkreis-Anordnung, Verfahren zum Hochfahren einer Schaltkreis-Anordnun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chaltkreis-Anordnung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e
US7013390B1 (en) Cryptographic policy filters and polic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688756B (zh) 硬盘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6397330B1 (en) Cryptographic policy filters and polic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P1736889A1 (en) Use authentication method, use authentication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09019351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a Tamperproof Storage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Biometric Data
CN108304698B (zh) 产品授权使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340291B (zh) 认证装置和认证方法
CN105929974B (zh) 一种密码输入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JPH0821206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プロテクトメモリエリアへのロード方法と、それに関わる装置
KR20100016657A (ko) 전자 디바이스에서 simlock 정보를 보호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79393A (zh) 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Android完整性验证方法和装置
WO2006000369A2 (en) Non-intrusive trusted user interface
JP4074620B2 (ja) メモリ管理ユニット
CN107273150B (zh) 预加载固件下载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11191195A (zh) 一种用于保护apk的方法和装置
US2005025727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having security function
CN109977039A (zh) 硬盘加密密钥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751098B1 (ko) 이동 단말 장치 칩 프로그래밍을 위한 방법
CN111245620B (zh) 一种在终端中的移动安全应用架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11093190B (zh) 写入关键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88120A (zh) 安全芯片固件导入方法、安全芯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46785A (zh) 一种智能卡及其个人化数据的存储管理方法
CN111199025B (zh) 信息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45804A (zh) 一种可信计算环境中的存储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Hard disk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

Pledgee: Bank of Communications Limited Shenzhen Branch

Pledgor: SHENZHEN HY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44002000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